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81 第271章 小刀会结局
- 282 第272章 杨秀清的改革
- 283 第273章 天京事变
- 284 第274章 加官进爵
- 285 第275章 婚礼逼格有点高
- 286 第276章 洞房花烛夜
- 287 第277章 洞房治病
- 288 第278章 监察御史
- 289 第279章 林启容战死
- 290 第280章 给我拿下
- 291 第281章 李续宾
- 292 第282章 三河镇
- 293 第283章 三河大捷
- 294 第284章 庐州再相聚
- 295 第285章 二破江北大营
- 296 第286章 围魏救赵
- 297 第287章 空城计
- 298 第288章 得计
- 299 第289章 二破江南大营
- 300 第290章 再封王
- 301 第291章 情况有变
- 302 第292章 八里桥之战(二合一)
- 303 第293章 以夷制夷
- 304 第294章 火烧圆明园
- 305 第295章 龚半伦
- 306 第296章 杨小山的游击战
- 307 第297章 临死前的安排
- 308 第298章 叔嫂联盟
- 309 第299章 安徽危局
- 310 第300章 石达开的出走
- 311 第301章 辛酉政变
- 312 第302章 大渡河
- 313 第303章 英雄落寞
- 314 第304章 营救石达开
- 315 第305章 苗沛霖来信
- 316 第306章 陈玉成被俘
- 317 第307章 回到安徽
- 318 第308章 曾国藩的疑问
- 319 第309章 李秀成的境况
- 320 第310章 借刀杀人
- 321 第311章 胜保
- 322 第312章 刀下留人
- 323 第313章 身份暴露
- 324 第314章 三国杀
- 325 第315章 苗李之死
- 326 第316章 左宗棠的要求
- 327 第317章 淮军
- 328 第318章 及时救援
- 329 第319章 常熟征粮
- 330 第320章 发现叛徒
- 331 第321章 诈降
- 332 第322章 苏州叛乱
- 333 第323章 苏州杀降
- 334 第324章 入天京
- 335 第325章 回家
- 336 第326章 上屋抽梯
- 337 第327章 英子之死
- 338 第328章 围攻赞王府
- 339 第329章 杀蒙得恩
- 340 第330章 资政新篇
- 341 第331章 干王交权
- 342 第332章 江心洲
- 343 第334章 城下大战
- 344 第334章 冯子材
- 345 第335章 连续的意外
- 346 第336章 幼天王
- 347 第337章 凉亭对话
- 348 预告一下非常精彩的中篇内容
- 349 第338章 准备总攻
- 350 第339章 天京失陷
- 351 第340章 天京大屠杀
- 352 第341章 突围
- 353 第342章 顾王来迎
- 354 第343章 侍王来接
- 355 第344章 继续向南
- 356 第345章 被捉做猪仔
- 357 第346章 到达秘鲁
- 358 第347章 胡安矿厂
- 359 第348章 矿井
- 360 第349章 食堂干架
- 361 第350章 佩德罗神父
- 362 第351章 翁得容
- 363 第352章 争取支持
- 364 第353章 变化
- 365 第354章 要罢工
- 366 第355章 变数
- 367 第356章 结拜
- 368 第357章 逃离矿厂
- 369 第358章 武装暴动
- 370 第359章 处死神父
- 371 第360章 马戏团
- 372 第361章 搬救兵
- 373 第362章 秘鲁太平军
- 374 第363章 正式建军
- 375 第364章 伏击战
- 376 第365章 战后
- 377 第366章 翁得容
- 378 第367章 奥罗家族
- 379 第368章 小奥罗
- 380 第369章 作战准备
- 381 第370章 夜袭
- 382 第371章 满载而归
- 383 第372章 凛冬将至
- 384 第373章 危机
- 385 第374章 山腰湖泊
- 386 第375章 最后的决战
- 387 第376章 水淹秘鲁军
- 388 第377章 谈判
- 389 第378章 亚马逊
- 390 第379章 转机
- 391 第380章 军纪
- 392 第381章 雇佣军
- 393 第382章 联合摩尔人
- 394 第383章 欢迎宴
- 395 第384章 白摩人
- 396 第385章 请战
- 397 第386章 中计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81章 李续宾
第281章 李续宾
眼看事情要闹大,曾国藩坐不住了,连忙起身挡住胡林翼的护卫,“你们先退下。”
侍卫看了看胡林翼又看了曾国藩,收了刀,出了房间。
曾国藩转过身来对杨小山拱手道:“御史大人要抓胡巡抚,还请问胡巡抚所犯何事?就因为和常御史有一些口舌之争吗?”曾国藩看上去不偏不倚,其实言下之意是责怪杨小山太过嚣张,因言获罪。
“那到不是,抓他因为胡巡抚犯了死罪。”杨小山早有准备,昂头挺胸道。
“哦?御史大人刚刚来到九江,还未开始审查,就有了胡巡抚死罪的证据?”曾国藩暗讽道,他根本不相信杨小山的话。
“看来曾大人还蒙在鼓里,胡巡抚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他不回去丁忧,却还在这里抱着官职不放,如此不孝之人,你说我该不该抓他?”杨小山厉声道。这一路上他都在想办法要把湘军拆散开。得知胡林翼老母去世的消息后,杨小山找到了他的弱点,他本不想闹这么大,但刚才胡林翼气势太嚣张,不把他打压下去,怕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会把自己当回事。
“胡兄,有这回事?”曾国藩的确没不知道有这事,不可思议地望向胡林翼。
“家母刚刚去世,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各位。”胡林翼被抓住把柄,声音立刻低了下来。他的母亲前些日子刚刚去世,胡林翼是得了消息的,但他把消息压了下来,想托京城的关系申请免去丁忧,现在湘军大举反攻,他舍不得错过这么好的立功时刻。没想到杨小山在这里把这事抖了出来。
“对母不孝,对朝廷又能忠诚到哪去?曾大人,你们湘军问题很大啊。”杨小山立刻对曾国藩攻击道。
在场的人都没办法替胡林翼说话,这个时代非常看重孝道,这一条违反了那可是天大的事。
不过还是骆秉章为人机敏,立刻圆场道:“其实胡大人已经准备回家丁忧了,只不过九江先前没有攻克,就把事情拖了下来,我说的对吧?胡大人。”
胡林翼一看骆巡抚给了台阶,于是也借坡下驴道:“是的,先前军情紧急,胡某不能因为家事误了国事。胡某本打算今天就回家丁忧,为母亲守孝,还没来得及告诉各位。”
“既然胡大人这么说,看来真是一心为了国事,常某刚才也只是提醒胡大人,没其他的意思,都坐下吧,别浪费了这美酒佳肴。”杨小山一看胡林翼软了,他的确没有抓巡抚这么大的权利,只是形式所迫,不得已吓吓他。见他已经服软,要回去丁忧,自己目的达到,顺势收手。
两名副史放开了胡林翼,回到了杨小山身边。
经过这一番闹腾,杨小山在湘军各位军官心里树立了威信,他连胡巡抚都敢抓,其他人就更不要提了。
“彭将军,要不要给你点时间准备准备?”杨小山又把话题引到巡查的事情上来。
这个时候形势已经朝着对杨小山有利的情况下去了。
彭玉麟朝曾国藩看了一眼,看他没动声色,知道要审查的事情是挡不住了,只得点点头道:“末将这就去准备。”
曾国藩并不想让杨小山查,但胡林翼的事情节外生枝,这个时候一味阻拦就怕杨小山从中再做文章。而且杨小山刚才说的话很有技巧,准备两字说明杨小山不是要为难自己,让自己准备就等同于默认让他们自查一遍消除有问题的痕迹。
杨小山一看曾国藩没阻拦,知道自己的目标达成了,一方面他把湘军的二把手调离了岗位,另一方面湘军的水师被他留在了九江。这一下李续宾要进攻安徽的兵力就大为减弱了。如果他胆敢贪功冒进,那就不是缠住他的问题了,就要想办法消灭他。
没几天,湘军这位头号悍将李续宾终于要从九江出发了,作为这次进攻安徽的先锋,他带了一万湘军最精锐的士兵。曾国藩和其他诸位将军都为他送行。
“如九(李续宾的字),千万不可贪功冒进,此次攻打安徽,只要打到舒城就好,等到伪翼王石达开离开江西边境,我自会带兵助你。”曾国藩还是相当看重李续宾的,自从步兵大将塔布奇和罗泽南相继战死,现在湘军陆营里最能打的就是这位罗泽南的弟子李续宾。
这李续宾的确战力非常强,他从一介书生靠战功一直升到现在从二品布政使,可以说是火箭般的上升速度。而且上面已经传下话来,只要他拿下安徽,安徽巡抚的帽子就算是给他留着的。
“放心,曾大人,如九必不负所托。”李续宾非常自信,这段时间他打下武昌,韦俊败逃,接着又攻克九江,林启容战死,这些太平天国的名将都成了他的垫脚石,他现在自信心是最为膨胀的时刻。
送别了曾国藩,李续宾带着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出九江城。
杨小山知道李续宾今天出城,早就站在城门口等着他。看到李续宾来到,故意激他道:“听说守卫安徽庐州的是长毛的第一猛将陈玉成,李将军可要小心为妙。”
李续宾是典型的湖南人,杨小山的话显然对他有了影响,他非常霸气地说了一句:“贼能战,我亦能战!”
“那就静候李将军佳音了,如果将军觉得不能战,不妨把军队交于我,我是特别想去会会这些发匪。”杨小山又一次刺激了李续宾一下。
“不劳烦御史大人,这一万人足够打下安徽了。御史大人还是做你应该做的事吧。”李续宾说完激动地催动战马走了,显然杨小山的话影响到了他的心境。
你们觉得我不行,我就用这一万人打给你们看看。李续宾现在满脑子要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心思。
出城后他火速向安徽进军,曾国藩的告诫早被他丢到九霄云外,现在的他如同一只猛兽,眼前只有猎物,其他的都不顾忌了。
侍卫看了看胡林翼又看了曾国藩,收了刀,出了房间。
曾国藩转过身来对杨小山拱手道:“御史大人要抓胡巡抚,还请问胡巡抚所犯何事?就因为和常御史有一些口舌之争吗?”曾国藩看上去不偏不倚,其实言下之意是责怪杨小山太过嚣张,因言获罪。
“那到不是,抓他因为胡巡抚犯了死罪。”杨小山早有准备,昂头挺胸道。
“哦?御史大人刚刚来到九江,还未开始审查,就有了胡巡抚死罪的证据?”曾国藩暗讽道,他根本不相信杨小山的话。
“看来曾大人还蒙在鼓里,胡巡抚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他不回去丁忧,却还在这里抱着官职不放,如此不孝之人,你说我该不该抓他?”杨小山厉声道。这一路上他都在想办法要把湘军拆散开。得知胡林翼老母去世的消息后,杨小山找到了他的弱点,他本不想闹这么大,但刚才胡林翼气势太嚣张,不把他打压下去,怕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会把自己当回事。
“胡兄,有这回事?”曾国藩的确没不知道有这事,不可思议地望向胡林翼。
“家母刚刚去世,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各位。”胡林翼被抓住把柄,声音立刻低了下来。他的母亲前些日子刚刚去世,胡林翼是得了消息的,但他把消息压了下来,想托京城的关系申请免去丁忧,现在湘军大举反攻,他舍不得错过这么好的立功时刻。没想到杨小山在这里把这事抖了出来。
“对母不孝,对朝廷又能忠诚到哪去?曾大人,你们湘军问题很大啊。”杨小山立刻对曾国藩攻击道。
在场的人都没办法替胡林翼说话,这个时代非常看重孝道,这一条违反了那可是天大的事。
不过还是骆秉章为人机敏,立刻圆场道:“其实胡大人已经准备回家丁忧了,只不过九江先前没有攻克,就把事情拖了下来,我说的对吧?胡大人。”
胡林翼一看骆巡抚给了台阶,于是也借坡下驴道:“是的,先前军情紧急,胡某不能因为家事误了国事。胡某本打算今天就回家丁忧,为母亲守孝,还没来得及告诉各位。”
“既然胡大人这么说,看来真是一心为了国事,常某刚才也只是提醒胡大人,没其他的意思,都坐下吧,别浪费了这美酒佳肴。”杨小山一看胡林翼软了,他的确没有抓巡抚这么大的权利,只是形式所迫,不得已吓吓他。见他已经服软,要回去丁忧,自己目的达到,顺势收手。
两名副史放开了胡林翼,回到了杨小山身边。
经过这一番闹腾,杨小山在湘军各位军官心里树立了威信,他连胡巡抚都敢抓,其他人就更不要提了。
“彭将军,要不要给你点时间准备准备?”杨小山又把话题引到巡查的事情上来。
这个时候形势已经朝着对杨小山有利的情况下去了。
彭玉麟朝曾国藩看了一眼,看他没动声色,知道要审查的事情是挡不住了,只得点点头道:“末将这就去准备。”
曾国藩并不想让杨小山查,但胡林翼的事情节外生枝,这个时候一味阻拦就怕杨小山从中再做文章。而且杨小山刚才说的话很有技巧,准备两字说明杨小山不是要为难自己,让自己准备就等同于默认让他们自查一遍消除有问题的痕迹。
杨小山一看曾国藩没阻拦,知道自己的目标达成了,一方面他把湘军的二把手调离了岗位,另一方面湘军的水师被他留在了九江。这一下李续宾要进攻安徽的兵力就大为减弱了。如果他胆敢贪功冒进,那就不是缠住他的问题了,就要想办法消灭他。
没几天,湘军这位头号悍将李续宾终于要从九江出发了,作为这次进攻安徽的先锋,他带了一万湘军最精锐的士兵。曾国藩和其他诸位将军都为他送行。
“如九(李续宾的字),千万不可贪功冒进,此次攻打安徽,只要打到舒城就好,等到伪翼王石达开离开江西边境,我自会带兵助你。”曾国藩还是相当看重李续宾的,自从步兵大将塔布奇和罗泽南相继战死,现在湘军陆营里最能打的就是这位罗泽南的弟子李续宾。
这李续宾的确战力非常强,他从一介书生靠战功一直升到现在从二品布政使,可以说是火箭般的上升速度。而且上面已经传下话来,只要他拿下安徽,安徽巡抚的帽子就算是给他留着的。
“放心,曾大人,如九必不负所托。”李续宾非常自信,这段时间他打下武昌,韦俊败逃,接着又攻克九江,林启容战死,这些太平天国的名将都成了他的垫脚石,他现在自信心是最为膨胀的时刻。
送别了曾国藩,李续宾带着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出九江城。
杨小山知道李续宾今天出城,早就站在城门口等着他。看到李续宾来到,故意激他道:“听说守卫安徽庐州的是长毛的第一猛将陈玉成,李将军可要小心为妙。”
李续宾是典型的湖南人,杨小山的话显然对他有了影响,他非常霸气地说了一句:“贼能战,我亦能战!”
“那就静候李将军佳音了,如果将军觉得不能战,不妨把军队交于我,我是特别想去会会这些发匪。”杨小山又一次刺激了李续宾一下。
“不劳烦御史大人,这一万人足够打下安徽了。御史大人还是做你应该做的事吧。”李续宾说完激动地催动战马走了,显然杨小山的话影响到了他的心境。
你们觉得我不行,我就用这一万人打给你们看看。李续宾现在满脑子要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心思。
出城后他火速向安徽进军,曾国藩的告诫早被他丢到九霄云外,现在的他如同一只猛兽,眼前只有猎物,其他的都不顾忌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