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 第十章 交谈
- 11 第十一章 破败的大名府
- 12 第十二章 忧心的宁少秋
- 13 第十三章 约定
- 14 第十四章 审马罗第
- 15 第十五章 私宴马罗第
- 16 第十六章 比试
- 17 第十七章 放走马罗第
- 18 第十八章 声名远扬历州城
- 19 第十九章 历州城的三兄弟
- 20 第二十章 求见
- 21 第二十一章 石家蛇
- 22 第二十二章 石津求见
- 23 第二十三章 石津的请柬
- 24 第二十四章 再进大名府
- 25 第二十五章 监狱救人
- 26 第二十六章 刺客
- 27 第二十七章 坊间流言
- 28 第二十八章 石津请罪
- 29 第二十九章 石津中计
- 30 第三十章 张作霖醒了
- 31 第三十一章 疑惑
- 32 第三十二章 劝土匪
- 33 第三十三章 各方势力
- 34 第三十四章 马罗第下山
- 35 第三十五章 准备妥当
- 36 第三十六章 到场
- 37 第三十七章 一府三家的代表
- 38 第三十八章 石津的猜测
- 39 第三十九章 重开大名府
- 40 第四十章 如何处置
- 41 第四十一章 抢箱子
- 42 第四十二章
- 43 第四十三章 龙连牙
- 44 第四十四章 风严明回皇城
- 45 第四十五章 禁令
- 46 第四十六章 云中鹤
- 47 第四十七章 惩治云中鹤
- 48 第四十八章 被针对的云中唐
- 49 第四十九章 云中唐的猜测
- 50 第五十章 写檄文
- 51 第五十一章 讨伐野猪寨
- 52 第五十二章 逛街
- 53 第五十三章 魏和忠
- 54 第五十四章 与魏和忠的比试
- 55 第五十五章 拜师
- 56 第五十六章 云中唐的才气
- 57 第五十七章 张作霖上任(求收藏)
- 58 第五十八章 石津揭檄文
- 59 第五十九章 石津斩朱无能
- 60 第六十章 魏和忠拜师(求收藏!!)
- 61 第六十一章 入场(求收藏!!!)
- 62 第六十二章 名士的建议(求收藏!!!)
- 63 第六十三章 你来我往
- 64 第六十四章 愤怒的石津
- 65 第六十五章 明王府被攻打
- 66 第六十六章 再生事端
- 67 第六十七章 为弟奔走的云中唐
- 68 第六十八章 集贤令的效果
- 69 第六十九章 对话云中唐
- 70 第七十章 石幅宽出现了(求票求票!!!)
- 71 第七十一章 三大家主会面
- 72 第七十二章 过府一叙
- 73 第七十三章 影子尸体的异变
- 74 第七十四章 历州城大混战
- 75 第七十五章 对峙历州城的名士
- 76 第七十六章 三大家族的秘谈
- 77 第七十七章 各忙各的
- 78 第七十八章 云中唐的妻子
- 79 第七十九章 云中唐求见
- 80 第八十章 拒绝加入
- 81 第八十一章 幡然醒悟的历州城名士
- 82 第八十二章 孤狼与蝙蝠
- 83 第八十三章 上黑风寨
- 84 第八十四章 达成约定
- 85 第八十五章 攻打
- 86 第八十六章 堡垒的监牢
- 87 第八十七章 仓库
- 88 第八十八章 搬运财物
- 89 第八十九章 战后
- 90 第九十章 宁少秋的新烦恼
- 91 第九十一章 凉鱼吾求见
- 92 第九十二章 夜访
- 93 第九十三章 宁少秋死了?
- 94 第九十四章 消息扩散
- 95 第九十五章 云中唐的分析(求推荐票)
- 96 第九十六章 云中唐的决心
- 97 第九十七章 放肆的石津
- 98 第九十八章 激将法
- 99 第九十九章 宁少秋又活了
- 100 第一百章 颇不平静的夜晚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三大家主的急躁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司徒雷霆的心思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宁少秋的安排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慌张的王百万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开场白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变故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献宝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凄惨的下场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石幅宽逃走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石幅宽落网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父子团聚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叫阵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城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阵斩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欢呼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云中唐醒来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试探公孙止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休妻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门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收服云中唐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公审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来了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拖延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打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守住一波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章 求见
第二十章 求见
明王府外,府门大开,正门口,两中年汉子往门口一站,左边那人鹰钩鼻,右边那人满脸络腮胡,正是那义气千秋的江湖侠士于思宝与尉迟恭,他们的前方是明王府的家丁,不过不同于其他大府门外狗仗人势的家丁,这两个家丁虽然也不苟言笑,不过却并未出声呵斥,就好像没有看见一般。他们的身后是一群围观群众,有一早路过停下脚步看热闹的,也有后面匆匆赶来凑热闹的。
与马罗第这种落草为寇的江湖草莽不一样,这于思宝和尉迟恭的事情虽然知道的人很少,但大伙都知道这两位的名号,是江湖上数得着的侠义之士,此刻听闻这两人赶来明王府有事求助于明王,一个个都好奇宝宝似地。
“哎,你们说这两位会有什么事情求助于明王呢?”
“这上哪知道啊!不过我听人说,这两位的上面还有一位结拜大哥,当年为咱们历州城立下过赫赫战功,不知道是不是他有事求明王!”
“嗬,两位可别猜了,这明王出不出来都不一定呢!”
后面讨论的声音叽叽喳喳,于思宝和尉迟恭等了许久不见有人出来,也是心里有些着急了。
尉迟恭低声在于思宝跟前道:“二哥,这说书人别是骗了我们吧!明王哪有会那么遵义守信啊!”
“别急,再等等!”于思宝的眼神里其实也有了一丝着急,但当下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能发作,只能低声安慰道:“这么多时间都等了,再等一会儿!”
两人正是听了说书人的明王救马罗第才一早赶来拜见明王,想借助明王之力救出他们的大哥,可这左右等了小半天,管家进去了便再也没有出来过,不禁让他们两个暗恼有些昏了头,竟然相信那说书之人之言,可如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两个也是有些名头的江湖侠士,再怎么着也不能丢了这脸。
于思宝已经打定主意,再等一盏茶的时间,若这明王还不出来,那便只有生闯了。
心里想着事,于思宝的眼角却是飘来一袭白袍,身后的人群也开始躁动起来,嘴里不停喊着:“来了,来了,明王貌似出来了!”
再听那门口的家丁两声恭敬的行礼声:“参见明王!”
他心里一突,有些激动地抬头看去,只见一白袍俊男子,明眸皓齿,高挺鼻梁,手持吊白玉坠纸扇,风度翩翩而来,面上一抹微笑看向众人,顿生一股亲近之感。
“哇,这明王可真是俊俏,不输城东徐公啊!”
“今日一睹明王风采,竟感历城有望!”
“出来了,真出来了,真如说书人之言,这明王果真是重义守信之人。”
人群中随着宁少秋这一出现,又是一阵骚动,有感叹明王长相的,有感叹明王风采的,也有说说书人所言非虚的,总之这群看热闹的,算是明王的簇拥,倒没有一个说明王坏话的。
于思宝看向宁少秋之时,宁少秋也看向了他们两个,自然是认出了眼前这两人的身份,正是那日在市井之上,与那马道贵一伙的两人,眉头略皱,语气不顺道:“富管家所言的两位侠义之士便是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莫不是闲来无事,想要消遣本王?”
也不怪宁少秋如此态度,那日在市井之上,虽然没有追究这两人,但心里早已经将此二人归于市街玩赖之徒,今日再见,怎么可能会有好语气。
于思宝见此情景,便知宁少秋对他已有误会,慌忙抱拳道:“明王殿下,那日街头冲撞实属误会,且听草民解释!”
这两人的对话让围观的群众一愣,面面相觑的,议论地声音都小了不少,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生在历州,义气千秋的江湖侠士,一个长在皇城,敬义守信的明王爷,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早已有了矛盾。
“明王,那天的事若是要算账的话,全算在我尉迟恭的头上,与我二哥无关!”尉迟恭见宁少秋面露不喜,赶忙道:“但我大哥确实有冤屈,还请明王殿下做主!”
一听尉迟恭三个字,宁少秋眉毛微微往上一挑,这些天他可没少看历州史料,对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再听得他口中的大哥有冤屈,心里一喜:若真是那三人,那我简直是捡到大便宜了。
当即手一拢,收了扇子,手往门内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既然如此,我们厅内说话!你们放心,如果真有冤情,那本王绝对会替你们讨回公道!”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于思宝和尉迟恭的眼神发生了变化,连同那群凑热闹的群众也是纷纷叫好。
宁少秋没有多言,先一步进了府,于思宝与尉迟恭互望了一眼,便也赶忙跟了上去。
府外这群看客见正主都进去了,当下便也三三两两地散了,最后只剩一个小厮,生得便是有些缩头缩脑,不似什么好人,冷眼看了许久,他朝着市集走了过去。
穿过市集,便是历州城有名的贵族集居之地,类似于如今的富人小区,但凡历州城数得着的乡绅土豪,都定居在这个区域。
顺着道路往里面走,一路的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档次稍差一点的人家,那也是诺大石狮震门,持棍家丁守匾。小厮路过这些个院子,很是羡慕地看了一眼,最后在一座门庭森然的府邸前停下了脚步,朝着门匾看去,其上石府二字刻得大气磅礴,若是细看,这字上的金色竟不是一般的颜料,而是细细的金粉粘在上面,往日要是风吹掉多少,便再往上补上多少。金粉掉的满地都是,时间长了,渗入土地,显得一片金黄。
这便是历州城有名的金土地,居住在这府内的也不是一般人。
历州城第一首富,鼎鼎大名的石幅宽。
石家在历州城算是老土著了,往上倒八辈,石家人便已经开始经商,之后代代相传,到了石幅宽的父亲这一辈,已经是历州城数得着的大家族了,再到石幅宽接过家主之位,那更是在先人的基础上又上了一步,成为了历州城的第一有钱人。
小厮咽了口唾沫,暗道:今天哥哥的有多少的赏钱可就全指着你了,可别让哥哥失望啊!
与马罗第这种落草为寇的江湖草莽不一样,这于思宝和尉迟恭的事情虽然知道的人很少,但大伙都知道这两位的名号,是江湖上数得着的侠义之士,此刻听闻这两人赶来明王府有事求助于明王,一个个都好奇宝宝似地。
“哎,你们说这两位会有什么事情求助于明王呢?”
“这上哪知道啊!不过我听人说,这两位的上面还有一位结拜大哥,当年为咱们历州城立下过赫赫战功,不知道是不是他有事求明王!”
“嗬,两位可别猜了,这明王出不出来都不一定呢!”
后面讨论的声音叽叽喳喳,于思宝和尉迟恭等了许久不见有人出来,也是心里有些着急了。
尉迟恭低声在于思宝跟前道:“二哥,这说书人别是骗了我们吧!明王哪有会那么遵义守信啊!”
“别急,再等等!”于思宝的眼神里其实也有了一丝着急,但当下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能发作,只能低声安慰道:“这么多时间都等了,再等一会儿!”
两人正是听了说书人的明王救马罗第才一早赶来拜见明王,想借助明王之力救出他们的大哥,可这左右等了小半天,管家进去了便再也没有出来过,不禁让他们两个暗恼有些昏了头,竟然相信那说书之人之言,可如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两个也是有些名头的江湖侠士,再怎么着也不能丢了这脸。
于思宝已经打定主意,再等一盏茶的时间,若这明王还不出来,那便只有生闯了。
心里想着事,于思宝的眼角却是飘来一袭白袍,身后的人群也开始躁动起来,嘴里不停喊着:“来了,来了,明王貌似出来了!”
再听那门口的家丁两声恭敬的行礼声:“参见明王!”
他心里一突,有些激动地抬头看去,只见一白袍俊男子,明眸皓齿,高挺鼻梁,手持吊白玉坠纸扇,风度翩翩而来,面上一抹微笑看向众人,顿生一股亲近之感。
“哇,这明王可真是俊俏,不输城东徐公啊!”
“今日一睹明王风采,竟感历城有望!”
“出来了,真出来了,真如说书人之言,这明王果真是重义守信之人。”
人群中随着宁少秋这一出现,又是一阵骚动,有感叹明王长相的,有感叹明王风采的,也有说说书人所言非虚的,总之这群看热闹的,算是明王的簇拥,倒没有一个说明王坏话的。
于思宝看向宁少秋之时,宁少秋也看向了他们两个,自然是认出了眼前这两人的身份,正是那日在市井之上,与那马道贵一伙的两人,眉头略皱,语气不顺道:“富管家所言的两位侠义之士便是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莫不是闲来无事,想要消遣本王?”
也不怪宁少秋如此态度,那日在市井之上,虽然没有追究这两人,但心里早已经将此二人归于市街玩赖之徒,今日再见,怎么可能会有好语气。
于思宝见此情景,便知宁少秋对他已有误会,慌忙抱拳道:“明王殿下,那日街头冲撞实属误会,且听草民解释!”
这两人的对话让围观的群众一愣,面面相觑的,议论地声音都小了不少,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生在历州,义气千秋的江湖侠士,一个长在皇城,敬义守信的明王爷,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早已有了矛盾。
“明王,那天的事若是要算账的话,全算在我尉迟恭的头上,与我二哥无关!”尉迟恭见宁少秋面露不喜,赶忙道:“但我大哥确实有冤屈,还请明王殿下做主!”
一听尉迟恭三个字,宁少秋眉毛微微往上一挑,这些天他可没少看历州史料,对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再听得他口中的大哥有冤屈,心里一喜:若真是那三人,那我简直是捡到大便宜了。
当即手一拢,收了扇子,手往门内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既然如此,我们厅内说话!你们放心,如果真有冤情,那本王绝对会替你们讨回公道!”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仅于思宝和尉迟恭的眼神发生了变化,连同那群凑热闹的群众也是纷纷叫好。
宁少秋没有多言,先一步进了府,于思宝与尉迟恭互望了一眼,便也赶忙跟了上去。
府外这群看客见正主都进去了,当下便也三三两两地散了,最后只剩一个小厮,生得便是有些缩头缩脑,不似什么好人,冷眼看了许久,他朝着市集走了过去。
穿过市集,便是历州城有名的贵族集居之地,类似于如今的富人小区,但凡历州城数得着的乡绅土豪,都定居在这个区域。
顺着道路往里面走,一路的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档次稍差一点的人家,那也是诺大石狮震门,持棍家丁守匾。小厮路过这些个院子,很是羡慕地看了一眼,最后在一座门庭森然的府邸前停下了脚步,朝着门匾看去,其上石府二字刻得大气磅礴,若是细看,这字上的金色竟不是一般的颜料,而是细细的金粉粘在上面,往日要是风吹掉多少,便再往上补上多少。金粉掉的满地都是,时间长了,渗入土地,显得一片金黄。
这便是历州城有名的金土地,居住在这府内的也不是一般人。
历州城第一首富,鼎鼎大名的石幅宽。
石家在历州城算是老土著了,往上倒八辈,石家人便已经开始经商,之后代代相传,到了石幅宽的父亲这一辈,已经是历州城数得着的大家族了,再到石幅宽接过家主之位,那更是在先人的基础上又上了一步,成为了历州城的第一有钱人。
小厮咽了口唾沫,暗道:今天哥哥的有多少的赏钱可就全指着你了,可别让哥哥失望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