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专利产品(上)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第一件专利产品(下)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来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心【第一章,求首订】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叛徒【第二更,求订阅】
- 122 第一百二十一章 士子【第一更】
- 1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伦【第二更】
- 124 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杀人了
- 125 第一百二十四章 修书【第二更】
- 126 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
- 127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战前总动员
- 128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下
- 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难(一)
- 130 第一百二十九章 靖难(二)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靖难(三)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靖难(四)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后夹击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后院起火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女人香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儿女情长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农问题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国家科学院1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国家科学院2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科学院揭牌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赏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台湾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科举1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科举2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会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放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报业集团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扬威】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戴绿帽的禹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复仇者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红灯区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太丑了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民族之根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条件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
- 159 第一百六十章 高丽
- 160 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
- 161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兰
- 162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
- 163 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天
- 164 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平老外
- 165 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叛的筹码
- 166 第一百六十七章 筹码不够
- 167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图谋
- 168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旧人
- 169 第一百七十章 斥候
- 170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客栈
- 171 第一百七十二章 马萧的消息
- 172 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发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峰山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战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弹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决胜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尾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语的章节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军营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跨时代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旖旎】(儿童节求礼物)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车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教科书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版号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觐见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开会(一)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开会(二)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思维混乱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不是结局的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
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
随手翻开那本《朱子语类》入目的也尽是一些宣言什么夫死不嫁,是为什么什么的表彰之类的话,朱允文看得心下大怒,怪不得中国人会落后呢,长期受着这样的毒害,中国人现在的表现都算是好的了!他愤怒地丢下书本,二话不说,在心里就直接把《孝经》和朱子语类》给列为了**。 再看看《礼记》,这本书倒还好一些了,没有那么多宣言愚蠢行为的教条,最终,朱允文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孝经》和《朱子语类》两本列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传播和印刷出版。至于现存的嘛,就让它留着好来,这个好歹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总得留个见证不是,咱可不是秦始皇,玩不来轰轰烈烈的焚书坑儒。
朱允文写了一份类似于通告之类的东西,大意是说,《朱子语类》和《孝经》两本书是迫害人性什么什么的,反正是之乎者也了一大堆,来到这里这么久了,朱允文已经快要被同化了,至少在写字这方面是这样的。他写好了这个东西以后,盖上了自己的印章,然后叫来小悦道:“去,把这个印刷了,颁行全国。”
小悦看了一眼,惊讶地说:“居然是**令?皇上,这两本书怎么了?”
朱允文一瞪眼,说:“叫你去你就去呗,哪来那么多废话?”自从察觉小悦似乎有异心以后,朱允文对他的态度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小悦不敢再多说,拿着**令就出去了,过了没一会儿,影子一号已经站在了朱允文的面前,依旧是那一身令人不寒而栗的黑色。朱允文吩咐道:“去跟着他。”影子一号似乎是不会说话,因为朱允文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见过他张嘴,不过这不要紧,只要影子一号能听懂他的命令,并且明确地去执行,那就够了。
**令已经下去了,朱允文可没闲着,他现在在研究,接下来大明朝的教育应该要怎么开始,把《孝经》和《朱子语类》列为**,这原本就是有与儒家划清界限的意思了,可是现在的文艺界已经是儒家的天下,突然这么一否定,动乱是肯定会有的,就像废除科举制度一样,虽然这是不得不经过的阶段,但是很显然地,朱允文还没有把它们处理得很好,特别是士子游行,充分地暴露了朱允文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漏洞。现在,朱允文就在思考着,怎么样用一种稍微温和一些的手段,把这些在他看来完全没有一点用处还阻碍社会展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剔除掉。
令朱允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事情,恰好是如同在废除科举这个举动做下的油桶里面放下了一颗火苗,大家的反抗情绪在这一刻终于爆了,大量的士子走上街头,表示对朱允文的抗议,搞的朱允文郁闷不已,这一天,朱允文正在批阅奏章,小悦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叫道:“皇上,不好啦。”那悲愤的语调,再加上那独特的嗓音,让自诩已经对太监的公鸭嗓免疫了的朱允文浑身汗毛倒立。
“怎么回事?”朱允文好不容易把自己的语调调节到正常的水平,淡定地问。
小悦说:“臣刚从宣城门经过,看到外面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士子,正在喊着口号准备进宫请愿呢,要不是外面的侍卫见机早,已经把城门给关闭了,说不定那些士子已经冲进宫里面来了。现在已经紧急向那边派遣了禁卫军,皇上,您过去看看吧。”
朱允文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喝道:“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说着,他招了招手,说:“朕过去看看,你也跟着。”
还在宫里面的广场上,朱允文就已经听到了无数的叫喊声,里面还夹杂着一些类似口号的东西,不过由于声音太多太杂,他也一下子没有听出来他们喊的是什么。朱允文从旁边的阶梯登上城楼,随着他的靠近,下面士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当他现身城楼的那一刻,喊声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人,朱允文的心情没来由的一阵烦操,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他脑海里想的不是这些正在反对他的士子,而是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叔燕王朱棣,如果他的军队到了下面,那情景是不是和现在一样呢?他甩了甩头,把这个乱七八糟的想法给甩出脑袋,看着下面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人群,他感觉到一阵无奈,古代人啊,确实不好糊弄。现在他手上没有扩音喇叭,就算是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听得见,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他急中生智,举起随身携带的手枪,朝空中来了那么一下。这一招,在后来的电视里面,一般被叫做鸣枪示警。
枪械的响声和那冒起的白烟还是很具有震慑力的,这一点从朱允文开枪以后大家就都安静了下来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朱允文好不容易盼着下面的人不说话了,知道下面该是自己的表演,他清了清嗓子,说:“大家听朕说几句,朕知道现在你们的心情很不爽,就想被人强行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一样,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朕却不得不这样做。自从登基以来,朕一直在试图调整这个社会的弊端,不,是从洪武二十五年开始,朕还是皇长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尝试了。现在你们当作主食的红薯就是朕亲自从海外拿回来的。”这最后一句话虽然有些夸张,却基本上符合事实。
朱允文的一席话给下面造成了一阵骚乱,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即使是这样,当数千人窃窃私语的时候,那声音还是很大的。朱允文不得不再一次开枪。等大家安静下来以后,他继续说:“朕之所以说这些,并不是夸耀自己的功绩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只是想要告诉你们,有些东西,书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要你们走出书房,去往外面的自然,寻找那纯粹的知识。朕取消科考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自己吗?不,取消科考对朕来说没有一点影响,那是朕想要和你们作对吗?不,那更不是了,朕还没有无聊到那种程度。那是为了什么呢?就是想让你们明白,你们不是为了科举而生存,你们所做的事情也并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你们当中的某一个人活着,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人群体,朕取消科举,就是不想让你们成天到晚读那些没用的东西,多和别人交流交流,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才是有意义的事情。你们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都不应该被书本所束缚,尽力展开你们的想象,任何光怪6离朕都可以接受并且鼓励他继续做继续想下去。朕你们不要笑,你们应该都知道秋水园了,那你们想知道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朕来告诉你们吧。”
他扬了扬手中的手枪,说:“看到这个怪家伙了吗?朕刚才的响声就是用它弄出来的,告诉你们,这是一件武器,不要不相信,只要试验一下马上就能明白了。”他指着一个很大的招牌,说:“看好。”说着,一枪射,大家都扭头过去看那边的动静,可是等了半天,那边还是没有任何变化,朱允文一头黑线,这他妈的没装瞄准镜的东西就是不好用。他再接再厉,连续开了几枪,终于老天保佑,那块招牌“哄”的一声倒了下来,差点砸到旁边的人。
这个可是货真价实的了,在那招牌旁边的士子们看向那块招牌,只见那坚硬的木板上,已经留下了几个不小的窟窿,这钥匙打在人身上,那就是一个字,死。再目测了一下朱允文到这里的距离,他们都不由得暗暗咂舌。对朱允文手中的东西顿时充满了敬意。
人口的传播是最快的,用不了一会儿,那招牌上的景象就已经传遍了周围,甚至出现了好几个版本,有说是板子被打穿的,有的直接就说那木板被直接打成了碎末。对于这些传言,朱允文真切地听在了眼里,却无能为了,总不能跑下去澄清事实吧。
渐渐地,下面的声音又小了,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朱允文,期待他再弄出一些没见过的东西出来。不过,下面的事情却让他们很是失望。朱允文耍完了酷以后,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也都知道了,有了手上这个东西,我现在可以毫不费力地杀掉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算了,跟你们说了也不懂,在这里,朕只是劝告你们,尽信书不如无书,你们自己好好地思考思考吧,不要头脑热就来这里吵吵吵,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种田,至少还能多弄点口粮,另外,朕已经命人在制定新书,下次再开科举,你们将不会再考《孝经》和《朱子语类》,不过其他的,却还是有可能考到的。”
听说还要重开科举,下面的人顿时都欢呼了,人总是这样,自己的东西失去了以后就开始心痛,但是当失去的东西回来以后呢,便会把它当作赏赐任意挥霍。
朱允文打了个响指,事情解决,收工。
朱允文写了一份类似于通告之类的东西,大意是说,《朱子语类》和《孝经》两本书是迫害人性什么什么的,反正是之乎者也了一大堆,来到这里这么久了,朱允文已经快要被同化了,至少在写字这方面是这样的。他写好了这个东西以后,盖上了自己的印章,然后叫来小悦道:“去,把这个印刷了,颁行全国。”
小悦看了一眼,惊讶地说:“居然是**令?皇上,这两本书怎么了?”
朱允文一瞪眼,说:“叫你去你就去呗,哪来那么多废话?”自从察觉小悦似乎有异心以后,朱允文对他的态度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小悦不敢再多说,拿着**令就出去了,过了没一会儿,影子一号已经站在了朱允文的面前,依旧是那一身令人不寒而栗的黑色。朱允文吩咐道:“去跟着他。”影子一号似乎是不会说话,因为朱允文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见过他张嘴,不过这不要紧,只要影子一号能听懂他的命令,并且明确地去执行,那就够了。
**令已经下去了,朱允文可没闲着,他现在在研究,接下来大明朝的教育应该要怎么开始,把《孝经》和《朱子语类》列为**,这原本就是有与儒家划清界限的意思了,可是现在的文艺界已经是儒家的天下,突然这么一否定,动乱是肯定会有的,就像废除科举制度一样,虽然这是不得不经过的阶段,但是很显然地,朱允文还没有把它们处理得很好,特别是士子游行,充分地暴露了朱允文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漏洞。现在,朱允文就在思考着,怎么样用一种稍微温和一些的手段,把这些在他看来完全没有一点用处还阻碍社会展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剔除掉。
令朱允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事情,恰好是如同在废除科举这个举动做下的油桶里面放下了一颗火苗,大家的反抗情绪在这一刻终于爆了,大量的士子走上街头,表示对朱允文的抗议,搞的朱允文郁闷不已,这一天,朱允文正在批阅奏章,小悦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叫道:“皇上,不好啦。”那悲愤的语调,再加上那独特的嗓音,让自诩已经对太监的公鸭嗓免疫了的朱允文浑身汗毛倒立。
“怎么回事?”朱允文好不容易把自己的语调调节到正常的水平,淡定地问。
小悦说:“臣刚从宣城门经过,看到外面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士子,正在喊着口号准备进宫请愿呢,要不是外面的侍卫见机早,已经把城门给关闭了,说不定那些士子已经冲进宫里面来了。现在已经紧急向那边派遣了禁卫军,皇上,您过去看看吧。”
朱允文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喝道:“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说着,他招了招手,说:“朕过去看看,你也跟着。”
还在宫里面的广场上,朱允文就已经听到了无数的叫喊声,里面还夹杂着一些类似口号的东西,不过由于声音太多太杂,他也一下子没有听出来他们喊的是什么。朱允文从旁边的阶梯登上城楼,随着他的靠近,下面士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当他现身城楼的那一刻,喊声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人,朱允文的心情没来由的一阵烦操,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他脑海里想的不是这些正在反对他的士子,而是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叔燕王朱棣,如果他的军队到了下面,那情景是不是和现在一样呢?他甩了甩头,把这个乱七八糟的想法给甩出脑袋,看着下面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人群,他感觉到一阵无奈,古代人啊,确实不好糊弄。现在他手上没有扩音喇叭,就算是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听得见,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他急中生智,举起随身携带的手枪,朝空中来了那么一下。这一招,在后来的电视里面,一般被叫做鸣枪示警。
枪械的响声和那冒起的白烟还是很具有震慑力的,这一点从朱允文开枪以后大家就都安静了下来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朱允文好不容易盼着下面的人不说话了,知道下面该是自己的表演,他清了清嗓子,说:“大家听朕说几句,朕知道现在你们的心情很不爽,就想被人强行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一样,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朕却不得不这样做。自从登基以来,朕一直在试图调整这个社会的弊端,不,是从洪武二十五年开始,朕还是皇长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尝试了。现在你们当作主食的红薯就是朕亲自从海外拿回来的。”这最后一句话虽然有些夸张,却基本上符合事实。
朱允文的一席话给下面造成了一阵骚乱,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即使是这样,当数千人窃窃私语的时候,那声音还是很大的。朱允文不得不再一次开枪。等大家安静下来以后,他继续说:“朕之所以说这些,并不是夸耀自己的功绩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只是想要告诉你们,有些东西,书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要你们走出书房,去往外面的自然,寻找那纯粹的知识。朕取消科考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自己吗?不,取消科考对朕来说没有一点影响,那是朕想要和你们作对吗?不,那更不是了,朕还没有无聊到那种程度。那是为了什么呢?就是想让你们明白,你们不是为了科举而生存,你们所做的事情也并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你们当中的某一个人活着,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人群体,朕取消科举,就是不想让你们成天到晚读那些没用的东西,多和别人交流交流,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才是有意义的事情。你们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都不应该被书本所束缚,尽力展开你们的想象,任何光怪6离朕都可以接受并且鼓励他继续做继续想下去。朕你们不要笑,你们应该都知道秋水园了,那你们想知道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朕来告诉你们吧。”
他扬了扬手中的手枪,说:“看到这个怪家伙了吗?朕刚才的响声就是用它弄出来的,告诉你们,这是一件武器,不要不相信,只要试验一下马上就能明白了。”他指着一个很大的招牌,说:“看好。”说着,一枪射,大家都扭头过去看那边的动静,可是等了半天,那边还是没有任何变化,朱允文一头黑线,这他妈的没装瞄准镜的东西就是不好用。他再接再厉,连续开了几枪,终于老天保佑,那块招牌“哄”的一声倒了下来,差点砸到旁边的人。
这个可是货真价实的了,在那招牌旁边的士子们看向那块招牌,只见那坚硬的木板上,已经留下了几个不小的窟窿,这钥匙打在人身上,那就是一个字,死。再目测了一下朱允文到这里的距离,他们都不由得暗暗咂舌。对朱允文手中的东西顿时充满了敬意。
人口的传播是最快的,用不了一会儿,那招牌上的景象就已经传遍了周围,甚至出现了好几个版本,有说是板子被打穿的,有的直接就说那木板被直接打成了碎末。对于这些传言,朱允文真切地听在了眼里,却无能为了,总不能跑下去澄清事实吧。
渐渐地,下面的声音又小了,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朱允文,期待他再弄出一些没见过的东西出来。不过,下面的事情却让他们很是失望。朱允文耍完了酷以后,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也都知道了,有了手上这个东西,我现在可以毫不费力地杀掉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算了,跟你们说了也不懂,在这里,朕只是劝告你们,尽信书不如无书,你们自己好好地思考思考吧,不要头脑热就来这里吵吵吵,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种田,至少还能多弄点口粮,另外,朕已经命人在制定新书,下次再开科举,你们将不会再考《孝经》和《朱子语类》,不过其他的,却还是有可能考到的。”
听说还要重开科举,下面的人顿时都欢呼了,人总是这样,自己的东西失去了以后就开始心痛,但是当失去的东西回来以后呢,便会把它当作赏赐任意挥霍。
朱允文打了个响指,事情解决,收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