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去见半夏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传世的系列 (求订阅)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本姑娘这床够大! (卷终,求订阅)
- 155 新卷,悉尼歌剧院介绍大概
- 156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名不见经传的设计竞赛
- 157 第一百五十五章 噢,上帝!(去订阅)
- 158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方风云动
- 159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球十大顶尖歌剧院
- 160 第一百五十八章 哥带你们虐主角去!
- 161 第一百五十九章 风骚珙桐 (还有更)
- 162 第一百六十章 土著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哟,这是等我呢?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震天骄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教育教育天才
- 166 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课
- 167 第一百六十五章 拆台赌场
- 168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教堂设计
- 169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去去就来
- 170 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来捣乱的?
- 171 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说,要有光!(求订阅,精彩)
- 172 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与闲适,谁是伤仲永?
- 173 第一百七十一章 传奇的故事 (还有更)
- 174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与大师们的偶遇
- 175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来了!
- 176 第一百七十四章 go!go!go!
- 177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征服天堂!
- 178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世界十大歌剧院的气度
- 179 第一百七十七章 引起的轰动
- 180 第一百七十八章 白珙桐登台!(还有更)
- 181 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鲸的一角
- 182 第一百八十章 乌托邦式的设计?
- 183 第一百八十一章 总理被惊动
- 184 第一百八十二章 翻盘!
- 185 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珙桐!
- 186 第一百八十四章 邀请函
- 187 第一百八十五章 社区教堂的落成
- 188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就叫她‘光之教堂’吧!
- 189 第一百八十七章 马森会长的邀请
- 190 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代派的基石
- 191 第一百八十九章 归国后的日常
- 192 第一百九十章 唯一人!
- 193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未来不能抛弃过去
- 194 第一百九十二章 承包了奖项!
- 195 第一百九十三章 造神运动
- 196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本土建筑引导者!
- 197 第一百九十五章 薛会长的邀请
- 198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任广白的毕设展示
- 199 第一百九十七章 任广白的光芒 (上)
- 200 第一百九十八 任广白的光芒 (下)
- 201 第一百九十九章 芝加哥学派
- 202 第两百章 重构城市天际线
- 203 第两百零一章 又要做讲座了
- 204 第两百零二章 三个理念
- 205 第两百零三章 安德鲁-印第安纳石油大厦
- 206 第两百零四章 白神不开轻易的讲座
- 207 第二百零五章 中国八大元素
- 208 第二百零六章 还要开讲座?!
- 209 第二百零七章 再一次相遇 (求订阅)
- 210 第两百零八章 白珙桐的四场讲座
- 211 第二百零九章 没有天花板的白珙桐 (求订阅)
- 212 第二百一十章 美利坚金牌奖 (求订阅)
- 213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中国馆 (求订阅)
- 214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中国与岛国禅文化的对比
- 215 第二百一十三章 那年今日 (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 216 第二百一十四章 走,咱们翘班!(求订阅)
- 217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夜至板万 (求订阅)
- 218 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棍苏木 (求订阅)
- 219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山深处的奇迹 (求订阅)
- 220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女婿上门
- 221 第二百一十九章 闷骚的老丈人 (求订阅)
- 222 第二百二十章 回老白家 (求订阅)
- 223 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子两的秘密(求订阅)
- 224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临别动员会议 (求订阅)
- 225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迪的巴塞罗那 (求订阅)
- 226 第二百二十四章 搞事情!(求订阅)
- 227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没眼力劲的家伙们 (求订阅)
- 228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去去就来!(求订阅)
- 229 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珙桐疯了!(求订阅)
- 230 第二百二十八章 米拉之家 (求订阅)
- 231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年三十 (求订阅)
- 232 第二百三十章 巴特罗公寓与桂尔宫 (求订阅)
- 233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评判开始 (求订阅)
- 234 第二百三十二章 转变 (求订阅)
- 235 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设计师现在还好吗?(求订阅)
- 236 第二百三十四章 对不起,我们暂不接受采访 (求订阅)
- 237 第二百三十五章 白神在巴塞罗那 (求订阅)
- 238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国馆落成 (求订阅)
- 239 第二百三十七章 现代派的号角 (求订阅)
- 240 第二百三十八章 志愿者姑娘 (求订阅)
- 241 第二百三十九章 巴塞罗那博览会开幕! (求订阅)
- 242 第二百四十章 开馆! (求订阅)
- 243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逢白必败’定理 (求个订阅)
- 244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料事如神的白珙桐 (求订阅)
- 245 第二百四十三章 岛国精神领袖白珙桐 (求订阅)
- 246 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山美秀子 (求订阅)
- 247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师法长城!(求订阅)
- 248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次拒绝!(求订阅)
- 249 第二百四十七章 左超!(求订阅)
- 250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积蓄力量!(求订阅)
- 251 第二百四十九章 气势的蜕变 (求订阅)
- 252 第二百五十章 爷们有靠山 (求订阅)
- 253 第二百五十一章 白神手下无弱兵!
- 254 第二百五十二章 价值数百亿造价的美术馆
- 255 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见小山美秀子 (求订阅)
- 256 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秀子教主的团队 (求订阅)
- 257 第二百五十五章 白设计师,您飞过去?(求订阅)
- 258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篇《桃花源记》
- 259 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秀美术馆
- 260 第二百五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开始 (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六十章 土著
第一百六十章 土著
“哟吼!”
港湾大桥,雪梨市的地标建筑,大桥最高处高于海平面134米,视野景观非常优美。
是世界上第五长的拱桥,亦是世界上最高的钢铁拱桥与最宽的长跨距桥梁。
夕阳下,三辆越野敞篷在桥上飞驰而过,速度极快。
三辆车上正分布着珙桐团队五人,他们面露兴奋,口中不时发出呼声。
风很大,姑娘们的长发都变得格外凌乱,画面唯美而动人。
“你们看,你们看,远处海天一线,夕阳染红了海面,可真是太美了。”
前一辆车中有人大喊。
在酒店内休整了一个晚上,第二日一早,雪梨歌剧院设计竞赛评委会以及市政府相应领导就联系上了白珙桐。
他们非常热情的邀请白珙桐,并愿意承担他们此行的一切费用。
珙桐答应了邀请,只不过要求是等那英国、美利坚以及岛国的天之骄子们到齐了再前往相聚。
得到允许,挂断电话后,珙桐则带着众人租了三辆车子。
整整一天,他们似乎都没有进行与设计有分毫联系的工作,而是在雪梨城区内不断穿行。
嘎吱!
穿过了长长的拱桥,车子在大桥旁便利朗角侧边踩下了刹车。
三辆车子相继在路上划出了长长的弧线轨迹。
“痛快!”
“真爽,哈哈哈...”
“桐儿,再来一次!”
苏木从位置上站起,看向不远处珙桐驾着的车子,长喘了几口气,喊道。
“超子,车技不错!”
见到珙桐没应话,胖子又向另一辆车子的驾驶员左超喊了句,隔着车子还比出了个大拇指。
左超闻言乐呵呵的挠了挠头显得憨厚极了,丝毫看不出先前驾车时的那股狂野。
头前的车子车门被打开,珙桐最先跳下,跟着伸手扶着车内的半夏以及芊合。
这时,另两辆车上众人也纷纷跟下。
“感觉怎么样?”
一行人向便利朗角走去,微风习习,只听珙桐问道。
“真过瘾!”
“这二十来年白活了!”
苏木迫不及待的就答应道。
“谁问你这个了?真当是来度假的了?”
珙桐上去就是一巴掌拍在了胖子的背上。
“嘿嘿...”
苏木傻笑了声,很快正色,他明白珙桐的意思:“整个城市的规划很有意思。”
“我们今天经过乔治街,它是雪梨中央商业区的南北大街。”
“在这中央商业区南部,街道稍呈格状走向,井然有序,可正相反,在较古旧的中央商业区北部,街道则较杂乱。”
见到胖子认真,大家纷纷凝神听着,并细细回想思索。
“这是为什么?”
陈林问道。
“我估摸着,这反映出了雪梨市早期的犍子小道的特殊发展。”
苏木点了点头,沉声解释:
“我之前查了下资料,雪梨的街道多比澳大利亚其他城市的狭窄,这也正反映出其澳大利亚第一古城的特色。”
“还算你没忘正事。”
珙桐调侃了句,可脸上却明显露出满意。
“你们呢?”
“都有什么感官?”
转而又向其余众人望去。
“澳洲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建筑风格深受英国本土影响。”
广白抽动了下鼻子,第二个张口:“英国的建筑风格是维多利亚风格,而维多利亚式建筑趋向于吸收12世纪歌特人建筑,其突兀的窗户、削尖的屋顶和浓重的铁质装饰,无不让人联想其起歌特人的豪华生活。”
“雪梨市的一些教堂与建筑有很浓重的影响。”
待任广白说完,左超也说出了自己的认知:“这里整体的建筑风格很强调力度,以及变化与动感。”
“还强调综合性,一座座建筑物上往往都有着大量雕刻和天顶画作为装饰。”
“最后是夸张、非理性、缺均衡和比例,过分强调装饰性,为装饰而成批用柱了点缀。”
......
从城市的规划,到建筑的风格...
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认知,将众人的认知汇聚到一起,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认知渐渐清晰。
交流中,白珙桐带着众人迈上了伸入海面,三面环海的岬角,岬角上游人并不多,有一座三面环海的建筑立于其上。
“行了,别跟着我了,想干嘛干嘛去!”
珙桐看见众人四处张望的眼神,不由笑道。
咧开嘴,所有人哄散开,只剩下半夏还跟在身旁。
“走吧,我们也看看。”
珙桐半搂着半夏,轻声道。
“麦格理堡电车厂。”
绕着岬角上唯一的古堡,珙桐念道。
这座建筑非常古老,看上去似乎是一座堡垒,不时能看见一些炮台遗迹。
“这是一座城堡型炮台。”
珙桐肯定道。
“那怎么又成了电车厂?”
半夏有些疑惑。
“谁知道呢,废物利用了吧。”
“按照计划,歌剧院建成后这座电车厂也要被拆去。”
站在靠海的边上,海风咧咧。
似乎是感觉到怀里的姑娘有些轻颤,珙桐把身上的长袖衬衫脱掉给她披上,自己还剩下件短袖的白色汗衫。
就在这时,眼角余光内一个年迈的身影引起了珙桐的注意。
那个年迈的老人皮肤是黑色的,头发微卷凌乱,身上的衣服亦很破旧。
这老人坐在地上,望向远处的海面,神情悠远,甚至透着丝哀伤。
他的脸上是岁月的痕迹,道道沟壑。
珙桐看着那老人,眉头微皱,联想起了澳大利亚的背景,心里有些猜测。
他在资料上曾看过:
在澳洲曾有数十万名土著,但是在十八世纪后欧洲人大批移民,土著人渐渐沦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更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二十世纪初期,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
哪怕是今日,这些土著人自己也还处于彷徨之中,生活与城市的底层。
失去了土地的土著人流散到全国各地,流向城镇,但又与城市生活、与白人不相融合。
他们土地不可得,灵魂无所依!
“您好。”
珙桐走近,一屁股坐在了老人的身旁,用英语试着与他交流。
半夏看了看也走近,跟着亦不顾忌的挨着坐下。
“你好,小伙子。”
“这里的景色多么美啊。”
老人会用英语,或者说他们本土的语言早已经被遗失。
两人的交流很流畅,这位土著老人带着善意。
聊天中,白珙桐得知了一个让他大惊的消息,老人说,这个地方上千年来其实一直都是他们本土人进行聚会等活动的圣地。
老人亦得知消息,这处地方将要被改建成供那些白人们使用的富丽堂皇的歌剧院。
老人不舍,却又无力,只能在歌剧院建设之前一日又一日的前来。
在太阳落下大半后,土著老人被一个娃娃叫走,那娃娃似乎有些营养不良,但一双眼睛却透着灵性。
如果只是土著问题,这是困扰澳大利亚政府最重要的问题,可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联。
但眼下,这歌剧院的设计却把自己与这些雪梨土著联系在了一起。
在他的记忆中,那个世界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并未来过雪梨,所以未察觉到地块与土著的关联,所以在设计中亦未曾与土著们发生联系,在不经意间又一次摒弃了土著人种。
不知道还好,可既然知道了,珙桐却是不能接受,他认为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应当充满着人文关怀,没有人文的作品太过冰冷。
“怎么了?”
“在想刚刚的那个老爷爷?”
半夏察觉到珙桐内心的纠结,握住了他的手轻声问道。
“嗯。”
“我觉得肩膀上的责任重上了许多。”
珙桐点头。
“我相信你!”
半夏坚定道。
这一次的相遇,促成了无人知的传奇,使得雪梨歌剧院成为了隔着一整个时空,一整个平行世界,两位大师的联手杰作。
不仅是艺术性,在人文关怀上更是使其越发博爱。
港湾大桥,雪梨市的地标建筑,大桥最高处高于海平面134米,视野景观非常优美。
是世界上第五长的拱桥,亦是世界上最高的钢铁拱桥与最宽的长跨距桥梁。
夕阳下,三辆越野敞篷在桥上飞驰而过,速度极快。
三辆车上正分布着珙桐团队五人,他们面露兴奋,口中不时发出呼声。
风很大,姑娘们的长发都变得格外凌乱,画面唯美而动人。
“你们看,你们看,远处海天一线,夕阳染红了海面,可真是太美了。”
前一辆车中有人大喊。
在酒店内休整了一个晚上,第二日一早,雪梨歌剧院设计竞赛评委会以及市政府相应领导就联系上了白珙桐。
他们非常热情的邀请白珙桐,并愿意承担他们此行的一切费用。
珙桐答应了邀请,只不过要求是等那英国、美利坚以及岛国的天之骄子们到齐了再前往相聚。
得到允许,挂断电话后,珙桐则带着众人租了三辆车子。
整整一天,他们似乎都没有进行与设计有分毫联系的工作,而是在雪梨城区内不断穿行。
嘎吱!
穿过了长长的拱桥,车子在大桥旁便利朗角侧边踩下了刹车。
三辆车子相继在路上划出了长长的弧线轨迹。
“痛快!”
“真爽,哈哈哈...”
“桐儿,再来一次!”
苏木从位置上站起,看向不远处珙桐驾着的车子,长喘了几口气,喊道。
“超子,车技不错!”
见到珙桐没应话,胖子又向另一辆车子的驾驶员左超喊了句,隔着车子还比出了个大拇指。
左超闻言乐呵呵的挠了挠头显得憨厚极了,丝毫看不出先前驾车时的那股狂野。
头前的车子车门被打开,珙桐最先跳下,跟着伸手扶着车内的半夏以及芊合。
这时,另两辆车上众人也纷纷跟下。
“感觉怎么样?”
一行人向便利朗角走去,微风习习,只听珙桐问道。
“真过瘾!”
“这二十来年白活了!”
苏木迫不及待的就答应道。
“谁问你这个了?真当是来度假的了?”
珙桐上去就是一巴掌拍在了胖子的背上。
“嘿嘿...”
苏木傻笑了声,很快正色,他明白珙桐的意思:“整个城市的规划很有意思。”
“我们今天经过乔治街,它是雪梨中央商业区的南北大街。”
“在这中央商业区南部,街道稍呈格状走向,井然有序,可正相反,在较古旧的中央商业区北部,街道则较杂乱。”
见到胖子认真,大家纷纷凝神听着,并细细回想思索。
“这是为什么?”
陈林问道。
“我估摸着,这反映出了雪梨市早期的犍子小道的特殊发展。”
苏木点了点头,沉声解释:
“我之前查了下资料,雪梨的街道多比澳大利亚其他城市的狭窄,这也正反映出其澳大利亚第一古城的特色。”
“还算你没忘正事。”
珙桐调侃了句,可脸上却明显露出满意。
“你们呢?”
“都有什么感官?”
转而又向其余众人望去。
“澳洲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建筑风格深受英国本土影响。”
广白抽动了下鼻子,第二个张口:“英国的建筑风格是维多利亚风格,而维多利亚式建筑趋向于吸收12世纪歌特人建筑,其突兀的窗户、削尖的屋顶和浓重的铁质装饰,无不让人联想其起歌特人的豪华生活。”
“雪梨市的一些教堂与建筑有很浓重的影响。”
待任广白说完,左超也说出了自己的认知:“这里整体的建筑风格很强调力度,以及变化与动感。”
“还强调综合性,一座座建筑物上往往都有着大量雕刻和天顶画作为装饰。”
“最后是夸张、非理性、缺均衡和比例,过分强调装饰性,为装饰而成批用柱了点缀。”
......
从城市的规划,到建筑的风格...
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认知,将众人的认知汇聚到一起,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认知渐渐清晰。
交流中,白珙桐带着众人迈上了伸入海面,三面环海的岬角,岬角上游人并不多,有一座三面环海的建筑立于其上。
“行了,别跟着我了,想干嘛干嘛去!”
珙桐看见众人四处张望的眼神,不由笑道。
咧开嘴,所有人哄散开,只剩下半夏还跟在身旁。
“走吧,我们也看看。”
珙桐半搂着半夏,轻声道。
“麦格理堡电车厂。”
绕着岬角上唯一的古堡,珙桐念道。
这座建筑非常古老,看上去似乎是一座堡垒,不时能看见一些炮台遗迹。
“这是一座城堡型炮台。”
珙桐肯定道。
“那怎么又成了电车厂?”
半夏有些疑惑。
“谁知道呢,废物利用了吧。”
“按照计划,歌剧院建成后这座电车厂也要被拆去。”
站在靠海的边上,海风咧咧。
似乎是感觉到怀里的姑娘有些轻颤,珙桐把身上的长袖衬衫脱掉给她披上,自己还剩下件短袖的白色汗衫。
就在这时,眼角余光内一个年迈的身影引起了珙桐的注意。
那个年迈的老人皮肤是黑色的,头发微卷凌乱,身上的衣服亦很破旧。
这老人坐在地上,望向远处的海面,神情悠远,甚至透着丝哀伤。
他的脸上是岁月的痕迹,道道沟壑。
珙桐看着那老人,眉头微皱,联想起了澳大利亚的背景,心里有些猜测。
他在资料上曾看过:
在澳洲曾有数十万名土著,但是在十八世纪后欧洲人大批移民,土著人渐渐沦为奴隶,大部分的土著人失去了肥沃的可生存的土地被赶往不毛之地。更灾难性的是移民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使缺少生活资源的土著人雪上加霜,至二十世纪初期,土著人在澳大利亚的人数大约仅存七万人左右。
哪怕是今日,这些土著人自己也还处于彷徨之中,生活与城市的底层。
失去了土地的土著人流散到全国各地,流向城镇,但又与城市生活、与白人不相融合。
他们土地不可得,灵魂无所依!
“您好。”
珙桐走近,一屁股坐在了老人的身旁,用英语试着与他交流。
半夏看了看也走近,跟着亦不顾忌的挨着坐下。
“你好,小伙子。”
“这里的景色多么美啊。”
老人会用英语,或者说他们本土的语言早已经被遗失。
两人的交流很流畅,这位土著老人带着善意。
聊天中,白珙桐得知了一个让他大惊的消息,老人说,这个地方上千年来其实一直都是他们本土人进行聚会等活动的圣地。
老人亦得知消息,这处地方将要被改建成供那些白人们使用的富丽堂皇的歌剧院。
老人不舍,却又无力,只能在歌剧院建设之前一日又一日的前来。
在太阳落下大半后,土著老人被一个娃娃叫走,那娃娃似乎有些营养不良,但一双眼睛却透着灵性。
如果只是土著问题,这是困扰澳大利亚政府最重要的问题,可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联。
但眼下,这歌剧院的设计却把自己与这些雪梨土著联系在了一起。
在他的记忆中,那个世界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并未来过雪梨,所以未察觉到地块与土著的关联,所以在设计中亦未曾与土著们发生联系,在不经意间又一次摒弃了土著人种。
不知道还好,可既然知道了,珙桐却是不能接受,他认为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应当充满着人文关怀,没有人文的作品太过冰冷。
“怎么了?”
“在想刚刚的那个老爷爷?”
半夏察觉到珙桐内心的纠结,握住了他的手轻声问道。
“嗯。”
“我觉得肩膀上的责任重上了许多。”
珙桐点头。
“我相信你!”
半夏坚定道。
这一次的相遇,促成了无人知的传奇,使得雪梨歌剧院成为了隔着一整个时空,一整个平行世界,两位大师的联手杰作。
不仅是艺术性,在人文关怀上更是使其越发博爱。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