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27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我现在啊,还是老了
- 1728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我连大气都不敢喘
- 1729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我们必须冒险
- 1730 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你能胜任这个任务吗
- 1731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记住,先烧毁粮仓
- 1732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就什么都没了
- 1733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立即兵发新罗
- 1734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这下有救了
- 1735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不能冒这样的险
- 1736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可从来没跟我说过
- 1737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让他也别回来了
- 1738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说不定会有援兵
- 1739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你等不必忧心
- 1740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太没用了,太窝囊了
- 1741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的本事不错
- 1742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来,陪我喝酒
- 1743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我们还是投降吧
- 1744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真是丢死人了
- 1745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我觉着可以
- 1746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们,跟我冲
- 1747 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马匹不行了
- 1748 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拿起你们的武器
- 1749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你是干什么的
- 1750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你可算是来了
- 1751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我大唐汉王殿下
- 1752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不想让你们死在这里
- 1753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挫一挫对方的士气
- 1754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快快出来受死
- 1755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千万千万,活着回来
- 1756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不会是最后一个
- 1757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堂堂汉王,亲自出战
- 1758 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逃离这个怪物
- 1759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他赤手空拳
- 1760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捏造圣旨
- 1761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 1762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一天都没被攻击
- 1763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你们只是听令行事
- 1764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是惨烈
- 1765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今日你死定了
- 1766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批粮草
- 1767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这些人是疯了
- 1768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魏相前去,恐怕不妥
- 1769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别想再见到那小子
- 1770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绝境和死亡
- 1771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拖延的法子
- 1772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那人很厉害
- 1773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务必死守城门
- 1774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兵书上以前见过
- 1775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倒是我们一个机会
- 1776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各自回家去吧
- 1777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陛下,请投降吧
- 1778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按大帅说的去做吧
- 1779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也是输多赢少
- 1780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肯定不会有事
- 1781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区区一个小城
- 1782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肯定也是大帅
- 1783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他们不是一直联手吗
- 1784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还是差的远
- 1785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只管撤退便是
- 1786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他比我死的还早
- 1787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你我是老相识
- 1788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可我总是挺烦他的
- 1789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务必攻破新罗王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让他也别回来了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让他也别回来了
李恪的这番解释之后,魏征与房玄龄才稍稍的缓了口气。
但两人心里还是免不得有些担心,若是黑火油的事情,自家的小子参与进去了,他们肯定最后也脱不了干系。
老李头沉默了一阵,手指轻轻的在椅子扶手上敲击着,发出清脆的声音。
但殿内没人说话,这种声音就好像敲击在他们的心里一样。
魏征与房玄龄皆是低着头,不敢去看皇帝的眼睛。
他们知道,今日的皇帝早已暴怒,便是魏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李恪站在一旁,他并不知道皇帝让自己过来所为何事。
但李恪想趁着今天这个机会,给皇帝提一提自己北上的事情。
“父皇,儿臣有个不情之请。”李恪往前走了一步,朝皇帝拱手行礼。
老李头哪有心情听李恪在这里瞎扯,根本懒得搭理李恪。
他还在想,该怎么从这些长安书院的学生们入手,查出到底是谁将黑火油泄露出去。
“父皇,儿臣想去北边。”虽然皇帝没搭理自己,但李恪还是大着胆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去北边干什么?”老李头的语气有些冷,对于李恪的这个要求不置可否。
“长安无事,我想出去走走,多长长见识,皇兄又在北边,我也想去北边看看。”李恪找了个借口,但其实就是在长安待的太无聊。
让他完全不想留在长安。
“那朕问你,泉州正在大规模的造船,是什么意思?”
“这事可曾上报到工部?”老李头觉着李恪这小子最近有些不正常。
泉州造那么多船,可工部都没跟他禀报。
“皇兄说他……”
“别什么都拿辰小子来说事,你造船要干什么,或者是你们要干什么?”老李头打断李恪的狡辩。
李恪不知道该怎么跟皇帝解释自己出海的想法。
却是听到皇帝说:“你们不会是想着用这些船对付倭国吧。”
“这事朕提前跟你们说好,不可以,倭国是我大唐属国,若是对付他们,我大唐脸面何在。”
“不过你若是想去外面闯闯,朕也觉着挺好,免得留在长安又不干正事。”
“多谢父皇!”李恪忙不迭的谢恩。
李恪退出大殿,皇帝的目光又落在了魏征与房玄龄两人身上。
朝廷内部出现叛徒,而且这地位看起来,明显就不低。
否则兵部功曹怎么会全家自尽?
在驿馆的井上一郎等倭国使臣,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死光?
这些事情都印证着,大唐朝廷有人,在与他国合作,密谋大唐。
“你们现在怎么看?”皇帝看着面前的两人,语气有些平淡。
方才的怒火,似乎也在这个时候消散的差不多了。
“陛下,书院里都有我们各自家的小子,臣还是不参与其中的好。”
“玄成说的是,陛下,此事我们二人需要避嫌。”房玄龄也是跟着说道。
“避嫌?”
“朕看你们是老了,怕了!”老李头目光陡然阴冷下来。
看的这两家伙都是浑身跟着颤了颤。
他们也没办法,光从黑火油这一事之中,就可以看的出来,此事涉及到的背后人物肯定不简单。
他们参与到调查这事之中,到最后不一定能落到什么好。
反而容易引火烧身。
不是他们害怕,实则是他们怕到时候皇帝没办法处置这幕后之人。
“陛下,这幕后之人必定位高权重,甚至与我等都是老相识。”
“如果真查出来了,陛下当真忍心下手吗?”魏征这个时候一点也没见害怕的情绪,反而是质问这皇帝的。
“朕当然会毫不犹豫的下手。”老李头当即说道。
烧毁粮仓,谋害官员,这等恶劣行径,已经威胁到大唐社稷安危。
即便他李世民再不忍对那些有功之臣动手,可这事,他也绝对不能容忍。
否则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城,迟早会出大事。
“陛下若真要我们二人调查此事,请陛下将方才的话,写成圣旨,如此……”
“魏征,你不相信朕?”老李头瞬间大怒。
魏征没说话,一旁的房玄龄也低着脑袋。
无言的二人已经把态度表达的很清楚。
“好好好。”老李头可是被气到了。
可他知道,他这个皇帝要是亲自去调查这事,目标太大,容易引起那人的警觉。
所以他只能让魏征与房玄龄调查此事。
“朕给你们写,可以了吧。”老李头深深的呼了口气,把心里的不满强行压制下来。
“多谢陛下。”二人这才拱手行礼。
……
“李恪。”
长安城外,李恪正准备出发。
虽然才回来长安一个月,但他真是觉着这里好生无趣,一点也没有在外面闯荡来的快乐。
所以昨日才得到皇帝的允许,去往北边,今天一大早他就准备离开长安。
只不过刚到城门口,就听到有人呼唤自己。
长安街上人来人往,李恪回头观望着,却并没有看到有熟悉的人出现。
只以为自己年纪轻轻就出现幻觉,心道肯定是在长安待的太难受。
正要牵马出城,忽然就看到一辆马车停在自己的前面。
马车上的灯笼写着一个“赵”字,李恪自然认识。
这是汉王府的马车。
“嫂子!”李恪往前走了两步,来到马车跟前。
李若霜缓缓从马车里出来:“原本是想去你府上的,结果下面人来报,说你已经出城,没办法,只能来这里拦你。”
“好在赶上了!”
“嫂子找我有什么东西要带给皇兄的吗?”李恪当然知道李若霜不会无缘无故找自己。
最有可能的就是,让自己给赵辰带什么东西。
“没什么东西带的,就是让你给赵辰带两句话。”李若霜面露微笑。
“嫂子你说。”李恪点头。
“这第一句,就是让他在外面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我和小平安都很想他。”
“第二句你告诉他,让他回来的时候把武诩也给带上,如果武诩不跟着一起回来,那就让他也别回来了。”
“话说完了,这是嫂子给你带的一些糕点,你在路上的时候吃,一路平安。”李若霜说完,将一盒子糕点塞在李恪手里,然后坐上马车,回府去了。
但两人心里还是免不得有些担心,若是黑火油的事情,自家的小子参与进去了,他们肯定最后也脱不了干系。
老李头沉默了一阵,手指轻轻的在椅子扶手上敲击着,发出清脆的声音。
但殿内没人说话,这种声音就好像敲击在他们的心里一样。
魏征与房玄龄皆是低着头,不敢去看皇帝的眼睛。
他们知道,今日的皇帝早已暴怒,便是魏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李恪站在一旁,他并不知道皇帝让自己过来所为何事。
但李恪想趁着今天这个机会,给皇帝提一提自己北上的事情。
“父皇,儿臣有个不情之请。”李恪往前走了一步,朝皇帝拱手行礼。
老李头哪有心情听李恪在这里瞎扯,根本懒得搭理李恪。
他还在想,该怎么从这些长安书院的学生们入手,查出到底是谁将黑火油泄露出去。
“父皇,儿臣想去北边。”虽然皇帝没搭理自己,但李恪还是大着胆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去北边干什么?”老李头的语气有些冷,对于李恪的这个要求不置可否。
“长安无事,我想出去走走,多长长见识,皇兄又在北边,我也想去北边看看。”李恪找了个借口,但其实就是在长安待的太无聊。
让他完全不想留在长安。
“那朕问你,泉州正在大规模的造船,是什么意思?”
“这事可曾上报到工部?”老李头觉着李恪这小子最近有些不正常。
泉州造那么多船,可工部都没跟他禀报。
“皇兄说他……”
“别什么都拿辰小子来说事,你造船要干什么,或者是你们要干什么?”老李头打断李恪的狡辩。
李恪不知道该怎么跟皇帝解释自己出海的想法。
却是听到皇帝说:“你们不会是想着用这些船对付倭国吧。”
“这事朕提前跟你们说好,不可以,倭国是我大唐属国,若是对付他们,我大唐脸面何在。”
“不过你若是想去外面闯闯,朕也觉着挺好,免得留在长安又不干正事。”
“多谢父皇!”李恪忙不迭的谢恩。
李恪退出大殿,皇帝的目光又落在了魏征与房玄龄两人身上。
朝廷内部出现叛徒,而且这地位看起来,明显就不低。
否则兵部功曹怎么会全家自尽?
在驿馆的井上一郎等倭国使臣,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死光?
这些事情都印证着,大唐朝廷有人,在与他国合作,密谋大唐。
“你们现在怎么看?”皇帝看着面前的两人,语气有些平淡。
方才的怒火,似乎也在这个时候消散的差不多了。
“陛下,书院里都有我们各自家的小子,臣还是不参与其中的好。”
“玄成说的是,陛下,此事我们二人需要避嫌。”房玄龄也是跟着说道。
“避嫌?”
“朕看你们是老了,怕了!”老李头目光陡然阴冷下来。
看的这两家伙都是浑身跟着颤了颤。
他们也没办法,光从黑火油这一事之中,就可以看的出来,此事涉及到的背后人物肯定不简单。
他们参与到调查这事之中,到最后不一定能落到什么好。
反而容易引火烧身。
不是他们害怕,实则是他们怕到时候皇帝没办法处置这幕后之人。
“陛下,这幕后之人必定位高权重,甚至与我等都是老相识。”
“如果真查出来了,陛下当真忍心下手吗?”魏征这个时候一点也没见害怕的情绪,反而是质问这皇帝的。
“朕当然会毫不犹豫的下手。”老李头当即说道。
烧毁粮仓,谋害官员,这等恶劣行径,已经威胁到大唐社稷安危。
即便他李世民再不忍对那些有功之臣动手,可这事,他也绝对不能容忍。
否则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城,迟早会出大事。
“陛下若真要我们二人调查此事,请陛下将方才的话,写成圣旨,如此……”
“魏征,你不相信朕?”老李头瞬间大怒。
魏征没说话,一旁的房玄龄也低着脑袋。
无言的二人已经把态度表达的很清楚。
“好好好。”老李头可是被气到了。
可他知道,他这个皇帝要是亲自去调查这事,目标太大,容易引起那人的警觉。
所以他只能让魏征与房玄龄调查此事。
“朕给你们写,可以了吧。”老李头深深的呼了口气,把心里的不满强行压制下来。
“多谢陛下。”二人这才拱手行礼。
……
“李恪。”
长安城外,李恪正准备出发。
虽然才回来长安一个月,但他真是觉着这里好生无趣,一点也没有在外面闯荡来的快乐。
所以昨日才得到皇帝的允许,去往北边,今天一大早他就准备离开长安。
只不过刚到城门口,就听到有人呼唤自己。
长安街上人来人往,李恪回头观望着,却并没有看到有熟悉的人出现。
只以为自己年纪轻轻就出现幻觉,心道肯定是在长安待的太难受。
正要牵马出城,忽然就看到一辆马车停在自己的前面。
马车上的灯笼写着一个“赵”字,李恪自然认识。
这是汉王府的马车。
“嫂子!”李恪往前走了两步,来到马车跟前。
李若霜缓缓从马车里出来:“原本是想去你府上的,结果下面人来报,说你已经出城,没办法,只能来这里拦你。”
“好在赶上了!”
“嫂子找我有什么东西要带给皇兄的吗?”李恪当然知道李若霜不会无缘无故找自己。
最有可能的就是,让自己给赵辰带什么东西。
“没什么东西带的,就是让你给赵辰带两句话。”李若霜面露微笑。
“嫂子你说。”李恪点头。
“这第一句,就是让他在外面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我和小平安都很想他。”
“第二句你告诉他,让他回来的时候把武诩也给带上,如果武诩不跟着一起回来,那就让他也别回来了。”
“话说完了,这是嫂子给你带的一些糕点,你在路上的时候吃,一路平安。”李若霜说完,将一盒子糕点塞在李恪手里,然后坐上马车,回府去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