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6 67 打探生死
- 67 68埋线布局
- 68 69慢慢收
- 69 70清理门户
- 70 7一百鸟朝凤
- 71 72三年一选
- 72 73唯有旁观
- 73 74避得一时
- 74 75弄假成真
- 75 76祭陵
- 76 77 巡视三河
- 77 78 三河奇遇
- 78 79对簿公堂
- 79 80在劫难逃
- 80 81饰演“黄盖”
- 81 82入驻盛京
- 82 83 小别重逢
- 83 84茶庄会客
- 84 85茶庄会客(2)
- 85 86秋后算账
- 86 87 搭救才子
- 87 88别离在即
- 88 89借住喀喇沁
- 89 90凑凑热闹
- 90 91天山雪莲
- 91 92敲山震虎
- 92 93夜访马厩
- 93 94戏散走人
- 94 95老公主驾到
- 95 96 一场虚惊
- 96 97随队围猎
- 97 98两只老虎
- 98 99情思一缕
- 99 100回转京师
- 100 101三妹
- 101 102去而复返
- 102 103夜震咸福宫
- 103 104虎上灯台
- 104 105兄弟阋墙
- 105 106但为太子故
- 106 107晚了一步
- 107 108沉冤待雪
- 108 109沉冤得雪
- 109 110启程南巡
- 110 111初逢项王庙
- 111 112再逢一品楼
- 112 113混战一品楼
- 113 114牢狱半日游
- 114 115重返人间
- 115 116过扬州而不入
- 116 117苏州访故
- 117 118番外——班第篇
- 118 119皆是故友
- 119 120心头之患
- 120 121 消除影响
- 121 122 虎丘冬景
- 122 123旅游后遗症
- 123 124寒山寺之游
- 124 125别了,苏州
- 125 126织造署图谋
- 126 127又是一个意外
- 127 128送君
- 128 129诀别
- 129 130刺客
- 130 131 瞒天过海
- 131 132探伤
- 132 133夜游秦淮
- 133 134告别江南
- 134 135虎归黄泉
- 135 136班第归来
- 136 137慈宁宫用膳
- 137 138白塔寺进香
- 138 139议计
- 139 140流年不利
- 140 141惊险游说
- 141 142登堂入室
- 142 143报信儿
- 143 144奉先殿谈天
- 144 145热闹非凡
- 145 146情归何处
- 146 147尘埃落定
- 147 148倏忽又一秋
- 148 149秋夜凉
- 149 150欢聚一堂
- 150 151命悬一线
- 151 152乌云罩顶
- 152 153星夜兼程
- 153 154马不停蹄
- 154 155设计请医
- 155 156回京救命
- 156 157妙手回春
- 157 158宴无好宴
- 158 159交通阻塞
- 159 160逼问与妥协 (1)
- 160 161逼问与妥协 (2)
- 161 162小书房巧遇
- 162 163生离死别
- 163 164银票一张
- 164 165玉坠乍现
- 165 166不速之客
- 166 167再斩情思
- 167 168非她不娶
- 168 169王府风波
- 169 170蔡氏迷案
- 170 171风波不断(一)
- 171 172风波不断(二)
- 172 173风波不断(三)
- 173 174风波不断(四)
- 174 175风波不断(五)
- 175 176四大皆空
- 176 177真假掺半
- 177 178回宫巧遇
- 178 179四阿哥的下马威
- 179 180两碗糯米粥
- 180 181送归大觉寺
- 181 182四阿哥归来
- 182 183龙虎有相逢
- 183 184小风波
- 184 185昭仁殿的碧玉棋
- 185 186会审
- 186 187结案
- 187 188秘密
- 188 189惊吓后遗症
- 189 190三只小馄饨
- 190 191白云观散心
- 191 192蝴蝶飞了
- 192 193泼皮小年
- 193 194钱塘来讯
- 194 195路遇仇敌
- 195 196小马发威
- 196 197提亲内幕
- 197 198索少之癖
- 198 199有惊无险
- 199 200恩怨之始(一)
- 200 201恩怨之始(二)
- 201 202恩怨之始(三)
- 202 203意外之喜
- 203 204姑苏旧故(一)
- 204 205姑苏旧故(二)
- 205 206酒楼之变
- 206 207“小赌”一把
- 207 208又一人才
- 208 209钓鱼行动
- 209 210小穗心结
- 210 211钦差班第
- 211 212夜宴泡汤
- 212 213风雪土地庙
- 213 214路遇“殉夫”
- 214 215公主变“黑貂”
- 215 216病中炼狱
- 216 217赦出牢笼
- 217 218探病赐婚
- 218 219小鬼造反
- 219 220婚宴闻变
- 220 221风闻议婚
- 221 222风闻成真
- 222 223惊吓连连
- 223 224离经叛道
- 224 225竹轩初会
- 225 226金口难开
- 226 227讶异连连
- 227 228王府龃龉
- 228 229风声吃紧(一)
- 229 230风声吃紧(二)
- 230 231风声吃紧(三)
- 231 232风声吃紧(四)
- 232 233事缓则圆
- 233 234后院起火
- 234 235寝殿变故
- 235 236暴风骤雨
- 236 237冤屈何解
- 237 238夜半和解
- 238 239此计甚毒
- 239 240无法铁石
- 240 241寝殿惊魂
- 241 242峰回路转(一)
- 242 243峰回路转(二)
- 243 244拳拳之心
- 244 245油尽灯枯
- 245 246神奇功效
- 246 247风筝奇遇
- 247 248途遇人犯
- 248 249蹴鞠之约(一)
- 249 250蹴鞠之约(二)
- 250 251蹴鞠之约(三)
- 251 252保人之谜
- 252 253如梦似幻(一)
- 253 254如梦似幻(二)
- 254 255心惊肉跳
- 255 256先斩后奏
- 256 257盛夏果实
- 257 258变脸大师
- 258 259暖阁调理
- 259 260软磨硬泡
- 260 261塞外出巡(一)
- 261 262塞外出巡 (二)
- 262 263塞外出巡(三)
- 263 264塞外出巡(四)
- 264 265塞外出巡(五)
- 265 266借道回宫
- 266 267诡异之梦
- 267 268饷银之难
- 268 269汤泉散心(一)
- 269 270汤泉散心(二)
- 270 271别院避雨
- 271 272暖阁献诗
- 272 273赌气冷战
- 273 274宝藏何在
- 274 275计划变化
- 275 276荒漠奇遇(一)
- 276 277 荒漠奇遇(二)
- 277 278荒漠奇遇(三)
- 278 279骨感现实
- 279 280商议定计
- 280 281乱麻一团
- 281 282浑水摸鱼
- 282 283团圆之路
- 283 284故事难圆
- 284 285陪同寻宝
- 285 286龙兴古刹
- 286 287闯落地宫
- 287 288得偿所愿
- 288 289大惊失色
- 289 290聚散依依
- 290 291紧急启程
- 291 29二千里奔丧
- 292 293临终托孤
- 293 294促膝长谈
- 294 295册封之礼
- 295 296大婚之喜
- 296 297幸福时光
- 297 298爱之所系
- 298 299身心俱痛
- 299 300番外——蓉玥篇
- 300 301婚姻背后
- 301 302出征前夜
- 302 303祈福讲经
- 303 304身陷狼窝
- 304 305惊魂出逃
- 305 306逃出生天
- 306 307狭路相逢
- 307 308孝庄托梦
- 308 309事急从权
- 309 第309章 泰山祭祀
- 310 第310章 女子书院
- 311 第311章 疑问重重
- 312 第312章 夜半套话
- 313 第313章 沙包打狗
- 314 第314章 作客济南
- 315 第315章 来头很大
- 316 第316章 引蛇出洞
- 317 第317章 除夕之夜
- 318 第318章 元宵佳节(一)
- 319 第319章 元宵佳节(二)
- 320 第320章 二月二龙抬头
- 321 第321章 稀世之珍
- 322 第322章 白日做梦
- 323 第323章 热河重逢
- 324 第324章 帐殿夜警
- 325 第325章 海岛惊魂
- 326 第326章 慈宁花园
- 327 第327章 (番外)愿为落花逐流水(by小雨)
- 328 第328章 (番外)你若安好,便是晴天(by小雨)
- 329 第329章 不如归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77 巡视三河
77 巡视三河
“ 不狡猾的人肯定当不了皇帝”——这是今天跟着康师傅出巡后,脑子里常转来转去的一句话。
我以为他说出去转转,就在遵化附近转转,谁知道,他竟然杀了个“回马枪”,从遵化奔回到三河县去了——这可是我们出来的时候经过的第一县,也是直隶境内顺天府辖下的一个大县,重县。
我今天是骑着“火驹”出来的,幸亏还偶尔牵着它出来在宫里的校场上溜达过几圈,否则今天还真跟不上。
年去围猎的时候也曾经过这三河县,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它的城墙又高又宽,城墙四周貌似还建有护城壕。站在城外看这样一座城池,脑海中会不由地冒出四个字——固若金汤。
入了城门,我们就将马交给几个侍卫牵着,开始步行逛县城。
前天大队人马经过三河县时,街道是整个戒严过的,看不到到一个百姓,只有此地的官员跪迎,匆匆一瞥就过去了。这回入了城,感觉不一样了,街道上人来人往,感觉还是很有人气的。
我习惯性地挽住康师傅的胳膊,问道:“皇……啊,不是,爹啊,这地方叫三河县,是不是应该有三条河啊?”
“是啊,此地附近确实有三条河,名曰洳河、泃河、鲍邱河。你看到那边的石桥没有啊?”康师傅伸手往右前方一指,道,“这桥名叫永济桥,桥下流过的就是泃河。”
我循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座石桥横卧在一条长满茂草的河道之上,看样子好像还有些年头了。
这时,胤礽也插话了:“你不知道吧,这坐石桥还有个故事呢。”
“哦?说来听听?”一听有故事,我的注意力立刻被胤礽吸走了,放开了康师傅,放慢了脚步,与胤礽暂时并肩。
“相传,这石桥的水下有条小红鱼精,人们都叫她红娘子,一下雨,这红娘子就特兴奋,鼓浪掀涛的,于是这石桥总是被冲跨,不得不一次次重修,这儿的百姓是苦不堪言。后来,来了一个老者,在他们修桥的时候刻了一块石板,交给了修桥的人,让他们镶嵌在桥上,说是这样就可以永固此桥。他们便照此办理,此后这桥果然就没有冲垮过。”胤礽是侃侃而谈,那神态仿佛他就是那传说中的饱学之士一样。
“什么石板这么神奇?现在还在吗?”
胤礽摇头道:“这我不知道,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
我腹诽:不知道还显摆半天。
我快走了几步,重又吊上了康师傅的臂膀,问道:“爹,那桥上的石板还在吗?”
“嗯,还在。”康师傅边走边道。
“您看过了?”
“嗯。”康师傅点头。
康师傅这么一说,我好奇心又蹿了上来,好想去看看,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块神奇的石板。可一看康师傅现在行走的方向,貌似是往前面人来人往商铺林立的闹市街区去的,跟石桥是越来越远。
我拉住康师傅,提议道:“爹,我们先去看看桥,再去逛店铺吧!”
康师傅脚步停都不停,也没回头,直接就说了三个字:“不许去”
“看个桥而已,不会耽误很久的。”我仍然没放弃说服的希望。
“不准。”康师傅如此短促有力的两个字,非常野蛮地将我希望的“肥皂泡”砸碎了。
“为什么?”我不满,他自己都去看过了,竟然不让我去看,简直没有道理。
康师傅不吭声了,只顾往前走,看来那石桥我是只能“可远观,而不可近赏”了,因临出门前康师傅嘱咐过,我不可以离开他身旁五步以上的距离。禁令在前,我自不能当着他的面擅自冲过去!
我郁闷地回过头,却不经意间瞥见胤礽正抿着嘴偷乐,一见我正看他,又赶紧敛了笑容。我纳闷,这小子怎么笑得这么诡异,好像有什么名堂。
身不由己,跟着康师傅又开始遍访民情,不管是街边的小商小贩,还是颇有规模的店家商铺,他都要溜达过去访问访问。半天转下来,在家常里短式的拉扯中,这边的油价,米价,杂货价,税银,火耗等,全都门儿清。总体来说,这边的物价总体还算平稳,因去岁秋粮收成不好,加之最近山西地震,河南又闹饥荒,朝廷正四处调粮赈灾,因此粮价稍稍偏高了些。
不过,康师傅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原因有二,其一,在旁敲侧击中,康师傅打听到此地的三河县令确是个难得的清官,百姓提到他都纷纷交口称赞,其二,那些老板们一看到我和胤礽在康师傅左右,无一例外的都赞叹他“儿女双全,是个有福之人”,叫康师傅如何能心情不大好啊!
路过一家包子铺,我腹中传来“咕——”的一声响,游荡了半天,康师傅是“铁打”惯了的,我闻到这包子香,却似乎觉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我仰头望了一眼康师傅,康师傅笑了笑,一手揽着胤礽,一手揽着我,就走进了这家街边的包子铺。
胤礽是从小锦衣玉食惯了的,从进门的时候开始,我就看他皱着眉,一副很嫌恶这家小店简陋的样子。屁股还没坐热,他就跟康师傅道:“爹,我看再过去几步就有一家看上去还不错的饭馆,我看咱们还是去那家吧,纯禧的身子弱,病也才刚好,这万一要是吃到什么不洁的东西……”
死胤礽,明明是他自己身子娇贵,吃不得这种底层人民吃的东西,竟然扯到我头上来,还美其名曰是为我着想!鄙视!
我虽然腹诽连连,但却不能说!人家是太子,就是了不起啊!
康师傅听了他这番如此明事理,重亲情的话,能不采纳他的意见嘛?即刻又起身,引领着我们向胤礽所说的那家饭馆进发。可怜的包子铺老板,白欢喜了一场。
胤礽说的这家饭馆,的确是比那家包子铺好多了,只是规模却没有京城那家“升平庄”大,店堂面积最多只有“升平庄”的三分之二。
小二引领着我们上了楼,进了所谓的雅间——其实就是拿个屏风隔一隔而已。雅间里是张圆桌,本来我们三个外加塞图等三个明着的侍卫,一共六个,坐着刚刚好,可问题是,这回是康师傅外加个太子,那三个说什么都不敢坐,康师傅也不勉强他们,便让他们在隔壁空着的雅间另置了一席。唉,多了个胤礽就是不方便。
虽然这儿的饭菜还是比不上宫里的精致,但尊贵的太子貌似算是勉强能接受,这一餐饭吃的还算平稳。只是,我是看不惯他那吃相,一小口,一小口撮着,生怕饭菜会疼死似的,我都吃好差不多了,他还没吃一半!烦死人了,不知道要等多久!
我坐在那儿百无聊赖之际,忽然想到了那块石板,对哦,反正胤礽同学一时半会儿完不了事儿,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溜出去看看呢?
打定了注意,我便跟康师傅告假说要去如厕,这个理由太冠冕堂皇了,康师傅不能不答应,而且,那些侍卫也不能贴身跟随。太妙了!
按常理来说,但凡饭馆之类的地方,总会有前后门的。塞图自然是按照我的吩咐留在了前面的大堂。我跟着小二到了后堂之后,就撒了个小谎说跟着我的人是绑票的,让他帮我从后门逃走,且回到前面千万不能泄漏我的行踪。
小二哥深信不疑,我于是成功地暂时脱离康师傅的监管。亏了这三河县城也不大,凭着来时的记忆和一路的打听,我顺利找到了那座石桥。
当我仔细地观察,找到那块传说中的神奇石板后,我的脸一阵燥热,也终于明白了,康师傅为什么会一口一个“不许”,不让我来看了。这块石板上雕的其实是个“*和尚”,雕工精良,服饰,神态,器官都栩栩如生。现在知道了那条鲤鱼精红娘子为什么不敢再兴风作浪了,看到这块石板上的雕塑,可不要臊死了么?晕啊!古人的智慧真是深不可测,深不可测啊!怪不得,胤礽听说我要来看的时候,会偷笑!死小子,跟蓉玥一样的坏心眼!
我咒骂着胤礽,沿着刚才来的路,准备返回那家饭店,出来太久,引起康师傅怀疑就糟了。
忽然有个人一阵风似地从我身边跑过,我只觉得腰上轻轻一震,低头一看,钱袋子不见了!靠啊!大白天的抢劫!这可是我头一次遇到这种事!
我立刻一边追,一边扯开嗓子大喊:“抢劫啊!抓强盗啊!抢劫啊,抓强盗啊!”
丫的,那人一听我在喊,没命似的跑得更快,我那个后悔啊,可惜刚刚不能从前门走,要是能骑上“火驹”,片刻就能追上他,哪像现在追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我正想着呢,忽然一匹火红色的马影从我身边掠过,惊得前面的人群四下逃窜,片刻之后,那匹红马又回来了,到我面前停了下来,马背上似乎除了骑手,还横驮着一个人。
我仰头一看,愣了,骑在马背上的人很眼熟,尤其是那双湛蓝色的眼睛,他就是在五台山见过两次的自称叫“尹赞”的那个喇嘛。只是现在,他并不是喇嘛的打扮,而是穿了一身青色的蒙古袍,戴着蒙古帽,眼眸中充满了惊喜。
我以为他说出去转转,就在遵化附近转转,谁知道,他竟然杀了个“回马枪”,从遵化奔回到三河县去了——这可是我们出来的时候经过的第一县,也是直隶境内顺天府辖下的一个大县,重县。
我今天是骑着“火驹”出来的,幸亏还偶尔牵着它出来在宫里的校场上溜达过几圈,否则今天还真跟不上。
年去围猎的时候也曾经过这三河县,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它的城墙又高又宽,城墙四周貌似还建有护城壕。站在城外看这样一座城池,脑海中会不由地冒出四个字——固若金汤。
入了城门,我们就将马交给几个侍卫牵着,开始步行逛县城。
前天大队人马经过三河县时,街道是整个戒严过的,看不到到一个百姓,只有此地的官员跪迎,匆匆一瞥就过去了。这回入了城,感觉不一样了,街道上人来人往,感觉还是很有人气的。
我习惯性地挽住康师傅的胳膊,问道:“皇……啊,不是,爹啊,这地方叫三河县,是不是应该有三条河啊?”
“是啊,此地附近确实有三条河,名曰洳河、泃河、鲍邱河。你看到那边的石桥没有啊?”康师傅伸手往右前方一指,道,“这桥名叫永济桥,桥下流过的就是泃河。”
我循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一座石桥横卧在一条长满茂草的河道之上,看样子好像还有些年头了。
这时,胤礽也插话了:“你不知道吧,这坐石桥还有个故事呢。”
“哦?说来听听?”一听有故事,我的注意力立刻被胤礽吸走了,放开了康师傅,放慢了脚步,与胤礽暂时并肩。
“相传,这石桥的水下有条小红鱼精,人们都叫她红娘子,一下雨,这红娘子就特兴奋,鼓浪掀涛的,于是这石桥总是被冲跨,不得不一次次重修,这儿的百姓是苦不堪言。后来,来了一个老者,在他们修桥的时候刻了一块石板,交给了修桥的人,让他们镶嵌在桥上,说是这样就可以永固此桥。他们便照此办理,此后这桥果然就没有冲垮过。”胤礽是侃侃而谈,那神态仿佛他就是那传说中的饱学之士一样。
“什么石板这么神奇?现在还在吗?”
胤礽摇头道:“这我不知道,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
我腹诽:不知道还显摆半天。
我快走了几步,重又吊上了康师傅的臂膀,问道:“爹,那桥上的石板还在吗?”
“嗯,还在。”康师傅边走边道。
“您看过了?”
“嗯。”康师傅点头。
康师傅这么一说,我好奇心又蹿了上来,好想去看看,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块神奇的石板。可一看康师傅现在行走的方向,貌似是往前面人来人往商铺林立的闹市街区去的,跟石桥是越来越远。
我拉住康师傅,提议道:“爹,我们先去看看桥,再去逛店铺吧!”
康师傅脚步停都不停,也没回头,直接就说了三个字:“不许去”
“看个桥而已,不会耽误很久的。”我仍然没放弃说服的希望。
“不准。”康师傅如此短促有力的两个字,非常野蛮地将我希望的“肥皂泡”砸碎了。
“为什么?”我不满,他自己都去看过了,竟然不让我去看,简直没有道理。
康师傅不吭声了,只顾往前走,看来那石桥我是只能“可远观,而不可近赏”了,因临出门前康师傅嘱咐过,我不可以离开他身旁五步以上的距离。禁令在前,我自不能当着他的面擅自冲过去!
我郁闷地回过头,却不经意间瞥见胤礽正抿着嘴偷乐,一见我正看他,又赶紧敛了笑容。我纳闷,这小子怎么笑得这么诡异,好像有什么名堂。
身不由己,跟着康师傅又开始遍访民情,不管是街边的小商小贩,还是颇有规模的店家商铺,他都要溜达过去访问访问。半天转下来,在家常里短式的拉扯中,这边的油价,米价,杂货价,税银,火耗等,全都门儿清。总体来说,这边的物价总体还算平稳,因去岁秋粮收成不好,加之最近山西地震,河南又闹饥荒,朝廷正四处调粮赈灾,因此粮价稍稍偏高了些。
不过,康师傅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原因有二,其一,在旁敲侧击中,康师傅打听到此地的三河县令确是个难得的清官,百姓提到他都纷纷交口称赞,其二,那些老板们一看到我和胤礽在康师傅左右,无一例外的都赞叹他“儿女双全,是个有福之人”,叫康师傅如何能心情不大好啊!
路过一家包子铺,我腹中传来“咕——”的一声响,游荡了半天,康师傅是“铁打”惯了的,我闻到这包子香,却似乎觉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我仰头望了一眼康师傅,康师傅笑了笑,一手揽着胤礽,一手揽着我,就走进了这家街边的包子铺。
胤礽是从小锦衣玉食惯了的,从进门的时候开始,我就看他皱着眉,一副很嫌恶这家小店简陋的样子。屁股还没坐热,他就跟康师傅道:“爹,我看再过去几步就有一家看上去还不错的饭馆,我看咱们还是去那家吧,纯禧的身子弱,病也才刚好,这万一要是吃到什么不洁的东西……”
死胤礽,明明是他自己身子娇贵,吃不得这种底层人民吃的东西,竟然扯到我头上来,还美其名曰是为我着想!鄙视!
我虽然腹诽连连,但却不能说!人家是太子,就是了不起啊!
康师傅听了他这番如此明事理,重亲情的话,能不采纳他的意见嘛?即刻又起身,引领着我们向胤礽所说的那家饭馆进发。可怜的包子铺老板,白欢喜了一场。
胤礽说的这家饭馆,的确是比那家包子铺好多了,只是规模却没有京城那家“升平庄”大,店堂面积最多只有“升平庄”的三分之二。
小二引领着我们上了楼,进了所谓的雅间——其实就是拿个屏风隔一隔而已。雅间里是张圆桌,本来我们三个外加塞图等三个明着的侍卫,一共六个,坐着刚刚好,可问题是,这回是康师傅外加个太子,那三个说什么都不敢坐,康师傅也不勉强他们,便让他们在隔壁空着的雅间另置了一席。唉,多了个胤礽就是不方便。
虽然这儿的饭菜还是比不上宫里的精致,但尊贵的太子貌似算是勉强能接受,这一餐饭吃的还算平稳。只是,我是看不惯他那吃相,一小口,一小口撮着,生怕饭菜会疼死似的,我都吃好差不多了,他还没吃一半!烦死人了,不知道要等多久!
我坐在那儿百无聊赖之际,忽然想到了那块石板,对哦,反正胤礽同学一时半会儿完不了事儿,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溜出去看看呢?
打定了注意,我便跟康师傅告假说要去如厕,这个理由太冠冕堂皇了,康师傅不能不答应,而且,那些侍卫也不能贴身跟随。太妙了!
按常理来说,但凡饭馆之类的地方,总会有前后门的。塞图自然是按照我的吩咐留在了前面的大堂。我跟着小二到了后堂之后,就撒了个小谎说跟着我的人是绑票的,让他帮我从后门逃走,且回到前面千万不能泄漏我的行踪。
小二哥深信不疑,我于是成功地暂时脱离康师傅的监管。亏了这三河县城也不大,凭着来时的记忆和一路的打听,我顺利找到了那座石桥。
当我仔细地观察,找到那块传说中的神奇石板后,我的脸一阵燥热,也终于明白了,康师傅为什么会一口一个“不许”,不让我来看了。这块石板上雕的其实是个“*和尚”,雕工精良,服饰,神态,器官都栩栩如生。现在知道了那条鲤鱼精红娘子为什么不敢再兴风作浪了,看到这块石板上的雕塑,可不要臊死了么?晕啊!古人的智慧真是深不可测,深不可测啊!怪不得,胤礽听说我要来看的时候,会偷笑!死小子,跟蓉玥一样的坏心眼!
我咒骂着胤礽,沿着刚才来的路,准备返回那家饭店,出来太久,引起康师傅怀疑就糟了。
忽然有个人一阵风似地从我身边跑过,我只觉得腰上轻轻一震,低头一看,钱袋子不见了!靠啊!大白天的抢劫!这可是我头一次遇到这种事!
我立刻一边追,一边扯开嗓子大喊:“抢劫啊!抓强盗啊!抢劫啊,抓强盗啊!”
丫的,那人一听我在喊,没命似的跑得更快,我那个后悔啊,可惜刚刚不能从前门走,要是能骑上“火驹”,片刻就能追上他,哪像现在追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我正想着呢,忽然一匹火红色的马影从我身边掠过,惊得前面的人群四下逃窜,片刻之后,那匹红马又回来了,到我面前停了下来,马背上似乎除了骑手,还横驮着一个人。
我仰头一看,愣了,骑在马背上的人很眼熟,尤其是那双湛蓝色的眼睛,他就是在五台山见过两次的自称叫“尹赞”的那个喇嘛。只是现在,他并不是喇嘛的打扮,而是穿了一身青色的蒙古袍,戴着蒙古帽,眼眸中充满了惊喜。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