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64 第五十九章李治的手段在九天之上
- 765 第六十章甩锅大法
- 766 第六十一章给李弘腾出战场
- 767 第六十二章毒龙出洞
- 768 第六十三章复盘
- 769 第六十四章老臣心
- 770 第六十四章让石头飞的更远更高的法子
- 771 第六十五章牛刀小试
- 772 第六十七章二三子戏于军前(前面的章节重复了)
- 773 第六十八章布局天元
- 774 第六十九章一蓑烟雨任平生
- 775 第七十章永无止境的斗争
- 776 第七十一章没有情感的木头人
- 777 第七十二章被嫌弃的李治
- 778 第七十三章长安富,不知数!
- 779 第七十四章李敬玄的奇思妙想
- 780 第七十五章虎老雄风在
- 781 第七十六章跳出三界外,看啥都清楚
- 782 第七十七章虫草神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 783 第七十八章纷至沓来
- 784 第七十九章背后总是有交易
- 785 第八十章对不起,这句话太恶毒了
- 786 第八十一章 时光是最好的催化剂
- 787 第八十五章红尘世界
- 788 第八十八章当官其实很难
- 789 第八十九章正气盈门
- 790 第八十六章改造谁,都不如改造官员
- 791 第八十七章攻心为上
- 792 第九十二章我很不安
- 793 第九十三章谁都别想痛快
- 794 第九十四章暴虎冯河
- 795 第九十五章不是你,又该是谁呢
- 796 第九十六章最不可信的人言啊
- 797 第九十七章李氏公主没好的
- 798 第九十七章还不清的女儿债
- 799 第九十八章知行合一才好
- 800 第九十九章身陷泥潭
- 801 第一百章视角不同就有差异
- 802 第一零一章周兴来了
- 803 第一零二章各过各的
- 804 第一零三章刀下留人
- 805 第一零四章毫无底线可言的李治
- 806 第一零五章李绩的老骥伏枥
- 807 第一零六章信任是一种冒险
- 808 第一零七章谁是消息最灵通的人
- 809 第一零八章粮食哪里去了
- 810 第一〇九章大浪滔天
- 811 第一一零章天命所归是假象
- 812 第一一一章没人愿意真正为国家考虑
- 813 第一一二章雪上空留马行处
- 814 第一一三章穷?是一种现象
- 815 第一一四章大局面下的小确幸
- 816 第一一五章不可偏私
- 817 第一一六章 乌合之众的好处
- 818 第一一七章十八般武艺
- 819 第一一八章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 820 第一一九章明见万里的李治
- 821 第一二零章不要追根问底
- 822 第一二一章 都是你的错
- 823 第一二二章这才是皇帝李治
- 824 第一二三章我不是酷吏
- 825 第一二四章欲壑难填
- 826 第一二五章周兴,农家兴盛的希望!
- 827 第一二六章天下第一人
- 828 第一二七章天无三日晴
- 829 第一二八章如何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傻子?
- 830 第一二九章都是有志向的人
- 831 第一三零章脏唐臭汉名不虚传
- 832 第一三一章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 833 第一三二章龙种,贱种?
- 834 第一三三章世上哪来的什么大丈夫
- 835 第一三四章有眼不识金镶玉
- 836 第一三五章李氏手足相残的传统
- 837 第一三六章无处不在的太子教
- 838 第一三七章真不真的无所谓
- 839 第一三八章如何反向操作?
- 840 第一三九章决水灌大梁
- 841 第一四零章一心为公的云初
- 842 第一四一章牛不喝水强按头
- 843 第一四二章人间显圣,这不可能
- 844 第一四三章自由的蝼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八章布局天元
第六十八章布局天元
两位领导友好的切磋完毕,阅兵还是要继续的,身为地方领导,云初自然也是跟着领导团一起检阅大军。
对于这群府兵们来说,这辈子能见一次太子,实在是太难得了,可是,在云初跟在太子与薛仁贵身后准备当背景板的时候,云初忽然发现,底下的府兵们看他的眼神明显比看太子跟薛仁贵的眼神更加炽热。
人家阅兵,云初当然没有发言的余地,只是跟着十六卫的将军们一起朝礼毕的府兵们行插手礼,就算是结束。
古代领导视察军营,跟后世领导视察,慰问军营没有任何的差别。
无非是检查府兵们的衣着,住宿环境,伙食好坏,以及例行询问刚刚抵达军营的府兵是否对军营里的一切满意,有没有想家。
当然,府兵们也很听话,就算被薛仁贵操练的很惨,还有好多人被操练死了,大家的回答还是很满意,满意薛大将军,满意将军,满意都尉,满意校尉,满意团长,满意旅帅,满意队正……
云初听得很仔细,看的也很清楚,如果说之前的那些满意属于基操性质的回答,那么,满意军营伙食,那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满意。
为了让府兵们更加满意一点,云初就从太子那里讨来了那头野牦牛,让伙夫把牛杀掉,供应今晚的晚饭,算是太子对将士们的赏赐。
那头牛再大,也没办法满足好几万人的胃口,没办法,就像霍去病在酒泉干的事情一样,把这头牛宰杀了,熬制成肉汤,或许够每人分一碗。
中午饭,自然就是在皇城里面的军营吃了,饭食不错,云初获得了满满一海碗的猪肉菜,跟两大碗糜子饭。
也就是太子的餐盘里才多了一只鸡,剩下的跟云初的饭食一个标准。
在云初的示意下,李弘端着自己的餐盘出来了,直奔军营府兵们的伙房。
此时,正好到了府兵们的吃饭时间,大锅的水煮白菜,大锅的水煮洋葱,大锅的圆白菜,当然也有更大锅的糜子添加了黑面制作的糁饭。
“长安军营里的饭食一向不错,至少,这里用的都是盐巴,也不怎么吃酸菜,盐菜,醋布更是不用,都是时鲜蔬菜,更难得的是军中一日吃三餐!”
云初瞅瞅这个能把猪食说成美味佳肴的将军,觉得这个家伙可能是一个人才。
皇城军营每日里采购多少肉食,蔬菜,粮食其实都是有数的,也是万年县跟长安县必须优先保障的。
明明在优先保障名单里,每日还有猪二十口,羊五十只,鲜鱼五百斤,豆腐两千斤,各色调料一百斤,哪怕是价格昂贵的胡椒,也有五十斤的供应量。
但是,在府兵们的伙食里,云初没有找到半点肉星星,用大马勺挖了一口菜汤尝了一下,发现除过咸味就是辣味,再没有别的味道。
不过,在看了自己那满满一碗肉菜,他也就明白长安城给军队供应的好东西哪里去了。
一碗菜,半碗肉,肉是肥腻腻的白肉,菜是用荤油炒过的辣椒,洋葱,圆白菜。
李弘笑吟吟的将自己手上的那只鸡撕扯成小小的肉条,丢进了府兵们吃的大锅里。
又把自己那一碗几乎全是肉的菜倒进大锅里一顿搅拌,然后再给自己挖了一大碗已经分不清内容的饭食。
云初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一边跟府兵笑吟吟的说话,亲切的问人家是哪里来参上的府兵,还一个劲的询问人家娶了婆娘没有,生没生娃子。
太子李弘端着他的碗去了一处府兵营地,准备跟府兵们一起用餐。
云初当然要紧紧的跟上,只是他只挖了一大碗糜子黑面糁饭,给糁饭上弄了不少从薛仁贵大帐里弄来的油泼辣子,这就让他的这碗饭好像是黑山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火焰。
这个时候说人家当将军的在贪污,克扣了府兵的口粮这种事就显得很不合时宜。
他云初能在辽东,西域战场上做到跟府兵们同食,不代表他就有权力要求所有的将军们都跟他一样。
大军在外,便是一架赚钱的机器,回到长安,就只能给啥吃啥了。
至少,在这里,虽然饭菜不好吃,却是管够的。
李弘喜欢到处转着看府兵们吃饭,看到有的府兵把饭吃完了,就会把自己一口没吃的饭食拨到府兵碗中,这个时候年轻的府兵们就会感激的热泪盈眶,云初却是知晓的,李弘的嘴巴一向很挑,要他吃这里的猪食,不如杀了他算了。
“小人是从延州过来的府兵,在延州,小人的家境也算是上等人家,可是呢,直到参上来到长安,小人才第一次吃到了一整年的干饭,还管够,更不要说,还有吃不完的菜蔬……”
“咦?延州也属于关中地域,既然说是上等人家,怎么就连干饭都没有?”
李弘虽然不是那种能说出何不食肉糜的主,他在晋昌坊玩耍着长大的,小时候的事情记不得了,从记事起晋昌坊就没有任何关于饥饿的记忆。
而晋昌坊的坊民,也是他当时能接触到的最下层的百姓。
说话的府兵也算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府兵,连忙解释道:“一日两餐,忙时吃干,闲暇时期就喝粥,这喝粥啊还有讲究,有厚粥,稠粥,稀粥,喝稀粥不顶饱,加上不用干活,大家伙多数都躺着,这样饿得慢。”
李弘道:“上户人家都是如此,那么,下户人家该如何生活呢?
他们为何不去做工挣一些工钱呢?”
老府兵叹口气道:“一整年里,每天都在四处抓挠吃食,光是喂养肚子,就已经使尽全身力气了,哪有多余的力气去挣钱,再说了,延州那地方,也没有多少能挣钱的门路……”
云初知道,老府兵是在掩藏着说的,延州那个地方地域广袤,可是,没水啊,种点粮食就靠天吃饭呢,跟富饶的长安没法比。
以前就没办法比,现在,更加的没办法比了,在延州,绝大多数的人仅仅是活着,只有在长安,他们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人的快乐。
大唐百姓一般是不离开家门的,很多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家门百里之外。
能离开家来长安的人,只有生意做的很大的本地商贾,再者就是来参上的府兵们。
云初已经看惯了的长安,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堂,真正的天堂。
李弘最后不说话了,还努力的吃了两口府兵们的餐食,尽管把脸憋得通红,他终究是吃下去了。
薛仁贵明显对府兵们目前吃用非常的不满,不是说府兵们的吃食不好,在他看来,是太好了,好的过份了。
很多府兵来到长安参上之后,养肥了,这群人整天最关心的就是何时吃饭,吃什么饭,最盼望的就是过节,因为,只要过节,他们的餐盘里就有肉!
薛仁贵自己就是从贞观年间的大头兵起来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带着一群饿狼去作战,而不是带着一群肥猪去作战。
府兵们的收益一定要来自战场,来自于缴获,来自于敌人的人头,而不是来自于勤劳的干活。
李弘觉得薛仁贵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在亲自品尝了府兵们的饭食之后,他又觉得再差的话,有些不人道。
而云初的看法跟薛仁贵南辕北辙,他认为在火药弹跟火油弹已经出现的状况下,府兵们的脑子应该比凶残更加重要一些,尤其是像薛仁贵那种用贫穷压榨出来的凶残。
他甚至认为,如果让他统领一支吃的很饱,且能认识一些字的军队,并且按照他的意愿装备的军队,弄死薛仁贵以及他的部下,就像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对此薛仁贵完全不认同,并且叫嚣着要拉出来一支军队比一比。
对此,云初嗤之以鼻。
回到东宫的李弘,将今日在军营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许敬宗,并且把云初与薛仁贵之间的贫富军队的差异一并告知了许敬宗。
许敬宗对云初跟薛仁贵之间的纠纷视而不见,却阴森森的对李弘道:“英公要干什么?”
李弘也没有瞒着,告诉许敬宗,云初关于英公之所以这样做的一些猜想。
许敬宗听完之后,轻叹一声道:“日暮途穷,倒行逆施,看来,李绩没有多少日子了。”
李弘不解的道:“孤王见英公的时候,看他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的,应该不至于吧。”
许敬宗嘿嘿冷笑道:“李绩擅长医药之道,还曾经编纂了《唐本草》与《脉经》,属于我大唐以为隐藏很深的名医,他对自己身体的好坏应该有一个很确切的把握。
这老匹夫一向珍惜羽毛,现在之所以会干出这种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事情,那只有一个原因,他,快要死了。
以他的老谋深算,谋划一件事的时候,从不期望立刻见效,而是从容布局,细致谋划。
如果所谋者大,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所谋者小,也需要三年时间。
因此,老夫推断,李绩老匹夫剩下的寿命,绝对不会超过五年。
老夫现在也很好奇,这个老匹夫到底要干啥?”
李弘诧异的道:“英公老迈,徐敬业志大才疏,应该弄不出什么大事来吧,你还是帮孤王想一下,云初与薛仁贵之争吧?”
许敬宗抬头瞅着李弘道:“是什么样的错觉,让殿下如此的小觑李绩?
是他这些年闭门不出,还是他满头的白发,就让殿下以为此人已经老的不中用了?”
对于这群府兵们来说,这辈子能见一次太子,实在是太难得了,可是,在云初跟在太子与薛仁贵身后准备当背景板的时候,云初忽然发现,底下的府兵们看他的眼神明显比看太子跟薛仁贵的眼神更加炽热。
人家阅兵,云初当然没有发言的余地,只是跟着十六卫的将军们一起朝礼毕的府兵们行插手礼,就算是结束。
古代领导视察军营,跟后世领导视察,慰问军营没有任何的差别。
无非是检查府兵们的衣着,住宿环境,伙食好坏,以及例行询问刚刚抵达军营的府兵是否对军营里的一切满意,有没有想家。
当然,府兵们也很听话,就算被薛仁贵操练的很惨,还有好多人被操练死了,大家的回答还是很满意,满意薛大将军,满意将军,满意都尉,满意校尉,满意团长,满意旅帅,满意队正……
云初听得很仔细,看的也很清楚,如果说之前的那些满意属于基操性质的回答,那么,满意军营伙食,那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满意。
为了让府兵们更加满意一点,云初就从太子那里讨来了那头野牦牛,让伙夫把牛杀掉,供应今晚的晚饭,算是太子对将士们的赏赐。
那头牛再大,也没办法满足好几万人的胃口,没办法,就像霍去病在酒泉干的事情一样,把这头牛宰杀了,熬制成肉汤,或许够每人分一碗。
中午饭,自然就是在皇城里面的军营吃了,饭食不错,云初获得了满满一海碗的猪肉菜,跟两大碗糜子饭。
也就是太子的餐盘里才多了一只鸡,剩下的跟云初的饭食一个标准。
在云初的示意下,李弘端着自己的餐盘出来了,直奔军营府兵们的伙房。
此时,正好到了府兵们的吃饭时间,大锅的水煮白菜,大锅的水煮洋葱,大锅的圆白菜,当然也有更大锅的糜子添加了黑面制作的糁饭。
“长安军营里的饭食一向不错,至少,这里用的都是盐巴,也不怎么吃酸菜,盐菜,醋布更是不用,都是时鲜蔬菜,更难得的是军中一日吃三餐!”
云初瞅瞅这个能把猪食说成美味佳肴的将军,觉得这个家伙可能是一个人才。
皇城军营每日里采购多少肉食,蔬菜,粮食其实都是有数的,也是万年县跟长安县必须优先保障的。
明明在优先保障名单里,每日还有猪二十口,羊五十只,鲜鱼五百斤,豆腐两千斤,各色调料一百斤,哪怕是价格昂贵的胡椒,也有五十斤的供应量。
但是,在府兵们的伙食里,云初没有找到半点肉星星,用大马勺挖了一口菜汤尝了一下,发现除过咸味就是辣味,再没有别的味道。
不过,在看了自己那满满一碗肉菜,他也就明白长安城给军队供应的好东西哪里去了。
一碗菜,半碗肉,肉是肥腻腻的白肉,菜是用荤油炒过的辣椒,洋葱,圆白菜。
李弘笑吟吟的将自己手上的那只鸡撕扯成小小的肉条,丢进了府兵们吃的大锅里。
又把自己那一碗几乎全是肉的菜倒进大锅里一顿搅拌,然后再给自己挖了一大碗已经分不清内容的饭食。
云初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一边跟府兵笑吟吟的说话,亲切的问人家是哪里来参上的府兵,还一个劲的询问人家娶了婆娘没有,生没生娃子。
太子李弘端着他的碗去了一处府兵营地,准备跟府兵们一起用餐。
云初当然要紧紧的跟上,只是他只挖了一大碗糜子黑面糁饭,给糁饭上弄了不少从薛仁贵大帐里弄来的油泼辣子,这就让他的这碗饭好像是黑山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火焰。
这个时候说人家当将军的在贪污,克扣了府兵的口粮这种事就显得很不合时宜。
他云初能在辽东,西域战场上做到跟府兵们同食,不代表他就有权力要求所有的将军们都跟他一样。
大军在外,便是一架赚钱的机器,回到长安,就只能给啥吃啥了。
至少,在这里,虽然饭菜不好吃,却是管够的。
李弘喜欢到处转着看府兵们吃饭,看到有的府兵把饭吃完了,就会把自己一口没吃的饭食拨到府兵碗中,这个时候年轻的府兵们就会感激的热泪盈眶,云初却是知晓的,李弘的嘴巴一向很挑,要他吃这里的猪食,不如杀了他算了。
“小人是从延州过来的府兵,在延州,小人的家境也算是上等人家,可是呢,直到参上来到长安,小人才第一次吃到了一整年的干饭,还管够,更不要说,还有吃不完的菜蔬……”
“咦?延州也属于关中地域,既然说是上等人家,怎么就连干饭都没有?”
李弘虽然不是那种能说出何不食肉糜的主,他在晋昌坊玩耍着长大的,小时候的事情记不得了,从记事起晋昌坊就没有任何关于饥饿的记忆。
而晋昌坊的坊民,也是他当时能接触到的最下层的百姓。
说话的府兵也算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府兵,连忙解释道:“一日两餐,忙时吃干,闲暇时期就喝粥,这喝粥啊还有讲究,有厚粥,稠粥,稀粥,喝稀粥不顶饱,加上不用干活,大家伙多数都躺着,这样饿得慢。”
李弘道:“上户人家都是如此,那么,下户人家该如何生活呢?
他们为何不去做工挣一些工钱呢?”
老府兵叹口气道:“一整年里,每天都在四处抓挠吃食,光是喂养肚子,就已经使尽全身力气了,哪有多余的力气去挣钱,再说了,延州那地方,也没有多少能挣钱的门路……”
云初知道,老府兵是在掩藏着说的,延州那个地方地域广袤,可是,没水啊,种点粮食就靠天吃饭呢,跟富饶的长安没法比。
以前就没办法比,现在,更加的没办法比了,在延州,绝大多数的人仅仅是活着,只有在长安,他们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人的快乐。
大唐百姓一般是不离开家门的,很多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家门百里之外。
能离开家来长安的人,只有生意做的很大的本地商贾,再者就是来参上的府兵们。
云初已经看惯了的长安,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堂,真正的天堂。
李弘最后不说话了,还努力的吃了两口府兵们的餐食,尽管把脸憋得通红,他终究是吃下去了。
薛仁贵明显对府兵们目前吃用非常的不满,不是说府兵们的吃食不好,在他看来,是太好了,好的过份了。
很多府兵来到长安参上之后,养肥了,这群人整天最关心的就是何时吃饭,吃什么饭,最盼望的就是过节,因为,只要过节,他们的餐盘里就有肉!
薛仁贵自己就是从贞观年间的大头兵起来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带着一群饿狼去作战,而不是带着一群肥猪去作战。
府兵们的收益一定要来自战场,来自于缴获,来自于敌人的人头,而不是来自于勤劳的干活。
李弘觉得薛仁贵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在亲自品尝了府兵们的饭食之后,他又觉得再差的话,有些不人道。
而云初的看法跟薛仁贵南辕北辙,他认为在火药弹跟火油弹已经出现的状况下,府兵们的脑子应该比凶残更加重要一些,尤其是像薛仁贵那种用贫穷压榨出来的凶残。
他甚至认为,如果让他统领一支吃的很饱,且能认识一些字的军队,并且按照他的意愿装备的军队,弄死薛仁贵以及他的部下,就像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对此薛仁贵完全不认同,并且叫嚣着要拉出来一支军队比一比。
对此,云初嗤之以鼻。
回到东宫的李弘,将今日在军营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许敬宗,并且把云初与薛仁贵之间的贫富军队的差异一并告知了许敬宗。
许敬宗对云初跟薛仁贵之间的纠纷视而不见,却阴森森的对李弘道:“英公要干什么?”
李弘也没有瞒着,告诉许敬宗,云初关于英公之所以这样做的一些猜想。
许敬宗听完之后,轻叹一声道:“日暮途穷,倒行逆施,看来,李绩没有多少日子了。”
李弘不解的道:“孤王见英公的时候,看他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的,应该不至于吧。”
许敬宗嘿嘿冷笑道:“李绩擅长医药之道,还曾经编纂了《唐本草》与《脉经》,属于我大唐以为隐藏很深的名医,他对自己身体的好坏应该有一个很确切的把握。
这老匹夫一向珍惜羽毛,现在之所以会干出这种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事情,那只有一个原因,他,快要死了。
以他的老谋深算,谋划一件事的时候,从不期望立刻见效,而是从容布局,细致谋划。
如果所谋者大,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能有所成就,所谋者小,也需要三年时间。
因此,老夫推断,李绩老匹夫剩下的寿命,绝对不会超过五年。
老夫现在也很好奇,这个老匹夫到底要干啥?”
李弘诧异的道:“英公老迈,徐敬业志大才疏,应该弄不出什么大事来吧,你还是帮孤王想一下,云初与薛仁贵之争吧?”
许敬宗抬头瞅着李弘道:“是什么样的错觉,让殿下如此的小觑李绩?
是他这些年闭门不出,还是他满头的白发,就让殿下以为此人已经老的不中用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