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 第21章 八斩!
- 22 第22章 都是假货惹的错
- 23 第23章 发财了
- 24 第24章 张曼成的恐惧
- 25 第25章 张角
- 26 第26章 庆丰军
- 27 第27章 魏和,周仓!
- 28 第28章 典壮士,快快住手!
- 29 第29章 曹操的志向
- 30 第30章 何进很高兴
- 31 第31章 恢复州牧
- 32 第32章 薛歌用计
- 33 第33章 中计
- 34 第34章 夜战!(上)
- 35 第35章 夜战!(中)
- 36 第36章 夜战!(下)
- 37 第37章 伤兵
- 38 第38章 卢植的午饭
- 39 第39章 刘备和中山靖王
- 40 第40章 老袁家的那些事
- 41 第41章 皇甫嵩的心计
- 42 第42章 高干之死
- 43 第43章 管亥
- 44 第44章 战起
- 45 第45章 安平之战(上)
- 46 第46章 安平之战(中)
- 47 第47章 安平之战(下)
- 48 第48章 卢植获罪
- 49 第49章 张梁之死
- 50 第50章 送上门的没好货
- 51 第51章 西园八校尉!
- 52 第52章 白马义从!
- 53 第53章 窦豆
- 54 第54章 风云暗涌
- 55 第55章 你的堂弟是赵云
- 56 第56章 守卫常山(上)
- 57 第57章 守卫常山(中)
- 58 第58章 守卫常山(下)
- 59 第59章 董卓和赵翔
- 60 第60章 孙策,周瑜
- 61 第61章 黑山灭,唐齐殁!
- 62 第62章 祭奠
- 63 第63章 荀衍
- 64 第64章 张郃
- 65 第65章 未来的上将
- 66 第66章 宴变
- 67 第67章 归心
- 68 第68章 驾崩
- 69 第69章 宫变!
- 70 第70章 常山,赵子龙!
- 71 第71章 州牧
- 72 第72章 大预言家韩馥
- 73 第73章 通知
- 74 第74章 赵云vs韩猛
- 75 第75章 薛歌的担忧
- 76 第76章 釜底抽薪
- 77 第77章 塌顿的故事
- 78 第78章 降者不杀!
- 79 第79章 破釜沉舟 (上)
- 80 第80章 破釜沉舟 (中)
- 81 第81章 破釜沉舟 (下)
- 82 第82章 张勋善守
- 83 第83章 麯义善攻
- 84 第84章 黑山,常山,渤海
- 85 第85章 合谋常山
- 86 第86章 兄弟之争
- 87 第87章 死战!
- 88 第88章 外城破,张勋亡!
- 89 第89章 书信
- 90 第90章 韩馥降
- 91 第91章 民夫和士卒的区别
- 92 第92章 渤海撤军
- 93 第93章 董卓入京
- 94 第94章 渤海王
- 95 第95章 谋算
- 96 第96章 十倍奉还
- 97 第97章 田豫来投
- 98 第98章 李肃出使
- 99 第99章 应邀
- 100 第100章 情报机构
- 101 第101章 影
- 102 第102章 炼铁
- 103 第103章 会议
- 104 第104章 贾诩出仕
- 105 第105章 可怜的家伙
- 106 第106章 李肃再使
- 107 第107章 陷阵营!
- 108 第108章 西园灭
- 109 第109章 吕布vs王越
- 110 第110章 今天有点事
- 111 第111章 行刺(上)
- 112 第112章 行刺(中)
- 113 第113章 请假条
- 114 第114章 行刺(下)
- 115 第115章 伯谋之殇
- 116 第116章 算计
- 117 第117章 今天过二十四岁生日
- 118 第118章 双雄
- 119 第119章 魏延,徐盛
- 120 第120章 改法
- 121 第121章 大谁何布局
- 122 第122章 请假条
- 123 第123章 回来了
- 124 第124章 备战
- 125 第125章 盟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1章 恢复州牧
第31章 恢复州牧
洛阳皇城,宣明殿内。八根刻着翔龙瑞兽的精美雕柱支撑起这个华丽的大殿。
三十二名守卫皇城的羽林卫更是身姿挺拔,衣甲鲜明。驻立在大殿上。
又到了必须参加朝议的时间。灵帝懒洋洋的走到高台之上坐下,眯着眼缝。俯视着下方数百名身穿玄衣朱裳的大臣。
张让尖细的声音在庞大的大殿中回荡开来:“诸君有事早报,无事退朝。。。”
何进即刻出列拜倒:“启禀圣上,臣有事奏!”
灵帝见何进出列,将那肥手一抬。轻声说道:“大将军无须如此,且起身说话。”
何进依言起身,脸上的横肉一抖一抖。强迫自己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南阳有少年英雄赵子鱼。携郡兵剿灭黄巾五万贼子。还请陛下不吝赏赐。”
赵子鱼?灵帝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这时张让对灵帝耳语道:“陛下,这赵子鱼名翔。却是昨日在宫外捐的常山太守之人。”
灵帝闻言恍然,随即眉头轻轻一挑。轻声道:“朕,允了。让父,即刻下旨。迁赵翔为常山太守。食邑百户。”
张让在一边闻言,恭敬应诺。
何进闻旨,也只能答道:“陛下赏罚分明,进拜服!”
灵帝听得此言,神情却不见一丝尴尬。只是淡淡的说道:“唔,前些时日大宛不是进贡了一批宝马吗?便从中选上两匹,随同旨意一起给那赵翔送去。宝马赠英雄嘛。”
看了一眼何进,灵帝接着说道:“大将军稍后也可自去挑上一匹。”
何进闻言恭敬答道:“谢陛下隆恩。”
灵帝却摆了摆手:“诸君若无事,那便散朝吧。”
灵帝颤颤巍巍站起身,正待离去。突然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
侧身对众大臣说道:“朕,已决心恢复州牧制。由朕的叔父刘君郎出任益州牧,宗正刘伯安出任幽州牧。不日上任,不得延误!”
台下众臣闻言纷纷哗然。
宗正刘虞更是浑身一震。这要去幽州担任州牧。陛下怎么从未和自己商议过?
宗正刘虞刘伯安。是当今陛下的亲叔父。也是皇族宗正。更是一位刚直方正的君子。
因为方正,刘虞一直看不惯灵帝即位后整天寻欢作乐,不思进取的言行。没有一点大汉帝王的样子。
因为刚直,刘虞看不惯的东西。就会说出来。屡次在章乐宫直言劝谏,每一次都弄得灵帝很是难堪。
但他是灵帝的皇叔,更是皇族的宗正。灵帝也拿这根老骨头没什么办法。
不过皇帝终究是皇帝。此刻一发狠心,却是直接将宗正刘虞外调了。
虽说一州之牧守。确实也对的起刘虞皇叔的身份了。
然而幽州啊。。。燕国旧地。天冷风寒不说。还要治理三韩,直面鲜卑。
但这些刘虞都无所谓,他只是担心。自己离陛下太远了。
刘虞是将灵帝刘宏当成自己亲侄子那般对待的。事实是刘宏本来就是他的亲侄子。
只是帝王之家,从来无情。刘虞对灵帝。却是有着一丝亲情流露的。
是以才会数次在章乐宫痛斥刘宏。那都是长辈对于晚辈的恨铁不成钢。
刘虞担心,自己远赴燕幽之地。刘宏无人再能管教。这大汉的基业,虽说不会倒。但也难免会动摇根基。
刘虞担心的,是刘宏的大汉。
灵帝刘宏却并不领情。
刘虞没有看到,有一人此刻已然是俯首拜倒。眼中慑出一缕精光!
刘焉刘君郎,也和刘虞一般是灵帝皇叔。不过只是宗亲。
灵帝恢复州牧制一事,却是他贿赂宫中十常侍。又在灵帝耳边进言,一手策划的。
至于为什么要怎么做,只怕只有刘焉自己心里清楚原因了。
灵帝说完,也不待众臣反应。径直扶着自己的大肚,从御道走出殿外。
灵帝的旨意。随着一匹匹驰骋在驿道的快马,向着天下散播开来。
传到赵翔这里的时候,赵翔刚把一处据点的散落黄巾剿灭,收编。
此时距离赵翔招揽典韦,已然过了半月。
据黄巾降兵上报,这深山中,还有不少黄巾据点。
赵翔眯着眼,看向这片深山。
良久,终于是拧过头。高声道:“传令大军向宛城进发!”
虽然天气慢慢开始炎热起来,赵翔的声音中却带着一丝清冷。
他的身后,高过九尺的典韦身背双戟。如影随形。
他的身前,则是三千名精悍的士卒。
本来应该有更多,赵翔却下令让其中的老幼病残全都卸甲归乡了。只留下精壮的汉子。
这三千士卒大多经历过血战,身上撒发出淡淡的血腥气息。默默向前行进。
薛歌此刻,则站在赵翔身侧。踌躇满志。
终于等到了!薛歌心底呐喊。他的推演,竟然成真了!大汉真的恢复了州牧制!
兵家复兴有望!只是师父,您又准备何时出山?薛歌心中默念道。
赵翔此刻面对如林的将士,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
宛城!张曼成!你死定了!
围困宛城的士卒是由秦颉借调的长沙郡尉孙坚的两千人马。
还有一部分则是荆州的郡兵和豫州抽调的郡兵。加起来也只有九千士卒。
以九千士卒围困驻扎十万黄巾的宛城。
秦颉只觉得皇甫嵩是故意想害死自己。
好在自从朱儁的汉武卒屠戮了十万黄巾离去后。黄巾就似乎被打怕了,再也没出过城。
反而是后来赶到的孙坚。带着其两千郡卒家将,跃跃欲试的攻了一次城。
结果当然是被黄巾军的人海赶下城头。
只是那孙坚确实骁勇,其和手下的兵将硬生生在城头杀了个来回!直接将南城头的黄巾杀穿!
若不是后来黄巾的覆盖性箭雨。若不是秦颉坚决不派一兵一卒增援孙坚。只怕还真能让孙坚一路杀到内城,诛灭贼首张曼成。
张曼成一死,宛城便等于攻陷了一半!
是以退下城头后,清点儿郎损失时。孙坚表面不说,心底却是恨极了这秦颉。
仅仅一次攻城,孙坚手下的两千郡卒便伤亡了近乎一半。
剩下的人也大部分带着轻伤。孙坚自己也被黄巾流矢射中。若不是其部下程普,黄盖等人奋力营救,只怕他孙文台都要折在城头!
相至此,饶是孙坚性情十分豁达。此刻也是愤恨不已。
秦颉误军!这就是孙坚心中的想法。
三十二名守卫皇城的羽林卫更是身姿挺拔,衣甲鲜明。驻立在大殿上。
又到了必须参加朝议的时间。灵帝懒洋洋的走到高台之上坐下,眯着眼缝。俯视着下方数百名身穿玄衣朱裳的大臣。
张让尖细的声音在庞大的大殿中回荡开来:“诸君有事早报,无事退朝。。。”
何进即刻出列拜倒:“启禀圣上,臣有事奏!”
灵帝见何进出列,将那肥手一抬。轻声说道:“大将军无须如此,且起身说话。”
何进依言起身,脸上的横肉一抖一抖。强迫自己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南阳有少年英雄赵子鱼。携郡兵剿灭黄巾五万贼子。还请陛下不吝赏赐。”
赵子鱼?灵帝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这时张让对灵帝耳语道:“陛下,这赵子鱼名翔。却是昨日在宫外捐的常山太守之人。”
灵帝闻言恍然,随即眉头轻轻一挑。轻声道:“朕,允了。让父,即刻下旨。迁赵翔为常山太守。食邑百户。”
张让在一边闻言,恭敬应诺。
何进闻旨,也只能答道:“陛下赏罚分明,进拜服!”
灵帝听得此言,神情却不见一丝尴尬。只是淡淡的说道:“唔,前些时日大宛不是进贡了一批宝马吗?便从中选上两匹,随同旨意一起给那赵翔送去。宝马赠英雄嘛。”
看了一眼何进,灵帝接着说道:“大将军稍后也可自去挑上一匹。”
何进闻言恭敬答道:“谢陛下隆恩。”
灵帝却摆了摆手:“诸君若无事,那便散朝吧。”
灵帝颤颤巍巍站起身,正待离去。突然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
侧身对众大臣说道:“朕,已决心恢复州牧制。由朕的叔父刘君郎出任益州牧,宗正刘伯安出任幽州牧。不日上任,不得延误!”
台下众臣闻言纷纷哗然。
宗正刘虞更是浑身一震。这要去幽州担任州牧。陛下怎么从未和自己商议过?
宗正刘虞刘伯安。是当今陛下的亲叔父。也是皇族宗正。更是一位刚直方正的君子。
因为方正,刘虞一直看不惯灵帝即位后整天寻欢作乐,不思进取的言行。没有一点大汉帝王的样子。
因为刚直,刘虞看不惯的东西。就会说出来。屡次在章乐宫直言劝谏,每一次都弄得灵帝很是难堪。
但他是灵帝的皇叔,更是皇族的宗正。灵帝也拿这根老骨头没什么办法。
不过皇帝终究是皇帝。此刻一发狠心,却是直接将宗正刘虞外调了。
虽说一州之牧守。确实也对的起刘虞皇叔的身份了。
然而幽州啊。。。燕国旧地。天冷风寒不说。还要治理三韩,直面鲜卑。
但这些刘虞都无所谓,他只是担心。自己离陛下太远了。
刘虞是将灵帝刘宏当成自己亲侄子那般对待的。事实是刘宏本来就是他的亲侄子。
只是帝王之家,从来无情。刘虞对灵帝。却是有着一丝亲情流露的。
是以才会数次在章乐宫痛斥刘宏。那都是长辈对于晚辈的恨铁不成钢。
刘虞担心,自己远赴燕幽之地。刘宏无人再能管教。这大汉的基业,虽说不会倒。但也难免会动摇根基。
刘虞担心的,是刘宏的大汉。
灵帝刘宏却并不领情。
刘虞没有看到,有一人此刻已然是俯首拜倒。眼中慑出一缕精光!
刘焉刘君郎,也和刘虞一般是灵帝皇叔。不过只是宗亲。
灵帝恢复州牧制一事,却是他贿赂宫中十常侍。又在灵帝耳边进言,一手策划的。
至于为什么要怎么做,只怕只有刘焉自己心里清楚原因了。
灵帝说完,也不待众臣反应。径直扶着自己的大肚,从御道走出殿外。
灵帝的旨意。随着一匹匹驰骋在驿道的快马,向着天下散播开来。
传到赵翔这里的时候,赵翔刚把一处据点的散落黄巾剿灭,收编。
此时距离赵翔招揽典韦,已然过了半月。
据黄巾降兵上报,这深山中,还有不少黄巾据点。
赵翔眯着眼,看向这片深山。
良久,终于是拧过头。高声道:“传令大军向宛城进发!”
虽然天气慢慢开始炎热起来,赵翔的声音中却带着一丝清冷。
他的身后,高过九尺的典韦身背双戟。如影随形。
他的身前,则是三千名精悍的士卒。
本来应该有更多,赵翔却下令让其中的老幼病残全都卸甲归乡了。只留下精壮的汉子。
这三千士卒大多经历过血战,身上撒发出淡淡的血腥气息。默默向前行进。
薛歌此刻,则站在赵翔身侧。踌躇满志。
终于等到了!薛歌心底呐喊。他的推演,竟然成真了!大汉真的恢复了州牧制!
兵家复兴有望!只是师父,您又准备何时出山?薛歌心中默念道。
赵翔此刻面对如林的将士,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
宛城!张曼成!你死定了!
围困宛城的士卒是由秦颉借调的长沙郡尉孙坚的两千人马。
还有一部分则是荆州的郡兵和豫州抽调的郡兵。加起来也只有九千士卒。
以九千士卒围困驻扎十万黄巾的宛城。
秦颉只觉得皇甫嵩是故意想害死自己。
好在自从朱儁的汉武卒屠戮了十万黄巾离去后。黄巾就似乎被打怕了,再也没出过城。
反而是后来赶到的孙坚。带着其两千郡卒家将,跃跃欲试的攻了一次城。
结果当然是被黄巾军的人海赶下城头。
只是那孙坚确实骁勇,其和手下的兵将硬生生在城头杀了个来回!直接将南城头的黄巾杀穿!
若不是后来黄巾的覆盖性箭雨。若不是秦颉坚决不派一兵一卒增援孙坚。只怕还真能让孙坚一路杀到内城,诛灭贼首张曼成。
张曼成一死,宛城便等于攻陷了一半!
是以退下城头后,清点儿郎损失时。孙坚表面不说,心底却是恨极了这秦颉。
仅仅一次攻城,孙坚手下的两千郡卒便伤亡了近乎一半。
剩下的人也大部分带着轻伤。孙坚自己也被黄巾流矢射中。若不是其部下程普,黄盖等人奋力营救,只怕他孙文台都要折在城头!
相至此,饶是孙坚性情十分豁达。此刻也是愤恨不已。
秦颉误军!这就是孙坚心中的想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