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 第二十三章 华幕之下有阴谋
- 25 第二十四章 薪火燎殿,朱雀升天
- 26 第二十五章 火莲初绽,自有天威
- 27 第二十六章 一帘幽梦,唤起冰晶无数
- 28 第二十七章 涿郡一气,天地三清
- 29 第二十八章 他看见,来去百年
- 30 第二十九章 断我头颅,妄断我气!
- 31 第三十章 落花终有再开日(上)
- 32 第三十一章 落花终有再开日(下)
- 33 第三十二章 雷鸣电闪,天地作弄
- 34 第三十三章 你欲何为,我欲何为?
- 35 第三十四章 只为正我心
- 36 第三十五章 远方有酒客
- 37 第三十六章 老酒客与小飘客
- 38 第三十七章 漆黑幽巷有奇兵
- 39 第三十八章 我有奇门遁甲之术
- 40 第三十九章 原来我是一落寇
- 41 第四十章 何谓求慈悲?
- 42 第四十一章 我若诛佛又何妨(上)
- 43 第四十二章 我若诛佛又何妨(下)
- 44 第四十四章 祸乱朝纲起
- 45 第四十五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
- 46 第四十六章 一代枭雄的葬身之地
- 47 第四十七章 一败成天地
- 48 第四十八章 多少楼台烟雨中
- 49 第四十九章 官字上下两个口(上)
- 50 第五十章 官字上下两个口(下)
- 51 第五十一章 朝中有五毒(上)
- 52 第五十二章 朝中有五毒(中)
- 53 第五十三章 朝中有五毒(下)
- 54 第七十五章 想你,想得无法自已
- 55 第八十八章 初见月依柳扶香
- 56 第九十三章 月照高楼独倚人
- 57 第五十四章 边外有雄狮
- 58 第五十五章 你有万骑,我有科技
- 59 第五十六章 龙起天武怒天威
- 60 第五十七章 天下英雄,唯阁下与胤耳
- 61 第五十八章 将军向南,在下向东
- 62 第五十九章 远方有知音:
- 63 第六十章 天谶谁人知
- 64 第六十一章 如果战争都是这样(上)
- 65 第六十二章 如果战争都是这样(下)
- 66 第六十三章 误会打下的非凡战争(上)
- 67 第六十四章 误会打下的非凡战争(中)
- 68 第六十五章 误会打下的非凡战争(下)
- 69 第六十六章 蛟龙出海撼九霄
- 70 第六十七章 远道而来的贵客
- 71 第六十八章 我有一计,可定乾坤
- 72 第六十九章 月下高战
- 73 第七十章 京观,就是那华丽而血腥的东西
- 74 第七十一章 司徒大人
- 75 第七十二章 归来倚杖自叹息
- 76 第七十三章 你我之间,本不该如此
- 77 第七十四章 这就是传说中的三角恋?
- 78 第七十六章 扣关,不对,扣城
- 79 第七十七章 龙吟沧海
- 80 第七十八章 虎啸山林
- 81 第七十九章 大夏有奇兵
- 82 第八十章 怎么倒霉的总是你
- 83 第八十一章 外传:司徒大人的传奇(上)
- 84 第八十二章 外传:司徒大人的传奇(下)
- 85 第八十三章 今天我才想起前天的事
- 86 第八十四章 当今天子孱弱
- 87 第八十五章 我有一计,江山易主
- 88 第八十六章 假痴不癫
- 89 第八十七章 老将军,有话好说
- 90 第八十九章 寻探高深远人家
- 91 第九十章 高照月楼傍晚霞
- 92 第九十一章 何处高枝见渔崖
- 93 第九十二章 尘埃别处是他乡
- 94 第九十四章 别去一言乱红尘
- 95 第九十五章 生定一世断江山
- 96 第九十六章 三生情定一世恩
- 97 第九十七章 别离一忧见愁人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三章 你欲何为,我欲何为?
第三十三章 你欲何为,我欲何为?
卢玄的宅邸中黝黑寂寥,自从卢玄死后仿佛就少了许多的生气。虽然禁卫军并未来查过家,屋中的东西全部都是整齐地摆放着的;但是,人不在了,有这些东西又如何?
刘夷希蹲在墙角,眼神空洞地看着眼前的二十张桌子,似是想起过去五年间那一堂堂课程;更是想起自己与孙珪留在这个房中,静静地聆听恩师的教诲。
他只有十三岁,本来还有七年的时间。而如今,上天给他开的玩笑太大了,以至于他根本无法反应过来。
短短几天之内,先是全家被屠杀,接着又是自己的恩师惨死屠刀之下……如果这个国家出个什么比惨大会,怕是没人能比他还惨了。
这一切,如何能让他接受?
“这都七天了,除了隔两天吃点东西喝口水,你连个姿势都不换,不觉得累吗?”
白袍男子端着两个馒头走了进来,看着桌上仍然未动过的食物,知道这小子昨天又没吃东西,不免叹了口气,那张若白玉般的脸上也出现一丝伤感的神色。随即他将手上的盘子与桌上的对换,走了出去。
“呐……”
刘夷希嘴中冒出了极小的声音。
虽说声音极小,但男子依然是听到了,他回过头来,一直盯着这么多日极少说话的刘夷希;这时他倒想听听,憋了五天他能说出个什么来。
刘夷希瞪着黝黑的眸子,死死地盯着男子,眼中似有说不出的苦水,说不出的痛。但男子并不以为然,这个眼神在五天前他就看到了。
“为什么不救先生?”刘夷希从嘴角挤出了几个字。
男子叹了口气,他早就猜到刘夷希会问这么个问题,五天之前他也问过这个问题,但当时,他给出的回答难以让刘夷希接受,以至于刘夷希本人内心崩溃,差点暴走。
所以五天之后的回答就能接受了吗?
男子随手将盘子往桌子上一抛,那盘子便稳稳地落在了桌子上。他看了看一脸茫然的刘夷希,说道:“这个问题你五日前便已经问过了,我也说过,我们道乾山中人,是不得随意干涉官场政治之事的,这样只会使自己的道心污秽残杂,于修炼甚无益处。”
刘夷希站了起来,蓬乱的长发遮住了他的脸,以至于无法看出他的表情。就算看到了又如何?他现在除了怨恨与愤怒,还能有什么表现出来的?
毕竟他自己连孙珪、夏孟都不如,只能在天上干看着……
刘夷希朝男子靠拢过去,眼睛睁的无比巨大,仿佛要将男子吃下一般。他大吼道:“你自己都说先生是天地之间的大贤,为何能放任他被无辜的杀害?即便先生只是一个普通人,难道无辜的人就要因为你们自己的修行而死吗?”
“不救无辜之人,却用你们自己修行作为掩护,岂不是太过自私?若你们所谓的修行连无辜之人都无法拯救,那这种利己的修行又有何意义?”
男子并不看刘夷希,而是盯着那扇大开的窗户发呆,缓缓说道:“人,本来就是利己的生物……他是何人,死活与我何干?难道我见到一个人快死了,就必须去救么?”
何况,男子之前便就说过,他来的目的,只是有一点事情罢了;想来事情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救卢玄了。
何况,让卢玄死的不是他,不是董伏……而是天道。
天下那么多无辜之人惨遭罹难,他如何一个个救得来?莫非他眼前每死一个无辜之人,他就要羞愧三日不成?
按照刘夷希所说,这个世界没有谁是该死的,那男子可以反驳:救他是情分,不救是本分;这世界任何一个人的死活,本与我毫不相干,我又有何职责去拯救他?
我行走天地,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自己。
但男子并没有这么说,因为在刘夷希的道德观念之下,他看见无辜就该去救;若是因为他没救的缘故导致那人的死亡,都是你的责任……这,便成了道德绑架。
他没有能力去救,所以他就要有能力的你去救……这才叫荒谬!
男子若有所思,似是想起了遥远的东西,眼神略有些空洞,但立马就缓过神来。他看了看眼前这个小孩,试图将另一个人的影子与他重合,但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卢玄先生之死,本乃天意;若他不死,这天地之事便不会正常进行下去,此乃天之道。来此之前,我等便已经卜算出来,卢玄先生会遭遇不测。我此来只是为了听他临终之言的……”
刘夷希冷笑一声,想不到这个人竟然用上天作为他自己怯懦的说辞,便喝道:“胡说!天地之间岂有谁该死之理?即便是大恶之人,临死前也当有忏悔之机,何况无辜之人?人类乃天地之灵,所行之事乃自己所思,如何关乎天道?继命于天,不过懦夫之为!为何你们修道之人,反而如此荒谬!”
面对刘夷希如连珠炮般的咒骂,男子并未骂回去,毕竟此时不宜刺激他。何况理念的不同,如何强加于人?
那人用两指理了理自己修长的鬓发,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窗外云层时散时聚,似乎是因为风的关系;但在男子看来,实不尽然。这天地间一瞬一息的变化,都是有天理可言的;若是逆天而行,只会自取其辱。你人修行的再久,能够比得上天空云层的自然之息吗?云层尚且遵从天理,何况人乎?
他看了看一脸愤怒的刘夷希,缓缓问道:“我且问你,你以为你所行所为,是否发自你心?”
刘夷希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懵了,卢玄可从来没问过这种问题。刘夷希见此人答非所问,但也是回答道:“你这人好生奇怪,我所为若非自己所思,莫不是你帮我想的?”
这个回答其实很是无礼,但男子现在并不想和他争论这个问题,随即又问道:“你又如何知道,你所为并非苍天为你所思?”
刘夷希不屑一笑道:“岂有此理?若我所思乃天地所想,万一我行至半路改变主意,岂不逆反天意?如此理论亦是说不通!”
男子笑了笑,又问道:“你又如何知道,你改变主意,并非天地之意?”
刘夷希语塞,他确实是反驳不出来;但这种问题与同濠梁之辩有异曲同工之妙,谁又知道谁是对的?何况天意这种东西太过虚无缥缈,谁能够说得准?刘夷希虽然自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但他也难以确定天意的存在与否。
男子见刘夷希语塞,微微一笑道:“天意此事,难以确定其有无,故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如我所言,卢玄先生之死乃天意,虽说天意不可违,然而卢玄先生逆天而行,卜算四纪,其死也无憾。”
说到这里,男子不由得感叹一声,眼中满是敬意:“你岂不见先生死前如何爽朗?千里快哉风,此言可不是一般将死之人说得出来的。先生死前如此淡然,你又何必自寻不快?”
不知道刘夷希是否把男子的话听进去了,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站在那里发呆。
半晌,刘夷希开口说到:“先生仙逝前……夏孟、师兄等学子,皆是尽自己之力,意图救先生;而我……我只能在天上看着,却不能尽到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
男子这时方才懂了,刘夷希这几日如此颓废,并不只因为卢玄之死;还有一层原因,便是自己在卢玄死前不能做些什么,自己心里面很愧疚。
那一日,男子抓着刘夷希飞在斩首台上方,刘夷希一直试图挣开男子的束缚下去救人;谁知男子力量如此之大,挣扎了半天连男子的手都未曾移动半分。
不过刘夷希即使挣开了束缚,就这么掉下去,不也会摔死吗?
虽说男子阻止了刘夷希的冲动之举,一老一少保住了小的性命,但这也难免在刘夷希心中留下愧疚的烙印;这,也是他最后暴走的原因之一。
男子朝刘夷希走了过去,蹲在了刘夷希身边;他抬头望天上看,虽说看见的是天花板,但他依然保持这个姿势。
“那日我在剑上听你说了事情的过程,卢玄先生愿意自己赴难,宁可耗费自己的气力将你打晕,也不愿你去与他赴死。由此可见,先生对你最后的愿望,只是希望你好好活着罢了。若你能做到这点,便是无愧于先生之死了。如此你可明白?”
刘夷希蹲了下来,将自己的脸蒙在膝盖里面,也许只是不想让男子看见自己的眼泪罢了。
那男子见状,便站起身来,缓缓说道:“卢玄先生毕竟当朝大贤,那些奸臣也是不敢随意怠慢他的尸体。听闻卢玄先生被埋葬在谛江之西,与皇陵相邻,也不枉他名誉了。”
但男子并没有给刘夷希说他逆天之事,毕竟此时说出来,只怕会让刘夷希更为反感——你明明敢逆天,为什么不救人?
刘夷希并没有说话,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势。
男子站了起来,他感觉刘夷希现在已经比之前好多了,也许因为刚才自己那番话,心里面的调和已经差不多了;只要刘夷希不要再随便的暴走,那便让他宽慰不少了。
但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还是要靠刘夷希自己;心魔,若是自己无法战胜,那便永无出头之日。
那男子朝屋外走去,鬓发在微风中轻轻浮动着;迎着微风,男子眼中似有液体浮出,但仅仅片刻,他又是将之憋了回去。
他看着埋着脑袋的刘夷希,淡然说道:“我已经多滞留了五日,今日必须回山了,你……好自为之吧。”
刘夷希蹲在墙角,眼神空洞地看着眼前的二十张桌子,似是想起过去五年间那一堂堂课程;更是想起自己与孙珪留在这个房中,静静地聆听恩师的教诲。
他只有十三岁,本来还有七年的时间。而如今,上天给他开的玩笑太大了,以至于他根本无法反应过来。
短短几天之内,先是全家被屠杀,接着又是自己的恩师惨死屠刀之下……如果这个国家出个什么比惨大会,怕是没人能比他还惨了。
这一切,如何能让他接受?
“这都七天了,除了隔两天吃点东西喝口水,你连个姿势都不换,不觉得累吗?”
白袍男子端着两个馒头走了进来,看着桌上仍然未动过的食物,知道这小子昨天又没吃东西,不免叹了口气,那张若白玉般的脸上也出现一丝伤感的神色。随即他将手上的盘子与桌上的对换,走了出去。
“呐……”
刘夷希嘴中冒出了极小的声音。
虽说声音极小,但男子依然是听到了,他回过头来,一直盯着这么多日极少说话的刘夷希;这时他倒想听听,憋了五天他能说出个什么来。
刘夷希瞪着黝黑的眸子,死死地盯着男子,眼中似有说不出的苦水,说不出的痛。但男子并不以为然,这个眼神在五天前他就看到了。
“为什么不救先生?”刘夷希从嘴角挤出了几个字。
男子叹了口气,他早就猜到刘夷希会问这么个问题,五天之前他也问过这个问题,但当时,他给出的回答难以让刘夷希接受,以至于刘夷希本人内心崩溃,差点暴走。
所以五天之后的回答就能接受了吗?
男子随手将盘子往桌子上一抛,那盘子便稳稳地落在了桌子上。他看了看一脸茫然的刘夷希,说道:“这个问题你五日前便已经问过了,我也说过,我们道乾山中人,是不得随意干涉官场政治之事的,这样只会使自己的道心污秽残杂,于修炼甚无益处。”
刘夷希站了起来,蓬乱的长发遮住了他的脸,以至于无法看出他的表情。就算看到了又如何?他现在除了怨恨与愤怒,还能有什么表现出来的?
毕竟他自己连孙珪、夏孟都不如,只能在天上干看着……
刘夷希朝男子靠拢过去,眼睛睁的无比巨大,仿佛要将男子吃下一般。他大吼道:“你自己都说先生是天地之间的大贤,为何能放任他被无辜的杀害?即便先生只是一个普通人,难道无辜的人就要因为你们自己的修行而死吗?”
“不救无辜之人,却用你们自己修行作为掩护,岂不是太过自私?若你们所谓的修行连无辜之人都无法拯救,那这种利己的修行又有何意义?”
男子并不看刘夷希,而是盯着那扇大开的窗户发呆,缓缓说道:“人,本来就是利己的生物……他是何人,死活与我何干?难道我见到一个人快死了,就必须去救么?”
何况,男子之前便就说过,他来的目的,只是有一点事情罢了;想来事情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救卢玄了。
何况,让卢玄死的不是他,不是董伏……而是天道。
天下那么多无辜之人惨遭罹难,他如何一个个救得来?莫非他眼前每死一个无辜之人,他就要羞愧三日不成?
按照刘夷希所说,这个世界没有谁是该死的,那男子可以反驳:救他是情分,不救是本分;这世界任何一个人的死活,本与我毫不相干,我又有何职责去拯救他?
我行走天地,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自己。
但男子并没有这么说,因为在刘夷希的道德观念之下,他看见无辜就该去救;若是因为他没救的缘故导致那人的死亡,都是你的责任……这,便成了道德绑架。
他没有能力去救,所以他就要有能力的你去救……这才叫荒谬!
男子若有所思,似是想起了遥远的东西,眼神略有些空洞,但立马就缓过神来。他看了看眼前这个小孩,试图将另一个人的影子与他重合,但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卢玄先生之死,本乃天意;若他不死,这天地之事便不会正常进行下去,此乃天之道。来此之前,我等便已经卜算出来,卢玄先生会遭遇不测。我此来只是为了听他临终之言的……”
刘夷希冷笑一声,想不到这个人竟然用上天作为他自己怯懦的说辞,便喝道:“胡说!天地之间岂有谁该死之理?即便是大恶之人,临死前也当有忏悔之机,何况无辜之人?人类乃天地之灵,所行之事乃自己所思,如何关乎天道?继命于天,不过懦夫之为!为何你们修道之人,反而如此荒谬!”
面对刘夷希如连珠炮般的咒骂,男子并未骂回去,毕竟此时不宜刺激他。何况理念的不同,如何强加于人?
那人用两指理了理自己修长的鬓发,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窗外云层时散时聚,似乎是因为风的关系;但在男子看来,实不尽然。这天地间一瞬一息的变化,都是有天理可言的;若是逆天而行,只会自取其辱。你人修行的再久,能够比得上天空云层的自然之息吗?云层尚且遵从天理,何况人乎?
他看了看一脸愤怒的刘夷希,缓缓问道:“我且问你,你以为你所行所为,是否发自你心?”
刘夷希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懵了,卢玄可从来没问过这种问题。刘夷希见此人答非所问,但也是回答道:“你这人好生奇怪,我所为若非自己所思,莫不是你帮我想的?”
这个回答其实很是无礼,但男子现在并不想和他争论这个问题,随即又问道:“你又如何知道,你所为并非苍天为你所思?”
刘夷希不屑一笑道:“岂有此理?若我所思乃天地所想,万一我行至半路改变主意,岂不逆反天意?如此理论亦是说不通!”
男子笑了笑,又问道:“你又如何知道,你改变主意,并非天地之意?”
刘夷希语塞,他确实是反驳不出来;但这种问题与同濠梁之辩有异曲同工之妙,谁又知道谁是对的?何况天意这种东西太过虚无缥缈,谁能够说得准?刘夷希虽然自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但他也难以确定天意的存在与否。
男子见刘夷希语塞,微微一笑道:“天意此事,难以确定其有无,故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如我所言,卢玄先生之死乃天意,虽说天意不可违,然而卢玄先生逆天而行,卜算四纪,其死也无憾。”
说到这里,男子不由得感叹一声,眼中满是敬意:“你岂不见先生死前如何爽朗?千里快哉风,此言可不是一般将死之人说得出来的。先生死前如此淡然,你又何必自寻不快?”
不知道刘夷希是否把男子的话听进去了,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站在那里发呆。
半晌,刘夷希开口说到:“先生仙逝前……夏孟、师兄等学子,皆是尽自己之力,意图救先生;而我……我只能在天上看着,却不能尽到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
男子这时方才懂了,刘夷希这几日如此颓废,并不只因为卢玄之死;还有一层原因,便是自己在卢玄死前不能做些什么,自己心里面很愧疚。
那一日,男子抓着刘夷希飞在斩首台上方,刘夷希一直试图挣开男子的束缚下去救人;谁知男子力量如此之大,挣扎了半天连男子的手都未曾移动半分。
不过刘夷希即使挣开了束缚,就这么掉下去,不也会摔死吗?
虽说男子阻止了刘夷希的冲动之举,一老一少保住了小的性命,但这也难免在刘夷希心中留下愧疚的烙印;这,也是他最后暴走的原因之一。
男子朝刘夷希走了过去,蹲在了刘夷希身边;他抬头望天上看,虽说看见的是天花板,但他依然保持这个姿势。
“那日我在剑上听你说了事情的过程,卢玄先生愿意自己赴难,宁可耗费自己的气力将你打晕,也不愿你去与他赴死。由此可见,先生对你最后的愿望,只是希望你好好活着罢了。若你能做到这点,便是无愧于先生之死了。如此你可明白?”
刘夷希蹲了下来,将自己的脸蒙在膝盖里面,也许只是不想让男子看见自己的眼泪罢了。
那男子见状,便站起身来,缓缓说道:“卢玄先生毕竟当朝大贤,那些奸臣也是不敢随意怠慢他的尸体。听闻卢玄先生被埋葬在谛江之西,与皇陵相邻,也不枉他名誉了。”
但男子并没有给刘夷希说他逆天之事,毕竟此时说出来,只怕会让刘夷希更为反感——你明明敢逆天,为什么不救人?
刘夷希并没有说话,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势。
男子站了起来,他感觉刘夷希现在已经比之前好多了,也许因为刚才自己那番话,心里面的调和已经差不多了;只要刘夷希不要再随便的暴走,那便让他宽慰不少了。
但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还是要靠刘夷希自己;心魔,若是自己无法战胜,那便永无出头之日。
那男子朝屋外走去,鬓发在微风中轻轻浮动着;迎着微风,男子眼中似有液体浮出,但仅仅片刻,他又是将之憋了回去。
他看着埋着脑袋的刘夷希,淡然说道:“我已经多滞留了五日,今日必须回山了,你……好自为之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