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17 第八百七十二章 :亲上加亲
- 918 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们走着瞧
- 919 第八百七十四章 :怎么感觉自己要被坑
- 920 第八百七十五章 :你真不是东西
- 921 第八百七十六章 :忠义可感天地
- 922 第八百七十七章 :死定了
- 923 第八百七十八章 :结义金兰
- 924 第八百七十九章 :重赏
- 925 第八百八十章 :然而本王已经看穿了一切
- 926 第八百八十一章 :觐见母后
- 927 第八百八十二章 :谢恩
- 928 第八百八十三章 :宏图大志
- 929 第八百八十四章 :皆为利来
- 930 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知者不怪
- 931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本万利
- 932 第八百八十七章 :我是王莽
- 933 第八百八十八章 :改制
- 934 第八百八十九章 :叶公好龙
- 935 第八百九十章 :圣法
- 936 第八百九十一章 :恶人
- 937 第八百九十二章 :有仇报仇
- 938 第八百九十三章 :开天辟地
- 939 第八百九十四章 :万事如意
- 940 第八百九十五章 :新的世界
- 941 第八百九十六章 :传统
- 942 第八百九十七章 :逆水行舟
- 943 第八百九十八章 :摊牌
- 944 第八百九十九章 :自寻死路
- 945 第九百章 :圣后和天子
- 946 第九百零一章 :不寒而栗
- 947 第九百零二章 :乱局
- 948 第九百零三章 被坑了
- 949 第九百零四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吗
- 950 第九百零五章 :剧变
- 951 第九百零六章 :拼了
- 952 第九百零七章 :大难临头
- 953 第九百零八章 :全面开战
- 954 第九百零九章 :万象更新
- 955 第九百一十章 :六部尚书
- 956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不是东西
- 957 第九百一十二章 :母仪天下
- 958 第九百一十三章 :小孩子不懂事
- 959 第九百一十四章 :没心没肺
- 960 第九百一十五章 :天子之怒
- 961 第九百一十六章 :保江山
- 962 第九百一十七章 :出尔反尔
- 963 第九百一十八章 :推你下火坑
- 964 第九百一十九章 :九死一生
- 965 第九百二十章 :成何体统
- 966 第九百二十一章 :孺子可教
- 967 第九百二十二章 :杀无赦
- 968 第九百二十三章 :江山靠谁守
- 969 第九百二十四章 :出卖
- 970 第九百二十五章 :交心
- 971 第九百二十六章 :商女不知亡国恨
- 972 第九百二十七章 :妇人之仁
- 973 第九百二十八章 :堪乱
- 974 第九百二十九章 :拼命
- 975 第九百三十章 :御驾
- 976 第九百三十一章 :最后一战
- 977 第九百三十二章 :死战
- 978 第九百三十三章 :就在今日
- 979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一往无前
- 980 第九百三十五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 981 第九百三十六章 :奸贼必死
- 982 第九百三十七章 :苍生为念
- 983 第九百三十八章 :仁义无双
- 984 第九百三十九章 :世界这么大 大结局
- 985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八十二章 :谢恩
第八百八十二章 :谢恩
怀念到往事的时候,徐太后的眼眶微红,自宫变以来,其实无论是郝风楼,还是她,都曾受过苦难。
当年郝风楼为了逃出京师,不知费了多少心机,稍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那时候看似是平静,实则却是惊险到了极点。
这二人都不禁唏嘘起来,无论如何,这些共同的记忆,现在回想,如今二人虽已成了高高在上的胜利者,心里却都不禁有些惆怅。
徐太后莞尔一笑道:“这人哪,真是奇怪。”
郝风楼道:“不知母后何故发如此感慨。”
徐太后道:“一个人,当你爱他爱得要死,宁肯将自己的心头肉都挖出来给他的时候,得知他背叛自己,这心就好像被人拧起来,撕成了碎片一样,恨不得吃他的血,寝他的皮,世上的事,真是难料啊。”
这句话也触及到了郝风楼的心事,当年的时候,郝风楼又何尝不是真正的将朱高燧当作是朋友,他可以原谅其他人宫变,原谅其他人密谋和背叛,因为他身处在这淤泥里,早已经洞悉人性,在这庙堂上,有几人是干净的呢?可是朱高燧的背叛,朱高燧的密谋,却让他暴怒,转而将朱高燧恨入了骨髓,这或许就是相交越深,恨意就越深的缘故吧。
郝风楼6n,ww▽w.叹了口气,道:“娘娘节哀。”
徐太后微微一笑,深看着郝风楼,道:“今儿见了你,让哀家想到了许多的种种往事。只是可惜,往事不堪回首。多说无益。郝风楼,接旨吧。”
郝风楼道:“微臣接旨。”
紧接着。高进闪身出来,拿出了懿旨,懿旨中的所有恩赐,几乎都是早已商量好了的。
很明显,朝廷已经失去了耐心,决心快刀斩乱麻了。
朝廷赏赐的纹银是三百万,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多,不过这是顺水人情,到时候郝家少不得还要赏赐军中。振奋一下士气。
至于封地,除了定南、交趾、广东、广西之外,又添了个贵州和四川。贵州倒也罢了,其建制行省也不过几年功夫,从前只是土司州,那儿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不过幸好因为多山,矿产资源颇为丰富,这四川。却是占地极广,天府之国,人口众多,郝家的势力。彻底可以光明正大的渗透入整个东南和西南,虽然在名义上,暂时还和朝廷保持着藩属的关系。可实际上却已有了彻底分庭抗礼的资本。
其实在不久之前,郝风楼就已写了书信回谅山。与郝父商定采取一切办法,动用任何手段。兴建各省铁路,铁路在交趾和定南二省修建的较多,而且随着工艺改进,也已愈发成熟,通过修建,眼下已经培养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并且培育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匠人,以及许多附属的工坊,而接下来,无论是告贷举债,还是以其他各种的方式,这各省的铁路必须贯通。
融汇大量的资金,郝家还是颇有底气的,这个底气来自于债券。
所谓债券,无非就是信心而已,债券的收益可期,比如此前的战争债券,只要肯买,往往能从中牟利,而郝家此次拿下数省之地,获得的战利品不计其数,此外,又没收了无数的官田和皇庄,这些,将来都可拿出来兜售,或者规划为工坊工地,借机出售,能从中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以还清债券。
如此一来,会造成什么影响?
郝风楼可以肯定,在许多人从战争债券牟利之后,这债券必定要开始流行起来,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做买卖来牟利,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其中不乏有许多把银子藏在床底的乡间老财,还有许多高门世家,他们不屑于去做买卖,可是因为谅山大量白银的流入,致使手中的货物日益贬值,比如三年前,一个铜钱可以买个炊饼,现如今,没有两个铜钱是买不着了,不只是如此,土地和房屋的价格也是暴增,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银子放在身上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想要不亏本,只有投资,而投资的途径虽然多,却未必都有稳定的收益,那么,债券就成了一个极好的选项。
之前的战争债券已经树立了极好的榜样,那么接下来再发行铁路债券,用未来铁路的收益做担保,势必会引起抢购,不只是谅山、广东、广西等地的老财,即便是寻常匠人,手里存着一些余钱,怕也愿意去做一些极小的投资,除此之外,西洋诸国也不乏有许多富商,愿意抢购。说得再难听一些,即便是这金陵城里,不知多少豪门,只怕暗地里也会指使人暗中购买一些。
人,毕竟是逐利的动物,一旦觉得这样的买卖有保障,且又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谁还管得了这么多。
在后世,英国人与荷兰人争霸,英国舰队对荷兰进行多次侵略,可是为了支持战争,便发行了战争债券,这种债券的收益极为可观,于是立即引起了荷兰富商们的抢购,英国人正是用荷兰富商的钱缔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再对其母国进行一次次的抢掠,最后杀入荷兰,肆意抢劫。
佛朗机人如此,人性本就相通,这些所谓的朝廷肱骨大臣和贵族,只怕未必比荷兰的富商好到哪里去。
因此,虽然郝风楼人在金陵,可是在一封封来往的书信中,他便与远在谅山的父亲达成了秘密政策,即所谓收天下之财货,而大兴土木,在未来数年将缔造一个恒古未有的交通网络,在这个时代要兴建这样的大工程已经不啻是秦始皇修长城了,所费民力之多,糜费钱财之大,都足以让人咋舌,只是这个网络一旦建成,那么整个谅山集团注定脱胎换骨,到了那时……
郝风楼朝徐太后拜了拜,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太后身边的金銮椅,口里高声道:“微臣……谢恩。”
…………………………………………
第二章到,顺便求点月票!
...
当年郝风楼为了逃出京师,不知费了多少心机,稍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那时候看似是平静,实则却是惊险到了极点。
这二人都不禁唏嘘起来,无论如何,这些共同的记忆,现在回想,如今二人虽已成了高高在上的胜利者,心里却都不禁有些惆怅。
徐太后莞尔一笑道:“这人哪,真是奇怪。”
郝风楼道:“不知母后何故发如此感慨。”
徐太后道:“一个人,当你爱他爱得要死,宁肯将自己的心头肉都挖出来给他的时候,得知他背叛自己,这心就好像被人拧起来,撕成了碎片一样,恨不得吃他的血,寝他的皮,世上的事,真是难料啊。”
这句话也触及到了郝风楼的心事,当年的时候,郝风楼又何尝不是真正的将朱高燧当作是朋友,他可以原谅其他人宫变,原谅其他人密谋和背叛,因为他身处在这淤泥里,早已经洞悉人性,在这庙堂上,有几人是干净的呢?可是朱高燧的背叛,朱高燧的密谋,却让他暴怒,转而将朱高燧恨入了骨髓,这或许就是相交越深,恨意就越深的缘故吧。
郝风楼6n,ww▽w.叹了口气,道:“娘娘节哀。”
徐太后微微一笑,深看着郝风楼,道:“今儿见了你,让哀家想到了许多的种种往事。只是可惜,往事不堪回首。多说无益。郝风楼,接旨吧。”
郝风楼道:“微臣接旨。”
紧接着。高进闪身出来,拿出了懿旨,懿旨中的所有恩赐,几乎都是早已商量好了的。
很明显,朝廷已经失去了耐心,决心快刀斩乱麻了。
朝廷赏赐的纹银是三百万,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多,不过这是顺水人情,到时候郝家少不得还要赏赐军中。振奋一下士气。
至于封地,除了定南、交趾、广东、广西之外,又添了个贵州和四川。贵州倒也罢了,其建制行省也不过几年功夫,从前只是土司州,那儿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不过幸好因为多山,矿产资源颇为丰富,这四川。却是占地极广,天府之国,人口众多,郝家的势力。彻底可以光明正大的渗透入整个东南和西南,虽然在名义上,暂时还和朝廷保持着藩属的关系。可实际上却已有了彻底分庭抗礼的资本。
其实在不久之前,郝风楼就已写了书信回谅山。与郝父商定采取一切办法,动用任何手段。兴建各省铁路,铁路在交趾和定南二省修建的较多,而且随着工艺改进,也已愈发成熟,通过修建,眼下已经培养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并且培育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匠人,以及许多附属的工坊,而接下来,无论是告贷举债,还是以其他各种的方式,这各省的铁路必须贯通。
融汇大量的资金,郝家还是颇有底气的,这个底气来自于债券。
所谓债券,无非就是信心而已,债券的收益可期,比如此前的战争债券,只要肯买,往往能从中牟利,而郝家此次拿下数省之地,获得的战利品不计其数,此外,又没收了无数的官田和皇庄,这些,将来都可拿出来兜售,或者规划为工坊工地,借机出售,能从中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以还清债券。
如此一来,会造成什么影响?
郝风楼可以肯定,在许多人从战争债券牟利之后,这债券必定要开始流行起来,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做买卖来牟利,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其中不乏有许多把银子藏在床底的乡间老财,还有许多高门世家,他们不屑于去做买卖,可是因为谅山大量白银的流入,致使手中的货物日益贬值,比如三年前,一个铜钱可以买个炊饼,现如今,没有两个铜钱是买不着了,不只是如此,土地和房屋的价格也是暴增,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银子放在身上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想要不亏本,只有投资,而投资的途径虽然多,却未必都有稳定的收益,那么,债券就成了一个极好的选项。
之前的战争债券已经树立了极好的榜样,那么接下来再发行铁路债券,用未来铁路的收益做担保,势必会引起抢购,不只是谅山、广东、广西等地的老财,即便是寻常匠人,手里存着一些余钱,怕也愿意去做一些极小的投资,除此之外,西洋诸国也不乏有许多富商,愿意抢购。说得再难听一些,即便是这金陵城里,不知多少豪门,只怕暗地里也会指使人暗中购买一些。
人,毕竟是逐利的动物,一旦觉得这样的买卖有保障,且又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谁还管得了这么多。
在后世,英国人与荷兰人争霸,英国舰队对荷兰进行多次侵略,可是为了支持战争,便发行了战争债券,这种债券的收益极为可观,于是立即引起了荷兰富商们的抢购,英国人正是用荷兰富商的钱缔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再对其母国进行一次次的抢掠,最后杀入荷兰,肆意抢劫。
佛朗机人如此,人性本就相通,这些所谓的朝廷肱骨大臣和贵族,只怕未必比荷兰的富商好到哪里去。
因此,虽然郝风楼人在金陵,可是在一封封来往的书信中,他便与远在谅山的父亲达成了秘密政策,即所谓收天下之财货,而大兴土木,在未来数年将缔造一个恒古未有的交通网络,在这个时代要兴建这样的大工程已经不啻是秦始皇修长城了,所费民力之多,糜费钱财之大,都足以让人咋舌,只是这个网络一旦建成,那么整个谅山集团注定脱胎换骨,到了那时……
郝风楼朝徐太后拜了拜,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太后身边的金銮椅,口里高声道:“微臣……谢恩。”
…………………………………………
第二章到,顺便求点月票!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