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37 第两百三十七章 秣陵会盟
- 238 第两百三十八章 孙氏尚香
- 239 第两百三十九章 班师回朝
- 240 第两百四十章 曹操来使
- 241 第两百四十一章 帮还是不帮?
- 242 第两百四十二章 出兵汝南
- 243 第两百四十三章 徐庶之谋
- 244 第两百四十四章 乐进中伏
- 245 第两百四十五章 隔江对射
- 246 第两百四十六章 兵临城下
- 247 第两百四十七章 太史享战龚都
- 248 第两百四十八章 阵前斗将
- 249 第两百四十九章 王冲战赵云
- 250 第两百五十章 百鸟朝凤
- 251 第两百五十一章 城门追击战
- 252 第两百五十二章 刘辟归降
- 253 第两百五十三章 追击刘备
- 254 第两百五十四章 赵云断后
- 255 第两百五十五章 生擒赵云
- 256 第两百五十六章 命硬的刘备
- 257 第两百五十七章 犹豫不决的刘表
- 258 第两百五十八章 论客孙乾
- 259 第两百五十九章 赵云的震惊
- 260 第两百六十章 王冲劝赵云
- 261 第两百六十一章 官渡之战的结局
- 262 第两百六十二章 宫斗
- 263 第两百六十三章 火云追风兽
- 264 第两百六十四章 合作敲定
- 265 第两百六十五章 赵云终降
- 266 第两百六十六章 小乔早产
- 267 第两百六十七章 长子王取
- 268 第两百六十八章 后续影响
- 269 第两百六十九章 郭嘉辩荀彧
- 270 第两百七十章 袁绍死了?
- 271 第两百七十一章 定计鄂县
- 272 第两百七十二章 北方乱局
- 273 第两百七十三章 发兵江夏
- 274 第两百七十四章 釜底抽薪
- 275 第两百七十五章 刘晔诈城
- 276 第两百七十六章 绝望的黄射
- 277 第两百七十七章 大仇得报
- 278 第两百七十八章 狂热
- 279 第两百七十九章 黄祖发兵
- 280 第两百八十章 骁勇周泰
- 281 第两百八十一章 关门打狗
- 282 第两百八十二章 吓破胆的蔡瑁
- 283 第两百八十三章 蒯良的深谋远虑
- 284 第两百八十四章 烽烟再起的江东
- 285 第两百八十五章 追击周瑜
- 286 第两百八十六章 凌操中计
- 287 第两百八十七章 周瑜的回马枪
- 288 第两百八十八章 破釜沉舟
- 289 第两百八十九章 吕蒙
- 290 第两百九十章 功亏一篑
- 291 第两百九十一章 战争,才刚刚开始呢
- 292 第两百九十二章 陆氏伯言
- 293 第两百九十三章 夺城失败
- 294 第两百九十四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 295 第两百九十五章 陆逊之谋
- 296 第两百九十六章 鲁肃之策,贾诩之谋
- 297 第两百九十七章 孙权撤军
- 298 第两百九十八章 苏飞的疯狂
- 299 第两百九十九章 甘宁的决定
- 300 第三百章 接弦战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大败黄祖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轻松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混饭吃的郭嘉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蔡瑁张允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专业坑友三十年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蔡瑁的大礼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周瑜气张昭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将帅失和
- 309 第三百零九章 另有阴谋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瞒天过海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吕蒙之危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吕蒙归降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冥顽不灵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走投无路的周瑜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贾诩的威胁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邾县大战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人’蔡瑁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血战荆州军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惨胜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谁来统兵?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劝降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顾雍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顾雍的心思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心照不宣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魏延的小心眼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锦帆武卒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发狂的吕范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进退两难的孙静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中计了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该结束了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机遇?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支暗箭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甘宁战黄忠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兵天降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当头棒喝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突围前奏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添大才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王冲之谋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完了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孙权之死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义子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烧江津港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陈武下武陵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两件大事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死之道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磐的试探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觐见之礼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悍勇黄忠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西门激战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江东都督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进零陵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统荆南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战邾县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血战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败王威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蒯氏暗助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据江夏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江夏太守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刘备的机会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暗潮汹涌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刘表教子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刘表病逝,徐庶之谋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襄阳大火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逃与追击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峻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退为进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周泰袭营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甘宁战张飞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曹仁出兵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庶荐诸葛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中对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战张飞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击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关羽到来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贤鹿门山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家父女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强纳黄月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两百四十七章 太史享战龚都
第两百四十七章 太史享战龚都
城门之外,龚都见锦帆阵中杀出一将,当即大喝一声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太史享大声回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小爷我乃东莱太史享是也!”
闻言,城头之上的刘备眉头一皱:“太史享?此人莫非是太史子义之子?”
关羽捋着自己的美须髯,淡淡说道:“虎父无犬子,那王冲与太史慈既然允许其出战,想来武艺定然不差!”
说到这里,关羽还若有深意的看了自己那已经二十岁出头的长子关平一眼,使得后者顿时精神一震,激动不已。
要知道关平可是很清楚自己父亲那从不想弱于他人的高傲脾性,若是城外一战取胜的是太史享,关羽极有可能会派自己出战,所为的,就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儿子,绝对不比其他人的儿子要差。
此时,城外的龚都听得太史享的声音稚嫩异常,看其长相,不过是一十六七岁的少年,当即轻蔑的哈哈大笑:“锦帆是没人了吗?竟然只派了你这么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迎战!”
太史享毫不示弱的回应道:“对付你这种不入流的货色,有小爷出马足矣!”
龚都一听,感觉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当下勃然大怒,纵马杀上前来:“少逞口舌之利,小子,受死!”
“怕你不成?”太史享夷然不惧,迅速拍马与龚都战成一团。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太史享从小就跟随太史慈习练枪法,虽然太史慈离家许久,但太史享却从未放下过自己的武艺。再加上这段时间,他一直都跟随在王冲身边,与丁奉梅成一起学习武艺兵法,耳濡目染之下,这眼界自然也高了许多。区区龚都,他又怎会放在眼里?
太史享跟丁奉、梅成同岁,比张泉小一岁,虚岁也才十七,身体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在力量上要比壮年的龚都弱了许多。不过论及枪法,却是十个龚都也未必及不上他。
太史慈的枪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稳’,不急不躁,以守为主。守中带攻,一旦窥得对方破绽,可在瞬间转守为攻,以求一击必杀,当年在神亭岭,太史慈正是凭借这套枪法与天赋异禀,攻击霸道的孙策战成了平手。
所以眼下见太史享在龚都疯狂的攻击下只能被动防御,太史慈却依然神色如常。因为龚都攻得越急,破绽就越多,太史享取胜的机会反而会变得更大。
不过城墙上的刘备看不懂这些门道。见太史享被龚都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不禁有些失望,下意识叹道:“看来此子还是嫩了一些!”
刘备此言一出,众人皆疑惑的向他看来,怎么听这语气,刘备反倒很希望龚都战败一样?唯独徐庶若有所思。很快便猜透了刘备内心的想法。
“大哥切莫过早下定论,对于太史慈的枪法。小弟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眼下别看那太史享一直处于被动。可也许下一秒,他就有可能转败为胜!”
在场除了刘备之外,第二个希望龚都落败的,无疑就是关羽,因为只有如此,他才有机会让关平出战太史享,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儿子要比太史慈的儿子更加出色。
哗!
而就在这时,城下的战局也果然如关羽所料般突发变故,只见那一直被龚都压制了五十余合的太史享在躲过龚都一记横扫后突然暴起,枪势如电,携雷霆之势迅猛的刺向龚都腰间。
龚都大惊,忙扭腰闪避,最终虽然顺利躲过,可因为身体倾斜度太大,右侧又没有马镫可以保持平衡,便导致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个翻滚坠下了战马,而正当龚都摔的头晕目眩之际,太史享却是得势不饶人,驱马一枪贯穿了龚都的咽喉。
“这……”
眼睁睁看着前一秒还气势如虹的龚都突然被太史享一枪毙命,现场约莫沉寂了一秒,随即锦帆阵中便骤然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而城头上的刘备军则一个个如丧考妣,士气大降。
王冲哈哈一笑,心情大好,对太史慈道:“子义,元复不骄不躁,对敌沉稳,倒已颇俱乃父之风!”
太史慈似乎也对太史享的表现很是满意,脸上都乐得笑开了花。
杀了龚都之后,太史享任由敌军士卒将其尸体收走,长枪朝城上一指,跋扈道:“还有哪个不怕死的想来领教小爷的枪法!”
这句话把刘备麾下的将领气的不轻,可是关张等人皆有自己的傲气,跟一个小辈去交战,哪怕赢了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反而有可能被安上一个以大欺小的骂名。
最终,还是与龚都同为黄巾将领的刘辟站了出来,杀气腾腾道:“主公,末将请战!”
刘辟此举无疑正合了刘备的心意,心想刘辟的武艺差不多也就龚都那个层次,应该也不会是太史享的对手,最好能跟龚都一样死在太史享的手上,如此,自己便能将所有兵马都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上,至于士气问题,有关张赵三员大将在,到时让他们出阵,还怕赢不了锦帆?
可是正当刘备打算允诺刘辟的请战之时,关羽却开口了:“大哥,锦帆出战者,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后生晚辈,若是让刘将军出战,未免有以大欺小之嫌,正好坦之只虚长对方几岁,又学了小弟几层本领,不若就由他去出城迎战,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这……”刘备很明显的犹豫了,毕竟这可是个将刘辟除去的大好机会,可是这时候,他又偏偏不得不顾及关羽的感受。
“大哥若是担忧坦之的安危,小弟当亲自陪他出城,在旁掠阵!”关羽很明显误会了刘备迟疑的原因,这让刘备有些苦口难言,最终亦只得点了点头,紧紧握住关平的手嘱托道,“那太史享武艺不俗,坦之与之交战时要万千当心,万不可冒进!”
关平感动不已,沉声道:“大伯放心,小侄必亲手斩下其头颅来助涨我军威势!”
言罢,便提起大刀毅然下了城墙。(未完待续)
太史享大声回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小爷我乃东莱太史享是也!”
闻言,城头之上的刘备眉头一皱:“太史享?此人莫非是太史子义之子?”
关羽捋着自己的美须髯,淡淡说道:“虎父无犬子,那王冲与太史慈既然允许其出战,想来武艺定然不差!”
说到这里,关羽还若有深意的看了自己那已经二十岁出头的长子关平一眼,使得后者顿时精神一震,激动不已。
要知道关平可是很清楚自己父亲那从不想弱于他人的高傲脾性,若是城外一战取胜的是太史享,关羽极有可能会派自己出战,所为的,就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儿子,绝对不比其他人的儿子要差。
此时,城外的龚都听得太史享的声音稚嫩异常,看其长相,不过是一十六七岁的少年,当即轻蔑的哈哈大笑:“锦帆是没人了吗?竟然只派了你这么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迎战!”
太史享毫不示弱的回应道:“对付你这种不入流的货色,有小爷出马足矣!”
龚都一听,感觉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当下勃然大怒,纵马杀上前来:“少逞口舌之利,小子,受死!”
“怕你不成?”太史享夷然不惧,迅速拍马与龚都战成一团。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太史享从小就跟随太史慈习练枪法,虽然太史慈离家许久,但太史享却从未放下过自己的武艺。再加上这段时间,他一直都跟随在王冲身边,与丁奉梅成一起学习武艺兵法,耳濡目染之下,这眼界自然也高了许多。区区龚都,他又怎会放在眼里?
太史享跟丁奉、梅成同岁,比张泉小一岁,虚岁也才十七,身体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在力量上要比壮年的龚都弱了许多。不过论及枪法,却是十个龚都也未必及不上他。
太史慈的枪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稳’,不急不躁,以守为主。守中带攻,一旦窥得对方破绽,可在瞬间转守为攻,以求一击必杀,当年在神亭岭,太史慈正是凭借这套枪法与天赋异禀,攻击霸道的孙策战成了平手。
所以眼下见太史享在龚都疯狂的攻击下只能被动防御,太史慈却依然神色如常。因为龚都攻得越急,破绽就越多,太史享取胜的机会反而会变得更大。
不过城墙上的刘备看不懂这些门道。见太史享被龚都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不禁有些失望,下意识叹道:“看来此子还是嫩了一些!”
刘备此言一出,众人皆疑惑的向他看来,怎么听这语气,刘备反倒很希望龚都战败一样?唯独徐庶若有所思。很快便猜透了刘备内心的想法。
“大哥切莫过早下定论,对于太史慈的枪法。小弟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眼下别看那太史享一直处于被动。可也许下一秒,他就有可能转败为胜!”
在场除了刘备之外,第二个希望龚都落败的,无疑就是关羽,因为只有如此,他才有机会让关平出战太史享,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儿子要比太史慈的儿子更加出色。
哗!
而就在这时,城下的战局也果然如关羽所料般突发变故,只见那一直被龚都压制了五十余合的太史享在躲过龚都一记横扫后突然暴起,枪势如电,携雷霆之势迅猛的刺向龚都腰间。
龚都大惊,忙扭腰闪避,最终虽然顺利躲过,可因为身体倾斜度太大,右侧又没有马镫可以保持平衡,便导致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个翻滚坠下了战马,而正当龚都摔的头晕目眩之际,太史享却是得势不饶人,驱马一枪贯穿了龚都的咽喉。
“这……”
眼睁睁看着前一秒还气势如虹的龚都突然被太史享一枪毙命,现场约莫沉寂了一秒,随即锦帆阵中便骤然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而城头上的刘备军则一个个如丧考妣,士气大降。
王冲哈哈一笑,心情大好,对太史慈道:“子义,元复不骄不躁,对敌沉稳,倒已颇俱乃父之风!”
太史慈似乎也对太史享的表现很是满意,脸上都乐得笑开了花。
杀了龚都之后,太史享任由敌军士卒将其尸体收走,长枪朝城上一指,跋扈道:“还有哪个不怕死的想来领教小爷的枪法!”
这句话把刘备麾下的将领气的不轻,可是关张等人皆有自己的傲气,跟一个小辈去交战,哪怕赢了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反而有可能被安上一个以大欺小的骂名。
最终,还是与龚都同为黄巾将领的刘辟站了出来,杀气腾腾道:“主公,末将请战!”
刘辟此举无疑正合了刘备的心意,心想刘辟的武艺差不多也就龚都那个层次,应该也不会是太史享的对手,最好能跟龚都一样死在太史享的手上,如此,自己便能将所有兵马都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上,至于士气问题,有关张赵三员大将在,到时让他们出阵,还怕赢不了锦帆?
可是正当刘备打算允诺刘辟的请战之时,关羽却开口了:“大哥,锦帆出战者,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后生晚辈,若是让刘将军出战,未免有以大欺小之嫌,正好坦之只虚长对方几岁,又学了小弟几层本领,不若就由他去出城迎战,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这……”刘备很明显的犹豫了,毕竟这可是个将刘辟除去的大好机会,可是这时候,他又偏偏不得不顾及关羽的感受。
“大哥若是担忧坦之的安危,小弟当亲自陪他出城,在旁掠阵!”关羽很明显误会了刘备迟疑的原因,这让刘备有些苦口难言,最终亦只得点了点头,紧紧握住关平的手嘱托道,“那太史享武艺不俗,坦之与之交战时要万千当心,万不可冒进!”
关平感动不已,沉声道:“大伯放心,小侄必亲手斩下其头颅来助涨我军威势!”
言罢,便提起大刀毅然下了城墙。(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