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58 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逃离这个怪物
- 1759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他赤手空拳
- 1760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捏造圣旨
- 1761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 1762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一天都没被攻击
- 1763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你们只是听令行事
- 1764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是惨烈
- 1765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今日你死定了
- 1766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批粮草
- 1767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这些人是疯了
- 1768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魏相前去,恐怕不妥
- 1769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别想再见到那小子
- 1770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绝境和死亡
- 1771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拖延的法子
- 1772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那人很厉害
- 1773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务必死守城门
- 1774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兵书上以前见过
- 1775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倒是我们一个机会
- 1776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各自回家去吧
- 1777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陛下,请投降吧
- 1778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按大帅说的去做吧
- 1779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也是输多赢少
- 1780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肯定不会有事
- 1781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区区一个小城
- 1782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肯定也是大帅
- 1783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他们不是一直联手吗
- 1784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还是差的远
- 1785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只管撤退便是
- 1786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他比我死的还早
- 1787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你我是老相识
- 1788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可我总是挺烦他的
- 1789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务必攻破新罗王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魏相前去,恐怕不妥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魏相前去,恐怕不妥
月色初上,银霜满地。
京师之地,皇城之中心,大内皇宫,万籁俱寂。
唯有朝堂之处,灯火通明,恍如白昼。
晚上上朝,这事本来就很不常见。
至少大唐自立国以来,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可今天却是出现了。
太极殿两侧,诸位大臣们沉默不语,气氛凝重。
他们都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甚至连他们的呼吸声,也是尽可能的轻巧。
谁也没想到,大唐立国以来,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堂堂大唐汉王,竟然敢捏造圣旨,罔顾朝廷诏令,私自调动边军。
那封圣旨,此刻出现在了太极殿皇帝的御桌上。
那圣旨上所书之字,矫揉造作,显然并非皇上真迹。
细看之下,其笔法与皇上日常所书相差甚远,显然是有人刻意伪造。
而这上面,竟然还加盖着皇帝宝印。
这不仅是伪造圣旨,甚至连皇帝宝印都被一同伪造。
“陛下,汉王如此大胆,竟然敢伪造圣旨、陛下宝印,擅自调动边军,其罪当诛!”一位大臣从队伍中走出来,打破了朝堂的沉寂。
要不是他们亲眼看过这圣旨,谁能相信,堂堂汉王,竟有如此大胆。
皇帝圣旨啊!
这他都敢伪造。
还调动十万边军。
此时若是不严惩,那日后这位汉王殿下,岂不是敢伪造圣旨,直接登基?
这还得了?
“陛下,不管是谁,伪造圣旨,其罪当诛。”
“陛下,汉王恃宠而骄,竟然敢做如此谋逆之事,臣请陛下立刻捉拿汉王。”
“陛下,若是不严惩汉王,日后必定有人效仿,我大唐社稷危矣。”
“边军统帅徐世绩明知此圣旨系汉王伪造,依然听汉王命令,他们肯定是同流合污,臣请将徐世绩一并治罪!”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赵辰在朝中威望甚高,又深的皇帝恩宠。
如今却是生出伪造圣旨,调动边军的恶行来。
不管是以往支持赵辰,反对赵辰,或者是中立派,都要求严惩赵辰。
他们可以容忍赵辰在朝堂上胡作非为。
他们可以容忍赵辰打击政敌。
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赵辰伪造圣旨,调动边军。
如果这等恐怖的事情都没有处置赵辰,他们有朝一日,绝对会看到赵辰调动大军,攻陷长安。
“这字体乃是从陛下至爱的《兰亭序》中摘抄,模仿陛下笔法。”又有一位大臣站起来,显然对此事有所察觉。
“此圣旨非皇上所下,却用了陛下的笔法与字迹,汉王殿下显然是包藏祸心久矣!”
“汉王他到底在想什么!”魏征此刻也为赵辰的糊涂而感到痛心。
伪造圣旨,私调边军,便是皇帝再容忍他,也绝对不可能姑息。
赵辰这是要把他自己往死路上逼。
皇帝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他也不过在一个时辰之前才知道此事。
但是没得他召集人商议,便有大量的官员找上门来。
这些人竟然比他这个皇帝更早知道这事。
赵辰糊涂,伪造圣旨,私调边军,这事皇帝自然无比恼火。
可同样让他愤怒的是,这显然又是一场针对赵辰的谋划。
这个隐藏在长安的人,着实是本事不小。
皇帝没有说话,眼神却在观察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但他什么都没办法看出来。
对于赵辰这次的糊涂举动,整个朝堂都是反对的。
唯一没有表达意见的,只有程咬金一人。
程咬金知道,赵辰私调边军,八成是为了救回程处默和秦怀玉两人。
他程咬金如何能说赵辰半个不字。
可程咬金宁愿程处默和秦怀玉死在新城,也不希望赵辰做出这样糊涂的举动。
“陛下,汉王殿下深受圣恩,却一直行荒唐之事。”
“此次更是犯下这等大错,臣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严惩汉王。”一向都持中立态度的江夏王李道宗痛心疾首,跪在皇帝面前,满脸的哀求。
李道宗作为开国功臣,向来都是不参与朝政的。
实在是今天这事闹的太大,便是他也被惊动。
更是在这太极殿上,力求皇帝严惩赵辰。
“请陛下为大唐江山计,严惩汉王。”有人带头,对于此事不满的其他官员自然纷纷跪倒在地。
不管是私仇还是公怨,这次赵辰是被墙倒众人推。
“玄成,你的意见呢?”皇帝掠过所有人,看向面色愁苦的魏征。
魏征一愣,他不想让赵辰受到任何伤害。
可这时候,他能说什么?
便是皇帝也不能罔顾群臣的请求,他魏征能怎么办?
“陛下,臣曾为汉王师长,汉王如今犯下大错,臣罪责难逃,臣愿意亲自缉捕汉王。”魏征跪在皇帝面前,缓缓说道。
皇帝闭上双眼。
他知道魏征的意思,魏征去缉捕赵辰,赵辰在路上便不会受到任何的为难。
若是换了一个人,恐怕……
“陛下,魏相前去,恐怕不妥。”有人立刻站出来反对:“魏相与汉王交好,若是一直拖延此事,何时才能缉拿汉王?”
“陛下,三个月之内,臣必将汉王拿回长安。”魏征看了眼说话的官员,转身与皇帝说道。
“陛下……”
“好,朕就许你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朕要在这里看到汉王。”皇帝打断还要说话的官员,一锤定音。
“陛下,还有徐世绩以及十万边军,他们……”有官员说起大唐边军。
“陛下,徐世绩必须严惩,他明知道……”
“徐世绩他知道什么,这圣旨伪造的如此巧妙,便是朕也差点没分辨出来。”
“更何况,高句丽侵入新罗,新罗为我大唐属国,已经多次发来求救文书。”
“竟然徐世绩动了,就给他传去命令,务必将高句丽从新罗击退。”皇帝开口,便给徐世绩定了个毫不知情。
众官员自然看出来皇帝是在维护徐世绩。
不过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好在,那位无法无天的汉王殿下,终究是没能躲过去。
京师之地,皇城之中心,大内皇宫,万籁俱寂。
唯有朝堂之处,灯火通明,恍如白昼。
晚上上朝,这事本来就很不常见。
至少大唐自立国以来,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可今天却是出现了。
太极殿两侧,诸位大臣们沉默不语,气氛凝重。
他们都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甚至连他们的呼吸声,也是尽可能的轻巧。
谁也没想到,大唐立国以来,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堂堂大唐汉王,竟然敢捏造圣旨,罔顾朝廷诏令,私自调动边军。
那封圣旨,此刻出现在了太极殿皇帝的御桌上。
那圣旨上所书之字,矫揉造作,显然并非皇上真迹。
细看之下,其笔法与皇上日常所书相差甚远,显然是有人刻意伪造。
而这上面,竟然还加盖着皇帝宝印。
这不仅是伪造圣旨,甚至连皇帝宝印都被一同伪造。
“陛下,汉王如此大胆,竟然敢伪造圣旨、陛下宝印,擅自调动边军,其罪当诛!”一位大臣从队伍中走出来,打破了朝堂的沉寂。
要不是他们亲眼看过这圣旨,谁能相信,堂堂汉王,竟有如此大胆。
皇帝圣旨啊!
这他都敢伪造。
还调动十万边军。
此时若是不严惩,那日后这位汉王殿下,岂不是敢伪造圣旨,直接登基?
这还得了?
“陛下,不管是谁,伪造圣旨,其罪当诛。”
“陛下,汉王恃宠而骄,竟然敢做如此谋逆之事,臣请陛下立刻捉拿汉王。”
“陛下,若是不严惩汉王,日后必定有人效仿,我大唐社稷危矣。”
“边军统帅徐世绩明知此圣旨系汉王伪造,依然听汉王命令,他们肯定是同流合污,臣请将徐世绩一并治罪!”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赵辰在朝中威望甚高,又深的皇帝恩宠。
如今却是生出伪造圣旨,调动边军的恶行来。
不管是以往支持赵辰,反对赵辰,或者是中立派,都要求严惩赵辰。
他们可以容忍赵辰在朝堂上胡作非为。
他们可以容忍赵辰打击政敌。
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赵辰伪造圣旨,调动边军。
如果这等恐怖的事情都没有处置赵辰,他们有朝一日,绝对会看到赵辰调动大军,攻陷长安。
“这字体乃是从陛下至爱的《兰亭序》中摘抄,模仿陛下笔法。”又有一位大臣站起来,显然对此事有所察觉。
“此圣旨非皇上所下,却用了陛下的笔法与字迹,汉王殿下显然是包藏祸心久矣!”
“汉王他到底在想什么!”魏征此刻也为赵辰的糊涂而感到痛心。
伪造圣旨,私调边军,便是皇帝再容忍他,也绝对不可能姑息。
赵辰这是要把他自己往死路上逼。
皇帝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他也不过在一个时辰之前才知道此事。
但是没得他召集人商议,便有大量的官员找上门来。
这些人竟然比他这个皇帝更早知道这事。
赵辰糊涂,伪造圣旨,私调边军,这事皇帝自然无比恼火。
可同样让他愤怒的是,这显然又是一场针对赵辰的谋划。
这个隐藏在长安的人,着实是本事不小。
皇帝没有说话,眼神却在观察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但他什么都没办法看出来。
对于赵辰这次的糊涂举动,整个朝堂都是反对的。
唯一没有表达意见的,只有程咬金一人。
程咬金知道,赵辰私调边军,八成是为了救回程处默和秦怀玉两人。
他程咬金如何能说赵辰半个不字。
可程咬金宁愿程处默和秦怀玉死在新城,也不希望赵辰做出这样糊涂的举动。
“陛下,汉王殿下深受圣恩,却一直行荒唐之事。”
“此次更是犯下这等大错,臣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严惩汉王。”一向都持中立态度的江夏王李道宗痛心疾首,跪在皇帝面前,满脸的哀求。
李道宗作为开国功臣,向来都是不参与朝政的。
实在是今天这事闹的太大,便是他也被惊动。
更是在这太极殿上,力求皇帝严惩赵辰。
“请陛下为大唐江山计,严惩汉王。”有人带头,对于此事不满的其他官员自然纷纷跪倒在地。
不管是私仇还是公怨,这次赵辰是被墙倒众人推。
“玄成,你的意见呢?”皇帝掠过所有人,看向面色愁苦的魏征。
魏征一愣,他不想让赵辰受到任何伤害。
可这时候,他能说什么?
便是皇帝也不能罔顾群臣的请求,他魏征能怎么办?
“陛下,臣曾为汉王师长,汉王如今犯下大错,臣罪责难逃,臣愿意亲自缉捕汉王。”魏征跪在皇帝面前,缓缓说道。
皇帝闭上双眼。
他知道魏征的意思,魏征去缉捕赵辰,赵辰在路上便不会受到任何的为难。
若是换了一个人,恐怕……
“陛下,魏相前去,恐怕不妥。”有人立刻站出来反对:“魏相与汉王交好,若是一直拖延此事,何时才能缉拿汉王?”
“陛下,三个月之内,臣必将汉王拿回长安。”魏征看了眼说话的官员,转身与皇帝说道。
“陛下……”
“好,朕就许你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朕要在这里看到汉王。”皇帝打断还要说话的官员,一锤定音。
“陛下,还有徐世绩以及十万边军,他们……”有官员说起大唐边军。
“陛下,徐世绩必须严惩,他明知道……”
“徐世绩他知道什么,这圣旨伪造的如此巧妙,便是朕也差点没分辨出来。”
“更何况,高句丽侵入新罗,新罗为我大唐属国,已经多次发来求救文书。”
“竟然徐世绩动了,就给他传去命令,务必将高句丽从新罗击退。”皇帝开口,便给徐世绩定了个毫不知情。
众官员自然看出来皇帝是在维护徐世绩。
不过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好在,那位无法无天的汉王殿下,终究是没能躲过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