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 第四十七章 京城
- 40 第四十八章 喜讯
- 41 第四十九章 赴宴
- 42 第五十章 阮秀
- 43 第五十一章 不愿见之人
- 44 第五十二章 说项
- 45 第五十三章 再见
- 46 第五十四章 独处
- 47 第五十五章 除夕相见
- 48 第五十六章 面圣
- 49 第五十七章 赐婚
- 50 第五十八章 皇家秘辛 上
- 51 第五十九章 皇家秘辛 下
- 52 第六十章 嫁衣
- 53 第六十一章 孟骏驰
- 54 第六十二章 忠于先皇
- 55 第六十三章 雪灾
- 56 第六十四章 礼王府
- 57 第六十五章 墨梅亭中
- 58 第六十六章 达成一致
- 59 第六十七章 大老爷回府
- 60 第六十八章 见大老爷
- 61 第六十九章 王氏
- 62 第七十章 下聘礼
- 63 第七十一章 阴谋
- 64 第七十二章 买寿礼
- 65 第七十三章 调戏
- 66 第七十四章 英雄救妹
- 67 第七十五章 寿宴
- 68 第七十六章
- 69 第七十七章 题诗
- 70 第七十八章 相爱
- 71 第七十九章 对峙(上)
- 72 第八十章 对峙(下)
- 73 第八十一章 自辩
- 74 第八十二章 认人
- 75 第八十三章 解决(上)
- 76 第八十四章
- 77 第八十五章 哭
- 78 第八十六章 认人
- 79 第八十七章 转机
- 80 第八十八章 认罪
- 81 第八十九章 来龙
- 82 第九十章 去脉
- 83 第九十一章 处置
- 84 第九十二章
- 85 第九十三章
- 86 第九十四章 冲突
- 87 第九十五章 对峙
- 88 第九十六章 掳走
- 89 第九十七章 获救
- 90 第九十八章 交心
- 91 第九十九章 大婚
- 92 第一百章 不洞房
- 93 第一百零一章 进宫
- 94 第一百零二章 进宫2
- 95 第一百零三章 出宫
- 96 第一百零四章 交谈
- 97 第一百零五章 花蝴蝶
- 98 第一百零六章 请安
- 99 第一百零七章 回门
- 100 第一百零八字 求情
- 101 第一百零九章 计划出京
- 102 第一百一十章 夜行
- 103 第一百一十一章 遇袭
- 10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府
- 105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闹
- 106 第一百零四章 来人
- 107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弄巧成拙
- 108 第一百一十六章 碰瓷
- 109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罚
- 110 第一百一十八章 误会
- 111 第一百一十九章 和好
- 112 第一百二十章 洗三(一)
- 113 第一百二十一章 洗三(二)--蹊跷
- 114 第一百二十二章 洗三 (三)--原委
- 1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洗三 (四)--李氏
- 1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洗三(五)
- 1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表态
- 1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简单点
- 1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计
- 1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奉旨圆房
- 121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奉旨圆房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七章 赐婚
第五十七章 赐婚
“那个穿红色衣裳的,你是哪家的啊?”
谢安亦愣了半晌,见身边二人都未说话,突然意识到自己穿的就是红色宫装,才低着头开口道:“回皇上的话,民女是渭城谢家三房嫡长女谢安亦,家父乃并州知府谢之礼,大伯父谢之书现任礼部尚书。”
谢安亦这几句话说得不急不慢,声音又十分清脆,如清泉入口,又像流水击石。说完御花园又陷入了宁静之中,谢安亦手心开始冒汗,为何这皇帝不说话了?她又回想了一遍刚刚说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啊?
“哀家听说骏驰那孩子就是与你们谢家定了亲,是不是啊?”这时,一个低沉却柔和的声音打破了尴尬的局面。
这应该是太后了。谢安亦稍作思索,低头道:“回娘娘的话,正是家妹。”
听了太后与谢安亦的对话,皇帝像是缓过神来一般,道:“你抬起头给朕看看。”
谢安亦不得不缓缓抬起了头,目光却不敢与皇帝对视,只是盯着那明黄色的衣角。余光可以感觉到那人大概三十多岁,中年大叔的气质,却又不怒而威。
谁知皇帝又不说话了,气氛再一次尴尬起来。谢安亦只感觉有数道目光都在齐刷刷地盯着她瞧,有审视的,有大量的,有羡慕的,还有嫉妒的……说实话,这感觉一点也不好,她一个现代人,又不是大明星,何曾被人这么盯着看过?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她越发觉得窘迫起来,好像她一个女子脱光了走进男澡堂一样。
皇帝没出声,一旁的太后却是看不下去了,和蔼地说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哀家总听人说这孟家人男子英俊不凡,女子貌美如花,今天见着了果然是个伶俐的。”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谢安亦默背了这首《北方有佳人》,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有戏!太后这是在众人面前给她定了位,往好了说,那叫绝世独立,夸她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双,而她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可往后面想,谁知这美貌不会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呢。太后这话是不是在提醒皇帝?
谢安亦有些小窃喜,却又有着小忐忑,因为这诗歌后面说的却是“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果然,太后说完此话后皇帝便不再与谢安亦说话了。他又问了另外两名秀女几句,听着倒像是对那江西巡抚的嫡女很感兴趣。
见此,太后便开口封了那江西巡抚嫡女美人的封号,又特意嘱咐了她几句,让她好好伺候皇帝,为皇家开枝散叶。
皇帝对此倒是没说什么,不过谢安亦明显能从周围不那么压抑的氛围中感受到他此时的心情应该是不错的。
她心中松了口气,正以为没她什么事了的时候,太后又开口了:“皇帝,哀家看那谢家姑娘不错,不如指给……”
太后这话还没说完,皇帝马上道:“母后,太子早已娶了太子妃,连侧妃都已经有两个了。其他适龄的皇子也早已娶妃,这……”
太后的意思很简单,怕皇帝还惦记着谢安亦,便想将她早早指婚出去。本朝皇帝虽说高高在上,做事强势,可夺人妻妾的事是万万做不出的。听皇帝的意思,他又不太愿意。
“哀家的皇孙们虽然都已成家,可还有一人皇帝却是给忘了。”太后卖了个关子后又道:“这礼亲王妃已去世已三年有余,偌大一个王府后院却没个主母可不行。我看着谢家的年纪虽小,做事却沉稳,是个好人选。”
皇帝略思考了一下,便点头应了:“传朕旨意,并州知府谢之礼之女谢安亦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特将此女许配礼亲王萧啸寒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太监听完传旨去了,谢安亦忙跪下谢恩,可她心里却无法平静,久久缓不过劲来。
……
仁寿宫偏殿内,太监宫女们都站在站在门外,只有太后与皇帝二人。
太后坐在贵妃榻上,皇帝坐在他下首,没说话,只是慢慢地饮茶。
“皇帝可是在怪哀家。”太后叹了口气道。
“儿臣不敢。”皇帝脸上卑恭,可太后是她的亲生母亲,怎能不知此刻他是怎么想的。
“哀家知道你还一心想着陆氏。”
“儿臣没有。”
哀家怜惜地看着皇帝,缓缓说道:“你是哀家怀胎十月生下的,是哀家肚子中的肉,哀家怎不知你。后宫嫔妃都喜穿青色衣裳,只因你从前曾对着小陆氏说过她着青色甚美,大家便都以为你喜女子穿青色。哀家却知道,你最中意的确是陆氏的大红宫装。”
见皇帝神色有些动容,太后循循善诱道:“那谢氏虽看上去与当初的陆氏一样,可她毕竟不是陆氏。”
“母后……”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听到太后说道陆氏的时候,竟有些哽咽了,他看着太后,希望她不要再说下去。
太后便转移了话题:“礼亲王已成年多年,却一直称病留在京中不曾去封地,皇帝难道不担心吗?”
说道政事,皇帝马上换了一副神情,正襟危坐道:“儿臣懂得母后的用心良苦。刘氏死后,礼亲王便无再娶妻之意,儿臣又不能不顾他丧妻之痛,为他赐婚。此次选秀,的确是个好机会。只是,这谢氏合适吗?”
太后见他再提谢氏面上却无异样,很是赞赏,说道:“哀家觉得合适。谢家与孟家是一根线上的蚂蚱,而孟家与礼亲王却是水火难容。”
“儿臣明白,不能让礼亲王通过联姻使势力上有所增长。”
“嗯,你明白就好,这也是我为何当初要将我娘家侄女赐婚给他的原因。只可惜,我那侄女命不好……这次礼亲王成亲后,皇帝要下旨尽快让他回封地去!”
“是。”
谢安亦愣了半晌,见身边二人都未说话,突然意识到自己穿的就是红色宫装,才低着头开口道:“回皇上的话,民女是渭城谢家三房嫡长女谢安亦,家父乃并州知府谢之礼,大伯父谢之书现任礼部尚书。”
谢安亦这几句话说得不急不慢,声音又十分清脆,如清泉入口,又像流水击石。说完御花园又陷入了宁静之中,谢安亦手心开始冒汗,为何这皇帝不说话了?她又回想了一遍刚刚说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啊?
“哀家听说骏驰那孩子就是与你们谢家定了亲,是不是啊?”这时,一个低沉却柔和的声音打破了尴尬的局面。
这应该是太后了。谢安亦稍作思索,低头道:“回娘娘的话,正是家妹。”
听了太后与谢安亦的对话,皇帝像是缓过神来一般,道:“你抬起头给朕看看。”
谢安亦不得不缓缓抬起了头,目光却不敢与皇帝对视,只是盯着那明黄色的衣角。余光可以感觉到那人大概三十多岁,中年大叔的气质,却又不怒而威。
谁知皇帝又不说话了,气氛再一次尴尬起来。谢安亦只感觉有数道目光都在齐刷刷地盯着她瞧,有审视的,有大量的,有羡慕的,还有嫉妒的……说实话,这感觉一点也不好,她一个现代人,又不是大明星,何曾被人这么盯着看过?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她越发觉得窘迫起来,好像她一个女子脱光了走进男澡堂一样。
皇帝没出声,一旁的太后却是看不下去了,和蔼地说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哀家总听人说这孟家人男子英俊不凡,女子貌美如花,今天见着了果然是个伶俐的。”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谢安亦默背了这首《北方有佳人》,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有戏!太后这是在众人面前给她定了位,往好了说,那叫绝世独立,夸她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双,而她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可往后面想,谁知这美貌不会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呢。太后这话是不是在提醒皇帝?
谢安亦有些小窃喜,却又有着小忐忑,因为这诗歌后面说的却是“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果然,太后说完此话后皇帝便不再与谢安亦说话了。他又问了另外两名秀女几句,听着倒像是对那江西巡抚的嫡女很感兴趣。
见此,太后便开口封了那江西巡抚嫡女美人的封号,又特意嘱咐了她几句,让她好好伺候皇帝,为皇家开枝散叶。
皇帝对此倒是没说什么,不过谢安亦明显能从周围不那么压抑的氛围中感受到他此时的心情应该是不错的。
她心中松了口气,正以为没她什么事了的时候,太后又开口了:“皇帝,哀家看那谢家姑娘不错,不如指给……”
太后这话还没说完,皇帝马上道:“母后,太子早已娶了太子妃,连侧妃都已经有两个了。其他适龄的皇子也早已娶妃,这……”
太后的意思很简单,怕皇帝还惦记着谢安亦,便想将她早早指婚出去。本朝皇帝虽说高高在上,做事强势,可夺人妻妾的事是万万做不出的。听皇帝的意思,他又不太愿意。
“哀家的皇孙们虽然都已成家,可还有一人皇帝却是给忘了。”太后卖了个关子后又道:“这礼亲王妃已去世已三年有余,偌大一个王府后院却没个主母可不行。我看着谢家的年纪虽小,做事却沉稳,是个好人选。”
皇帝略思考了一下,便点头应了:“传朕旨意,并州知府谢之礼之女谢安亦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特将此女许配礼亲王萧啸寒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太监听完传旨去了,谢安亦忙跪下谢恩,可她心里却无法平静,久久缓不过劲来。
……
仁寿宫偏殿内,太监宫女们都站在站在门外,只有太后与皇帝二人。
太后坐在贵妃榻上,皇帝坐在他下首,没说话,只是慢慢地饮茶。
“皇帝可是在怪哀家。”太后叹了口气道。
“儿臣不敢。”皇帝脸上卑恭,可太后是她的亲生母亲,怎能不知此刻他是怎么想的。
“哀家知道你还一心想着陆氏。”
“儿臣没有。”
哀家怜惜地看着皇帝,缓缓说道:“你是哀家怀胎十月生下的,是哀家肚子中的肉,哀家怎不知你。后宫嫔妃都喜穿青色衣裳,只因你从前曾对着小陆氏说过她着青色甚美,大家便都以为你喜女子穿青色。哀家却知道,你最中意的确是陆氏的大红宫装。”
见皇帝神色有些动容,太后循循善诱道:“那谢氏虽看上去与当初的陆氏一样,可她毕竟不是陆氏。”
“母后……”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听到太后说道陆氏的时候,竟有些哽咽了,他看着太后,希望她不要再说下去。
太后便转移了话题:“礼亲王已成年多年,却一直称病留在京中不曾去封地,皇帝难道不担心吗?”
说道政事,皇帝马上换了一副神情,正襟危坐道:“儿臣懂得母后的用心良苦。刘氏死后,礼亲王便无再娶妻之意,儿臣又不能不顾他丧妻之痛,为他赐婚。此次选秀,的确是个好机会。只是,这谢氏合适吗?”
太后见他再提谢氏面上却无异样,很是赞赏,说道:“哀家觉得合适。谢家与孟家是一根线上的蚂蚱,而孟家与礼亲王却是水火难容。”
“儿臣明白,不能让礼亲王通过联姻使势力上有所增长。”
“嗯,你明白就好,这也是我为何当初要将我娘家侄女赐婚给他的原因。只可惜,我那侄女命不好……这次礼亲王成亲后,皇帝要下旨尽快让他回封地去!”
“是。”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