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93 第两百九十三章 夺城失败
- 294 第两百九十四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 295 第两百九十五章 陆逊之谋
- 296 第两百九十六章 鲁肃之策,贾诩之谋
- 297 第两百九十七章 孙权撤军
- 298 第两百九十八章 苏飞的疯狂
- 299 第两百九十九章 甘宁的决定
- 300 第三百章 接弦战
- 301 第三百零一章 大败黄祖
- 302 第三百零二章 轻松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混饭吃的郭嘉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蔡瑁张允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专业坑友三十年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蔡瑁的大礼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周瑜气张昭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将帅失和
- 309 第三百零九章 另有阴谋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瞒天过海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吕蒙之危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吕蒙归降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冥顽不灵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走投无路的周瑜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贾诩的威胁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邾县大战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人’蔡瑁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血战荆州军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惨胜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谁来统兵?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劝降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顾雍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顾雍的心思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心照不宣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魏延的小心眼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锦帆武卒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发狂的吕范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进退两难的孙静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中计了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该结束了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机遇?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支暗箭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甘宁战黄忠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兵天降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当头棒喝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突围前奏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添大才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王冲之谋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完了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孙权之死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义子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烧江津港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陈武下武陵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两件大事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死之道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磐的试探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觐见之礼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悍勇黄忠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西门激战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江东都督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进零陵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统荆南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战邾县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血战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败王威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蒯氏暗助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据江夏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江夏太守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刘备的机会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暗潮汹涌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刘表教子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刘表病逝,徐庶之谋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襄阳大火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逃与追击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峻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退为进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周泰袭营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甘宁战张飞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曹仁出兵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庶荐诸葛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中对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战张飞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击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关羽到来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贤鹿门山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家父女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强纳黄月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零三章 混饭吃的郭嘉
第三百零三章 混饭吃的郭嘉
许都,司空府。
曹操正在府上食用晚膳,偌大的厅堂除他之外,就只有寥寥二人。
郭嘉、许褚,这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一文一武。
自从典韦战死宛城,许褚就替代他成为了曹操的安保队长,不论是出行还是在府内,许褚都会寸步不离的跟着曹操,以护卫曹操的安全,一天十二个时辰,许褚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两个时辰。
至于郭嘉……好吧,这浪子纯粹就是来混饭吃的。
郭嘉常年混迹青楼,每月的那点俸禄根本不够他花,私底下更是欠了曹操跟荀彧一屁股债。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郭嘉哪里吃得惯家里的清汤寡水?所以隔三差五就会嬉皮笑脸的跑去别人府上蹭饭,美其名曰‘打土豪’,面皮之厚,世所罕见。
曹操与郭嘉亦主亦友,自他身处高位以来,能和他像朋友一样轻松交流谈心的,也就只有郭嘉了。
曹操很珍惜这段友谊,虽说他自身相当的节俭,但每次郭嘉一来,他总会让厨房准备好酒好肉,他自己,便也可借光难得的奢侈一回。
不过最近几天,曹操总是食不甘味,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郭嘉津津有味的啃掉一块羊骨头,抬头见曹操迟迟没有动筷,不由的一愣,开口问道:“主公,有心事?”
曹操回过神来,笑骂道:“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没心没肺吗?”
郭嘉何等精明?一下就猜出了症结所在:“可是因为锦帆?”
曹操收敛起笑容,凝重的点点头道:“王冲要比我们预期中更早出兵,想来是准备赶在我们收复北方之前平定江东与荆州了。”
“主公如果换个方位思考,心里应该会好受许多!”迎着曹操疑惑的目光,郭嘉笑了笑道,“王冲为何如此急切的出兵?还不是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了压力?”
曹操苦笑道:“话虽如此,可若是被王冲先一步平定了南方,他怕是不会坐视我们轻易的攻取河北!”
郭嘉宽慰道:“比我们先出兵并不代表会比我们早结束,荆州难取。相反,河北的局势却对我们十分的有利!”
曹操摇摇头叹道:“眼下我军粮草不足,要发大军攻打河北,至少也得等秋收之后。可到那时,锦帆说不定早已拿下了江东与荆南四郡!”
郭嘉问:“主公,若是只发兵三万,我军粮草尚可支撑多久?”
曹操答道:“具体数目得去咨询文若,不过只三万的话。我想撑上两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
“足够了!”
曹操眼睛一亮:“莫非奉孝已有了想法?”
郭嘉笑道:“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已近二月,袁谭不敌袁尚,大军败出平原,退至南皮死守,幽州袁熙表面两不相帮,实则暗助袁尚,换句话说,袁谭如今已然走投无路,普天之下,有能力助其脱困的。除主公外已再无旁人!”
曹操若有所思道:“奉孝的意思是,袁谭不日便会派人来向我求援?”
郭嘉笃定道:“如果他不甘就此被袁尚覆灭,那就一定会来!”
“奉孝是建议我跟袁谭联手合击袁尚吗?”
郭嘉点头道:“对,最好是能一举击败袁尚攻破邺城,如果不能,至少也得在一旁牵制住冀州大军,为袁谭争取更多的喘息机会!”
曹操不解道:“可这么做我们有什么好处?”
郭嘉意味深长的笑道:“当然是……青州!”
曹操皱眉道:“可袁谭未必肯给吧?”
“若想要我们出兵相助,他就别无选择!”郭嘉轻笑道,“而且就算袁谭真的不肯割让,主公就不会自己去取吗?”
“这……不对呀!”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曹操被郭嘉说糊涂了,“奉孝,你到底是要我攻袁尚还是攻袁谭呀?”
郭嘉解释道:“主公,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攻谁。而是我们如何才能拿下青州,先一统大河之南!”
“我明白了!”曹操深吸一口气,“奉孝是说,如果袁谭愿意主动让出青州,那我们就帮他对付袁尚,反之。我们就先攻袁谭?”
“没错!”
曹操忧虑道:“可若是我们出兵青州,岂不是在逼迫此兄弟二人联手?”
郭嘉道:“确实如此,这时候主公有两个选择,第一,据河而守,乘袁氏兄弟渡河之际半道击之,或可大获全胜;第二,则是行声东击西之计,留一军将对方引入青州,而主公则率主力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濮阳渡河直袭邺城,若是能一举将邺城攻破,取得城中的粮草辎重,我大军便可再无后顾之忧!”
曹操闻言不由陷入了沉思,郭嘉的两个计策都很好,不过风险也都不小。
前者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未必能击败袁氏兄弟;至于后者,邺城城高墙厚,又有审配率一万大军驻守,短时间内也不见得能攻破邺城,而等到袁氏兄弟率大军回援,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重新退回濮阳了。
曹操有些拿不定主意,问郭嘉道:“奉孝,若依你之见,我该如何抉择?”
郭嘉笑道:“主公,暂时还没必要想的那么深远,万一那袁谭愿意主动让出青州呢?”
曹操反应过来,自嘲的笑道:“说的也是,看来我这是被锦帆的动作逼的昏了脑袋!”
郭嘉呵呵笑道:“主公若真担心锦帆的动作过快,其实暗中给他们添点麻烦也不妨事!”
“还是算了吧!”曹操忙摆手道,“我们暂时还不适宜跟锦帆撕破脸,再说王冲那小子心眼太少,江东在他的攻击下撑不了太久的,一旦被他腾出手来,他还指不定会怎么报复我们呢!”
曹操现在颇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
每每回想起两年前的那件事,曹操一直都很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去招惹了这个疯子呢?
两年前,王冲刚刚平定淮南,内部不稳,曹操见有机可乘,便派了满宠暗中去煽动淮南世家造反,结果王冲为报复自己,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孤身跑去南阳说降了张绣,如果在去年的官渡之战中,自己手下能有张绣的两万大军相助,他们也不至于会守的那么辛苦。(未完待续。)
曹操正在府上食用晚膳,偌大的厅堂除他之外,就只有寥寥二人。
郭嘉、许褚,这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一文一武。
自从典韦战死宛城,许褚就替代他成为了曹操的安保队长,不论是出行还是在府内,许褚都会寸步不离的跟着曹操,以护卫曹操的安全,一天十二个时辰,许褚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两个时辰。
至于郭嘉……好吧,这浪子纯粹就是来混饭吃的。
郭嘉常年混迹青楼,每月的那点俸禄根本不够他花,私底下更是欠了曹操跟荀彧一屁股债。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郭嘉哪里吃得惯家里的清汤寡水?所以隔三差五就会嬉皮笑脸的跑去别人府上蹭饭,美其名曰‘打土豪’,面皮之厚,世所罕见。
曹操与郭嘉亦主亦友,自他身处高位以来,能和他像朋友一样轻松交流谈心的,也就只有郭嘉了。
曹操很珍惜这段友谊,虽说他自身相当的节俭,但每次郭嘉一来,他总会让厨房准备好酒好肉,他自己,便也可借光难得的奢侈一回。
不过最近几天,曹操总是食不甘味,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郭嘉津津有味的啃掉一块羊骨头,抬头见曹操迟迟没有动筷,不由的一愣,开口问道:“主公,有心事?”
曹操回过神来,笑骂道:“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没心没肺吗?”
郭嘉何等精明?一下就猜出了症结所在:“可是因为锦帆?”
曹操收敛起笑容,凝重的点点头道:“王冲要比我们预期中更早出兵,想来是准备赶在我们收复北方之前平定江东与荆州了。”
“主公如果换个方位思考,心里应该会好受许多!”迎着曹操疑惑的目光,郭嘉笑了笑道,“王冲为何如此急切的出兵?还不是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了压力?”
曹操苦笑道:“话虽如此,可若是被王冲先一步平定了南方,他怕是不会坐视我们轻易的攻取河北!”
郭嘉宽慰道:“比我们先出兵并不代表会比我们早结束,荆州难取。相反,河北的局势却对我们十分的有利!”
曹操摇摇头叹道:“眼下我军粮草不足,要发大军攻打河北,至少也得等秋收之后。可到那时,锦帆说不定早已拿下了江东与荆南四郡!”
郭嘉问:“主公,若是只发兵三万,我军粮草尚可支撑多久?”
曹操答道:“具体数目得去咨询文若,不过只三万的话。我想撑上两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
“足够了!”
曹操眼睛一亮:“莫非奉孝已有了想法?”
郭嘉笑道:“袁氏兄弟同室操戈已近二月,袁谭不敌袁尚,大军败出平原,退至南皮死守,幽州袁熙表面两不相帮,实则暗助袁尚,换句话说,袁谭如今已然走投无路,普天之下,有能力助其脱困的。除主公外已再无旁人!”
曹操若有所思道:“奉孝的意思是,袁谭不日便会派人来向我求援?”
郭嘉笃定道:“如果他不甘就此被袁尚覆灭,那就一定会来!”
“奉孝是建议我跟袁谭联手合击袁尚吗?”
郭嘉点头道:“对,最好是能一举击败袁尚攻破邺城,如果不能,至少也得在一旁牵制住冀州大军,为袁谭争取更多的喘息机会!”
曹操不解道:“可这么做我们有什么好处?”
郭嘉意味深长的笑道:“当然是……青州!”
曹操皱眉道:“可袁谭未必肯给吧?”
“若想要我们出兵相助,他就别无选择!”郭嘉轻笑道,“而且就算袁谭真的不肯割让,主公就不会自己去取吗?”
“这……不对呀!”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曹操被郭嘉说糊涂了,“奉孝,你到底是要我攻袁尚还是攻袁谭呀?”
郭嘉解释道:“主公,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攻谁。而是我们如何才能拿下青州,先一统大河之南!”
“我明白了!”曹操深吸一口气,“奉孝是说,如果袁谭愿意主动让出青州,那我们就帮他对付袁尚,反之。我们就先攻袁谭?”
“没错!”
曹操忧虑道:“可若是我们出兵青州,岂不是在逼迫此兄弟二人联手?”
郭嘉道:“确实如此,这时候主公有两个选择,第一,据河而守,乘袁氏兄弟渡河之际半道击之,或可大获全胜;第二,则是行声东击西之计,留一军将对方引入青州,而主公则率主力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濮阳渡河直袭邺城,若是能一举将邺城攻破,取得城中的粮草辎重,我大军便可再无后顾之忧!”
曹操闻言不由陷入了沉思,郭嘉的两个计策都很好,不过风险也都不小。
前者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未必能击败袁氏兄弟;至于后者,邺城城高墙厚,又有审配率一万大军驻守,短时间内也不见得能攻破邺城,而等到袁氏兄弟率大军回援,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重新退回濮阳了。
曹操有些拿不定主意,问郭嘉道:“奉孝,若依你之见,我该如何抉择?”
郭嘉笑道:“主公,暂时还没必要想的那么深远,万一那袁谭愿意主动让出青州呢?”
曹操反应过来,自嘲的笑道:“说的也是,看来我这是被锦帆的动作逼的昏了脑袋!”
郭嘉呵呵笑道:“主公若真担心锦帆的动作过快,其实暗中给他们添点麻烦也不妨事!”
“还是算了吧!”曹操忙摆手道,“我们暂时还不适宜跟锦帆撕破脸,再说王冲那小子心眼太少,江东在他的攻击下撑不了太久的,一旦被他腾出手来,他还指不定会怎么报复我们呢!”
曹操现在颇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
每每回想起两年前的那件事,曹操一直都很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去招惹了这个疯子呢?
两年前,王冲刚刚平定淮南,内部不稳,曹操见有机可乘,便派了满宠暗中去煽动淮南世家造反,结果王冲为报复自己,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孤身跑去南阳说降了张绣,如果在去年的官渡之战中,自己手下能有张绣的两万大军相助,他们也不至于会守的那么辛苦。(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