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 第十八章 送妾
- 19 第十九章 片刻静好
- 20 第二十章 密室
- 21 第二十一章 我姓萧
- 22 第二十二章 礼亲王
- 23 第二十三章 启程
- 24 第二十四章 玩大了
- 25 第二十五章 失忆
- 26 第二十六章 退婚
- 27 第二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28 第二十八章 庄子
- 29 第三十章 狗洞
- 30 第三十三章 再次相见
- 31 第三十四章 独处
- 32 第三十六章 诏书
- 33 第三十七章 回渭城
- 34 第三十八章 回府
- 35 第三十九章 选秀
- 36 第四十一章 教养嬷嬷
- 37 第四十三章 保媒
- 38 第四十六章 帕子
- 39 第四十七章 京城
- 40 第四十八章 喜讯
- 41 第四十九章 赴宴
- 42 第五十章 阮秀
- 43 第五十一章 不愿见之人
- 44 第五十二章 说项
- 45 第五十三章 再见
- 46 第五十四章 独处
- 47 第五十五章 除夕相见
- 48 第五十六章 面圣
- 49 第五十七章 赐婚
- 50 第五十八章 皇家秘辛 上
- 51 第五十九章 皇家秘辛 下
- 52 第六十章 嫁衣
- 53 第六十一章 孟骏驰
- 54 第六十二章 忠于先皇
- 55 第六十三章 雪灾
- 56 第六十四章 礼王府
- 57 第六十五章 墨梅亭中
- 58 第六十六章 达成一致
- 59 第六十七章 大老爷回府
- 60 第六十八章 见大老爷
- 61 第六十九章 王氏
- 62 第七十章 下聘礼
- 63 第七十一章 阴谋
- 64 第七十二章 买寿礼
- 65 第七十三章 调戏
- 66 第七十四章 英雄救妹
- 67 第七十五章 寿宴
- 68 第七十六章
- 69 第七十七章 题诗
- 70 第七十八章 相爱
- 71 第七十九章 对峙(上)
- 72 第八十章 对峙(下)
- 73 第八十一章 自辩
- 74 第八十二章 认人
- 75 第八十三章 解决(上)
- 76 第八十四章
- 77 第八十五章 哭
- 78 第八十六章 认人
- 79 第八十七章 转机
- 80 第八十八章 认罪
- 81 第八十九章 来龙
- 82 第九十章 去脉
- 83 第九十一章 处置
- 84 第九十二章
- 85 第九十三章
- 86 第九十四章 冲突
- 87 第九十五章 对峙
- 88 第九十六章 掳走
- 89 第九十七章 获救
- 90 第九十八章 交心
- 91 第九十九章 大婚
- 92 第一百章 不洞房
- 93 第一百零一章 进宫
- 94 第一百零二章 进宫2
- 95 第一百零三章 出宫
- 96 第一百零四章 交谈
- 97 第一百零五章 花蝴蝶
- 98 第一百零六章 请安
- 99 第一百零七章 回门
- 100 第一百零八字 求情
- 101 第一百零九章 计划出京
- 102 第一百一十章 夜行
- 103 第一百一十一章 遇袭
- 10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府
- 105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闹
- 106 第一百零四章 来人
- 107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弄巧成拙
- 108 第一百一十六章 碰瓷
- 109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罚
- 110 第一百一十八章 误会
- 111 第一百一十九章 和好
- 112 第一百二十章 洗三(一)
- 113 第一百二十一章 洗三(二)--蹊跷
- 114 第一百二十二章 洗三 (三)--原委
- 1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洗三 (四)--李氏
- 1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洗三(五)
- 1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表态
- 1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简单点
- 1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计
- 1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奉旨圆房
- 121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奉旨圆房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八章 庄子
第二十八章 庄子
谢安亦最终还是去了庄子。
那日谢二老爷下衙后,谢老太太马上差花红去请人,又关在房间里商量了快半个时辰,最后还是决定用八姐儿替七姐儿结这门亲。毕竟是孟老太爷的意思,孟家又理亏在先,谅他孟大老爷也决计不会执着于此。不过若谢安亦人在谢家总是不便,于是当天晚上谢老太太就派容妈妈去安排,第二日下人们早早的就准备停当,晌午还不到谢亦安就启程了。
一路上在车里,爱墨爱砚这两个丫头自是少不了一通怨言,谢亦安却是全不在意的样子。坐过两次马车后,她晕马车的的情况已是好了很多,于是她该吃吃,该喝喝,又在车上睡了个午觉。
傍晚时分,马车停了下来。王妈妈昨日连夜赶到了庄子,今天上午已经安排妥当,带着白莲和红菊等在庄子外。见谢安亦来了,便忙安排小厮把她的行李抬进去。
谢安亦也在爱墨爱砚的搀扶下进了庄子。不像渭城老宅是个五进的大院,庄子只有三进。谢安亦跟着王妈妈穿过垂花门来到内院,不禁生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慨。如她跟爱墨所说,来到庄子是可少了很多束缚的,可若想出了庄子,她自己心里清楚,难上加难啊。
许是下人们早得到指令,不得冲撞姑娘,早就躲得远远的,一路上谢安亦倒是没见到什么人。进了后院,王妈妈又领着她们绕过了正房,指了前面的后罩房道:“姑娘,前面就是了。老太君特意吩咐,要找一处安静的地方给姑娘养病。这里虽远了点,却胜在清净。”
爱墨气得牙直痒痒,这后罩房岂是嫡女的住处?刚到庄子就这样被欺负,以后可怎么办?!
她正想要替姑娘说一句,谢安亦却只是“嗯”了一声,也没表现出什么,走了进去。
后罩房也是坐北朝南,采光不错,却比她之前住的清风苑小了很多,少了好几间房。这对一个古代大家嫡女来说真的算得上侮辱,可谢安亦是现代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生活过,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且她跟爱墨爱砚也住不了几间,只要屋子干净,她都可以接受。
爱砚一直跟在谢安亦身边服侍,见她没说不满,便使眼色给爱墨,爱墨只能作罢。
“姑娘,老太君还有事吩咐老奴去办,这些天老奴要呆在渭城。爱墨爱砚还是在姑娘身边陪着,姑娘若是有吩咐,就让白莲红菊去办,这两个丫头粗活做的多,腿脚快,人也伶俐,就留在姑娘院子里。老太君怕庄子大厨房的饭姑娘吃不惯,破例给姑娘开了小厨房,以后每三日就有粗使婆子来送菜。姑娘想吃什么,也可以让红菊吩咐刘婆子去做。这刘婆子手艺是几个庄子中最好的,虽然是个哑巴,可耳朵是能听得见的。……”
王妈妈嘱咐了一番,便留了白莲红菊出去了。
众人安置妥当,暂且不表。
……
谢安亦已经在庄子上过了三日了,除了不能出去走,她还是非常满意的。每天不用早起,不用请安,吃了睡,睡了吃,无聊的时候挑本书看,还有爱墨爱砚无微不至的照顾,真是爽歪歪。只是院门被不认识的婆子看着,除了白莲红菊,不许任何人出入,跟被监禁没什么差别,好在谢安亦比较宅,并没有太纠结此事。
这日,谢安亦正在看话本子,爱砚在一旁伺候。谢安亦已经观察她几天了,最近她一直心神不宁的,好似有心事。这不,谢安亦让她倒杯茶,她去差点把茶杯打翻,这可不是她往日能做的出来的。
谢安亦放下书,叫了爱砚到身前,说:“可是有什么事?说吧。”
爱砚沉默了一会,轻声道:“前日是初一,可姑娘的月例银子却没到。咱们手上银子不多,若是没有进项,这……”
谢安亦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现在被关在庄子里,日子久了,大家慢慢都会忘记有七姐儿这么个人,就是死在庄子里也没人知道。若是手里有银子还好办,多打赏点,下人们也不太会为难,毕竟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可若是连银子都拿不出……
“我知道了,你去叫爱墨打听打听这庄子的情况,她出不去,就让她跟白莲红菊打好关系,再给看门的婆子点好处。有消息了就来回我。”
爱墨连忙点头答应,出去找爱砚了。不一会,就又走了进来,在谢安亦耳边轻声道:“白莲刚刚递给我张纸条。”
说完,轻轻将纸条放在桌子上。
纸条被揉成一团,谢安亦轻轻展开,看了看,马上皱着眉头将纸条凑到蜡烛边烧掉了。
当晚,谢安亦称饭菜不合口味闹了起来,她住的院子整晚灯火通明,下人们被罚跪了一地。外院的下人们听说过这七姐儿嚣张跋扈,早已见怪不怪。
第二天一早,爱墨给谢安亦布菜的时候不小心,将菜落到地上,被罚跪在谢安亦房里,不给饭吃,直到傍晚才给放出去。
爱墨走出屋子的时候步路蹒跚,差点撞到刚从净房出来的看院子的粗使婆子。那粗使婆子不禁问了几句,二人聊了一会,相见恨晚。
……
夜深了,乡下的庄子静悄悄的,已经快入了冬,连个虫子的叫声都没有。
“你也真是可怜,小小年纪没了爹娘,有这么个主子,你的日子可不好过。”粗使婆子童婆子大着舌头道。
“那有什么办法,咱们做下人的,不就是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童妈妈你一把年纪,听说以前在庄子上也是有小丫鬟伺候的,怎么就落得给人看门了。”爱墨忙又倒了一杯酒给童妈妈。
这童婆子在庄子上也算小有名气,以前也是个管事的,给主子办了几件事,主子甚是满意,还专门给她配了个小丫鬟。可此人有一恶习,嗜酒如命,一次因为喝醉差点耽误大事,被主子罚了板子,做了粗使婆子。这次让她看门,虽然比扫地洗衣轻松,可她还是看不上,眼高手低,一心想做大事。
爱墨趁着晚上没什么人,就拉着她到旁边耳房喝酒,两杯下肚,不少事情都像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那日谢二老爷下衙后,谢老太太马上差花红去请人,又关在房间里商量了快半个时辰,最后还是决定用八姐儿替七姐儿结这门亲。毕竟是孟老太爷的意思,孟家又理亏在先,谅他孟大老爷也决计不会执着于此。不过若谢安亦人在谢家总是不便,于是当天晚上谢老太太就派容妈妈去安排,第二日下人们早早的就准备停当,晌午还不到谢亦安就启程了。
一路上在车里,爱墨爱砚这两个丫头自是少不了一通怨言,谢亦安却是全不在意的样子。坐过两次马车后,她晕马车的的情况已是好了很多,于是她该吃吃,该喝喝,又在车上睡了个午觉。
傍晚时分,马车停了下来。王妈妈昨日连夜赶到了庄子,今天上午已经安排妥当,带着白莲和红菊等在庄子外。见谢安亦来了,便忙安排小厮把她的行李抬进去。
谢安亦也在爱墨爱砚的搀扶下进了庄子。不像渭城老宅是个五进的大院,庄子只有三进。谢安亦跟着王妈妈穿过垂花门来到内院,不禁生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慨。如她跟爱墨所说,来到庄子是可少了很多束缚的,可若想出了庄子,她自己心里清楚,难上加难啊。
许是下人们早得到指令,不得冲撞姑娘,早就躲得远远的,一路上谢安亦倒是没见到什么人。进了后院,王妈妈又领着她们绕过了正房,指了前面的后罩房道:“姑娘,前面就是了。老太君特意吩咐,要找一处安静的地方给姑娘养病。这里虽远了点,却胜在清净。”
爱墨气得牙直痒痒,这后罩房岂是嫡女的住处?刚到庄子就这样被欺负,以后可怎么办?!
她正想要替姑娘说一句,谢安亦却只是“嗯”了一声,也没表现出什么,走了进去。
后罩房也是坐北朝南,采光不错,却比她之前住的清风苑小了很多,少了好几间房。这对一个古代大家嫡女来说真的算得上侮辱,可谢安亦是现代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生活过,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且她跟爱墨爱砚也住不了几间,只要屋子干净,她都可以接受。
爱砚一直跟在谢安亦身边服侍,见她没说不满,便使眼色给爱墨,爱墨只能作罢。
“姑娘,老太君还有事吩咐老奴去办,这些天老奴要呆在渭城。爱墨爱砚还是在姑娘身边陪着,姑娘若是有吩咐,就让白莲红菊去办,这两个丫头粗活做的多,腿脚快,人也伶俐,就留在姑娘院子里。老太君怕庄子大厨房的饭姑娘吃不惯,破例给姑娘开了小厨房,以后每三日就有粗使婆子来送菜。姑娘想吃什么,也可以让红菊吩咐刘婆子去做。这刘婆子手艺是几个庄子中最好的,虽然是个哑巴,可耳朵是能听得见的。……”
王妈妈嘱咐了一番,便留了白莲红菊出去了。
众人安置妥当,暂且不表。
……
谢安亦已经在庄子上过了三日了,除了不能出去走,她还是非常满意的。每天不用早起,不用请安,吃了睡,睡了吃,无聊的时候挑本书看,还有爱墨爱砚无微不至的照顾,真是爽歪歪。只是院门被不认识的婆子看着,除了白莲红菊,不许任何人出入,跟被监禁没什么差别,好在谢安亦比较宅,并没有太纠结此事。
这日,谢安亦正在看话本子,爱砚在一旁伺候。谢安亦已经观察她几天了,最近她一直心神不宁的,好似有心事。这不,谢安亦让她倒杯茶,她去差点把茶杯打翻,这可不是她往日能做的出来的。
谢安亦放下书,叫了爱砚到身前,说:“可是有什么事?说吧。”
爱砚沉默了一会,轻声道:“前日是初一,可姑娘的月例银子却没到。咱们手上银子不多,若是没有进项,这……”
谢安亦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现在被关在庄子里,日子久了,大家慢慢都会忘记有七姐儿这么个人,就是死在庄子里也没人知道。若是手里有银子还好办,多打赏点,下人们也不太会为难,毕竟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可若是连银子都拿不出……
“我知道了,你去叫爱墨打听打听这庄子的情况,她出不去,就让她跟白莲红菊打好关系,再给看门的婆子点好处。有消息了就来回我。”
爱墨连忙点头答应,出去找爱砚了。不一会,就又走了进来,在谢安亦耳边轻声道:“白莲刚刚递给我张纸条。”
说完,轻轻将纸条放在桌子上。
纸条被揉成一团,谢安亦轻轻展开,看了看,马上皱着眉头将纸条凑到蜡烛边烧掉了。
当晚,谢安亦称饭菜不合口味闹了起来,她住的院子整晚灯火通明,下人们被罚跪了一地。外院的下人们听说过这七姐儿嚣张跋扈,早已见怪不怪。
第二天一早,爱墨给谢安亦布菜的时候不小心,将菜落到地上,被罚跪在谢安亦房里,不给饭吃,直到傍晚才给放出去。
爱墨走出屋子的时候步路蹒跚,差点撞到刚从净房出来的看院子的粗使婆子。那粗使婆子不禁问了几句,二人聊了一会,相见恨晚。
……
夜深了,乡下的庄子静悄悄的,已经快入了冬,连个虫子的叫声都没有。
“你也真是可怜,小小年纪没了爹娘,有这么个主子,你的日子可不好过。”粗使婆子童婆子大着舌头道。
“那有什么办法,咱们做下人的,不就是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童妈妈你一把年纪,听说以前在庄子上也是有小丫鬟伺候的,怎么就落得给人看门了。”爱墨忙又倒了一杯酒给童妈妈。
这童婆子在庄子上也算小有名气,以前也是个管事的,给主子办了几件事,主子甚是满意,还专门给她配了个小丫鬟。可此人有一恶习,嗜酒如命,一次因为喝醉差点耽误大事,被主子罚了板子,做了粗使婆子。这次让她看门,虽然比扫地洗衣轻松,可她还是看不上,眼高手低,一心想做大事。
爱墨趁着晚上没什么人,就拉着她到旁边耳房喝酒,两杯下肚,不少事情都像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