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58 第五百五十章 不屑
- 559 第五百五十一章 兴趣
- 560 第五百五十二章 朝会
- 561 第五百五十三章 顺便一问
- 562 第五百五十四章 旁证
- 563 第五百五十五章 圣意
- 564 第五百五十六章 意外之喜
- 565 第五百五十七章 慎重以待
- 566 第五百五十八章 非因棋艺
- 567 第五百五十九章 曲线
- 568 第五百六十章 失算
- 569 第五百六十一章 静以观之
- 570 第五百六十二章 人在局中
- 571 第五百六十三章 圣旨到
- 572 第五百六十四章 接旨
- 573 第五百六十五章 行礼如仪
- 574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性
- 575 第五百六十七章 感觉
- 576 第五百六十八章 赶早
- 577 第五百六十九章 盘查
- 578 第五百七十章 学在棋外
- 579 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年将军
- 580 第五百七十二章 操场训练
- 581 第五百七十三章 试试就试试
- 582 第五百七十四章 再试试
- 583 第五百七十五章 疑问
- 584 第五百七十六章 新的老师
- 585 第五百七十七章 进宫报到日
- 586 第五百七十八章 进入皇宫
- 587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小气儿大
- 588 第五百八十章 称呼之争
- 589 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师难当
- 590 第五百八十二章 扣帽子
- 591 第五百八十三章 拉仇恨
- 592 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到服
- 593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多面打
- 594 第五百八十六章 杀鸡儆猴
- 595 第五百八十七章 处处碰壁
- 596 第五百八十八章 冒险
- 597 第五百八十九章 乱了步调
- 598 第五百九十章 无可奈何的官子搜刮
- 599 第五百九十一章 含怒出手
- 600 第五百九十二章 认输了吗?
- 601 第五百九十三章 留给时间
- 602 第五百九十四章 带新兵
- 603 第五百九十五章 收获
- 604 第五百九十六章 神秘访客
- 605 第五百九十七章 追问
- 606 第五百九十八章 拜寺
- 607 第五百九十九章 问寻
- 608 第六百章 接近目标
- 609 第六百零一章 果是故人
- 610 第六百零二章 不抱希望
- 611 第六百零三章 合作
- 612 第六百零四章 约战之日
- 613 第六百零五章 不怀好意的观战者
- 614 第六百零六章 关心?
- 615 第六百零七章 附加
- 616 第六百零八章 当面告状
- 617 第六百零九章 投脾气
- 618 第六百一十章 第一局
- 619 第六百一十一章 形势急转
- 620 第六百一十二章 岌岌可危
- 621 第六百一十三章 先负一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六十章 失算
第五百六十章 失算
围棋的圈子说小不小,但说大其实也不大,皇上在朝会之上询问公主选师的事情很快便传开了,虽然有资格站在金鸾殿上的人不是很多,但架不住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公主选师并非国家大事,不存在保密或者安全的问题,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很正常,再加上还有护国大将军赵洪图要与谭晓天斗棋的桥段,虽然这场斗棋玩笑的成分多于比赛的成分,可也正因为如此,这件事儿的话题性才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江定山也没有上殿议事,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朝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说实话,这让他非常意外——以谭晓天的棋力和年龄得到宣德皇帝的赏识在计算之中,但引出赵洪图这么一位大神的兴趣就没有谁能料得到了。
原本打算推荐信交上去之后待御笔亲批,谭晓天入宫教学以后就可以去忙别的事情,至于谭晓天的教学表现如何,隔段时间找宫里的熟人了解一下儿就可以了,但有了赵洪图约斗象棋这件事儿,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匆匆跑去老宅,向父亲禀报。
听过江定山的讲述,江永年亦也是一阵沉默,事出意外,既便是城府深沉如他者也不得不仔细思忖,好好琢磨一番。
“有人讲,什么好都不如命好,我原本不是很以为然,觉得应该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真正能决定自已命运的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现在看来,这个三七开的比例反过来或许才是正确的。”沉默良久,江永年悠悠然的说道,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是没有睁开。
“呃......,什么?”江定山没有听清楚,他搞不清楚父亲是在自言自语的感慨,还是在对自已敦敦教诲。
江永年缓缓睁开了双目,瞟了江定山一眼,“谭晓天如果只是天赋过人,棋力高强倒也没有什么,问题是他的运气......”,说到这里,江永年又把眼睛睁了起来,将头靠在椅背上。
听到这句话,江定山也是心有戚戚焉。
大周地域宽广,幅原辽阔,人口众多,加之博弈之道源远流长,建国这么多年,出现过的天才少年何止千百,虽然单就天赋而言,能够与谭晓天相比者凤毛麟角,但那些少年的天赋至少也能达到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的程度,所以其中成为国手者亦不少数,问题是,那么多达到国手水准的棋士能够在棋坛出人头地,成了气候,可以左右棋坛动向者又有几人呢?屈指可数——当然,若是以小富即安,衣食无忧为追求目标,那就另当别论了。
是那些棋士的才能不足又或者志向太小吗?肯定会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么多的人中,肯定不乏有能力而且有野心者,可成功的从一名普通棋士变为棋坛巨匠者又有哪位呢?至少在他所亲身经历的这几十年里还没有见到过一个——不要拿他又或者郑家,董家活跃在当今棋坛上的那几位风云人物来做例子,因为他们都是出身于围棋世家,有着家族光圈的照耀,有今天的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才属于意外情况。
出身于世家,生而为世家子弟本身就是一种命,所谓含着金汤匙出生,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有这样的出身,有相当的能力,有一定的野心,肯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那么成为棋界翘楚会很轻松。可若是没有呢?
个人努力加贵人扶持,此两者为不二法宝,缺一而不可,舍此别无他法,而其中的所谓贵的扶持,其时也就是一种命。
姜子牙算得上是大才吧?开国八百余年,若不是遇到武王访贤,其实也就是一个河边直钩钓鱼的傻老头儿,韩信,淮阴侯,够牛的吧?垓下之战,打得楚霸王是四面楚歌,最后无颜见江东父老只能乌江自刎,若不是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也不过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文弱书生。
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纵观历史上那些逆袭成功,从无数无名匹夫中脱颖而出,在历史上留下自已名字的人中都可以找到这两个因素。
所以不难得有结论,野心者,符合这两个条件者未必会成功,但缺少这两者其这者必定失败。
具体到谭晓天这件事儿上,其本人在棋上的天赋毋庸置疑,有郑家的背景和资源,不出意外,成为一流棋士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至于贵人呢?贵人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原本以为,谭晓天的贵人就是郑家,能够得到郑家家主的关注,这孩子就已经是祖上烧了高香,命好的无以附加了,也如此,江家才不在意把公主讲师的这个位子让给郑家,因为比拼两家的实力,郑家再怎么使劲儿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郑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不会轻易去挑起战事。
但谁又能想到,谭晓天怎么会跟张柏年和赵洪图扯上关系!一位是百官之首,一位是军中大佬,二人均是大周朝内手握大权的实权人物,朝庭之内,得其一者庇护便足以顺风顺水,仕途无碍,更何况这是得到两个人的关注呢?
如果早知道会有这种情况,那么关于推荐的问题江家肯定要重新考虑了。
谭晓天如果起来了,郑家肯定会是最大的得利者,如果这个得利仅仅是局限的围棋方面问题还不是很大,江家这么多年的经营也不是白白浪费,肯定能找到应对的办法,然而若是郑家的得利超出了围棋的范围,那江家在棋界的地位恐怕就要受到严重的冲击了。
当然,现在谭晓天的年纪还小,加之出身贫寒,思想单纯,估计此时一门心思都用在如何提升自身棋艺,早日成为一流棋士方面,可是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孩子没有那种雄心壮志,架不住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呀,无论是江永年还是江定山都不会相信郑欣瑜会满足于郑家现在的地位,用脚后跟想也知道,郑家一定会重新调整对待谭晓天的态度,想尽方法把将其绑在郑家的战车之上。(未完待续。)
江定山也没有上殿议事,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朝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说实话,这让他非常意外——以谭晓天的棋力和年龄得到宣德皇帝的赏识在计算之中,但引出赵洪图这么一位大神的兴趣就没有谁能料得到了。
原本打算推荐信交上去之后待御笔亲批,谭晓天入宫教学以后就可以去忙别的事情,至于谭晓天的教学表现如何,隔段时间找宫里的熟人了解一下儿就可以了,但有了赵洪图约斗象棋这件事儿,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匆匆跑去老宅,向父亲禀报。
听过江定山的讲述,江永年亦也是一阵沉默,事出意外,既便是城府深沉如他者也不得不仔细思忖,好好琢磨一番。
“有人讲,什么好都不如命好,我原本不是很以为然,觉得应该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真正能决定自已命运的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现在看来,这个三七开的比例反过来或许才是正确的。”沉默良久,江永年悠悠然的说道,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是没有睁开。
“呃......,什么?”江定山没有听清楚,他搞不清楚父亲是在自言自语的感慨,还是在对自已敦敦教诲。
江永年缓缓睁开了双目,瞟了江定山一眼,“谭晓天如果只是天赋过人,棋力高强倒也没有什么,问题是他的运气......”,说到这里,江永年又把眼睛睁了起来,将头靠在椅背上。
听到这句话,江定山也是心有戚戚焉。
大周地域宽广,幅原辽阔,人口众多,加之博弈之道源远流长,建国这么多年,出现过的天才少年何止千百,虽然单就天赋而言,能够与谭晓天相比者凤毛麟角,但那些少年的天赋至少也能达到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的程度,所以其中成为国手者亦不少数,问题是,那么多达到国手水准的棋士能够在棋坛出人头地,成了气候,可以左右棋坛动向者又有几人呢?屈指可数——当然,若是以小富即安,衣食无忧为追求目标,那就另当别论了。
是那些棋士的才能不足又或者志向太小吗?肯定会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么多的人中,肯定不乏有能力而且有野心者,可成功的从一名普通棋士变为棋坛巨匠者又有哪位呢?至少在他所亲身经历的这几十年里还没有见到过一个——不要拿他又或者郑家,董家活跃在当今棋坛上的那几位风云人物来做例子,因为他们都是出身于围棋世家,有着家族光圈的照耀,有今天的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才属于意外情况。
出身于世家,生而为世家子弟本身就是一种命,所谓含着金汤匙出生,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有这样的出身,有相当的能力,有一定的野心,肯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那么成为棋界翘楚会很轻松。可若是没有呢?
个人努力加贵人扶持,此两者为不二法宝,缺一而不可,舍此别无他法,而其中的所谓贵的扶持,其时也就是一种命。
姜子牙算得上是大才吧?开国八百余年,若不是遇到武王访贤,其实也就是一个河边直钩钓鱼的傻老头儿,韩信,淮阴侯,够牛的吧?垓下之战,打得楚霸王是四面楚歌,最后无颜见江东父老只能乌江自刎,若不是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也不过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文弱书生。
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纵观历史上那些逆袭成功,从无数无名匹夫中脱颖而出,在历史上留下自已名字的人中都可以找到这两个因素。
所以不难得有结论,野心者,符合这两个条件者未必会成功,但缺少这两者其这者必定失败。
具体到谭晓天这件事儿上,其本人在棋上的天赋毋庸置疑,有郑家的背景和资源,不出意外,成为一流棋士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至于贵人呢?贵人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原本以为,谭晓天的贵人就是郑家,能够得到郑家家主的关注,这孩子就已经是祖上烧了高香,命好的无以附加了,也如此,江家才不在意把公主讲师的这个位子让给郑家,因为比拼两家的实力,郑家再怎么使劲儿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郑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不会轻易去挑起战事。
但谁又能想到,谭晓天怎么会跟张柏年和赵洪图扯上关系!一位是百官之首,一位是军中大佬,二人均是大周朝内手握大权的实权人物,朝庭之内,得其一者庇护便足以顺风顺水,仕途无碍,更何况这是得到两个人的关注呢?
如果早知道会有这种情况,那么关于推荐的问题江家肯定要重新考虑了。
谭晓天如果起来了,郑家肯定会是最大的得利者,如果这个得利仅仅是局限的围棋方面问题还不是很大,江家这么多年的经营也不是白白浪费,肯定能找到应对的办法,然而若是郑家的得利超出了围棋的范围,那江家在棋界的地位恐怕就要受到严重的冲击了。
当然,现在谭晓天的年纪还小,加之出身贫寒,思想单纯,估计此时一门心思都用在如何提升自身棋艺,早日成为一流棋士方面,可是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孩子没有那种雄心壮志,架不住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呀,无论是江永年还是江定山都不会相信郑欣瑜会满足于郑家现在的地位,用脚后跟想也知道,郑家一定会重新调整对待谭晓天的态度,想尽方法把将其绑在郑家的战车之上。(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