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8 第三十七章 夜半长谈
- 39 第三十八章 国姓为安
- 40 第三十九章 翊王之罪
- 41 第四十章 事外之人(一)
- 42 第四十一章 事外之人(二)
- 43 第四十二章 莫离桥边
- 44 第四十三章 唐家逼婚
- 45 第四十四章 两税不实
- 46 第四十五章 三盏清茶
- 47 第四十六章 通敌之罪(一)
- 48 第四十七章 通敌之罪(二)
- 49 第四十八章 扬州结局
- 50 第四十九章 深谷幽香(一)
- 51 第五十章 深谷幽香(二)
- 52 第五十一章 加蓝之怒
- 53 第五十二章 有始有终
- 54 第五十三章 祁家抉择
- 55 第五十四章 落日红梅
- 56 第五十五章 我相信你
- 57 第五十六章 扬州烟花
- 58 第五十七章 祸出北疆
- 59 第五十八章 世事难料
- 60 第五十九章 安稳安稳
- 61 第六十章 归京路上
- 62 第六十一章 再入皇宫
- 63 第六十二章 终于长大
- 64 第一章 远行作别
- 65 第二章 回赠地图
- 66 第三章 琴瑟和鸣
- 67 第四章 究其原因
- 68 第五章 扬州尾事
- 69 第六章 中原遇刺
- 70 第七章 北疆实况
- 71 第八章 白脸小将
- 72 第九章 战前考验
- 73 第十章 葱山危机(一)
- 74 第十一章 葱山危机(二)
- 75 第十二章 所谓表彰
- 76 第十三章 有客远迎
- 77 第十四章 按时吃饭
- 78 第十五章 为谁做饭
- 79 第十六章 大漠风光
- 80 第十七章 我不后悔
- 81 第十八章 是否招兵
- 82 第十九章 宗室身后
- 83 第二十章 命里相连
- 84 第二十一章 加蓝秘术
- 85 第二十二章 再入鹿鸣
- 86 第二十三章 胡奴之变
- 87 第二十四章 冼县遭围
- 88 第二十五章 翊王失踪
- 89 第二十六章 主相初现
- 90 第二十七章 故意欺瞒
- 91 第二十八章 对玉成双
- 92 第二十九章 生死突围
- 93 第三十章 翊王重伤
- 94 第三十一章 上门求药
- 95 第三十二章 各处态度
- 96 第三十三章 落氏抉择
- 97 第三十四章 不能发声
- 98 第三十五章 吃饭问题
- 99 第三十六章 一个交代
- 100 第三十七章 良药苦口
- 101 第三十八章 一颗脑袋
- 102 第三十九章 王爷中毒
- 103 第四十章 苗人之毒
- 104 第四十一章 掌控北疆
- 105 第四十二章 南北互市
- 106 第四十三章 立秋种菜
- 107 第四十四章 悠然时光
- 108 第四十五章 一幅地图
- 109 第四十六章 所谓忘了
- 110 第四十七章 再起祸端(一)
- 111 第四十八章 再起祸端(二)
- 112 第四十九章 再起祸端(三)
- 113 第五十章 激战呼伦
- 114 第五十一章 所谓和谈
- 115 第五十二章 夜半三更
- 116 第五十三章 更近一步
- 117 第五十四章 不太真实
- 118 第五十五章 主相之路
- 119 第五十六章 血色味道
- 120 第五十七章 何去何从
- 121 第五十八章 重入战端(一)
- 122 第五十九章 再入战端(二)
- 123 第六十章 再入战端(三)
- 124 酝酿了这么久的甲子宴终于要出现啦!
- 125 第一章 步步紧逼
- 126 第二章 困兽之斗
- 127 第三章 深深自责
- 128 第四章 一点希望
- 129 第五章 聪明团子
- 130 第六章 小小算计
- 131 第七章 出门在外
- 132 第八章 未来选择
- 133 第九章 一碗姜汤
- 134 第十章 胡奴梦始
- 135 第十一章 变化未变
- 136 第十二章 巧试人心
- 137 第十三章 像无义草
- 138 第十四章 信赖依靠
- 139 第十五章 她的态度
- 140 第十六章 日常访客
- 141 第十七章 双玉相合
- 142 第十八章 重回渊都
- 143 第十九章 讲理不通
- 144 第二十章 钟山之劫
- 145 第二十一章 宅院新修
- 146 第二十二章 环佩成空
- 147 第二十三章 旧画真人
- 148 第二十四章 醉酒之后
- 149 第二十五章 是何居心
- 150 第二十六章 合该舍弃
- 151 第二十七章 命里注定
- 152 第二十八章 峡谷秘辛
- 153 第二十九章 大梦三生
- 154 第三十章 一半一半
- 155 第三十一章 血玉蚕丝
- 156 第三十二章 火灾不慎
- 157 第三十三章 去蓝之术
- 158 第三十四章 又六十年(一)
- 159 第三十五章 又六十年(二)
- 160 第三十六章 国宴角逐(一)
- 161 第三十七章 国宴角逐(二)
- 162 第三十八章 春红太晚
- 163 第三十九章 除夕之夜
- 164 第四十章 新雪沉冤
- 165 第四十一章 帝王之意
- 166 第四十二章 拜会王爷
- 167 第四十三章 徒惹是非(一)
- 168 第四十四章 徒惹是非(二)
- 169 第四十五章 徒惹是非(三)
- 170 第四十六章 所谓得罪
- 171 第四十七章 这个差些
- 172 第四十八章 春前围猎(一)
- 173 第四十九章 春前围猎(二)
- 174 第五十章 春前围猎(三)
- 175 第五十一章 一骑绝尘
- 176 第五十二章 所谓真爱
- 177 第五十三章 玉界山险
- 178 第五十四章 山林野狼
- 179 第五十五章 震中冼县
- 180 第五十六章 强权之术
- 181 第五十七章 宇文一族
- 182 第五十八章 两方对峙
- 183 第五十九章 爱与怜悯
- 184 第六十章 甲子宴终
- 185 第一章 相互制衡
- 186 第二章 铁血承诺
- 187 第三章 秉性而为
- 188 第四章 囚徒生活
- 189 第五章 聊山之行
- 190 第六章 青山剑阁(一)
- 191 第七章 青山剑阁(二)
- 192 第八章 青山剑阁(三)
- 193 第九章 守得云开
- 194 第十章 难得气急
- 195 第十一章 十里红妆
- 196 第十二章 夏日浮生(一)
- 197 第十三章 夏日浮生(二)
- 198 第十四章 夏日浮生(三)
- 199 第十五章 甲子尾事(一)
- 200 第十六章 甲子尾事(二)
- 201 第十七章 甲子尾事(三)
- 202 第十八章 冬日阳光
- 203 第十九章 片刻安宁(一)
- 204 第二十章 片刻安宁(二)
- 205 第二十一章 远方来信
- 206 第二十二章 小小心愿
- 207 第二十三章 孩童言语
- 208 第二十四章 两方联系
- 209 第二十五章 王府危机
- 210 第二十六章 马场风云
- 211 第二十七章 极品神童
- 212 第二十八章 屋顶有人(一)
- 213 第二十九章 屋顶有人(二)
- 214 第三十章 以死相胁
- 215 第三十一章 床里机关
- 216 第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一)
- 217 第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二)
- 218 第三十四章 遣散落氏
- 219 第三十五章 倔强小孩(一)
- 220 第三十六章 倔强小孩(二)
- 221 第三十七章 年月为名
- 222 第三十八章 赶尽杀绝
- 223 第三十九章 再起风云
- 224 第四十章 月儿失踪
- 225 第四十一章 大闹王府
- 226 第四十二章 兄弟相认
- 227 第四十三章 葱山城破
- 228 第四十四章 初氏家财
- 229 第四十五章 渊王朝灭
- 230 第四十六章 逃离渊都
- 231 第四十七章 带兵北上
- 232 第四十八章 寿城相见
- 233 第四十九章 所谓父亲
- 234 第五十章 自满便亏
- 235 第五十一章 家常便饭
- 236 第五十二章 父女之情
- 237 第五十三章 守护家人
- 238 第五十四章 攻占柳平
- 239 第五十五章 三军会师(一)
- 240 第五十六章 三军会师(二)
- 241 第五十七章 重建王朝
- 242 第五十八章 统一之梦
- 243 第五十九章 重开落氏(一)
- 244 第六十章 重开落氏(二)
- 245 第一章 旧朝古事(一)
- 246 第二章 旧朝古事(二)
- 247 第三章 曾经下毒(一)
- 248 第四章 曾经下毒(二)
- 249 第五章 一点温凉
- 250 第六章 离家出走
- 251 第七章 所谓吵架
- 252 第八章 南方衰败
- 253 第二十五章 温热
- 254 第十章 何其相似
- 255 第十一章 厉害老爹
- 256 第十二章 沐靳之死
- 257 第十三章 父子误会
- 258 第十四章 风云变换(一)
- 259 第十五章 风云变换(二)
- 260 第十六章 风云变换(三)
- 261 第十七章 成为帝王
- 262 第十八章 墓下兴邦
- 263 第十九章 新纪除夕
- 264 第二十章 南街遇刺
- 265 第二十一章 新元皇后
- 266 第二十二章 再回南疆(一)
- 267 第二十三章 再回苗疆(二)
- 268 第二十四章 再回苗疆(三)
- 269 第二十五章 再回苗疆(四)
- 270 第二十六章 再回南疆(五)
- 271 第二十七章 再回苗疆(六)
- 272 第二十八章 再回苗疆(七)
- 273 最终章 尘埃落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七章 通敌之罪(二)
第四十七章 通敌之罪(二)
明嘉二十五年春
这扬州府的总兵,正是祁家的家主祁燕然。祁家在宗室和落家来说算不上什么大族。在江南却是十分显眼的大族了。
祁家掌控着江南的兵权,这算是唐家唯一惧怕的,也是祁家与唐家分庭抗礼的本钱。
钟离啻不明白初如雪为什么要请府兵来,就算是要抓人,那也是提点刑狱公事的责任,虽然唐家年是唐家的人,但是果真到那一步,他是不得不执行的。
“诸位大人,我可能不是那么和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与诸位有所不同。徐大人还有什么说的吗?”
徐越看着初如雪:“初家主,您说下官通敌,就这样把下官抓走,不再列些证据,到底有些说不过去。”
徐越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当然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就抓走。祁燕然也懂,但是他不能违逆初如雪的意思,因为这人头顶是主相,谁也不敢轻易开罪。
“徐大人,”初如雪这时看着徐越,字字铿锵,“大人有无冤枉,大人自己应该有数。这些信件有无造假,有无一个字冤枉大人,大人果真是清清白白?如果非要证据,那么果真真相大白的时候,徐大人便知道这其中利害了。”
她这一句说的徐越不敢再回了。那些信件也是的确存在的,不能抹杀。只是徐越气闷,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抓,那些信件他隐藏地很好的,难道是家里出了内鬼了?
唐云这时看那些府兵真的要抓人了,本来想说两句的,但是这会又不敢了,因为如果这时候如果被怀疑与徐越有染,可不是闹着玩的。唐家家大业大,总不能因为一个徐越给扣上什么帽子,那并不是什么划算的事情。
在唐云心里,徐越算是个好谋士,对一起对付钟离啻,落氏君染都有帮助,但并不代表唐家有义务和徐越一起去下大狱。
这时,祁景看着唐云对初如雪道:“唐大人似乎与徐大人十分相熟,不知……”
这话很明显,唐家和徐越走得近,徐越犯了事情,唐家怎么可能不知情?所以唐家也是有责任的。而且这责任还不轻,如果龙颜震怒,说不定唐家也会步当年初家的后尘,一个通敌谋逆,整个家族皆被屠戮。
唐云这时道:“祁大人,说话要讲证据。本官几时同徐大人走得近了?”
祁景这时笑道:“大人何必紧张,下官也只是猜测。大人果然没有干系,也是应该。”
初如雪并不在意这两家的争斗,扬州最后落到谁手中,这也不关她的事情。
钟离啻这时看着初如雪,有些不明白她这么做的用意。唐家与白家勾结私自吞并盐税的事情,自然是比不得徐越勾结胡奴致使北疆战事失利来得重要,但是这事情来得太巧了。这案子刚有了眉目,就出了这样的事情,钟离啻不知道该怎么查下去了。
明嘉帝对白家,到底是什么态度?那日在国宴上看着是宠爱有加,但是又叫他来查盐税,这会出了事情,又似乎很维护白家。
钟离啻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江南税案道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二月已经到了尾声,烟花三月就要来了,但是这案子却似乎又铺上了一层水雾,似乎兜兜转转,又绕回原点了。
徐越被押出去后,江南府兵并没有就此离开。祁燕然站在初如雪身边,等着她说话。
初如雪看着钟离啻难得带着那么一点点迷茫的眼神看着自己,她也这样看着钟离啻,两人就这么看着,不言不语了。
初如雪大概能想到钟离啻的迷茫来自哪里,但是她有些无能为力——这算不上考验,也并不能立时看出他这个人是不是聪明,是不是果敢。
到这时,宇文素戟也有些看不明白,明嘉帝这一番是为什么。宇文素戟不是宗室,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明嘉帝,还有整个朝廷对这件事的态度。
宇文家代表的朝廷,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自然不能站错边。但是对白家,那就不一定了。明嘉帝对白家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朝廷对整个江南盐案的态度。
如果明嘉帝真的继续宠幸白家,那么朝廷的态度暂时还不能生变故。
“家主,您看,现在……”祁燕然皱着眉看着初如雪提醒。
初如雪这时朱唇微启:“宇文公子不是在核对江南账目么,在下阻碍你们了?”
这话是对着宇文素戟说的,但是初如雪却没有看宇文素戟,她仍旧看着钟离啻。
宇文素戟听她这话,似乎是一种逼迫了,逼着他代表宇文家,代表朝廷表态,明确地说出来宇文氏的选择是什么。
宇文素戟看着初如雪,终于明白这个女人为什么看着那么可怕了,因为这时候,她所代表的,是明嘉帝。所以方才的问题,也算是明嘉帝对朝廷的逼迫了。
宇文素戟这时想了想,看着钟离啻:“那么,依王爷所见,该如何处置?”
处置什么,他没有说。是处置这个案子,还是处置什么人?当然,这并不重要,关键是选择。
宇文素戟现在实在是看不透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他只能求助于钟离啻,因为钟离啻至少比他多出来那么一层,钟离啻是宗室,他可以不用考虑什么表态的问题。
这并不是投机取巧,或者是借助宗室,是宇文素戟自己知道,他现在的能力并不能承担选择错误的后果,这不仅仅是为了宇文氏一族,还牵扯着北疆战事。
于是宇文素戟一开口,所有人都看着钟离啻。祁家自然是希望这案子能继续审下去,这样一来,唐家就算不能被扳倒,其势力也必然会被削弱,这是祁家喜闻乐见的。
唐家却不这样想,因为他们知道,这算是个契机,只要明嘉帝的主意能转移了,那么唐家就有转圜的余地。白家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钟离啻的第三盏茶到这时几乎已经完全凉了。钟离啻这时才想起来,于是只好作罢。钟离啻这时有些无奈,转来转去,又转到他这里了。手里的茶已经凉了,但是因为已经点了,所以应该喝完的。
但是钟离啻没有喝那茶,因为凉了的茶,喝起来总有些不适。
但是事情却不是想喝茶那样办的。因为他知道,茶凉了可以不喝,但是这事情却不是他向不解决就不解决的。
这扬州府的总兵,正是祁家的家主祁燕然。祁家在宗室和落家来说算不上什么大族。在江南却是十分显眼的大族了。
祁家掌控着江南的兵权,这算是唐家唯一惧怕的,也是祁家与唐家分庭抗礼的本钱。
钟离啻不明白初如雪为什么要请府兵来,就算是要抓人,那也是提点刑狱公事的责任,虽然唐家年是唐家的人,但是果真到那一步,他是不得不执行的。
“诸位大人,我可能不是那么和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与诸位有所不同。徐大人还有什么说的吗?”
徐越看着初如雪:“初家主,您说下官通敌,就这样把下官抓走,不再列些证据,到底有些说不过去。”
徐越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当然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就抓走。祁燕然也懂,但是他不能违逆初如雪的意思,因为这人头顶是主相,谁也不敢轻易开罪。
“徐大人,”初如雪这时看着徐越,字字铿锵,“大人有无冤枉,大人自己应该有数。这些信件有无造假,有无一个字冤枉大人,大人果真是清清白白?如果非要证据,那么果真真相大白的时候,徐大人便知道这其中利害了。”
她这一句说的徐越不敢再回了。那些信件也是的确存在的,不能抹杀。只是徐越气闷,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抓,那些信件他隐藏地很好的,难道是家里出了内鬼了?
唐云这时看那些府兵真的要抓人了,本来想说两句的,但是这会又不敢了,因为如果这时候如果被怀疑与徐越有染,可不是闹着玩的。唐家家大业大,总不能因为一个徐越给扣上什么帽子,那并不是什么划算的事情。
在唐云心里,徐越算是个好谋士,对一起对付钟离啻,落氏君染都有帮助,但并不代表唐家有义务和徐越一起去下大狱。
这时,祁景看着唐云对初如雪道:“唐大人似乎与徐大人十分相熟,不知……”
这话很明显,唐家和徐越走得近,徐越犯了事情,唐家怎么可能不知情?所以唐家也是有责任的。而且这责任还不轻,如果龙颜震怒,说不定唐家也会步当年初家的后尘,一个通敌谋逆,整个家族皆被屠戮。
唐云这时道:“祁大人,说话要讲证据。本官几时同徐大人走得近了?”
祁景这时笑道:“大人何必紧张,下官也只是猜测。大人果然没有干系,也是应该。”
初如雪并不在意这两家的争斗,扬州最后落到谁手中,这也不关她的事情。
钟离啻这时看着初如雪,有些不明白她这么做的用意。唐家与白家勾结私自吞并盐税的事情,自然是比不得徐越勾结胡奴致使北疆战事失利来得重要,但是这事情来得太巧了。这案子刚有了眉目,就出了这样的事情,钟离啻不知道该怎么查下去了。
明嘉帝对白家,到底是什么态度?那日在国宴上看着是宠爱有加,但是又叫他来查盐税,这会出了事情,又似乎很维护白家。
钟离啻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江南税案道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二月已经到了尾声,烟花三月就要来了,但是这案子却似乎又铺上了一层水雾,似乎兜兜转转,又绕回原点了。
徐越被押出去后,江南府兵并没有就此离开。祁燕然站在初如雪身边,等着她说话。
初如雪看着钟离啻难得带着那么一点点迷茫的眼神看着自己,她也这样看着钟离啻,两人就这么看着,不言不语了。
初如雪大概能想到钟离啻的迷茫来自哪里,但是她有些无能为力——这算不上考验,也并不能立时看出他这个人是不是聪明,是不是果敢。
到这时,宇文素戟也有些看不明白,明嘉帝这一番是为什么。宇文素戟不是宗室,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明嘉帝,还有整个朝廷对这件事的态度。
宇文家代表的朝廷,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自然不能站错边。但是对白家,那就不一定了。明嘉帝对白家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朝廷对整个江南盐案的态度。
如果明嘉帝真的继续宠幸白家,那么朝廷的态度暂时还不能生变故。
“家主,您看,现在……”祁燕然皱着眉看着初如雪提醒。
初如雪这时朱唇微启:“宇文公子不是在核对江南账目么,在下阻碍你们了?”
这话是对着宇文素戟说的,但是初如雪却没有看宇文素戟,她仍旧看着钟离啻。
宇文素戟听她这话,似乎是一种逼迫了,逼着他代表宇文家,代表朝廷表态,明确地说出来宇文氏的选择是什么。
宇文素戟看着初如雪,终于明白这个女人为什么看着那么可怕了,因为这时候,她所代表的,是明嘉帝。所以方才的问题,也算是明嘉帝对朝廷的逼迫了。
宇文素戟这时想了想,看着钟离啻:“那么,依王爷所见,该如何处置?”
处置什么,他没有说。是处置这个案子,还是处置什么人?当然,这并不重要,关键是选择。
宇文素戟现在实在是看不透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他只能求助于钟离啻,因为钟离啻至少比他多出来那么一层,钟离啻是宗室,他可以不用考虑什么表态的问题。
这并不是投机取巧,或者是借助宗室,是宇文素戟自己知道,他现在的能力并不能承担选择错误的后果,这不仅仅是为了宇文氏一族,还牵扯着北疆战事。
于是宇文素戟一开口,所有人都看着钟离啻。祁家自然是希望这案子能继续审下去,这样一来,唐家就算不能被扳倒,其势力也必然会被削弱,这是祁家喜闻乐见的。
唐家却不这样想,因为他们知道,这算是个契机,只要明嘉帝的主意能转移了,那么唐家就有转圜的余地。白家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钟离啻的第三盏茶到这时几乎已经完全凉了。钟离啻这时才想起来,于是只好作罢。钟离啻这时有些无奈,转来转去,又转到他这里了。手里的茶已经凉了,但是因为已经点了,所以应该喝完的。
但是钟离啻没有喝那茶,因为凉了的茶,喝起来总有些不适。
但是事情却不是想喝茶那样办的。因为他知道,茶凉了可以不喝,但是这事情却不是他向不解决就不解决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