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0 第四十章 如何处置
- 41 第四十一章 抢箱子
- 42 第四十二章
- 43 第四十三章 龙连牙
- 44 第四十四章 风严明回皇城
- 45 第四十五章 禁令
- 46 第四十六章 云中鹤
- 47 第四十七章 惩治云中鹤
- 48 第四十八章 被针对的云中唐
- 49 第四十九章 云中唐的猜测
- 50 第五十章 写檄文
- 51 第五十一章 讨伐野猪寨
- 52 第五十二章 逛街
- 53 第五十三章 魏和忠
- 54 第五十四章 与魏和忠的比试
- 55 第五十五章 拜师
- 56 第五十六章 云中唐的才气
- 57 第五十七章 张作霖上任(求收藏)
- 58 第五十八章 石津揭檄文
- 59 第五十九章 石津斩朱无能
- 60 第六十章 魏和忠拜师(求收藏!!)
- 61 第六十一章 入场(求收藏!!!)
- 62 第六十二章 名士的建议(求收藏!!!)
- 63 第六十三章 你来我往
- 64 第六十四章 愤怒的石津
- 65 第六十五章 明王府被攻打
- 66 第六十六章 再生事端
- 67 第六十七章 为弟奔走的云中唐
- 68 第六十八章 集贤令的效果
- 69 第六十九章 对话云中唐
- 70 第七十章 石幅宽出现了(求票求票!!!)
- 71 第七十一章 三大家主会面
- 72 第七十二章 过府一叙
- 73 第七十三章 影子尸体的异变
- 74 第七十四章 历州城大混战
- 75 第七十五章 对峙历州城的名士
- 76 第七十六章 三大家族的秘谈
- 77 第七十七章 各忙各的
- 78 第七十八章 云中唐的妻子
- 79 第七十九章 云中唐求见
- 80 第八十章 拒绝加入
- 81 第八十一章 幡然醒悟的历州城名士
- 82 第八十二章 孤狼与蝙蝠
- 83 第八十三章 上黑风寨
- 84 第八十四章 达成约定
- 85 第八十五章 攻打
- 86 第八十六章 堡垒的监牢
- 87 第八十七章 仓库
- 88 第八十八章 搬运财物
- 89 第八十九章 战后
- 90 第九十章 宁少秋的新烦恼
- 91 第九十一章 凉鱼吾求见
- 92 第九十二章 夜访
- 93 第九十三章 宁少秋死了?
- 94 第九十四章 消息扩散
- 95 第九十五章 云中唐的分析(求推荐票)
- 96 第九十六章 云中唐的决心
- 97 第九十七章 放肆的石津
- 98 第九十八章 激将法
- 99 第九十九章 宁少秋又活了
- 100 第一百章 颇不平静的夜晚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三大家主的急躁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司徒雷霆的心思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宁少秋的安排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慌张的王百万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开场白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变故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献宝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凄惨的下场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石幅宽逃走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石幅宽落网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父子团聚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叫阵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城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阵斩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欢呼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云中唐醒来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试探公孙止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休妻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门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收服云中唐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公审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来了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拖延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打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守住一波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章 写檄文
第五十章 写檄文
宁少秋笑了一下,朝着尉迟恭和于思宝道:“放心吧!本王心中已有了对策!”
只听了这话,于思宝和尉迟恭便宽心了不少,当即不再打搅,出府去了。
宁少秋送他们出了门,便在院子里抬头看着天空的云,有些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呐呐道:“如今这历州城的风还真是吹得我心情愉悦啊!”
“这一次就看看是哪一家会上钩了!”
心情大好的宁少秋深呼吸了几口气,便往张作霖所在的屋子去了,他要找张作霖去写檄文。
几天过去,张作霖的神色都好了许多,想来身体各方面都回复的很好,此刻正自己泡着茶呢!
“哈哈!本王今天可是来着了!老师竟然在自己泡茶,真是荣幸!”宁少秋之前吃过一次张作霖的茶,很是对他的胃口,心里一直念着呢!可这煮茶是个力气活,他也不好劳烦年事已高而且又刚遭过大难的张作霖,没想到今日他竟然有如此雅兴!
“你来的正好!尝尝看老夫的手艺!”张作霖正好煮制完,便先给宁少秋倒了一杯。
这几日在明王府静养,张作霖偶尔也出去走走,坊间不少的流言让他重新认识了宁少秋这个纨绔子弟,再见他之时,也是对他生出了愈发多的欣赏。
张作霖自己想想,这宁少秋在皇城是怎样的混账,可来了历州城还没有一个月,便已经展露出如此心性,这和当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是何其相似。文人好名,张作霖也不例外,想着这样的人竟然是自己教过的学生,心里自然乐开了花。现在看着宁少秋别提有多顺眼了!
宁少秋闻着杯中的茶香,顿时感觉整个毛孔都舒畅了,轻抿一口道:“老师的手艺真的没话说!”
“行了,少给老夫拍马屁!”张作霖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笑骂了一句,而后问道:“你今天怎么有闲情来我这里的,不是忙着整治城内治安吗?听说还学曹操弄了个五色棒,怎么样啊?”
宁少秋摸摸头,将茶杯放下了讪笑了一声:“没想到老师对我还挺关心的啊!连我弄五色棒的事情都知道了!”
“恩,只是没想到以前你还真听进去了!”张作霖以前也给宁少秋讲过曹操,作为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任君主,他的很多事情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就比如这五色棒,在当时来看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跟已经腐败的差不多的东汉外戚以及宦官对着干。如今见宁少秋也运用了,还以为自己教的他都听进去了。
宁少秋没有解释,总不能说,那个听你课的宁少秋已经死了,这是我从历史书上自己学的。
若真这样说了,怕是会被张作霖当成傻子。
“是这样。。。。”宁少秋给张作霖讲了刚刚于思宝汇报的事情,然后道:“本王想请老师给我写一篇檄文!”
张作霖一愣,有些不解:“你这是要去打谁?”
“不是!”宁少秋摆摆手道:“本王想让老师写的檄文是这样的。。。。”
宁少秋大约讲了一盏茶的工夫,张作霖总算是听懂了。
原来宁少秋要他写的檄文根本不是他要出兵去讨伐谁,而是想发文让城中的大家族去讨伐野猪寨。
张作霖不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要去攻打野猪寨,先不说这野猪寨打了没什么意义,光是这四大家族去不去都还是个问题,毕竟这几个家族没有哪一个是站在宁少秋这头的,又怎么会听他的命令去讨伐野猪寨呢!
宁少秋倒是没有和他解释太多,而是只说了一句老师到时候就知道了,之后便起身离开了。
张作霖看着他那信誓旦旦的样子,也是无奈地一笑,这年轻人的脑子就是活络,也罢,历州城的天下总归是他的,自己能帮上些忙就是好的,就别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张作霖号称移动的书库,那讨伐的檄文可以说是提笔就来,约莫两盏茶的光景,张作霖便拿着完成的檄文去找宁少秋了。
宁少秋此时正在正厅会见公孙武隆和云中唐呢!见张作霖来了,立即起身相迎。
张作霖拿出檄文,也没多说话,直接递给了宁少秋。
宁少秋倒是不急着打开看了,放在了一边,请张作霖上座之后,自己又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后朝着公孙武隆道:“你说的事情,本王大概有数了!二位没其他的事情请先回吧!”
公孙武隆和云中唐一听这话,赶忙起身,朝着二人拱拱手便退了下去。
见此二人离开,宁少秋这才拿着檄文看了起来。
张作霖在一旁看着云中唐和公孙武隆的背影,心中略一沉吟,好奇地问道:“这白衣青年是云中唐吧!”
“恩?”正在看檄文的宁少秋心念一动,朝着张作霖看去:“老师认识?”
张作霖点点头:“当年我刚到历州城的时候,见过一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年云中唐不过十七八岁,便已被称为历州第一才子,只是刚刚见他,差点没认出来!”
“为何?”宁少秋将檄文放下了,“难道他模样变了?”
张作霖摇摇头:“那年我刚见他的时候,那是何等意气风发的人物,如今虽然整个人平和了许多,可看着很落寞啊!”
“哦~”宁少秋盯着门外,若有所思地念叨了一声,便又重新拿起檄文了:“老师,这文不能这么写!得改改。。。。。”
明王府外,公孙武隆与云中唐并肩而行,公孙武隆低头不语,云中唐晃着扇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半响,云中唐纸扇一合,停下了脚步:“刚才那老人手上拿的应该是檄文用的纸吧?!”
公孙武隆不解地看了他一眼:“檄文?明王要檄文做什么?”
他不知,云中唐也不知。
一时沉默,便换了话题:“罢了!反正应该说的都和明王讲了,一切就看明王下一步棋怎么走了!”
“可我们为什么要给明王透露如今四家的情形啊?你要知道这也不是什么打盹的老虎,随时可能吃人的!我们怎么能为了跟狼斗而选择和老虎合作呢?”公孙武隆在集资大会上过一次宁少秋的套,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云中唐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便只能道:“武隆兄,你要相信,我这是为了公孙家着想!”
只听了这话,于思宝和尉迟恭便宽心了不少,当即不再打搅,出府去了。
宁少秋送他们出了门,便在院子里抬头看着天空的云,有些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呐呐道:“如今这历州城的风还真是吹得我心情愉悦啊!”
“这一次就看看是哪一家会上钩了!”
心情大好的宁少秋深呼吸了几口气,便往张作霖所在的屋子去了,他要找张作霖去写檄文。
几天过去,张作霖的神色都好了许多,想来身体各方面都回复的很好,此刻正自己泡着茶呢!
“哈哈!本王今天可是来着了!老师竟然在自己泡茶,真是荣幸!”宁少秋之前吃过一次张作霖的茶,很是对他的胃口,心里一直念着呢!可这煮茶是个力气活,他也不好劳烦年事已高而且又刚遭过大难的张作霖,没想到今日他竟然有如此雅兴!
“你来的正好!尝尝看老夫的手艺!”张作霖正好煮制完,便先给宁少秋倒了一杯。
这几日在明王府静养,张作霖偶尔也出去走走,坊间不少的流言让他重新认识了宁少秋这个纨绔子弟,再见他之时,也是对他生出了愈发多的欣赏。
张作霖自己想想,这宁少秋在皇城是怎样的混账,可来了历州城还没有一个月,便已经展露出如此心性,这和当年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是何其相似。文人好名,张作霖也不例外,想着这样的人竟然是自己教过的学生,心里自然乐开了花。现在看着宁少秋别提有多顺眼了!
宁少秋闻着杯中的茶香,顿时感觉整个毛孔都舒畅了,轻抿一口道:“老师的手艺真的没话说!”
“行了,少给老夫拍马屁!”张作霖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笑骂了一句,而后问道:“你今天怎么有闲情来我这里的,不是忙着整治城内治安吗?听说还学曹操弄了个五色棒,怎么样啊?”
宁少秋摸摸头,将茶杯放下了讪笑了一声:“没想到老师对我还挺关心的啊!连我弄五色棒的事情都知道了!”
“恩,只是没想到以前你还真听进去了!”张作霖以前也给宁少秋讲过曹操,作为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一任君主,他的很多事情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就比如这五色棒,在当时来看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跟已经腐败的差不多的东汉外戚以及宦官对着干。如今见宁少秋也运用了,还以为自己教的他都听进去了。
宁少秋没有解释,总不能说,那个听你课的宁少秋已经死了,这是我从历史书上自己学的。
若真这样说了,怕是会被张作霖当成傻子。
“是这样。。。。”宁少秋给张作霖讲了刚刚于思宝汇报的事情,然后道:“本王想请老师给我写一篇檄文!”
张作霖一愣,有些不解:“你这是要去打谁?”
“不是!”宁少秋摆摆手道:“本王想让老师写的檄文是这样的。。。。”
宁少秋大约讲了一盏茶的工夫,张作霖总算是听懂了。
原来宁少秋要他写的檄文根本不是他要出兵去讨伐谁,而是想发文让城中的大家族去讨伐野猪寨。
张作霖不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要去攻打野猪寨,先不说这野猪寨打了没什么意义,光是这四大家族去不去都还是个问题,毕竟这几个家族没有哪一个是站在宁少秋这头的,又怎么会听他的命令去讨伐野猪寨呢!
宁少秋倒是没有和他解释太多,而是只说了一句老师到时候就知道了,之后便起身离开了。
张作霖看着他那信誓旦旦的样子,也是无奈地一笑,这年轻人的脑子就是活络,也罢,历州城的天下总归是他的,自己能帮上些忙就是好的,就别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张作霖号称移动的书库,那讨伐的檄文可以说是提笔就来,约莫两盏茶的光景,张作霖便拿着完成的檄文去找宁少秋了。
宁少秋此时正在正厅会见公孙武隆和云中唐呢!见张作霖来了,立即起身相迎。
张作霖拿出檄文,也没多说话,直接递给了宁少秋。
宁少秋倒是不急着打开看了,放在了一边,请张作霖上座之后,自己又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后朝着公孙武隆道:“你说的事情,本王大概有数了!二位没其他的事情请先回吧!”
公孙武隆和云中唐一听这话,赶忙起身,朝着二人拱拱手便退了下去。
见此二人离开,宁少秋这才拿着檄文看了起来。
张作霖在一旁看着云中唐和公孙武隆的背影,心中略一沉吟,好奇地问道:“这白衣青年是云中唐吧!”
“恩?”正在看檄文的宁少秋心念一动,朝着张作霖看去:“老师认识?”
张作霖点点头:“当年我刚到历州城的时候,见过一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年云中唐不过十七八岁,便已被称为历州第一才子,只是刚刚见他,差点没认出来!”
“为何?”宁少秋将檄文放下了,“难道他模样变了?”
张作霖摇摇头:“那年我刚见他的时候,那是何等意气风发的人物,如今虽然整个人平和了许多,可看着很落寞啊!”
“哦~”宁少秋盯着门外,若有所思地念叨了一声,便又重新拿起檄文了:“老师,这文不能这么写!得改改。。。。。”
明王府外,公孙武隆与云中唐并肩而行,公孙武隆低头不语,云中唐晃着扇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半响,云中唐纸扇一合,停下了脚步:“刚才那老人手上拿的应该是檄文用的纸吧?!”
公孙武隆不解地看了他一眼:“檄文?明王要檄文做什么?”
他不知,云中唐也不知。
一时沉默,便换了话题:“罢了!反正应该说的都和明王讲了,一切就看明王下一步棋怎么走了!”
“可我们为什么要给明王透露如今四家的情形啊?你要知道这也不是什么打盹的老虎,随时可能吃人的!我们怎么能为了跟狼斗而选择和老虎合作呢?”公孙武隆在集资大会上过一次宁少秋的套,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云中唐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便只能道:“武隆兄,你要相信,我这是为了公孙家着想!”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