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39 第三百三十三章 有山而不合
- 340 第三百三十四章 风紧
- 341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仇报仇
- 342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夏诗柳(中秋快乐!)
- 343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不要喜欢男人
- 344 第三百三十八章 千里做官只为财
- 345 第三百三十九章 赐字
- 346 第三百四十章 喜忧参半
- 347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笑知冬
- 348 第三百四十二章 趁火打劫
- 349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平本是将军定
- 350 第三百四十四章 只为功与名
- 351 第三百四十五章 还债
- 352 第三百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353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刘权
- 354 第三百四十八章 喝花酒
- 355 第三百四十九章 棋秤不了国手,便当武夫
- 356 第三百五十章 天公不作美
- 357 第三百五十一章 姑息养奸
- 358 第三百五十二章 体面人
- 359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公道
- 360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秋
- 361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举剑为界 千人止步
- 362 第三百五十六章 剑下风正云清
- 363 第三百五十七章 江湖只剩美酒
- 364 第三百五十八章 躲不开的一刀子
- 365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秋几何(上)
- 366 第三百六十章 春秋几何(中)
- 367 春秋几何(下)
- 368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三两心高气傲
- 369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敢
- 370 第三百六十四章 世上又多一醉鬼
- 371 第三百六十五章 情絮
- 372 第三百六十六章 婚事
- 373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争之心
- 374 第三百六十八章 风骨与婚期(上)
- 375 第三百六十九章 性起江南 情衷烟雨
- 376 第三百七十章 一梦十年
- 377 第三百七十一章 总有狗眼看人低(一)
- 378 第三百七十二章 总有狗眼看人低(二)
- 379 第三百七十三章 阴气太重
- 380 第三百七十四章 几个有趣的读书人
- 381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二爷很慌
- 382 第三百七十六章 我有图南志
- 383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子守国门
- 384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个姓徐的进城了(一)
- 385 第三百七十九章 有个姓徐的要进城(二)
- 386 第三百八十章 有个姓徐的进城了(三)
- 387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有个姓徐的进城了(四)
- 388 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个姓徐的进城了(五)
- 389 第三百八十三章 喝酒养花夜之冬(一)
- 390 第三百八十四章 喝酒养花夜知冬(二)
- 391 第三百八十五章 喝酒养花夜知冬(三)
- 392 第三百八十六章 喝酒养花夜之冬(四)
- 393 第三百八十七章 喝酒养花夜之冬(五)
- 394 第三百八十八章 杀意
- 395 第三百八十九章 风夜起杀心
- 396 第三百九十章 长安不醉人
- 397 第三百九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 398 第三百九十二章 有人南下
- 399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平长安
- 400 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星矗立
- 401 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齐使者
- 402 第三百九十六章 可怜
- 403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户人家
- 404 第三百九十八章 干净
- 405 第三百九十九章 像神仙
- 406 第四百章 看招
- 407 第四百零一章 两只狐狸
- 408 第四百零二章 长命灯
- 409 第四百零三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 410 第四百零四章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一)
- 411 第四百零五章 大道至简 ,知行合一(二)
- 412 第四百零六章 你该庆幸自己还活着
- 413 第四百零七章 年少轻狂
- 414 第四百零八章 臭婆娘
- 415 第四百零九章 愿以生死付诸一剑之下
- 416 第四百一十章 侠义吴书亦(一)
- 417 第四百一十一章 侠义吴书亦(二)
- 418 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你倒霉
- 419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言军
- 420 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笑的时候你尽量别笑
- 421 第四百一十五章 瑕疵必报的奇人
- 422 第四百一十六章 洛阳城的一老一小
- 423 第四百一十七章 小侠
- 424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夜谈
- 425 第四百一十九章 小掌柜吴平江
- 426 第四百二十章 小心眼
- 427 第四百二十一章 拓跋木
- 428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人出长安
- 429 第四百二十三章 徐图
- 430 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世
- 431 第四百二十四 名分
- 432 第四百二十五章 等不到来人
- 433 第四百二十六章 没有名字的城
- 434 第四百二十七章 鲸落
- 435 第四百二十八章 谁先谁一步
- 436 第四百二十九章 约酒
- 437 第四百三十章 家书
- 438 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仇必报,有恩必偿
- 439 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齐长史周彦歆
- 440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规中矩
- 441 第四百三十四章 陈怜
- 442 第四百三十五章 尘世间新人换旧人
- 443 第四百三十六章 敬这大争之世
- 444 第四百三十七章 卫家的大义
- 445 第四百三十八章 春风杨柳刀
- 446 第四百三十九章 长安新贵
- 447 第四百四十章 混账
- 448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兰质
- 449 第四百四十二章 齐人之福
- 450 第四百四十三章 家宴
- 451 第四百四十四章 交心
- 452 第四百四十五章 嫁妆
- 453 第四百四十六章 嘴甜
- 454 第四百四十七章 长安风雪
- 455 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蜀来客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平本是将军定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平本是将军定
陈铮微微愣了一下,对着纳兰笑道:“你们西蜀道的怪才还是挺多啊。”
纳兰刚要起身行礼,便被陈铮翻手制止,侧过头,陈铮朝着卫澈笑道:“你不是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我来回答,知无不言。”
之前款款而谈的卫澈事到临头却犹豫了起来,当然这也不怪他,跟纳兰谈他无所顾忌,就算涉及敏感在事关大局的局面上,纳兰自然也会替他遮掩,而今直接问陈铮,若有什么出处,估摸着又成了寄人篱下的结果,至于那个王爷头衔,怕是戴不太稳了,而纳兰和陈铮也没催促,像是知道他的想法,一脸笑意。
卫澈呼了口气,镇静下来,陈铮的出现确实有些让他意外,不过这也能说明朝廷的局势很紧张,至少暗地里风云诡谲,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有些担心,毕竟内屋还有一位姓徐的主子,都说择日不如撞日,只不过这日子似乎撞的不凑巧,无论怎么说,在明面上徐江南还是个朝廷余孽,还是死罪,卫城是他把徐江南推上的风口浪尖,一副徐卫二家断交的夸张样子,若是在这方院子里瞧见正主,他也不好糊弄过去,晃了晃头之后,卫澈试探说道:“关乎以前的事也行?”
陈铮笑道:“君无戏言。”
卫澈平缓气息说道:“徐将军真如世人说的那般……厉害?”他顿挫了很久,这才用厉害两个字来形容徐暄。
说完以后,卫澈一直看着陈铮,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点什么,只不过结果很是失望,陈铮的脸上并无什么异常神色,反而是用意料之中的神色说道:“嗯,其实不止徐暄,李闲秋也一样,他们两个算是一类人,下者御物,中者御脑,上者御人,如果仔细说,徐暄三者都不算,他是御敌,很多人都说他其实在故作玄虚,可实际上他真的就是在故作玄虚,但明白归明白,谁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来踩这个不是陷阱的陷阱?既然不敢踩,也就只能按照他的想法绕路走,最后走出徐暄想要的局面,然后这会世人犹如大梦初醒,回头说他料事如神,在我眼里料事如鬼差不多,其实就一个胆子大一点的江湖骗子而已。”
陈铮说的很是轻巧,卫澈却不敢听的轻巧,只是轻轻一笑。
陈铮沉默了一会,盯着卫澈说道:“你是觉得徐暄不该死?还是认为朕错杀了人?”
卫澈摇了摇头说道:“就是单纯的好奇,圣上也知道卫家有一座剑阁,而在剑阁当中,除却江湖刀剑名录,其实还有一方小阁,阁里就记载有一些奇人异事,平素卫家的人在江湖里听见遇见也会留心,到时候入了小阁,后人见了,总归没有坏处。徐将军一事,若是现在不问,再过些年,估计也就没人知道了,成了遗憾了。”
陈铮知道这事属实,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卫澈最后一句话打动了陈铮,陈铮一脸感怀的样子点头说道:“是这个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跟徐暄有关的人,都被朕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都一半身子入了土,过几年,真就没人知道了。”
陈铮说完之后有些失笑,倒了杯茶仰头饮尽,卫澈见了以后,朝着院外招了招手,招呼过来一个下人,附耳说了几句,等人走的时候,卫澈小声提醒了一句,却让下人皱眉为难,不过只是一瞬,便领命下去。
陈铮抬头看了一眼卫澈,没有制止,却是说道:“若是你在朝廷,少说也得是个三品京官。”
卫澈知道陈铮的话语针对的是自己招呼下人买酒的举动,笑了笑说道:“在江湖里,不会点察言观色,早就被人五马分尸了,这个酒就算比不得宫里的,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圣上将就吧。”
陈铮没有接这句话,像是默认了卫澈的说法,“以前朕给过徐暄一条退路,这事跟纳兰说过,就是封西蜀王,也就是你现在的位置,就算再退一步,保和殿大学士也应该是他的,这两个位置虽说放了权,至少能活命,保和殿学士不多说,走文官路,凉州兵事也就跟他无关,就算牵扯到他,不痛不痒的罚点俸禄也就过了,而西蜀王就更清闲,活脱脱的逍遥王爷,可徐暄不应,说趁着还能走,要去燕城看看北齐,朕知道他没有私心,为的还是西夏,他不是那种要权不要命的人。
只不过他要是点了头,朕就头痛了,得了江南道西蜀道,凉州估计是保不住了,辽金是条游狼,逮谁就咬一口,吃了肉占了便宜就走,这是天性,北齐才是虎,他是连人带肉都要吞,徐暄要去燕城不管辽金就是看穿了这一点,西夏初平西蜀东越,一口吃了个胖子,总得花点时间消化,又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战线拉得太长定然吃不消,时间一长,整个西夏就得走东越的老路。
朕当时焦头烂额,实在是撑不住了,开玩笑跟徐暄说,要不放一州给北齐,后话还没来得及说,便被徐暄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天下为君者向来是寸土必争,哪有拱手相让的道理,再后来……徐暄就去了燕城,连凉州兵马都没带,说既然是疑兵之计,那就空城到底,所以只去了一个人,那些老部下把他给骂惨了,这些年也把朕给骂惨了,不过这当中的曲折,哪能这么张嘴就说,只能以后到了地下再解释吧。”
正是说话间,下人差人送来了几坛酒,卫澈掀开红布,先给陈铮倒了一碗,在给纳兰添了一碗,最后给自己倒了一碗润喉。
陈铮叹了口气,端起酒饮了一口,品了一下转过头朝着卫澈说道:“有心了。
徐暄曾经说酒还是凉州的地道,因为无论是江南道还是西蜀道,酒是用来助雅兴的,兴之所至,尽兴而归,江南道的千杯不倒其实也就那样,搁在凉州,千杯不倒那才是好酒量,凉州的酒是用来暖身的,不烈不行,大到七老八十,小到嗷嗷待哺,临近夜间也会用竹筷沾点酒水贴一下嘴唇,夜间才能熟睡过去。”
陈铮一边说,一边又给倒了一杯,洒在桌边,“当年朕刚当上太子的时候,徐暄还在街头下棋,朕找他入府,他跟朕没说半句大道理,只说了满满江湖气的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朕后来才知道,这是最大的道理之一。所以对于凉州那些老人,有些事只要不出格,朕能抹的也都给他们抹了,出格的,那就没办法了。
其实对于东越为首的那几个老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也想过不顾凉州那些将官的看法,给这几位封个王爷,自古王爷不干政,收了他们的权,让他们安享晚年,苟富贵,勿相忘嘛,就算是半路出家,只要信佛,还是能修成正果的,一个王爷头衔够不够他们福荫子孙?不过严老头一直觉得是朕想要他们死,收权只是朕的第一步,为此不惜倒向北齐,宁教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这话是前人说的不假,可惜这是为君之道,并不是为臣之道,看错了这一点,也就落定了结局。”
卫澈思索这话里的真假,都说酒后吐真言,可是面前人是一朝天子,所以他只信七分。
陈铮忽而又是说道:“在这一点上徐暄就高明很多,他也有私心,朕知道,但是徐暄知足,知足者常在。他不想福荫子孙朕不信,无论是秦淮边上大发慈悲,还是西蜀道王城里血流成河,其实有一半是在给自己的后人铺路。”
卫澈皱了皱眉头。
陈铮大笑说道:“你不清楚不理解都是正常的,朕当时也不解,到了如今才知道,徐暄不是慧眼独具,是遍地撒网,只要有一个能捞上来鱼,他就赚了。毕竟他是用朕的手段来卖他的恩情。二十多年前的秦淮边上,一条花船失火,死了一个皇子,活了一个道僧,后来这个道僧巧也不巧的救了徐江南一命,这事赚不赚?但你要说徐暄在二十年前就能看到这一幕,我不信,这样的手段,说是鬼神莫测都小看他了。
不过也有看走眼的。”说完陈铮有意无意看了一眼卫澈,笑道:“卫家算一个?前凉州刺史李怀算一个?”
卫澈默不作声,陈铮已经开始倒第三碗酒。
自饮之后说道:“其实不仅是你,包括我在内,有时候也捉摸不透徐暄的想法,要说忠臣,徐暄铁定算一个,可要说死忠,又不像,虽说每回办事都漂漂亮亮,可是暗地里的小动作不少,我懒得去管,知道徐暄懂得规矩,不会出格,可要说他是奸逆,他为了西夏连命都陪上了不说,还担上了后人性命。
尤其是徐家子这一块,我之前是真的瞧不明白,时至今日,才觉得拨开了云雾。”可能酒的缘故,话到这里,陈铮竟然不自称为朕。
陈铮小酌一口,笑问说道:“你说如果徐暄不作为,如今的局面如何?”
卫澈思索了一下说道:“徐江南必死,徐家亡了。”顿了一会之后又是说道:“可能还得摊上一整个唐家。”
陈铮等了一会,眼瞧卫澈不说话了之后,这才轻声说道:“你小看了徐暄,他是个江湖骗子不假,可能把虚假把式做到朝堂上的骗子,本事也不一般。其实你说的都没错,徐暄倘若不作为,我只能将假案作实,就算是李闲秋,二十年来我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让他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不过如此一来,北齐在西夏的那些暗子永远查不出来,这就是最大的隐患。
而且西夏需要时间,北齐就不需要?都在修生养息,我可以很直白的说,前十年北齐势大,再十年势均力敌,再十年是西夏势大,再往后,西夏无望,终成鱼肉。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卫澈喝了口酒,他没怎么说话,却是觉得口渴,可能是这些朝廷的隐秘话语着实带着魔力。“圣上重情,皇后身死二十年不愿再立。”
陈铮摸了一把手指上的翠绿扳指,笑着说道:“是个滑头。是啊,我二十有三为太子,算而到今也快到知命之年了,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留给西夏的时间,也不多了。徐暄的提议就挠在朕的瘙痒处,不然靠着谢长亭稳扎稳打的路数,再过十年二十年,西夏就被拖死了。好在谢长亭也是个将死之人,他也有野心,就算徐暄死了,他也被徐暄压了整整二十年,想着剑走偏锋一把,这才给了西夏机会。
而徐家子虽说被徐暄推出来当了卒兵,可过了卫城和江湖九品的河,那就成了车,进退都能将军。
你说徐暄有没有能耐?徐家十死无生的局,偏偏被他周转出了一条生路。”
“其实不止,整个西夏本是外强中干,却被他构出无人可敌的夸张光景,还让天下人深信不疑,向上天替西夏借了修生养息的二十年,这才让西夏缓过气来,真的无人可敌。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卫澈将碗中酒喝光,感慨万千,不过随后又是轻笑说道:“如果我应了之前的说法,娶了公主,到时候却做个顺水人情,将人给姓徐的,我想知道朝廷还能如何掣肘他?”
陈铮闻言看了一眼纳兰,紧接着哈哈大笑,“这就是你不如他的地方了,你要的是偏安一隅,他的心可比你大多了。而且在如今,就算陈妤在他身边,不见得他就能护住她。”
就在卫澈等下文的时候,陈铮起了身子,挥了挥手适可而止说道:“好了,这酒虽然不及凉州,却也是醉人的好酒,再多就过犹不及了,适可而止是个有学问的好词,不谈了,你和他的那些小伎俩,瞒得过天下人,可瞒不过我。”陈铮取下手上的扳指,朝着月光看了一眼,有些不舍的说道:“这个小东西跟了我二十五年,而今给你,愿你能好好善待,值不了多少银子,只不过能换一些人的性命。”
说完有意无意看了一眼内院,之后便起身离开,再不回头。
纳兰在陈铮走后,给自己倒了一碗酒,面容依旧平淡无奇,情绪犹似古井,看着卫澈说道:“纳兰本不饮酒,这一碗敬你那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是个好句,是个好人。”
仰头饮酒,不遮袖,不掩面,像个凉州大汉,卫澈这会才知道,原来文人喝酒也有豪气干云的。
纳兰刚要起身行礼,便被陈铮翻手制止,侧过头,陈铮朝着卫澈笑道:“你不是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我来回答,知无不言。”
之前款款而谈的卫澈事到临头却犹豫了起来,当然这也不怪他,跟纳兰谈他无所顾忌,就算涉及敏感在事关大局的局面上,纳兰自然也会替他遮掩,而今直接问陈铮,若有什么出处,估摸着又成了寄人篱下的结果,至于那个王爷头衔,怕是戴不太稳了,而纳兰和陈铮也没催促,像是知道他的想法,一脸笑意。
卫澈呼了口气,镇静下来,陈铮的出现确实有些让他意外,不过这也能说明朝廷的局势很紧张,至少暗地里风云诡谲,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有些担心,毕竟内屋还有一位姓徐的主子,都说择日不如撞日,只不过这日子似乎撞的不凑巧,无论怎么说,在明面上徐江南还是个朝廷余孽,还是死罪,卫城是他把徐江南推上的风口浪尖,一副徐卫二家断交的夸张样子,若是在这方院子里瞧见正主,他也不好糊弄过去,晃了晃头之后,卫澈试探说道:“关乎以前的事也行?”
陈铮笑道:“君无戏言。”
卫澈平缓气息说道:“徐将军真如世人说的那般……厉害?”他顿挫了很久,这才用厉害两个字来形容徐暄。
说完以后,卫澈一直看着陈铮,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点什么,只不过结果很是失望,陈铮的脸上并无什么异常神色,反而是用意料之中的神色说道:“嗯,其实不止徐暄,李闲秋也一样,他们两个算是一类人,下者御物,中者御脑,上者御人,如果仔细说,徐暄三者都不算,他是御敌,很多人都说他其实在故作玄虚,可实际上他真的就是在故作玄虚,但明白归明白,谁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来踩这个不是陷阱的陷阱?既然不敢踩,也就只能按照他的想法绕路走,最后走出徐暄想要的局面,然后这会世人犹如大梦初醒,回头说他料事如神,在我眼里料事如鬼差不多,其实就一个胆子大一点的江湖骗子而已。”
陈铮说的很是轻巧,卫澈却不敢听的轻巧,只是轻轻一笑。
陈铮沉默了一会,盯着卫澈说道:“你是觉得徐暄不该死?还是认为朕错杀了人?”
卫澈摇了摇头说道:“就是单纯的好奇,圣上也知道卫家有一座剑阁,而在剑阁当中,除却江湖刀剑名录,其实还有一方小阁,阁里就记载有一些奇人异事,平素卫家的人在江湖里听见遇见也会留心,到时候入了小阁,后人见了,总归没有坏处。徐将军一事,若是现在不问,再过些年,估计也就没人知道了,成了遗憾了。”
陈铮知道这事属实,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卫澈最后一句话打动了陈铮,陈铮一脸感怀的样子点头说道:“是这个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跟徐暄有关的人,都被朕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都一半身子入了土,过几年,真就没人知道了。”
陈铮说完之后有些失笑,倒了杯茶仰头饮尽,卫澈见了以后,朝着院外招了招手,招呼过来一个下人,附耳说了几句,等人走的时候,卫澈小声提醒了一句,却让下人皱眉为难,不过只是一瞬,便领命下去。
陈铮抬头看了一眼卫澈,没有制止,却是说道:“若是你在朝廷,少说也得是个三品京官。”
卫澈知道陈铮的话语针对的是自己招呼下人买酒的举动,笑了笑说道:“在江湖里,不会点察言观色,早就被人五马分尸了,这个酒就算比不得宫里的,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圣上将就吧。”
陈铮没有接这句话,像是默认了卫澈的说法,“以前朕给过徐暄一条退路,这事跟纳兰说过,就是封西蜀王,也就是你现在的位置,就算再退一步,保和殿大学士也应该是他的,这两个位置虽说放了权,至少能活命,保和殿学士不多说,走文官路,凉州兵事也就跟他无关,就算牵扯到他,不痛不痒的罚点俸禄也就过了,而西蜀王就更清闲,活脱脱的逍遥王爷,可徐暄不应,说趁着还能走,要去燕城看看北齐,朕知道他没有私心,为的还是西夏,他不是那种要权不要命的人。
只不过他要是点了头,朕就头痛了,得了江南道西蜀道,凉州估计是保不住了,辽金是条游狼,逮谁就咬一口,吃了肉占了便宜就走,这是天性,北齐才是虎,他是连人带肉都要吞,徐暄要去燕城不管辽金就是看穿了这一点,西夏初平西蜀东越,一口吃了个胖子,总得花点时间消化,又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战线拉得太长定然吃不消,时间一长,整个西夏就得走东越的老路。
朕当时焦头烂额,实在是撑不住了,开玩笑跟徐暄说,要不放一州给北齐,后话还没来得及说,便被徐暄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天下为君者向来是寸土必争,哪有拱手相让的道理,再后来……徐暄就去了燕城,连凉州兵马都没带,说既然是疑兵之计,那就空城到底,所以只去了一个人,那些老部下把他给骂惨了,这些年也把朕给骂惨了,不过这当中的曲折,哪能这么张嘴就说,只能以后到了地下再解释吧。”
正是说话间,下人差人送来了几坛酒,卫澈掀开红布,先给陈铮倒了一碗,在给纳兰添了一碗,最后给自己倒了一碗润喉。
陈铮叹了口气,端起酒饮了一口,品了一下转过头朝着卫澈说道:“有心了。
徐暄曾经说酒还是凉州的地道,因为无论是江南道还是西蜀道,酒是用来助雅兴的,兴之所至,尽兴而归,江南道的千杯不倒其实也就那样,搁在凉州,千杯不倒那才是好酒量,凉州的酒是用来暖身的,不烈不行,大到七老八十,小到嗷嗷待哺,临近夜间也会用竹筷沾点酒水贴一下嘴唇,夜间才能熟睡过去。”
陈铮一边说,一边又给倒了一杯,洒在桌边,“当年朕刚当上太子的时候,徐暄还在街头下棋,朕找他入府,他跟朕没说半句大道理,只说了满满江湖气的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朕后来才知道,这是最大的道理之一。所以对于凉州那些老人,有些事只要不出格,朕能抹的也都给他们抹了,出格的,那就没办法了。
其实对于东越为首的那几个老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也想过不顾凉州那些将官的看法,给这几位封个王爷,自古王爷不干政,收了他们的权,让他们安享晚年,苟富贵,勿相忘嘛,就算是半路出家,只要信佛,还是能修成正果的,一个王爷头衔够不够他们福荫子孙?不过严老头一直觉得是朕想要他们死,收权只是朕的第一步,为此不惜倒向北齐,宁教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这话是前人说的不假,可惜这是为君之道,并不是为臣之道,看错了这一点,也就落定了结局。”
卫澈思索这话里的真假,都说酒后吐真言,可是面前人是一朝天子,所以他只信七分。
陈铮忽而又是说道:“在这一点上徐暄就高明很多,他也有私心,朕知道,但是徐暄知足,知足者常在。他不想福荫子孙朕不信,无论是秦淮边上大发慈悲,还是西蜀道王城里血流成河,其实有一半是在给自己的后人铺路。”
卫澈皱了皱眉头。
陈铮大笑说道:“你不清楚不理解都是正常的,朕当时也不解,到了如今才知道,徐暄不是慧眼独具,是遍地撒网,只要有一个能捞上来鱼,他就赚了。毕竟他是用朕的手段来卖他的恩情。二十多年前的秦淮边上,一条花船失火,死了一个皇子,活了一个道僧,后来这个道僧巧也不巧的救了徐江南一命,这事赚不赚?但你要说徐暄在二十年前就能看到这一幕,我不信,这样的手段,说是鬼神莫测都小看他了。
不过也有看走眼的。”说完陈铮有意无意看了一眼卫澈,笑道:“卫家算一个?前凉州刺史李怀算一个?”
卫澈默不作声,陈铮已经开始倒第三碗酒。
自饮之后说道:“其实不仅是你,包括我在内,有时候也捉摸不透徐暄的想法,要说忠臣,徐暄铁定算一个,可要说死忠,又不像,虽说每回办事都漂漂亮亮,可是暗地里的小动作不少,我懒得去管,知道徐暄懂得规矩,不会出格,可要说他是奸逆,他为了西夏连命都陪上了不说,还担上了后人性命。
尤其是徐家子这一块,我之前是真的瞧不明白,时至今日,才觉得拨开了云雾。”可能酒的缘故,话到这里,陈铮竟然不自称为朕。
陈铮小酌一口,笑问说道:“你说如果徐暄不作为,如今的局面如何?”
卫澈思索了一下说道:“徐江南必死,徐家亡了。”顿了一会之后又是说道:“可能还得摊上一整个唐家。”
陈铮等了一会,眼瞧卫澈不说话了之后,这才轻声说道:“你小看了徐暄,他是个江湖骗子不假,可能把虚假把式做到朝堂上的骗子,本事也不一般。其实你说的都没错,徐暄倘若不作为,我只能将假案作实,就算是李闲秋,二十年来我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让他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不过如此一来,北齐在西夏的那些暗子永远查不出来,这就是最大的隐患。
而且西夏需要时间,北齐就不需要?都在修生养息,我可以很直白的说,前十年北齐势大,再十年势均力敌,再十年是西夏势大,再往后,西夏无望,终成鱼肉。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卫澈喝了口酒,他没怎么说话,却是觉得口渴,可能是这些朝廷的隐秘话语着实带着魔力。“圣上重情,皇后身死二十年不愿再立。”
陈铮摸了一把手指上的翠绿扳指,笑着说道:“是个滑头。是啊,我二十有三为太子,算而到今也快到知命之年了,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留给西夏的时间,也不多了。徐暄的提议就挠在朕的瘙痒处,不然靠着谢长亭稳扎稳打的路数,再过十年二十年,西夏就被拖死了。好在谢长亭也是个将死之人,他也有野心,就算徐暄死了,他也被徐暄压了整整二十年,想着剑走偏锋一把,这才给了西夏机会。
而徐家子虽说被徐暄推出来当了卒兵,可过了卫城和江湖九品的河,那就成了车,进退都能将军。
你说徐暄有没有能耐?徐家十死无生的局,偏偏被他周转出了一条生路。”
“其实不止,整个西夏本是外强中干,却被他构出无人可敌的夸张光景,还让天下人深信不疑,向上天替西夏借了修生养息的二十年,这才让西夏缓过气来,真的无人可敌。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卫澈将碗中酒喝光,感慨万千,不过随后又是轻笑说道:“如果我应了之前的说法,娶了公主,到时候却做个顺水人情,将人给姓徐的,我想知道朝廷还能如何掣肘他?”
陈铮闻言看了一眼纳兰,紧接着哈哈大笑,“这就是你不如他的地方了,你要的是偏安一隅,他的心可比你大多了。而且在如今,就算陈妤在他身边,不见得他就能护住她。”
就在卫澈等下文的时候,陈铮起了身子,挥了挥手适可而止说道:“好了,这酒虽然不及凉州,却也是醉人的好酒,再多就过犹不及了,适可而止是个有学问的好词,不谈了,你和他的那些小伎俩,瞒得过天下人,可瞒不过我。”陈铮取下手上的扳指,朝着月光看了一眼,有些不舍的说道:“这个小东西跟了我二十五年,而今给你,愿你能好好善待,值不了多少银子,只不过能换一些人的性命。”
说完有意无意看了一眼内院,之后便起身离开,再不回头。
纳兰在陈铮走后,给自己倒了一碗酒,面容依旧平淡无奇,情绪犹似古井,看着卫澈说道:“纳兰本不饮酒,这一碗敬你那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是个好句,是个好人。”
仰头饮酒,不遮袖,不掩面,像个凉州大汉,卫澈这会才知道,原来文人喝酒也有豪气干云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