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青川渡
- 2 第二章 少阳子
- 3 第三章 江上夜谈
- 4 第四章 客栈惊变
- 5 第五章 路掌柜
- 6 第六章 澶渊旧事
- 7 第七章 酒窖之中
- 8 第八章 青川城中
- 9 第九章 官兵?强盗!
- 10 第十章 “猪蛇鞭法”
- 11 第十一章 交易
- 12 第十二章 夺魄
- 13 第十三章 青鸾难驭
- 14 第十四章 上马
- 15 第十五章 九阴绝脉
- 16 第十六章 摘星楼
- 17 第十七章 莫做墙头草
- 18 第十八章 来者不善
- 19 第十九章 乍暖还寒
- 20 第二十章 红颜白发
- 21 第二十一章 金蛇三仙尊
- 22 第二十二章 招揽
- 23 第二十三章 抉择
- 24 第二十四章 湖心亭
- 25 第二十五章 湖心亭(中)
- 26 第二十六章 湖心亭(三)
- 27 第二十七章 玄铁古琴(一)
- 28 第二十八章 玄铁古琴(二)
- 29 第二十九章 玄铁古琴(三)
- 30 第三十章 玄铁古琴(四)
- 31 第三十一章 线索(一)
- 32 第三十二章 线索(二)
- 33 第三十三章 日落红云甲
- 34 第三十四章 以牙还牙
- 35 第三十五章 昆仑派
- 36 第三十六章 掌旗使
- 37 第三十七章 掌教真人
- 38 第三十八章 昆仑约三战
- 39 第三十九章 江帮主
- 40 第四十章 丐帮尚有蓬勃朝气
- 41 第四十一章 怪病
- 42 第四十二章 帮倒忙
- 43 对各位读者的感谢
- 44 第一章 青川渡
- 45 第二章 少阳子
- 46 第三章 江上夜谈
- 47 第四章 客栈惊变
- 48 第五章 路掌柜
- 49 第六章 澶渊旧事
- 50 第七章 酒窖之中
- 51 第八章 青川城中
- 52 第九章 官兵?强盗!
- 53 第十章 “猪蛇鞭法”
- 54 第十一章 交易
- 55 第十二章 夺魄
- 56 第十三章 青鸾难驭
- 57 第十四章 上马
- 58 第十五章 九阴绝脉
- 59 第十六章 摘星楼
- 60 第十七章 莫做墙头草
- 61 第十八章 来者不善
- 62 第十九章 乍暖还寒
- 63 第二十章 红颜白发
- 64 第二十一章 金蛇三仙尊
- 65 第二十二章 招揽
- 66 第二十三章 抉择
- 67 第二十四章 湖心亭(一)
- 68 第二十五章 湖心亭(二)
- 69 第二十六章 湖心亭(三)
- 70 第二十七章 玄铁古琴(一)
- 71 第二十八章 玄铁古琴(二)
- 72 第二十九章 玄铁古琴(三)
- 73 第三十章 玄铁古琴(四)
- 74 第三十一章 线索(一)
- 75 第三十二章 线索(二)
- 76 第三十三章 日落红云甲
- 77 第三十四章 以牙还牙
- 78 第三十五章 昆仑派
- 79 第三十六章 掌旗使
- 80 第三十七章 掌教真人
- 81 第三十八章 昆仑约三战
- 82 第三十九章 江帮主
- 83 第四十章 丐帮尚有蓬勃朝气
- 84 第四十一章 怪病
- 85 第四十二章 帮倒忙
- 86 第四十三章 求医(一)
- 87 第四十四章 求医(二)
- 88 第四十五章 求医(三)
- 89 第四十六章 慕容成
- 90 第四十七章 秋复春
- 91 第四十八章 颜如羽
- 92 第四十九章 搬家
- 93 第五十章 六阳融雪功
- 94 第五十一章 读书破万卷,拆招如有神
- 95 第五十二章 钟云朗
- 96 第五十三章 诡计百出
- 97 第五十四章 异象
- 98 第五十五章 能者多劳
- 99 第五十六章 粗眉大汉
- 100 第五十七章 百里魁
- 101 第五十八章 此处不宜久留
- 102 第五十九章 谋逆之罪
- 103 第六十章 商文庆
- 104 第六十一章 论境界
- 105 第六十二章 练剑(一)
- 106 第六十三章 练剑(二)
- 107 第六十四章 练剑(三)
- 108 第六十五章 来势汹汹
- 109 第六十六章 少年惊世(一)
- 110 第六十七章 少年惊世(二)
- 111 第六十八章 少年惊世(三)
- 112 第六十九章 少年惊世(四)
- 113 第七十章 少年惊世(五)
- 114 第七十一章 平辈论交
- 115 第七十二章 旧情事
- 116 第七十三章 少林玄清
- 117 第七十四章 玄清斗酒(一)
- 118 第七十五章 玄清斗酒(二)
- 119 第一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一章 交易
第十一章 交易
钟蕴朗虽知杨元凯这番前来绝无善意,但没想到,他竟会这样随意栽赃罪名。眉头一皱道:“那就请杨将军说说,是谁将这二十三条人命算在我头上了?”
杨元凯笑道:“这个嘛,钟爷就不必知道啦。但有笔生意钟爷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钟蕴朗反问:“哦?杨将军什么时候改行做买卖了?”
杨元凯笑笑,从怀中掏出一卷追捕公文,叹口气道:“哎呀,我这堂堂行台军都统,今日倒干起捕快的活了。可不是抢了钟爷你的饭碗么?”说着大摇大摆的将追捕公文展开,念道:“人犯钟蕴朗,河间府人士。于昨夜江边连伤二十三条人命,证据确凿,该犯现已潜逃。着行台军副都统杨元凯协青川县衙进行抓捕……”念到这里,停了下来,眼望钟蕴朗道:“钟爷,你可听得清楚么?”
钟蕴朗一眼望去便知这追捕公文是真非假,心中一沉。但他问心无愧,也不惧怕这一纸空文。朗声道:“杨将军,你接着念啊。这追捕公文由何处所发,于何年何月起执行,案犯依律该判何罪,作何处置。这些怎能漏了不说?”
杨元凯鼓掌叫好:“钟爷不愧是行家啊,佩服佩服。不过,这些琐碎之事,我看就不必说了罢!众将士听令。”手掌轻轻一挥,手下众人执缰纵马,马蹄轻踏,只待杨元凯一声令下,立时便要冲上。应五见此,气凝双掌,蓄势待发。
钟蕴朗此时不明真相,心中彷徨无计:“此罪虽是子虚乌有,但此时若是逃了,怕是再难洗清。恃强硬拼,杨元凯武功不弱,加上这一百来人,倒也不好对付。要说随这杨元凯同去对簿公堂,自是理直气壮,可不知中途他又会耍些什么花招。”
哪知杨元凯却迟迟没有发令。
杨元凯满脸堆笑,凑到钟蕴朗跟前:“都说了有笔生意可做,我怎能不让钟爷谈谈条件?”也不待钟蕴朗答话,接着说道:“你这罪名确实不小,可要是运作运作,大事化小,倒也未尝不可。”
钟蕴朗冷眼轻笑:“所犯何事,当处何刑。何人所犯,何人自担。一切皆有律法为凭。杨将军说什么运作,我可就不懂了。”
杨元凯压低声音:“钟蕴朗,这已不是你自命清高的时候了。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交出背上这把剑,我自会找人修改官文,替你顶罪。你仍是那河间府人人敬仰的钟捕头,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善面韦陀’,我也好回去交差。咱两以后互相照应,我再替你给相爷举荐举荐,你这前程大好不可限量啊。”
要说‘前程大好不可限量’,钟蕴朗不是没有想过。他虽在江湖留名,却与武林侠客不同,仗剑天涯路不是他的归宿。他所求的是在朝为用,施展报负,也许是镇守边疆、保境安民,亦或是开疆拓土、勒功燕然。只可惜,一直未有平步青云之机……
他现在的身份算是什么呢?在别人眼里他是‘钟爷’,是大宋朝第一捕快,是河间神捕钟蕴朗。是的,他与别的捕快不同。按大宋官制,地方捕快只有薪俸,不按品级,在朝廷的编制上,称作‘不入流’。而他承先师遗泽,可御前带刀,可送接王驾,可南北畅行,可入朝廷编制,可……可在他自己眼中,他只是个心怀天下,却位卑人轻的‘正九品’小捕快。他虽常常告诫自己‘为官论心不论阶’,但他有时也会在心底呐喊:“若是权位更高些,不是能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么?”
有时候,如果一个人的位置太低了,便什么也做不了。胸怀的远大报负,心中的是非公道,体内流淌的一腔热血,还有你的才华、见识、韬略、武艺,统统没有用。就像现在,眼前,光明磊落视天下为己任的钟蕴朗,奈何不了卑劣无耻视人命如草芥的行台军副都统杨元凯。
杨元凯这句‘前程大好不可限量’,摆在钟蕴朗面前就像是一条花团锦簇的阳关大道。杨元凯有这个能力举荐他,王相爷更有能力提拔他。
但钟蕴朗明白,若是答应了,他就是第二个杨元凯。朝堂之上,有许许多多的杨元凯。他们是噬肉蛀虫,是溃堤蚁穴。
钟蕴朗脑中一个念头闪过:“还不如做个浪迹天涯的江湖侠客,无拘无束,快意恩仇。此时长剑出鞘,便可替我大宋除一奸臣!”但这念头真的只是一闪而过。这许多年来,他心中所念所想,只是先师生前教诲‘哪怕官位低微,只要心正身正,便可福泽一方’,‘待民心意以诚,行事心事以正,遇利心志以坚’。他不能抛弃一切,完完全全投身江湖。
杨元凯轻声提醒:“钟爷可想好啦?”
钟蕴朗回过神来,心念一动:“我这青鸾剑不过锋利了些,又没其他过人之处。杨元凯何至于劳神费力,冤枉诬陷,以求交换?这青鸾剑中难道也有什么重大关窍?我此时身负路掌柜和刘道长重托,万事都得小心谨慎些。”当下回道:“这把剑乃是先师留赠,不敢轻予。”
杨元凯先前一直未显怒相,但钟蕴朗此言一出,他竟凶相毕露,怒道:“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么说,你是不肯交了?你便是不肯交出,我这行台军的百来号将士,各各骁勇,自可恃强夺来。”
钟蕴朗虽知难敌这百来号人,但见杨元凯如此神态,更激起心中傲气。双手后负,斜眼睥睨,朗声道:“不交。”
杨元凯抬眉低头,摸摸脑勺,嘴角拧的变形,牙缝里蹦出字来:“动、手!”
一声令下,马蹄忽动,铮铮作响。众人做啸,震耳欲聋。
杨元凯也同时出手,脚踏方步,手臂挥动。一条银蛇在空中舞动,卷起道旁尘土,劈头盖脸的袭向钟蕴朗。钟蕴朗情急之下,不遑多想,忙侧身闪避,左掌一招‘星河在天’,右拳一招‘清风过耳’,左重右轻,拳为虚掌为实,刚柔齐施,同时发出。杨元凯久临战阵,眼力也是不弱,一眼瞧破。抖腕回鞭,要缠住钟蕴朗左手,以解这一掌之威。软鞭转动自如,就如银蛇回击,欲咬钟蕴朗左腕。钟蕴朗翻手撤掌,避开软鞭。左掌掌力,即刻化解,右拳那招‘清风过耳’,却已扫过杨元凯前胸。
钟蕴朗暗叫可惜:“我毕竟功力未纯,不能虚实随意变换,若是方才右手这一拳变虚为实,早已擒贼擒王。”
应五见道旁兵马合围而上,揉身便上,在人马之中东奔西撞。见人便打,见马便踢,倒也颇有成效。只是前胸后背也遭了不少刀伤剑毁。人马却还是不断围上。
钟蕴朗打定主意,心无旁骛,拳脚功法便直往杨元凯身上招呼。
擒贼先擒王!
杨元凯笑道:“这个嘛,钟爷就不必知道啦。但有笔生意钟爷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钟蕴朗反问:“哦?杨将军什么时候改行做买卖了?”
杨元凯笑笑,从怀中掏出一卷追捕公文,叹口气道:“哎呀,我这堂堂行台军都统,今日倒干起捕快的活了。可不是抢了钟爷你的饭碗么?”说着大摇大摆的将追捕公文展开,念道:“人犯钟蕴朗,河间府人士。于昨夜江边连伤二十三条人命,证据确凿,该犯现已潜逃。着行台军副都统杨元凯协青川县衙进行抓捕……”念到这里,停了下来,眼望钟蕴朗道:“钟爷,你可听得清楚么?”
钟蕴朗一眼望去便知这追捕公文是真非假,心中一沉。但他问心无愧,也不惧怕这一纸空文。朗声道:“杨将军,你接着念啊。这追捕公文由何处所发,于何年何月起执行,案犯依律该判何罪,作何处置。这些怎能漏了不说?”
杨元凯鼓掌叫好:“钟爷不愧是行家啊,佩服佩服。不过,这些琐碎之事,我看就不必说了罢!众将士听令。”手掌轻轻一挥,手下众人执缰纵马,马蹄轻踏,只待杨元凯一声令下,立时便要冲上。应五见此,气凝双掌,蓄势待发。
钟蕴朗此时不明真相,心中彷徨无计:“此罪虽是子虚乌有,但此时若是逃了,怕是再难洗清。恃强硬拼,杨元凯武功不弱,加上这一百来人,倒也不好对付。要说随这杨元凯同去对簿公堂,自是理直气壮,可不知中途他又会耍些什么花招。”
哪知杨元凯却迟迟没有发令。
杨元凯满脸堆笑,凑到钟蕴朗跟前:“都说了有笔生意可做,我怎能不让钟爷谈谈条件?”也不待钟蕴朗答话,接着说道:“你这罪名确实不小,可要是运作运作,大事化小,倒也未尝不可。”
钟蕴朗冷眼轻笑:“所犯何事,当处何刑。何人所犯,何人自担。一切皆有律法为凭。杨将军说什么运作,我可就不懂了。”
杨元凯压低声音:“钟蕴朗,这已不是你自命清高的时候了。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交出背上这把剑,我自会找人修改官文,替你顶罪。你仍是那河间府人人敬仰的钟捕头,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善面韦陀’,我也好回去交差。咱两以后互相照应,我再替你给相爷举荐举荐,你这前程大好不可限量啊。”
要说‘前程大好不可限量’,钟蕴朗不是没有想过。他虽在江湖留名,却与武林侠客不同,仗剑天涯路不是他的归宿。他所求的是在朝为用,施展报负,也许是镇守边疆、保境安民,亦或是开疆拓土、勒功燕然。只可惜,一直未有平步青云之机……
他现在的身份算是什么呢?在别人眼里他是‘钟爷’,是大宋朝第一捕快,是河间神捕钟蕴朗。是的,他与别的捕快不同。按大宋官制,地方捕快只有薪俸,不按品级,在朝廷的编制上,称作‘不入流’。而他承先师遗泽,可御前带刀,可送接王驾,可南北畅行,可入朝廷编制,可……可在他自己眼中,他只是个心怀天下,却位卑人轻的‘正九品’小捕快。他虽常常告诫自己‘为官论心不论阶’,但他有时也会在心底呐喊:“若是权位更高些,不是能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么?”
有时候,如果一个人的位置太低了,便什么也做不了。胸怀的远大报负,心中的是非公道,体内流淌的一腔热血,还有你的才华、见识、韬略、武艺,统统没有用。就像现在,眼前,光明磊落视天下为己任的钟蕴朗,奈何不了卑劣无耻视人命如草芥的行台军副都统杨元凯。
杨元凯这句‘前程大好不可限量’,摆在钟蕴朗面前就像是一条花团锦簇的阳关大道。杨元凯有这个能力举荐他,王相爷更有能力提拔他。
但钟蕴朗明白,若是答应了,他就是第二个杨元凯。朝堂之上,有许许多多的杨元凯。他们是噬肉蛀虫,是溃堤蚁穴。
钟蕴朗脑中一个念头闪过:“还不如做个浪迹天涯的江湖侠客,无拘无束,快意恩仇。此时长剑出鞘,便可替我大宋除一奸臣!”但这念头真的只是一闪而过。这许多年来,他心中所念所想,只是先师生前教诲‘哪怕官位低微,只要心正身正,便可福泽一方’,‘待民心意以诚,行事心事以正,遇利心志以坚’。他不能抛弃一切,完完全全投身江湖。
杨元凯轻声提醒:“钟爷可想好啦?”
钟蕴朗回过神来,心念一动:“我这青鸾剑不过锋利了些,又没其他过人之处。杨元凯何至于劳神费力,冤枉诬陷,以求交换?这青鸾剑中难道也有什么重大关窍?我此时身负路掌柜和刘道长重托,万事都得小心谨慎些。”当下回道:“这把剑乃是先师留赠,不敢轻予。”
杨元凯先前一直未显怒相,但钟蕴朗此言一出,他竟凶相毕露,怒道:“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么说,你是不肯交了?你便是不肯交出,我这行台军的百来号将士,各各骁勇,自可恃强夺来。”
钟蕴朗虽知难敌这百来号人,但见杨元凯如此神态,更激起心中傲气。双手后负,斜眼睥睨,朗声道:“不交。”
杨元凯抬眉低头,摸摸脑勺,嘴角拧的变形,牙缝里蹦出字来:“动、手!”
一声令下,马蹄忽动,铮铮作响。众人做啸,震耳欲聋。
杨元凯也同时出手,脚踏方步,手臂挥动。一条银蛇在空中舞动,卷起道旁尘土,劈头盖脸的袭向钟蕴朗。钟蕴朗情急之下,不遑多想,忙侧身闪避,左掌一招‘星河在天’,右拳一招‘清风过耳’,左重右轻,拳为虚掌为实,刚柔齐施,同时发出。杨元凯久临战阵,眼力也是不弱,一眼瞧破。抖腕回鞭,要缠住钟蕴朗左手,以解这一掌之威。软鞭转动自如,就如银蛇回击,欲咬钟蕴朗左腕。钟蕴朗翻手撤掌,避开软鞭。左掌掌力,即刻化解,右拳那招‘清风过耳’,却已扫过杨元凯前胸。
钟蕴朗暗叫可惜:“我毕竟功力未纯,不能虚实随意变换,若是方才右手这一拳变虚为实,早已擒贼擒王。”
应五见道旁兵马合围而上,揉身便上,在人马之中东奔西撞。见人便打,见马便踢,倒也颇有成效。只是前胸后背也遭了不少刀伤剑毁。人马却还是不断围上。
钟蕴朗打定主意,心无旁骛,拳脚功法便直往杨元凯身上招呼。
擒贼先擒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