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20 第1220章 九还丹
- 1221 第1221章 我出去一趟
- 1222 第1222章 你要如何?
- 1223 第1223章 杀了她!
- 1224 第1224章 我叫魏不惧
- 1225 第1225章 黑圆子
- 1226 第1226章 玩一把大的
- 1227 第1227章 趁机搞点事
- 1228 第1228章 软刀子
- 1229 第1229章 痊愈
- 1230 第1230章 玩儿以后丢了
- 1231 第1231章 下药
- 1232 第1232章 好牌成烂牌
- 1233 第1233章 离开
- 1234 第1234章 我要他死
- 1235 第1235章 都是粘上去的
- 1236 第1236章 雪·梅·棋局
- 1237 第1237章 天下之主能者居之
- 1238 第1238章 做人不能太自私太势利
- 1239 第1239章 以此为聘
- 1240 第1240章 再一次的分别
- 1241 第1241章 阿兄,欢迎回家!
- 1242 第1242章 暴动
- 1243 第1243章 秀将军
- 1244 第1244章 三足鼎立
- 1245 第1245章 高山大海
- 1246 第1246章 无与伦比
- 1247 第1247章 重担
- 1248 第1248章 谁敢争第一!
- 1249 第1249章 入坑已深
- 1250 第1250章 我眼瞎
- 1251 第1251章 阴谋阳谋
- 1252 第1252章 两三个就够了
- 1253 第1253章 别不承认了!
- 1254 第1254章 想成亲就成亲吧
- 1255 第1255章 婚礼(1)
- 1256 第1256章 婚礼(2)
- 1257 第1257章 婚礼(3)
- 1258 第1258章 今夕何夕
- 1259 第1259章 这是命令
- 1260 第1260章 喧宾夺主?
- 1261 第1261章 全力以赴,杀破此城!
- 1262 第1262章 兄弟情
- 1263 第1263章 生路、死路
- 1264 第1264章 突破口
- 1265 第1265章 喜欢这种不要命的虚伪
- 1266 第1266章 我晓得你是什么人
- 1267 第1267章 它便是我的武器
- 1268 第1268章 撤军
- 1269 第1269章 许楠的出现
- 1270 第1270章 别宫
- 1271 第1271章 挨罚
- 1272 第1272章 偶遇
- 1273 第1273章 安好,勿念
- 1274 第1274章 碧玉郡主回京
- 1275 第1275章 耍赖
- 1276 第1276章 终见面
- 1277 第1277章 新任务
- 1278 第1278章 宗妇之职
- 1279 第1279章 等太子毒死她再嫁
- 1280 第1280章 终成眷属
- 1281 第1281章 喜上加喜
- 1282 第1282章 露马脚啦
- 1283 第1283章 惜别
- 1284 第1284章 太子妃的职责和重担
- 1285 第1285章 你亦然
- 1286 第1286章 真贤惠呀
- 1287 第1287章 末尾不是结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30章 玩儿以后丢了
第1230章 玩儿以后丢了
短短不过十日,荣京城中风云万变。
皇后被禁足,贵妃掌了宫务。
太子被斥责,被罚闭门思过。
皇长女崛起,开始过问各种政务,外间兴起一种说法,说她有秋皇之才。
秋皇,乃是更早以前靖中的一位女帝,继位之时,靖中不过夹缝里求生的一个小国。
继位之后,励精图治,三十年间,靖中便雄踞一方,万国来朝。
把皇长女比为秋皇,实在是有些过了,尤其是在当前这种情形下,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次女悄无声息,不往皇长女那边凑,也不往太子这边凑,就连皇帝面前也不怎么出现,就好像没有这么个人似的。
而魏紫昭,对于昭王府被毁,手下被杀戮一事,不但没有任何追究的意思,反而是写了一个请罪折子,大张旗鼓地送到荣京,再送到御前。
与此同时,她在与申国的一场战斗中,打了个胜仗,扭转了不少不利的局面。
刘向留下的话历历在耳,结合她的表现,很多人都觉得,其实昭王对国家社稷是有功的。
这是皇室中人的具体境遇与表现,另外还有两件事不得不说。
一是被当众射死的刘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几队人马在荣京中搜寻了很久,差不多把地都翻了过来,仍然没能找到他。
二是在遥远的北方,民众不堪纳征重税,造反了。领头的人正是那扶灵归去的萧杨兄弟俩,打出来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消息传出,举世皆惊。
这是谁也没想到的,几代忠良的萧家,居然反了!
而且还说是替天行道,这不是指责靖中皇室违反天道,横征暴敛么?
短短几日之内,靖中人心浮动,物价节节攀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倘若皇帝不能拿出有效有力的手段稳定局势,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头。
可惜,靖中皇帝暴虐惯了,丝毫没有意识到更深的隐患,而是大怒并发作了一大批官员,杀了一批人,准备派兵平叛。
杀了一批人之后,物价暂时稳定了,但只是治标不治本,你不让卖,那铺子里就没粮没货了,空着,关门,不卖,咱们黑市上见。
很多人知道有这件事,却不敢和皇帝说,惹祸上身干嘛呢。
皇长女心里清楚,却出于争权夺利的心,不肯告诉皇帝,只想把屎盆子扣到太子身上,建议让太子出来调粮稳价。
皇帝原本是不肯的,他不想让太子的风头盖过他。
但接下来越发恶化的局势让他没得选,他立刻让人把太子喊过去,什么怀柔的话都没有,直接就是一道圣旨砸下去。
魏不惧知道不能推脱,沉默地接了旨,加紧步伐与魏紫昭的人接触。
因为有这么多阴谋要操持,他竟然没空来骚扰禾苗,太子妃那里吃过瘪之后,本着不给夫君添乱的贤惠心思,也是不来找麻烦。
只是吃食、药物供给上却是怠慢多了,给的炭也不好,烟尘味道很大,禾苗索性不让用了,反正她是习武之人,不怕冷,她爹和梁君日渐康健,都不怕冷。
太子妃那些小手段在她看来可笑极了,一点作用都没有,禾苗轻松自在极了,安安心心地和何蓑衣交流学习。
何蓑衣指导她的时候,梁君很是自觉地避让到一旁,表示自己不会偷学他家的本领,每当此时,禾苗总是把他拖过来一起旁听。
何蓑衣也不反对,教完了禾苗,还会问一句梁君:“可有什么不懂?”
梁君害羞又感激,嘿哧嘿哧说不出来。
何蓑衣淡然道:“你既拿命救了我们父女,那就是你应得的,没什么不好意意思的。”
梁君想说,那禾苗也救了他一命呀,早就两相抵过了,但是对上禾苗认真的眼神,他什么都说不出来。
何蓑衣这辈子,没有收过徒弟的,平时只教他自己的儿女,就连圆子也未得过他指点。
要真算起来,唯有国舅钟袤算是他的半个弟子,钟袤如今已是独当一面,成为国之栋梁。
若他能得何蓑衣指点,便是不收为弟子,那也是天大的福气,这辈子都受用不尽了。
梁君就没客气,恭恭敬敬地给何蓑衣行礼:“谢侯爷。”
“好好地学,能学多少就学多少,总是你的造化。”何蓑衣很欣慰,既然女儿要嫁,那就得给她准备帮手了呀。
梁君这小子家风好,爹娘都是帝后身边的近人,他自己人品也好,很重情义,还不笨,怎么也得把他教出来呀。
将来这小子能干了,可不就是禾苗的一大帮手么?
虽说他跟禾苗说,把她交给圆子放心了,可他自己就是男人,男人的心最不可信,打铁还得自身硬。
嗯,扯远了,现下要做的关键事不是这个,而是靖中的局势。
他收回心思,跟禾苗、梁君慢慢分析当前的局势,该当如何进退。
禾苗听完,忍不住问:“圆子到底哪里去了?”
何蓑衣意味不明地看着她:“你猜不到么?自己动脑子。”
掘地三尺都找不到人,又没出京,那是去了哪里?
禾苗想起自己当初就是带着人藏在东宫,没人能想到并找到,再一联想,就明白了,不高兴地说:“我晓得了,皇次女府。”
想起皇次女那张柔弱娇美的脸,心里火冒三丈,宛若有猫在挠,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何蓑衣再次意味不明地“呵呵”一笑,也不多说,闭上眼道:“累了。”
禾苗被他笑得不是滋味,却也晓得他是个什么意思,看吧,现在就开始吃醋不安生,将来到了宫里怎么办?
她悻悻地说:“那我就把他玩儿够了,丢了他!”
何蓑衣脸皮一抽,没吱声,背过身笑了。
他的女儿就该是这样的,他从来也没想过要教出个什么规规矩矩、贤良淑德的女孩子来,随心所欲,过得开心就好。
梁君脸色尴尬,恨不得自己不在现场,但明显又是在的,便低着头对手指,假装没听见。
忽听三七说道:“给殿下请安。”
皇后被禁足,贵妃掌了宫务。
太子被斥责,被罚闭门思过。
皇长女崛起,开始过问各种政务,外间兴起一种说法,说她有秋皇之才。
秋皇,乃是更早以前靖中的一位女帝,继位之时,靖中不过夹缝里求生的一个小国。
继位之后,励精图治,三十年间,靖中便雄踞一方,万国来朝。
把皇长女比为秋皇,实在是有些过了,尤其是在当前这种情形下,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次女悄无声息,不往皇长女那边凑,也不往太子这边凑,就连皇帝面前也不怎么出现,就好像没有这么个人似的。
而魏紫昭,对于昭王府被毁,手下被杀戮一事,不但没有任何追究的意思,反而是写了一个请罪折子,大张旗鼓地送到荣京,再送到御前。
与此同时,她在与申国的一场战斗中,打了个胜仗,扭转了不少不利的局面。
刘向留下的话历历在耳,结合她的表现,很多人都觉得,其实昭王对国家社稷是有功的。
这是皇室中人的具体境遇与表现,另外还有两件事不得不说。
一是被当众射死的刘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几队人马在荣京中搜寻了很久,差不多把地都翻了过来,仍然没能找到他。
二是在遥远的北方,民众不堪纳征重税,造反了。领头的人正是那扶灵归去的萧杨兄弟俩,打出来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消息传出,举世皆惊。
这是谁也没想到的,几代忠良的萧家,居然反了!
而且还说是替天行道,这不是指责靖中皇室违反天道,横征暴敛么?
短短几日之内,靖中人心浮动,物价节节攀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倘若皇帝不能拿出有效有力的手段稳定局势,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头。
可惜,靖中皇帝暴虐惯了,丝毫没有意识到更深的隐患,而是大怒并发作了一大批官员,杀了一批人,准备派兵平叛。
杀了一批人之后,物价暂时稳定了,但只是治标不治本,你不让卖,那铺子里就没粮没货了,空着,关门,不卖,咱们黑市上见。
很多人知道有这件事,却不敢和皇帝说,惹祸上身干嘛呢。
皇长女心里清楚,却出于争权夺利的心,不肯告诉皇帝,只想把屎盆子扣到太子身上,建议让太子出来调粮稳价。
皇帝原本是不肯的,他不想让太子的风头盖过他。
但接下来越发恶化的局势让他没得选,他立刻让人把太子喊过去,什么怀柔的话都没有,直接就是一道圣旨砸下去。
魏不惧知道不能推脱,沉默地接了旨,加紧步伐与魏紫昭的人接触。
因为有这么多阴谋要操持,他竟然没空来骚扰禾苗,太子妃那里吃过瘪之后,本着不给夫君添乱的贤惠心思,也是不来找麻烦。
只是吃食、药物供给上却是怠慢多了,给的炭也不好,烟尘味道很大,禾苗索性不让用了,反正她是习武之人,不怕冷,她爹和梁君日渐康健,都不怕冷。
太子妃那些小手段在她看来可笑极了,一点作用都没有,禾苗轻松自在极了,安安心心地和何蓑衣交流学习。
何蓑衣指导她的时候,梁君很是自觉地避让到一旁,表示自己不会偷学他家的本领,每当此时,禾苗总是把他拖过来一起旁听。
何蓑衣也不反对,教完了禾苗,还会问一句梁君:“可有什么不懂?”
梁君害羞又感激,嘿哧嘿哧说不出来。
何蓑衣淡然道:“你既拿命救了我们父女,那就是你应得的,没什么不好意意思的。”
梁君想说,那禾苗也救了他一命呀,早就两相抵过了,但是对上禾苗认真的眼神,他什么都说不出来。
何蓑衣这辈子,没有收过徒弟的,平时只教他自己的儿女,就连圆子也未得过他指点。
要真算起来,唯有国舅钟袤算是他的半个弟子,钟袤如今已是独当一面,成为国之栋梁。
若他能得何蓑衣指点,便是不收为弟子,那也是天大的福气,这辈子都受用不尽了。
梁君就没客气,恭恭敬敬地给何蓑衣行礼:“谢侯爷。”
“好好地学,能学多少就学多少,总是你的造化。”何蓑衣很欣慰,既然女儿要嫁,那就得给她准备帮手了呀。
梁君这小子家风好,爹娘都是帝后身边的近人,他自己人品也好,很重情义,还不笨,怎么也得把他教出来呀。
将来这小子能干了,可不就是禾苗的一大帮手么?
虽说他跟禾苗说,把她交给圆子放心了,可他自己就是男人,男人的心最不可信,打铁还得自身硬。
嗯,扯远了,现下要做的关键事不是这个,而是靖中的局势。
他收回心思,跟禾苗、梁君慢慢分析当前的局势,该当如何进退。
禾苗听完,忍不住问:“圆子到底哪里去了?”
何蓑衣意味不明地看着她:“你猜不到么?自己动脑子。”
掘地三尺都找不到人,又没出京,那是去了哪里?
禾苗想起自己当初就是带着人藏在东宫,没人能想到并找到,再一联想,就明白了,不高兴地说:“我晓得了,皇次女府。”
想起皇次女那张柔弱娇美的脸,心里火冒三丈,宛若有猫在挠,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何蓑衣再次意味不明地“呵呵”一笑,也不多说,闭上眼道:“累了。”
禾苗被他笑得不是滋味,却也晓得他是个什么意思,看吧,现在就开始吃醋不安生,将来到了宫里怎么办?
她悻悻地说:“那我就把他玩儿够了,丢了他!”
何蓑衣脸皮一抽,没吱声,背过身笑了。
他的女儿就该是这样的,他从来也没想过要教出个什么规规矩矩、贤良淑德的女孩子来,随心所欲,过得开心就好。
梁君脸色尴尬,恨不得自己不在现场,但明显又是在的,便低着头对手指,假装没听见。
忽听三七说道:“给殿下请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