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75 第四百六十九章 斗力
- 476 第四百七十章 危机还是转机
- 477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赋的优势
- 478 第四百七十二章 接近尾声
- 479 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支正门
- 480 第四百七十四章 来日方长
- 481 第四百七十五章 习武
- 482 第四百七十六章 重头开始
- 483 第四百七十七章 后果
- 484 第四百七十八章 正式仪式
- 485 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遇提高
- 486 第四百八十章 晋见
- 487 第四百八十一章 见面礼
- 488 第四百八十二章 巧遇
- 489 第四百八十三章 入瓮
- 490 第四百八十四章 冤有头,债有主
- 491 第四百八十五章 关门打狗
- 492 第四百八十六章 暴力女
- 493 第四百八十七章 救兵
- 494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输当赢
- 495 第四百八十九章 这事儿没完
- 496 第四百九十章 不痛快
- 497 第四百九十一章 蓄谋
- 498 第四百九十二章 找碴儿
- 499 第四百九十三章 顶牛
- 500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主要矛盾
- 501 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要脸
- 502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计身份
- 503 第四百九十七章 逼虎跳墙
- 504 第四百九十八章 得偿所愿
- 505 第四百九十九章 传经验
- 506 第五百章 信心满满
- 507 第五百零一章 布局
- 508 第五百零二章 奇兵
- 509 第五百零三章 以硬对硬
- 510 第五百零四章 攻势如潮
- 511 第五百零五章 硬吃
- 512 第五百零六章 妙手
- 513 第五百零六章 结果传来
- 514 第五百零七章 重新认识
- 515 第五百零八章 开赛日
- 516 第五百零九章 对手
- 517 第五百一十章 棋呆子
- 518 第五百一十一章 互探消息
- 519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名声在外
- 520 第五百一十三章 早就有仇
- 521 第五百一十四章 义气之争
- 522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主考官
- 523 第五百一十六章 暗示
- 524 第五百一十七章 对手
- 525 第五百一十八章 鼓励
- 526 第五百一十九章 交锋
- 527 第五百二十章 入套
- 528 第五百二十一章 吃棋
- 529 第五百二十二章 以攻代守
- 530 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釜沉舟
- 531 第五百二十四章 崩溃
- 532 第五百二十五章 装
- 533 第五百二十六章 反讽
- 534 第五百二十七章 单独接见
- 535 第一百七十四章 酒瘾难耐
- 536 第五百二十八章 关心的问题
- 537 第五百二十九章 风格的问题
- 538 第五百三十章 指点
- 539 第五百三十一章 鼓励
- 540 第五百三十二章 防人之心
- 541 第五百三十三章 高手的嗅觉
- 542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为了荣誉
- 543 第五百三十五章 特别规定
- 544 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愿以偿
- 545 第五百三十七章 得意的构思
- 546 第五百三十八章 全力出击
- 547 第五百三十九章 扩大战场
- 548 第五百四十章 真功夫
- 549 第五百四十一章 撑过中盘
- 550 第五百四十二章 瞬间的机会
- 551 第五百四十三章 画蛇添足
- 552 第五百四十四章 志向的不同
- 553 第五百四十五章 回家
- 554 第五百四十六章 心结难解
- 555 第五百四十七章 恍惚之感
- 556 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公主
- 557 第五百四十九章 任性
- 558 第五百五十章 不屑
- 559 第五百五十一章 兴趣
- 560 第五百五十二章 朝会
- 561 第五百五十三章 顺便一问
- 562 第五百五十四章 旁证
- 563 第五百五十五章 圣意
- 564 第五百五十六章 意外之喜
- 565 第五百五十七章 慎重以待
- 566 第五百五十八章 非因棋艺
- 567 第五百五十九章 曲线
- 568 第五百六十章 失算
- 569 第五百六十一章 静以观之
- 570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人在局中
- 571 第五百六十三章 圣旨到
- 572 第五百六十四章 接旨
- 573 第五百六十五章 行礼如仪
- 574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性
- 575 第五百六十七章 感觉
- 576 第五百六十八章 赶早
- 577 第五百六十九章 盘查
- 578 第五百七十章 学在棋外
- 579 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年将军
- 580 第五百七十二章 操场训练
- 581 第五百七十三章 试试就试试
- 582 第五百七十四章 再试试
- 583 第五百七十五章 疑问
- 584 第五百七十六章 新的老师
- 585 第五百七十七章 进宫报到日
- 586 第五百七十八章 进入皇宫
- 587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小气儿大
- 588 第五百八十章 称呼之争
- 589 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师难当
- 590 第五百八十二章 扣帽子
- 591 第五百八十三章 拉仇恨
- 592 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到服
- 593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多面打
- 594 第五百八十六章 杀鸡儆猴
- 595 第五百八十七章 处处碰壁
- 596 第五百八十八章 冒险
- 597 第五百八十九章 乱了步调
- 598 第五百九十章 无可奈何的官子搜刮
- 599 第五百九十一章 含怒出手
- 600 第五百九十二章 认输了吗?
- 601 第五百九十三章 留给时间
- 602 第五百九十四章 带新兵
- 603 第五百九十五章 收获
- 604 第五百九十六章 神秘访客
- 605 第五百九十七章 追问
- 606 第五百九十八章 拜寺
- 607 第五百九十九章 问寻
- 608 第六百章 接近目标
- 609 第六百零一章 果是故人
- 610 第六百零二章 不抱希望
- 611 第六百零三章 合作
- 612 第六百零四章 约战之日
- 613 第六百零五章 不怀好意的观战者
- 614 第六百零六章 关心?
- 615 第六百零七章 附加
- 616 第六百零八章 当面告状
- 617 第六百零九章 投脾气
- 618 第六百一十章 第一局
- 619 第六百一十一章 形势急转
- 620 第六百一十二章 岌岌可危
- 621 第六百一十三章 先负一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遇提高
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遇提高
拜师仪式在郑家不知道办过有多少次,中间的程序和过程郑家人早都是熟的不能再熟了,首先是向围棋的祖师爷黄帝行礼,以示对先贤的尊敬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的保佑,接下来由师父宣读收徒帖,宣读后再由徒弟向师父行礼,宣读拜师帖,拜师帖读完,再给师父斟茶,师父喝下了这杯茶再例行训几句话,一般就是主要的门规还有祖训等等,整个拜师礼也就算结束了。
仪式结束以后,谭晓天的身份便由路人甲成了郑家正式在册的内门弟子,对一般人而言,这无疑是鱼跃龙门,一步登天式的转变,虽然人还是那个人,但地位却是大大的不同,换上内门弟子的青色服装,那些仆役下人望向自已的目光明显都恭敬了几分。
郑纪礼是郑家的嫡系长子,未来家主的接班人,虽然事务繁多,主要精力要放在家族的管理发展方面,但弟子却是一定要收的,这是身为郑家子孙的职责和义务,除非实力太差连二流棋士都够不上又或者不在乎郑家子弟的身份,不想接受郑家的供养,所以在谭晓天之前已经收过两名弟子,大弟子叫郑玄洞,今年十七岁,二弟子叫涂强,十五岁,前者是他表弟的儿子,后者则是他的外甥,这二人的父亲也都是弈林高手,实力在京城弈坛也排得上号,不过有所谓父子不授业,一般情况下,就算当爹的水平再高,也很少有亲自给自已的孩子当师父的,而是要另找一个人做儿子的授业恩师,其最主要的考虑大概就是担心自已的孩子自已疼,所谓严师出高徒,教本事的时候下不了狠心,不能严格要求。所以才想出易子而教的办法,而且这样的做法还可以加强郑家内部的横向联系,世家大户,尤其象郑纪礼这样的重要人物收弟子,很多时候要考虑的不单单是技艺传承,更有着家族利益的考量。
也因为如此,许多人对这个名不见经传,刚到郑家没两天的小孩子便成为郑纪礼弟子的小孩子很困惑,一则时日太短,很少人知道他的实力如何。二来从行为举止和外在气质,也看不出这孩子有特别之处,估计就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而家样的人居然会被郑纪礼收入门下,而且据听说这还是老太爷的意义,这就更让人纳闷了,而且不仅是郑家人,就连被临时拉来做推荐师和见证师的两位高手也是满脑子糊涂账,完全是看在和郑纪礼的关系很熟。面子推不掉的缘故才不得不担起这样的责任,参加完拜师礼,又收下郑家准备好的相当丰厚的谢礼,便打道回府。找地方喝酒做乐去了。
当上了内弟子,待遇比原先自然要高了一档,住处也由原来的侧院搬到了郑纪礼的院子,这里的条件比外门弟子宿舍区要好的太多。不仅是屋里的各种家具设施齐全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每名内弟子都有自已的单间,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休息。都不会影响到他人也不会被别人所影响,这对想要自已钻研《出兰秘谱》和《一心集》的谭晓天而言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在宿舍住了两天,刚刚认识了几位好朋友就要分开,谭晓天心里还有点儿舍不得,回去收拾东西搬家时,小孩子难免情绪低落,卓不凡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对谭晓天能有这么好的机遇既感到羡慕,又对自已在郑家待了两年却还是外弟子一个感到沮丧,不过他到底年长几岁,思想比谭晓天成熟一些,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人的命,天注定,没必要眼红,于是强打笑脸,劝慰谭晓天不必难过,都住在郑家大院里,两边也离的不是很远,没事儿的时候完全可以来这边找他们几个来玩儿。
郑纪礼的处住是独门独院,人口倒也简单,除了他和夫人两个外另有两个下人和三个丫环,此外常住的就是他们三个弟子,至于他的儿子郑梦准则是拜了他的五弟郑纪如为师,虽然同样是住在郑家大院内,但按着规矩,大多时候都是住在师父那边(当然,想回来就能回来,谁让两边慢慢溜达也花不了一杯热茶的时间,方便的很)。
郑纪礼的妻子叫李梅兰,是礼部侍朗李万府的女儿,出身官宦人家,书香门地,李万府乃是当代大儒,工诗词,通音律,尤其是一管洞萧吹得是出神入化,有着‘夜梦不知春已晚,听音方晓月如钩’之誉,李梅兰自幼受父亲影响熏陶,同样也是精通音律,能做诗词,未出嫁时便有‘才女’之称,嫁到郑家以后又生了个儿子,所谓‘有子万事足’,每日里抚琴作诗,自然也少不了与人对弈手谈,日子过得平淡却也充实,儿子常住五叔那里不能回来,丈夫平时公务又忙,所以她对丈夫的几个弟子很是照顾,把闲下来的母爱放在几个孩子身上。
谭晓天年纪只有八岁,相较于两位师兄他更是货真价实的小孩子,加上又是只身一人在外,更容易博得他人的怜惜。李梅兰从郑纪礼那里听说了谭晓天的情况,母爱更是抑制不住的泛滥,头一天晚上就让人收拾好房间迎接新成员的加入,谭晓天住进来以后更是亲自到屋里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谭晓天不由得想起远在梅龙镇的秋菊阿姨,眼圈一红,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就要掉下来。看到小孩子这样的反应,李梅兰心里也不是滋味,把谭晓天搂在怀里柔声安慰。
孟教头那边得知谭晓天拜了郑纪礼为师也很惊讶,不过这和他传授谭晓天功夫并无冲突,反而因为谭晓天自已住一个房间对于以后暗中传艺更加方便,所以只让他每晚按时到花园那里就行。
就这样,新的日子又开始了,如果过了两天,宰相府那边有回信了,第二天下午没有公事,可以接见郑欣瑜。(未完待续。)
仪式结束以后,谭晓天的身份便由路人甲成了郑家正式在册的内门弟子,对一般人而言,这无疑是鱼跃龙门,一步登天式的转变,虽然人还是那个人,但地位却是大大的不同,换上内门弟子的青色服装,那些仆役下人望向自已的目光明显都恭敬了几分。
郑纪礼是郑家的嫡系长子,未来家主的接班人,虽然事务繁多,主要精力要放在家族的管理发展方面,但弟子却是一定要收的,这是身为郑家子孙的职责和义务,除非实力太差连二流棋士都够不上又或者不在乎郑家子弟的身份,不想接受郑家的供养,所以在谭晓天之前已经收过两名弟子,大弟子叫郑玄洞,今年十七岁,二弟子叫涂强,十五岁,前者是他表弟的儿子,后者则是他的外甥,这二人的父亲也都是弈林高手,实力在京城弈坛也排得上号,不过有所谓父子不授业,一般情况下,就算当爹的水平再高,也很少有亲自给自已的孩子当师父的,而是要另找一个人做儿子的授业恩师,其最主要的考虑大概就是担心自已的孩子自已疼,所谓严师出高徒,教本事的时候下不了狠心,不能严格要求。所以才想出易子而教的办法,而且这样的做法还可以加强郑家内部的横向联系,世家大户,尤其象郑纪礼这样的重要人物收弟子,很多时候要考虑的不单单是技艺传承,更有着家族利益的考量。
也因为如此,许多人对这个名不见经传,刚到郑家没两天的小孩子便成为郑纪礼弟子的小孩子很困惑,一则时日太短,很少人知道他的实力如何。二来从行为举止和外在气质,也看不出这孩子有特别之处,估计就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而家样的人居然会被郑纪礼收入门下,而且据听说这还是老太爷的意义,这就更让人纳闷了,而且不仅是郑家人,就连被临时拉来做推荐师和见证师的两位高手也是满脑子糊涂账,完全是看在和郑纪礼的关系很熟。面子推不掉的缘故才不得不担起这样的责任,参加完拜师礼,又收下郑家准备好的相当丰厚的谢礼,便打道回府。找地方喝酒做乐去了。
当上了内弟子,待遇比原先自然要高了一档,住处也由原来的侧院搬到了郑纪礼的院子,这里的条件比外门弟子宿舍区要好的太多。不仅是屋里的各种家具设施齐全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每名内弟子都有自已的单间,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休息。都不会影响到他人也不会被别人所影响,这对想要自已钻研《出兰秘谱》和《一心集》的谭晓天而言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在宿舍住了两天,刚刚认识了几位好朋友就要分开,谭晓天心里还有点儿舍不得,回去收拾东西搬家时,小孩子难免情绪低落,卓不凡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对谭晓天能有这么好的机遇既感到羡慕,又对自已在郑家待了两年却还是外弟子一个感到沮丧,不过他到底年长几岁,思想比谭晓天成熟一些,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人的命,天注定,没必要眼红,于是强打笑脸,劝慰谭晓天不必难过,都住在郑家大院里,两边也离的不是很远,没事儿的时候完全可以来这边找他们几个来玩儿。
郑纪礼的处住是独门独院,人口倒也简单,除了他和夫人两个外另有两个下人和三个丫环,此外常住的就是他们三个弟子,至于他的儿子郑梦准则是拜了他的五弟郑纪如为师,虽然同样是住在郑家大院内,但按着规矩,大多时候都是住在师父那边(当然,想回来就能回来,谁让两边慢慢溜达也花不了一杯热茶的时间,方便的很)。
郑纪礼的妻子叫李梅兰,是礼部侍朗李万府的女儿,出身官宦人家,书香门地,李万府乃是当代大儒,工诗词,通音律,尤其是一管洞萧吹得是出神入化,有着‘夜梦不知春已晚,听音方晓月如钩’之誉,李梅兰自幼受父亲影响熏陶,同样也是精通音律,能做诗词,未出嫁时便有‘才女’之称,嫁到郑家以后又生了个儿子,所谓‘有子万事足’,每日里抚琴作诗,自然也少不了与人对弈手谈,日子过得平淡却也充实,儿子常住五叔那里不能回来,丈夫平时公务又忙,所以她对丈夫的几个弟子很是照顾,把闲下来的母爱放在几个孩子身上。
谭晓天年纪只有八岁,相较于两位师兄他更是货真价实的小孩子,加上又是只身一人在外,更容易博得他人的怜惜。李梅兰从郑纪礼那里听说了谭晓天的情况,母爱更是抑制不住的泛滥,头一天晚上就让人收拾好房间迎接新成员的加入,谭晓天住进来以后更是亲自到屋里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谭晓天不由得想起远在梅龙镇的秋菊阿姨,眼圈一红,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就要掉下来。看到小孩子这样的反应,李梅兰心里也不是滋味,把谭晓天搂在怀里柔声安慰。
孟教头那边得知谭晓天拜了郑纪礼为师也很惊讶,不过这和他传授谭晓天功夫并无冲突,反而因为谭晓天自已住一个房间对于以后暗中传艺更加方便,所以只让他每晚按时到花园那里就行。
就这样,新的日子又开始了,如果过了两天,宰相府那边有回信了,第二天下午没有公事,可以接见郑欣瑜。(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