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 第八章 水落石出
- 9 第九章 道歉
- 10 第十章 交谈
- 11 第十一章 破败的大名府
- 12 第十二章 忧心的宁少秋
- 13 第十三章 约定
- 14 第十四章 审马罗第
- 15 第十五章 私宴马罗第
- 16 第十六章 比试
- 17 第十七章 放走马罗第
- 18 第十八章 声名远扬历州城
- 19 第十九章 历州城的三兄弟
- 20 第二十章 求见
- 21 第二十一章 石家蛇
- 22 第二十二章 石津求见
- 23 第二十三章 石津的请柬
- 24 第二十四章 再进大名府
- 25 第二十五章 监狱救人
- 26 第二十六章 刺客
- 27 第二十七章 坊间流言
- 28 第二十八章 石津请罪
- 29 第二十九章 石津中计
- 30 第三十章 张作霖醒了
- 31 第三十一章 疑惑
- 32 第三十二章 劝土匪
- 33 第三十三章 各方势力
- 34 第三十四章 马罗第下山
- 35 第三十五章 准备妥当
- 36 第三十六章 到场
- 37 第三十七章 一府三家的代表
- 38 第三十八章 石津的猜测
- 39 第三十九章 重开大名府
- 40 第四十章 如何处置
- 41 第四十一章 抢箱子
- 42 第四十二章
- 43 第四十三章 龙连牙
- 44 第四十四章 风严明回皇城
- 45 第四十五章 禁令
- 46 第四十六章 云中鹤
- 47 第四十七章 惩治云中鹤
- 48 第四十八章 被针对的云中唐
- 49 第四十九章 云中唐的猜测
- 50 第五十章 写檄文
- 51 第五十一章 讨伐野猪寨
- 52 第五十二章 逛街
- 53 第五十三章 魏和忠
- 54 第五十四章 与魏和忠的比试
- 55 第五十五章 拜师
- 56 第五十六章 云中唐的才气
- 57 第五十七章 张作霖上任(求收藏)
- 58 第五十八章 石津揭檄文
- 59 第五十九章 石津斩朱无能
- 60 第六十章 魏和忠拜师(求收藏!!)
- 61 第六十一章 入场(求收藏!!!)
- 62 第六十二章 名士的建议(求收藏!!!)
- 63 第六十三章 你来我往
- 64 第六十四章 愤怒的石津
- 65 第六十五章 明王府被攻打
- 66 第六十六章 再生事端
- 67 第六十七章 为弟奔走的云中唐
- 68 第六十八章 集贤令的效果
- 69 第六十九章 对话云中唐
- 70 第七十章 石幅宽出现了(求票求票!!!)
- 71 第七十一章 三大家主会面
- 72 第七十二章 过府一叙
- 73 第七十三章 影子尸体的异变
- 74 第七十四章 历州城大混战
- 75 第七十五章 对峙历州城的名士
- 76 第七十六章 三大家族的秘谈
- 77 第七十七章 各忙各的
- 78 第七十八章 云中唐的妻子
- 79 第七十九章 云中唐求见
- 80 第八十章 拒绝加入
- 81 第八十一章 幡然醒悟的历州城名士
- 82 第八十二章 孤狼与蝙蝠
- 83 第八十三章 上黑风寨
- 84 第八十四章 达成约定
- 85 第八十五章 攻打
- 86 第八十六章 堡垒的监牢
- 87 第八十七章 仓库
- 88 第八十八章 搬运财物
- 89 第八十九章 战后
- 90 第九十章 宁少秋的新烦恼
- 91 第九十一章 凉鱼吾求见
- 92 第九十二章 夜访
- 93 第九十三章 宁少秋死了?
- 94 第九十四章 消息扩散
- 95 第九十五章 云中唐的分析(求推荐票)
- 96 第九十六章 云中唐的决心
- 97 第九十七章 放肆的石津
- 98 第九十八章 激将法
- 99 第九十九章 宁少秋又活了
- 100 第一百章 颇不平静的夜晚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三大家主的急躁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司徒雷霆的心思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宁少秋的安排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慌张的王百万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开场白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变故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献宝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凄惨的下场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石幅宽逃走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石幅宽落网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父子团聚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叫阵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城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阵斩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欢呼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云中唐醒来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试探公孙止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休妻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门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收服云中唐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公审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来了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拖延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打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守住一波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八章 声名远扬历州城
第十八章 声名远扬历州城
大名府的腐败让宁少秋有了变革的念头,而马罗第的醉酒之言让宁少秋有了变革的想法和思路。他突然发现在大明皇宫盛传的所谓历州多土匪以及大名府民风彪悍的传言,那多数都是因为历州民心已失,民心失了才会无视官府,士兵厌了,才会带兵逃出城去当一个山大王。
宁少秋虽然不知道前五任太守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不过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历州城如今的问题也绝非是一日之寒,所以他想要变法,必须得先让大家都知道他这人的作风才行,等百姓对他有了信任,变法才能开始。昔日姜太公初到齐国任国君,为了树立他的威信,杀了三邀不来的民间才子华士;田穰苴为了立君威,杀了当时齐景公的一位宠臣庄贾,此皆为历史告诉他的明鉴:这历州城他想变法,必须先递个投名状才行!
可对于现在的历州城而言,表明上破烂不堪,背地里不知道多少的暗潮涌动呢!
不然宁少秋也不会在刚入历州城的时候就这么巧遇上有土匪打劫,这群土匪的眼睛得有多瞎,才会认不出这是大明朝的护卫队,反正从马罗第一开始的种种行为看来,他们的背后应该是有人在撑腰,不然一个小土匪,闹死了也就历州城这个地界做个地头蛇,怎么敢啥都不问便一头撞上来呢!
这个时候,宁少秋要是学着楚庄王,三年不鸣,暗中将这历州城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了,看看究竟是谁在他背后下手,再出手整治历州城,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但宁少秋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真要等他搞清楚了再动手,那到时候这历州城还是不是他的可就难说了!
可真要杀人立威,也并不适合现在的历州城,怎么说呢!现在的历州城和东汉末年差不多,风雨飘摇的,只不过这块肉太瘦,辽国偶尔来薅薅羊毛还行,但真要大费周章地出兵攻下还是不屑为之的,青城山那些土匪自然也不愿意拿这块烫手的山芋,否则早就破城了!
所以,宁少秋把心思动到了马罗第的身上,这位黑风寨的三当家,以他对自己的感激之情,此次出城肯定会大肆宣扬自己的仁德,只要明王仁德,好结交侠义之士这块牌子立出去了,那他计划的第一阶段才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总之以宁少秋的头脑,结合死去的那个皇家纨绔子弟以前在学堂依稀留下的那么点知识,再加上他以史为鉴的参考,目前他认为这个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而且他也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马罗第的身上,那牢里还有十几个土匪关着呢!这群土匪他之所以没让马罗第一并带走,自然是留着有大用的。
只是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他还在等,等一个契机的出现,如果上天真的眷顾他的话,那么这个时机很快便会到来。
宁少秋这一等,足足等了七八日有余,这些天宁少秋就在府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如同闺房中的姑娘一般。
期间有不少城中的乡绅土豪递来拜帖,他一律不看姓名直接扔还给了富林华,整日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将历州的过往翻了一遍,算是了解了很多以往都不知道的事情,毕竟他接下来面对的都是历州地界上的人,如果不把这些地头蛇的底细弄清楚了,怕到时真遇上了也被动,可这些大多都是官封的史官写的记录,这类人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书上这些事情宁少秋还需要找人考证一下。
这段时间自然不可能都看书,剩下的空闲,宁少秋便是与那李银儿热聊,由于两人都以朋友相待,所以说话间也少了几分客气,李银儿在宁少秋面前展示的东西也愈发的多了起来,虽然这丫头没上过学,可琴棋书画,政治历史都能弄出点正经玩意来,让得宁少秋直呼捡到宝了。
之后更是直接提报李银儿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女,走哪带到哪,甚至私下还教了她一些散打的功夫防身。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李银儿是攀了高枝了,只要这明王不倒,她便是跟着得势。
好在李银儿宠辱不惊,对明王依旧是那副样子,对其他人也依旧是那副样子!
又过了几日,宁少秋仍然独坐书房潜心读史料,城中却是开始流传开来明王私宴土匪,豪气比武,守赌约放马归青山的消息,甚至一些说书人还把这事编成了段子在城中各大茶馆讲了起来。
就那么一两日的工夫,这历州城里但凡眼不瞎耳不聋的人,都知道了新来的明王如何守信用,如何爱结交江湖草莽英雄。
与此同时,历州城内又一个叫胡汉三的闲人,也学那说书人,说起了一个新段子,讲的是明王宁少秋如何在街头巧断偷钱案,故事越传越邪乎,最后人都以为这宁少秋会法术,能与那铜钱交流。
总之这些天里,城内的风声不少,基本都与那新来的明王有关,更为紧要的是,这些个风声基本都是在说明王的好,让得这群已经对官府失望的百姓对这神秘的明王有了一丝好奇,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明王再做些事情出来。
可饶是城里这风言风语,都快把这明王吹上天了,但这明王本人,却依旧独坐书房,翻着那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的历州城史料。
又过了一两日,宁少秋与李银儿照常切磋了一番之后便进了书房看书,看了一个时辰有余,富林华急冲冲地声音在门外传来:“殿下,府门外有两个江湖侠士求见殿下,百姓们都围着呢,殿下见还是不见!”
“自然!”宁少秋听着富林华的话,拿着书的手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机会终于来了!”
这几日,宁少秋坐在书房,看着是很淡然,其实他是急得要死,城里面都已经传开了他与马罗第那点事,可机会还是没有出现,眼看着属于他的热度就要过去了,他都打算提前启用那十几个土匪了,可这老天爷还是挺照顾他的,总算有江湖侠士来求他帮忙了。
没错!这说书人亦或是在城中散布风声的人都是宁少秋安排的,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那日在市井之上帮忙的胡汉三这个时候也跟着掺和,将他巧断偷钱案的事情传了出来。
这令他大喜过望,有这两件事情衬底,明王宁少秋这五个字就如同上了热搜一般,历州城内那是十人九说,可以说对他是好奇的紧。
这个时候宁少秋所说的等待时机,其实就是在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要有人来求助于他,他也把事情漂漂亮亮地解决了,那百姓肯定会从观望态度转变为拥护态度。
毕竟谁不想有一个能解决事的上级领导呢!
“富总管,请那两人去偏厅,本王随后就来!”宁少秋将书往案上一摆,呐呐道:“这书我也是看得够够的了!”
宁少秋虽然不知道前五任太守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不过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历州城如今的问题也绝非是一日之寒,所以他想要变法,必须得先让大家都知道他这人的作风才行,等百姓对他有了信任,变法才能开始。昔日姜太公初到齐国任国君,为了树立他的威信,杀了三邀不来的民间才子华士;田穰苴为了立君威,杀了当时齐景公的一位宠臣庄贾,此皆为历史告诉他的明鉴:这历州城他想变法,必须先递个投名状才行!
可对于现在的历州城而言,表明上破烂不堪,背地里不知道多少的暗潮涌动呢!
不然宁少秋也不会在刚入历州城的时候就这么巧遇上有土匪打劫,这群土匪的眼睛得有多瞎,才会认不出这是大明朝的护卫队,反正从马罗第一开始的种种行为看来,他们的背后应该是有人在撑腰,不然一个小土匪,闹死了也就历州城这个地界做个地头蛇,怎么敢啥都不问便一头撞上来呢!
这个时候,宁少秋要是学着楚庄王,三年不鸣,暗中将这历州城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了,看看究竟是谁在他背后下手,再出手整治历州城,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但宁少秋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真要等他搞清楚了再动手,那到时候这历州城还是不是他的可就难说了!
可真要杀人立威,也并不适合现在的历州城,怎么说呢!现在的历州城和东汉末年差不多,风雨飘摇的,只不过这块肉太瘦,辽国偶尔来薅薅羊毛还行,但真要大费周章地出兵攻下还是不屑为之的,青城山那些土匪自然也不愿意拿这块烫手的山芋,否则早就破城了!
所以,宁少秋把心思动到了马罗第的身上,这位黑风寨的三当家,以他对自己的感激之情,此次出城肯定会大肆宣扬自己的仁德,只要明王仁德,好结交侠义之士这块牌子立出去了,那他计划的第一阶段才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总之以宁少秋的头脑,结合死去的那个皇家纨绔子弟以前在学堂依稀留下的那么点知识,再加上他以史为鉴的参考,目前他认为这个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而且他也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马罗第的身上,那牢里还有十几个土匪关着呢!这群土匪他之所以没让马罗第一并带走,自然是留着有大用的。
只是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他还在等,等一个契机的出现,如果上天真的眷顾他的话,那么这个时机很快便会到来。
宁少秋这一等,足足等了七八日有余,这些天宁少秋就在府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如同闺房中的姑娘一般。
期间有不少城中的乡绅土豪递来拜帖,他一律不看姓名直接扔还给了富林华,整日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将历州的过往翻了一遍,算是了解了很多以往都不知道的事情,毕竟他接下来面对的都是历州地界上的人,如果不把这些地头蛇的底细弄清楚了,怕到时真遇上了也被动,可这些大多都是官封的史官写的记录,这类人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书上这些事情宁少秋还需要找人考证一下。
这段时间自然不可能都看书,剩下的空闲,宁少秋便是与那李银儿热聊,由于两人都以朋友相待,所以说话间也少了几分客气,李银儿在宁少秋面前展示的东西也愈发的多了起来,虽然这丫头没上过学,可琴棋书画,政治历史都能弄出点正经玩意来,让得宁少秋直呼捡到宝了。
之后更是直接提报李银儿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女,走哪带到哪,甚至私下还教了她一些散打的功夫防身。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李银儿是攀了高枝了,只要这明王不倒,她便是跟着得势。
好在李银儿宠辱不惊,对明王依旧是那副样子,对其他人也依旧是那副样子!
又过了几日,宁少秋仍然独坐书房潜心读史料,城中却是开始流传开来明王私宴土匪,豪气比武,守赌约放马归青山的消息,甚至一些说书人还把这事编成了段子在城中各大茶馆讲了起来。
就那么一两日的工夫,这历州城里但凡眼不瞎耳不聋的人,都知道了新来的明王如何守信用,如何爱结交江湖草莽英雄。
与此同时,历州城内又一个叫胡汉三的闲人,也学那说书人,说起了一个新段子,讲的是明王宁少秋如何在街头巧断偷钱案,故事越传越邪乎,最后人都以为这宁少秋会法术,能与那铜钱交流。
总之这些天里,城内的风声不少,基本都与那新来的明王有关,更为紧要的是,这些个风声基本都是在说明王的好,让得这群已经对官府失望的百姓对这神秘的明王有了一丝好奇,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明王再做些事情出来。
可饶是城里这风言风语,都快把这明王吹上天了,但这明王本人,却依旧独坐书房,翻着那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的历州城史料。
又过了一两日,宁少秋与李银儿照常切磋了一番之后便进了书房看书,看了一个时辰有余,富林华急冲冲地声音在门外传来:“殿下,府门外有两个江湖侠士求见殿下,百姓们都围着呢,殿下见还是不见!”
“自然!”宁少秋听着富林华的话,拿着书的手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机会终于来了!”
这几日,宁少秋坐在书房,看着是很淡然,其实他是急得要死,城里面都已经传开了他与马罗第那点事,可机会还是没有出现,眼看着属于他的热度就要过去了,他都打算提前启用那十几个土匪了,可这老天爷还是挺照顾他的,总算有江湖侠士来求他帮忙了。
没错!这说书人亦或是在城中散布风声的人都是宁少秋安排的,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那日在市井之上帮忙的胡汉三这个时候也跟着掺和,将他巧断偷钱案的事情传了出来。
这令他大喜过望,有这两件事情衬底,明王宁少秋这五个字就如同上了热搜一般,历州城内那是十人九说,可以说对他是好奇的紧。
这个时候宁少秋所说的等待时机,其实就是在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要有人来求助于他,他也把事情漂漂亮亮地解决了,那百姓肯定会从观望态度转变为拥护态度。
毕竟谁不想有一个能解决事的上级领导呢!
“富总管,请那两人去偏厅,本王随后就来!”宁少秋将书往案上一摆,呐呐道:“这书我也是看得够够的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