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5 第十五章油茶的诞生
- 166 第十六章 大战将起
- 167 第十七章 战争的意义
- 168 第十八章 虎头蛇尾的决战
- 169 第十九章标准化和流水线的诞生
- 170 第二十章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
- 171 第二十一章 湖边论大势
- 172 第二十二章 狗血桥段的上演
- 173 第二十三章 装神弄鬼与草船借箭
- 174 第二十四章 冬雷震震
- 175 第二十五章 灭国擒首(求收藏 、求推荐)
- 176 第二十六章 暧昧的味道
- 177 第二十七章 打土豪分田地
- 178 第二十八章 盐湖、盐湖
- 179 第二十九章段志玄的烦恼
- 180 第三十章回家的感觉
- 181 第三十一章 江湖上留下的关于神医的传说
- 182 第三十二章太子的善意
- 183 第三十三章 关于婚事的若干问题
- 184 第三十四章 收费、我也会!
- 185 第三十五章 得罪的人有些多啊
- 186 第三十六章越王李泰的主意
- 187 第三十七章 乌鸦嘴李泰
- 188 第三十八章遇刺
- 189 第三十九章 王家的末路与越王的新老师
- 190 第四十章 最难消受的恩情
- 191 第四十一章 又被禁足了
- 192 第四十二章 程咬金的真面目
- 193 第四十三章和变态做生意
- 194 第四十四章 运输帝国的开端
- 195 第四十五章 马车制造厂和龙门吊
- 196 第四十六章马车的传奇
- 197 第四十七章 关于修路的问题
- 198 第四十八章 关于修路的问题的问题
- 199 第四十九章 关于魏征的几件小事
- 200 第五十章 关于魏征的几件小事
- 201 第五十一章 四只铁球同时着地
- 202 第五十二章
- 203 第五十三章 关于人才的重要性
- 204 第五十四章 李淳风的再次到访
- 205 第五十五章 那个和神棍谈判的日子
- 206 第五十六章 关于“双赢”的传说
- 207 第五十七章钻了空子的长孙澹
- 208 第五十八章 庄子的未来
- 209 第五十九章 提上日程的婚事
- 210 第六十章女侠的身世之谜
- 211 第六十一章 落魄的公主
- 212 第六十二章 纠结的婚事
- 213 第六十三章 杨妃的到来
- 214 第六十四章 拼爹
- 215 第六十五章
- 216 第一章
- 217 第二章
- 218 第三章
- 219 第四章
- 220 第五章
- 221 第六章 大船
- 222 第七章 航海的意义
- 223 第八章 补给基地的问题
- 224 第九章 舰队的模样
- 225 第十章 泉州港
- 226 第十一章 出发
- 227 第十二章 大海啊大海
- 228 第十三章 突发事件的处理
- 229 第十五章 铁血手段
- 230 第十六章 菩萨心肠
- 231 第十七章 善恶终有报
- 232 第十八章 谁是废材
- 233 第十九章 历史的轨迹
- 234 第二十章 顿悟的人生
- 235 第二十一章 海之南
- 236 第二十二章 星空下的对话
- 237 第二十三章殖民地的开端
- 238 第二十四章开工
- 239 第二十五章 殖民地的规划
- 240 第一章 三年
- 241 第二章 死亡的阴影
- 242 第三章 大发展
- 243 第四章 人才的到来
- 244 第五章金山的飞跃
- 245 第六章 先进技术实验室和新钢厂
- 246 第七章 马拉的铁路
- 247 第八章 卖枣人与长孙澹
- 248 第九章 农业技术的改进
- 249 第十章 关于奖励的问题
- 250 第十一章制种业的开始
- 251 十二章 工业区的起步
- 252 第十三章 消失的香料
- 253 第十四章 不对称的海战1
- 254 第十五章 不对称的海战2
- 255 第十六章 不对称的海战3(结束)
- 256 第十七章 舰队的改编
- 257 第十七章 世袭罔替镇南侯
- 258 第十八章 张亮与改编的完成
- 259 第十九章 新加坡攻略
- 260 第二十章
- 261 第二十一章改进蒸汽机
- 262 第一章 李承乾的反叛
- 263 第二章 四年的成果
- 264 第三章 轮船与被扣押的船员
- 265 第四章出征
- 266 第五章混乱的倭国
- 267 第六章震慑
- 268 第七章肮脏的政治
- 269 关于结局的预告
- 270 第八章交换的本质
- 271 第九章 石见银山
- 272 第十章 谈判
- 273 第十一章征服的开端
- 274 第一章 新的开始
- 275 第二章政权的交接
- 276 第三章 重出朝堂
- 277 第四章新官上任
- 278 第五章长孙澹的新职位
- 279 第六章谋反与宣抚西域
- 280 第七章
- 281 第七章科技大唐(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五章 灭国擒首(求收藏 、求推荐)
第二十五章 灭国擒首(求收藏 、求推荐)
大规模的战争到这里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慕容伏允、慕容顺、达延芒结波还有天柱王都没能逃出去。
这在战役一开始就被注定了。
段志玄心里有了底,对于第二次的战前军务会议显得成竹在胸,说道:“好了,这攻城的事情就交由长孙侯爷和长孙都尉,我们不必过于计较这些事情。”
李君羡不干了,要是一个书生就能把这高城给攻破,那要自己这帮将军干什么。忙说道:“大将军,这有些儿戏了,攻城就是老老实实的打就可以了,什么计谋能用上,古往今来这用计谋野战还勉强说的过去,可是攻城的有几个。”
看来这李君羡在长孙澹的打击报复下长进却是不少,这都知道翻旧纸堆了,问题是这叫以子之短攻彼之长,这咬文嚼字能对的赢长孙澹,只是长孙澹实在是没有喝李君羡对阵的兴趣。
段志玄看着长孙澹有些下不来台,说道:“好了,这是军令,不得有违。”这算是给李君羡套上了枷锁。
看着欲言又止的李君羡,段志玄厉声道:“所有人按策行事,如有违背,军法从事。”
李君羡立马没了脾气。
长孙澹这时却开了口:“大将军,这李副将也是一片拳拳之心,要不这样,待城墙破后由李副将带兵攻城如何?”
段志玄沉思了一会,这攻城李君羡却是首选之人,问题就怕他搞出什么大乱子来,于是说到:“侯爷倒是心胸宽广。李副将,你此次攻城不可意气用事,听明白没有。”这算是同意的长孙澹的说法,同时又敲打了一下李君羡。
李君羡本以为这次攻城没他什么事情了,可是这一下却是喜出望外,连忙说道:“谢过大将军,谢过侯爷,属下一定会的,你们就等着捷报吧。”只有有仗打,李君羡是不会介意像长孙澹道歉的。
长孙澹没有理这个憨货,知道他就是这脾气,继续说道:“大将军,这攻城的事情易如反掌,可是这城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要是吐谷浑人逃跑的话,我们可得留一手。”
其实长孙澹这句话完全是多余了,对于攻城,骑兵是没有任何用处的。那么毫无疑问为了防止吐谷浑人逃脱,这些骑兵是一定会被放出去的,只是在原本的安排中,负责这件事情的是李君羡。
段志玄于是接口道:“这个我和洛仁也商议过,骑兵会全部派出去的。”
李君羡又打算开口,段志玄却是早有准备,一瞪眼,李君羡就只有闷不做声了。
长孙澹不能插手军务,但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说到:“这伏允城地形特殊,东面是烟波浩渺的青海湖,北面是我大军的扎营之地,因此这慕容伏允一行人如果逃跑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南门,所以今天骑兵就要绕远路到达南边,而且不能惊扰到城里的人。”
段志玄点头道:“这是自然,这事情看来得选个稳重妥帖的人前往。”
李君羡又打算说了,又被段志玄一眼给瞪了回去,这一幕让长孙澹十分好笑,于是火上浇油的说:“这人选最合适的莫过于李将军了,上次李将军带领骑兵击溃吐谷浑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只是李将军却要负责攻城,这可有些难办了。”
段志玄却是里都没有理李君羡那渴求的目光:“这没了张屠户,还吃带毛的猪不成,洛仁这负责擒获慕容伏允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办这事最是稳妥。”
梁洛仁马上领命道:“喏,属下定不辱命。”
趁着夜色,梁洛仁领着三千五百全副武装的骑兵就悄悄的离开了大营。
梁洛仁并没有严格按照长孙澹的说法去做,他将三千五百骑兵分作了两部分,五百轻骑留在了城西,一旦慕容伏允从西门而出,这五百人的任务就是袭扰拖住,等待大队人马的到来。而他自己这带着三千骑兵,包括不足五百的重骑兵埋伏在了城南。
“将军,这侯爷装神弄鬼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斥候一早就放了出去,这些大军都是下马休息,一位小校烤了过来。
这梁洛仁作为二把手,没有段志玄那样严肃,倒也和这些中下层的军官们大的火热,就说到:“你哪来那么多的废话,是不是觉得侯爷救了你的小命有些亏啊,还在背地里说三道四的。”
小校知道这梁洛仁的脾气,倒也没有生气,继续嬉皮笑脸说道:“这长孙侯爷救我的命归救我的命,可是这事情怎么看怎么邪乎,难不成他还真能把这城墙给弄塌了不成?”
梁洛仁心里也没有底,这次如果长孙澹没有料中,自己这些人白跑一趟就不说了,可是这李君羡就有危险了,没有充足的准备和大量的攻城器械和物质,想要攻下这样的一座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心里的想法归心里的想法,嘴上却不能随便说。梁洛仁于是只好应付到:“就你这张嘴会说,长孙侯爷……”
梁洛仁这句话没有说完,大地震颤了一下,一声巨响传了过来。
梁洛仁抬头看了看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的云朵,正在疑惑间,突然一个声音大声的喊道:“将军快看。”
梁洛仁顺着士卒手指的方向看去,一股巨大的灰尘拔地而起,升腾起来很高很高。
那里正是北方,灰尘出现的那个地方应该就是城墙了吧,长孙侯爷到底是成功了,梁洛仁暗暗的想着。
梁洛仁有些激动,很想将心中的想法大声的喊出来,但是他知道这不是时候,一来这里的声音如果传出去,慕容伏允换了路线就不好了,而来这一鼓作气,等待遇上了在说也不晚。
就在梁洛仁心急如焚的时候,一名将耳朵贴于地面负责判断是否有大队人马靠近的士卒说话了:“将军,北边三里左右,大队骑兵,具体人数不清楚,大概在三百以上,八百以下,正往南而来。”
梁洛仁彻底的松了口气,这一切就跟事先商量好的一般完美,这次就看自己的了,却是万万不可将敌人放跑了。
梁洛仁于是大声说道:“众军士听令,上马。”
原本说说笑笑的士卒立马快速的上了马,向着梁洛仁围了起来。
梁洛仁做战前的动员。
“众位将士们,刚刚的那声巨响就是长孙侯爷设法做到的,那股灰尘就是城门被摧毁是冒起的,这些都是出发前大将军和长孙侯爷告诉我的,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出现了,就在我们的正北方,我们将他们擒获就可以回家了。大家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看的出来,这梁洛仁也是鼓动人心的一把好手,这原本还有些懒散的众军士立马来了精神,大喊道:“擒敌首,擒敌首。”
现在已经不用怕暴露行踪了,三四里的距离,骑兵一个冲锋就够了,更何况唐军已经养精蓄锐可一段时间了。
梁洛仁大喊道:“出发。”
被憋了很久的大唐骑士们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向着北方奔去。
结局没有任何的悬念,慕容伏允临时拼凑的不足五百的亲兵早已没有了斗志,看见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唐军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溜号了,可是梁洛仁不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左右两翼也安排了骑兵。
慕容伏允倒是很光棍,看见气势汹汹的唐军,立马就投降了,甚至连拼一下的念头都没有。如果有这个念头的话,慕容伏允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逃跑了。
梁洛仁很满意,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这一干人等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英雄有英雄的活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慕容伏允的下场和颉利可汗差不了多少,刚好去年死了颉利,今年又多了个伏允,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吧。(未完待续。)
这在战役一开始就被注定了。
段志玄心里有了底,对于第二次的战前军务会议显得成竹在胸,说道:“好了,这攻城的事情就交由长孙侯爷和长孙都尉,我们不必过于计较这些事情。”
李君羡不干了,要是一个书生就能把这高城给攻破,那要自己这帮将军干什么。忙说道:“大将军,这有些儿戏了,攻城就是老老实实的打就可以了,什么计谋能用上,古往今来这用计谋野战还勉强说的过去,可是攻城的有几个。”
看来这李君羡在长孙澹的打击报复下长进却是不少,这都知道翻旧纸堆了,问题是这叫以子之短攻彼之长,这咬文嚼字能对的赢长孙澹,只是长孙澹实在是没有喝李君羡对阵的兴趣。
段志玄看着长孙澹有些下不来台,说道:“好了,这是军令,不得有违。”这算是给李君羡套上了枷锁。
看着欲言又止的李君羡,段志玄厉声道:“所有人按策行事,如有违背,军法从事。”
李君羡立马没了脾气。
长孙澹这时却开了口:“大将军,这李副将也是一片拳拳之心,要不这样,待城墙破后由李副将带兵攻城如何?”
段志玄沉思了一会,这攻城李君羡却是首选之人,问题就怕他搞出什么大乱子来,于是说到:“侯爷倒是心胸宽广。李副将,你此次攻城不可意气用事,听明白没有。”这算是同意的长孙澹的说法,同时又敲打了一下李君羡。
李君羡本以为这次攻城没他什么事情了,可是这一下却是喜出望外,连忙说道:“谢过大将军,谢过侯爷,属下一定会的,你们就等着捷报吧。”只有有仗打,李君羡是不会介意像长孙澹道歉的。
长孙澹没有理这个憨货,知道他就是这脾气,继续说道:“大将军,这攻城的事情易如反掌,可是这城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要是吐谷浑人逃跑的话,我们可得留一手。”
其实长孙澹这句话完全是多余了,对于攻城,骑兵是没有任何用处的。那么毫无疑问为了防止吐谷浑人逃脱,这些骑兵是一定会被放出去的,只是在原本的安排中,负责这件事情的是李君羡。
段志玄于是接口道:“这个我和洛仁也商议过,骑兵会全部派出去的。”
李君羡又打算开口,段志玄却是早有准备,一瞪眼,李君羡就只有闷不做声了。
长孙澹不能插手军务,但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说到:“这伏允城地形特殊,东面是烟波浩渺的青海湖,北面是我大军的扎营之地,因此这慕容伏允一行人如果逃跑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南门,所以今天骑兵就要绕远路到达南边,而且不能惊扰到城里的人。”
段志玄点头道:“这是自然,这事情看来得选个稳重妥帖的人前往。”
李君羡又打算说了,又被段志玄一眼给瞪了回去,这一幕让长孙澹十分好笑,于是火上浇油的说:“这人选最合适的莫过于李将军了,上次李将军带领骑兵击溃吐谷浑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只是李将军却要负责攻城,这可有些难办了。”
段志玄却是里都没有理李君羡那渴求的目光:“这没了张屠户,还吃带毛的猪不成,洛仁这负责擒获慕容伏允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办这事最是稳妥。”
梁洛仁马上领命道:“喏,属下定不辱命。”
趁着夜色,梁洛仁领着三千五百全副武装的骑兵就悄悄的离开了大营。
梁洛仁并没有严格按照长孙澹的说法去做,他将三千五百骑兵分作了两部分,五百轻骑留在了城西,一旦慕容伏允从西门而出,这五百人的任务就是袭扰拖住,等待大队人马的到来。而他自己这带着三千骑兵,包括不足五百的重骑兵埋伏在了城南。
“将军,这侯爷装神弄鬼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斥候一早就放了出去,这些大军都是下马休息,一位小校烤了过来。
这梁洛仁作为二把手,没有段志玄那样严肃,倒也和这些中下层的军官们大的火热,就说到:“你哪来那么多的废话,是不是觉得侯爷救了你的小命有些亏啊,还在背地里说三道四的。”
小校知道这梁洛仁的脾气,倒也没有生气,继续嬉皮笑脸说道:“这长孙侯爷救我的命归救我的命,可是这事情怎么看怎么邪乎,难不成他还真能把这城墙给弄塌了不成?”
梁洛仁心里也没有底,这次如果长孙澹没有料中,自己这些人白跑一趟就不说了,可是这李君羡就有危险了,没有充足的准备和大量的攻城器械和物质,想要攻下这样的一座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心里的想法归心里的想法,嘴上却不能随便说。梁洛仁于是只好应付到:“就你这张嘴会说,长孙侯爷……”
梁洛仁这句话没有说完,大地震颤了一下,一声巨响传了过来。
梁洛仁抬头看了看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的云朵,正在疑惑间,突然一个声音大声的喊道:“将军快看。”
梁洛仁顺着士卒手指的方向看去,一股巨大的灰尘拔地而起,升腾起来很高很高。
那里正是北方,灰尘出现的那个地方应该就是城墙了吧,长孙侯爷到底是成功了,梁洛仁暗暗的想着。
梁洛仁有些激动,很想将心中的想法大声的喊出来,但是他知道这不是时候,一来这里的声音如果传出去,慕容伏允换了路线就不好了,而来这一鼓作气,等待遇上了在说也不晚。
就在梁洛仁心急如焚的时候,一名将耳朵贴于地面负责判断是否有大队人马靠近的士卒说话了:“将军,北边三里左右,大队骑兵,具体人数不清楚,大概在三百以上,八百以下,正往南而来。”
梁洛仁彻底的松了口气,这一切就跟事先商量好的一般完美,这次就看自己的了,却是万万不可将敌人放跑了。
梁洛仁于是大声说道:“众军士听令,上马。”
原本说说笑笑的士卒立马快速的上了马,向着梁洛仁围了起来。
梁洛仁做战前的动员。
“众位将士们,刚刚的那声巨响就是长孙侯爷设法做到的,那股灰尘就是城门被摧毁是冒起的,这些都是出发前大将军和长孙侯爷告诉我的,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出现了,就在我们的正北方,我们将他们擒获就可以回家了。大家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看的出来,这梁洛仁也是鼓动人心的一把好手,这原本还有些懒散的众军士立马来了精神,大喊道:“擒敌首,擒敌首。”
现在已经不用怕暴露行踪了,三四里的距离,骑兵一个冲锋就够了,更何况唐军已经养精蓄锐可一段时间了。
梁洛仁大喊道:“出发。”
被憋了很久的大唐骑士们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向着北方奔去。
结局没有任何的悬念,慕容伏允临时拼凑的不足五百的亲兵早已没有了斗志,看见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唐军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溜号了,可是梁洛仁不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左右两翼也安排了骑兵。
慕容伏允倒是很光棍,看见气势汹汹的唐军,立马就投降了,甚至连拼一下的念头都没有。如果有这个念头的话,慕容伏允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逃跑了。
梁洛仁很满意,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这一干人等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英雄有英雄的活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慕容伏允的下场和颉利可汗差不了多少,刚好去年死了颉利,今年又多了个伏允,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吧。(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