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81 第七十六章跳出三界外,看啥都清楚
- 782 第七十七章虫草神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 783 第七十八章纷至沓来
- 784 第七十九章背后总是有交易
- 785 第八十章对不起,这句话太恶毒了
- 786 第八十一章 时光是最好的催化剂
- 787 第八十五章红尘世界
- 788 第八十八章当官其实很难
- 789 第八十九章正气盈门
- 790 第八十六章改造谁,都不如改造官员
- 791 第八十七章攻心为上
- 792 第九十二章我很不安
- 793 第九十三章谁都别想痛快
- 794 第九十四章暴虎冯河
- 795 第九十五章不是你,又该是谁呢
- 796 第九十六章最不可信的人言啊
- 797 第九十七章李氏公主没好的
- 798 第九十七章还不清的女儿债
- 799 第九十八章知行合一才好
- 800 第九十九章身陷泥潭
- 801 第一百章视角不同就有差异
- 802 第一零一章周兴来了
- 803 第一零二章各过各的
- 804 第一零三章刀下留人
- 805 第一零四章毫无底线可言的李治
- 806 第一零五章李绩的老骥伏枥
- 807 第一零六章信任是一种冒险
- 808 第一零七章谁是消息最灵通的人
- 809 第一零八章粮食哪里去了
- 810 第一〇九章大浪滔天
- 811 第一一零章天命所归是假象
- 812 第一一一章没人愿意真正为国家考虑
- 813 第一一二章雪上空留马行处
- 814 第一一三章穷?是一种现象
- 815 第一一四章大局面下的小确幸
- 816 第一一五章不可偏私
- 817 第一一六章 乌合之众的好处
- 818 第一一七章十八般武艺
- 819 第一一八章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 820 第一一九章明见万里的李治
- 821 第一二零章不要追根问底
- 822 第一二一章 都是你的错
- 823 第一二二章这才是皇帝李治
- 824 第一二三章我不是酷吏
- 825 第一二四章欲壑难填
- 826 第一二五章周兴,农家兴盛的希望!
- 827 第一二六章天下第一人
- 828 第一二七章天无三日晴
- 829 第一二八章如何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傻子?
- 830 第一二九章都是有志向的人
- 831 第一三零章脏唐臭汉名不虚传
- 832 第一三一章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 833 第一三二章龙种,贱种?
- 834 第一三三章世上哪来的什么大丈夫
- 835 第一三四章有眼不识金镶玉
- 836 第一三五章李氏手足相残的传统
- 837 第一三六章无处不在的太子教
- 838 第一三七章真不真的无所谓
- 839 第一三八章如何反向操作?
- 840 第一三九章决水灌大梁
- 841 第一四零章一心为公的云初
- 842 第一四一章牛不喝水强按头
- 843 第一四二章人间显圣,这不可能
- 844 第一四三章自由的蝼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六章改造谁,都不如改造官员
第八十六章改造谁,都不如改造官员
贺兰敏之认为李贤这个孩子最缺少的就是野心,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给这个孩子灌输一点野心出来。
他自己在羊同混了三年之后发现,与其在羊同当头人,当首领,不如在长安城当一个富。
以前的时候贺兰敏之认为大丈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与其在长安憋屈的活着,不如去外边广袤的大地上去当一个自由自在的王。
几年下来之后,贺兰敏之已经不这么想了,在吐蕃当王,最让他感到愉悦的就是可以随便杀人,可以为所欲为,可是呢,杀人杀的无趣了,为所欲为也不能带给他愉悦的时候,他就总是会梦见长安。
在羊同当一个小王又如何呢?
一出门就能看见脏的不像人,瘦弱的不像人,愚蠢的不像人的奴隶。
欺负这样的人对于贺兰敏之这个自付高贵的人来说毫无意义。
带着这样的一群人四处征战,目标只能是周边同一部族的同样贫穷肮脏的部落,两群同样给脸上涂满泥巴的人厮杀在一起的时候,那模样就像是两个野猪群在打架。
打输了啥都没有,打赢了,同样没有多少东西,最多能获得一些牛羊跟粮食,而这些东西是那些失败者的为数不多可以赖以活命的东西。
之所以说打赢了啥都没有,是因为失败者会成为你的奴隶,既然是你的奴隶了,就要给他们饭吃,很多时候,战利品还不够他们的口粮的。
以前,劫掠大唐是一個一本万利的买卖,用一群牲口的生命从唐人那里得到多余的粮食跟物资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现在,出来抢劫一次,就会被唐军杀的屁滚尿流,即便是这样,唐军还不会放过他们,继续追杀,割人头....
唐军把不多的敢于挑战大唐的吐蕃人都当成军功对待,这是目前,唐军为数不多可以获得军功的机会。
为了获得军功,大唐边军们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吐蕃人不敢下来抢劫了,他们就故意弄很多粮食,财货引诱吐蕃人下来抢劫。
等贪婪的吐蕃人从高处下来了,他们再大军合围,把所有的吐蕃人通通弄成军功。
吐蕃人上了几次当之后,就不怎么敢下山了,那些边军们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大群美女,一堆堆的银钱,让吐蕃人觉得就算被杀也值得抢劫一次......
然后,又被大唐边军合围,美女没有碰到,银钱没有拿到,自家的人头倒是成了人家的军功。
这样的经历多了,吐蕃人就不肯下山了,就算唐人拿出更好的东西来诱骗他们,他们也岿然不动。
没办法,吐蕃人不下来,唐军对于军功的渴望又没有边际,于是,唐人们就试探着上山,上高原.....
以前大家都拿着刀子相互砍的时候,吐蕃人凭借着悍不畏死的决心还能跟唐军打一个有胜有负的场面,自从唐人开始大规模使用雷火弹跟火油弹之后,吐蕃人就再也没有胜利过。
唐军所到之地,虽然不能说是寸草不留,却也是鸡犬不留的下场。
现如今,除过一些跟唐人交好的部族通过跟唐人贸易,可以下山,下高原之外,即便是原本靠近唐人的部族也搬迁去了更加荒凉,寒冷的高处。
这就导致大唐与吐蕃之间,有老大的一片无人区。
论钦陵带着大军穿越了昆仑孔道打算去西域碰碰运气,结果,才出昆仑孔道,不等与裴行检的安西军交锋,就遇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暴风雪,十亭人马冻死了将近七成,不得已在脱困之后,就带着剩余的人马直奔大小勃律。没想到这一次竟然给吐蕃人闯出来一条新的生路。
论钦陵突然发现,自己在大小勃律属于无敌的存在.
贺兰敏之离开小勃律来大唐的时候,听说论钦陵他们正在讨论如何灭掉泥婆罗这个国家。
虽然泥婆罗的尺尊老公主不同意,可是大唐的文成公主却是大力支持,暴躁的论赞婆砍掉了尺尊公主的一条手臂,尺尊公主还是不肯帮他们给泥婆罗的王写信骗开泥婆罗的靠近吐蕃的一个关卡。
贺兰敏之觉得很没有意思,只要论赞婆一直砍下去,尺尊公主迟早都会答应的。
泥婆罗的王很容易对付,就是泥婆罗国的佛门真的很强大,而泥婆罗的财富的六成以上都在寺庙里,论钦陵他们想要在泥婆罗有所收获,必然会跟佛门起冲突,也同样会跟吐蕃境内的佛门起冲突。
想到这些事情,贺兰敏之就觉得索然无味,跟长安比起来,泥婆罗啥都不算.
贺兰敏之也想要长安。
李敬玄一行人终于要离开长安了,大明宫,兴庆宫还没有修建完毕,太极宫这边又过于潮热,确实不适合皇帝过来养病,更何况,明年开春,皇帝就要去山东封禅泰山,从长安走不合适。
就在这段时间里,有几个年轻人快马赶到了长安。
这些年轻人在长安四处乱窜了五六天之后,又在李敬玄他们居住的馆舍里沉寂了三天,这才在李敬玄跟东台侍郎魏东城的带领下直奔万年县衙门。
因为事前已经有过沟通,所以,李敬玄他们到来的时候,温柔,米主簿以及长安县的孙主簿也在。
李敬玄见屋子里的人都是必须知晓此事的人,就从怀里掏出一沓子官员告身放在云初面前道:“中枢,宰相,两台,门下,吏部,已经核验过了,都是难得一见的年轻俊杰,就看宇初如何安排了。”
云初数一数告身,发现竟然有十五张之多,也没有挑剔,直接伸手道:“进来十五个人,长安城就必须出去十五个人,你不能只往进来安排,不往外边升迁吧?”
魏东城从怀里掏出一沓子告身道:“六个县主簿,五个录事参军,七个八品转运使门下行走。这一次,老夫可是诚意满满。”
云初跟温柔翻检一下告身,就把告身分给了米主簿跟孙主簿。
如同魏东城所说,他们这一次为了把子侄安排进长安,真的是下了血本。
他们要的职位最高不过是一个主事,其余大部分人都属于长安掌固,这些职位上当然有人。
新人进来了,旧人就要离开,如果是平调,这些旧人打死都不会离开长安的,可是,现在,这些吏员有机会进入官身,愿意离开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总体上,对于长安城的吏员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这些年在长安当差,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余钱,可是呢,升迁就很难了,如果想要升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离开长安去外地做官。
云初沉默片刻对李敬玄道:“职位上有什么要求吗?
李敬玄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片,放在云初面前道:“这六个,请君侯格外关照一些。”云初笑道:“钱多事少的地方,还是钱少事多的地方,抑或是身负重责的地方?”
李敬玄摇摇头道:“君侯应该明白,他们来长安绝对不是为了区区一点钱财,更不是来这里享福的,只求君侯能让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
云初道:“那就从最底层干起,两年之后,就应该有能力就任你们希望他就任的职位,再过两年之后,他们就应该对长安是如何运转的,应该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知,那个时候,我想,他们应该不会再屈居长安为小吏了。”
魏东城道:“君侯想如何使唤他们?”
云初嘿嘿笑道:“既然这些青年才俊们来了,长安城的大牲口就可以歇歇了。
某家绝对会让这些青年才俊们日新,日日新,苟日新......”
对于云初要把这些年轻人往死里用的威胁,李敬玄跟魏东城没有任何担忧,相反,还有一些兴奋,上官折磨新来的小吏,一向是官场上的定例,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勘磨,还认为这是小吏通向未来的必经之路。这种戡磨他们也曾经经受过。
米主簿跟孙主簿已经开始制定升迁名单了,整整十八个人的升迁名单并不好拟定,需要从长计议。
倒是这些新来的小吏们很好安排,给他们一人安排一个师傅带着就成了。
至于人群里面的一个叫做刘珏的,还有一个魏冕的两个家伙,云初并没有给出优待,只是没有确定他们两人的工作,只要求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走遍长安的一百零八个坊市,以及下辖的七十六个里。
他们不仅仅要看,还要最后写出自己对长安坊市,里坊的基础认知报告出来。
半年时间其实是有一些赶的,对此,云初没有给出宽贷的时间,他觉得既然是年轻人,半年时间应该够了。
从万年县衙出来之后,李敬玄对魏东城道:“云初办事还是符合规矩的。”
魏东城道:“这是陛下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要求,原以为云初会把长安守的水泄不通,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一次性进入十五个前途远大的吏员,他却毫不在意,并且在安排上也没有刻意的打压,如果云初能够持之以恒的对待他们,以后,再有人说云初盘踞长安的话,老夫能把口水吐在他的脸上。”
李敬玄点点头道:“通过此事也能看的出来,云初以前之所以反对上边派人下来接手长安,完全是因为他是地方长官,希望能给他的部下求一个好一些的前程,身为上官来说,云初做的不错。”
魏东城笑道:“四年之后,我们还能再进二十个人,这已经在长安这座坚城上砸开了一个缺口。”
李敬玄摇摇头道:“不能等到四年,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两年后,就再进一批人。
无非是再给长安一些升迁名额也就是了,那些小吏们在长安,已经吃肥了,晋升官身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一件事。
如此,陛下也能更加的放心,云初这个长安副留守,将来就算是顶替刘仁轨成为真正的留守也没有大碍了,毕竟,他麾下只有一群流水的官。”
云初温柔送走了李敬玄回到官署的时候,两人相视一笑,一次有十八个成熟的长安吏员进入官身,这对长安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实在是太有利了。
他们离开长安,必定会按照自己最熟悉的长安模式来治理自己的新地盘,而十几年来的经验证明,想要一个地方富庶起来长安这一套绝对是可行的。
一群口袋里有钱,也见过大钱,并且知道如何弄干净钱的官员去了外地,给地方上带来的绝对是一股新风。
至于进来的人,云初,温柔都不会太在意,有才能,表现卓越的人会得到晋升,这在长安城已经是一条铁律了,并不会你属于那一派就有什么分别。
长安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他的运作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从上到下,人们已经认可了这一套运转方式,接受程度非常的高。
在政令畅通的情况下,不管是谁来,都只能按照固有的这一套模式去运转,如果想要强行扭转,就会在长安造成大乱,而这个后果,绝对不是某一个官员能承受的,即便是皇帝,也不会容忍长安这个钱袋子彻底的瘪掉。
至于官员,对于长安来说不过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个产品,不管以前是方的,圆的,扁的,抑或是八角形的,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人来到了长安就会被长安这座当今世上最先进的流水线给塑造成长安的模样。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他自己在羊同混了三年之后发现,与其在羊同当头人,当首领,不如在长安城当一个富。
以前的时候贺兰敏之认为大丈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与其在长安憋屈的活着,不如去外边广袤的大地上去当一个自由自在的王。
几年下来之后,贺兰敏之已经不这么想了,在吐蕃当王,最让他感到愉悦的就是可以随便杀人,可以为所欲为,可是呢,杀人杀的无趣了,为所欲为也不能带给他愉悦的时候,他就总是会梦见长安。
在羊同当一个小王又如何呢?
一出门就能看见脏的不像人,瘦弱的不像人,愚蠢的不像人的奴隶。
欺负这样的人对于贺兰敏之这个自付高贵的人来说毫无意义。
带着这样的一群人四处征战,目标只能是周边同一部族的同样贫穷肮脏的部落,两群同样给脸上涂满泥巴的人厮杀在一起的时候,那模样就像是两个野猪群在打架。
打输了啥都没有,打赢了,同样没有多少东西,最多能获得一些牛羊跟粮食,而这些东西是那些失败者的为数不多可以赖以活命的东西。
之所以说打赢了啥都没有,是因为失败者会成为你的奴隶,既然是你的奴隶了,就要给他们饭吃,很多时候,战利品还不够他们的口粮的。
以前,劫掠大唐是一個一本万利的买卖,用一群牲口的生命从唐人那里得到多余的粮食跟物资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现在,出来抢劫一次,就会被唐军杀的屁滚尿流,即便是这样,唐军还不会放过他们,继续追杀,割人头....
唐军把不多的敢于挑战大唐的吐蕃人都当成军功对待,这是目前,唐军为数不多可以获得军功的机会。
为了获得军功,大唐边军们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吐蕃人不敢下来抢劫了,他们就故意弄很多粮食,财货引诱吐蕃人下来抢劫。
等贪婪的吐蕃人从高处下来了,他们再大军合围,把所有的吐蕃人通通弄成军功。
吐蕃人上了几次当之后,就不怎么敢下山了,那些边军们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大群美女,一堆堆的银钱,让吐蕃人觉得就算被杀也值得抢劫一次......
然后,又被大唐边军合围,美女没有碰到,银钱没有拿到,自家的人头倒是成了人家的军功。
这样的经历多了,吐蕃人就不肯下山了,就算唐人拿出更好的东西来诱骗他们,他们也岿然不动。
没办法,吐蕃人不下来,唐军对于军功的渴望又没有边际,于是,唐人们就试探着上山,上高原.....
以前大家都拿着刀子相互砍的时候,吐蕃人凭借着悍不畏死的决心还能跟唐军打一个有胜有负的场面,自从唐人开始大规模使用雷火弹跟火油弹之后,吐蕃人就再也没有胜利过。
唐军所到之地,虽然不能说是寸草不留,却也是鸡犬不留的下场。
现如今,除过一些跟唐人交好的部族通过跟唐人贸易,可以下山,下高原之外,即便是原本靠近唐人的部族也搬迁去了更加荒凉,寒冷的高处。
这就导致大唐与吐蕃之间,有老大的一片无人区。
论钦陵带着大军穿越了昆仑孔道打算去西域碰碰运气,结果,才出昆仑孔道,不等与裴行检的安西军交锋,就遇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暴风雪,十亭人马冻死了将近七成,不得已在脱困之后,就带着剩余的人马直奔大小勃律。没想到这一次竟然给吐蕃人闯出来一条新的生路。
论钦陵突然发现,自己在大小勃律属于无敌的存在.
贺兰敏之离开小勃律来大唐的时候,听说论钦陵他们正在讨论如何灭掉泥婆罗这个国家。
虽然泥婆罗的尺尊老公主不同意,可是大唐的文成公主却是大力支持,暴躁的论赞婆砍掉了尺尊公主的一条手臂,尺尊公主还是不肯帮他们给泥婆罗的王写信骗开泥婆罗的靠近吐蕃的一个关卡。
贺兰敏之觉得很没有意思,只要论赞婆一直砍下去,尺尊公主迟早都会答应的。
泥婆罗的王很容易对付,就是泥婆罗国的佛门真的很强大,而泥婆罗的财富的六成以上都在寺庙里,论钦陵他们想要在泥婆罗有所收获,必然会跟佛门起冲突,也同样会跟吐蕃境内的佛门起冲突。
想到这些事情,贺兰敏之就觉得索然无味,跟长安比起来,泥婆罗啥都不算.
贺兰敏之也想要长安。
李敬玄一行人终于要离开长安了,大明宫,兴庆宫还没有修建完毕,太极宫这边又过于潮热,确实不适合皇帝过来养病,更何况,明年开春,皇帝就要去山东封禅泰山,从长安走不合适。
就在这段时间里,有几个年轻人快马赶到了长安。
这些年轻人在长安四处乱窜了五六天之后,又在李敬玄他们居住的馆舍里沉寂了三天,这才在李敬玄跟东台侍郎魏东城的带领下直奔万年县衙门。
因为事前已经有过沟通,所以,李敬玄他们到来的时候,温柔,米主簿以及长安县的孙主簿也在。
李敬玄见屋子里的人都是必须知晓此事的人,就从怀里掏出一沓子官员告身放在云初面前道:“中枢,宰相,两台,门下,吏部,已经核验过了,都是难得一见的年轻俊杰,就看宇初如何安排了。”
云初数一数告身,发现竟然有十五张之多,也没有挑剔,直接伸手道:“进来十五个人,长安城就必须出去十五个人,你不能只往进来安排,不往外边升迁吧?”
魏东城从怀里掏出一沓子告身道:“六个县主簿,五个录事参军,七个八品转运使门下行走。这一次,老夫可是诚意满满。”
云初跟温柔翻检一下告身,就把告身分给了米主簿跟孙主簿。
如同魏东城所说,他们这一次为了把子侄安排进长安,真的是下了血本。
他们要的职位最高不过是一个主事,其余大部分人都属于长安掌固,这些职位上当然有人。
新人进来了,旧人就要离开,如果是平调,这些旧人打死都不会离开长安的,可是,现在,这些吏员有机会进入官身,愿意离开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总体上,对于长安城的吏员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这些年在长安当差,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余钱,可是呢,升迁就很难了,如果想要升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离开长安去外地做官。
云初沉默片刻对李敬玄道:“职位上有什么要求吗?
李敬玄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片,放在云初面前道:“这六个,请君侯格外关照一些。”云初笑道:“钱多事少的地方,还是钱少事多的地方,抑或是身负重责的地方?”
李敬玄摇摇头道:“君侯应该明白,他们来长安绝对不是为了区区一点钱财,更不是来这里享福的,只求君侯能让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
云初道:“那就从最底层干起,两年之后,就应该有能力就任你们希望他就任的职位,再过两年之后,他们就应该对长安是如何运转的,应该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知,那个时候,我想,他们应该不会再屈居长安为小吏了。”
魏东城道:“君侯想如何使唤他们?”
云初嘿嘿笑道:“既然这些青年才俊们来了,长安城的大牲口就可以歇歇了。
某家绝对会让这些青年才俊们日新,日日新,苟日新......”
对于云初要把这些年轻人往死里用的威胁,李敬玄跟魏东城没有任何担忧,相反,还有一些兴奋,上官折磨新来的小吏,一向是官场上的定例,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勘磨,还认为这是小吏通向未来的必经之路。这种戡磨他们也曾经经受过。
米主簿跟孙主簿已经开始制定升迁名单了,整整十八个人的升迁名单并不好拟定,需要从长计议。
倒是这些新来的小吏们很好安排,给他们一人安排一个师傅带着就成了。
至于人群里面的一个叫做刘珏的,还有一个魏冕的两个家伙,云初并没有给出优待,只是没有确定他们两人的工作,只要求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走遍长安的一百零八个坊市,以及下辖的七十六个里。
他们不仅仅要看,还要最后写出自己对长安坊市,里坊的基础认知报告出来。
半年时间其实是有一些赶的,对此,云初没有给出宽贷的时间,他觉得既然是年轻人,半年时间应该够了。
从万年县衙出来之后,李敬玄对魏东城道:“云初办事还是符合规矩的。”
魏东城道:“这是陛下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要求,原以为云初会把长安守的水泄不通,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一次性进入十五个前途远大的吏员,他却毫不在意,并且在安排上也没有刻意的打压,如果云初能够持之以恒的对待他们,以后,再有人说云初盘踞长安的话,老夫能把口水吐在他的脸上。”
李敬玄点点头道:“通过此事也能看的出来,云初以前之所以反对上边派人下来接手长安,完全是因为他是地方长官,希望能给他的部下求一个好一些的前程,身为上官来说,云初做的不错。”
魏东城笑道:“四年之后,我们还能再进二十个人,这已经在长安这座坚城上砸开了一个缺口。”
李敬玄摇摇头道:“不能等到四年,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两年后,就再进一批人。
无非是再给长安一些升迁名额也就是了,那些小吏们在长安,已经吃肥了,晋升官身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一件事。
如此,陛下也能更加的放心,云初这个长安副留守,将来就算是顶替刘仁轨成为真正的留守也没有大碍了,毕竟,他麾下只有一群流水的官。”
云初温柔送走了李敬玄回到官署的时候,两人相视一笑,一次有十八个成熟的长安吏员进入官身,这对长安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实在是太有利了。
他们离开长安,必定会按照自己最熟悉的长安模式来治理自己的新地盘,而十几年来的经验证明,想要一个地方富庶起来长安这一套绝对是可行的。
一群口袋里有钱,也见过大钱,并且知道如何弄干净钱的官员去了外地,给地方上带来的绝对是一股新风。
至于进来的人,云初,温柔都不会太在意,有才能,表现卓越的人会得到晋升,这在长安城已经是一条铁律了,并不会你属于那一派就有什么分别。
长安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他的运作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从上到下,人们已经认可了这一套运转方式,接受程度非常的高。
在政令畅通的情况下,不管是谁来,都只能按照固有的这一套模式去运转,如果想要强行扭转,就会在长安造成大乱,而这个后果,绝对不是某一个官员能承受的,即便是皇帝,也不会容忍长安这个钱袋子彻底的瘪掉。
至于官员,对于长安来说不过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个产品,不管以前是方的,圆的,扁的,抑或是八角形的,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人来到了长安就会被长安这座当今世上最先进的流水线给塑造成长安的模样。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