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00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听从侯将军的命令
- 1601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稍微晚上那么一两天
- 1602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封你做大相
- 1603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陛下,大事不好了
- 1604 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誓死保卫陛下
- 1605 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一定要杀了他
- 1606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也没办法
- 1607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趁着这个机会
- 1608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想成为大唐百姓
- 1609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百姓还是很重要的
- 1610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封汉王为太子?臣反对
- 1611 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武诩不死,不立太子
- 1612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要不去倭国走走
- 1613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世上哪有后悔药
- 1614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回去长安之后的事情
- 1615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都是娘亲教我的
- 1616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最想念母后的手艺
- 1617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准备怎么处理
- 1618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文武不和,内外相忌
- 1619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千言万语,纸短难诉
- 1620 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怎么连骨头都没了
- 1621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罗通来信
- 1622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别给朕丢脸
- 1623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京兆府尹人都麻了
- 1624 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不会是病急乱投医吧
- 1625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今天我表现还不错吧
- 1626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你这也知道
- 1627 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你得为老妇做主啊
- 1628 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老东西怎么不死一死
- 1629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下官的心思苍天可见
- 1630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就是他撞了我
- 1631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又会有事情做了
- 1632 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把这个给她
- 1633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你不死,我太危险
- 1634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都督不要再打扰
- 1635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定然是有人诬告
- 1636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张府的证据
- 1637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是你逼我们的
- 1638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 1639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想办法找出那个凶手
- 1640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我们的命可就没了
- 1641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听从汉王殿下号令
- 1642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我给过你机会了
- 1643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皇兄,你不担心吗
- 1644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你与本王照看好了
- 1645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臣说句难听的话
- 1646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 1647 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转移注意力,浪人来袭
- 1648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便是与我大唐为敌
- 1649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为大唐开疆拓土
- 1650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下官愿同大人一起
- 1651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殿下,城外危险
- 1652 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带人出海征讨
- 1653 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给我自己找麻烦
- 1654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这个叫做望远镜
- 1655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这些就是倭国浪人吗
- 1656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让他们留在这片海里
- 1657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这些是什么怪物
- 1658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敢闹事者,格杀勿论
- 1659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冲进城去,杀光他们
- 1660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有大唐军队来了
- 1661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明日清晨,强攻
- 1662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你可要想清楚了
- 1663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区区一个县令的生死
- 1664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个都不准放跑了
- 1665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你到底是谁
- 1666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倭国浪人的逼迫
- 1667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倭国浪人的巢穴
- 1668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你还有脸说
- 1669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你小子怎么油盐不进
- 1670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陛下,臣无罪啊
- 1671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 1672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迟早会忍不住的
- 1673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先变成神经病
- 1674 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唐军队登岛了
- 1675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我们被阴了
- 1676 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谁又会知道这事
- 1677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我带你们去抓他
- 1678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恐怕不是这样
- 1679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请陛下严查
- 1680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陛下你,是走不出去了
- 1681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杀了他,如何
- 1682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死了这条心
- 1683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 1684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朕是真的老了
- 1685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朕说过放你走
- 1686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务必生擒张集
- 1687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有人在幕后指使
- 1688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再给朕弄一些这东西
- 1689 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也没什么可说的
- 1690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说是长安来的
- 1691 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兄弟,你赶紧走吧
- 1692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喝杯茶吧,解解腻
- 1693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还有一个帮手呢
- 1694 第一千七百章 你可就真的完蛋了
- 1695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敢抢老子的女人
- 1696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我再也不要回来了
- 1697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逍遥快活去
- 1698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所有人,现在出发
- 1699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既来之,则安之
- 1700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 1701 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拜见汉王殿下千岁
- 1702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记得回来看看
- 1703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当真是他们活该
- 1704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
- 1705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不是我们该操心的
- 1706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抱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
- 1707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我不知道,我看不懂
- 1708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继续盯着他们
- 1709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不要伤了自己
- 1710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也配当我的对手
- 1711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吓死我们了
- 1712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对你还真是服服帖帖
- 1713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沧州司马贺兰楚石
- 1714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我自有办法
- 1715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在房间里藏了美娇娘
- 1716 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自然会有办法
- 1717 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免得有人惊扰殿下
- 1718 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一概不准靠近
- 1719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这就是山贼的巢穴
- 1720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一定会为我等报仇
- 1721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一个不留
- 1722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还要再过去一点
- 1723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别让殿下等太久
- 1724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 1725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按我说的去办
- 1726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接下来的打算
- 1727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我现在啊,还是老了
- 1728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我连大气都不敢喘
- 1729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我们必须冒险
- 1730 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你能胜任这个任务吗
- 1731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记住,先烧毁粮仓
- 1732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就什么都没了
- 1733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立即兵发新罗
- 1734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这下有救了
- 1735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不能冒这样的险
- 1736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可从来没跟我说过
- 1737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让他也别回来了
- 1738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说不定会有援兵
- 1739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你等不必忧心
- 1740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太没用了,太窝囊了
- 1741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的本事不错
- 1742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来,陪我喝酒
- 1743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我们还是投降吧
- 1744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真是丢死人了
- 1745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我觉着可以
- 1746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们,跟我冲
- 1747 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马匹不行了
- 1748 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拿起你们的武器
- 1749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你是干什么的
- 1750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你可算是来了
- 1751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我大唐汉王殿下
- 1752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不想让你们死在这里
- 1753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挫一挫对方的士气
- 1754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快快出来受死
- 1755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千万千万,活着回来
- 1756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不会是最后一个
- 1757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堂堂汉王,亲自出战
- 1758 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逃离这个怪物
- 1759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他赤手空拳
- 1760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捏造圣旨
- 1761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 1762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一天都没被攻击
- 1763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你们只是听令行事
- 1764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是惨烈
- 1765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今日你死定了
- 1766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批粮草
- 1767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这些人是疯了
- 1768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魏相前去,恐怕不妥
- 1769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别想再见到那小子
- 1770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绝境和死亡
- 1771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拖延的法子
- 1772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那人很厉害
- 1773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务必死守城门
- 1774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兵书上以前见过
- 1775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倒是我们一个机会
- 1776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各自回家去吧
- 1777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陛下,请投降吧
- 1778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按大帅说的去做吧
- 1779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也是输多赢少
- 1780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肯定不会有事
- 1781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区区一个小城
- 1782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肯定也是大帅
- 1783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他们不是一直联手吗
- 1784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还是差的远
- 1785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只管撤退便是
- 1786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他比我死的还早
- 1787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你我是老相识
- 1788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可我总是挺烦他的
- 1789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务必攻破新罗王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封汉王为太子?臣反对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封汉王为太子?臣反对
长安。
太极殿。
李世民回到这里已经有两三天的时间,好在一切有房玄龄,朝堂上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事。
今天是李世民回朝后的第一个早朝。
群臣百官聚集在太极殿上,脸上不自觉的流露出笑容。
他们昨天晚上刚刚收到消息,大唐军队在高昌大获全胜。
数以十万计的高昌百姓愿意主动成为大唐子民。
大唐恩威遍加四海,气势如虹。
作为大唐臣民,他们自然心中难掩激动。
太极殿上流光溢彩,鲜花锦簇,两排气宇轩昂的千牛卫站着笔挺。
每个人的脸上也都露出自豪之色。
要不是这个消息是真的,他们怎么敢相信作为大唐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高昌,如今已然成为他们大唐的国土。
要知道不仅仅是当今的皇帝,便是先皇,甚至是前隋时期,他们便对着高昌所在的区域念念不忘。
只是碍于种种原因,他们没办法对高昌动手罢了。
可如今……
高昌国百姓自愿成为大唐的子民,高昌国自然也是大唐的疆域。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再次对那位远在前线的汉王殿下心生敬佩。
中原几代人都没有完成的事情,如今竟然已经在赵辰的手里实现了。
而且这仅仅才过去几个月。
汉王殿下真乃大才!
我大唐要是再多几个像汉王殿下这样的能人,这天下还有谁敢与我大唐作对。
汉王殿下到底是如何才会这么厉害的。
要是我也能像他一样厉害那就真的厉害了。
以前一直都听说汉王殿下了的大名,只是从来没有见过他,希望这次能够亲眼见一见。
可惜汉王殿下现在不收弟子,不然怎么样我也得努力让汉王殿下收我为弟子。
一众年轻朝臣,太极殿侍卫纷纷心中感慨,目光紧盯着上方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他没想到高昌竟然这么快就愿意归降他大唐,有了高昌,大唐军队日后可以随时冲出西域。
他李世民可是听说高昌西北,还有一个庞大的帝国,丝毫不比他大唐的实力差。
若真是如此,李世民倒是很想跟西边的那个帝国较量一番,看看谁的实力更强。
“诸位爱卿,高昌的事情大家也都听说了吧,如今我大唐大获全胜,高昌百姓愿意归附,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传朕旨意,大赦天下,凡轻微小罪,一概赦免,大奸大恶之人,允许其回家团圆三个月。”
“减免大唐疆域百姓一城赋税,减免一个月的徭役。”
“传令下去,大军班师那天,长安七品以上的官员,务必出城二十里迎接,如无特殊原因敢不来者罢官削爵。”
李世民的声音在大殿上幽幽响起,文武百官并没有任何人反对。
轻徭薄赋,释放囚犯,这都是仁政。
平日里百官巴不得皇帝这样做呢,如今皇帝下达这样的命令谁还会去反对。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应道。
皇帝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一旁的魏征。
魏征也看向皇帝,然后慢慢的走出队伍,拱手朝皇帝行礼,再缓缓开口:“陛下,高昌一战涉及我大唐安危,吐蕃大兵压境,并非只是想攻陷高昌,而是想借高昌作为跳板,企图虎视我大唐社稷。”
“高昌一战十分凶险,但我大唐将士不怕牺牲,敢于牺牲,以此才得以击退吐蕃大军。”
“有功之臣必赏,臣恳请陛下重金抚恤那些战士大唐将士,保证其妻女父母的生活,被战死大唐将士刻石纪功,以显陛下之恩德。”
魏征的话引得不少大臣们点头。
他们当然知道这一战若非是那些大唐将士们舍生取义,不怕牺牲,才换来这么一场胜利。
对这些牺牲将士们的抚恤和褒奖自然是应当的。
“魏相说的对,我大唐治军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牺牲的那些战士们是为国而战,我们大唐自然不能忘记他们。”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百官们齐声说道。
“诸位爱卿不必担心这事,朕会派专人负责这件事情,诸位还有事情吗?”皇帝摆了摆手做出一副要准备离开的样子。
魏征连忙喊住皇帝:“陛下,臣还有事情要说。”
李世民又缓缓坐下,目光看向前方的魏征。
“陛下,高昌一战我大唐能取得大胜,汉王殿下居功至伟。”
“汉王殿下乃是陛下亲子,而且又是我大唐皇长子,军事,政务,才学前无古人,臣魏征恳请陛下,立汉王殿下为太子,以彰其德。”
魏征这话说出来之后,太极殿立马安静下来。
百官的脸色都是跟着变了又变。
有人高兴,有人皱眉,更有人感到不快。
“哦?”
“封汉王为太子,这是朕倒是没有考虑过,诸位爱卿觉得如何?”李世民一副意外的样子。
让大家都以为他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情。
房玄龄心中暗自猜测,魏征突然这个时候说要皇帝册封赵辰为太子,估计不是魏征自己的想法,这是皇帝授意魏征这样说的。
皇帝不开口,谁会在即册立太子的事情。
之前两位太子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
这九成九啊是皇帝自己想要的册封赵辰为太子。
不过是需要一个人牵线搭绳而已。
“陛下,臣觉着魏相说的在理,汉王殿下功勋卓著,又是陛下的嫡长子,才学人品俱佳,视为大唐储君之唯一人选,臣认为此事可行。”一旁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对着皇帝拱手说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不少官员跟着也同意册立赵辰为太子的事情。
皇帝很满意众人的态度,这时虽然说是魏征提起来的,但也是他皇帝授意给魏征的。
从高昌回来之后,李世民就想着将赵辰册立为太子。
这样也能更好的安抚好赵辰。
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让赵辰顶上去,自己以后也就省心了。
“陛下,臣反对。”李世民都正想这直接就把这件事情敲定下来,没想到有人突然这站出来反对。
“你为何反对?”你是你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房玄龄。
确实,反对皇帝册封造成为太子的人正是房玄龄。
这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直跟赵辰是师徒关系,房玄龄反对皇帝册封赵辰为太子这件事情根本没有任何道理。
他应该支持才是,怎么偏偏是他反对?
这样太极殿的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就算是魏征此刻也是一脸愕然,他觉着高昌一战之后正是赵辰封为太子的最佳时机。
赵辰被册封为太子,大唐也就有了储君。
再加上赵辰的能力,日后大唐竟然可以继续强盛,甚至超过于如今。
无论如何房玄龄都不应该反对册封赵辰为为太子的这件事情。
可偏偏……
所有的目光都望向房玄龄,等待着他的解释。
太极殿。
李世民回到这里已经有两三天的时间,好在一切有房玄龄,朝堂上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事。
今天是李世民回朝后的第一个早朝。
群臣百官聚集在太极殿上,脸上不自觉的流露出笑容。
他们昨天晚上刚刚收到消息,大唐军队在高昌大获全胜。
数以十万计的高昌百姓愿意主动成为大唐子民。
大唐恩威遍加四海,气势如虹。
作为大唐臣民,他们自然心中难掩激动。
太极殿上流光溢彩,鲜花锦簇,两排气宇轩昂的千牛卫站着笔挺。
每个人的脸上也都露出自豪之色。
要不是这个消息是真的,他们怎么敢相信作为大唐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高昌,如今已然成为他们大唐的国土。
要知道不仅仅是当今的皇帝,便是先皇,甚至是前隋时期,他们便对着高昌所在的区域念念不忘。
只是碍于种种原因,他们没办法对高昌动手罢了。
可如今……
高昌国百姓自愿成为大唐的子民,高昌国自然也是大唐的疆域。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再次对那位远在前线的汉王殿下心生敬佩。
中原几代人都没有完成的事情,如今竟然已经在赵辰的手里实现了。
而且这仅仅才过去几个月。
汉王殿下真乃大才!
我大唐要是再多几个像汉王殿下这样的能人,这天下还有谁敢与我大唐作对。
汉王殿下到底是如何才会这么厉害的。
要是我也能像他一样厉害那就真的厉害了。
以前一直都听说汉王殿下了的大名,只是从来没有见过他,希望这次能够亲眼见一见。
可惜汉王殿下现在不收弟子,不然怎么样我也得努力让汉王殿下收我为弟子。
一众年轻朝臣,太极殿侍卫纷纷心中感慨,目光紧盯着上方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他没想到高昌竟然这么快就愿意归降他大唐,有了高昌,大唐军队日后可以随时冲出西域。
他李世民可是听说高昌西北,还有一个庞大的帝国,丝毫不比他大唐的实力差。
若真是如此,李世民倒是很想跟西边的那个帝国较量一番,看看谁的实力更强。
“诸位爱卿,高昌的事情大家也都听说了吧,如今我大唐大获全胜,高昌百姓愿意归附,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传朕旨意,大赦天下,凡轻微小罪,一概赦免,大奸大恶之人,允许其回家团圆三个月。”
“减免大唐疆域百姓一城赋税,减免一个月的徭役。”
“传令下去,大军班师那天,长安七品以上的官员,务必出城二十里迎接,如无特殊原因敢不来者罢官削爵。”
李世民的声音在大殿上幽幽响起,文武百官并没有任何人反对。
轻徭薄赋,释放囚犯,这都是仁政。
平日里百官巴不得皇帝这样做呢,如今皇帝下达这样的命令谁还会去反对。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声应道。
皇帝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一旁的魏征。
魏征也看向皇帝,然后慢慢的走出队伍,拱手朝皇帝行礼,再缓缓开口:“陛下,高昌一战涉及我大唐安危,吐蕃大兵压境,并非只是想攻陷高昌,而是想借高昌作为跳板,企图虎视我大唐社稷。”
“高昌一战十分凶险,但我大唐将士不怕牺牲,敢于牺牲,以此才得以击退吐蕃大军。”
“有功之臣必赏,臣恳请陛下重金抚恤那些战士大唐将士,保证其妻女父母的生活,被战死大唐将士刻石纪功,以显陛下之恩德。”
魏征的话引得不少大臣们点头。
他们当然知道这一战若非是那些大唐将士们舍生取义,不怕牺牲,才换来这么一场胜利。
对这些牺牲将士们的抚恤和褒奖自然是应当的。
“魏相说的对,我大唐治军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牺牲的那些战士们是为国而战,我们大唐自然不能忘记他们。”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百官们齐声说道。
“诸位爱卿不必担心这事,朕会派专人负责这件事情,诸位还有事情吗?”皇帝摆了摆手做出一副要准备离开的样子。
魏征连忙喊住皇帝:“陛下,臣还有事情要说。”
李世民又缓缓坐下,目光看向前方的魏征。
“陛下,高昌一战我大唐能取得大胜,汉王殿下居功至伟。”
“汉王殿下乃是陛下亲子,而且又是我大唐皇长子,军事,政务,才学前无古人,臣魏征恳请陛下,立汉王殿下为太子,以彰其德。”
魏征这话说出来之后,太极殿立马安静下来。
百官的脸色都是跟着变了又变。
有人高兴,有人皱眉,更有人感到不快。
“哦?”
“封汉王为太子,这是朕倒是没有考虑过,诸位爱卿觉得如何?”李世民一副意外的样子。
让大家都以为他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情。
房玄龄心中暗自猜测,魏征突然这个时候说要皇帝册封赵辰为太子,估计不是魏征自己的想法,这是皇帝授意魏征这样说的。
皇帝不开口,谁会在即册立太子的事情。
之前两位太子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
这九成九啊是皇帝自己想要的册封赵辰为太子。
不过是需要一个人牵线搭绳而已。
“陛下,臣觉着魏相说的在理,汉王殿下功勋卓著,又是陛下的嫡长子,才学人品俱佳,视为大唐储君之唯一人选,臣认为此事可行。”一旁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对着皇帝拱手说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不少官员跟着也同意册立赵辰为太子的事情。
皇帝很满意众人的态度,这时虽然说是魏征提起来的,但也是他皇帝授意给魏征的。
从高昌回来之后,李世民就想着将赵辰册立为太子。
这样也能更好的安抚好赵辰。
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让赵辰顶上去,自己以后也就省心了。
“陛下,臣反对。”李世民都正想这直接就把这件事情敲定下来,没想到有人突然这站出来反对。
“你为何反对?”你是你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房玄龄。
确实,反对皇帝册封造成为太子的人正是房玄龄。
这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直跟赵辰是师徒关系,房玄龄反对皇帝册封赵辰为太子这件事情根本没有任何道理。
他应该支持才是,怎么偏偏是他反对?
这样太极殿的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就算是魏征此刻也是一脸愕然,他觉着高昌一战之后正是赵辰封为太子的最佳时机。
赵辰被册封为太子,大唐也就有了储君。
再加上赵辰的能力,日后大唐竟然可以继续强盛,甚至超过于如今。
无论如何房玄龄都不应该反对册封赵辰为为太子的这件事情。
可偏偏……
所有的目光都望向房玄龄,等待着他的解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