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41 第1241章 阿兄,欢迎回家!
- 1242 第1242章 暴动
- 1243 第1243章 秀将军
- 1244 第1244章 三足鼎立
- 1245 第1245章 高山大海
- 1246 第1246章 无与伦比
- 1247 第1247章 重担
- 1248 第1248章 谁敢争第一!
- 1249 第1249章 入坑已深
- 1250 第1250章 我眼瞎
- 1251 第1251章 阴谋阳谋
- 1252 第1252章 两三个就够了
- 1253 第1253章 别不承认了!
- 1254 第1254章 想成亲就成亲吧
- 1255 第1255章 婚礼(1)
- 1256 第1256章 婚礼(2)
- 1257 第1257章 婚礼(3)
- 1258 第1258章 今夕何夕
- 1259 第1259章 这是命令
- 1260 第1260章 喧宾夺主?
- 1261 第1261章 全力以赴,杀破此城!
- 1262 第1262章 兄弟情
- 1263 第1263章 生路、死路
- 1264 第1264章 突破口
- 1265 第1265章 喜欢这种不要命的虚伪
- 1266 第1266章 我晓得你是什么人
- 1267 第1267章 它便是我的武器
- 1268 第1268章 撤军
- 1269 第1269章 许楠的出现
- 1270 第1270章 别宫
- 1271 第1271章 挨罚
- 1272 第1272章 偶遇
- 1273 第1273章 安好,勿念
- 1274 第1274章 碧玉郡主回京
- 1275 第1275章 耍赖
- 1276 第1276章 终见面
- 1277 第1277章 新任务
- 1278 第1278章 宗妇之职
- 1279 第1279章 等太子毒死她再嫁
- 1280 第1280章 终成眷属
- 1281 第1281章 喜上加喜
- 1282 第1282章 露马脚啦
- 1283 第1283章 惜别
- 1284 第1284章 太子妃的职责和重担
- 1285 第1285章 你亦然
- 1286 第1286章 真贤惠呀
- 1287 第1287章 末尾不是结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51章 阴谋阳谋
第1251章 阴谋阳谋
天亮,魏不惧的军队与义军对峙于平原之上。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碧绿稻田,天空湛蓝明亮,旭日初升,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
但是魏不惧看不到,他眼里只有不远处那个穿着黑色战袍的身影。
那个男人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立于千军万马之前,气势迫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离得太远,他看不清楚脸,却觉得那身形格外熟悉,仿佛是从哪里看到过,更是心生警惕,此人当为他此生最大劲敌。
还没等他弄明白是谁,对方已经高举长刀,舌绽春雷:“杀!”
群情鼓噪,无数的泥腿子不要命似地冲了过来,而后方,又有另一队人马冲杀过来,为首的将领脸戴面具,身手利落,杀人如同砍瓜切菜。
与此同时,又有人大声鼓噪:“魏不惧被杀!”
众魏军听闻主帅加主公被杀,顿时军心大乱,无心应战,互相踩踏,竞相奔逃。
可怜他们辛劳了一夜,原本以为能捞着点战利品,却不防先被偷袭,再莫名其妙和人恶战一场,还没弄清楚那群人的身份,再被偷袭,此刻又被夹击,还听说主帅死了,还打什么呢?快逃命是正经。
魏不惧大怒,看着对方拼杀得罪厉害的那两个人,他也跃跃欲试,想要像他们一样冲锋陷阵,擒贼擒王,扭转战局。
然而才有此意,就被手下又哭又喊又跪又劝,说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最终,魏不惧和当年的无数次屈服一样,屈服了。
撤离之前,魏不惧喟然长叹:“我军败在人心。”再下令:“务必弄清楚那两个人究竟是什么人!”
他一定要弄死这两个人,一雪前耻。
此一役,魏军伤亡近万,逃散近万,精锐折损过半,损失了好几名将领。
魏不惧收拢残部,虽还有近三万人马在手,但军心是真正被打击惨了,加之高温酷暑天气,实不适合再次交战。
他远离西北,粮草不足,不宜在此久留,理当撤军。
然兴师动众,势在必得,却寸功未得,惨败如斯,如此灰溜溜回去,实在让人不甘心,更没面子。
犹豫不决中,西北传来消息,魏紫昭遣兵攻打西北,要趁势拔了他的老巢。
魏不惧无奈,只好亲笔写下招安书信一封,命人送去给“秀将军”,许以高官厚禄,表示自己求贤若渴,随时等待对方前来投奔。
未及回信,便已拔营回程,西北对他太重要了,他输不起。
魏军撤离,义军声名大噪,禾苗召开军事会议,宣布以后这只队伍就叫“铁军”,从铁矿中来,意志如铁,不忘本,不软弱。
再论功行赏,圆子以不容置疑的实力和成绩博得首功,成功加入领导层。
梁君同样立下大功,得封将军——从此,自幕后的暗卫,转为军队中的一员将领。
铁军真正在此站稳了脚跟,再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随便挠一把的了。
取得胜利,禾苗与圆子却不敢松懈,申国人此番大败,必不能忍下这口恶气。
此其一。其二,申国人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坐大,这不符合申国的长远利益,因此,下一步申国人必要搞鬼分化。
比如说,故意泄露禾苗的身份,引起她和这只队伍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人商量之后,禾苗去见了被软禁很久的金平,二人交谈良久,她把金平放了出来。
之后选了几个得力的将领,把人叫过去摊牌。
先说此次大战胜利不过侥幸,若想继续存活,百倍艰辛。
再透露自己其实是郦国人,如今有人想以她的身份做文章,为了不让义军发生内讧,他们决定离开。
从前隐瞒身份,带人暴动起义,乃是阴谋。
今天当众坦白,开诚布公,乃是阳谋。
阴诡之道不能长久,阳谋才能久行大道。
选出来的人都可算是心腹,有人无所谓,只要能活下去,能吃饱肚子,家人平安,管他是什么人。
也有人心有想法,不能接受。
金平出场了,她问这些人,什么叫做国家。
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靖中已乱,皇室不复,他们究竟是要效忠天下,还是要效忠魏氏?
若是效忠天下,这天下两百年前还是一家,无论申国也好、靖中也好、郦国也好,都是前朝分化而来,他们本就是一家。
若是效忠魏氏,魏氏给了他们什么?
魏氏奴役他们,不把他们当人看,前不久还攻打过他们,险些将他们和他们的亲人全部杀死在这里。
这种情况下,多数人肯定选的是天下。
“那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到了该合的时候了。”金平大声说:“我愿意跟随秀将军,共建这天下!”
众人歃血为盟。
有想要反对或是趁机生事的,禾苗容得他,其他人也容不得他——
因为,此刻禾苗若是离开,铁军便死了,会被魏氏与申国共同撕成粉碎,而他们世代守护的铁矿,也将不再属于他们,反而会变成奴役他们的枷锁!
从来没有过过好日子的人,会变得麻木;一旦过过好日子,就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苦日子了。
他们不想再被奴役。
金平之父曾是有名的清官,最后却是以谋逆之罪惨死身亡的,她亮出身份,不可避免地得到了支持和信任。
她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地出谋划策,短短时间内绽放出了灿烂的光彩。
禾苗乐见其成。
等到申国人将“秀将军是郦国人,别有用心”的话传出来,铁军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但分裂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
五万人的军队,被站在反对面的将领们带走了一万。
他们没有勇气和禾苗、圆子等人对峙厮杀,却也不想做郦国人的爪牙。
圆子和禾苗对此坦然接受,只要这些人不去投降魏不惧,不投靠申国人,没有什么不能接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靖中的火已经烧起来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第二年春天,靖中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碧绿稻田,天空湛蓝明亮,旭日初升,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
但是魏不惧看不到,他眼里只有不远处那个穿着黑色战袍的身影。
那个男人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立于千军万马之前,气势迫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离得太远,他看不清楚脸,却觉得那身形格外熟悉,仿佛是从哪里看到过,更是心生警惕,此人当为他此生最大劲敌。
还没等他弄明白是谁,对方已经高举长刀,舌绽春雷:“杀!”
群情鼓噪,无数的泥腿子不要命似地冲了过来,而后方,又有另一队人马冲杀过来,为首的将领脸戴面具,身手利落,杀人如同砍瓜切菜。
与此同时,又有人大声鼓噪:“魏不惧被杀!”
众魏军听闻主帅加主公被杀,顿时军心大乱,无心应战,互相踩踏,竞相奔逃。
可怜他们辛劳了一夜,原本以为能捞着点战利品,却不防先被偷袭,再莫名其妙和人恶战一场,还没弄清楚那群人的身份,再被偷袭,此刻又被夹击,还听说主帅死了,还打什么呢?快逃命是正经。
魏不惧大怒,看着对方拼杀得罪厉害的那两个人,他也跃跃欲试,想要像他们一样冲锋陷阵,擒贼擒王,扭转战局。
然而才有此意,就被手下又哭又喊又跪又劝,说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最终,魏不惧和当年的无数次屈服一样,屈服了。
撤离之前,魏不惧喟然长叹:“我军败在人心。”再下令:“务必弄清楚那两个人究竟是什么人!”
他一定要弄死这两个人,一雪前耻。
此一役,魏军伤亡近万,逃散近万,精锐折损过半,损失了好几名将领。
魏不惧收拢残部,虽还有近三万人马在手,但军心是真正被打击惨了,加之高温酷暑天气,实不适合再次交战。
他远离西北,粮草不足,不宜在此久留,理当撤军。
然兴师动众,势在必得,却寸功未得,惨败如斯,如此灰溜溜回去,实在让人不甘心,更没面子。
犹豫不决中,西北传来消息,魏紫昭遣兵攻打西北,要趁势拔了他的老巢。
魏不惧无奈,只好亲笔写下招安书信一封,命人送去给“秀将军”,许以高官厚禄,表示自己求贤若渴,随时等待对方前来投奔。
未及回信,便已拔营回程,西北对他太重要了,他输不起。
魏军撤离,义军声名大噪,禾苗召开军事会议,宣布以后这只队伍就叫“铁军”,从铁矿中来,意志如铁,不忘本,不软弱。
再论功行赏,圆子以不容置疑的实力和成绩博得首功,成功加入领导层。
梁君同样立下大功,得封将军——从此,自幕后的暗卫,转为军队中的一员将领。
铁军真正在此站稳了脚跟,再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随便挠一把的了。
取得胜利,禾苗与圆子却不敢松懈,申国人此番大败,必不能忍下这口恶气。
此其一。其二,申国人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坐大,这不符合申国的长远利益,因此,下一步申国人必要搞鬼分化。
比如说,故意泄露禾苗的身份,引起她和这只队伍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人商量之后,禾苗去见了被软禁很久的金平,二人交谈良久,她把金平放了出来。
之后选了几个得力的将领,把人叫过去摊牌。
先说此次大战胜利不过侥幸,若想继续存活,百倍艰辛。
再透露自己其实是郦国人,如今有人想以她的身份做文章,为了不让义军发生内讧,他们决定离开。
从前隐瞒身份,带人暴动起义,乃是阴谋。
今天当众坦白,开诚布公,乃是阳谋。
阴诡之道不能长久,阳谋才能久行大道。
选出来的人都可算是心腹,有人无所谓,只要能活下去,能吃饱肚子,家人平安,管他是什么人。
也有人心有想法,不能接受。
金平出场了,她问这些人,什么叫做国家。
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靖中已乱,皇室不复,他们究竟是要效忠天下,还是要效忠魏氏?
若是效忠天下,这天下两百年前还是一家,无论申国也好、靖中也好、郦国也好,都是前朝分化而来,他们本就是一家。
若是效忠魏氏,魏氏给了他们什么?
魏氏奴役他们,不把他们当人看,前不久还攻打过他们,险些将他们和他们的亲人全部杀死在这里。
这种情况下,多数人肯定选的是天下。
“那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到了该合的时候了。”金平大声说:“我愿意跟随秀将军,共建这天下!”
众人歃血为盟。
有想要反对或是趁机生事的,禾苗容得他,其他人也容不得他——
因为,此刻禾苗若是离开,铁军便死了,会被魏氏与申国共同撕成粉碎,而他们世代守护的铁矿,也将不再属于他们,反而会变成奴役他们的枷锁!
从来没有过过好日子的人,会变得麻木;一旦过过好日子,就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苦日子了。
他们不想再被奴役。
金平之父曾是有名的清官,最后却是以谋逆之罪惨死身亡的,她亮出身份,不可避免地得到了支持和信任。
她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地出谋划策,短短时间内绽放出了灿烂的光彩。
禾苗乐见其成。
等到申国人将“秀将军是郦国人,别有用心”的话传出来,铁军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但分裂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
五万人的军队,被站在反对面的将领们带走了一万。
他们没有勇气和禾苗、圆子等人对峙厮杀,却也不想做郦国人的爪牙。
圆子和禾苗对此坦然接受,只要这些人不去投降魏不惧,不投靠申国人,没有什么不能接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靖中的火已经烧起来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第二年春天,靖中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