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序章 邵年
- 2 第一章 灵堂
- 3 第二章 参政
- 4 第三章 遇刺
- 5 第四章 不追究(主角开始称朱允炆)
- 6 第五章 灾区
- 7 第六章 踢到铁板了
- 8 第七章 名声
- 9 第八章 贪污犯
- 10 第九章 封锁京城
- 11 第十章 准备
- 12 第十一章 东宫来客
- 13 第十二章 做客
- 14 第十三章 结束和开始
- 15 第十三章 秦淮河
- 16 第十四章 属国来人
- 17 第十五章 早朝
- 18 第十六章 王八看绿豆
- 19 第十七章 投名状
- 20 第十八章 压箱底
- 21 第十九章 第一个女人
- 22 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
- 23 第二十一章 大婚(一)
- 24 第二十二章 大婚(二)
- 25 第二十三章 大婚(三)
- 26 第二十四章 大婚(四)
- 27 第二十五章 述职(上)
- 28 第二十六章 述职(下)
- 29 第二十七章 出发前最后一次温存
- 30 第二十八章 冰天雪地
- 31 第二十九章 涅尔琴斯克
- 32 第三十章 公主
- 33 第三十一章 地道
- 34 第三十二章 第一场战争(一)
- 35 第三十三章 第一场战争(二)
- 36 第三十四章 第一场战争(三)
- 37 第三十五章 第一场战争((四)
- 38 第三十六章 第一场战争(五)
- 39 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战争(六)
- 40 第三十八章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上)
- 41 第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下)
- 42 第四十章 归程(最新修改)
- 43 第四十一章 烤鸭(上)
- 44 第四十二章 烤鸭(下)
- 45 第四十三章 辽王府(明天冲榜,求花)
- 46 第四十四章 乞丐(冲榜,求花)2更
- 47 第四十五章 遭遇
- 48 第四十六章 小子眼光不错哦
- 49 第四十七章 效忠
- 50 第四十八章 关于红薯问题的大讨论
- 51 第四十九章 五大杰出青年(上)
- 52 第五十章 五大杰出青年(中)
- 53 第五十一章 五大杰出青年(下)
- 54 第五十二章 赚钱之道(明天零点冲榜)
- 55 第五十四章 微服私访(下)
- 56 第五十五章 货币新论
- 57 第五十六章 新年(一)
- 58 第五十七章 新年(二)
- 59 第五十八章 科举(一)
- 60 第五十九章 科举(二)
- 61 第六十章 科举(三)
- 62 第六十一章 坦克(一)
- 63 第六十二章 坦克(二)
- 64 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节进展速度加快
- 65 第六十四章 蓝玉
- 66 第六十五章 变故
- 67 第六十六章 燕云战事(一)
- 68 第六十七章 燕云战事(二)
- 69 第六十八章 燕云战事(三)
- 70 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
- 71 第七十章 长孙献宝
- 72 第七十一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一)
- 73 第七十二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二)
- 74 第七十三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三)
- 75 第七十四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四)
- 76 第七十五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五)
- 77 第七十六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六)
- 78 第七十七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七)
- 79 第七十八章 闲话章节
- 80 第七十九章 连升三级
- 81 第八十章 宣扬国威(一)
- 82 第八十一章 宣扬国威(二)
- 83 第八十二章 宣扬国威(三)
- 84 第八十三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
- 85 第八十四章 专治各种不服
- 86 第八十五章 天皇
- 87 第八十六章 皇宫
- 88 第八十七章 松之阁
- 89 第八十八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 90 第八十九章 朝鲜
- 91 第九十章 在他乡
- 92 第九十一章 4P
- 93 第九十二章 京兆尹
- 94 第九十三章 寡妇门事件(上)
- 95 第九十四章 寡妇门事件(下)
- 96 第九十五章 秋水园的新发明
- 97 第九十六章 洪武三十年
- 98 第九十七章 半自动
- 99 第九十八章 病危
- 100 第九十九章 朱元璋的儿子们
- 101 第一百章 行动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张桓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北上西进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祝寿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秋水纺纱厂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驾崩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登基大典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收割机与专利局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开业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兰州烧饼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鸳鸯浴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还要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专利产品(上)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第一件专利产品(下)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来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心【第一章,求首订】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叛徒【第二更,求订阅】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士子【第一更】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伦【第二更】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杀人了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修书【第二更】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战前总动员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下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难(一)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靖难(二)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靖难(三)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靖难(四)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后夹击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后院起火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女人香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儿女情长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农问题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家科学院1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国家科学院2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科学院揭牌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赏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台湾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科举1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科举2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会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放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报业集团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扬威】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戴绿帽的禹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复仇者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红灯区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太丑了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民族之根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条件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
- 159 第一百六十章 高丽
- 160 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
- 161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兰
- 162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
- 163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天
- 164 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平老外
- 165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叛的筹码
- 166 第一百六十七章 筹码不够
- 167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图谋
- 168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旧人
- 169 第一百七十章 斥候
- 170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客栈
- 171 第一百七十二章 马萧的消息
- 172 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发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峰山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战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弹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决胜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尾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语的章节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军营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跨时代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旖旎】(儿童节求礼物)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车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教科书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版号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觐见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开会(一)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开会(二)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思维混乱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不是结局的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章 封锁京城
第九章 封锁京城
朱允炆满脸笑容,说:“起来起来,别老是死死死的,那多不吉利,我今天都看到了,你的工作很卖力,我很欣慰,这样吧,等这件事情过去以后,你就来京城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好差事的,对了,记得带上老人家和小孩。? 八一中 ?文网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听他这么说,那人喜出望外,又是跪下来连磕了三个响头,说:“小人**明,现任广昌县师爷。多谢殿下不杀之恩。”看到朱允炆如此仁慈,他已经下了效死命的心思。
朱允炆也是高兴,这就是收买人心的手段了吧,他说:“好了,我得回去了,你好好做事吧,记得照顾好他们。”
回到自己临时住的宅子,他感慨万千,要是二十一世纪那帮有钱的大佬能有这**明的十分之一仁慈,哪里还会有气概这种人的存在?
一夜无话,过了一天,一大早,朱允炆便带着张家两兄弟,回京城去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奔驰,三人终于远远地看见了京城那厚实的城墙的轮廓。朱允炆几乎都要喜极而泣了,他不由自主地摸了摸下面的老二,这一阵子坐在马上,总是摩擦着,不知道还好不好使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城墙下面,却感觉到气氛好像不对,这里太安静了,周围穿梭的男男女女,都安分得不得了,连遇见了熟悉的人,也只是相互点头,丝毫不做停留,那些热闹的小贩,早就不见了踪影。偶尔有一对穿着盔甲的士兵来来回回地奔跑,那些人他认识,是禁卫军。都到了动用禁卫军的地步,恐怕事情不小。他心急起来,一拍马屁股,就往前面冲过去。
敢在京城里玩奔驰的人都不是什么小人物,所以尽管朱允文这个行为很嚣张,可是没人会管,俗话不是说了么,民不与官斗嘛。
转过了几条街道,朱允文三人终于来到了军队最集中的地方,他远远地看过去,只见一座很大的宅院,已经被官兵包围起来了,看那牌匾,却是那江夏侯府。朱允文觉得这江夏侯三个字很熟悉,不过具体怎么个熟悉法,又不记得了,他问张大虎道:“你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张大虎心里说:“这还用看吗,肯定是抄家咯,这事情咱以前常干。”不过却是不敢说出来,于是打哈哈道:“我也不知道,先看看吧,也许会看出什么来的。”
过了大约半刻钟,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中年人坐着高头大马从街道那边走来,这人朱允文认识,是大理寺卿宇文周。他来干什么?
宇文周进去不到半个时辰,里面就走出许多人来,有男有女,最前头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子,身上穿着白色的绸子衣服,面容白净,很有当小白脸的潜质。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个****,穿着藕色长裙,风韵犹存。接下来,三三两两的女子出来,这些估计是丫鬟之类。她们被安排站在墙边,然后出来的就是男子了,为的是个头花白的老头,朱允文一看到他,马上想起来了,在朱元璋的书房里,有一副功臣图册,里面就有这个人的名字,叫周德兴。
从江夏侯府里66续续走出很多人来,差不多把整条街道都站满了。妇女们哭哭啼啼地,男子也是满脸悲愤。朱允文见了觉得奇怪,这是在干嘛呢?只见那宇文周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圣旨来,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周骥(当了什么官我没查到)伙同右军都督王诚之子王庸等入宫为非,帷德不修,祸乱宫墙……着江夏侯周德兴,革去一切职务,一众人等,打入大牢,等候宣判。钦此。”随后,他把圣旨卷起来,说道:“来人哪,把人带走。”
同一时刻,右军都督王诚的府邸也经历着同样的事情。可怜了那些妇女,根本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哭声震天。张大虎对朱允文说:“长孙殿下,咱们回去吧。”朱允文见也没什么看透了,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走吧。”他突然想起,在明朝洪武后期,朱元璋大力诛杀功臣,等到朱允文继位之时,能打仗的,出谋划策的,基本上杀了个干净,就给他留下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黄子澄之流。
回去的路上,朱允文就一直在想,他想起一些零碎的片段,据说在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去以后,正版朱允文在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进行削藩,最终导致了朱棣的靖难之役,追究其根本,就是在于洪武后期诛杀功臣太过,导致无将可用。现在,他来了,这种状况,能够改变吗?
听他这么说,那人喜出望外,又是跪下来连磕了三个响头,说:“小人**明,现任广昌县师爷。多谢殿下不杀之恩。”看到朱允炆如此仁慈,他已经下了效死命的心思。
朱允炆也是高兴,这就是收买人心的手段了吧,他说:“好了,我得回去了,你好好做事吧,记得照顾好他们。”
回到自己临时住的宅子,他感慨万千,要是二十一世纪那帮有钱的大佬能有这**明的十分之一仁慈,哪里还会有气概这种人的存在?
一夜无话,过了一天,一大早,朱允炆便带着张家两兄弟,回京城去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奔驰,三人终于远远地看见了京城那厚实的城墙的轮廓。朱允炆几乎都要喜极而泣了,他不由自主地摸了摸下面的老二,这一阵子坐在马上,总是摩擦着,不知道还好不好使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城墙下面,却感觉到气氛好像不对,这里太安静了,周围穿梭的男男女女,都安分得不得了,连遇见了熟悉的人,也只是相互点头,丝毫不做停留,那些热闹的小贩,早就不见了踪影。偶尔有一对穿着盔甲的士兵来来回回地奔跑,那些人他认识,是禁卫军。都到了动用禁卫军的地步,恐怕事情不小。他心急起来,一拍马屁股,就往前面冲过去。
敢在京城里玩奔驰的人都不是什么小人物,所以尽管朱允文这个行为很嚣张,可是没人会管,俗话不是说了么,民不与官斗嘛。
转过了几条街道,朱允文三人终于来到了军队最集中的地方,他远远地看过去,只见一座很大的宅院,已经被官兵包围起来了,看那牌匾,却是那江夏侯府。朱允文觉得这江夏侯三个字很熟悉,不过具体怎么个熟悉法,又不记得了,他问张大虎道:“你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张大虎心里说:“这还用看吗,肯定是抄家咯,这事情咱以前常干。”不过却是不敢说出来,于是打哈哈道:“我也不知道,先看看吧,也许会看出什么来的。”
过了大约半刻钟,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中年人坐着高头大马从街道那边走来,这人朱允文认识,是大理寺卿宇文周。他来干什么?
宇文周进去不到半个时辰,里面就走出许多人来,有男有女,最前头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子,身上穿着白色的绸子衣服,面容白净,很有当小白脸的潜质。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个****,穿着藕色长裙,风韵犹存。接下来,三三两两的女子出来,这些估计是丫鬟之类。她们被安排站在墙边,然后出来的就是男子了,为的是个头花白的老头,朱允文一看到他,马上想起来了,在朱元璋的书房里,有一副功臣图册,里面就有这个人的名字,叫周德兴。
从江夏侯府里66续续走出很多人来,差不多把整条街道都站满了。妇女们哭哭啼啼地,男子也是满脸悲愤。朱允文见了觉得奇怪,这是在干嘛呢?只见那宇文周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圣旨来,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周骥(当了什么官我没查到)伙同右军都督王诚之子王庸等入宫为非,帷德不修,祸乱宫墙……着江夏侯周德兴,革去一切职务,一众人等,打入大牢,等候宣判。钦此。”随后,他把圣旨卷起来,说道:“来人哪,把人带走。”
同一时刻,右军都督王诚的府邸也经历着同样的事情。可怜了那些妇女,根本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哭声震天。张大虎对朱允文说:“长孙殿下,咱们回去吧。”朱允文见也没什么看透了,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走吧。”他突然想起,在明朝洪武后期,朱元璋大力诛杀功臣,等到朱允文继位之时,能打仗的,出谋划策的,基本上杀了个干净,就给他留下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黄子澄之流。
回去的路上,朱允文就一直在想,他想起一些零碎的片段,据说在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去以后,正版朱允文在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进行削藩,最终导致了朱棣的靖难之役,追究其根本,就是在于洪武后期诛杀功臣太过,导致无将可用。现在,他来了,这种状况,能够改变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