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54 第1254章 想成亲就成亲吧
- 1255 第1255章 婚礼(1)
- 1256 第1256章 婚礼(2)
- 1257 第1257章 婚礼(3)
- 1258 第1258章 今夕何夕
- 1259 第1259章 这是命令
- 1260 第1260章 喧宾夺主?
- 1261 第1261章 全力以赴,杀破此城!
- 1262 第1262章 兄弟情
- 1263 第1263章 生路、死路
- 1264 第1264章 突破口
- 1265 第1265章 喜欢这种不要命的虚伪
- 1266 第1266章 我晓得你是什么人
- 1267 第1267章 它便是我的武器
- 1268 第1268章 撤军
- 1269 第1269章 许楠的出现
- 1270 第1270章 别宫
- 1271 第1271章 挨罚
- 1272 第1272章 偶遇
- 1273 第1273章 安好,勿念
- 1274 第1274章 碧玉郡主回京
- 1275 第1275章 耍赖
- 1276 第1276章 终见面
- 1277 第1277章 新任务
- 1278 第1278章 宗妇之职
- 1279 第1279章 等太子毒死她再嫁
- 1280 第1280章 终成眷属
- 1281 第1281章 喜上加喜
- 1282 第1282章 露马脚啦
- 1283 第1283章 惜别
- 1284 第1284章 太子妃的职责和重担
- 1285 第1285章 你亦然
- 1286 第1286章 真贤惠呀
- 1287 第1287章 末尾不是结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264章 突破口
第1264章 突破口
禾苗沉默地看着面前的一切。
实在是太多敌军了,密密麻麻如同蚁群,若不亲眼所见,她从不知道可以同时派这么多人攻打一座城。
她离开是对的,不然这座城就会变成活靶子,被铁蹄踩成粉末。
是她和圆子的婚礼,暴露了圆子的身份,让申国人再也忍不得。
她和圆子始终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这才导致了今天的失败。
还未尝到幸福的甘甜,就已尝到了苦果的刻骨滋味。
不过此刻并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
禾苗抽出马刀,声嘶力竭:“冲啊!”
轻骑兵跟着她,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很快将连绵的步兵撕开了一条口子。
他们不要命地往前冲,绝不回头,只因他们都知道,唯一的机会不是回头,而是往前!往前!
只有冲出包围圈,才能找到其他机会。
他们出现得太快,离开得也太快,在三方联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他们已经跑远了。
由于人数不多,夜里天黑,三方联军看不清楚究竟是些什么人,便只当是突围送信求救兵的,追一回追不上,也就算了。
饶是如此,五百人的轻骑兵,冲出重围之后,终究也只剩下两百人。
天空破晓,禾苗看向远处。
那座孤城,在坚持了小半夜之后,已经按照她的吩咐,挂白旗投降了。
若无圆子带人引走大部分兵力和注意力,轻骑兵休想突出重围。
禾苗满身血污,看着死去的将士,想到生死不明的圆子,内心滋味复杂难言,自责、挫败、痛苦、愤怒、担忧,让她恨不得嘶吼出声。
但她只能哑忍。
因为接下来,联军很快就会发现她已不在城中,然后新的一轮追袭便会来到,就像他们追袭圆子一样。
兵贵神速,时间就是一切
“走吧。”她狠狠抽了马儿一鞭,带着剩余的人继续往前。
旭日东升,他们来到了隶属铁军势力范围内的另一座城,城里已经完全乱了,主城被围攻的消息已经传到这里,守将带人支援主城,留守将领带头逃跑,其余能跑都已跑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逃不了的。
禾苗等人的到来,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慌,那些人哭着喊着追问她:“我的儿子呢?”
“我的兄弟呢?”
“我爹呢?”
“我家那口子呢?”
他们都有家人加入了铁军,现在看到主将败退,焉能不慌?
禾苗无言以对,神色灰败。
梁君沉声道:“你不必如此,你已经离开那座城,并且让他们投降,他们死不了,无论是魏绵绵,还是魏不惧,都不会屠杀他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申国人。”
禾苗打起精神,简单地说了几句,和众人胡乱弄些东西果腹,往另一座城赶去。
他们不知道那座城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但总要试试,这是大家最后的机会。
走到半路,迎面来了一队骑兵,为首的人大声喊道:“是将军吗?”
却是铁军驻守恭城的一个将领,他只带了二十多个人,情形却比众人好太多。
“金姑娘在城中,派末将前来探哨。”来人滚鞍下马,激动地问禾苗:“另外两座城是不是已经陷落?”
“情况便是这样的。”禾苗仔细观察着他们的表情,平静地道:“你们可以选择和他们一样,离开,或是投降。”
她并不担心身后的两百多名轻骑兵,这两百多名轻骑兵都是新军的人,分批次来到这里,成为她的亲卫,跟着她转战到现在,早已经把身家性命托付给她,并成为她的依仗与后盾。
那二十多个人闻言,神色各有不同,有人犹豫不决,也有人十分焦躁愤怒。
其中一人大声喊道:“将军何出此言?没得当初反了,现在遇到点事就又回去做孙子的道理!你就说一句准话,到底带不带我们?”
有他发声,大多数人也跟着喊道:“是这个道理,就算投降了又有什么好下场?”
梁君和禾苗交换了一个眼色,缓缓道:“也不一定,好歹是活下来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忽听一人高声道:“青山未倒,为何要愁?”
金平带了大队人马赶来,大声说道:“我听闻,方先生出城迎战,是因为不想城中军民变成活靶子,将军弃城,同是不想让城中军民被强敌杀戮。你们不怕死,我还怕什么?此地不能留,那我们就去其他地方!”
她指着身后乌压压的人群:“他们都是愿意跟着我的人,也是愿意跟着你的人,不造反是死路一条,投降也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过得快活一点?你想要怎么样,就告诉我们怎么办好了。”
那些人一起看着禾苗,眼里没有怀疑,只有信任和希望。
“你们信我,我便一定带你们逃出生天。”禾苗笑了起来,既然是这样,那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她用长刀在地上划了一个圈,再将它分成三份,最大的一份是魏绵绵的军队,他们对她和圆子是势在必得,其次是申国人的军队,他们同样也想让她和圆子死在这里。
最小的一份,是魏不惧的军队。
魏不惧被魏绵绵和申国人排斥在外,他一定不知道这个秘密,因此他的军队战意是最薄弱的,战斗力也最弱。
突破口就在这里。
出去之后,便往铁碑岭方向去,那是他们天然的依靠和屏障。
早在之前,他们对整个战局就有充分的考虑和安排,派了一支队伍前去那边构筑了一座小城,并与俪国的军队建立了密切联系,可以遥相呼应。
原本是打算明年再去的,现在不得不提前去了。
金平担心道:“不知方先生会往哪里去?”
禾苗自信地道:“他一定会冲击魏不惧的军队,再从哪里突围,前往铁碑岭。”
她知道他,他也知道她,她的选择不会错,倘若错了,那她就认命。
计谋既定,便整队出发。
金平跟在禾苗身后,低声道:“听说你很担心我,怕我被萧杨杀掉,谢谢。”
禾苗不以为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你们跟了我,便是我的人。”
实在是太多敌军了,密密麻麻如同蚁群,若不亲眼所见,她从不知道可以同时派这么多人攻打一座城。
她离开是对的,不然这座城就会变成活靶子,被铁蹄踩成粉末。
是她和圆子的婚礼,暴露了圆子的身份,让申国人再也忍不得。
她和圆子始终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这才导致了今天的失败。
还未尝到幸福的甘甜,就已尝到了苦果的刻骨滋味。
不过此刻并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
禾苗抽出马刀,声嘶力竭:“冲啊!”
轻骑兵跟着她,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很快将连绵的步兵撕开了一条口子。
他们不要命地往前冲,绝不回头,只因他们都知道,唯一的机会不是回头,而是往前!往前!
只有冲出包围圈,才能找到其他机会。
他们出现得太快,离开得也太快,在三方联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他们已经跑远了。
由于人数不多,夜里天黑,三方联军看不清楚究竟是些什么人,便只当是突围送信求救兵的,追一回追不上,也就算了。
饶是如此,五百人的轻骑兵,冲出重围之后,终究也只剩下两百人。
天空破晓,禾苗看向远处。
那座孤城,在坚持了小半夜之后,已经按照她的吩咐,挂白旗投降了。
若无圆子带人引走大部分兵力和注意力,轻骑兵休想突出重围。
禾苗满身血污,看着死去的将士,想到生死不明的圆子,内心滋味复杂难言,自责、挫败、痛苦、愤怒、担忧,让她恨不得嘶吼出声。
但她只能哑忍。
因为接下来,联军很快就会发现她已不在城中,然后新的一轮追袭便会来到,就像他们追袭圆子一样。
兵贵神速,时间就是一切
“走吧。”她狠狠抽了马儿一鞭,带着剩余的人继续往前。
旭日东升,他们来到了隶属铁军势力范围内的另一座城,城里已经完全乱了,主城被围攻的消息已经传到这里,守将带人支援主城,留守将领带头逃跑,其余能跑都已跑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逃不了的。
禾苗等人的到来,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慌,那些人哭着喊着追问她:“我的儿子呢?”
“我的兄弟呢?”
“我爹呢?”
“我家那口子呢?”
他们都有家人加入了铁军,现在看到主将败退,焉能不慌?
禾苗无言以对,神色灰败。
梁君沉声道:“你不必如此,你已经离开那座城,并且让他们投降,他们死不了,无论是魏绵绵,还是魏不惧,都不会屠杀他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申国人。”
禾苗打起精神,简单地说了几句,和众人胡乱弄些东西果腹,往另一座城赶去。
他们不知道那座城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但总要试试,这是大家最后的机会。
走到半路,迎面来了一队骑兵,为首的人大声喊道:“是将军吗?”
却是铁军驻守恭城的一个将领,他只带了二十多个人,情形却比众人好太多。
“金姑娘在城中,派末将前来探哨。”来人滚鞍下马,激动地问禾苗:“另外两座城是不是已经陷落?”
“情况便是这样的。”禾苗仔细观察着他们的表情,平静地道:“你们可以选择和他们一样,离开,或是投降。”
她并不担心身后的两百多名轻骑兵,这两百多名轻骑兵都是新军的人,分批次来到这里,成为她的亲卫,跟着她转战到现在,早已经把身家性命托付给她,并成为她的依仗与后盾。
那二十多个人闻言,神色各有不同,有人犹豫不决,也有人十分焦躁愤怒。
其中一人大声喊道:“将军何出此言?没得当初反了,现在遇到点事就又回去做孙子的道理!你就说一句准话,到底带不带我们?”
有他发声,大多数人也跟着喊道:“是这个道理,就算投降了又有什么好下场?”
梁君和禾苗交换了一个眼色,缓缓道:“也不一定,好歹是活下来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忽听一人高声道:“青山未倒,为何要愁?”
金平带了大队人马赶来,大声说道:“我听闻,方先生出城迎战,是因为不想城中军民变成活靶子,将军弃城,同是不想让城中军民被强敌杀戮。你们不怕死,我还怕什么?此地不能留,那我们就去其他地方!”
她指着身后乌压压的人群:“他们都是愿意跟着我的人,也是愿意跟着你的人,不造反是死路一条,投降也是死路一条,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过得快活一点?你想要怎么样,就告诉我们怎么办好了。”
那些人一起看着禾苗,眼里没有怀疑,只有信任和希望。
“你们信我,我便一定带你们逃出生天。”禾苗笑了起来,既然是这样,那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她用长刀在地上划了一个圈,再将它分成三份,最大的一份是魏绵绵的军队,他们对她和圆子是势在必得,其次是申国人的军队,他们同样也想让她和圆子死在这里。
最小的一份,是魏不惧的军队。
魏不惧被魏绵绵和申国人排斥在外,他一定不知道这个秘密,因此他的军队战意是最薄弱的,战斗力也最弱。
突破口就在这里。
出去之后,便往铁碑岭方向去,那是他们天然的依靠和屏障。
早在之前,他们对整个战局就有充分的考虑和安排,派了一支队伍前去那边构筑了一座小城,并与俪国的军队建立了密切联系,可以遥相呼应。
原本是打算明年再去的,现在不得不提前去了。
金平担心道:“不知方先生会往哪里去?”
禾苗自信地道:“他一定会冲击魏不惧的军队,再从哪里突围,前往铁碑岭。”
她知道他,他也知道她,她的选择不会错,倘若错了,那她就认命。
计谋既定,便整队出发。
金平跟在禾苗身后,低声道:“听说你很担心我,怕我被萧杨杀掉,谢谢。”
禾苗不以为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你们跟了我,便是我的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