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楔子 我是雪山中的仙鹤(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 2 第一章 我是大漠中的孤鹰
- 3 第二章 我是野地上的蟊虫
- 4 第三章 我有一壶酒,浪迹天涯路
- 5 第四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 6 第五章 天地夷希,与世皆敌
- 7 第六章 我是沧海中的蚍蜉
- 8 第七章 寒门有茶约青客
- 9 第八章 千里道门何处寻
- 10 第九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
- 11 第十章 初展锋芒动君颜
- 12 第十一章 一幕春笙望长安
- 13 第十二章 幽梦卷萧风
- 14 第十三章 落风华尘埃何处
- 15 第十四章 乱侃江山
- 16 第十五章 山水重阳
- 17 第十六章 初遇奇人
- 18 第十七章 天地黄粱
- 19 第十八章 一曲离殇歌
- 20 第十九章 我之初心,我之本愿
- 21 第二十章 刀山火海,我又何惧?
- 22 第二十一章 量天下之悠悠……
- 23 第二十二章 孤雁惊鸿
- 24 第二十三章 华幕之下有阴谋
- 25 第二十四章 薪火燎殿,朱雀升天
- 26 第二十五章 火莲初绽,自有天威
- 27 第二十六章 一帘幽梦,唤起冰晶无数
- 28 第二十七章 涿郡一气,天地三清
- 29 第二十八章 他看见,来去百年
- 30 第二十九章 断我头颅,妄断我气!
- 31 第三十章 落花终有再开日(上)
- 32 第三十一章 落花终有再开日(下)
- 33 第三十二章 雷鸣电闪,天地作弄
- 34 第三十三章 你欲何为,我欲何为?
- 35 第三十四章 只为正我心
- 36 第三十五章 远方有酒客
- 37 第三十六章 老酒客与小飘客
- 38 第三十七章 漆黑幽巷有奇兵
- 39 第三十八章 我有奇门遁甲之术
- 40 第三十九章 原来我是一落寇
- 41 第四十章 何谓求慈悲?
- 42 第四十一章 我若诛佛又何妨(上)
- 43 第四十二章 我若诛佛又何妨(下)
- 44 第四十四章 祸乱朝纲起
- 45 第四十五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
- 46 第四十六章 一代枭雄的葬身之地
- 47 第四十七章 一败成天地
- 48 第四十八章 多少楼台烟雨中
- 49 第四十九章 官字上下两个口(上)
- 50 第五十章 官字上下两个口(下)
- 51 第五十一章 朝中有五毒(上)
- 52 第五十二章 朝中有五毒(中)
- 53 第五十三章 朝中有五毒(下)
- 54 第七十五章 想你,想得无法自已
- 55 第八十八章 初见月依柳扶香
- 56 第九十三章 月照高楼独倚人
- 57 第五十四章 边外有雄狮
- 58 第五十五章 你有万骑,我有科技
- 59 第五十六章 龙起天武怒天威
- 60 第五十七章 天下英雄,唯阁下与胤耳
- 61 第五十八章 将军向南,在下向东
- 62 第五十九章 远方有知音:
- 63 第六十章 天谶谁人知
- 64 第六十一章 如果战争都是这样(上)
- 65 第六十二章 如果战争都是这样(下)
- 66 第六十三章 误会打下的非凡战争(上)
- 67 第六十四章 误会打下的非凡战争(中)
- 68 第六十五章 误会打下的非凡战争(下)
- 69 第六十六章 蛟龙出海撼九霄
- 70 第六十七章 远道而来的贵客
- 71 第六十八章 我有一计,可定乾坤
- 72 第六十九章 月下高战
- 73 第七十章 京观,就是那华丽而血腥的东西
- 74 第七十一章 司徒大人
- 75 第七十二章 归来倚杖自叹息
- 76 第七十三章 你我之间,本不该如此
- 77 第七十四章 这就是传说中的三角恋?
- 78 第七十六章 扣关,不对,扣城
- 79 第七十七章 龙吟沧海
- 80 第七十八章 虎啸山林
- 81 第七十九章 大夏有奇兵
- 82 第八十章 怎么倒霉的总是你
- 83 第八十一章 外传:司徒大人的传奇(上)
- 84 第八十二章 外传:司徒大人的传奇(下)
- 85 第八十三章 今天我才想起前天的事
- 86 第八十四章 当今天子孱弱
- 87 第八十五章 我有一计,江山易主
- 88 第八十六章 假痴不癫
- 89 第八十七章 老将军,有话好说
- 90 第八十九章 寻探高深远人家
- 91 第九十章 高照月楼傍晚霞
- 92 第九十一章 何处高枝见渔崖
- 93 第九十二章 尘埃别处是他乡
- 94 第九十四章 别去一言乱红尘
- 95 第九十五章 生定一世断江山
- 96 第九十六章 三生情定一世恩
- 97 第九十七章 别离一忧见愁人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章 千里道门何处寻
第八章 千里道门何处寻
自东海西去千里,见丛林生野,三江汇流。有一巨石,横生水边,篆刻行书,上写:三江会洛,九州奉都;船眺礼水,直下东洲。川峦封国,万户清江;渔鲤甚美,商务通襄。百姓知足,帝宫未央;物廉产丰,雨足旱稀。列国朝服,寸土封疆;时称乾元,万世治邦。
曾有多位古人远赴洛阳,只为一睹巨城之荣耀,作诗赋情。洛阳,四面环山,三江汇流,沃土百里,缺旱足雨,是不可多得的农贸大城;陆路与水路的通畅,又使得其成为商业重镇。同时,洛阳又是大夏国儒家、道家、佛家的宗教中心,三江分别称为礼水、道川、谛江,于洛阳之西一林中交汇。
刘夷希坐在马车内,偶尔撩开窗口的帷幕,偷偷窥探窗外繁华若锦。或见渔人争街叫卖;或见一群人围着观摩着什么。帝都繁华,人民安乐,这般景象在刘夷希八岁的脑海里映现,不免心中一番感慨。
之前想用化妆术欺骗老管家的方法自然没能奏效,就算他再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连两个小犊子都分不清楚。
但管家老李依然同意了刘夷希的请求,当然这是瞒着张先的;他也觉得二人这般安排甚不合理,若是耽误了小孩的前程,该如何是好?
老李在马车前驾马找路,听见车厢中时不时出现的惊疑声,干瘪的嘴巴露出了笑意。他挥鞭拍打着马匹,嘴中感慨道:“上次带你出来,都是你三岁的事情了;也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到,毕竟老爷很限制你出门啊。”
刘夷希闻言,原本惊疑的声音也没有了,偷跑出来感觉畅快的心情也化作尘烟;幼小的心中仿佛是多了一个难以抹去的石块,闹腾的车厢渐渐回归了平静。
在刘夷希的印象中,他完全上是被软禁在张府之中的。张府那近一丈的高墙,完全阻碍了他想爬上去观看外界的欲望。即使偶尔起意想偷偷溜出门,也会被眼尖的仆人所阻拦,过得好似井底之蛙一般。
“毕竟三岁你还不记事,那次我偷偷带你和少奶奶出来逛灯会,你小子坐在我肩膀上,好不折腾!”老李以为刘夷希是在努力想起三岁时候的事情,微微笑了起来,似乎还是很回味那时的时光的,完全没想到刘夷希是在郁闷自己的境况,接着说道:“如果不是那天路上撞到了老爷,说不定我还不会被骂呢!”
刘夷希并未想起那么久远的事情,但他知道,因为带自己出门的缘故,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被张先痛骂了一顿。想到这里,六艺心里面不免有一丝惭愧之意,小声地说道:“老李叔,对不起……”
虽然声音很小,但车外的老李还是听见了。他握着马鞭的手微微顿了顿,摇了摇头,似是在反驳刘夷希的观点。见马匹慢慢降低了速度,又重新挥舞起了鞭子,沉声说道:“夷希,老头子是个半身入土的人,一天忙碌好不寂寞!带你们两个玩,即便是被骂,那也是高兴得紧。至于被主人骂,那也是常有的事情,你不用记挂在心上。”
见老李和蔼地安慰自己,刘夷希虽然很感激他的豁达,但同时很疑惑地问道:“老李叔……为什么张叔叔他不让我出去呢?我真的很想在外面逛啊……”
刘夷希这个问题,让老李措手不及,他没想到刘夷希居然趁这个空档问这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何况,这个事情的原委他也只知道一点,张先还不准他说出去。但刘夷希问了,不回答更奇怪吧……
老李想了良久,也没有理会到马车已经停下。想了半晌,终于结结巴巴回答道:“这……咳咳,夷希啊,主人那是怕你出去了,被外面的坏人拐带走了,到时候,到时候就没办法给你父母交代了……”
听见“父母”两个字,刘夷希的神经顿时打了个激灵,他还正愁这事情没法问呢。原本耷拉着的脑袋,瞬间挺了起来,撩开马车门的帷幕,一脸认真表情的看着老李。
老李把话说完了好几秒,才终于想起自己犯了个更严重的错误,抬起右手就欲朝自己脸上呼过去,心里面默念“你这张贱嘴!”
“老李叔,我父母……”
不能让刘夷希问下去,这是老李脑袋里面冒出的想法。他忙将马鞭呼在马的屁股上,力度之大,让马受了惊吓,以极快的速度奔了起来。那原本在马车门露脸的刘夷希,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被重重地摔在车厢里。
老李一边拍着马屁股,一边大声说道:“夷希啊,马上要到内城了,过会儿的路是不允许马车走,待会儿我把马车停好之后,就下车跟我走吧!我带你去先生那里。”
这么慌张的表现,纵然刘夷希还只是个小孩,也看出来了。他揉了揉自己摔疼的屁股,知道自己不能再问下去了,就算接着问下去,也只会让老李为难罢了。
听着老李慌乱的语调,刘夷希陷入了沉默之中。
下车之后,一路无言,行程过得极为尴尬。内城街道上人来人往,自然不会注意到这一老一小。刘夷希现在的表情就好像老李没给他买玩具的小孩,自己沉默,憋着肚子的火气一样。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持续得多久,走到一栋建筑物前后,老李终于停了下来。
这是一栋两层建筑,就大小而言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唯一值得惊讶的,便是普通民房是黑砖黑瓦,而这栋建筑乃是红砖黄瓦;一股富丽堂皇之气,顿时扑面而来。
老李知刘夷希满腹疑惑,这红砖黄瓦乃是宫殿庙宇专用成色,普通的私塾教师如何用得起?便解释道:“方才忘了告诉你,先生乃是先帝帝师,自先帝被立为太子之起,便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待那干太监把持朝纲之后,先生便辞职隐退,到这内城来教授解惑,我等看来,实在是世外高人,你可不能失了礼数!”
说罢,老李又是回过头去,看着豪华的建筑物,喃喃道:“先生极其神秘,说不得你还能得到他传授的特殊法门……”
刘夷希并没有听见老李的喃喃声,他又细细看了看眼前的建筑,除了之前大体观测到的红墙黄瓦,又是有所发现。看那窗纹雕花,竟有凤凰涅槃之纹;门框纹饰,隐隐看着青龙腾空,庄严肃穆。平民百姓可无权雕饰如此纹路;而这般肃穆之感,着实让人不敢侵犯。
刘夷希这才意识到这间房屋的主人是有多大的门面,不由得紧张地咽了下口水。
见刘夷希这般反应之后,老李明白威慑作用已经达到了,便轻轻拍了拍门上的门环叫门。细细一看,门环乃是丹漆金钉铜环。根据世文帝要求,仅亲王以及城池四正门允许使用这种门环。太子太傅乃一品官爵,按法应用绿油兽面锡环,门前夸张尚且如此,若不是僭越,那这般封赏着实恐怖。
老李拍打几下门后,门“吱呀”的一声缓缓开了。老李连忙整理衣衫,向门内作揖,说道:“学子张瑜来迟,先生见谅。”
“未迟,未迟……”幽暗的门内传出一道和蔼的声音,随即大门便被完全打开,一名身着麻布衣裳的老者,渐渐出现在了刘夷希面前。
老者苍颜垂暮,约莫七八十的光景,双手背于腰后,佝偻的背让他显得很矮。若是将他放在大街上,不过是个普通的老头罢了。再细细观摩一番,那洁白修长、光滑如丝的胡须,捋得如瀑布般顺滑。那垂在腰间的白发,并无残杂一点灰黑杂色。似乎这两点,又令德这老人,不平凡了起来。
刘夷希作揖施礼后,偷偷抬头看了看这名老者;而老者却一直盯着自己,眼睛一抬,正好眼神和他对了起来。光看着那眼睛,刘夷希便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威压一般,再加上自己心虚,马上又把头埋了下去。
此时刘夷希的心里面一直重复着一句话:“不要看穿不要看穿不要看穿……”
老者打量了一番刘夷希,随即和蔼地摸了摸刘夷希的脑袋,轻声说道:“不过一晚,感觉张瑜长高了不少。”
刘夷希以为这老人老眼昏花,并未看出他与张瑜的异样,急忙又行了一礼,说道:“学生张瑜,见过先生。”
也许又是脑袋埋着的原因,声音低沉浑厚,老者并没有察觉出刘夷希的声音不对。
老李见老者并未发现这偷梁换柱之计,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呼了口气,说道:“卢先生,接下来就麻烦您了,府中尚有要事,不便多留,告辞!”
老者略微拱手,目送老李离开;随即看了看眼前埋着脑袋的“张瑜”,眉间微蹙,摇了摇头,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刘夷希理会,随着老者进了房屋。
面对漆黑的巷道,刘夷希咽了咽口水;这个地方,真的能学到道门秘法吗?
曾有多位古人远赴洛阳,只为一睹巨城之荣耀,作诗赋情。洛阳,四面环山,三江汇流,沃土百里,缺旱足雨,是不可多得的农贸大城;陆路与水路的通畅,又使得其成为商业重镇。同时,洛阳又是大夏国儒家、道家、佛家的宗教中心,三江分别称为礼水、道川、谛江,于洛阳之西一林中交汇。
刘夷希坐在马车内,偶尔撩开窗口的帷幕,偷偷窥探窗外繁华若锦。或见渔人争街叫卖;或见一群人围着观摩着什么。帝都繁华,人民安乐,这般景象在刘夷希八岁的脑海里映现,不免心中一番感慨。
之前想用化妆术欺骗老管家的方法自然没能奏效,就算他再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连两个小犊子都分不清楚。
但管家老李依然同意了刘夷希的请求,当然这是瞒着张先的;他也觉得二人这般安排甚不合理,若是耽误了小孩的前程,该如何是好?
老李在马车前驾马找路,听见车厢中时不时出现的惊疑声,干瘪的嘴巴露出了笑意。他挥鞭拍打着马匹,嘴中感慨道:“上次带你出来,都是你三岁的事情了;也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到,毕竟老爷很限制你出门啊。”
刘夷希闻言,原本惊疑的声音也没有了,偷跑出来感觉畅快的心情也化作尘烟;幼小的心中仿佛是多了一个难以抹去的石块,闹腾的车厢渐渐回归了平静。
在刘夷希的印象中,他完全上是被软禁在张府之中的。张府那近一丈的高墙,完全阻碍了他想爬上去观看外界的欲望。即使偶尔起意想偷偷溜出门,也会被眼尖的仆人所阻拦,过得好似井底之蛙一般。
“毕竟三岁你还不记事,那次我偷偷带你和少奶奶出来逛灯会,你小子坐在我肩膀上,好不折腾!”老李以为刘夷希是在努力想起三岁时候的事情,微微笑了起来,似乎还是很回味那时的时光的,完全没想到刘夷希是在郁闷自己的境况,接着说道:“如果不是那天路上撞到了老爷,说不定我还不会被骂呢!”
刘夷希并未想起那么久远的事情,但他知道,因为带自己出门的缘故,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被张先痛骂了一顿。想到这里,六艺心里面不免有一丝惭愧之意,小声地说道:“老李叔,对不起……”
虽然声音很小,但车外的老李还是听见了。他握着马鞭的手微微顿了顿,摇了摇头,似是在反驳刘夷希的观点。见马匹慢慢降低了速度,又重新挥舞起了鞭子,沉声说道:“夷希,老头子是个半身入土的人,一天忙碌好不寂寞!带你们两个玩,即便是被骂,那也是高兴得紧。至于被主人骂,那也是常有的事情,你不用记挂在心上。”
见老李和蔼地安慰自己,刘夷希虽然很感激他的豁达,但同时很疑惑地问道:“老李叔……为什么张叔叔他不让我出去呢?我真的很想在外面逛啊……”
刘夷希这个问题,让老李措手不及,他没想到刘夷希居然趁这个空档问这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何况,这个事情的原委他也只知道一点,张先还不准他说出去。但刘夷希问了,不回答更奇怪吧……
老李想了良久,也没有理会到马车已经停下。想了半晌,终于结结巴巴回答道:“这……咳咳,夷希啊,主人那是怕你出去了,被外面的坏人拐带走了,到时候,到时候就没办法给你父母交代了……”
听见“父母”两个字,刘夷希的神经顿时打了个激灵,他还正愁这事情没法问呢。原本耷拉着的脑袋,瞬间挺了起来,撩开马车门的帷幕,一脸认真表情的看着老李。
老李把话说完了好几秒,才终于想起自己犯了个更严重的错误,抬起右手就欲朝自己脸上呼过去,心里面默念“你这张贱嘴!”
“老李叔,我父母……”
不能让刘夷希问下去,这是老李脑袋里面冒出的想法。他忙将马鞭呼在马的屁股上,力度之大,让马受了惊吓,以极快的速度奔了起来。那原本在马车门露脸的刘夷希,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便被重重地摔在车厢里。
老李一边拍着马屁股,一边大声说道:“夷希啊,马上要到内城了,过会儿的路是不允许马车走,待会儿我把马车停好之后,就下车跟我走吧!我带你去先生那里。”
这么慌张的表现,纵然刘夷希还只是个小孩,也看出来了。他揉了揉自己摔疼的屁股,知道自己不能再问下去了,就算接着问下去,也只会让老李为难罢了。
听着老李慌乱的语调,刘夷希陷入了沉默之中。
下车之后,一路无言,行程过得极为尴尬。内城街道上人来人往,自然不会注意到这一老一小。刘夷希现在的表情就好像老李没给他买玩具的小孩,自己沉默,憋着肚子的火气一样。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持续得多久,走到一栋建筑物前后,老李终于停了下来。
这是一栋两层建筑,就大小而言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唯一值得惊讶的,便是普通民房是黑砖黑瓦,而这栋建筑乃是红砖黄瓦;一股富丽堂皇之气,顿时扑面而来。
老李知刘夷希满腹疑惑,这红砖黄瓦乃是宫殿庙宇专用成色,普通的私塾教师如何用得起?便解释道:“方才忘了告诉你,先生乃是先帝帝师,自先帝被立为太子之起,便被任命为太子太傅。待那干太监把持朝纲之后,先生便辞职隐退,到这内城来教授解惑,我等看来,实在是世外高人,你可不能失了礼数!”
说罢,老李又是回过头去,看着豪华的建筑物,喃喃道:“先生极其神秘,说不得你还能得到他传授的特殊法门……”
刘夷希并没有听见老李的喃喃声,他又细细看了看眼前的建筑,除了之前大体观测到的红墙黄瓦,又是有所发现。看那窗纹雕花,竟有凤凰涅槃之纹;门框纹饰,隐隐看着青龙腾空,庄严肃穆。平民百姓可无权雕饰如此纹路;而这般肃穆之感,着实让人不敢侵犯。
刘夷希这才意识到这间房屋的主人是有多大的门面,不由得紧张地咽了下口水。
见刘夷希这般反应之后,老李明白威慑作用已经达到了,便轻轻拍了拍门上的门环叫门。细细一看,门环乃是丹漆金钉铜环。根据世文帝要求,仅亲王以及城池四正门允许使用这种门环。太子太傅乃一品官爵,按法应用绿油兽面锡环,门前夸张尚且如此,若不是僭越,那这般封赏着实恐怖。
老李拍打几下门后,门“吱呀”的一声缓缓开了。老李连忙整理衣衫,向门内作揖,说道:“学子张瑜来迟,先生见谅。”
“未迟,未迟……”幽暗的门内传出一道和蔼的声音,随即大门便被完全打开,一名身着麻布衣裳的老者,渐渐出现在了刘夷希面前。
老者苍颜垂暮,约莫七八十的光景,双手背于腰后,佝偻的背让他显得很矮。若是将他放在大街上,不过是个普通的老头罢了。再细细观摩一番,那洁白修长、光滑如丝的胡须,捋得如瀑布般顺滑。那垂在腰间的白发,并无残杂一点灰黑杂色。似乎这两点,又令德这老人,不平凡了起来。
刘夷希作揖施礼后,偷偷抬头看了看这名老者;而老者却一直盯着自己,眼睛一抬,正好眼神和他对了起来。光看着那眼睛,刘夷希便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威压一般,再加上自己心虚,马上又把头埋了下去。
此时刘夷希的心里面一直重复着一句话:“不要看穿不要看穿不要看穿……”
老者打量了一番刘夷希,随即和蔼地摸了摸刘夷希的脑袋,轻声说道:“不过一晚,感觉张瑜长高了不少。”
刘夷希以为这老人老眼昏花,并未看出他与张瑜的异样,急忙又行了一礼,说道:“学生张瑜,见过先生。”
也许又是脑袋埋着的原因,声音低沉浑厚,老者并没有察觉出刘夷希的声音不对。
老李见老者并未发现这偷梁换柱之计,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呼了口气,说道:“卢先生,接下来就麻烦您了,府中尚有要事,不便多留,告辞!”
老者略微拱手,目送老李离开;随即看了看眼前埋着脑袋的“张瑜”,眉间微蹙,摇了摇头,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刘夷希理会,随着老者进了房屋。
面对漆黑的巷道,刘夷希咽了咽口水;这个地方,真的能学到道门秘法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