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序一:人生可逃
- 2 第2章 序二:隐市者 早逝者 混世者
- 3 第3章 一下青山万里愁
- 4 第4章 风过西湖千竹悲
- 5 第5章 入定
- 6 第6章 自古大才难为用
- 7 第7章 人去西南天地间
- 8 第8章 天女
- 9 第9章 恶念
- 10 第10章 彭家的东西
- 11 第11章 目击
- 12 第12章 别后休洗莲花血
- 13 第13章 零落年深残此身
- 14 第14章 无名指
- 15 第15章 笨招
- 16 第16章 剑仙
- 17 第17章 暗柳生
- 18 第18章 凶宅
- 19 第19章 剑气
- 20 第20章 日炼月炼
- 21 第21章 归来如梦复如痴
- 22 第22章 琴少知音不愿弹
- 23 第23章 明柳生
- 24 第24章 水瓢秘诀
- 25 第25章 活佛灌顶
- 26 第26章 千里传音
- 27 第27章 白尽梨园弟子头
- 28 第28章 神枪
- 29 第29章 贼刀
- 30 第30章 直至身毁始甘心
- 31 第31章 高人
- 32 第32章 九歌
- 33 第33章 狐狸精
- 34 第34章 五岳真形图
- 35 第35章 兰亭序帖
- 36 第36章 降妖咒
- 37 第37章 达摩恩
- 38 第38章 虚龙假凤
- 39 第39章 广宁不孝生
- 40 第40章 百二山河在掌中
- 41 第41章 自叹自感乃垂头
- 42 第42章 暗伤潜恨涂青山
- 43 第43章 千年灵芝
- 44 第44章 猕猴桃
- 45 第45章 紫金檀体
- 46 第46章 青龙
- 47 第47章 白虎
- 48 第48章 云雨难忘山河新
- 49 第49章 锁麟囊
- 50 第50章 宇宙节拍
- 51 第51章 可能千载永悠悠
- 52 第52章 后记:兵书医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章 入定
第5章 入定
西湖赏月——是天下闻名的景致,而杭州百姓其实是不看月的,他们下午五点出发七点回家,躲避月亮像躲避仇人。
来旅游的外地人和携带妓女的官员才聚集在岸边。月圆之时,西湖边总是颇为不堪。
只在湖面上,还有赏月的人。他们定下小船,围着茶几暖炉,观天上明月,看身边美人,延续古代士大夫风流。崔道融是杭州名人,此刻坐在一艘小船上,随波逐流到了湖水深处。
他的身边,是一个深红色旗袍的美妇,裸着白皙脖颈,正是店主夫人。她处在一个女人的最好时光,青春元气仍足,并有着少女不具备的韵味。
崔道融留着山羊胡,眉弓高耸,一副古人相貌。这样的一张脸,能令病人信服,也能震慑女人。夫人眼光流离,依偎过来。感受着她肌肤的清凉,崔道融想起古人游西湖所用的楼船。
啊,月光,美人,是一定要有楼船的。在江面上占有一个女人——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想到在船上造房,古人的智慧令人钦佩。
崔道融揽住夫人腰际,滑腻的手感……不该有船夫……向船尾瞥一眼,崔道融惊得站起。
撑船的船夫消失了,离得最近的船也在两里之外。崔道融脚面一凉,甲板已满是湖水。
湖边群众起了骚乱,因为一个人鬼魅般钻出水面,湿淋淋穿过人堆,跑到岳王庙前,面对黑漆漆的庙宇,跪坐在地。
此时冬季,凝水成冰,整身衣服支起棱角。
也许错了……没有证据,他是凭着直觉认定了崔道融和夫人的罪行。
不知道他俩会不会游水?
何安下紧闭双眼,对庙祈祷:伟大的岳王,希望您主持公道,如果他俩无罪,就让他俩游上岸来吧。
祈祷得筋疲力尽,仍不敢睁眼,因为怕岳王不能显灵。不知过去了多久,身体紧张到了极限,忽然一松,眼皮张开。
耳畔响起一片惊呼,何安下的视力五秒后才清晰,见离自己十五米远,围着大群人,均一脸敬畏。
一位黑衣和尚牵匹马走来,谦恭作揖:“道爷!”然后蹲身,按摩何安下肩窝腿根。
何安下:“我这是怎么了?”
黑衣和尚:“您在这入定已经十天,轰动杭州。如松长老不愿您扰民,让我接您去灵隐寺。”
在黑衣和尚的搀扶下,何安下起身上马。十天的入定,令他筋肉瘫软,一下伏在马上,再也直不起腰来。
到达灵隐寺用了四十分钟,沿途不时有人跪拜,在岳王庙的围观群众也有五六十人跟随。如松长老住在灵隐寺最深的庭院,何安下被搀扶进禅房时,他正坐在床上,就着小炕桌写字。
何安下被抬到床上,为防止倾倒,黑衣和尚搬过棉被,垫住他后腰。如松舔下笔毫,道:“我从十六岁开始,每天抄写七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已经有五十三年了。这一篇还差最后一笔,你能帮我么?”
毛笔递来,何安下拿住笔,上身探到小炕桌前,见黄色毛边纸上写着清秀小楷。
颤巍巍在纸上写下一笔,粗大深重,坏了整张书法。看着自己的这一笔,何安下两眼发直,“哇”一声哭起来。
如松:“孩子,你怎么了?”
何安下:“我写坏了。”
如松:“没关系。可以重新再写。”将纸揉了,从炕桌下拿出张纸铺好。何安下伏身,正要下笔,却抬起头来,瞳孔黑得如同地狱。
何安下:“西湖上有没有发生命案?”
如松:“九天前的早晨,杭州名医崔道融和他的新婚妻子死在湖心。船沉后,他俩抓到根木头,但湖水阴寒,他俩是被冻死的。”
何安下的瞳孔泛起一片苍茫,消灭了所有神情。如松叹一声,桌面放下一卷经文:“抄吧。”何安下立刻俯身抄写。
如松下床出门,将何安下关在屋里。院中站满跟随来的民众,如松两手合十,声音厚重得如同千斤铜钟:“阿弥陀佛。人间只有痛苦,哪有什么热闹看?都散了吧。”
在如松的禅房中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抄便抄了四十九天,到了除夕夜。杭州人有到灵隐寺听新年钟声的习俗,如松的小院也受了喧嚣。
何安下走出禅房,仰头望天,杭州城在今晚灯火通明,将天空染成粉红。一个声音在何安下耳边响起:“看来,今晚的天是黑不下来了。”
正是如松长老。
如松一身黄袍,上等丝绸,头刮得闪亮,道:“毕竟是新年,你去首座堂,领身新衣服吧。”
何安下:“我想正式出家,再也不出寺门了。”
如松:“你站到月光下,让我看看你。”何安下移开两步,对着月光,想自己一定憔悴不堪。如松眼光一闪,随即暗淡,道:“你在人间还有一番热闹,还不是出家的时候。”
何安下:“我该如何活下去?我知道许多修炼秘诀,但我没本事从世上赚回一个馒头。”
如松一阵长笑,笑得何安下毛骨悚然:“你在岳王庙入定十天,俗人看你已是神仙。我保证,只要你走出灵隐,杭州的富商官僚会追着你转。”
何安下:“我并不想要这种生活。”
如松:“但你在岳王庙显示神奇,引发了你多生以来的善缘恶缘,总要有个了结吧?”
此时钟声传来,深邃得可以钻入心田。何安下向如松鞠躬,转身打开小院的门,走了出去。
十五天后,何安下接受一位富商借贷,在西湖边买下个两层小楼,开了药铺。药铺门庭若市,常有民众来问祸问福,何安下总是说:“我只是个药师,别的不会。”
对那个资助他的富商也如是说。半年后,富商终于厌倦,只是催着他还债。一年后,何安下还清了钱,从此与富商断了关系。
只是杭州仍有一小批民众把他当做神人,有着种种传闻,说他每晚都会走出药铺,到湖边一片竹林修炼,有好事之徒曾半夜潜入竹林,却看到他闭目而坐,脸上挂着泪痕。
还有传闻,说他每到月圆之夜,会划一条小船到西湖湖心,饮酒到天亮。他每喝一杯,便会往湖水中倒一杯,仿佛与水神对饮。
来旅游的外地人和携带妓女的官员才聚集在岸边。月圆之时,西湖边总是颇为不堪。
只在湖面上,还有赏月的人。他们定下小船,围着茶几暖炉,观天上明月,看身边美人,延续古代士大夫风流。崔道融是杭州名人,此刻坐在一艘小船上,随波逐流到了湖水深处。
他的身边,是一个深红色旗袍的美妇,裸着白皙脖颈,正是店主夫人。她处在一个女人的最好时光,青春元气仍足,并有着少女不具备的韵味。
崔道融留着山羊胡,眉弓高耸,一副古人相貌。这样的一张脸,能令病人信服,也能震慑女人。夫人眼光流离,依偎过来。感受着她肌肤的清凉,崔道融想起古人游西湖所用的楼船。
啊,月光,美人,是一定要有楼船的。在江面上占有一个女人——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想到在船上造房,古人的智慧令人钦佩。
崔道融揽住夫人腰际,滑腻的手感……不该有船夫……向船尾瞥一眼,崔道融惊得站起。
撑船的船夫消失了,离得最近的船也在两里之外。崔道融脚面一凉,甲板已满是湖水。
湖边群众起了骚乱,因为一个人鬼魅般钻出水面,湿淋淋穿过人堆,跑到岳王庙前,面对黑漆漆的庙宇,跪坐在地。
此时冬季,凝水成冰,整身衣服支起棱角。
也许错了……没有证据,他是凭着直觉认定了崔道融和夫人的罪行。
不知道他俩会不会游水?
何安下紧闭双眼,对庙祈祷:伟大的岳王,希望您主持公道,如果他俩无罪,就让他俩游上岸来吧。
祈祷得筋疲力尽,仍不敢睁眼,因为怕岳王不能显灵。不知过去了多久,身体紧张到了极限,忽然一松,眼皮张开。
耳畔响起一片惊呼,何安下的视力五秒后才清晰,见离自己十五米远,围着大群人,均一脸敬畏。
一位黑衣和尚牵匹马走来,谦恭作揖:“道爷!”然后蹲身,按摩何安下肩窝腿根。
何安下:“我这是怎么了?”
黑衣和尚:“您在这入定已经十天,轰动杭州。如松长老不愿您扰民,让我接您去灵隐寺。”
在黑衣和尚的搀扶下,何安下起身上马。十天的入定,令他筋肉瘫软,一下伏在马上,再也直不起腰来。
到达灵隐寺用了四十分钟,沿途不时有人跪拜,在岳王庙的围观群众也有五六十人跟随。如松长老住在灵隐寺最深的庭院,何安下被搀扶进禅房时,他正坐在床上,就着小炕桌写字。
何安下被抬到床上,为防止倾倒,黑衣和尚搬过棉被,垫住他后腰。如松舔下笔毫,道:“我从十六岁开始,每天抄写七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已经有五十三年了。这一篇还差最后一笔,你能帮我么?”
毛笔递来,何安下拿住笔,上身探到小炕桌前,见黄色毛边纸上写着清秀小楷。
颤巍巍在纸上写下一笔,粗大深重,坏了整张书法。看着自己的这一笔,何安下两眼发直,“哇”一声哭起来。
如松:“孩子,你怎么了?”
何安下:“我写坏了。”
如松:“没关系。可以重新再写。”将纸揉了,从炕桌下拿出张纸铺好。何安下伏身,正要下笔,却抬起头来,瞳孔黑得如同地狱。
何安下:“西湖上有没有发生命案?”
如松:“九天前的早晨,杭州名医崔道融和他的新婚妻子死在湖心。船沉后,他俩抓到根木头,但湖水阴寒,他俩是被冻死的。”
何安下的瞳孔泛起一片苍茫,消灭了所有神情。如松叹一声,桌面放下一卷经文:“抄吧。”何安下立刻俯身抄写。
如松下床出门,将何安下关在屋里。院中站满跟随来的民众,如松两手合十,声音厚重得如同千斤铜钟:“阿弥陀佛。人间只有痛苦,哪有什么热闹看?都散了吧。”
在如松的禅房中抄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抄便抄了四十九天,到了除夕夜。杭州人有到灵隐寺听新年钟声的习俗,如松的小院也受了喧嚣。
何安下走出禅房,仰头望天,杭州城在今晚灯火通明,将天空染成粉红。一个声音在何安下耳边响起:“看来,今晚的天是黑不下来了。”
正是如松长老。
如松一身黄袍,上等丝绸,头刮得闪亮,道:“毕竟是新年,你去首座堂,领身新衣服吧。”
何安下:“我想正式出家,再也不出寺门了。”
如松:“你站到月光下,让我看看你。”何安下移开两步,对着月光,想自己一定憔悴不堪。如松眼光一闪,随即暗淡,道:“你在人间还有一番热闹,还不是出家的时候。”
何安下:“我该如何活下去?我知道许多修炼秘诀,但我没本事从世上赚回一个馒头。”
如松一阵长笑,笑得何安下毛骨悚然:“你在岳王庙入定十天,俗人看你已是神仙。我保证,只要你走出灵隐,杭州的富商官僚会追着你转。”
何安下:“我并不想要这种生活。”
如松:“但你在岳王庙显示神奇,引发了你多生以来的善缘恶缘,总要有个了结吧?”
此时钟声传来,深邃得可以钻入心田。何安下向如松鞠躬,转身打开小院的门,走了出去。
十五天后,何安下接受一位富商借贷,在西湖边买下个两层小楼,开了药铺。药铺门庭若市,常有民众来问祸问福,何安下总是说:“我只是个药师,别的不会。”
对那个资助他的富商也如是说。半年后,富商终于厌倦,只是催着他还债。一年后,何安下还清了钱,从此与富商断了关系。
只是杭州仍有一小批民众把他当做神人,有着种种传闻,说他每晚都会走出药铺,到湖边一片竹林修炼,有好事之徒曾半夜潜入竹林,却看到他闭目而坐,脸上挂着泪痕。
还有传闻,说他每到月圆之夜,会划一条小船到西湖湖心,饮酒到天亮。他每喝一杯,便会往湖水中倒一杯,仿佛与水神对饮。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