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 第二十六章 无条件支持
- 27 第二十七章 羁縻州(上)
- 28 第二十八章 羁縻州(中)
- 29 第二十九章 羁縻州(下)
- 30 第三十章 都督府合并
- 31 第三十一章 双喜临门
- 32 第三十二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 33 第三十三章 治理农桑
- 34 第三十四章 强制学习
- 35 第三十五章 不患寡患不均
- 36 第三十六章 问题是没钱
- 37 第三十七章 人贩子?
- 38 第三十八章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 39 第三十九章 人力资源
- 40 第四十章 骂声一片
- 41 第四十一章 读书役
- 42 第四十二章 为了赚钱而读书
- 43 第四十三章 仁政?暴政?
- 44 第四十四章 何不食肉糜
- 45 第四十五章 商办学校
- 46 第四十六章 人言不足恤
- 47 第四十七章 未雨绸缪
- 48 第四十八章 大兴土木
- 49 第四十九章 国之大妖
- 50 第五十章 国之瑰宝
- 51 第五十一章 益州投资银行
- 52 第五十二章 稻谷丰收
- 53 第五十三章 经营权承包
- 54 第五十四章 交足朝廷留足百姓,剩下自己的
- 55 第五十五章 保底分成
- 56 第五十六章 越骂越得意
- 57 第五十七章 动了烧饼
- 58 第五十八章 不怕弹也!
- 59 第五十九章 民意滔滔
- 60 第六十章 杀人不见血
- 61 第六十一章 天下大灾
- 62 第六十二章 互相讹诈
- 63 第六十三章 利益决定思维
- 64 第六十四章 江淮农垦集团
- 65 第六十五章 大农业
- 66 第六十六章 请除国妖
- 67 第六十七章 统一思想
- 68 第六十八章 遗臭万年
- 69 第六十九章 酷吏
- 70 第七十章 一代枭雄
- 71 第七十一章 读了书的无赖
- 72 第七十二章 纺织
- 73 第七十三章 锦绣巴蜀
- 74 第七十四章 知识变现
- 75 第七十五章 行贿受贿
- 76 第七十六章 头发长见识短
- 77 第七十七章 吃错药了?
- 78 第七十八章 历史太搞笑
- 79 第七十九章 不了了之
- 80 第八十章 绝不妥协
- 81 第八十一章 铁血录事
- 82 第八十二章 没有不流血的变革
- 83 第八十三章 历史的屠刀
- 84 第八十四章 廉价布匹
- 85 第八十五章 一条鞭法
- 86 第八十六章 盘剥是个技术活
- 87 第八十七章 有奶便是娘
- 88 第八十八章 刺杀和偏见
- 89 第八十九章 粟特美女护卫
- 90 第九十章 贤妻
- 91 第九十一章 建设新益州
- 92 第九十二章 谁泄的密
- 93 第九十三章 边缘人物
- 94 第九十四章 治国先治吏
- 95 第九十五章 保险公积金(上)
- 96 第九十六章 保险公积金(下)
- 97 第九十七章 牛鬼蛇神
- 98 第九十八章 破除迷信
- 99 第九十九章 穷追猛打
- 100 第一百章 老子斗不过位子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跟神收费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上帝VS皇帝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上帝归上帝,皇帝归皇帝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抑制宗教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天堂?地狱?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卑鄙的圣人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有德无才,要你何用?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德才悖论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阴暗手段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善哉?恶哉?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冷血冷酷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变革不是请客吃饭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权力真空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自我扩权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套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借题发挥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暴制暴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为自己而活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孝,但不愚孝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打败道德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流动人口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摊丁入亩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要把大唐弄乱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场流氓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政客嘴脸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龙凤胎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堵不如疏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硕果累累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让天下人负我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入长安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跟皇帝拼酒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留宿后宫
- 133 史上最装逼的上架感言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帝王之友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踢走温彦博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伪君子
- 1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帝不等于秦王
- 138 第一百三十七章 皇帝也是人
- 139 第一百三十八章 当面人,背后鬼
- 140 第一百三十九章 做脏活的
- 141 第一百四十章 一起来比烂
- 142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被”寻衅滋事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作弊?班门弄斧!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作弊很猖獗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糊名誊录平均分
- 147 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我吹捧
- 148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三国志
- 149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名人不少的榜单
- 150 第一百四十九章 自己的坑自己填
- 151 第一百五十章 因为失败,所以胜利
- 1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科举之魂
- 153 第一百五十二章 卿卿我我团团伙伙
- 1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本正经的耍流氓
- 155 第一百五十四章 难看的吃相
- 156 第一百五十五章 你说道理,我讲法律
- 157 第一百五十六章 早朝?早吵!
- 158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正人君子最好欺
- 159 第一百五十八章 都是借口
- 160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先把皇帝踢出局
- 161 第一百六十章 僚属职业化
- 162 第一百六十一章 优待书吏
- 163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吏部扩权
- 164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杀招在后
- 165 第一百六十四章 狗屁逻辑
- 166 第一百六十五章 在比烂中进步
- 167 第一百六十六章 没有民意创造民意
- 168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吏滑如油
- 169 第一百六十八章 民意PK民意
- 170 第一百六十九章 区别对待
- 171 第一百七十章 下克上
- 172 第一百七十一章 意志对抗
- 173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袭刺史
- 174 第一百七十三章 都很不爽
- 175 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桥梁
- 176 第一百七十五章 给皇帝一点颜色看看
- 177 第一百七十六章 杀鸡给猴看
- 178 第一百七十七章 打砸抢烧泼脏水
- 179 第一百七十八章 颠倒黑白
- 180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本正经的公报私仇
- 181 第一百八十章 调戏公主
- 182 第一百八十一章 萧瑀不死,唐难未已
- 183 第一百八十二章 疾风知劲草(手动滑稽)
- 184 第一百八十三章 萧瑀倒台
- 185 第一百八十四章 真正的党派
- 186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战后分赃
- 187 第一百八十六章 腐儒不腐
- 188 第一百八十七章 政治正确VS政治正确
- 189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群穷鬼的“盛世”
- 190 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子VS孔子
- 191 第一百九十章 钱途无量
- 192 第一百九十一章 经济人才
-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 面试未来宰相
- 194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县为基
- 195 第一百九十四章 观察处置使
- 196 第一百九十五章 挂羊头卖狗肉
- 197 第一百九十六章 年轻的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六章 问题是没钱
第三十六章 问题是没钱
荆谋言听了某个官员一时兴起的提议,心里顿时也都差点跳到了嗓子眼。这个家伙居然这么说,要让整个益州大都督府的所有小孩子都读书,这样不就是义务教育了吗?这个后世的义务教育,荆谋言当然非常熟悉,哪一个小孩子不是从义务教育开始的。
在后世,凡是有一些规模的国家,都会实行义务教育了。义务教育几乎是全世界都深入人心,没有人会感觉义务教育是不对的。
可是荆谋言更清楚,在唐朝初期,玩义务教育,那是做大死啊!唐朝的生产力根本不够,唐朝的官府财政能力根本不够,完全无法支撑起义务教育这个吞金兽。
尤其是这个更是关键的,一旦开始了这个政策,后续也就不能停止了。因为一旦开始,后来的人口越来越多,接下来几乎每年的人口增加都是惊人的几何倍数增加,到时候是否要同样满足这些人的义务教育需求?如果叫停政策,那可是要把人给得罪死了,凭什么先出生的可以,后出生的就不行。
所以这个也要慎重考虑,这样其实也是一个大问题。
荆谋言思考了一下后世的教育体系,如何能争取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不过,荆谋言还是很快的想到了办法。
“武长史,我想实行全部小孩子读书的事情,我也有想法。既然如此,干脆我们规定凡是我们益州大都督府下属的所有十岁以上的孩子,都要接受我们益州大都督府的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满了十岁,那也就要接受各大学校的教育一年。在这个一年里面,所有家里面的大人不能够不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如果不送那就要予以惩戒。”
“在这个一年里面,是必须要的,不能够避免的。在这个一年里面,这些小孩子将会进入学校,学习我们普通的几千个常用字,并且学习日常的算学,至少学会万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还有一些日常常识就行了,不用多么高深的教育。”
荆谋言算是提出了义务教育了,他知道义务教育其实也是不错的政策,对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当然,荆谋言倒也是没有脑子发热,直接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因为目前不具备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能力,大唐朝廷的财力无法满足。并且,荆谋言的“义务教育”也都非常的简单,也就是教导文字和数学,别的都不教。
至于说什么后世的各种“副科”,更是一个都没有。仅限于识字和基本的万位数以内的加减乘数数学,这些东西在后世也都不太高深,也就是日常的科目。这些东西在古代也是很容易找到相应的教师,并不难找。
“武长史,我们益州大都督府下达命令,让益州大都督府下属的所有百姓都把自己十岁的孩子送来读书,凡是不送来的都要对父母惩戒。轻则加罚劳役,重则甚至要关押起来。”
武士彟和那些别的反而是惊呆了,荆谋言居然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说过去荆谋言对于推广读书还是一个谨慎的态度,可是现在荆谋言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直接请求规定十岁以上的孩子,都进行读书,甚至要进行一年的强制义务教育。如果不送孩子过来,那还要对父母进行惩罚,这个简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个转变也太大了,让所有人都吃惊。
“荆谋言,你这个是什么意思?刚才我们不是说了吗?你这么做,我们益州大都督府还怎么维持下去?不患寡患不均,现在你弄了这一套,那接下来几年呢?未来几年,一旦人口恢复,大量的人口出生,那个更是多很多倍啊!”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益州大都督府根本无法承担起这笔花费。别说到时候了,我们现在也都无法承担得起这笔花费。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如果想要让我们益州大都督府下属所有州郡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来读书一年,一年的花费,都足以让我们益州大都督府的财力耗光十次以上啊!”
所有人也都纷纷的点头,这个简直是不靠谱啊!义务教育前途是光明的,这个所有人都知道。可是这么花钱,别说他们益州大都督府的朝廷财富承受不起,就算是整个大唐都承受不起者比花费。如果大唐朝廷这么弄,足以让大唐朝廷的财政破产几十次。
跟可怕的是这个不是一年两年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投入。一旦他们开始了,那将会很难停止了,到时候全国人口越来越多,每年增加的人口都是几何倍数的上升,这么可怕的情况,朝廷财政投入足以破产几十次。
这么瞎搞,让所有人也都无法接受不了。
荆谋言很快主动说:“各位,大家反对我的意见,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钱?没有钱去弄这个,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让我们朝廷无法承受这笔财富?”
武士彟点头说:“没错,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没有足够的财富可以支撑这个政策,不然按照你所说的,把我们在场的诸位都卖了,也都凑不到这个钱啊!
荆谋言主动问:“各位,是不是只要有钱,你们也就不反对这个义务教育?”
“没错,荆参军,我可以跟你说,只要你能够弄到足够的钱,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来源,不是一次两次的那种横财,那我就敢按照你所说的下令。并且,这个财富还要跟得上增加,毕竟人口也是数十倍的增加,如果你不能够开辟一条能几十倍增加的财源,这样我也都不会说什么了。“武士彟说。
荆谋言说:“关于筹钱,我也有办法,你们等着吧!我会筹集到足够经费的,所以你们放心。”
武士彟奇怪的看着荆谋言,如果荆谋言真的能够筹集到一比能增加几十倍的财源,这样荆谋言岂不是财神了?
在后世,凡是有一些规模的国家,都会实行义务教育了。义务教育几乎是全世界都深入人心,没有人会感觉义务教育是不对的。
可是荆谋言更清楚,在唐朝初期,玩义务教育,那是做大死啊!唐朝的生产力根本不够,唐朝的官府财政能力根本不够,完全无法支撑起义务教育这个吞金兽。
尤其是这个更是关键的,一旦开始了这个政策,后续也就不能停止了。因为一旦开始,后来的人口越来越多,接下来几乎每年的人口增加都是惊人的几何倍数增加,到时候是否要同样满足这些人的义务教育需求?如果叫停政策,那可是要把人给得罪死了,凭什么先出生的可以,后出生的就不行。
所以这个也要慎重考虑,这样其实也是一个大问题。
荆谋言思考了一下后世的教育体系,如何能争取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不过,荆谋言还是很快的想到了办法。
“武长史,我想实行全部小孩子读书的事情,我也有想法。既然如此,干脆我们规定凡是我们益州大都督府下属的所有十岁以上的孩子,都要接受我们益州大都督府的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满了十岁,那也就要接受各大学校的教育一年。在这个一年里面,所有家里面的大人不能够不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如果不送那就要予以惩戒。”
“在这个一年里面,是必须要的,不能够避免的。在这个一年里面,这些小孩子将会进入学校,学习我们普通的几千个常用字,并且学习日常的算学,至少学会万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还有一些日常常识就行了,不用多么高深的教育。”
荆谋言算是提出了义务教育了,他知道义务教育其实也是不错的政策,对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当然,荆谋言倒也是没有脑子发热,直接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因为目前不具备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能力,大唐朝廷的财力无法满足。并且,荆谋言的“义务教育”也都非常的简单,也就是教导文字和数学,别的都不教。
至于说什么后世的各种“副科”,更是一个都没有。仅限于识字和基本的万位数以内的加减乘数数学,这些东西在后世也都不太高深,也就是日常的科目。这些东西在古代也是很容易找到相应的教师,并不难找。
“武长史,我们益州大都督府下达命令,让益州大都督府下属的所有百姓都把自己十岁的孩子送来读书,凡是不送来的都要对父母惩戒。轻则加罚劳役,重则甚至要关押起来。”
武士彟和那些别的反而是惊呆了,荆谋言居然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说过去荆谋言对于推广读书还是一个谨慎的态度,可是现在荆谋言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直接请求规定十岁以上的孩子,都进行读书,甚至要进行一年的强制义务教育。如果不送孩子过来,那还要对父母进行惩罚,这个简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个转变也太大了,让所有人都吃惊。
“荆谋言,你这个是什么意思?刚才我们不是说了吗?你这么做,我们益州大都督府还怎么维持下去?不患寡患不均,现在你弄了这一套,那接下来几年呢?未来几年,一旦人口恢复,大量的人口出生,那个更是多很多倍啊!”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益州大都督府根本无法承担起这笔花费。别说到时候了,我们现在也都无法承担得起这笔花费。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如果想要让我们益州大都督府下属所有州郡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来读书一年,一年的花费,都足以让我们益州大都督府的财力耗光十次以上啊!”
所有人也都纷纷的点头,这个简直是不靠谱啊!义务教育前途是光明的,这个所有人都知道。可是这么花钱,别说他们益州大都督府的朝廷财富承受不起,就算是整个大唐都承受不起者比花费。如果大唐朝廷这么弄,足以让大唐朝廷的财政破产几十次。
跟可怕的是这个不是一年两年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投入。一旦他们开始了,那将会很难停止了,到时候全国人口越来越多,每年增加的人口都是几何倍数的上升,这么可怕的情况,朝廷财政投入足以破产几十次。
这么瞎搞,让所有人也都无法接受不了。
荆谋言很快主动说:“各位,大家反对我的意见,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钱?没有钱去弄这个,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让我们朝廷无法承受这笔财富?”
武士彟点头说:“没错,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没有足够的财富可以支撑这个政策,不然按照你所说的,把我们在场的诸位都卖了,也都凑不到这个钱啊!
荆谋言主动问:“各位,是不是只要有钱,你们也就不反对这个义务教育?”
“没错,荆参军,我可以跟你说,只要你能够弄到足够的钱,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来源,不是一次两次的那种横财,那我就敢按照你所说的下令。并且,这个财富还要跟得上增加,毕竟人口也是数十倍的增加,如果你不能够开辟一条能几十倍增加的财源,这样我也都不会说什么了。“武士彟说。
荆谋言说:“关于筹钱,我也有办法,你们等着吧!我会筹集到足够经费的,所以你们放心。”
武士彟奇怪的看着荆谋言,如果荆谋言真的能够筹集到一比能增加几十倍的财源,这样荆谋言岂不是财神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