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2 第52章 白马义从!
- 53 第53章 窦豆
- 54 第54章 风云暗涌
- 55 第55章 你的堂弟是赵云
- 56 第56章 守卫常山(上)
- 57 第57章 守卫常山(中)
- 58 第58章 守卫常山(下)
- 59 第59章 董卓和赵翔
- 60 第60章 孙策,周瑜
- 61 第61章 黑山灭,唐齐殁!
- 62 第62章 祭奠
- 63 第63章 荀衍
- 64 第64章 张郃
- 65 第65章 未来的上将
- 66 第66章 宴变
- 67 第67章 归心
- 68 第68章 驾崩
- 69 第69章 宫变!
- 70 第70章 常山,赵子龙!
- 71 第71章 州牧
- 72 第72章 大预言家韩馥
- 73 第73章 通知
- 74 第74章 赵云vs韩猛
- 75 第75章 薛歌的担忧
- 76 第76章 釜底抽薪
- 77 第77章 塌顿的故事
- 78 第78章 降者不杀!
- 79 第79章 破釜沉舟 (上)
- 80 第80章 破釜沉舟 (中)
- 81 第81章 破釜沉舟 (下)
- 82 第82章 张勋善守
- 83 第83章 麯义善攻
- 84 第84章 黑山,常山,渤海
- 85 第85章 合谋常山
- 86 第86章 兄弟之争
- 87 第87章 死战!
- 88 第88章 外城破,张勋亡!
- 89 第89章 书信
- 90 第90章 韩馥降
- 91 第91章 民夫和士卒的区别
- 92 第92章 渤海撤军
- 93 第93章 董卓入京
- 94 第94章 渤海王
- 95 第95章 谋算
- 96 第96章 十倍奉还
- 97 第97章 田豫来投
- 98 第98章 李肃出使
- 99 第99章 应邀
- 100 第100章 情报机构
- 101 第101章 影
- 102 第102章 炼铁
- 103 第103章 会议
- 104 第104章 贾诩出仕
- 105 第105章 可怜的家伙
- 106 第106章 李肃再使
- 107 第107章 陷阵营!
- 108 第108章 西园灭
- 109 第109章 吕布vs王越
- 110 第110章 今天有点事
- 111 第111章 行刺(上)
- 112 第112章 行刺(中)
- 113 第113章 请假条
- 114 第114章 行刺(下)
- 115 第115章 伯谋之殇
- 116 第116章 算计
- 117 第117章 今天过二十四岁生日
- 118 第118章 双雄
- 119 第119章 魏延,徐盛
- 120 第120章 改法
- 121 第121章 大谁何布局
- 122 第122章 请假条
- 123 第123章 回来了
- 124 第124章 备战
- 125 第125章 盟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2章 祭奠
第62章 祭奠
三日后。
夕阳斜晖,赵翔独自站在元氏县城头。橙红落霞为他拉出一道长长的背影。
薛歌走上城墙,看到赵翔的背影。悄然一叹,来到赵翔身侧。
赵翔察觉到薛歌,轻声问道:“准备好了吗?”
薛歌点头:“庆丰碑已经连夜立好,只待明日刻名。”
赵翔的的话语依旧平淡:“人数统计出来没有?”
薛歌低眉:“计得有姓名者四千七百八十二人。”
赵翔慢慢闭上双眼:“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薛歌走后,赵翔摊出自己的双手仔细盯着:“原来,我的手上已经沾染了那么多鲜血吗?。。。”
“岚海。。。”轻声念着唐齐的字,赵翔将拳头紧紧握起!
第二天,太守府邸,城门楼,郡库,街市上早早便被人披上了一层苍白的缟布。
似乎整个元氏县城都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清晨,城门处,赵翔身穿素衣直直挺立。
他的身侧,元氏县大小官员和常山将士均是穿着缟衣。
赵翔看着那面历经沧桑的厚重城门,眉眼中不带感情:“启门,迎当归!”
赵翔身侧的张勋扶剑高声喝道:“太守有令!开门!迎当归之士!”
早有十名力士开始奋力推动城门。
两扇沉重的城门在力士的号子声中缓缓而开。
苍凉的号角声被吹响,一道俊逸的身姿出现在大家眼前。
张贺穿着漆黑衣袍,手中端着一坛骨灰。神情沉重,一步一步向城中走来。
他的身后,一百名穿着同样黑衣的庆丰军士卒均是抱着一坛骨灰。慢慢的跟随着张贺的步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用荆北一带的特有语调高声唱诗。
步子缓慢无比,连带着吟唱声也变得越发低沉。
张贺终于走到赵翔身前,他停住脚步。将手中坛子高高举起。
一百名庆丰军士卒纷纷停住脚步,高高举起手中黑坛。
他们一脸冷淡的望向赵翔。
赵翔铿然拔出腰间佩剑:“魂兮归来!!”
赵翔的身后,苍霜色的白旗迎风簌簌飞扬。
张贺带着庆丰士卒开始巡城。
整个元氏县的居民纷纷出现在街道,默默的望着这支同样沉默的队伍。
他们当中有老幼妇孺,也有青壮男子。有小贩农户,也有商贾地主。
此刻,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迎灵人。
他们静静望着那些士卒手中的黑坛,迎接这些归来的英灵。
这其中,或许也有他们的丈夫,他们的兄弟,他们的儿子,他们的父亲。
他们的神色渐渐变得悲怮。
张贺带着士卒巡完全城,来到城中心。一根巨大的石柱前。
赵翔也带着属下来到此处。
赵翔冷厉的目光扫过全场,沉声喝道:“鼓起!”
低沉的战鼓声被赤膊上前的典韦重重锤响。
赵翔对着薛歌点点头,薛歌出列,手中提起一张长长的卷轴。发出清冷的嗓音:
“桥蕤,校尉,三十九岁!为救子鱼,殁于宛城”
“李志,郡卒,二十八岁!加入庆丰军一月,殁于宛城!”
。。。。。。
“魏和,都统,三十四岁!加入庆丰军两月,殁于颍川!”
一个接一个冰冷的名字从薛歌略薄的嘴唇中吐出。台下众人一片寂静。
随着念出名字越来越多,薛歌的声音也变得越发嘶哑。
“付陆,清水校尉!二十六岁!加入庆丰军四月,殁于常山!”
。。。。。。
“唐齐,洛水校尉!二十五岁!加入庆丰军四月,殁于常山!”
太阳已经慢慢升到最中央,薛歌终于念完了最后一个名字。
他将卷轴稍稍折起,看向赵翔。
赵翔的身躯始终那么挺拔,双目却开始泛红。
他轻声开口,声音竟然和薛歌一般嘶哑:“都,念完了吗?”
薛歌点头。
赵翔看着已经台下的众将士,和已经围满场中的元氏县百姓。
赵翔抹去眉眼间的悲意,沉声说道:“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本将不论他们之前是什么身份,做了什么事。但是现在,在本将眼中,他们就是大汉的英灵!”
赵翔的声音渐渐开始高昂:
“我泱泱大汉,立国五百年。靠什么维持国运不衰?气运不减?就是这些英勇的将士!他们生前浴血奋战,死后也化做英灵。守护天命!”
台下众人纷纷动容。一些士卒的面庞更是有泪水划过。
“今天,本将便为这些将士,找一个家!今后,凡是为常山,为大汉而死的将士。本将都会将他的英灵请回这座石碑!”
“本将要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加重要。那就是属于自己的家!无论阳宅还是阴冢。人们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围观的百姓中发出阵阵抽泣声。
话到最后,赵翔的语气已经变得铿锵无比:
“从今日起!这座石碑便名为:英魂!”
说完这句话,赵翔终于将手中一直高高举起的宝剑狠狠插入身后的石碑上。
“英魂不散!永恒留念!”
台下,先是庆丰军士卒。然后是常山郡卒。最后整个元氏县的百姓。均是高声齐喝:
“英魂不散,永恒留念!!”
“英魂不散,永恒留念!!!”
这一天,元氏县城久久回荡着一股震人心魄的声音。感天动地。
祭奠大礼已经结束,赵翔召集张勋薛歌等人展开军议。
赵翔坐在主位,冷声说道:
“本将欲取消庆丰军!原来的庆丰军和常山郡卒合并。改名为:血魂!口号便为:以我之血,已荐英魂!诸位觉得如何?”
薛歌和杨弘对望一眼,拱手行礼:“臣下附议。”
张勋看了看张贺,见其眼观鼻,鼻观心。
心下无语,也是出列行礼:“末将附议。”
赵翔点头:“那便如此,子鹏!”
杨弘出列:“在。”
“拟本将令,重组庆丰。名为血魂!血魂军下设清水,洛水,衡水三校尉!”
杨弘恭敬答道:“诺!”
“庆丰军主将由本将担任,张蔡机!”
张勋急忙出列:“末将在!”
“担任副将,暂代清水校尉!”
“诺!”
“张伯谋!”
张贺出列:“末将在!”
“任为洛水校尉!”
“末将遵令!”
“典韦!”
赵翔身后,一直沉默的典韦站到张贺身侧。
典韦的个子几乎比张贺高出一个头。嗡声道:“小人在!
“任为亲卫队长!拱守太守府邸!”
典韦嗡声答道:“诺!”
“薛孟克!”
薛歌出列,声音依旧带着嘶哑:“臣下在。”
“任命常山郡丞,暂代血魂军军师!”
“悉听君令!”
“杨子鹏!”
杨弘赶忙放下手中笔豪,出列拱手:“臣下在。”
“任命郡丞从事,暂代血魂军祭酒!”
“臣下领命!”
“另外,广贴招贤榜!榜上直说本将不看家世,只看人品才能!”
赵翔冷声说道。
众人闻言一愣。
薛歌出言劝谏:“主公此举,怕是会得罪世家大族,颇有不妥。”
赵翔厉声一笑:
“谁敢阻挠,本将,便宰了谁!子鹏,你去告诉那些士族。礼遇还是刀枪,现今他们,必须要给本将选择一个!”
杨弘惶恐应诺。
薛歌却是暗自叹息:主公此举,还是太急了一些。。。
夕阳斜晖,赵翔独自站在元氏县城头。橙红落霞为他拉出一道长长的背影。
薛歌走上城墙,看到赵翔的背影。悄然一叹,来到赵翔身侧。
赵翔察觉到薛歌,轻声问道:“准备好了吗?”
薛歌点头:“庆丰碑已经连夜立好,只待明日刻名。”
赵翔的的话语依旧平淡:“人数统计出来没有?”
薛歌低眉:“计得有姓名者四千七百八十二人。”
赵翔慢慢闭上双眼:“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薛歌走后,赵翔摊出自己的双手仔细盯着:“原来,我的手上已经沾染了那么多鲜血吗?。。。”
“岚海。。。”轻声念着唐齐的字,赵翔将拳头紧紧握起!
第二天,太守府邸,城门楼,郡库,街市上早早便被人披上了一层苍白的缟布。
似乎整个元氏县城都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清晨,城门处,赵翔身穿素衣直直挺立。
他的身侧,元氏县大小官员和常山将士均是穿着缟衣。
赵翔看着那面历经沧桑的厚重城门,眉眼中不带感情:“启门,迎当归!”
赵翔身侧的张勋扶剑高声喝道:“太守有令!开门!迎当归之士!”
早有十名力士开始奋力推动城门。
两扇沉重的城门在力士的号子声中缓缓而开。
苍凉的号角声被吹响,一道俊逸的身姿出现在大家眼前。
张贺穿着漆黑衣袍,手中端着一坛骨灰。神情沉重,一步一步向城中走来。
他的身后,一百名穿着同样黑衣的庆丰军士卒均是抱着一坛骨灰。慢慢的跟随着张贺的步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用荆北一带的特有语调高声唱诗。
步子缓慢无比,连带着吟唱声也变得越发低沉。
张贺终于走到赵翔身前,他停住脚步。将手中坛子高高举起。
一百名庆丰军士卒纷纷停住脚步,高高举起手中黑坛。
他们一脸冷淡的望向赵翔。
赵翔铿然拔出腰间佩剑:“魂兮归来!!”
赵翔的身后,苍霜色的白旗迎风簌簌飞扬。
张贺带着庆丰士卒开始巡城。
整个元氏县的居民纷纷出现在街道,默默的望着这支同样沉默的队伍。
他们当中有老幼妇孺,也有青壮男子。有小贩农户,也有商贾地主。
此刻,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迎灵人。
他们静静望着那些士卒手中的黑坛,迎接这些归来的英灵。
这其中,或许也有他们的丈夫,他们的兄弟,他们的儿子,他们的父亲。
他们的神色渐渐变得悲怮。
张贺带着士卒巡完全城,来到城中心。一根巨大的石柱前。
赵翔也带着属下来到此处。
赵翔冷厉的目光扫过全场,沉声喝道:“鼓起!”
低沉的战鼓声被赤膊上前的典韦重重锤响。
赵翔对着薛歌点点头,薛歌出列,手中提起一张长长的卷轴。发出清冷的嗓音:
“桥蕤,校尉,三十九岁!为救子鱼,殁于宛城”
“李志,郡卒,二十八岁!加入庆丰军一月,殁于宛城!”
。。。。。。
“魏和,都统,三十四岁!加入庆丰军两月,殁于颍川!”
一个接一个冰冷的名字从薛歌略薄的嘴唇中吐出。台下众人一片寂静。
随着念出名字越来越多,薛歌的声音也变得越发嘶哑。
“付陆,清水校尉!二十六岁!加入庆丰军四月,殁于常山!”
。。。。。。
“唐齐,洛水校尉!二十五岁!加入庆丰军四月,殁于常山!”
太阳已经慢慢升到最中央,薛歌终于念完了最后一个名字。
他将卷轴稍稍折起,看向赵翔。
赵翔的身躯始终那么挺拔,双目却开始泛红。
他轻声开口,声音竟然和薛歌一般嘶哑:“都,念完了吗?”
薛歌点头。
赵翔看着已经台下的众将士,和已经围满场中的元氏县百姓。
赵翔抹去眉眼间的悲意,沉声说道:“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本将不论他们之前是什么身份,做了什么事。但是现在,在本将眼中,他们就是大汉的英灵!”
赵翔的声音渐渐开始高昂:
“我泱泱大汉,立国五百年。靠什么维持国运不衰?气运不减?就是这些英勇的将士!他们生前浴血奋战,死后也化做英灵。守护天命!”
台下众人纷纷动容。一些士卒的面庞更是有泪水划过。
“今天,本将便为这些将士,找一个家!今后,凡是为常山,为大汉而死的将士。本将都会将他的英灵请回这座石碑!”
“本将要告诉你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加重要。那就是属于自己的家!无论阳宅还是阴冢。人们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围观的百姓中发出阵阵抽泣声。
话到最后,赵翔的语气已经变得铿锵无比:
“从今日起!这座石碑便名为:英魂!”
说完这句话,赵翔终于将手中一直高高举起的宝剑狠狠插入身后的石碑上。
“英魂不散!永恒留念!”
台下,先是庆丰军士卒。然后是常山郡卒。最后整个元氏县的百姓。均是高声齐喝:
“英魂不散,永恒留念!!”
“英魂不散,永恒留念!!!”
这一天,元氏县城久久回荡着一股震人心魄的声音。感天动地。
祭奠大礼已经结束,赵翔召集张勋薛歌等人展开军议。
赵翔坐在主位,冷声说道:
“本将欲取消庆丰军!原来的庆丰军和常山郡卒合并。改名为:血魂!口号便为:以我之血,已荐英魂!诸位觉得如何?”
薛歌和杨弘对望一眼,拱手行礼:“臣下附议。”
张勋看了看张贺,见其眼观鼻,鼻观心。
心下无语,也是出列行礼:“末将附议。”
赵翔点头:“那便如此,子鹏!”
杨弘出列:“在。”
“拟本将令,重组庆丰。名为血魂!血魂军下设清水,洛水,衡水三校尉!”
杨弘恭敬答道:“诺!”
“庆丰军主将由本将担任,张蔡机!”
张勋急忙出列:“末将在!”
“担任副将,暂代清水校尉!”
“诺!”
“张伯谋!”
张贺出列:“末将在!”
“任为洛水校尉!”
“末将遵令!”
“典韦!”
赵翔身后,一直沉默的典韦站到张贺身侧。
典韦的个子几乎比张贺高出一个头。嗡声道:“小人在!
“任为亲卫队长!拱守太守府邸!”
典韦嗡声答道:“诺!”
“薛孟克!”
薛歌出列,声音依旧带着嘶哑:“臣下在。”
“任命常山郡丞,暂代血魂军军师!”
“悉听君令!”
“杨子鹏!”
杨弘赶忙放下手中笔豪,出列拱手:“臣下在。”
“任命郡丞从事,暂代血魂军祭酒!”
“臣下领命!”
“另外,广贴招贤榜!榜上直说本将不看家世,只看人品才能!”
赵翔冷声说道。
众人闻言一愣。
薛歌出言劝谏:“主公此举,怕是会得罪世家大族,颇有不妥。”
赵翔厉声一笑:
“谁敢阻挠,本将,便宰了谁!子鹏,你去告诉那些士族。礼遇还是刀枪,现今他们,必须要给本将选择一个!”
杨弘惶恐应诺。
薛歌却是暗自叹息:主公此举,还是太急了一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