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3 第三百零三章 混饭吃的郭嘉
- 304 第三百零四章 蔡瑁张允
- 305 第三百零五章 专业坑友三十年
- 306 第三百零六章 蔡瑁的大礼
- 307 第三百零七章 周瑜气张昭
- 308 第三百零八章 将帅失和
- 309 第三百零九章 另有阴谋
- 310 第三百一十章 瞒天过海
- 311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吕蒙之危
- 312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吕蒙归降
- 313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冥顽不灵
- 3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走投无路的周瑜
- 315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贾诩的威胁
- 316 第三百一十六章 邾县大战
- 317 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人’蔡瑁
- 3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血战荆州军
- 319 第三百一十九章 惨胜
- 320 第三百二十章 谁来统兵?
- 32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劝降
- 322 第三百二十二章 顾雍
- 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 顾雍的心思
- 324 第三百二十四章 心照不宣
- 325 第三百二十五章 魏延的小心眼
- 326 第三百二十六章 锦帆武卒
- 327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发狂的吕范
- 328 第三百二十八章 进退两难的孙静
- 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 又中计了
- 330 第三百三十章 该结束了
- 331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机遇?
- 332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支暗箭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甘宁战黄忠
- 334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
- 335 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兵天降
- 336 第三百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
- 337 第三百三十七章 当头棒喝
- 338 第三百三十八章 突围前奏
- 339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添大才
- 340 第三百四十章 王冲之谋
- 341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完了
- 342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孙权之死
- 34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义子
- 344 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烧江津港
- 345 第三百四十五章 陈武下武陵
- 346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两件大事
- 347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死之道
- 348 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磐的试探
- 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觐见之礼
- 350 第三百五十章 悍勇黄忠
- 351 第三百五十一章 西门激战
- 352 第三百五十二章 江东都督
- 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进零陵
- 3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统荆南
- 355 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战邾县
- 356 第三百五十六章 血战
- 357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败王威
- 358 第三百五十八章 蒯氏暗助
- 359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据江夏
- 360 第三百六十章 江夏太守
- 361 第三百六十一章 刘备的机会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暗潮汹涌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刘表教子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刘表病逝,徐庶之谋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襄阳大火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出逃与追击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峻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退为进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周泰袭营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甘宁战张飞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曹仁出兵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庶荐诸葛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中对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战张飞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追击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关羽到来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贤鹿门山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家父女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强纳黄月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冥顽不灵
第三百一十三章 冥顽不灵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贾诩的猜测震惊的王冲久久无法言语。
不过回过神来仔细一想,若是换成是他,估计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吧?
换一套普通士卒的皮甲,往脸上抹点血浆跟烂泥,然后在数千的降卒里面那么一蹲,谁还认得出来?
而且根据王冲的猜测,若是周瑜真的躲入了降卒之中,那他的目的,恐怕不单单是为了活命那么单纯。
以周瑜在江东军中的威望,等自己率大军去追击孙权,他只需登高一呼,恐怕所有的降卒都会跟着他一起造反,以助其复夺吴县。
到时候,王冲后路被劫,没有了粮草辎重,他就只能领兵退回吴县,甚至是无锡,如此一来,孙权自可安然无恙的逃入会稽。
“周公瑾,真是好算计啊!”王冲脸色阴沉,恨道,“如今的江东,已然是一艘到处漏水的破船,根本没法再补救回来,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还这么坚持,难道仅仅是为了与孙策之间的一个约定吗?”
王冲很欣赏周瑜,他的性格跟曹操很像,都是‘贱骨头’,你的能力越强,给我造成的麻烦越大,我就越想将你收为己用。
在过往与江东的几场战役中,王冲频频在周瑜手上受挫,甚至有好几次都命悬一线,可是这一切,都没有令王冲对其产生丝毫的恨意。
王冲现在痛恨的,也仅仅是周瑜的顽固,痛恨他一直认不清现实,就好像这次,即便他真的助孙权顺利逃入了会稽,最终又能改变得了什么?
饮鸩止渴,愚不可及!
孙权该亡还是得亡,这是大势,早已不是光靠一两个人的努力所能逆转。
贾诩神色淡然的问道:“主公打算怎么做?”
虽然眼下仅仅是自己的猜测,但贾诩的直觉告诉他。周瑜一定就藏身在这批江东降卒之中。
将心比心,对于周瑜内心真实的想法,贾诩多少还是能猜出一些的。
与自己的主子闹翻,被其视为欲除之而后快眼中钉。以周瑜的傲气,估计从他决定留下断后的那一刻开始,应该就没想过再回孙权身边效力,可是不论是对孙权的忠,还是对孙策的义。都不允许他对江东的生死存亡置之不理,所以他最后,一定还会再想方设法的挽救一把。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瑜手上已经没有了一兵一卒,唯一还能利用的,就只剩下眼前这批刚刚投降,还没来得及被锦帆归化的江东降卒了。
“时间上来不及了!”王冲皱眉道,“我们在这里已经耽搁了一天,文长那边想来早已出发。我们必须尽快南下和他一起夹击孙权,否则光靠他一人,未必是孙权跟陆逊的对手!”
“主公准备何时出发?”
王冲沉默了一下,道:“明日一早吧!”
“这确实有些难办!”贾诩摸了摸下巴,建议道,“不如这样,若是主公信得过,诩愿意领三千兵马留守吴县,负责替主公揪出周瑜!”
王冲笑了:“其实我也正有此意,周瑜之智不容小觑。除文和外,哪怕是子敬,我都放心不下!”
贾诩点头道:“子敬是敦厚君子,性格宽慈。且又与周瑜有旧,确实不太合适担此重任!”
王冲提醒道:“若周瑜果真藏身在降卒之中,相信以文和的能力,要揪出他应该并非什么难事,只是我担心周瑜如今已心怀死志,一旦行踪暴露。便极有可能会自寻短见,这一点,还望文和要多加注意才是!”
贾诩笑着保证道:“主公放心,诩可不会让他死的那么容易!”
其实贾诩早就看出来了,王冲对周瑜之重视,绝对要远超以往所有被锦帆俘获的敌军将领,即便是王冲用‘火云追风兽’才好不容易招揽至麾下的赵云,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也未必能及得上周瑜。
不过这也正常,目前的锦帆并不缺武艺高强的战将,唯独缺周瑜这样能独当一面的统帅,毕竟随着将来锦帆的领地越来越大,所要面对的敌人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王冲没有分身术,他不可能同时顾及到所有战线,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战线若能有周瑜这样智谋超群的统帅坐镇,王冲的压力无疑会小上许多。
——————————————————————————————
建安六年,五月七日。
王冲令贾诩领三千士卒驻守吴县,并特意让王双在铁卫营中挑选出一百名精锐,以留在贾诩身边护卫其安全,而他自己,则统率剩余大军继续南下追击孙权。
得到这个消息,混迹在降卒之中的周瑜眼睛发亮,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只可惜,周瑜并没有高兴太久,很快,贾诩便率军将降俘营团团包围了起来。
看着周围兵甲锋利,杀气腾腾的锦帆大军,营中手无寸铁的江东降卒皆惊惧不已,毕竟古往今来,杀俘之事常有发生,虽然锦帆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在自己头上开这个先河?
在上百名铁卫的保护下,贾诩施施然的走入降俘营,身旁跟着一员年轻的将领,并不是别人,正是在昨日才刚刚投降锦帆的吕蒙。
邓当身受重伤,不宜颠簸,当吕蒙请求留在吴县照顾邓当之时,王冲只思索了几秒钟便答应了下来。
一来,自然是为了收买人心;二来,吕蒙高达81点的忠诚,亦足以证明他不会再复叛锦帆;三来,周瑜藏身降俘营,为了避免走漏风声,知道的降卒必然不多,而除周瑜外,吕蒙在这支江东军中也有极高的声望,有他在,相信贾诩在降俘营的一系列动作,也能进行的更为顺利。
贾诩的动作很简单,只表示此处营寨太过简陋,需要给他们换一个全新的坏境,只不过为了避免里面混有奸细,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全身检查跟实名登记。
“……”闻言,周瑜就好像突然坠入了冰窟,浑身僵在那里,再也无法动弹。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败露,贾诩说的那些狗屁理由,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揪出自己。(未完待续。)
贾诩的猜测震惊的王冲久久无法言语。
不过回过神来仔细一想,若是换成是他,估计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吧?
换一套普通士卒的皮甲,往脸上抹点血浆跟烂泥,然后在数千的降卒里面那么一蹲,谁还认得出来?
而且根据王冲的猜测,若是周瑜真的躲入了降卒之中,那他的目的,恐怕不单单是为了活命那么单纯。
以周瑜在江东军中的威望,等自己率大军去追击孙权,他只需登高一呼,恐怕所有的降卒都会跟着他一起造反,以助其复夺吴县。
到时候,王冲后路被劫,没有了粮草辎重,他就只能领兵退回吴县,甚至是无锡,如此一来,孙权自可安然无恙的逃入会稽。
“周公瑾,真是好算计啊!”王冲脸色阴沉,恨道,“如今的江东,已然是一艘到处漏水的破船,根本没法再补救回来,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还这么坚持,难道仅仅是为了与孙策之间的一个约定吗?”
王冲很欣赏周瑜,他的性格跟曹操很像,都是‘贱骨头’,你的能力越强,给我造成的麻烦越大,我就越想将你收为己用。
在过往与江东的几场战役中,王冲频频在周瑜手上受挫,甚至有好几次都命悬一线,可是这一切,都没有令王冲对其产生丝毫的恨意。
王冲现在痛恨的,也仅仅是周瑜的顽固,痛恨他一直认不清现实,就好像这次,即便他真的助孙权顺利逃入了会稽,最终又能改变得了什么?
饮鸩止渴,愚不可及!
孙权该亡还是得亡,这是大势,早已不是光靠一两个人的努力所能逆转。
贾诩神色淡然的问道:“主公打算怎么做?”
虽然眼下仅仅是自己的猜测,但贾诩的直觉告诉他。周瑜一定就藏身在这批江东降卒之中。
将心比心,对于周瑜内心真实的想法,贾诩多少还是能猜出一些的。
与自己的主子闹翻,被其视为欲除之而后快眼中钉。以周瑜的傲气,估计从他决定留下断后的那一刻开始,应该就没想过再回孙权身边效力,可是不论是对孙权的忠,还是对孙策的义。都不允许他对江东的生死存亡置之不理,所以他最后,一定还会再想方设法的挽救一把。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瑜手上已经没有了一兵一卒,唯一还能利用的,就只剩下眼前这批刚刚投降,还没来得及被锦帆归化的江东降卒了。
“时间上来不及了!”王冲皱眉道,“我们在这里已经耽搁了一天,文长那边想来早已出发。我们必须尽快南下和他一起夹击孙权,否则光靠他一人,未必是孙权跟陆逊的对手!”
“主公准备何时出发?”
王冲沉默了一下,道:“明日一早吧!”
“这确实有些难办!”贾诩摸了摸下巴,建议道,“不如这样,若是主公信得过,诩愿意领三千兵马留守吴县,负责替主公揪出周瑜!”
王冲笑了:“其实我也正有此意,周瑜之智不容小觑。除文和外,哪怕是子敬,我都放心不下!”
贾诩点头道:“子敬是敦厚君子,性格宽慈。且又与周瑜有旧,确实不太合适担此重任!”
王冲提醒道:“若周瑜果真藏身在降卒之中,相信以文和的能力,要揪出他应该并非什么难事,只是我担心周瑜如今已心怀死志,一旦行踪暴露。便极有可能会自寻短见,这一点,还望文和要多加注意才是!”
贾诩笑着保证道:“主公放心,诩可不会让他死的那么容易!”
其实贾诩早就看出来了,王冲对周瑜之重视,绝对要远超以往所有被锦帆俘获的敌军将领,即便是王冲用‘火云追风兽’才好不容易招揽至麾下的赵云,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也未必能及得上周瑜。
不过这也正常,目前的锦帆并不缺武艺高强的战将,唯独缺周瑜这样能独当一面的统帅,毕竟随着将来锦帆的领地越来越大,所要面对的敌人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王冲没有分身术,他不可能同时顾及到所有战线,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战线若能有周瑜这样智谋超群的统帅坐镇,王冲的压力无疑会小上许多。
——————————————————————————————
建安六年,五月七日。
王冲令贾诩领三千士卒驻守吴县,并特意让王双在铁卫营中挑选出一百名精锐,以留在贾诩身边护卫其安全,而他自己,则统率剩余大军继续南下追击孙权。
得到这个消息,混迹在降卒之中的周瑜眼睛发亮,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只可惜,周瑜并没有高兴太久,很快,贾诩便率军将降俘营团团包围了起来。
看着周围兵甲锋利,杀气腾腾的锦帆大军,营中手无寸铁的江东降卒皆惊惧不已,毕竟古往今来,杀俘之事常有发生,虽然锦帆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在自己头上开这个先河?
在上百名铁卫的保护下,贾诩施施然的走入降俘营,身旁跟着一员年轻的将领,并不是别人,正是在昨日才刚刚投降锦帆的吕蒙。
邓当身受重伤,不宜颠簸,当吕蒙请求留在吴县照顾邓当之时,王冲只思索了几秒钟便答应了下来。
一来,自然是为了收买人心;二来,吕蒙高达81点的忠诚,亦足以证明他不会再复叛锦帆;三来,周瑜藏身降俘营,为了避免走漏风声,知道的降卒必然不多,而除周瑜外,吕蒙在这支江东军中也有极高的声望,有他在,相信贾诩在降俘营的一系列动作,也能进行的更为顺利。
贾诩的动作很简单,只表示此处营寨太过简陋,需要给他们换一个全新的坏境,只不过为了避免里面混有奸细,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全身检查跟实名登记。
“……”闻言,周瑜就好像突然坠入了冰窟,浑身僵在那里,再也无法动弹。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败露,贾诩说的那些狗屁理由,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揪出自己。(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