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34 第1234章 我要他死
- 1235 第1235章 都是粘上去的
- 1236 第1236章 雪·梅·棋局
- 1237 第1237章 天下之主能者居之
- 1238 第1238章 做人不能太自私太势利
- 1239 第1239章 以此为聘
- 1240 第1240章 再一次的分别
- 1241 第1241章 阿兄,欢迎回家!
- 1242 第1242章 暴动
- 1243 第1243章 秀将军
- 1244 第1244章 三足鼎立
- 1245 第1245章 高山大海
- 1246 第1246章 无与伦比
- 1247 第1247章 重担
- 1248 第1248章 谁敢争第一!
- 1249 第1249章 入坑已深
- 1250 第1250章 我眼瞎
- 1251 第1251章 阴谋阳谋
- 1252 第1252章 两三个就够了
- 1253 第1253章 别不承认了!
- 1254 第1254章 想成亲就成亲吧
- 1255 第1255章 婚礼(1)
- 1256 第1256章 婚礼(2)
- 1257 第1257章 婚礼(3)
- 1258 第1258章 今夕何夕
- 1259 第1259章 这是命令
- 1260 第1260章 喧宾夺主?
- 1261 第1261章 全力以赴,杀破此城!
- 1262 第1262章 兄弟情
- 1263 第1263章 生路、死路
- 1264 第1264章 突破口
- 1265 第1265章 喜欢这种不要命的虚伪
- 1266 第1266章 我晓得你是什么人
- 1267 第1267章 它便是我的武器
- 1268 第1268章 撤军
- 1269 第1269章 许楠的出现
- 1270 第1270章 别宫
- 1271 第1271章 挨罚
- 1272 第1272章 偶遇
- 1273 第1273章 安好,勿念
- 1274 第1274章 碧玉郡主回京
- 1275 第1275章 耍赖
- 1276 第1276章 终见面
- 1277 第1277章 新任务
- 1278 第1278章 宗妇之职
- 1279 第1279章 等太子毒死她再嫁
- 1280 第1280章 终成眷属
- 1281 第1281章 喜上加喜
- 1282 第1282章 露马脚啦
- 1283 第1283章 惜别
- 1284 第1284章 太子妃的职责和重担
- 1285 第1285章 你亦然
- 1286 第1286章 真贤惠呀
- 1287 第1287章 末尾不是结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44章 三足鼎立
第1244章 三足鼎立
禾苗看着金平,金平看着禾苗,两个人都是心情复杂,一时无言。
禾苗是没想到金平还活着,她还以为,当初参加暴乱的那批宫人,肯定全都死了,没有幸存者呢。
金平则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宫女,看上去毫无存在感,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有名的义军头领。
禾苗给梁君使了个眼色,已然动了杀念。
她此刻的身份是靖中人,一个父母亲人皆都遭到靖中皇室迫害的人,因此谋反,想求一条活路。
这些靖中人之所以愿意跟随她起义,最大的原因是有认同感,倘若她的身份被戳穿——郦国闽侯之女,虎贲军的将领之一,他们还会跟着她吗?
不会。
他们会选择杀了她。
就算他们杀不了她,那也不可能再跟着她干这活儿了,这只队伍就算散了。
那她和圆子一起布的局就算完了。
因此她必须杀死金平,与私人恩怨无关,而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金平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才认出禾苗,就已经将手按在刀柄上,笑着往后退:“肚子疼,请允许我先上个厕所。”
禾苗上前,轻轻将手搭在她的肩头上,微笑着说:“难得与姐姐相会,我心里甚是欢喜,不如,就让我陪姐姐去吧。”
金平紧张得额头鼻尖都出了细汗,却还能勉强保持微笑:“不敢有劳将军,怕污了将军的眼和鼻。”
禾苗摇头:“你我是故人,这算不了什么。”
见两个女人说着这样隐私的话题,其他人当然是识趣地退了出去,唯独留下梁君一人,忠心地守在外面不让人进出,防备有人偷听。
金平没有办法,索性站住了,破罐子破摔地问禾苗:“你想干什么?”
禾苗笑得就和小狐狸似的:“我在干应该干的事,倒是姐姐,想干什么?”
金平沉默许久,低声道:“我若说,我只是想要求活,你信么?”
禾苗摸下巴:“那么你的国,你的家?”
“我的国?”金平大笑出声,飒然道:“我来这里,难道是为了他魏家的江山永固吗?”
“我的家?我的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他们拆散了,我家的人早就被他们杀光了!只剩下我,只剩下我!”
金平很大声地说完这一席话,抓住禾苗的衣领小声说:“你以为我在涟漪宫里策动暴乱,是为了让他们永享太平?”
禾苗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她:“你恨的不过是魏家人。”
痛恨一个家族,与痛恨一个国家,是两回事,就像是南人与北人,永远难以彻底融合一样,因为口味和思想,风俗习惯和爱好,甚至身材、皮肤都不一样。
金平轻声道:“你错了,靖中姓魏,只要不姓魏,它姓什么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真的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她又威胁禾苗:“你现在不能杀我,否则,从此后就没有人敢来投奔你了。”
“你说得不错,让我们都给彼此一次机会好了。”禾苗不敢完全相信金平的话,她让人把金平软禁起来,左不过最多再等几天,事情就要成了。
朝廷军队一日一日推进,距离禾苗的军队只有一百里的时候,他们停了下来,不再往前。
派出去的探哨回来禀告:“没有要发兵的打算,在修建营门,并且垒了大灶。”
这意味着,朝廷军队想在那个地方安营扎寨,短时间内并不想继续推进。
众人胡乱猜疑,唯有禾苗松了一口气,成了!
一定是圆子做成了那件事!
当着大家的面,她假模假样地说:“我早说过,老天爷会站在我们这边的。”
众人将信将疑,她也不解释,莫测高深地让大家去休息,背里仍然是加强警戒,唯恐有诈。
第三天,撤军的消息传来,探哨激动地说:“狗皇帝死了!狗皇帝死了!狗皇帝被刺死了!”
虽然早就有准备,禾苗还是控制不住地兴奋:“他们都有什么变化?比如说,是否戴孝?”
探哨摸摸头:“没戴。”
话音未落,禾苗就把桌子掀了。
众人大吃一惊,以为她是生气朝廷的军队不讲道理,毕竟死者为大嘛,皇帝死了居然不戴孝?
禾苗也不解释,干咳一声,笑眯眯地说:“摆酒祭天!”
其实她高兴的是,倘若朝廷的军队还为靖中皇帝戴孝,那就说明荣京那边被魏紫昭、魏不惧、魏绵绵三人中的任一人总领了全局。
只要是有人总领了全局,一定会为皇帝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国丧,以此为自己争得各方面的支持。
既是国丧,军队肯定要集体戴孝,而军队既然没有戴孝,而是选择退兵,那就说明,荣京发生了大动乱。
这三个人中,谁也没有占据上风。
一场大战不了了之,禾苗反而趁机再次出手,吞并了几个城镇,再次将人马壮大到一万。
半个月后,最新的消息传来。
太子谋逆,暗害贵妃及皇嗣,再刺杀皇帝,却被昭王识破。
昭王派兵攻打太子,太子偕同太子妃连夜逃出荣京,带着手下的人马逃往西北方向去了,皇后自尽。
昭王准备拥立皇次女魏绵绵为帝,却突然发病,当着众人的面痛得昏厥过去,皇次女手下的人指责昭王才是元凶祸首,并试图当场杀死昭王。
可惜昭王手下的人太强,不但将昭王抢了出去,反而箭伤皇次女,皇次女败走东南。
皇帝的三个子女,皇长女为太子所杀,太子被昭王赶走,皇次女也被昭王赶走。
如今只剩下昭王一人雄据荣京,却是名不正言不顺。
她想在宗室中找一个适龄的人继承皇位,却遭到多数大臣的反对,太子与皇次女尚在人世,为什么要让旁支的人继承大统?
就算太子有罪,皇次女并没有罪过,说昭王谋逆,是国家祸乱之根本,难道是假的么?这本来就是真的。
很快,魏不惧在西北哭诉自己是被冤枉的,都是昭王的阴谋,并得到了当地世家大族的认可,自行登基,册封太子妃为后,又一气纳了好几个西北大族的女儿为妃。
禾苗是没想到金平还活着,她还以为,当初参加暴乱的那批宫人,肯定全都死了,没有幸存者呢。
金平则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宫女,看上去毫无存在感,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有名的义军头领。
禾苗给梁君使了个眼色,已然动了杀念。
她此刻的身份是靖中人,一个父母亲人皆都遭到靖中皇室迫害的人,因此谋反,想求一条活路。
这些靖中人之所以愿意跟随她起义,最大的原因是有认同感,倘若她的身份被戳穿——郦国闽侯之女,虎贲军的将领之一,他们还会跟着她吗?
不会。
他们会选择杀了她。
就算他们杀不了她,那也不可能再跟着她干这活儿了,这只队伍就算散了。
那她和圆子一起布的局就算完了。
因此她必须杀死金平,与私人恩怨无关,而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金平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才认出禾苗,就已经将手按在刀柄上,笑着往后退:“肚子疼,请允许我先上个厕所。”
禾苗上前,轻轻将手搭在她的肩头上,微笑着说:“难得与姐姐相会,我心里甚是欢喜,不如,就让我陪姐姐去吧。”
金平紧张得额头鼻尖都出了细汗,却还能勉强保持微笑:“不敢有劳将军,怕污了将军的眼和鼻。”
禾苗摇头:“你我是故人,这算不了什么。”
见两个女人说着这样隐私的话题,其他人当然是识趣地退了出去,唯独留下梁君一人,忠心地守在外面不让人进出,防备有人偷听。
金平没有办法,索性站住了,破罐子破摔地问禾苗:“你想干什么?”
禾苗笑得就和小狐狸似的:“我在干应该干的事,倒是姐姐,想干什么?”
金平沉默许久,低声道:“我若说,我只是想要求活,你信么?”
禾苗摸下巴:“那么你的国,你的家?”
“我的国?”金平大笑出声,飒然道:“我来这里,难道是为了他魏家的江山永固吗?”
“我的家?我的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他们拆散了,我家的人早就被他们杀光了!只剩下我,只剩下我!”
金平很大声地说完这一席话,抓住禾苗的衣领小声说:“你以为我在涟漪宫里策动暴乱,是为了让他们永享太平?”
禾苗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她:“你恨的不过是魏家人。”
痛恨一个家族,与痛恨一个国家,是两回事,就像是南人与北人,永远难以彻底融合一样,因为口味和思想,风俗习惯和爱好,甚至身材、皮肤都不一样。
金平轻声道:“你错了,靖中姓魏,只要不姓魏,它姓什么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真的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她又威胁禾苗:“你现在不能杀我,否则,从此后就没有人敢来投奔你了。”
“你说得不错,让我们都给彼此一次机会好了。”禾苗不敢完全相信金平的话,她让人把金平软禁起来,左不过最多再等几天,事情就要成了。
朝廷军队一日一日推进,距离禾苗的军队只有一百里的时候,他们停了下来,不再往前。
派出去的探哨回来禀告:“没有要发兵的打算,在修建营门,并且垒了大灶。”
这意味着,朝廷军队想在那个地方安营扎寨,短时间内并不想继续推进。
众人胡乱猜疑,唯有禾苗松了一口气,成了!
一定是圆子做成了那件事!
当着大家的面,她假模假样地说:“我早说过,老天爷会站在我们这边的。”
众人将信将疑,她也不解释,莫测高深地让大家去休息,背里仍然是加强警戒,唯恐有诈。
第三天,撤军的消息传来,探哨激动地说:“狗皇帝死了!狗皇帝死了!狗皇帝被刺死了!”
虽然早就有准备,禾苗还是控制不住地兴奋:“他们都有什么变化?比如说,是否戴孝?”
探哨摸摸头:“没戴。”
话音未落,禾苗就把桌子掀了。
众人大吃一惊,以为她是生气朝廷的军队不讲道理,毕竟死者为大嘛,皇帝死了居然不戴孝?
禾苗也不解释,干咳一声,笑眯眯地说:“摆酒祭天!”
其实她高兴的是,倘若朝廷的军队还为靖中皇帝戴孝,那就说明荣京那边被魏紫昭、魏不惧、魏绵绵三人中的任一人总领了全局。
只要是有人总领了全局,一定会为皇帝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国丧,以此为自己争得各方面的支持。
既是国丧,军队肯定要集体戴孝,而军队既然没有戴孝,而是选择退兵,那就说明,荣京发生了大动乱。
这三个人中,谁也没有占据上风。
一场大战不了了之,禾苗反而趁机再次出手,吞并了几个城镇,再次将人马壮大到一万。
半个月后,最新的消息传来。
太子谋逆,暗害贵妃及皇嗣,再刺杀皇帝,却被昭王识破。
昭王派兵攻打太子,太子偕同太子妃连夜逃出荣京,带着手下的人马逃往西北方向去了,皇后自尽。
昭王准备拥立皇次女魏绵绵为帝,却突然发病,当着众人的面痛得昏厥过去,皇次女手下的人指责昭王才是元凶祸首,并试图当场杀死昭王。
可惜昭王手下的人太强,不但将昭王抢了出去,反而箭伤皇次女,皇次女败走东南。
皇帝的三个子女,皇长女为太子所杀,太子被昭王赶走,皇次女也被昭王赶走。
如今只剩下昭王一人雄据荣京,却是名不正言不顺。
她想在宗室中找一个适龄的人继承皇位,却遭到多数大臣的反对,太子与皇次女尚在人世,为什么要让旁支的人继承大统?
就算太子有罪,皇次女并没有罪过,说昭王谋逆,是国家祸乱之根本,难道是假的么?这本来就是真的。
很快,魏不惧在西北哭诉自己是被冤枉的,都是昭王的阴谋,并得到了当地世家大族的认可,自行登基,册封太子妃为后,又一气纳了好几个西北大族的女儿为妃。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