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序一:人生可逃
- 2 第2章 序二:隐市者 早逝者 混世者
- 3 第3章 一下青山万里愁
- 4 第4章 风过西湖千竹悲
- 5 第5章 入定
- 6 第6章 自古大才难为用
- 7 第7章 人去西南天地间
- 8 第8章 天女
- 9 第9章 恶念
- 10 第10章 彭家的东西
- 11 第11章 目击
- 12 第12章 别后休洗莲花血
- 13 第13章 零落年深残此身
- 14 第14章 无名指
- 15 第15章 笨招
- 16 第16章 剑仙
- 17 第17章 暗柳生
- 18 第18章 凶宅
- 19 第19章 剑气
- 20 第20章 日炼月炼
- 21 第21章 归来如梦复如痴
- 22 第22章 琴少知音不愿弹
- 23 第23章 明柳生
- 24 第24章 水瓢秘诀
- 25 第25章 活佛灌顶
- 26 第26章 千里传音
- 27 第27章 白尽梨园弟子头
- 28 第28章 神枪
- 29 第29章 贼刀
- 30 第30章 直至身毁始甘心
- 31 第31章 高人
- 32 第32章 九歌
- 33 第33章 狐狸精
- 34 第34章 五岳真形图
- 35 第35章 兰亭序帖
- 36 第36章 降妖咒
- 37 第37章 达摩恩
- 38 第38章 虚龙假凤
- 39 第39章 广宁不孝生
- 40 第40章 百二山河在掌中
- 41 第41章 自叹自感乃垂头
- 42 第42章 暗伤潜恨涂青山
- 43 第43章 千年灵芝
- 44 第44章 猕猴桃
- 45 第45章 紫金檀体
- 46 第46章 青龙
- 47 第47章 白虎
- 48 第48章 云雨难忘山河新
- 49 第49章 锁麟囊
- 50 第50章 宇宙节拍
- 51 第51章 可能千载永悠悠
- 52 第52章 后记:兵书医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章 序二:隐市者 早逝者 混世者
第2章 序二:隐市者 早逝者 混世者
一九九二年,高中毕业前夕,我在三味书屋见到一本民国道家文化的书,登有编者照片,暗觉将来会认识此人。一九九八年,我结识书的编者,他已八十余岁。他非出家人,住在闹市中。
随他学习初期,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降到最低点,便采取一种特殊交流方法——写文章让他评点。他因有浓重口音,也是边说边写。
对我写的文章,他说“下笔如有神”,这是在讽刺我。因为某些问题,看我文章,他觉得我已经懂了,一问则发现我不懂,实在缺乏悟性,只是偶尔笔下通灵。
这些讨教文章,因他介绍,有几篇在道教刊物上发表,还有道士邀请我出家。我是辞职求学的,不是为省出时间,是因为心境,不知觉便闲置了自己三年。三年后,我的笔用于写红男绿女、时尚消息了。很怀念以前为求学而写字的岁月,那种文字里没有挣扎。
我去老人家都是下午三点,他午睡醒来后,会先给我讲点民国时期的江湖掌故,然后再论学术。那些掌故便是此部小说的初始素材。
小说采取系列短篇形式,追溯远缘,是因我一位高中时代的朋友。他早慧却不早熟,在艺术、佛道上有较高悟性,不耐烦人情世故,活着活着便活伤了自己。他在婚礼第三天逝世,之前他将他写的武侠小说留给了我,一个硬纸板皮的笔记本,薄薄十余页。
那是他改写的古龙作品《三少爷的剑》,仅写了三章,是三十二岁所写。在我高中时代,是他推荐我看古龙小说。我买的第一本是《大地飞鹰》,此书主人公名叫朴鹰。
不择手段是人杰,不改初衷是英雄。朴鹰身上兼具人杰和英雄的特质,最后他的英雄本性占了上风,业败、身死。古龙的绝笔叫《猎鹰—赌局》,此书中朴鹰死而复生。人杰与英雄之争,是古龙临终前思考的命题,我的那位朋友也是这样。
《猎鹰—赌局》是短篇系列,分看独立成篇,合看又相互关联,每篇都写得很有自制力,惜字如金,国画一样留白,人物和情节皆有可遐想的余地。武侠本是一种情怀,无须写尽,如三少爷的剑,虚刺一两下,对手便意会到自己的胜负生死——古龙绝笔便有此味道,这是当年他告诉我的。
古龙最后的文字技巧,于我有教益。所以要感谢他最初的推荐,每一位早逝者都是一部短篇小说,文止处留下了余味。
武侠传奇类文学中罕有系列短篇的形式,古龙一生也仅此一部。古龙在生命力衰微时,焕发出创造力,留下武侠小说的新鲜路数。此路数会有后续者,我便试着沿此路数去写民国的江湖。
我今年三十四岁,比我早逝的朋友已大了两岁,想不到我们俩在年过三十后,却都对高中时热衷的武侠小说产生创作冲动。也许因为我俩是成人世界中半生不熟的人。
对于高中生,校园之外全是江湖。离我高中校园最近的胡同口,总站着一个假盲人,他紧闭双眼,脚上拴一个体重秤,对大街上的行人高喊:“给个蹦儿(硬币),就称!”这是有偿乞讨。
他是胡同里的世代居民,爱跟学生耍贫嘴,我们管他叫“蹦儿”。十年后,我在某地铁站,看到他仍紧闭双眼,站在两个拉二胡的真盲人身后,装模做样地拉着二胡,根本拉不出声。我劝他:“这不是滥竽充数吗?蹦儿呀,你就不能干点有技术含量的事么?”
又过了五年,我在某商厦楼下,意外看到他。他睁着贼亮的双眼,满脸通红地吹着口琴,是王洛宾收集的新疆民歌——《青春圆舞曲》,吹得铿锵有力,还有抖舌、甩腮等复杂技巧。我立刻掏钱……
行文至此,我想,连蹦儿都在顽强地生活,一天天进步,我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
2007年7月3日
随他学习初期,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降到最低点,便采取一种特殊交流方法——写文章让他评点。他因有浓重口音,也是边说边写。
对我写的文章,他说“下笔如有神”,这是在讽刺我。因为某些问题,看我文章,他觉得我已经懂了,一问则发现我不懂,实在缺乏悟性,只是偶尔笔下通灵。
这些讨教文章,因他介绍,有几篇在道教刊物上发表,还有道士邀请我出家。我是辞职求学的,不是为省出时间,是因为心境,不知觉便闲置了自己三年。三年后,我的笔用于写红男绿女、时尚消息了。很怀念以前为求学而写字的岁月,那种文字里没有挣扎。
我去老人家都是下午三点,他午睡醒来后,会先给我讲点民国时期的江湖掌故,然后再论学术。那些掌故便是此部小说的初始素材。
小说采取系列短篇形式,追溯远缘,是因我一位高中时代的朋友。他早慧却不早熟,在艺术、佛道上有较高悟性,不耐烦人情世故,活着活着便活伤了自己。他在婚礼第三天逝世,之前他将他写的武侠小说留给了我,一个硬纸板皮的笔记本,薄薄十余页。
那是他改写的古龙作品《三少爷的剑》,仅写了三章,是三十二岁所写。在我高中时代,是他推荐我看古龙小说。我买的第一本是《大地飞鹰》,此书主人公名叫朴鹰。
不择手段是人杰,不改初衷是英雄。朴鹰身上兼具人杰和英雄的特质,最后他的英雄本性占了上风,业败、身死。古龙的绝笔叫《猎鹰—赌局》,此书中朴鹰死而复生。人杰与英雄之争,是古龙临终前思考的命题,我的那位朋友也是这样。
《猎鹰—赌局》是短篇系列,分看独立成篇,合看又相互关联,每篇都写得很有自制力,惜字如金,国画一样留白,人物和情节皆有可遐想的余地。武侠本是一种情怀,无须写尽,如三少爷的剑,虚刺一两下,对手便意会到自己的胜负生死——古龙绝笔便有此味道,这是当年他告诉我的。
古龙最后的文字技巧,于我有教益。所以要感谢他最初的推荐,每一位早逝者都是一部短篇小说,文止处留下了余味。
武侠传奇类文学中罕有系列短篇的形式,古龙一生也仅此一部。古龙在生命力衰微时,焕发出创造力,留下武侠小说的新鲜路数。此路数会有后续者,我便试着沿此路数去写民国的江湖。
我今年三十四岁,比我早逝的朋友已大了两岁,想不到我们俩在年过三十后,却都对高中时热衷的武侠小说产生创作冲动。也许因为我俩是成人世界中半生不熟的人。
对于高中生,校园之外全是江湖。离我高中校园最近的胡同口,总站着一个假盲人,他紧闭双眼,脚上拴一个体重秤,对大街上的行人高喊:“给个蹦儿(硬币),就称!”这是有偿乞讨。
他是胡同里的世代居民,爱跟学生耍贫嘴,我们管他叫“蹦儿”。十年后,我在某地铁站,看到他仍紧闭双眼,站在两个拉二胡的真盲人身后,装模做样地拉着二胡,根本拉不出声。我劝他:“这不是滥竽充数吗?蹦儿呀,你就不能干点有技术含量的事么?”
又过了五年,我在某商厦楼下,意外看到他。他睁着贼亮的双眼,满脸通红地吹着口琴,是王洛宾收集的新疆民歌——《青春圆舞曲》,吹得铿锵有力,还有抖舌、甩腮等复杂技巧。我立刻掏钱……
行文至此,我想,连蹦儿都在顽强地生活,一天天进步,我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
2007年7月3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