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吕蒙之危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吕蒙归降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冥顽不灵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走投无路的周瑜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贾诩的威胁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邾县大战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人’蔡瑁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血战荆州军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惨胜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谁来统兵?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劝降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顾雍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顾雍的心思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心照不宣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魏延的小心眼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锦帆武卒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发狂的吕范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进退两难的孙静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中计了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该结束了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机遇?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支暗箭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甘宁战黄忠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兵天降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当头棒喝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突围前奏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添大才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王冲之谋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完了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孙权之死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义子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烧江津港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陈武下武陵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两件大事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死之道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磐的试探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觐见之礼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悍勇黄忠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西门激战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江东都督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进零陵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统荆南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战邾县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血战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败王威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蒯氏暗助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据江夏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江夏太守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刘备的机会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暗潮汹涌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刘表教子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刘表病逝,徐庶之谋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襄阳大火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逃与追击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峻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退为进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周泰袭营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甘宁战张飞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曹仁出兵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庶荐诸葛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中对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战张飞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击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关羽到来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贤鹿门山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家父女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强纳黄月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劝降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劝降
既然决定了要走水路,孙权便也没有再耽搁时间。
吩咐孙皎率五百士卒先行一步,前往海盐征集渔船,而他自己,则领一千士卒护卫着江东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稍后赶上。
孙权并不是不想多带一些兵马,可是渔船的运送名额有限,他首先要保障的,是将所有官员及他们的家属安全带走。
孙权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收买人心,要知道在这些官员之中,不乏腰缠万贯的世家大族,他若想在会稽重新崛起,就断然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正午时分,由拳城外突然响起雷鸣般的震动,城内守将登城远望,神色霎时间变得凝重无比,因为锦帆的两千铁骑,已然杀到了由拳城下。
孙权从吴县走的仓促,而且在周瑜领五千大军留守的情况下,王冲不认为孙权还会那么有先见之明的提前在他们的南下之路上设下伏兵。
事实证明,王冲的猜测并没有错,两千骑兵一路而来,并没有遭遇到任何的突袭堵截,只花了短短两个多时辰,他便已率军抵达了由拳。
太史慈抬头往城墙上扫了一眼,对王冲道:“主公,城内似乎还有守军!”
“又一批被孙权留下来断后的替死鬼吗?”王冲冷笑道,“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周瑜一样意志坚定,可以为孙氏尽忠尽责,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
“主公的意思是……”
“子义,且上前进行劝降,既然能被孙权当作弃子,城内守将在江东军中的地位定然不高,说不定我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由拳!”
“诺!”太史慈应了一声,打马出阵,朝城上喊道,“某乃东来太史慈,城中守将何在?可敢出来答话?”
片刻之后,一名三十余岁的壮汉出现在城头。对太史慈抱拳道:“原来是太史将军,不知有何赐教?”
太史慈道:“这位将军可知,尔等已被孙权当成了弃子?”
守将脸色一变,问道:“太史将军此话何意?”
“由拳城墙低矮且无护城河。待我锦帆大军一到,尔等又能坚持的了多久?”太史慈义正言辞的说道,“由拳难守,孙权又岂能不知?他将你们留在由拳,岂不是在让你们白白送死?”
守将眯着眼道:“太史将军说这些。莫非是欲劝某归降锦帆乎?”
太史慈劝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江东大势已去,将军又何必再执迷不悟?”
“这……”守将很明显的犹豫了,沉默了好一会,最终也没能做出决定,“太史将军请稍等,此事某还需与麾下从长计议!”
太史慈知道敌将已经心动,微笑道:“将军请便!”
“多谢!”守将深吸一口气,随即兀自下了城墙。
“将军,你不会是真要降锦帆吧?”守将身后。几名亲信迅速围了上来。
“锦帆一统东南之势已不可逆转,我等降锦帆又有何不可?”
“没错,谁都知道,孙仲谋将我们留在由拳,无非是想利用我们拖住锦帆,好给他们争取撤离的时间,而他本身,也确实如太史将军所讲,已经把我们当成了弃子!”
“他不仁,那就休怪我们不义!”
“对。将军,降了吧,我等家小皆在吴郡,就算我们不怕死。也得为家里的孤儿寡母考虑,江东不是锦帆,他们可从来都没有将抚恤金加入正规化的章程,我等一旦战死,谁还能指望他们来照顾我们的家小?”
见身边的亲信大多赞成归降锦帆,守将心中不由更加意动。他至今还在犹豫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
“将军可是在担心自己如此轻易的投降锦帆,会被征东将军当做是反复之人而不敢加以重用?”这时,军中主簿一脸笑意的看着守将,道,“将军想多了,眼下孙权前往海盐才区区两个时辰,将军若是立即投降并告知征东将军他的去向,助其一举截获孙权,此必是大功一件;相反,将军若是还一直拖拖拉拉,让锦帆错过了追击孙权的最佳时机,反倒会引起征东将军极大的不满!”
守将闻言恍然大悟,一拍脑门,懊恼道:“哎呀!险些误了大事!!”
说罢,便赶忙转身朝城门方向快步而去,同时下令道:“来人,且速速打开城门,随我出城迎接征东将军!”
咔咔咔……
很快,由拳城门便缓缓开启,太史慈见城中守将赤手空拳的带领十几名官员走出城来,便知已大功告成。
“罪将宁严,叩见征东将军!”
在太史慈的引领下,守将来到王冲面前,跪地叩首,其余人等亦纷纷匍匐在地。
宁严?没听说过,不过不要紧,王冲现在最迫切的,就只是想从其口中打听出孙权的具体下落。
“宁将军弃暗投明,吾心甚慰,快快请起!”王冲说着摆手做了一个虚扶的姿势。
“多谢主公!”宁严倒也聪明,立马改换了称呼,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王冲开门见山的问道:“宁将军可知,那孙仲谋如今逃往了何处?”
“即便主公不问,末将也正想告知主公!”宁严说着顿了顿道“此番孙权让末将领三千士卒驻守由拳,以阻挡我锦帆大军的追击步伐,除此之外,中郎将孙静业已率一万士卒朝西南方向而去,至于孙权自己,则带着一众江东官员及他们的家属前往东南的海盐,打算乘坐渔船先一步过海在会稽登陆!”
“走水路么?这小子倒是激灵!”王冲笑了笑,继续问道,“孙权身边带有多少兵马?”
宁严答道:“一千五百人!”
“这么少?”
宁严解释道:“主公有所不知,因为是临时起意,他们只能就地征集船只,所能承载的人数极为有限,而单单江东官员的家属,人数就已接近三千,说不定最后,就连这区区一千五百名士卒,也未必能够尽数登船!”
“真乃天助我也!”王冲哈哈大笑,看向宁严的目光不由悦色了许多,“此行我若能顺利截杀孙权,宁将军当居首功!”
“多谢主公!”宁严顿时大喜,急忙拜谢。(未完待续。)
吩咐孙皎率五百士卒先行一步,前往海盐征集渔船,而他自己,则领一千士卒护卫着江东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稍后赶上。
孙权并不是不想多带一些兵马,可是渔船的运送名额有限,他首先要保障的,是将所有官员及他们的家属安全带走。
孙权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收买人心,要知道在这些官员之中,不乏腰缠万贯的世家大族,他若想在会稽重新崛起,就断然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正午时分,由拳城外突然响起雷鸣般的震动,城内守将登城远望,神色霎时间变得凝重无比,因为锦帆的两千铁骑,已然杀到了由拳城下。
孙权从吴县走的仓促,而且在周瑜领五千大军留守的情况下,王冲不认为孙权还会那么有先见之明的提前在他们的南下之路上设下伏兵。
事实证明,王冲的猜测并没有错,两千骑兵一路而来,并没有遭遇到任何的突袭堵截,只花了短短两个多时辰,他便已率军抵达了由拳。
太史慈抬头往城墙上扫了一眼,对王冲道:“主公,城内似乎还有守军!”
“又一批被孙权留下来断后的替死鬼吗?”王冲冷笑道,“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周瑜一样意志坚定,可以为孙氏尽忠尽责,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
“主公的意思是……”
“子义,且上前进行劝降,既然能被孙权当作弃子,城内守将在江东军中的地位定然不高,说不定我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由拳!”
“诺!”太史慈应了一声,打马出阵,朝城上喊道,“某乃东来太史慈,城中守将何在?可敢出来答话?”
片刻之后,一名三十余岁的壮汉出现在城头。对太史慈抱拳道:“原来是太史将军,不知有何赐教?”
太史慈道:“这位将军可知,尔等已被孙权当成了弃子?”
守将脸色一变,问道:“太史将军此话何意?”
“由拳城墙低矮且无护城河。待我锦帆大军一到,尔等又能坚持的了多久?”太史慈义正言辞的说道,“由拳难守,孙权又岂能不知?他将你们留在由拳,岂不是在让你们白白送死?”
守将眯着眼道:“太史将军说这些。莫非是欲劝某归降锦帆乎?”
太史慈劝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江东大势已去,将军又何必再执迷不悟?”
“这……”守将很明显的犹豫了,沉默了好一会,最终也没能做出决定,“太史将军请稍等,此事某还需与麾下从长计议!”
太史慈知道敌将已经心动,微笑道:“将军请便!”
“多谢!”守将深吸一口气,随即兀自下了城墙。
“将军,你不会是真要降锦帆吧?”守将身后。几名亲信迅速围了上来。
“锦帆一统东南之势已不可逆转,我等降锦帆又有何不可?”
“没错,谁都知道,孙仲谋将我们留在由拳,无非是想利用我们拖住锦帆,好给他们争取撤离的时间,而他本身,也确实如太史将军所讲,已经把我们当成了弃子!”
“他不仁,那就休怪我们不义!”
“对。将军,降了吧,我等家小皆在吴郡,就算我们不怕死。也得为家里的孤儿寡母考虑,江东不是锦帆,他们可从来都没有将抚恤金加入正规化的章程,我等一旦战死,谁还能指望他们来照顾我们的家小?”
见身边的亲信大多赞成归降锦帆,守将心中不由更加意动。他至今还在犹豫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
“将军可是在担心自己如此轻易的投降锦帆,会被征东将军当做是反复之人而不敢加以重用?”这时,军中主簿一脸笑意的看着守将,道,“将军想多了,眼下孙权前往海盐才区区两个时辰,将军若是立即投降并告知征东将军他的去向,助其一举截获孙权,此必是大功一件;相反,将军若是还一直拖拖拉拉,让锦帆错过了追击孙权的最佳时机,反倒会引起征东将军极大的不满!”
守将闻言恍然大悟,一拍脑门,懊恼道:“哎呀!险些误了大事!!”
说罢,便赶忙转身朝城门方向快步而去,同时下令道:“来人,且速速打开城门,随我出城迎接征东将军!”
咔咔咔……
很快,由拳城门便缓缓开启,太史慈见城中守将赤手空拳的带领十几名官员走出城来,便知已大功告成。
“罪将宁严,叩见征东将军!”
在太史慈的引领下,守将来到王冲面前,跪地叩首,其余人等亦纷纷匍匐在地。
宁严?没听说过,不过不要紧,王冲现在最迫切的,就只是想从其口中打听出孙权的具体下落。
“宁将军弃暗投明,吾心甚慰,快快请起!”王冲说着摆手做了一个虚扶的姿势。
“多谢主公!”宁严倒也聪明,立马改换了称呼,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王冲开门见山的问道:“宁将军可知,那孙仲谋如今逃往了何处?”
“即便主公不问,末将也正想告知主公!”宁严说着顿了顿道“此番孙权让末将领三千士卒驻守由拳,以阻挡我锦帆大军的追击步伐,除此之外,中郎将孙静业已率一万士卒朝西南方向而去,至于孙权自己,则带着一众江东官员及他们的家属前往东南的海盐,打算乘坐渔船先一步过海在会稽登陆!”
“走水路么?这小子倒是激灵!”王冲笑了笑,继续问道,“孙权身边带有多少兵马?”
宁严答道:“一千五百人!”
“这么少?”
宁严解释道:“主公有所不知,因为是临时起意,他们只能就地征集船只,所能承载的人数极为有限,而单单江东官员的家属,人数就已接近三千,说不定最后,就连这区区一千五百名士卒,也未必能够尽数登船!”
“真乃天助我也!”王冲哈哈大笑,看向宁严的目光不由悦色了许多,“此行我若能顺利截杀孙权,宁将军当居首功!”
“多谢主公!”宁严顿时大喜,急忙拜谢。(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