目录
- 31 第0031章 安阳之战(四)
- 32 第0032章 安阳之战(五)
- 33 第0033章 安阳之战(六)
- 34 第0034章 安阳之战(七)
- 35 第0035章 岑氏烈女
- 36 第0036章 烈女也温柔
- 37 第0037章 魏相周市
- 38 第0038章 南征之势
- 39 第0039章 魏国求援
- 40 第0040章 平静背后的风波
- 41 第0041章 再起风波
- 42 第0042章 风波渐起
- 43 第0043章 掌舵者
- 44 第0044章 援魏抗秦
- 45 第0045章 周市的遗愿
- 46 第0046章 李由的战书
- 47 第0047章 张敖献策
- 48 第0048章 魏咎****
- 49 第0049章 伏击李由(上)
- 50 第0050章 伏击李由(中)
- 51 第0051章 伏击李由(下)
- 52 第0052章 斩杀李由
- 53 第0053章 初逢刘邦
- 54 第0054章 范增的忧虑
- 55 第0055章 夜访张良
- 56 第0056章 东阿告急
- 57 第0057章 大战前夕
- 58 第0058章 三战王离(上)
- 59 第0059章 三战王离(中)
- 60 第0060章 三战王离(下)
- 61 第0061章 烽火东阿(一)
- 62 第0062章 烽火东阿(二)
- 63 第0063章 烽火东阿(三)
- 64 第0064章 烽火东阿(四)
- 65 第0065章 烽火东阿(五)
- 66 第0066章 烽火东阿(六)
- 67 上架感言
- 68 第0067章 兵进濮阳
- 69 第0068章 安阳解围
- 70 第0069章 智杀陈余(上)
- 71 第0070章 智杀陈余(中)
- 72 第0071章 智杀陈余(下)
- 73 第0072章 风云变
- 74 第0073章 赵毅的隐忍
- 75 第0074章 定陶噩耗
- 76 第0075章 春去秋来
- 77 第0076章 美酒佳人
- 78 第0077章 戴高献策
- 79 第0078章 赵凯的顾虑(上)
- 80 第0079章 赵凯的顾虑(下)
- 81 第0080章 蔡文论势
- 82 第0081章 二郎的犹豫
- 83 第0082章 游说宋义(上)
- 84 第0083章 游说宋义(下)
- 85 第0084章 两将争锋
- 86 第0085章 养使来访(上)
- 87 第0086章 燕使来访(下)
- 88 第0087章 羋心变卦
- 89 第0088章 宋义拜将
- 90 第0089章 安阳防务
- 91 第0090章 僵局
- 92 第0091章 邺县告急
- 93 第0092章 赵毅夺权(上)
- 94 第0093章 赵毅夺权(下)
- 95 第0094章 单洪平乱
- 96 第0095章 阴谋与阳谋
- 97 第0096章 邺县之争(一)
- 98 第0097章 邺县之争(二)
- 99 第0098章 邺县之争(三)
- 100 第0099章 邺县之争(四)
- 101 第0100章 邺县之争(五)
- 102 第0101章 邺县之争(六)
- 103 第0102章 邺县之争(七)
- 104 第0103章 王离乞降
- 105 第0104章 兵进武安
- 106 第0105章 再会项羽
- 107 第0106章 项羽借粮
- 108 第0107章 两种选择
- 109 第0108章 兵进巨鹿
- 110 第0109章 张敖的请求
- 111 第0110章 血战章邯(上)
- 112 第0111章 血战章邯(中)
- 113 第0112章 血战章邯(下)
- 114 第0113章 赵国来使
- 115 第0114章 两个赵国(上)
- 116 第0115章 两个赵国(下)
- 117 第0116章 大战落幕(一)
- 118 第0117章 大战落幕(二)
- 119 第0118章 大战落幕(三)
- 120 第0119章 大战落幕(四)
- 121 第0120章 大战落幕(五)
- 122 第0121章 大战落幕(六)
- 123 第0122章 一纸密诏
- 124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0041章 再起风波
第0041章 再起风波
赵凯走了,赵歇独自一人在窗前踱步,虽然有时候赵歇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对待弟弟,可他真的很怕,他很怕有一天,赵凯的威势大过自己,他会推翻自己,他会杀死所有对他冲击王位有威胁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儿子。
也就在赵歇唉声叹气的踱步时,书房的门忽然被推开了,赵歇立刻警惕的望过去,进来的竟是自己的儿子,赵毅。
赵毅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在这个硝烟的年代,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了,赵歇正试图让张耳教导他,让赵毅早些从政。
一来赵毅可以辅佐自己,在这偌大的赵国,赵歇只相信自己的儿子。
第二,战争无常,人的生命也无常,赵歇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悄然死去,或者,有朝一日赵国会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他必须让儿子有能力接替自己的王位,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一旦赵国真的危在旦夕,自己又真的无力回天,赵毅唯一能够投靠的人,只有赵凯,也只有赵凯能全心全意的照顾赵毅。
所以,赵歇又不愿意彻底打垮赵凯,或者说,即使赵凯违逆自己的意图,赵歇依然包容他,放纵他,这就是再给儿子留条后路。
什么陈余,张耳,他们当初迎立自己,只不过想借着自己的名声罢了,如今赵歇也都想明白了。
可赵歇想巩固自己的位置,他又不得不依仗着他们。
赵歇虽然愚钝,反应慢,但是他不傻,治国,治家他都不如赵凯,今天赵凯提出和楚国联盟的重要性,和出兵增援魏国的建议都是从赵国的基本角度去考虑的,赵歇只需要多想想,多分析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赵歇这个国王却没办法片面的支持赵凯。
甚至,国中很多大权都被陈余和张耳把持住了,如果因为赵凯得罪了这些权臣,赵国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罢免他们吗?自己也没有这个实力,即使有,赵歇罢免了他们,赵歇又该用谁来辅佐自己治理赵国呢?
赵凯一个人又要出征,又要治理国家,他也忙不过来,能忙过来,赵歇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那样,自己的权利将会慢慢被赵凯夺取,赵凯的声威越高,自己越危险。
此时儿子忽然走入,把赵歇又从一些细琐的思绪中拉了回来,赵歇看一眼儿子,略显无奈的苦笑一声:“这么晚了不睡觉,来父王这里做什么?”
“父王,我听说王叔回来了,我特意来看看的。”赵毅向着屋内找了一圈,没有看到赵凯,他很诧异。
赵歇略显不悦:“说过多少次了,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应该成熟一点,别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你都要出来看看。”
赵歇的训斥很严厉,赵毅脸上露出了一丝沮丧之色,他看了看桌子上摆放的一封书信,趁着赵歇不注意的时候走了过去,他拿起来看了看,竟然是魏国的求助信。
他很好奇,看着赵歇问道:“父王,这是魏国的求援信吗?”
赵歇这才发现了儿子正在看信,他点点头:“如果是你,你觉得应该救援魏国还是不救援呢?”
“那要看由谁去救了,要是王叔去救,我倒是觉得,到是可以考虑。”
“哦?为什么你王叔去就可以考虑呢?”赵歇对儿子这句话来了兴趣,他走过去坐下,又拍了拍一旁的软席,让儿子也坐到软席上,赵毅坐下之后抬头望着父亲,一副顽皮的笑脸说:“父王你不是一直都想除掉王叔吗?”
赵毅这句话让赵歇惊得不小,他不悦斥道:“这些,你都是从哪听来的?”
“是张相国说的。”赵毅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种笑容不应该出现在他这个年龄段上,可赵毅这一笑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这让赵歇一时间有些看不出来了。
赵歇还想说什么,赵毅却已起身拱手道:“父王,太晚了,我先回去了。”
不等赵歇点头,赵毅已起身离去了。
屋内静了很长时间,最后赵歇长长的叹息一声,他不知道让张耳来教导赵毅是对是错,他隐约觉得,张耳在把赵毅一点点引向了赵凯的对立面,这不是赵歇想要看到的,不论如何,日后如果自己真的不在了,唯一能够帮助赵歇肃清朝野的,非赵凯莫属,只是,赵歇也担忧赵凯会推掉赵毅的王位。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赵歇不得不深思熟虑。
……
离开赵王宫,赵凯略显沮丧,早已在外面等候一个多时辰的蒯彻等人匆匆迎了上来,就连宋河率领的五百军士也始终留在王宫外没有离去,蒯彻迎来赵凯之后,声音很小的问:“上将军,怎么样了?”
赵凯摇摇头,没有理会蒯彻,随后赵凯接过武商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之后,赵凯看着蒯彻道:“回府再说。”
赵凯一行人回到了他座落在邯郸城的府衙,五百军部队也同时再府内寻找住所,安顿下来。
赵凯一行人刚刚进了府衙,贺伯便急急忙忙带着下人送来了茶水,赵凯刚要拿起茶水喝一口,他随即瞥一眼贺伯,贺伯可是张耳送来的,这个节骨眼上,赵凯不能再给张耳任何可乘之机,他吩咐贺伯退下,让他把门带上。
之后又让宋河挑选得力军士,把府衙前前后后控制起来,自己的房间三步远不准任何人靠近。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赵凯一脸忧郁的看着蒯彻道:“果然不出先生所料,如今国君对南征的态度非常强硬,对我也是谨小慎微,看来,我们不再邯郸这段时间有人可不少下功夫啊。”
赵凯这句话自然指的就是张耳,如今张耳在赵国可算是只手遮天了,就连赵凯的军饷他都敢克扣,只是数量上会有差异而已。
此时赵歇对南征之事反映极大,赵凯面对着难以抉择的地步,增援魏国是赵凯必定要做的事,可如果不通过赵歇的允准,赵凯就属于违抗王命,以下犯上,这后果非常严重,即使他是赵歇的弟弟,也无济于事。
这让赵凯变得犹豫不决,无论是任何人,面对这样的两难抉择,都会犹豫的。
蒯彻跟随赵凯也有些日子了,他自然比任何人都了解赵凯,可这件事,蒯彻却不能替赵凯做决定。
他只能从旁劝谏几句而已,不过,蒯彻更希望赵凯能有决心,自立为王,那样,不再受赵歇的束缚,赵凯也能龙入大海,一展宏图,可这句话蒯彻却不敢轻易说出口,除非时机成熟,否则,蒯彻现在说出来,不但帮不了赵凯,反而会让赵凯对自己产生怀疑,或者,赵凯必然会舍弃自己。
蒯彻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压低声音说道:“上将军对国君的威胁来自于权势和威望,权势上,上将军还没有达到顶峰,如今张耳独揽朝政,国君必然也会对打有所提防,可这威望,不仅仅来自于上将军对军权的掌控,更重要,上将军也是赵王室的后裔,这一点就足够了。”
这句话一出,赵凯浑身一颤,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如今赵国最威胁王权的,不是张耳,也不是陈余,而是自己。
他在为赵毅铺路,所以,他非常忌惮自己。
呵呵,如果仅是这个原因,赵歇未免太高看自己了,赵凯若想替代赵歇,当初迎立赵歇的时候赵凯就完全可以动手,甚至可以更早一些,在赵歇被迎立之前,或者在始皇帝死之前,赵凯都有机会,想弄死一个赵歇,有那么难吗?
既然那时候自己都没有动手,今日自己又怎么会背信弃义呢?
可赵歇如此担忧,更表明了他的无能和目光狭隘。
赵凯看着武商和宋河,吩咐他俩下去休息吧。
二人唱诺退去了,这时,赵凯看着蒯彻,压低声音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释去国君的猜疑吗?”
“卸掉上将军之职,立誓南面不安,誓不回师,以表明自己没有觊觎过王位,也没有威胁赵歇的王权,也许,这就可以释去国君对您的猜忌了。”蒯彻幽幽一笑,对于这一点,蒯彻觉得自己的意见绝对称得上万无一失。
辞去上将军,自己就可以让赵歇安心了吗?
赵凯犹豫了。
他起身在屋内踱步,他在衡量其中的利弊,忽然,赵凯猛然回头看向蒯彻,一脸凝重的问:“即使国君释怀了,那张耳呢?陈余呢?张耳这老狐狸当初利用我压制了陈余,今天,他不会利用陈余压制我吗?”
“那就要看上将军你了,可以制造一场风波,把隐藏在邯郸城暗处的风波都牵出来,闹得越大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辨别风向,手掌乾坤。”蒯彻非常肯定的点头说道。
制造风波吗?该如何才能做到?
赵凯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外面,响起一人的汇报声:“上将军,府外有人求见。”
“咦?这么晚了,会是谁?”赵凯略感诧异,他看一眼门口的方向,声音冰冷的问道:“问清楚是谁了吗?”
“赶车的车夫说是楚国特使项伯,项将军。”
“是他?”赵凯眼中闪出一道亮色,自己也正有意去拜会他呢,只是因为天色已晚,却不想,项伯却主动送上门了。
赵凯思虑了片刻,继而又喊上蒯彻,大步向府外行去。
也就在赵歇唉声叹气的踱步时,书房的门忽然被推开了,赵歇立刻警惕的望过去,进来的竟是自己的儿子,赵毅。
赵毅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在这个硝烟的年代,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了,赵歇正试图让张耳教导他,让赵毅早些从政。
一来赵毅可以辅佐自己,在这偌大的赵国,赵歇只相信自己的儿子。
第二,战争无常,人的生命也无常,赵歇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悄然死去,或者,有朝一日赵国会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他必须让儿子有能力接替自己的王位,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一旦赵国真的危在旦夕,自己又真的无力回天,赵毅唯一能够投靠的人,只有赵凯,也只有赵凯能全心全意的照顾赵毅。
所以,赵歇又不愿意彻底打垮赵凯,或者说,即使赵凯违逆自己的意图,赵歇依然包容他,放纵他,这就是再给儿子留条后路。
什么陈余,张耳,他们当初迎立自己,只不过想借着自己的名声罢了,如今赵歇也都想明白了。
可赵歇想巩固自己的位置,他又不得不依仗着他们。
赵歇虽然愚钝,反应慢,但是他不傻,治国,治家他都不如赵凯,今天赵凯提出和楚国联盟的重要性,和出兵增援魏国的建议都是从赵国的基本角度去考虑的,赵歇只需要多想想,多分析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赵歇这个国王却没办法片面的支持赵凯。
甚至,国中很多大权都被陈余和张耳把持住了,如果因为赵凯得罪了这些权臣,赵国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罢免他们吗?自己也没有这个实力,即使有,赵歇罢免了他们,赵歇又该用谁来辅佐自己治理赵国呢?
赵凯一个人又要出征,又要治理国家,他也忙不过来,能忙过来,赵歇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那样,自己的权利将会慢慢被赵凯夺取,赵凯的声威越高,自己越危险。
此时儿子忽然走入,把赵歇又从一些细琐的思绪中拉了回来,赵歇看一眼儿子,略显无奈的苦笑一声:“这么晚了不睡觉,来父王这里做什么?”
“父王,我听说王叔回来了,我特意来看看的。”赵毅向着屋内找了一圈,没有看到赵凯,他很诧异。
赵歇略显不悦:“说过多少次了,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应该成熟一点,别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你都要出来看看。”
赵歇的训斥很严厉,赵毅脸上露出了一丝沮丧之色,他看了看桌子上摆放的一封书信,趁着赵歇不注意的时候走了过去,他拿起来看了看,竟然是魏国的求助信。
他很好奇,看着赵歇问道:“父王,这是魏国的求援信吗?”
赵歇这才发现了儿子正在看信,他点点头:“如果是你,你觉得应该救援魏国还是不救援呢?”
“那要看由谁去救了,要是王叔去救,我倒是觉得,到是可以考虑。”
“哦?为什么你王叔去就可以考虑呢?”赵歇对儿子这句话来了兴趣,他走过去坐下,又拍了拍一旁的软席,让儿子也坐到软席上,赵毅坐下之后抬头望着父亲,一副顽皮的笑脸说:“父王你不是一直都想除掉王叔吗?”
赵毅这句话让赵歇惊得不小,他不悦斥道:“这些,你都是从哪听来的?”
“是张相国说的。”赵毅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种笑容不应该出现在他这个年龄段上,可赵毅这一笑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这让赵歇一时间有些看不出来了。
赵歇还想说什么,赵毅却已起身拱手道:“父王,太晚了,我先回去了。”
不等赵歇点头,赵毅已起身离去了。
屋内静了很长时间,最后赵歇长长的叹息一声,他不知道让张耳来教导赵毅是对是错,他隐约觉得,张耳在把赵毅一点点引向了赵凯的对立面,这不是赵歇想要看到的,不论如何,日后如果自己真的不在了,唯一能够帮助赵歇肃清朝野的,非赵凯莫属,只是,赵歇也担忧赵凯会推掉赵毅的王位。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赵歇不得不深思熟虑。
……
离开赵王宫,赵凯略显沮丧,早已在外面等候一个多时辰的蒯彻等人匆匆迎了上来,就连宋河率领的五百军士也始终留在王宫外没有离去,蒯彻迎来赵凯之后,声音很小的问:“上将军,怎么样了?”
赵凯摇摇头,没有理会蒯彻,随后赵凯接过武商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之后,赵凯看着蒯彻道:“回府再说。”
赵凯一行人回到了他座落在邯郸城的府衙,五百军部队也同时再府内寻找住所,安顿下来。
赵凯一行人刚刚进了府衙,贺伯便急急忙忙带着下人送来了茶水,赵凯刚要拿起茶水喝一口,他随即瞥一眼贺伯,贺伯可是张耳送来的,这个节骨眼上,赵凯不能再给张耳任何可乘之机,他吩咐贺伯退下,让他把门带上。
之后又让宋河挑选得力军士,把府衙前前后后控制起来,自己的房间三步远不准任何人靠近。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赵凯一脸忧郁的看着蒯彻道:“果然不出先生所料,如今国君对南征的态度非常强硬,对我也是谨小慎微,看来,我们不再邯郸这段时间有人可不少下功夫啊。”
赵凯这句话自然指的就是张耳,如今张耳在赵国可算是只手遮天了,就连赵凯的军饷他都敢克扣,只是数量上会有差异而已。
此时赵歇对南征之事反映极大,赵凯面对着难以抉择的地步,增援魏国是赵凯必定要做的事,可如果不通过赵歇的允准,赵凯就属于违抗王命,以下犯上,这后果非常严重,即使他是赵歇的弟弟,也无济于事。
这让赵凯变得犹豫不决,无论是任何人,面对这样的两难抉择,都会犹豫的。
蒯彻跟随赵凯也有些日子了,他自然比任何人都了解赵凯,可这件事,蒯彻却不能替赵凯做决定。
他只能从旁劝谏几句而已,不过,蒯彻更希望赵凯能有决心,自立为王,那样,不再受赵歇的束缚,赵凯也能龙入大海,一展宏图,可这句话蒯彻却不敢轻易说出口,除非时机成熟,否则,蒯彻现在说出来,不但帮不了赵凯,反而会让赵凯对自己产生怀疑,或者,赵凯必然会舍弃自己。
蒯彻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压低声音说道:“上将军对国君的威胁来自于权势和威望,权势上,上将军还没有达到顶峰,如今张耳独揽朝政,国君必然也会对打有所提防,可这威望,不仅仅来自于上将军对军权的掌控,更重要,上将军也是赵王室的后裔,这一点就足够了。”
这句话一出,赵凯浑身一颤,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如今赵国最威胁王权的,不是张耳,也不是陈余,而是自己。
他在为赵毅铺路,所以,他非常忌惮自己。
呵呵,如果仅是这个原因,赵歇未免太高看自己了,赵凯若想替代赵歇,当初迎立赵歇的时候赵凯就完全可以动手,甚至可以更早一些,在赵歇被迎立之前,或者在始皇帝死之前,赵凯都有机会,想弄死一个赵歇,有那么难吗?
既然那时候自己都没有动手,今日自己又怎么会背信弃义呢?
可赵歇如此担忧,更表明了他的无能和目光狭隘。
赵凯看着武商和宋河,吩咐他俩下去休息吧。
二人唱诺退去了,这时,赵凯看着蒯彻,压低声音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释去国君的猜疑吗?”
“卸掉上将军之职,立誓南面不安,誓不回师,以表明自己没有觊觎过王位,也没有威胁赵歇的王权,也许,这就可以释去国君对您的猜忌了。”蒯彻幽幽一笑,对于这一点,蒯彻觉得自己的意见绝对称得上万无一失。
辞去上将军,自己就可以让赵歇安心了吗?
赵凯犹豫了。
他起身在屋内踱步,他在衡量其中的利弊,忽然,赵凯猛然回头看向蒯彻,一脸凝重的问:“即使国君释怀了,那张耳呢?陈余呢?张耳这老狐狸当初利用我压制了陈余,今天,他不会利用陈余压制我吗?”
“那就要看上将军你了,可以制造一场风波,把隐藏在邯郸城暗处的风波都牵出来,闹得越大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辨别风向,手掌乾坤。”蒯彻非常肯定的点头说道。
制造风波吗?该如何才能做到?
赵凯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外面,响起一人的汇报声:“上将军,府外有人求见。”
“咦?这么晚了,会是谁?”赵凯略感诧异,他看一眼门口的方向,声音冰冷的问道:“问清楚是谁了吗?”
“赶车的车夫说是楚国特使项伯,项将军。”
“是他?”赵凯眼中闪出一道亮色,自己也正有意去拜会他呢,只是因为天色已晚,却不想,项伯却主动送上门了。
赵凯思虑了片刻,继而又喊上蒯彻,大步向府外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