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65 第九百二十章 :成何体统
- 966 第九百二十一章 :孺子可教
- 967 第九百二十二章 :杀无赦
- 968 第九百二十三章 :江山靠谁守
- 969 第九百二十四章 :出卖
- 970 第九百二十五章 :交心
- 971 第九百二十六章 :商女不知亡国恨
- 972 第九百二十七章 :妇人之仁
- 973 第九百二十八章 :堪乱
- 974 第九百二十九章 :拼命
- 975 第九百三十章 :御驾
- 976 第九百三十一章 :最后一战
- 977 第九百三十二章 :死战
- 978 第九百三十三章 :就在今日
- 979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一往无前
- 980 第九百三十五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 981 第九百三十六章 :奸贼必死
- 982 第九百三十七章 :苍生为念
- 983 第九百三十八章 :仁义无双
- 984 第九百三十九章 :世界这么大 大结局
- 985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三十章 :御驾
第九百三十章 :御驾
郝风楼未必就是一个爱惜羽毛之人,想当年朱棣在的时候,他身为锦衣卫,每日都被那百官咒骂,也是无所谓,说穿了,郝风楼并不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可是若真是让他让数千精兵殿后,只因为城外有数万明军,便远遁出海,这显然是一个尤为艰难的决定。
于是,他决心考虑几日。
可是就这么几日,情况终于开始恶化了。
他确实被骗了,以至于做出了一个致命的误判。
因为这时候,源源不断的明军开始出现,浩浩荡荡,遮云蔽日,甚至连斥候都不知到底有多少路军马,而郝风楼的判断则是……倾巢而出。
不错,金陵的数十万军马倾巢而出,竟是将镇江以外方圆上百里都围了个水泄不通,紧接着,前来驰援的明军越来越多,甚至连江北的明军也封锁了江口助战。
而这时候,最佳的撤退时间已经过去,郝风楼可以选择突围,可是风险也是极大,只是在短短半月时间,一切的退路都彻底的切断,不只是如此,朵颜三卫的骑军开始出现,这一支大明最骁勇的铁骑,在原野上,显然是谅山军的最大克星。
郝风楼之所以被骗,从某种程度来说,与谅山军的势如破竹不无关系,连战连捷,明军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而朝廷几乎无应对之策,因而郝风楼,乃至于谅山军的广大官兵,绝大多数都产生了一个观念,那便是明军不堪一击。至于朝中的衮衮诸公,不过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罢了。
而朱橚显然是看穿了这一点。这数月以来,一直都在卖力的布局。为了麻痹郝风楼,编织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幻象,也正因为如此,郝风楼上当了。
上了恶当。
从城头上远远眺望,那无数溪流、崇山、林莽、田埂之间,密密麻麻的大营结连一片,连绵百里。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踞城而守了。
郝风楼是守城的高手,这一方面。他很有心得,而且他最擅长的就是以一当十,只是现在,他的信心却并不太足。
一方面,是镇江已成孤城,补给已经切断,固然存粮是足够,却是没有长久坚守的火药和足够的弹丸,在城内进行生产是不现实的。现在的火药,至多也就坚持半月的鏖战而已,虽然这个存量已经惊人,可是半月之后。城外依旧还有源源不断的明军,接下来又该怎么办?
这其次,眼下的明军在谅山军强大的压力之下已经舍弃了刀枪剑戟。大量的火铳和火炮都已经开始装备起来,这些都是攻城利器。在火器面前,城墙的作用和薄纸并没有多少的分别。
明军的火器固然远远不如谅山军。可是对方却是谅山军的十倍,十倍之差足以弥补这个差距。
也就是说,若是出城决战,即便能给予明军重创,可是在这巨大的数量面前,这支孤军,唯一的可能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鲜血流尽,全军覆没。
若是龟缩城中,一旦弹药耗尽,亦要被慢慢拖死。
郝风楼眯着眼,抵达了城楼,他扶着女墙一动不动,禁不住苦笑:“看来,这朱橚倒是有几把刷子,他们倒是押上了所有赌注,打算将这国运来赌一赌了,传令下去,放出所有斥候,无论用任何办法,有多少的牺牲,都要摸清明军的底细,三天之内,我只给侦察营三天的时间,三天时间,若是没有一个详尽的汇报,营官撤职查办!”
……………………………………………………………………………………………………………………………………………………………………………………………………………………………………………………
其实郝风楼要担心的不只是城外的明军,这镇江城中开始变得不安稳起来,朝廷大军的到来,使城内一些王党份子看到了希望,开始大肆的进行破坏。
郝风楼则是下令对于任何王党份子予以弹压,一日的时间里,数百颗人头便挂在了城头上。
紧接着便是等待。
城外的明军显然并没有急于进攻,这倒不是他们心慈手软,实在是这些人组织能力实在混乱,数十万大军开赴,想要慢慢梳理起来,也需要一段功夫,现在哪里能组织的起攻城。
而这时候,倒是有许多武官开始建议奇袭了,趁着明军立足未稳,出城奇袭,即便不能给予对方重创,至少也能给予对方一点‘教训’。
郝风楼却是沉默了。
他选择了写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是回复徐太后的,徐太后此前提出议和,郝风楼没有理会,可是现在,郝风楼却是回信了。
说来也是可笑,这封回信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因为在此之前,周王授意徐太后写信议和,不过是麻痹郝风楼,并非是真心议和,现在郝风楼想要临时抱佛脚,对方怎么可能接受。
而换句话来说,郝风楼当然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写下这封声情并茂的书信,理由只有一个,他也要麻痹自己的对手。
明明可以袭击而不采取果断的措施,明明不可能媾和却依旧抱有一分希望,郝风楼在示弱。
书信送了出去,自然是石沉大海。
而就此过了几日,在没有音讯的情况之下,城外的明军终于做好了完全的布置。
三十万新军,手持犀利的火器已经布置好了阵地,磨刀霍霍,数万朵颜三卫铁骑伺机而动,随时准备袭击出城的谅山军,而其余护卫、卫所军户,亦有十数万之众,这些主要负担的则是辅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朱有炖的御驾抵达了大营,他将自己的大营选择在了石头渡,这里腹背就是金陵,左右各有数万精兵拱卫,地势较高,此时龙旗升起,顿时,这里已成了数十万大军的焦点。
…………………………………………………………………………………………………………………………………………
第二章送到。老虎感觉很伤心呀,新书《唐朝小官人》已经上传两天,收藏少得可怜,推荐也少得可怜,难道大家都不支持老虎了吗?老虎能不伤心吗?(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于是,他决心考虑几日。
可是就这么几日,情况终于开始恶化了。
他确实被骗了,以至于做出了一个致命的误判。
因为这时候,源源不断的明军开始出现,浩浩荡荡,遮云蔽日,甚至连斥候都不知到底有多少路军马,而郝风楼的判断则是……倾巢而出。
不错,金陵的数十万军马倾巢而出,竟是将镇江以外方圆上百里都围了个水泄不通,紧接着,前来驰援的明军越来越多,甚至连江北的明军也封锁了江口助战。
而这时候,最佳的撤退时间已经过去,郝风楼可以选择突围,可是风险也是极大,只是在短短半月时间,一切的退路都彻底的切断,不只是如此,朵颜三卫的骑军开始出现,这一支大明最骁勇的铁骑,在原野上,显然是谅山军的最大克星。
郝风楼之所以被骗,从某种程度来说,与谅山军的势如破竹不无关系,连战连捷,明军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而朝廷几乎无应对之策,因而郝风楼,乃至于谅山军的广大官兵,绝大多数都产生了一个观念,那便是明军不堪一击。至于朝中的衮衮诸公,不过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罢了。
而朱橚显然是看穿了这一点。这数月以来,一直都在卖力的布局。为了麻痹郝风楼,编织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幻象,也正因为如此,郝风楼上当了。
上了恶当。
从城头上远远眺望,那无数溪流、崇山、林莽、田埂之间,密密麻麻的大营结连一片,连绵百里。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踞城而守了。
郝风楼是守城的高手,这一方面。他很有心得,而且他最擅长的就是以一当十,只是现在,他的信心却并不太足。
一方面,是镇江已成孤城,补给已经切断,固然存粮是足够,却是没有长久坚守的火药和足够的弹丸,在城内进行生产是不现实的。现在的火药,至多也就坚持半月的鏖战而已,虽然这个存量已经惊人,可是半月之后。城外依旧还有源源不断的明军,接下来又该怎么办?
这其次,眼下的明军在谅山军强大的压力之下已经舍弃了刀枪剑戟。大量的火铳和火炮都已经开始装备起来,这些都是攻城利器。在火器面前,城墙的作用和薄纸并没有多少的分别。
明军的火器固然远远不如谅山军。可是对方却是谅山军的十倍,十倍之差足以弥补这个差距。
也就是说,若是出城决战,即便能给予明军重创,可是在这巨大的数量面前,这支孤军,唯一的可能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鲜血流尽,全军覆没。
若是龟缩城中,一旦弹药耗尽,亦要被慢慢拖死。
郝风楼眯着眼,抵达了城楼,他扶着女墙一动不动,禁不住苦笑:“看来,这朱橚倒是有几把刷子,他们倒是押上了所有赌注,打算将这国运来赌一赌了,传令下去,放出所有斥候,无论用任何办法,有多少的牺牲,都要摸清明军的底细,三天之内,我只给侦察营三天的时间,三天时间,若是没有一个详尽的汇报,营官撤职查办!”
……………………………………………………………………………………………………………………………………………………………………………………………………………………………………………………
其实郝风楼要担心的不只是城外的明军,这镇江城中开始变得不安稳起来,朝廷大军的到来,使城内一些王党份子看到了希望,开始大肆的进行破坏。
郝风楼则是下令对于任何王党份子予以弹压,一日的时间里,数百颗人头便挂在了城头上。
紧接着便是等待。
城外的明军显然并没有急于进攻,这倒不是他们心慈手软,实在是这些人组织能力实在混乱,数十万大军开赴,想要慢慢梳理起来,也需要一段功夫,现在哪里能组织的起攻城。
而这时候,倒是有许多武官开始建议奇袭了,趁着明军立足未稳,出城奇袭,即便不能给予对方重创,至少也能给予对方一点‘教训’。
郝风楼却是沉默了。
他选择了写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是回复徐太后的,徐太后此前提出议和,郝风楼没有理会,可是现在,郝风楼却是回信了。
说来也是可笑,这封回信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因为在此之前,周王授意徐太后写信议和,不过是麻痹郝风楼,并非是真心议和,现在郝风楼想要临时抱佛脚,对方怎么可能接受。
而换句话来说,郝风楼当然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写下这封声情并茂的书信,理由只有一个,他也要麻痹自己的对手。
明明可以袭击而不采取果断的措施,明明不可能媾和却依旧抱有一分希望,郝风楼在示弱。
书信送了出去,自然是石沉大海。
而就此过了几日,在没有音讯的情况之下,城外的明军终于做好了完全的布置。
三十万新军,手持犀利的火器已经布置好了阵地,磨刀霍霍,数万朵颜三卫铁骑伺机而动,随时准备袭击出城的谅山军,而其余护卫、卫所军户,亦有十数万之众,这些主要负担的则是辅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朱有炖的御驾抵达了大营,他将自己的大营选择在了石头渡,这里腹背就是金陵,左右各有数万精兵拱卫,地势较高,此时龙旗升起,顿时,这里已成了数十万大军的焦点。
…………………………………………………………………………………………………………………………………………
第二章送到。老虎感觉很伤心呀,新书《唐朝小官人》已经上传两天,收藏少得可怜,推荐也少得可怜,难道大家都不支持老虎了吗?老虎能不伤心吗?(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