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3 第293章 以夷制夷
- 304 第294章 火烧圆明园
- 305 第295章 龚半伦
- 306 第296章 杨小山的游击战
- 307 第297章 临死前的安排
- 308 第298章 叔嫂联盟
- 309 第299章 安徽危局
- 310 第300章 石达开的出走
- 311 第301章 辛酉政变
- 312 第302章 大渡河
- 313 第303章 英雄落寞
- 314 第304章 营救石达开
- 315 第305章 苗沛霖来信
- 316 第306章 陈玉成被俘
- 317 第307章 回到安徽
- 318 第308章 曾国藩的疑问
- 319 第309章 李秀成的境况
- 320 第310章 借刀杀人
- 321 第311章 胜保
- 322 第312章 刀下留人
- 323 第313章 身份暴露
- 324 第314章 三国杀
- 325 第315章 苗李之死
- 326 第316章 左宗棠的要求
- 327 第317章 淮军
- 328 第318章 及时救援
- 329 第319章 常熟征粮
- 330 第320章 发现叛徒
- 331 第321章 诈降
- 332 第322章 苏州叛乱
- 333 第323章 苏州杀降
- 334 第324章 入天京
- 335 第325章 回家
- 336 第326章 上屋抽梯
- 337 第327章 英子之死
- 338 第328章 围攻赞王府
- 339 第329章 杀蒙得恩
- 340 第330章 资政新篇
- 341 第331章 干王交权
- 342 第332章 江心洲
- 343 第334章 城下大战
- 344 第334章 冯子材
- 345 第335章 连续的意外
- 346 第336章 幼天王
- 347 第337章 凉亭对话
- 348 预告一下非常精彩的中篇内容
- 349 第338章 准备总攻
- 350 第339章 天京失陷
- 351 第340章 天京大屠杀
- 352 第341章 突围
- 353 第342章 顾王来迎
- 354 第343章 侍王来接
- 355 第344章 继续向南
- 356 第345章 被捉做猪仔
- 357 第346章 到达秘鲁
- 358 第347章 胡安矿厂
- 359 第348章 矿井
- 360 第349章 食堂干架
- 361 第350章 佩德罗神父
- 362 第351章 翁得容
- 363 第352章 争取支持
- 364 第353章 变化
- 365 第354章 要罢工
- 366 第355章 变数
- 367 第356章 结拜
- 368 第357章 逃离矿厂
- 369 第358章 武装暴动
- 370 第359章 处死神父
- 371 第360章 马戏团
- 372 第361章 搬救兵
- 373 第362章 秘鲁太平军
- 374 第363章 正式建军
- 375 第364章 伏击战
- 376 第365章 战后
- 377 第366章 翁得容
- 378 第367章 奥罗家族
- 379 第368章 小奥罗
- 380 第369章 作战准备
- 381 第370章 夜袭
- 382 第371章 满载而归
- 383 第372章 凛冬将至
- 384 第373章 危机
- 385 第374章 山腰湖泊
- 386 第375章 最后的决战
- 387 第376章 水淹秘鲁军
- 388 第377章 谈判
- 389 第378章 亚马逊
- 390 第379章 转机
- 391 第380章 军纪
- 392 第381章 雇佣军
- 393 第382章 联合摩尔人
- 394 第383章 欢迎宴
- 395 第384章 白摩人
- 396 第385章 请战
- 397 第386章 中计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03章 英雄落寞
第303章 英雄落寞
面对突如其来的涨水,大军无法渡河,这个情形让全军都有些慌乱,石达开无奈宣布休养生息三天,等河水退潮再一举杀过河去。
因为长途跋涉,石达开部的确需要休整,这三天他们也在山上采果子,打野兽筹备了一些粮草。
但正是这三天,骆秉章带领的清军也赶到了对岸,河水退潮了,但清兵也来了。石达开的运气真是太差了。
石达开硬着头皮,让数十只木筏一字排开,每只木筏数十人,强攻对岸。
清军的大炮也一字排开,装着铁丸、石头子的木炮,无需瞄准,一股脑对着水面喷射,毫无防御的木筏被打得稀烂,且人只要一入水就被水流冲得好远,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数千太平军将士在强攻中牺牲。
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带的两个土司,看出了石达开的困境,原本已经收了石达开过路费的他们,又拿了骆秉章的好处费,变了脸,反过来攻击石达开。
土司是没有是非对错的概念,他们信奉的原则就是谁给的好处多就听谁的。
骆秉章的银子给得多,而且同意只要消灭石达开,石达开的钱全归他们。这些土司一比较,当然是给骆秉章办事划算。
当地土司岭承恩攻占了察罗河东岸的洗马姑据点,然后渡到河东攻占了太平军的新场据点,切断了石达开唯一的退路。
而另一名土司则带着番人封堵了石达开西面的松林河,配合清军对石达开进行合围。在这里石达开又损失了几千名兄弟。
太平军反复损失消耗,而清军的包围网越收越紧,土司岭承恩趁着石达开着急渡河,在夜间偷袭马鞍山得手,这一下石达开的采食地又没有了。那个时代山上野果野味还是不少的,周围虽然没有村庄人家,但靠山吃山,太平军还能支撑一段时间,马鞍山一丢,石达开感觉套在脖子上的绳已经勒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石达开英雄一辈子,却被活活困死在这小小的紫打地,英雄无用武之地,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粮食供应越来越少。
面对这样的危局,石达开不得不底下高贵的头,他写了一封信用箭射过去,开口哀求王应元,只要让开一条路,愿意出价千两白银买路钱,是过去的三倍,还许愿将来太平天国打下江山,给他加官进爵。
对另外一个土司岭承恩,他也写信请求他们不要攻得太急,愿意给钱让他们手下留情,别一直追着自己打。
这两封信可以说石达开彻底放下了自己面子,换做以前,这两小小土司,根本是自己看不上眼的。但此时此刻,石达开已经没有了谈判的本钱。
两名土司也不傻,拿了你石达开的钱,放你走,清廷那边的钱就拿不到了。如果在这里消灭你石达开,不但有清廷的奖励,你石达开的钱也跑不掉,还是归自己。
石达开的哀求不但没有让土司们收手,反而让他们看出石达开已经支撑不住了,于是攻击得更紧了。
在紫打地这极度困难的一个月,石达开手下死得死,逃得逃,投降的投降,最后只有六千多名老兄弟还无怨无悔地跟着他。这些人中很多都是从广西就一直跟着他征战四方,不少人年纪还比石达开大,他们对翼王是绝对的忠诚。
于是让人不忍的一幕发生了,因为没有的多余的粮食,且清军大军就在眼前,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死亡就在眼前。石达开的妻子和两名妾氏为了不拖累他,避免落入清军之手受到凌辱,主动投大渡河水自杀。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伤员,家眷开始三五成群,走向大渡河,任河水把他们冲到未知的远方,石达开部这支太平军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
“小王爷,发匪的覆灭已经近在眼前,你又何必犯险去劝他们投降呢?”骆秉章拦着杨小山,不让他去劝降。
“骆总督,正是发匪已经无路可逃了,为什么不让胜利更圆满呢?更何况困兽犹斗,咱们要消灭他们,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刚刚达到这里的杨小山得知石达开还在对岸,松了一口气,幸好自己及时赶来。于是提出劝降石达开部。
“话是这么说,但这剩下的这几千发匪都是老贼了,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他们是铁了心跟朝廷作对,怕是不会投降的。”骆秉章摇摇头,他策反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意志松动的人早被自己策反了。
“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骆总督,这里到底是我说得算,还是你说的算?你是不是觉得先帝刚走,太后的懿旨你可以不遵守呢?”杨小山急了,搬出太后来压骆秉章。
骆秉章一听冷汗顿时下来了,顾命八大臣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这两宫太后不好惹,自己只不过是一名总督,眼前这位杨小山又是个浑不吝,说拿人就拿人,自己还是躲着点好,于是低头道:“下官是担心钦差大人的安危,既然小王爷已经拿定主意,下官这就准备船只和护卫,护送您去对岸。”
于是杨小山乘着打白旗的木船在数十名卫兵的护卫下来到石达开的营地。
“翼王,别听清妖的鬼话,他们是想欺骗我们,一旦我们放下武器就被他们杀了。干脆拿下这个清妖大官,和他们拼了。”听到杨小山旁边卫兵叫喊劝降,翼王的部下嚷开了。
“对对对,他们竟然敢在我们营地口来动摇军心,一定干掉这些该死的清妖!”剩下的太平军老兄弟都是一心求战,即使是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但此刻的石达开心里更装着手下这些老兄弟的性命,妻妾们的自杀让他悲痛不已,使得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想用自己的性命和清军做交易,让手下的兄弟们能留一条活命。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放他们进来,听听他们说什么?”石达开让部下收起武器,打开营门,让杨小山等人进入自己的营地。
因为长途跋涉,石达开部的确需要休整,这三天他们也在山上采果子,打野兽筹备了一些粮草。
但正是这三天,骆秉章带领的清军也赶到了对岸,河水退潮了,但清兵也来了。石达开的运气真是太差了。
石达开硬着头皮,让数十只木筏一字排开,每只木筏数十人,强攻对岸。
清军的大炮也一字排开,装着铁丸、石头子的木炮,无需瞄准,一股脑对着水面喷射,毫无防御的木筏被打得稀烂,且人只要一入水就被水流冲得好远,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数千太平军将士在强攻中牺牲。
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带的两个土司,看出了石达开的困境,原本已经收了石达开过路费的他们,又拿了骆秉章的好处费,变了脸,反过来攻击石达开。
土司是没有是非对错的概念,他们信奉的原则就是谁给的好处多就听谁的。
骆秉章的银子给得多,而且同意只要消灭石达开,石达开的钱全归他们。这些土司一比较,当然是给骆秉章办事划算。
当地土司岭承恩攻占了察罗河东岸的洗马姑据点,然后渡到河东攻占了太平军的新场据点,切断了石达开唯一的退路。
而另一名土司则带着番人封堵了石达开西面的松林河,配合清军对石达开进行合围。在这里石达开又损失了几千名兄弟。
太平军反复损失消耗,而清军的包围网越收越紧,土司岭承恩趁着石达开着急渡河,在夜间偷袭马鞍山得手,这一下石达开的采食地又没有了。那个时代山上野果野味还是不少的,周围虽然没有村庄人家,但靠山吃山,太平军还能支撑一段时间,马鞍山一丢,石达开感觉套在脖子上的绳已经勒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石达开英雄一辈子,却被活活困死在这小小的紫打地,英雄无用武之地,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粮食供应越来越少。
面对这样的危局,石达开不得不底下高贵的头,他写了一封信用箭射过去,开口哀求王应元,只要让开一条路,愿意出价千两白银买路钱,是过去的三倍,还许愿将来太平天国打下江山,给他加官进爵。
对另外一个土司岭承恩,他也写信请求他们不要攻得太急,愿意给钱让他们手下留情,别一直追着自己打。
这两封信可以说石达开彻底放下了自己面子,换做以前,这两小小土司,根本是自己看不上眼的。但此时此刻,石达开已经没有了谈判的本钱。
两名土司也不傻,拿了你石达开的钱,放你走,清廷那边的钱就拿不到了。如果在这里消灭你石达开,不但有清廷的奖励,你石达开的钱也跑不掉,还是归自己。
石达开的哀求不但没有让土司们收手,反而让他们看出石达开已经支撑不住了,于是攻击得更紧了。
在紫打地这极度困难的一个月,石达开手下死得死,逃得逃,投降的投降,最后只有六千多名老兄弟还无怨无悔地跟着他。这些人中很多都是从广西就一直跟着他征战四方,不少人年纪还比石达开大,他们对翼王是绝对的忠诚。
于是让人不忍的一幕发生了,因为没有的多余的粮食,且清军大军就在眼前,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死亡就在眼前。石达开的妻子和两名妾氏为了不拖累他,避免落入清军之手受到凌辱,主动投大渡河水自杀。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伤员,家眷开始三五成群,走向大渡河,任河水把他们冲到未知的远方,石达开部这支太平军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
“小王爷,发匪的覆灭已经近在眼前,你又何必犯险去劝他们投降呢?”骆秉章拦着杨小山,不让他去劝降。
“骆总督,正是发匪已经无路可逃了,为什么不让胜利更圆满呢?更何况困兽犹斗,咱们要消灭他们,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刚刚达到这里的杨小山得知石达开还在对岸,松了一口气,幸好自己及时赶来。于是提出劝降石达开部。
“话是这么说,但这剩下的这几千发匪都是老贼了,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他们是铁了心跟朝廷作对,怕是不会投降的。”骆秉章摇摇头,他策反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意志松动的人早被自己策反了。
“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骆总督,这里到底是我说得算,还是你说的算?你是不是觉得先帝刚走,太后的懿旨你可以不遵守呢?”杨小山急了,搬出太后来压骆秉章。
骆秉章一听冷汗顿时下来了,顾命八大臣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这两宫太后不好惹,自己只不过是一名总督,眼前这位杨小山又是个浑不吝,说拿人就拿人,自己还是躲着点好,于是低头道:“下官是担心钦差大人的安危,既然小王爷已经拿定主意,下官这就准备船只和护卫,护送您去对岸。”
于是杨小山乘着打白旗的木船在数十名卫兵的护卫下来到石达开的营地。
“翼王,别听清妖的鬼话,他们是想欺骗我们,一旦我们放下武器就被他们杀了。干脆拿下这个清妖大官,和他们拼了。”听到杨小山旁边卫兵叫喊劝降,翼王的部下嚷开了。
“对对对,他们竟然敢在我们营地口来动摇军心,一定干掉这些该死的清妖!”剩下的太平军老兄弟都是一心求战,即使是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但此刻的石达开心里更装着手下这些老兄弟的性命,妻妾们的自杀让他悲痛不已,使得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想用自己的性命和清军做交易,让手下的兄弟们能留一条活命。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放他们进来,听听他们说什么?”石达开让部下收起武器,打开营门,让杨小山等人进入自己的营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