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4 第七十四章 大学生冯彪 (求收藏、推荐)
- 75 第七十五章 半夏的惊叹!(求收藏、推荐)
- 76 第七十六章 薪火的传承
- 77 第七十七章 都还有希望 (大家平安夜快乐!)
- 78 第七十八章 夏女士一家的归来
- 79 第七十九章 半夏:姐姐发现了个好玩的地方 (求收藏、推荐)
- 80 第八十章 女孩的一个轻吻 (求收藏、推荐)
- 81 第八十一章 谁家还有这个福气 (求收藏、推荐)
- 82 第八十二章 没出息的大学生 (求收藏、推荐)
- 83 第八十三章 给何彪架势
- 84 第八十四章 赠白珙桐!
- 85 第八十五章 酿酒人家
- 86 第八十六章 叔,我们来向您讨一碗酒喝
- 87 第八十七章 老宅的新生,酿酒人的新生
- 88 第八十八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新年快乐!)
- 89 第八十九章 喝!
- 90 第九十章 老人们的烦恼 (加更,大家新年快乐!)
- 91 第九十一章 那最牛的就是我爹!(求收藏、推荐)
- 92 第九十二章 上梁 (求收藏、推荐)
- 93 第九十三章 麻爷 (求收藏、推荐)
- 94 第九十四章 资深老傲娇 (求收藏、推荐)
- 95 第九十五章 僵持的两人 (求收藏、推荐)
- 96 第九十六章 狙击白珙桐
- 97 第九十七章 不忍破坏的宁静 (求收藏、推荐)
- 98 第九十八章 导一场大戏
- 99 第九十九章 您相信有神一样的天才吗?
- 100 上架感言!
- 101 第一百章 谁是棋手! (求订阅)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珙桐团队的应对 (二更求订阅)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谁是老虎,谁是猴子?
- 104 第一百三章 全村总动员 (四更求订阅、月票!)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全村一起保护白珙桐!(求订阅)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我错了 (求订阅)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此间村落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吃肉?吃草? (求订阅)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向白珙桐宣战!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正衣冠,行拜师礼 (求订阅)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白日天 (求订阅)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周五,晚上ba?dian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队集合! (求订阅)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万年台前看直播!(二更,求订阅)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蔡青珊乐了!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跟郭老师去学相声吧!(三千字大章,求订阅)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郭老师的回应 (求订阅)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大魔王:你经历过绝望吗?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回家好,回家不受欺负 (求订阅)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布依族完结 (一)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布依族完结 (二)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布依族完结 (终)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求订阅)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夏离开 (求订阅)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煲电话粥 (三更,求订阅)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选择哪条路?(求订阅)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设计费到账了!(求订阅)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购物!(求订阅)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各高校对白珙桐的抢夺 (求订阅)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得白珙桐者得天下 (求订阅)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高校领导都在开会!(求订阅)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教授!(求订阅)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洋楼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臭屁珙桐 (新年快乐!)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自恋珙桐 (新年好!)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游水木园 (明天恢复!)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传奇的起源 (求订阅!还有更!)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将载入史册的讲座 (二更,求订阅)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全场瞩目! (求订阅)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震撼!(二更,各种求)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上帝死了!(求订阅)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革命 (求订阅)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向古典主义开炮!(求订阅、打赏)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了拂身去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欧洲与美利坚的两极反应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白珙桐工作室成立!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工作室的走向 (求订阅)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入殿堂 (求订阅)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建筑与戒指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误会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建筑美学的十大法则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去见半夏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传世的系列 (求订阅)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本姑娘这床够大! (卷终,求订阅)
- 155 新卷,悉尼歌剧院介绍大概
- 156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名不见经传的设计竞赛
- 157 第一百五十五章 噢,上帝!(去订阅)
- 158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方风云动
- 159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球十大顶尖歌剧院
- 160 第一百五十八章 哥带你们虐主角去!
- 161 第一百五十九章 风骚珙桐 (还有更)
- 162 第一百六十章 土著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哟,这是等我呢?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震天骄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教育教育天才
- 166 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课
- 167 第一百六十五章 拆台赌场
- 168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教堂设计
- 169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去去就来
- 170 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来捣乱的?
- 171 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说,要有光!(求订阅,精彩)
- 172 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与闲适,谁是伤仲永?
- 173 第一百七十一章 传奇的故事 (还有更)
- 174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与大师们的偶遇
- 175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来了!
- 176 第一百七十四章 go!go!go!
- 177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征服天堂!
- 178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世界十大歌剧院的气度
- 179 第一百七十七章 引起的轰动
- 180 第一百七十八章 白珙桐登台!(还有更)
- 181 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鲸的一角
- 182 第一百八十章 乌托邦式的设计?
- 183 第一百八十一章 总理被惊动
- 184 第一百八十二章 翻盘!
- 185 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珙桐!
- 186 第一百八十四章 邀请函
- 187 第一百八十五章 社区教堂的落成
- 188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就叫她‘光之教堂’吧!
- 189 第一百八十七章 马森会长的邀请
- 190 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代派的基石
- 191 第一百八十九章 归国后的日常
- 192 第一百九十章 唯一人!
- 193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未来不能抛弃过去
- 194 第一百九十二章 承包了奖项!
- 195 第一百九十三章 造神运动
- 196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本土建筑引导者!
- 197 第一百九十五章 薛会长的邀请
- 198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任广白的毕设展示
- 199 第一百九十七章 任广白的光芒 (上)
- 200 第一百九十八 任广白的光芒 (下)
- 201 第一百九十九章 芝加哥学派
- 202 第两百章 重构城市天际线
- 203 第两百零一章 又要做讲座了
- 204 第两百零二章 三个理念
- 205 第两百零三章 安德鲁-印第安纳石油大厦
- 206 第两百零四章 白神不开轻易的讲座
- 207 第二百零五章 中国八大元素
- 208 第二百零六章 还要开讲座?!
- 209 第二百零七章 再一次相遇 (求订阅)
- 210 第两百零八章 白珙桐的四场讲座
- 211 第二百零九章 没有天花板的白珙桐 (求订阅)
- 212 第二百一十章 美利坚金牌奖 (求订阅)
- 213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中国馆 (求订阅)
- 214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中国与岛国禅文化的对比
- 215 第二百一十三章 那年今日 (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 216 第二百一十四章 走,咱们翘班!(求订阅)
- 217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夜至板万 (求订阅)
- 218 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棍苏木 (求订阅)
- 219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山深处的奇迹 (求订阅)
- 220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女婿上门
- 221 第二百一十九章 闷骚的老丈人 (求订阅)
- 222 第二百二十章 回老白家 (求订阅)
- 223 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子两的秘密(求订阅)
- 224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临别动员会议 (求订阅)
- 225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迪的巴塞罗那 (求订阅)
- 226 第二百二十四章 搞事情!(求订阅)
- 227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没眼力劲的家伙们 (求订阅)
- 228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去去就来!(求订阅)
- 229 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珙桐疯了!(求订阅)
- 230 第二百二十八章 米拉之家 (求订阅)
- 231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年三十 (求订阅)
- 232 第二百三十章 巴特罗公寓与桂尔宫 (求订阅)
- 233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评判开始 (求订阅)
- 234 第二百三十二章 转变 (求订阅)
- 235 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设计师现在还好吗?(求订阅)
- 236 第二百三十四章 对不起,我们暂不接受采访 (求订阅)
- 237 第二百三十五章 白神在巴塞罗那 (求订阅)
- 238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国馆落成 (求订阅)
- 239 第二百三十七章 现代派的号角 (求订阅)
- 240 第二百三十八章 志愿者姑娘 (求订阅)
- 241 第二百三十九章 巴塞罗那博览会开幕! (求订阅)
- 242 第二百四十章 开馆! (求订阅)
- 243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逢白必败’定理 (求个订阅)
- 244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料事如神的白珙桐 (求订阅)
- 245 第二百四十三章 岛国精神领袖白珙桐 (求订阅)
- 246 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山美秀子 (求订阅)
- 247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师法长城!(求订阅)
- 248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次拒绝!(求订阅)
- 249 第二百四十七章 左超!(求订阅)
- 250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积蓄力量!(求订阅)
- 251 第二百四十九章 气势的蜕变 (求订阅)
- 252 第二百五十章 爷们有靠山 (求订阅)
- 253 第二百五十一章 白神手下无弱兵!
- 254 第二百五十二章 价值数百亿造价的美术馆
- 255 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见小山美秀子 (求订阅)
- 256 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秀子教主的团队 (求订阅)
- 257 第二百五十五章 白设计师,您飞过去?(求订阅)
- 258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篇《桃花源记》
- 259 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秀美术馆
- 260 第二百五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开始 (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四章 赠白珙桐!
第八十四章 赠白珙桐!
中国,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是‘土’的文明。
土在国人的心灵中已被抽象出来,其生生不息的意蕴早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现实生活。
从远古先民对土的狂热崇拜,到儒家‘仁’的思想的提出。
从以‘礼’为形制的对生命的崇敬,到内化于中国人生命之流的生生不息的思想底蕴,无不深刻反映了土生生不息的思想之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意义。
中国古代艺术反映了对生生不息的思想内流的返璞归真,‘气韵生动’亦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与目标,更是中国古典美学显著的审美标尺之一。
艺术中暗含着节奏与律动的音乐感,这就是‘韵’,即是生命的精神。
然而土终究也还是平实之物,中国文化中的现世精神即是源自土的实在性。
实用理性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所以,对土的解读是理解中国文化之谜的又一通经。
有许多人曾问,为何欧洲留有的教堂、宫殿能给人发自内心的震撼,可中国的古建筑却显得低调、朴素?
当然低调、朴素在这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若是不客气,可以用平凡、普通、不起眼去代替。
有人亦要问,是否是,中国老祖宗的建筑就是比不上西方老祖宗的建筑?
当然不!
这是根子上的不同。
西方人的教堂、建筑,它不是为人造的,它是给上帝修建的。
它的标杆是上帝。
中国不这样,中国人更务实,是以人为尺度,是给自己建造更舒适的宅子。
整个美学原则也都更重意境,而不是在形势。
土陶历史悠久,被称为‘泥与火的艺术’。
为何彪修建的土陶窑花上了两天多时间。
建成之后,凡是空闲着的村民们都聚在了何彪家前,打量着那新窑,眼神中满是羡慕。
新窑依老屋而建,顺延而下,高度的起伏,坡屋顶的延续让土陶窑与屋子有一种莫名的统一与协调。
俩天多的时间,珙桐在屋里说的那段话已经被口口相传,整个村子的村民是都听说了。
“白设计师给何彪家送去了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
“何彪家要发达了,被白设计师看重了。”
“以后等城里人来咱们板万村旅游,何彪家就成为咱们村的标志了。”
“是吗,那可得去和老何打好关系。”
“白设计师那手简直能点石成金啊!”
“老何一家上辈子是修了怎样的福气,才能盼来白设计师啊。”
......
何家前的空地上,何父何母翻箱倒柜掏出了两人还是结婚时穿的衣裳,油光满面,喜悦激动极了。
拿出提前买好的瓜果,烟水为村民们散去。
跟着老何又从屋里抱出一捆不知是几百几千响的鞭炮。
铺开后,手捏着烟头去点燃薪子。
‘噼里啪啦...’
刺耳的鞭炮声响起,鞭炮屑炸的满地都是,通红通红的一片。
珙桐和半夏站在何父、何母的身旁。
在鞭炮响起的一刹那,珙桐敏感的注意到了半夏脸色的变化。
小脸有些泛白,眼睛也不敢望着。
哪怕是用手捂着耳朵,每每鞭炮响起时身子也在微微哆嗦。
见状,没有多做思考。
珙桐直接靠近了一步,半搂着的姿态,伸出自己的手轻轻盖在了半夏的手背上,为她捂起了耳朵。
珙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半夏的身子先是剧烈一颤,可紧跟着似乎就恢复了镇定,变得踏实。
半夏察觉出了身后的人,感受着那熟悉的温度,突然就不怕了。
“谢谢。”
也不管珙桐听没听清,小声呢喃。
她睁开了眼睛,自幼时被炸伤起,第一次又直望向了正燃着的鞭炮。
她的脸上染着嫣红,眼眸看着红彤彤的鞭炮出神...
“这鞭炮不少钱,这烟酒,这瓜果也要不少钱,老何家是下血本了!”
“这算什么,等他们家这个窑投入使用,钱还不大把大把的来。”
“嘿,也不一定。”
“虽然白设计师是给了他家这么好一个条件,可要是何彪不争气也没折。”
“对,如果这样,可还是干不成!”
“哈哈,那可就白瞎白设计师的功夫,白瞎这些烟酒,白瞎这好几千响的鞭炮了...”
鞭炮声一直响了数分钟才终于停下。
围着的村民们又开嗓子议论了,有盼好的,当然也少不了盼坏的,人之常情罢了。
很多户人家太羡慕何彪的这个机遇了,心里发酸,自然就渴望看着笑话。
“何彪。”
珙桐松开捂着半夏耳朵的手,带笑向何彪喊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快给大家伙,露一手!”
珙桐没注意到,在他离开半夏的刹那,半夏好看的眉毛不经意的皱着,觉得心里一空。
“珙桐大哥,您敲好嘞!”
何彪知道珙桐这是让他好好扬眉吐气呢,也不谦虚,眼睛有神,应声道。
话音落下,他小跑回堂屋里,跟着再出来的时候就是捧着一老木箱。
在满地的鞭炮屑中清出一块空地,支开马札,跟着坐下。
打开木箱,是制陶的工具,如辘轳,陶车,提前准备的泥土等等...
何彪的动作顿时吸引了所有围观人的注意,不管嘴巴在说着些什么样的风凉话,可暗地里却都悄悄凝神。
只见何彪缓缓吐出一口气,神情变得肃穆,跟着拉开了架势。
在准备的器皿里放上泥,倒入水。
双手或拍或打,有节奏的拍打声响起。
“呵,这小子有两下子嘛。”
珙桐一见,嘴巴咧开,满意道。
见到半夏不解的眼神,他解释道:“制陶分为和泥、拉坯、晾干、上釉、码窑、烧制六道工序。”
“何彪这是在进行第一步,和泥。”
“当然这泥可不是谁和的都行,里边有讲究。”
“用水把泥和匀还不成,得直到粘土绵、软、稠、韧...”
“缺一点都不行,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
珙桐不单是在为半夏讲解,也是在讲给村民们听。
只见珙桐顿了顿,随即继续道:“你听这拍打泥土的声音,是不是很有韵律,很有节奏感。”
“这就是水准,透着功底呢。”
“这小子,别的不说,单这架势,我敢说他有几分大师的气势!”
话语被村民们偷听在耳中,说风凉话,嫉妒的准备看热闹的人顿时哑然,悄悄缩了缩脑袋。
何彪很专心,全身心的投入,他的眼里只有那一团的泥土。
一遍遍拍打,似重复,却又不是重复。
直到确认无误后,把和好的泥放在辘轳上。
这辘轳是完全通过脚踩控制转盘的速度,不是现在外面常用的电动拉胚机。
何彪的脚踩动辘轳,转盘开始转动,跟着轻轻的滑动起手指...
在众人注视下,那摊在陶车上的泥土开始渐渐的成型。
何彪的手指滑动的速度与时间在悄然变化,他是有自己的一套东西。
一遍又一遍,不急不躁,从容不怕。
他的这股气度,让珙桐眼前一亮,觉得是真的挖了一块宝。
村民们虽然看不出太多,但只是看何彪在制土陶时的那气势,就再不敢多说了。
何彪制成的第一个土陶被所有人打量,可以看出是一只茶盏,有自己独特纹理的茶盏。
刚成型还需要晾干、上釉等步骤,行外人还暂且看不出好坏。
到这一步,今天的展示基本算完了。
一旁紧张的何父、何母算是送了口气,不求惊艳,但求稳妥。
可他们没想到,何彪却没有就此将这土陶茶盏放去晾干,而是从箱子里又掏出了根木条似的东西。
右手捏着木条,微微俯身看着茶盏。
跟着在所有人的惊神下,木条落在了茶盏的身子上。
还没晾干的土陶只是轻轻一划就是一道痕迹,制作师傅们往往都很小心。
何彪却不同,眼露精光,捏着木条的手速突然变快。
几乎只是一眨眼,他停下了,放下了木条。
何彪手捧着茶盏,站起了身子。
没有遮掩,为了给众人展示,特意拿近。
阳光下,茶盏呈现在众人面前。
当所有人看清时,纷纷面露震撼。
嚯!
不愧是村里近年来唯一的大学生,这手艺简直了!
小巧精致的茶盏壁上有含着古老韵味的纹理,更有苍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六个小字,‘赠恩人白珙桐’。
如果说只是土坯,只是纹理村民们还看不出功底,可这刻着的一行小字可就切实的显出了手艺。
从拿捏的力度,到技艺堪称一绝。
珙桐亦是大笑。
他这是真的给布依族传统土陶挖掘出了一个大人才啊!
“珙桐大哥,这个茶盏等烧制完后再送给您。”
何彪感激道。
“行!”
“我很期待。”
土在国人的心灵中已被抽象出来,其生生不息的意蕴早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现实生活。
从远古先民对土的狂热崇拜,到儒家‘仁’的思想的提出。
从以‘礼’为形制的对生命的崇敬,到内化于中国人生命之流的生生不息的思想底蕴,无不深刻反映了土生生不息的思想之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意义。
中国古代艺术反映了对生生不息的思想内流的返璞归真,‘气韵生动’亦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与目标,更是中国古典美学显著的审美标尺之一。
艺术中暗含着节奏与律动的音乐感,这就是‘韵’,即是生命的精神。
然而土终究也还是平实之物,中国文化中的现世精神即是源自土的实在性。
实用理性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所以,对土的解读是理解中国文化之谜的又一通经。
有许多人曾问,为何欧洲留有的教堂、宫殿能给人发自内心的震撼,可中国的古建筑却显得低调、朴素?
当然低调、朴素在这里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若是不客气,可以用平凡、普通、不起眼去代替。
有人亦要问,是否是,中国老祖宗的建筑就是比不上西方老祖宗的建筑?
当然不!
这是根子上的不同。
西方人的教堂、建筑,它不是为人造的,它是给上帝修建的。
它的标杆是上帝。
中国不这样,中国人更务实,是以人为尺度,是给自己建造更舒适的宅子。
整个美学原则也都更重意境,而不是在形势。
土陶历史悠久,被称为‘泥与火的艺术’。
为何彪修建的土陶窑花上了两天多时间。
建成之后,凡是空闲着的村民们都聚在了何彪家前,打量着那新窑,眼神中满是羡慕。
新窑依老屋而建,顺延而下,高度的起伏,坡屋顶的延续让土陶窑与屋子有一种莫名的统一与协调。
俩天多的时间,珙桐在屋里说的那段话已经被口口相传,整个村子的村民是都听说了。
“白设计师给何彪家送去了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
“何彪家要发达了,被白设计师看重了。”
“以后等城里人来咱们板万村旅游,何彪家就成为咱们村的标志了。”
“是吗,那可得去和老何打好关系。”
“白设计师那手简直能点石成金啊!”
“老何一家上辈子是修了怎样的福气,才能盼来白设计师啊。”
......
何家前的空地上,何父何母翻箱倒柜掏出了两人还是结婚时穿的衣裳,油光满面,喜悦激动极了。
拿出提前买好的瓜果,烟水为村民们散去。
跟着老何又从屋里抱出一捆不知是几百几千响的鞭炮。
铺开后,手捏着烟头去点燃薪子。
‘噼里啪啦...’
刺耳的鞭炮声响起,鞭炮屑炸的满地都是,通红通红的一片。
珙桐和半夏站在何父、何母的身旁。
在鞭炮响起的一刹那,珙桐敏感的注意到了半夏脸色的变化。
小脸有些泛白,眼睛也不敢望着。
哪怕是用手捂着耳朵,每每鞭炮响起时身子也在微微哆嗦。
见状,没有多做思考。
珙桐直接靠近了一步,半搂着的姿态,伸出自己的手轻轻盖在了半夏的手背上,为她捂起了耳朵。
珙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半夏的身子先是剧烈一颤,可紧跟着似乎就恢复了镇定,变得踏实。
半夏察觉出了身后的人,感受着那熟悉的温度,突然就不怕了。
“谢谢。”
也不管珙桐听没听清,小声呢喃。
她睁开了眼睛,自幼时被炸伤起,第一次又直望向了正燃着的鞭炮。
她的脸上染着嫣红,眼眸看着红彤彤的鞭炮出神...
“这鞭炮不少钱,这烟酒,这瓜果也要不少钱,老何家是下血本了!”
“这算什么,等他们家这个窑投入使用,钱还不大把大把的来。”
“嘿,也不一定。”
“虽然白设计师是给了他家这么好一个条件,可要是何彪不争气也没折。”
“对,如果这样,可还是干不成!”
“哈哈,那可就白瞎白设计师的功夫,白瞎这些烟酒,白瞎这好几千响的鞭炮了...”
鞭炮声一直响了数分钟才终于停下。
围着的村民们又开嗓子议论了,有盼好的,当然也少不了盼坏的,人之常情罢了。
很多户人家太羡慕何彪的这个机遇了,心里发酸,自然就渴望看着笑话。
“何彪。”
珙桐松开捂着半夏耳朵的手,带笑向何彪喊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快给大家伙,露一手!”
珙桐没注意到,在他离开半夏的刹那,半夏好看的眉毛不经意的皱着,觉得心里一空。
“珙桐大哥,您敲好嘞!”
何彪知道珙桐这是让他好好扬眉吐气呢,也不谦虚,眼睛有神,应声道。
话音落下,他小跑回堂屋里,跟着再出来的时候就是捧着一老木箱。
在满地的鞭炮屑中清出一块空地,支开马札,跟着坐下。
打开木箱,是制陶的工具,如辘轳,陶车,提前准备的泥土等等...
何彪的动作顿时吸引了所有围观人的注意,不管嘴巴在说着些什么样的风凉话,可暗地里却都悄悄凝神。
只见何彪缓缓吐出一口气,神情变得肃穆,跟着拉开了架势。
在准备的器皿里放上泥,倒入水。
双手或拍或打,有节奏的拍打声响起。
“呵,这小子有两下子嘛。”
珙桐一见,嘴巴咧开,满意道。
见到半夏不解的眼神,他解释道:“制陶分为和泥、拉坯、晾干、上釉、码窑、烧制六道工序。”
“何彪这是在进行第一步,和泥。”
“当然这泥可不是谁和的都行,里边有讲究。”
“用水把泥和匀还不成,得直到粘土绵、软、稠、韧...”
“缺一点都不行,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
珙桐不单是在为半夏讲解,也是在讲给村民们听。
只见珙桐顿了顿,随即继续道:“你听这拍打泥土的声音,是不是很有韵律,很有节奏感。”
“这就是水准,透着功底呢。”
“这小子,别的不说,单这架势,我敢说他有几分大师的气势!”
话语被村民们偷听在耳中,说风凉话,嫉妒的准备看热闹的人顿时哑然,悄悄缩了缩脑袋。
何彪很专心,全身心的投入,他的眼里只有那一团的泥土。
一遍遍拍打,似重复,却又不是重复。
直到确认无误后,把和好的泥放在辘轳上。
这辘轳是完全通过脚踩控制转盘的速度,不是现在外面常用的电动拉胚机。
何彪的脚踩动辘轳,转盘开始转动,跟着轻轻的滑动起手指...
在众人注视下,那摊在陶车上的泥土开始渐渐的成型。
何彪的手指滑动的速度与时间在悄然变化,他是有自己的一套东西。
一遍又一遍,不急不躁,从容不怕。
他的这股气度,让珙桐眼前一亮,觉得是真的挖了一块宝。
村民们虽然看不出太多,但只是看何彪在制土陶时的那气势,就再不敢多说了。
何彪制成的第一个土陶被所有人打量,可以看出是一只茶盏,有自己独特纹理的茶盏。
刚成型还需要晾干、上釉等步骤,行外人还暂且看不出好坏。
到这一步,今天的展示基本算完了。
一旁紧张的何父、何母算是送了口气,不求惊艳,但求稳妥。
可他们没想到,何彪却没有就此将这土陶茶盏放去晾干,而是从箱子里又掏出了根木条似的东西。
右手捏着木条,微微俯身看着茶盏。
跟着在所有人的惊神下,木条落在了茶盏的身子上。
还没晾干的土陶只是轻轻一划就是一道痕迹,制作师傅们往往都很小心。
何彪却不同,眼露精光,捏着木条的手速突然变快。
几乎只是一眨眼,他停下了,放下了木条。
何彪手捧着茶盏,站起了身子。
没有遮掩,为了给众人展示,特意拿近。
阳光下,茶盏呈现在众人面前。
当所有人看清时,纷纷面露震撼。
嚯!
不愧是村里近年来唯一的大学生,这手艺简直了!
小巧精致的茶盏壁上有含着古老韵味的纹理,更有苍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六个小字,‘赠恩人白珙桐’。
如果说只是土坯,只是纹理村民们还看不出功底,可这刻着的一行小字可就切实的显出了手艺。
从拿捏的力度,到技艺堪称一绝。
珙桐亦是大笑。
他这是真的给布依族传统土陶挖掘出了一个大人才啊!
“珙桐大哥,这个茶盏等烧制完后再送给您。”
何彪感激道。
“行!”
“我很期待。”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