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7 第五十七章钻了空子的长孙澹
- 208 第五十八章 庄子的未来
- 209 第五十九章 提上日程的婚事
- 210 第六十章女侠的身世之谜
- 211 第六十一章 落魄的公主
- 212 第六十二章 纠结的婚事
- 213 第六十三章 杨妃的到来
- 214 第六十四章 拼爹
- 215 第六十五章
- 216 第一章
- 217 第二章
- 218 第三章
- 219 第四章
- 220 第五章
- 221 第六章 大船
- 222 第七章 航海的意义
- 223 第八章 补给基地的问题
- 224 第九章 舰队的模样
- 225 第十章 泉州港
- 226 第十一章 出发
- 227 第十二章 大海啊大海
- 228 第十三章 突发事件的处理
- 229 第十五章 铁血手段
- 230 第十六章 菩萨心肠
- 231 第十七章 善恶终有报
- 232 第十八章 谁是废材
- 233 第十九章 历史的轨迹
- 234 第二十章 顿悟的人生
- 235 第二十一章 海之南
- 236 第二十二章 星空下的对话
- 237 第二十三章殖民地的开端
- 238 第二十四章开工
- 239 第二十五章 殖民地的规划
- 240 第一章 三年
- 241 第二章 死亡的阴影
- 242 第三章 大发展
- 243 第四章 人才的到来
- 244 第五章金山的飞跃
- 245 第六章 先进技术实验室和新钢厂
- 246 第七章 马拉的铁路
- 247 第八章 卖枣人与长孙澹
- 248 第九章 农业技术的改进
- 249 第十章 关于奖励的问题
- 250 第十一章制种业的开始
- 251 十二章 工业区的起步
- 252 第十三章 消失的香料
- 253 第十四章 不对称的海战1
- 254 第十五章 不对称的海战2
- 255 第十六章 不对称的海战3(结束)
- 256 第十七章 舰队的改编
- 257 第十七章 世袭罔替镇南侯
- 258 第十八章 张亮与改编的完成
- 259 第十九章 新加坡攻略
- 260 第二十章
- 261 第二十一章改进蒸汽机
- 262 第一章 李承乾的反叛
- 263 第二章 四年的成果
- 264 第三章 轮船与被扣押的船员
- 265 第四章出征
- 266 第五章混乱的倭国
- 267 第六章震慑
- 268 第七章肮脏的政治
- 269 关于结局的预告
- 270 第八章交换的本质
- 271 第九章 石见银山
- 272 第十章 谈判
- 273 第十一章征服的开端
- 274 第一章 新的开始
- 275 第二章政权的交接
- 276 第三章 重出朝堂
- 277 第四章新官上任
- 278 第五章长孙澹的新职位
- 279 第六章谋反与宣抚西域
- 280 第七章
- 281 第七章科技大唐(终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这人就是矫情,总是不时的发回神经。
等到长孙澹发完神经的感慨完了就该上路了,这估摸着也算是一种大脑不太正常的生物电放电现象吧。人就是这样,该有的感慨得有,但该干的事情也不能少。
出了武关一路往东南方向而去。
过了几天就到了汉江边上,沿着汉江走不远就是一座大型的渡口。
这里的渡口已经很是先进了,光是工作人员就是几十号人,这些人穿着统一的服装,上下船时行人和车辆是分开的,有专门负责运载行人的,也有专门负责运载马车的。
这里渡口都是颇为现代化,甚至连龙门吊都有了。渡口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货场,想来这应该是这附近一处十分要紧的物资集散场所了。
这个现代化的货场毫无疑问肯定也是出自于长孙澹的手笔,不过也是遥控指挥,而且这么大的利润肯定也是需要分润出去一部分的。
长孙澹倒也没有停留,一个货场的负责人还是不够格的。
沿着汉江继续南下,本来以往到了这里很多人都会改乘船前往江夏进长江的,可是随着这条水泥路的修通,这陆路通行条件确实变得比水路要好了。陆路不仅要快些,而且这长孙澹一行人到了襄阳就要南下,如果走水路的话无疑多饶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所以也就不乘船了。
走不远就到了这武当山脚下,上次经过的时候由于赶路长孙澹没有来得及上山一游,现在这正是游玩的时候。
于是下了马车,请了向导,打算上山。
只是有些让众人失望。武当山出名在于它那历代修建的建筑群,而贞观年间的武当山去世一片寂寞,山上倒也不说一点没有,只有三间瓦房的一座道观,由于常年得不到修葺已经残破不堪,观里也早就没有了道士主持。
只是这山上的风景倒还不错,倒也不至于白跑一趟。
全兴而来,败兴而归的长孙澹有些郁闷,因为爬山腿走疼了,可是看着依然健步如飞的萧芷晴,长孙澹就只能更加的郁闷了。至于王梓欣,爬了一小半就再也不爬了。
此后这沿途再无耽搁,一路就来到了江陵城。
这却让萧芷晴女侠有些不大乐意了,在师父的描述中,这天下应该是纷乱的,正是这习武之人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可是就这样平平安安的一点波澜都没有起的来到这江陵城就让他有些实在是接受不了了。
不过这样的郁闷倒也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这里的鱼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嗯嗯,这个鱼不错,郎君你试试。”经过了最初几天的不适应后,女侠居然难得的开始展现温柔的一面。
至于这王梓欣,一条鱼的一大半都已经进了她的肚子了,这会只是嘴里“哼哼”了两下就表示我十分赞同萧姐姐的话,先不说了,我还要继续吃。
这里正是长孙澹开设的第一家“望江楼”。
长孙澹并没有直入江陵城和武大公子面谈,而是先到了这里一饱口腹之欲。同时也略微的打听一下这荆州现如今的模样。
虽然开通了前往襄阳的水泥路,可是这荆州治所江陵城却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发展。这都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长江在荆州的这一段也被称作荆江,算是长江中下游最为曲折的一段,而且水患频繁,论及地位甚至不如江夏。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不想见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总会遇见,而当你打算正儿八经的见个面的时候却见不到了。
长孙澹打算和武元庆长谈一番,可是这武元庆却不在这江陵城中。
原本武士彟还是荆州都督的时候,这荆州算是他的老家,即便这样他也很少在荆州逗留。这武士彟升任工部尚书以后就更加不可能会来了。
这也算是百密一疏,在长孙澹想来既然这船厂是建立在荆州的,这武元庆理所当然的应该在荆州才是。但是参观过荆州船厂之后,长孙澹才知道自己想歪了。
这荆州附近没有适合建造大型船只的地方,只能够建造一些诸如渔船等小型船只,武元庆一早就在岳州和泉州建立了两个更大的船厂。这会估计不是在岳州就是在泉州了。
既然没有能够达成目的,长孙澹也就打算带着二女乘船顺流而下前往岳州。可是却并没有成行。
长孙澹在陪着二女逛街的时候被这附近的一位认识他的人给认了出来。此时的大唐百姓是淳朴的,尽管长孙澹自己不知道,可是他给荆州百姓带来的好处却是被人们所牢牢记住了。
单是这应对瘟疫的法子,就已经有人为他见了生祠。加上这兴修水利活人无数的功绩和发明水泥,让这里一方百姓富裕起来的种种,长孙澹早已经被这里的百姓神话了。
就连长孙澹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在荆州居然有这么大威望。
这街是逛不成了,好不容易应付了这里淳朴的百姓,长孙澹接接到了荆州刺史前来拜访的消息,这不能不见。
这自从武士彟走了后,这荆州都督一职也就被取消了,朝廷重新设立了荆州刺史的职位。虽然这州管辖的地域不大,但刺史的级别却很高,而且绝对是一方封疆大吏。
其实二人的对话根本就不可能涉及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这此时的此时也完全没有后世那种需要招商引资的问题,所以和长孙澹的谈话也就只是一种场面话而已。
但是盛情难却,聊了半天后,这此时还为长孙澹专门设宴接风洗尘。
至于地点吗?嗯!这个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中午长孙澹就在这里吃过了。
面对盛情的各方官绅,长孙澹自然是喝大了。尽管这里没有几个熟人,就连这当初曾经为难过他的陆县令也因为他的原因高升到另外的地方去了。
醉醺醺的长孙澹当然不可能连夜赶路了,只好清晨时分偷偷的上了船溜走了……(未完待续。)
这人就是矫情,总是不时的发回神经。
等到长孙澹发完神经的感慨完了就该上路了,这估摸着也算是一种大脑不太正常的生物电放电现象吧。人就是这样,该有的感慨得有,但该干的事情也不能少。
出了武关一路往东南方向而去。
过了几天就到了汉江边上,沿着汉江走不远就是一座大型的渡口。
这里的渡口已经很是先进了,光是工作人员就是几十号人,这些人穿着统一的服装,上下船时行人和车辆是分开的,有专门负责运载行人的,也有专门负责运载马车的。
这里渡口都是颇为现代化,甚至连龙门吊都有了。渡口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货场,想来这应该是这附近一处十分要紧的物资集散场所了。
这个现代化的货场毫无疑问肯定也是出自于长孙澹的手笔,不过也是遥控指挥,而且这么大的利润肯定也是需要分润出去一部分的。
长孙澹倒也没有停留,一个货场的负责人还是不够格的。
沿着汉江继续南下,本来以往到了这里很多人都会改乘船前往江夏进长江的,可是随着这条水泥路的修通,这陆路通行条件确实变得比水路要好了。陆路不仅要快些,而且这长孙澹一行人到了襄阳就要南下,如果走水路的话无疑多饶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所以也就不乘船了。
走不远就到了这武当山脚下,上次经过的时候由于赶路长孙澹没有来得及上山一游,现在这正是游玩的时候。
于是下了马车,请了向导,打算上山。
只是有些让众人失望。武当山出名在于它那历代修建的建筑群,而贞观年间的武当山去世一片寂寞,山上倒也不说一点没有,只有三间瓦房的一座道观,由于常年得不到修葺已经残破不堪,观里也早就没有了道士主持。
只是这山上的风景倒还不错,倒也不至于白跑一趟。
全兴而来,败兴而归的长孙澹有些郁闷,因为爬山腿走疼了,可是看着依然健步如飞的萧芷晴,长孙澹就只能更加的郁闷了。至于王梓欣,爬了一小半就再也不爬了。
此后这沿途再无耽搁,一路就来到了江陵城。
这却让萧芷晴女侠有些不大乐意了,在师父的描述中,这天下应该是纷乱的,正是这习武之人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可是就这样平平安安的一点波澜都没有起的来到这江陵城就让他有些实在是接受不了了。
不过这样的郁闷倒也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这里的鱼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嗯嗯,这个鱼不错,郎君你试试。”经过了最初几天的不适应后,女侠居然难得的开始展现温柔的一面。
至于这王梓欣,一条鱼的一大半都已经进了她的肚子了,这会只是嘴里“哼哼”了两下就表示我十分赞同萧姐姐的话,先不说了,我还要继续吃。
这里正是长孙澹开设的第一家“望江楼”。
长孙澹并没有直入江陵城和武大公子面谈,而是先到了这里一饱口腹之欲。同时也略微的打听一下这荆州现如今的模样。
虽然开通了前往襄阳的水泥路,可是这荆州治所江陵城却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发展。这都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长江在荆州的这一段也被称作荆江,算是长江中下游最为曲折的一段,而且水患频繁,论及地位甚至不如江夏。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不想见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总会遇见,而当你打算正儿八经的见个面的时候却见不到了。
长孙澹打算和武元庆长谈一番,可是这武元庆却不在这江陵城中。
原本武士彟还是荆州都督的时候,这荆州算是他的老家,即便这样他也很少在荆州逗留。这武士彟升任工部尚书以后就更加不可能会来了。
这也算是百密一疏,在长孙澹想来既然这船厂是建立在荆州的,这武元庆理所当然的应该在荆州才是。但是参观过荆州船厂之后,长孙澹才知道自己想歪了。
这荆州附近没有适合建造大型船只的地方,只能够建造一些诸如渔船等小型船只,武元庆一早就在岳州和泉州建立了两个更大的船厂。这会估计不是在岳州就是在泉州了。
既然没有能够达成目的,长孙澹也就打算带着二女乘船顺流而下前往岳州。可是却并没有成行。
长孙澹在陪着二女逛街的时候被这附近的一位认识他的人给认了出来。此时的大唐百姓是淳朴的,尽管长孙澹自己不知道,可是他给荆州百姓带来的好处却是被人们所牢牢记住了。
单是这应对瘟疫的法子,就已经有人为他见了生祠。加上这兴修水利活人无数的功绩和发明水泥,让这里一方百姓富裕起来的种种,长孙澹早已经被这里的百姓神话了。
就连长孙澹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在荆州居然有这么大威望。
这街是逛不成了,好不容易应付了这里淳朴的百姓,长孙澹接接到了荆州刺史前来拜访的消息,这不能不见。
这自从武士彟走了后,这荆州都督一职也就被取消了,朝廷重新设立了荆州刺史的职位。虽然这州管辖的地域不大,但刺史的级别却很高,而且绝对是一方封疆大吏。
其实二人的对话根本就不可能涉及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这此时的此时也完全没有后世那种需要招商引资的问题,所以和长孙澹的谈话也就只是一种场面话而已。
但是盛情难却,聊了半天后,这此时还为长孙澹专门设宴接风洗尘。
至于地点吗?嗯!这个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中午长孙澹就在这里吃过了。
面对盛情的各方官绅,长孙澹自然是喝大了。尽管这里没有几个熟人,就连这当初曾经为难过他的陆县令也因为他的原因高升到另外的地方去了。
醉醺醺的长孙澹当然不可能连夜赶路了,只好清晨时分偷偷的上了船溜走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