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72 第三百六十一章钉子户
- 373 第三百六十二章社员大会
- 374 第三百六十三章根本矛盾
- 375 第三百六十四章 邓建国的收获
- 376 第三百六十五章治安拘留
- 377 第三百六十六章见招拆招
- 378 第三百六十七章赵波的发现
- 379 第三百六十八章事业起步
- 380 第三百六十九章我不和他玩了
- 381 第三百七十章连锁反应
- 382 第三百七十一章 细论村社干部
- 383 第三百七十二章夜谈
- 384 第三百七十三章 诸事繁多
- 385 第三百七十四章族谱
- 386 第三百七十五章两块石头
- 387 第三百七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
- 388 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脑袋是不是豆腐做的
- 389 第三百七十八章 李宁咏的新目标
- 390 第三百七十九章 果落牛口
- 391 第七百八十章 又谈心
- 392 第七百八十一章 张大炮的梦境
- 393 第三百八十二章 只会慢慢凋零
- 394 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论族谱
- 395 第三百八十四章 变化
- 396 第三百八十五章 命运的安排
- 397 第三百八十六章 权力和责任
- 398 第三百八十六章 紧急救援
- 399 第三百八十七章 紧急救援(二)
- 400 第三百八十八章 假的真记者
- 401 第三百八十九章 道歉还是斗争
- 402 第三百九十章 画风转变
- 403 第三百九十一章 未接的电话
- 404 第三百九十二章 土地问题
- 405 第三百九十三章 宋书记的交待
- 406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名挂职干部(一)
- 407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三名挂职干部(二)
- 408 第三百九十六章三名挂职干部(三)
- 409 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接挂职干部
- 410 第三百九十八章 旧人新事
- 411 第三百九十九章 女行百里母担心
- 412 第四百章 不同的夜话
- 413 第四百零一章 议事
- 414 第四百零二章 与晏琳谈工作
- 415 第四百零三章 与李宁咏吃饭
- 416 第四百零四章 各怀心思的酒战
- 417 第四百零五章 酒后战争
- 418 第四百零六章 真小人与牙印
- 419 第四百零七章 真要戒酒
- 420 第四百零八章 老友各不同
- 421 第四百零九章 打架的双方
- 422 第四百一十章 风波恶
- 423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战而下
- 424 第四百一十二章 王大侠
- 425 第四百一十三章 异数
- 426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阳州
- 427 第四百一十五章 林玥的惊讶
- 428 第四百一十六章 王桥之名
- 429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人相会
- 430 第四百一十八章 考察
- 431 第四百一十九章 汇报的方式
- 432 第四百二十章 抓好能办的事
- 433 第四百二十一章 病例来了
- 434 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推进
- 435 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先士卒
- 436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把手
- 437 第四百二十五章 内忧和外困
- 438 第四百二十六章 枪声
- 439 第四百二十七章 ******
- 440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谈
- 441 第四百二十九章 尘封往事
- 442 第四百三十章 定风波
- 443 第四百三十一章 化解壁垒
- 444 第四百三十二章 解除隔离
- 445 第四百三十三章 旧乡尖头鱼再现
- 446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
- 447 第四百三十五章 失忆
- 448 第四百三十六章 眼泪纵横
- 449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古典式爱情
- 450 第四百三十八章 调研
- 451 第四百三十九章 聊天
- 452 第四百四十章 夜查
- 453 第四百四十一章 暴雨将至
- 454 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话代价最小
- 455 第四百四十三章 磊落的心
- 456 第四百四十四章 房子涨多少
- 457 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机
- 458 第四百四十六章 肠胃的记忆
- 459 第四百四十七章 带锁的日记本
- 460 第四百四十八章 跑步
- 461 第四百四十九章 检查大鹏矿
- 462 第四百五十章 不是冤家不碰头
- 463 第四百五十一章 黄瓜和啤酒瓶
- 464 第四百五十二章 惊雷
- 465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速之客
- 466 第四百五十四章 简单的三角关系
- 467 第四百五十五章 四人夜聚
- 468 第四百五十六章 牵猪捉鸡
- 469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不给补助我家就不搬
- 470 第四百五十八章 什么时候吃喜糖
- 471 第四百五十九章 礼物
- 472 第四百六十章 重逢的歌声
- 473 第四百六十一章 求婚
- 474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地颤抖
- 475 第四百六十三章 又要地震
- 476 第四百六十四章 这是我的未婚妻
- 477 第四百六十五章 组织处理
- 478 第四百六十六章 绝不估息
- 479 第四百六十七章 暗洞里的尖头鱼
- 480 第四百六十八章 结婚
- 481 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是结尾的结尾
- 482 《静州往事》后记:
- 483 马技乞丐(本章免费)
- 484 第七百四十三章 失控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七十一章 细论村社干部
第三百七十一章 细论村社干部
副镇长杨明福深具基层工作经验,李绍杰以前在检察院也遇到过不少事情,两人一起接待上访群众,好说歹说,在中午下班不久前,将向阳坝十几个村民劝回,死鱼也被提走。
杨明福、李绍杰和向阳坝支书陈民亮就一起来到王桥办公室。
王桥向三人扔了烟,道:“什么情况?怎么样?”
李绍杰道:“杨镇熟悉情况,由杨镇来讲。”
于是杨明福说道:“这件事本来和城关镇没有关系,是垃圾场污染流下来,污染了水源,养鱼户反映死了很多鱼,就组织了几十个人,分别到城关镇和城管委反映情况,要求解决。在刚才接待时我们给他们明确提出,用正确渠道反映问题是应该的,我们也将向相关部门反映他们遇到的问题。”
王桥又问陈民亮,道:“损失严不严重?”
向阳坝支书陈民亮道:“垃圾场的污水昨天就流出来了,先是阳和镇的养鱼户在闹,听说还把垃圾处理场堵了。今天向阳坝四社的村民才开始闹。至于损失,水底下的东西谁说得清楚,这个天气,温度一天天升高,就算没有污水下来,鱼也要死。现在最麻烦的是他们共用一条山沟的清水,成立了一个渔业合作社,养了些名贵鱼,还有种鱼,估价麻烦啊。”
他怕说不清楚,道:“一条鱼,有几百万、几千万个鱼仔,真要赔偿,谁赔得起。”
王桥听明白陈民亮的意思,也觉得头痛。
陈民亮点了要害,第一,向阳坝和阳和镇那边的村虽然是两个行政辖区,可是成立了渔业合作社,有了组织,事情就不好办了;第二,这个渔业合作社养了很多名贵鱼,还有种鱼,鱼苗,到底价值几何,这事很扯皮。
“幸好我调出了城管委,否则就要为此事伤脑筋了。”王桥涌出了这个想法后,不由得想起了李宁咏。他随即又将思路回到正常轨道上来,道:“这事虽然不是我们的主责,但是毕竟是我们镇的村民,真要闹出了大事,我们也得承担责任。”
此事在城关镇就大体上只能如此。
陈民亮、李绍杰、杨明福三人刚离开办公室,就接到乐彬的电话,邀约晚上一起吃饭。王桥知道乐彬找自己是什么事情,还是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原因很简单,在王桥最落魄的时候乐彬曾经大力出手,派人修整了档案局前面的破损道路。为了这份情谊,王桥准备尽最大可能帮助乐彬解决面临的困境。
“青皮,我不回来吃饭,你和三火自己解决问题。”
“唉,腐败啊,你才是一个小小镇长,就三天两头在外面大吃大喝,如果官当大了,如何得了。”
“青皮,我是为你创造机会。”
“蛮子,什么机会?”
“三火能为了你的事情,住在电力家属院,难道你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怕了,不想谈感情的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听到这句话,王桥就生气,道:“少跟我鬼扯这些。你这人有一个最大问题,容易轻视别人对你的好感,三火对你好,你视而不见。而有些人明明另有所爱,你却念念不忘,这是什么,是毛病,是矫情。”
赵波也火了,道:“不要又提苏三妹,你以为当了领导就了不起,尽往别人伤口上撤盐。我也要撒盐,明明可以留住吕一帆,为什么要放手,这就是毛病,也是矫情。”
随后,王桥就听到一阵忙音。
杨焱从厨房出来,看着赵波对着自己手机瞪眼,道:“又和王桥怄气了。王桥对你是真好,忠言逆耳,让你很难受,是不是?”
赵波想起王桥所言,就抬头打量杨焱。杨焱初到学校时是一个身材干瘦的假小子,班上很多同学都没有将其当成女同学,而是当成男同学中的一员。杨三火的绰号就是那时由赵波叫出来的,为了这个绰号,杨焱提着羽毛球杆追打赵波整个足球场。
一晃数年过去,往日的假小子成为了南州律师,这不是主要的,假小子虽然还是习惯穿职业装,可是女性气息是职业装掩盖不了的。
杨焱道:“你傻乎乎地看着我做什么?”
赵波笑道:“我在想,你如果留一头长发是什么模样?”
杨焱道:“你想看我留长发的样子吗?”
“算了,还是这样最好。”赵波伸手抓过手机,又给王桥打去电话,道:“蛮子,你小子在外面大吃大喝,我就不举报你了,除非你给我打个包,不管什么菜,反正要好吃。”
王桥放下电话后,又对乐彬道:“难点恐怕就如乐主任所言,就是对损失价值的评估。”
乐彬道:“我们去试了试,对方狮子大开口,看来还得让村里多做些工作,至少村社干部不要在里面起劲。”
环卫所长乔勇没有在乡镇工作过,对乡镇组织体系不熟悉,道:“王镇,那些不听话的村社干部,就把他们下掉。”
王桥道:“村社干部体系和国家干部不一样,哪里能轻易下掉。”
乔勇道:“如果村社干部不听话,党委政府就只能干瞪眼?”
王桥道:“乔所爸妈是厂里的,从小在厂里长大,出来工作以后又没有到过乡镇,所以有些不理解。根据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村委会和社长都是群众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市场经济以后,村民不好管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们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工,经营自己的生意,谁当村社干部无所谓。对村里的事,很多人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第二种就是大家族往往会控制选举结果,有些强势的村社干部为争取小团体利益,往往不肯让步,反而会赢得拥护,认为有魄力。就算镇里以后再提另外的候选人,也不一定能选上。”
乐彬竖起了大拇指,道:“士别三日要刮目相看,我还记得王镇以前在旧乡的事。王镇当时就想借调到镇里来,幸好没有来,否则王镇也就没有今天的进步。”他说这话时,没有别的意思,更没有将刘友树和王桥比较的意思,只是随口一说,而且说的是实话,但是刘友树就觉得有些刺耳。
当年为了借调到镇里面,刘友树还想了很多办法,通过牛清德走了蒋大兵的门路,最终胜过了王桥,成功地借调到了旧乡镇。后来由于跟紧了乐彬,得罪了蒋大兵,仕途就一直没有进步。如今刘友树在同龄人中还是混得不错,当了城管委办公室主任,只是与王桥相比,就生出了不少挫败感。
乔勇又道:“既然村委会要选举,不好搞,换掉村支书应该没有问题吧,”
乐彬叹息道:“我知道城管委面对与农村有关的群体性事件总是做不好的原因,因为你们真不懂乡镇。”
乔勇道:“虽然没有在乡镇工作过,基本情况还是略知一二。”
乐彬摇头道:“你是一知半解,半瓶水响叮当。县委号召机关干部下乡镇,确实是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不能换村委会就换村支书,乔勇想得太简单了。在农村的现实情况,换支书也解决不了问题,村支书在农村都是能人,在市场经济下,他们凭脑袋瓜子找点小钱还是不成问题的。他们不是脱产干部,报酬不多,有时候,你看上某个人,让他干支书,他还不一定想干。”
王桥坐在镇长位置上,看问题角度渐渐与乐彬接近,对其所言深以为然。他此时想起市委邓建国副书记初到岗位就把目光盯着基层组织建设,确实也是看到很多问题。
乐彬当过多年旧乡党委书记,对农村工作如数家珍,又道:“支书在任职期间,你强行换掉村支书,就是给自己添麻烦,除非这个支书已经以工作难以开展。刚才王镇说过两种情况,换掉支书也有两种后果,第一种后果是农村党员老化严重,党员队伍里没有更合适的人员,后继乏人普遍存在,换个人还不如他;第二个后果是支书办好事的能力可能不足,但是办坏事往往得心应手,破坏总比建设难嘛。在渔业合作社里,就有好几个是前任的村干部,他们当过干部,更懂政策,知道政府越来越怕上访,就会幕后指挥一些人上访闹事。你看今天这事,兵分两路,先礼后兵,还有律师跟随,这事不好办啊。”
说到这里,乐彬举起酒杯,道:“王镇,还得靠你要多帮助。”
“乐书记,你太客气了。大话、好听说就不说了,总之城关镇会尽力而为。”王桥来到城关镇以后,觉得宋鸿礼有时变得保守了。把宋鸿礼和乐彬相比,乐彬明显更加消极,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几年前相对减弱了。
城管委以前与城关镇矛盾很深,如今王桥成为了两个单位的润滑剂,对大家都有利。
今天乐彬请王桥吃饭,没有提及具体要求,只是对可能到来的群体性事件先做一次沟通,免得到时城关镇不配合。
县城初夏的夜晚,微风拂来,十分惬意。县城的人们或相约于餐馆,或是聚于茶楼,或是找一块空坝子聚在一起聊天,还有些老头老太凑在一起练气功,朝着空气不停地抓,似乎这样就可以将病症甩掉。
蒋大兵、彭家振、陆军和牛清德聚在一起喝酒,他们没有在餐厅喝酒,而是来到了牛清德的别墅。
“今天这顿酒有三层意思,一是彭部长光荣转调人大,二是蒋书记变成了蒋部长,三是陆军老弟是副科级组织员了。”牛清德开了一瓶洋酒,招待三位老友。
彭家振当过教育局长,又当了多年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如今年龄超限,就调到了人大工作。
蒋大兵从旧乡到阳和,在基层当领导多年,终于进了城,而且接替了彭家振的职务,成为组织部副部长。
陆军以前是办公室主任,前一段时间任了组织员,成为副科级干部。
这几个职务与升任县委副书记的牛清扬有关系,大家都心照不宣。
牛清德请喝酒,自然都会给面子。
喝了几杯,牛清德道:“蒋书记离开阳和,是好事,也是坏事,以后我到阳和就不好办事。陆主任在组织部当牛作马这么些年,干脆调到阳和当镇长。还要请蒋部长考虑群众的呼声。”
蒋大兵笑嬉嬉地道:“这事简单,你直接给清扬书记说就行了。”
陆军听到此言,不禁一阵激动,脸上微微泛起红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未 完待续 ~^~。)
杨明福、李绍杰和向阳坝支书陈民亮就一起来到王桥办公室。
王桥向三人扔了烟,道:“什么情况?怎么样?”
李绍杰道:“杨镇熟悉情况,由杨镇来讲。”
于是杨明福说道:“这件事本来和城关镇没有关系,是垃圾场污染流下来,污染了水源,养鱼户反映死了很多鱼,就组织了几十个人,分别到城关镇和城管委反映情况,要求解决。在刚才接待时我们给他们明确提出,用正确渠道反映问题是应该的,我们也将向相关部门反映他们遇到的问题。”
王桥又问陈民亮,道:“损失严不严重?”
向阳坝支书陈民亮道:“垃圾场的污水昨天就流出来了,先是阳和镇的养鱼户在闹,听说还把垃圾处理场堵了。今天向阳坝四社的村民才开始闹。至于损失,水底下的东西谁说得清楚,这个天气,温度一天天升高,就算没有污水下来,鱼也要死。现在最麻烦的是他们共用一条山沟的清水,成立了一个渔业合作社,养了些名贵鱼,还有种鱼,估价麻烦啊。”
他怕说不清楚,道:“一条鱼,有几百万、几千万个鱼仔,真要赔偿,谁赔得起。”
王桥听明白陈民亮的意思,也觉得头痛。
陈民亮点了要害,第一,向阳坝和阳和镇那边的村虽然是两个行政辖区,可是成立了渔业合作社,有了组织,事情就不好办了;第二,这个渔业合作社养了很多名贵鱼,还有种鱼,鱼苗,到底价值几何,这事很扯皮。
“幸好我调出了城管委,否则就要为此事伤脑筋了。”王桥涌出了这个想法后,不由得想起了李宁咏。他随即又将思路回到正常轨道上来,道:“这事虽然不是我们的主责,但是毕竟是我们镇的村民,真要闹出了大事,我们也得承担责任。”
此事在城关镇就大体上只能如此。
陈民亮、李绍杰、杨明福三人刚离开办公室,就接到乐彬的电话,邀约晚上一起吃饭。王桥知道乐彬找自己是什么事情,还是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原因很简单,在王桥最落魄的时候乐彬曾经大力出手,派人修整了档案局前面的破损道路。为了这份情谊,王桥准备尽最大可能帮助乐彬解决面临的困境。
“青皮,我不回来吃饭,你和三火自己解决问题。”
“唉,腐败啊,你才是一个小小镇长,就三天两头在外面大吃大喝,如果官当大了,如何得了。”
“青皮,我是为你创造机会。”
“蛮子,什么机会?”
“三火能为了你的事情,住在电力家属院,难道你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怕了,不想谈感情的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听到这句话,王桥就生气,道:“少跟我鬼扯这些。你这人有一个最大问题,容易轻视别人对你的好感,三火对你好,你视而不见。而有些人明明另有所爱,你却念念不忘,这是什么,是毛病,是矫情。”
赵波也火了,道:“不要又提苏三妹,你以为当了领导就了不起,尽往别人伤口上撤盐。我也要撒盐,明明可以留住吕一帆,为什么要放手,这就是毛病,也是矫情。”
随后,王桥就听到一阵忙音。
杨焱从厨房出来,看着赵波对着自己手机瞪眼,道:“又和王桥怄气了。王桥对你是真好,忠言逆耳,让你很难受,是不是?”
赵波想起王桥所言,就抬头打量杨焱。杨焱初到学校时是一个身材干瘦的假小子,班上很多同学都没有将其当成女同学,而是当成男同学中的一员。杨三火的绰号就是那时由赵波叫出来的,为了这个绰号,杨焱提着羽毛球杆追打赵波整个足球场。
一晃数年过去,往日的假小子成为了南州律师,这不是主要的,假小子虽然还是习惯穿职业装,可是女性气息是职业装掩盖不了的。
杨焱道:“你傻乎乎地看着我做什么?”
赵波笑道:“我在想,你如果留一头长发是什么模样?”
杨焱道:“你想看我留长发的样子吗?”
“算了,还是这样最好。”赵波伸手抓过手机,又给王桥打去电话,道:“蛮子,你小子在外面大吃大喝,我就不举报你了,除非你给我打个包,不管什么菜,反正要好吃。”
王桥放下电话后,又对乐彬道:“难点恐怕就如乐主任所言,就是对损失价值的评估。”
乐彬道:“我们去试了试,对方狮子大开口,看来还得让村里多做些工作,至少村社干部不要在里面起劲。”
环卫所长乔勇没有在乡镇工作过,对乡镇组织体系不熟悉,道:“王镇,那些不听话的村社干部,就把他们下掉。”
王桥道:“村社干部体系和国家干部不一样,哪里能轻易下掉。”
乔勇道:“如果村社干部不听话,党委政府就只能干瞪眼?”
王桥道:“乔所爸妈是厂里的,从小在厂里长大,出来工作以后又没有到过乡镇,所以有些不理解。根据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村委会和社长都是群众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市场经济以后,村民不好管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们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工,经营自己的生意,谁当村社干部无所谓。对村里的事,很多人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第二种就是大家族往往会控制选举结果,有些强势的村社干部为争取小团体利益,往往不肯让步,反而会赢得拥护,认为有魄力。就算镇里以后再提另外的候选人,也不一定能选上。”
乐彬竖起了大拇指,道:“士别三日要刮目相看,我还记得王镇以前在旧乡的事。王镇当时就想借调到镇里来,幸好没有来,否则王镇也就没有今天的进步。”他说这话时,没有别的意思,更没有将刘友树和王桥比较的意思,只是随口一说,而且说的是实话,但是刘友树就觉得有些刺耳。
当年为了借调到镇里面,刘友树还想了很多办法,通过牛清德走了蒋大兵的门路,最终胜过了王桥,成功地借调到了旧乡镇。后来由于跟紧了乐彬,得罪了蒋大兵,仕途就一直没有进步。如今刘友树在同龄人中还是混得不错,当了城管委办公室主任,只是与王桥相比,就生出了不少挫败感。
乔勇又道:“既然村委会要选举,不好搞,换掉村支书应该没有问题吧,”
乐彬叹息道:“我知道城管委面对与农村有关的群体性事件总是做不好的原因,因为你们真不懂乡镇。”
乔勇道:“虽然没有在乡镇工作过,基本情况还是略知一二。”
乐彬摇头道:“你是一知半解,半瓶水响叮当。县委号召机关干部下乡镇,确实是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不能换村委会就换村支书,乔勇想得太简单了。在农村的现实情况,换支书也解决不了问题,村支书在农村都是能人,在市场经济下,他们凭脑袋瓜子找点小钱还是不成问题的。他们不是脱产干部,报酬不多,有时候,你看上某个人,让他干支书,他还不一定想干。”
王桥坐在镇长位置上,看问题角度渐渐与乐彬接近,对其所言深以为然。他此时想起市委邓建国副书记初到岗位就把目光盯着基层组织建设,确实也是看到很多问题。
乐彬当过多年旧乡党委书记,对农村工作如数家珍,又道:“支书在任职期间,你强行换掉村支书,就是给自己添麻烦,除非这个支书已经以工作难以开展。刚才王镇说过两种情况,换掉支书也有两种后果,第一种后果是农村党员老化严重,党员队伍里没有更合适的人员,后继乏人普遍存在,换个人还不如他;第二个后果是支书办好事的能力可能不足,但是办坏事往往得心应手,破坏总比建设难嘛。在渔业合作社里,就有好几个是前任的村干部,他们当过干部,更懂政策,知道政府越来越怕上访,就会幕后指挥一些人上访闹事。你看今天这事,兵分两路,先礼后兵,还有律师跟随,这事不好办啊。”
说到这里,乐彬举起酒杯,道:“王镇,还得靠你要多帮助。”
“乐书记,你太客气了。大话、好听说就不说了,总之城关镇会尽力而为。”王桥来到城关镇以后,觉得宋鸿礼有时变得保守了。把宋鸿礼和乐彬相比,乐彬明显更加消极,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几年前相对减弱了。
城管委以前与城关镇矛盾很深,如今王桥成为了两个单位的润滑剂,对大家都有利。
今天乐彬请王桥吃饭,没有提及具体要求,只是对可能到来的群体性事件先做一次沟通,免得到时城关镇不配合。
县城初夏的夜晚,微风拂来,十分惬意。县城的人们或相约于餐馆,或是聚于茶楼,或是找一块空坝子聚在一起聊天,还有些老头老太凑在一起练气功,朝着空气不停地抓,似乎这样就可以将病症甩掉。
蒋大兵、彭家振、陆军和牛清德聚在一起喝酒,他们没有在餐厅喝酒,而是来到了牛清德的别墅。
“今天这顿酒有三层意思,一是彭部长光荣转调人大,二是蒋书记变成了蒋部长,三是陆军老弟是副科级组织员了。”牛清德开了一瓶洋酒,招待三位老友。
彭家振当过教育局长,又当了多年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如今年龄超限,就调到了人大工作。
蒋大兵从旧乡到阳和,在基层当领导多年,终于进了城,而且接替了彭家振的职务,成为组织部副部长。
陆军以前是办公室主任,前一段时间任了组织员,成为副科级干部。
这几个职务与升任县委副书记的牛清扬有关系,大家都心照不宣。
牛清德请喝酒,自然都会给面子。
喝了几杯,牛清德道:“蒋书记离开阳和,是好事,也是坏事,以后我到阳和就不好办事。陆主任在组织部当牛作马这么些年,干脆调到阳和当镇长。还要请蒋部长考虑群众的呼声。”
蒋大兵笑嬉嬉地道:“这事简单,你直接给清扬书记说就行了。”
陆军听到此言,不禁一阵激动,脸上微微泛起红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未 完待续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