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2 第一百七十章 忙碌与闲适,谁是伤仲永?
- 173 第一百七十一章 传奇的故事 (还有更)
- 174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与大师们的偶遇
- 175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来了!
- 176 第一百七十四章 go!go!go!
- 177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征服天堂!
- 178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世界十大歌剧院的气度
- 179 第一百七十七章 引起的轰动
- 180 第一百七十八章 白珙桐登台!(还有更)
- 181 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鲸的一角
- 182 第一百八十章 乌托邦式的设计?
- 183 第一百八十一章 总理被惊动
- 184 第一百八十二章 翻盘!
- 185 第一百八十三章 白珙桐!
- 186 第一百八十四章 邀请函
- 187 第一百八十五章 社区教堂的落成
- 188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就叫她‘光之教堂’吧!
- 189 第一百八十七章 马森会长的邀请
- 190 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代派的基石
- 191 第一百八十九章 归国后的日常
- 192 第一百九十章 唯一人!
- 193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未来不能抛弃过去
- 194 第一百九十二章 承包了奖项!
- 195 第一百九十三章 造神运动
- 196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本土建筑引导者!
- 197 第一百九十五章 薛会长的邀请
- 198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任广白的毕设展示
- 199 第一百九十七章 任广白的光芒 (上)
- 200 第一百九十八 任广白的光芒 (下)
- 201 第一百九十九章 芝加哥学派
- 202 第两百章 重构城市天际线
- 203 第两百零一章 又要做讲座了
- 204 第两百零二章 三个理念
- 205 第两百零三章 安德鲁-印第安纳石油大厦
- 206 第两百零四章 白神不开轻易的讲座
- 207 第二百零五章 中国八大元素
- 208 第二百零六章 还要开讲座?!
- 209 第二百零七章 再一次相遇 (求订阅)
- 210 第两百零八章 白珙桐的四场讲座
- 211 第二百零九章 没有天花板的白珙桐 (求订阅)
- 212 第二百一十章 美利坚金牌奖 (求订阅)
- 213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中国馆 (求订阅)
- 214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中国与岛国禅文化的对比
- 215 第二百一十三章 那年今日 (二合一大章求订阅)
- 216 第二百一十四章 走,咱们翘班!(求订阅)
- 217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夜至板万 (求订阅)
- 218 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棍苏木 (求订阅)
- 219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山深处的奇迹 (求订阅)
- 220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女婿上门
- 221 第二百一十九章 闷骚的老丈人 (求订阅)
- 222 第二百二十章 回老白家 (求订阅)
- 223 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子两的秘密(求订阅)
- 224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临别动员会议 (求订阅)
- 225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迪的巴塞罗那 (求订阅)
- 226 第二百二十四章 搞事情!(求订阅)
- 227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没眼力劲的家伙们 (求订阅)
- 228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去去就来!(求订阅)
- 229 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珙桐疯了!(求订阅)
- 230 第二百二十八章 米拉之家 (求订阅)
- 231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年三十 (求订阅)
- 232 第二百三十章 巴特罗公寓与桂尔宫 (求订阅)
- 233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评判开始 (求订阅)
- 234 第二百三十二章 转变 (求订阅)
- 235 第二百三十三章 白设计师现在还好吗?(求订阅)
- 236 第二百三十四章 对不起,我们暂不接受采访 (求订阅)
- 237 第二百三十五章 白神在巴塞罗那 (求订阅)
- 238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国馆落成 (求订阅)
- 239 第二百三十七章 现代派的号角 (求订阅)
- 240 第二百三十八章 志愿者姑娘 (求订阅)
- 241 第二百三十九章 巴塞罗那博览会开幕! (求订阅)
- 242 第二百四十章 开馆! (求订阅)
- 243 第二百四十一章 ‘逢白必败’定理 (求个订阅)
- 244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料事如神的白珙桐 (求订阅)
- 245 第二百四十三章 岛国精神领袖白珙桐 (求订阅)
- 246 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山美秀子 (求订阅)
- 247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师法长城!(求订阅)
- 248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次拒绝!(求订阅)
- 249 第二百四十七章 左超!(求订阅)
- 250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积蓄力量!(求订阅)
- 251 第二百四十九章 气势的蜕变 (求订阅)
- 252 第二百五十章 爷们有靠山 (求订阅)
- 253 第二百五十一章 白神手下无弱兵!
- 254 第二百五十二章 价值数百亿造价的美术馆
- 255 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见小山美秀子 (求订阅)
- 256 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秀子教主的团队 (求订阅)
- 257 第二百五十五章 白设计师,您飞过去?(求订阅)
- 258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篇《桃花源记》
- 259 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秀美术馆
- 260 第二百五十八章 轰轰烈烈的开始 (全书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八十章 乌托邦式的设计?
第一百八十章 乌托邦式的设计?
“乌托邦式的设计。”
“纸面上的方案。”
评委席,高高坐着的大师们看着演讲台上那正绽放着耀眼神彩的年轻身影,只见到岛国世界级大师丹下健三摇了摇头轻叹道。
“那可不一定。”
古典流派马塞尔.涅列斯基大师摇头,轻笑:“如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快的话,说不准再过个三五年就可能诞生出支持它的结构。”
马塞尔话音落下,几位大师哑然失笑。
渐渐,他们从开始时的惊艳走出,看向白珙桐的方案神情变得淡然并含惋惜。
“继续欣赏欣赏这将注定留在纸面的建筑吧,我们先前只是瞧出了它的体块关系,却还不知道内部功能是否满足。”
马丁.克莱松脸上带着丝笑意:“只是体块罢了,算不得什么。”
“克莱松大师说的是。”
“只是方案越优异,让人越难免生出些遗憾。”
“这位东方年轻设计师的才华确实十分惊艳,可惜在结构方面的功底却太过浅薄,不然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作品。”
黑川雅之、丹下健三以及马塞尔三位大师轻声交谈。
他们一侧,现代派两位大师则沉默着。
舞台上,白珙桐将投影的画面切到下一页,是一张表现十分清楚的手绘总图。
总图上是雪梨歌剧院、岬角,还有着岬角与周边大海、陆地的联系与交通。
古典流派两位大师、岛国两位世界级建筑大师嘴角噙着笑意,凝神看去。
现代派的大师、沙立宁一众以及马森会长面色严肃的打量着。
“十分优秀的总平面,各种关系的处理让人惊叹。”
马丁.克莱松赞叹。
“确实如此。”
马塞尔.涅列斯基点头同意。
继续深究,很快有大师发现了让人迷惑不解的地方。
“你们注意看那雪梨歌剧院建筑周边的空间设计。”
黑川纪章对民族传统文化十分敏感,他眉头微蹙:“这处空间似乎意图营造出一股不同的意境。”
“有古老的文化在内。”
大师们高坐着,听到描述注意力向总图上雪梨歌剧院周边的广场扫去。
“是如此。”
马塞尔.涅列斯基点头,他这个时候倒是毫不吝啬的开始赞扬起这位古典流派的大敌了,他指点道:
“这广场以及周边似乎正营造出某种宗教、信仰与艺术,甚至让人不得不夸赞的是,这般古老的空间竟能与现代派的歌剧院建筑完美衔接,过渡十分自然乃至交融。”
“真不愧是天马行空的才华。”
折衷主义大师,马丁.克莱松接口道。
此刻,大师们组成的评委团间,西方古典流派与美利坚现代派的大师们似乎完全掉了个个。
面对白珙桐现代派的方案作品,古典流派的两位大师,乃至岛国的设计师领袖都丝毫不吝啬夸赞,只不过他们脸上正带着笑意与轻松。
可另一边,现代派的大师们,一个个却沉着脸,始终不发一声。
二楼围廊处的记者们一如既往的拍下每一帧照片向外界发去。
围廊角落电台主持人仍在低声直播:“那个是什么?我似乎看见了梦时代的演绎,看见了在雪梨博物馆地方史中出现的东西。”
主持人不知道,她这边话音刚落下,几乎是同时,位于n·s·w艺术馆十分远的地方,雪梨市棚户区有一位黑皮肤的老人身子蓦地一震。
老人眉头皱着,在不断的思索。
“来自中国的设计师。”
他苍老的手指在摩挲,脑海中浮现出一道身影,只听他的呢喃中似有些希冀:“会是他吗?”
老人很快站起,手里攥着收音机,面容紧张的向门外走去。
他听说网络上有同步从那艺术馆内传出的照片,他想亲眼看一看主持人口中所说的梦时代演绎!
“我之所以使用这般壳体状的屋顶,是因为折板和壳体的结构可以创造出无柱的大空间,一定程度上脱离建筑对垂直方向支承的依赖。”
珙桐随手切了图片,没有对总图过多讲解,有建筑的平面出现在投影上,只见到珙桐继续说道:
“且在岬角这般的地形,如此的形制将使得建筑与环境有机的融为一体,它会如同从土地中生长而出般。”
说罢,珙桐在演讲台上轻踱了两步,束手立着继续道:
“这座歌剧院将充分体现出一种‘轻盈’感。”
“在我的国家中国,在东方建筑中,四角柱子撑起的屋顶,中间处高起,四面逐步降低。你可以轻易感知雨水和积雪将如何排出屋面,如果将建筑四周的门和室内的屏风都打开,巨大的屋盖就像轻盈的漂浮在空中一样。”
“虽然同样是垂直方向的支撑,但室内没有厚重的支承墙。所以在垂直方向受力的感觉是非常少的。”
谈到中国的传统建筑,珙桐显得很骄傲,声音都高昂了许多:“我的轻盈感即是取自这里。”
白珙桐是主动说到这轻盈,说到这体量。
听在几位大师耳中,让得众人暗暗摇头,马塞尔两位大师好笑的看着那位年轻人,现代派的两位大师则觉得有些刺耳,沉着脸暗暗指责珙桐,指责他为何不找一位结构师商讨商讨。
“我所设计的歌剧院由三组巨大的壳片构成,其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珙桐视线从评委们脸上一扫而过,对于他们的反应只在脑海中一转就明白了,不过却并不在意,他如古典流派的大师一般,脸上仍含着浅笑,开始深入讲解方案,从平面到细节,再到立面、剖面: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是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于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在我的设计中,这里将会是一处餐厅...”
声音浑厚高昂侃侃而谈。
大师们收敛了情绪,又一次倾听。
逐渐深入,他们再次不断的发出赞叹。
“内部功能的布置,歌剧、音乐听的使用十分完美、经典。”
良久后,马塞尔.涅列斯基大师夸赞道。
他话音落下,身子微微靠着座椅,脸上露出笑容。
“建筑的流线与细节,甚至声学方面的处理更是异常难得。”
马丁.克莱松大师,摇了摇头道。
“这座歌剧院虽然是乌托邦式的建筑,但却真正的融入了其设计者的理念。”
黑川纪章大师赞美道。
“非常惊艳,不愧是世界第一位达到初入殿堂级的青年辈设计师。”
丹下健三露出遗憾,却跟着应道。
现代派的两位大师,马森会长向四人扫了一眼,心中恼怒但仍保持沉默。
此时,外界。
黑皮肤的土著老人终于在一位同族年轻人的家里找到了能够连上网络的电脑。
在许多记者们传出的图片中,土著老人甚至包括那位操纵电脑的年轻人都只一眼就从繁多的照片里认出了那张总图。
他们身子发出颤抖,眼睛睁的滚圆。
他们嘴巴张着,就要惊呼出声!
“快,你快去搜索那位中国白珙桐设计师的资料。”
土著老人最先回过神,喘息都变得急促,他摇动着青年不断催促。
“好,好的长老。”
青年一边在搜索页面快速敲打出白珙桐的名字,一边浏览着网页。
‘世界最杰出青年’
‘大卢浮宫计划掌门人’
‘初入殿堂级设计师’
......
让人仰望、震撼的一条条评价率先出现。
很快,青年找到了关于白珙桐的基础资料,并且在同一时间就看见了那位中国设计师的照片。
“是他!”
青年低呼出声。
“果然是他!”
土著老人脸上露出兴奋狠狠的握了握拳头。
在房间里有些紧张的打着转,老人不断回想起珙桐在临边时与他道出的话语:
“我相信这里永远会是你们的圣地,并且会成为整个雪梨市,整个澳大利亚所有人的圣地...”
联想到刚刚所见的总图,老人心中陡然生出巨大的渴望。
“纸面上的方案。”
评委席,高高坐着的大师们看着演讲台上那正绽放着耀眼神彩的年轻身影,只见到岛国世界级大师丹下健三摇了摇头轻叹道。
“那可不一定。”
古典流派马塞尔.涅列斯基大师摇头,轻笑:“如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快的话,说不准再过个三五年就可能诞生出支持它的结构。”
马塞尔话音落下,几位大师哑然失笑。
渐渐,他们从开始时的惊艳走出,看向白珙桐的方案神情变得淡然并含惋惜。
“继续欣赏欣赏这将注定留在纸面的建筑吧,我们先前只是瞧出了它的体块关系,却还不知道内部功能是否满足。”
马丁.克莱松脸上带着丝笑意:“只是体块罢了,算不得什么。”
“克莱松大师说的是。”
“只是方案越优异,让人越难免生出些遗憾。”
“这位东方年轻设计师的才华确实十分惊艳,可惜在结构方面的功底却太过浅薄,不然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作品。”
黑川雅之、丹下健三以及马塞尔三位大师轻声交谈。
他们一侧,现代派两位大师则沉默着。
舞台上,白珙桐将投影的画面切到下一页,是一张表现十分清楚的手绘总图。
总图上是雪梨歌剧院、岬角,还有着岬角与周边大海、陆地的联系与交通。
古典流派两位大师、岛国两位世界级建筑大师嘴角噙着笑意,凝神看去。
现代派的大师、沙立宁一众以及马森会长面色严肃的打量着。
“十分优秀的总平面,各种关系的处理让人惊叹。”
马丁.克莱松赞叹。
“确实如此。”
马塞尔.涅列斯基点头同意。
继续深究,很快有大师发现了让人迷惑不解的地方。
“你们注意看那雪梨歌剧院建筑周边的空间设计。”
黑川纪章对民族传统文化十分敏感,他眉头微蹙:“这处空间似乎意图营造出一股不同的意境。”
“有古老的文化在内。”
大师们高坐着,听到描述注意力向总图上雪梨歌剧院周边的广场扫去。
“是如此。”
马塞尔.涅列斯基点头,他这个时候倒是毫不吝啬的开始赞扬起这位古典流派的大敌了,他指点道:
“这广场以及周边似乎正营造出某种宗教、信仰与艺术,甚至让人不得不夸赞的是,这般古老的空间竟能与现代派的歌剧院建筑完美衔接,过渡十分自然乃至交融。”
“真不愧是天马行空的才华。”
折衷主义大师,马丁.克莱松接口道。
此刻,大师们组成的评委团间,西方古典流派与美利坚现代派的大师们似乎完全掉了个个。
面对白珙桐现代派的方案作品,古典流派的两位大师,乃至岛国的设计师领袖都丝毫不吝啬夸赞,只不过他们脸上正带着笑意与轻松。
可另一边,现代派的大师们,一个个却沉着脸,始终不发一声。
二楼围廊处的记者们一如既往的拍下每一帧照片向外界发去。
围廊角落电台主持人仍在低声直播:“那个是什么?我似乎看见了梦时代的演绎,看见了在雪梨博物馆地方史中出现的东西。”
主持人不知道,她这边话音刚落下,几乎是同时,位于n·s·w艺术馆十分远的地方,雪梨市棚户区有一位黑皮肤的老人身子蓦地一震。
老人眉头皱着,在不断的思索。
“来自中国的设计师。”
他苍老的手指在摩挲,脑海中浮现出一道身影,只听他的呢喃中似有些希冀:“会是他吗?”
老人很快站起,手里攥着收音机,面容紧张的向门外走去。
他听说网络上有同步从那艺术馆内传出的照片,他想亲眼看一看主持人口中所说的梦时代演绎!
“我之所以使用这般壳体状的屋顶,是因为折板和壳体的结构可以创造出无柱的大空间,一定程度上脱离建筑对垂直方向支承的依赖。”
珙桐随手切了图片,没有对总图过多讲解,有建筑的平面出现在投影上,只见到珙桐继续说道:
“且在岬角这般的地形,如此的形制将使得建筑与环境有机的融为一体,它会如同从土地中生长而出般。”
说罢,珙桐在演讲台上轻踱了两步,束手立着继续道:
“这座歌剧院将充分体现出一种‘轻盈’感。”
“在我的国家中国,在东方建筑中,四角柱子撑起的屋顶,中间处高起,四面逐步降低。你可以轻易感知雨水和积雪将如何排出屋面,如果将建筑四周的门和室内的屏风都打开,巨大的屋盖就像轻盈的漂浮在空中一样。”
“虽然同样是垂直方向的支撑,但室内没有厚重的支承墙。所以在垂直方向受力的感觉是非常少的。”
谈到中国的传统建筑,珙桐显得很骄傲,声音都高昂了许多:“我的轻盈感即是取自这里。”
白珙桐是主动说到这轻盈,说到这体量。
听在几位大师耳中,让得众人暗暗摇头,马塞尔两位大师好笑的看着那位年轻人,现代派的两位大师则觉得有些刺耳,沉着脸暗暗指责珙桐,指责他为何不找一位结构师商讨商讨。
“我所设计的歌剧院由三组巨大的壳片构成,其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
珙桐视线从评委们脸上一扫而过,对于他们的反应只在脑海中一转就明白了,不过却并不在意,他如古典流派的大师一般,脸上仍含着浅笑,开始深入讲解方案,从平面到细节,再到立面、剖面:
“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是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于歌剧厅...”
“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在我的设计中,这里将会是一处餐厅...”
声音浑厚高昂侃侃而谈。
大师们收敛了情绪,又一次倾听。
逐渐深入,他们再次不断的发出赞叹。
“内部功能的布置,歌剧、音乐听的使用十分完美、经典。”
良久后,马塞尔.涅列斯基大师夸赞道。
他话音落下,身子微微靠着座椅,脸上露出笑容。
“建筑的流线与细节,甚至声学方面的处理更是异常难得。”
马丁.克莱松大师,摇了摇头道。
“这座歌剧院虽然是乌托邦式的建筑,但却真正的融入了其设计者的理念。”
黑川纪章大师赞美道。
“非常惊艳,不愧是世界第一位达到初入殿堂级的青年辈设计师。”
丹下健三露出遗憾,却跟着应道。
现代派的两位大师,马森会长向四人扫了一眼,心中恼怒但仍保持沉默。
此时,外界。
黑皮肤的土著老人终于在一位同族年轻人的家里找到了能够连上网络的电脑。
在许多记者们传出的图片中,土著老人甚至包括那位操纵电脑的年轻人都只一眼就从繁多的照片里认出了那张总图。
他们身子发出颤抖,眼睛睁的滚圆。
他们嘴巴张着,就要惊呼出声!
“快,你快去搜索那位中国白珙桐设计师的资料。”
土著老人最先回过神,喘息都变得急促,他摇动着青年不断催促。
“好,好的长老。”
青年一边在搜索页面快速敲打出白珙桐的名字,一边浏览着网页。
‘世界最杰出青年’
‘大卢浮宫计划掌门人’
‘初入殿堂级设计师’
......
让人仰望、震撼的一条条评价率先出现。
很快,青年找到了关于白珙桐的基础资料,并且在同一时间就看见了那位中国设计师的照片。
“是他!”
青年低呼出声。
“果然是他!”
土著老人脸上露出兴奋狠狠的握了握拳头。
在房间里有些紧张的打着转,老人不断回想起珙桐在临边时与他道出的话语:
“我相信这里永远会是你们的圣地,并且会成为整个雪梨市,整个澳大利亚所有人的圣地...”
联想到刚刚所见的总图,老人心中陡然生出巨大的渴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