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6 第十九回 大将李如松 (三)
- 77 第十九回 大将李如松 (四)
- 78 第十九回 大将李如松 (五)
- 79 第二十回 倒行逆施 (一)
- 80 第二十回 倒行逆施 (二)
- 81 第二十回 倒行逆施 (三)
- 82 第二十回 倒行逆施 (四)
- 83 第二十回 倒行逆施 (五)
- 84 第二十回 倒行逆施 (六)
- 85 第二十回 倒行逆施 (七)
- 86 第二十一回 论辽东 (一)
- 87 第二十一回 论辽东 (二)
- 88 第二十一回 论辽东 (三)
- 89 第二十二回 霸王枪 (一)
- 90 第二十二回 霸王枪 (二)
- 91 第二十二回 霸王枪 (三)
- 92 第二十三回 比武招亲 (一)
- 93 第二十三回 比武招亲 (二)
- 94 第二十三回 比武招亲 (三)
- 95 第二十三回 比武招亲 (四)
- 96 第二十三回 比武招亲 (五)
- 97 第二十四回 假戏真做 (一)
- 98 第二十四回 假戏真做 (三)
- 99 第二十四回 假戏真做 (四)
- 100 第二十四回 假戏真做 (五)
- 101 第二十五回 文武英才 (一)
- 102 第二十五回 文武英才 (二)
- 103 第二十五回 文武英才 (三)
- 104 第二十五回 文武英才 (四)
- 105 第二十五回 文武英才 (五)
- 106 第二十六回 刀法传人 (一)
- 107 第二十六回 刀法传人 (二)
- 108 第二十六回 刀法传人 (三)
- 109 第二十六回 刀法传人 (四)
- 110 第二十六回 刀法传人 (五)
- 111 第二十六回 刀法传人 (六)
- 112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一)
- 113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二)
- 114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三)
- 115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四)
- 116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五)
- 117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六)
- 118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七)
- 119 第二十七回 决战萨尔浒 上 (八)
- 120 第二十八回 决战萨尔浒 下 (一)
- 121 第二十八回 决战萨尔浒 下 (二)
- 122 第二十八回 决战萨尔浒 下 (三)
- 123 第二十八回 决战萨尔浒 下 (四)
- 124 第二十九回 瑜亮初争锋 (一)
- 125 第二十九回 瑜亮初争锋 (二)
- 126 第二十九回 瑜亮初争锋 (三)
- 127 第二十九回 瑜亮初争锋 (四)
- 128 第三十回 青梅竹马 (一)
- 129 第三十回 青梅竹马 (二)
- 130 第三十回 青梅竹马 (三)
- 131 第三十回 青梅竹马 (四)
- 132 第三十一回 金石良言 (一)
- 133 第三十一回 金石良言 (二)
- 134 第三十一回 金石良言 (三)
- 135 第三十一回 金石良言 (四)
- 136 第三十二回 弄巧成拙 (一)
- 137 第三十二回 弄巧成拙 (二)
- 138 第三十二回 弄巧成拙 (三)
- 139 第三十二回 弄巧成拙 (四)
- 140 第三十二回 弄巧成拙 (五)
- 141 第三十三回 初入江湖 (一)
- 142 第三十三回 初入江湖 (二)
- 143 第三十三回 初入江湖 (三)
- 144 第三十三回 初入江湖 (四)
- 145 第三十三回 初入江湖 (五)
- 146 第三十三回 初入江湖 (六)
- 147 第三十三回 初入江湖 (七)
- 148 第三十四回 仗势欺人 (一)
- 149 第三十四回 仗势欺人 (二)
- 150 第三十四回 仗势欺人 (三)
- 151 第三十五回 沉沦的江湖 (一)
- 152 第三十五回 沉沦的江湖 (二)
- 153 第三十五回 沉沦的江湖 (三)
- 154 第三十六回 红杏出墙 (一)
- 155 第三十六回 红杏出墙 (二)
- 156 第三十六回 红杏出墙 (三)
- 157 第三十六回 红杏出墙 (四)
- 158 第三十七回 江湖险恶 (一)
- 159 第三十七回 江湖险恶 (二)
- 160 第三十七回 江湖险恶 (三)
- 161 第三十七回 江湖险恶 (四)
- 162 第三十八回 彰德阴谋 (一)
- 163 第三十八回 彰德阴谋 (二)
- 164 第三十八回 彰德阴谋 (三)
- 165 第三十八回 彰德阴谋 (四)
- 166 第三十九回 请君入瓮 (一)
- 167 第三十九回 请君入瓮 (二)
- 168 第三十九回 请君入瓮 (三)
- 169 第三十九回 请君入瓮 (四)
- 170 第四十回 无妄之灾 (一)
- 171 第四十回 无妄之灾 (二)
- 172 第四十回 无妄之灾 (三)
- 173 第四十回 无妄之灾 (四)
- 174 第四十回 无妄之灾 (五)
- 175 第四十一回 悲惨红颜 (一)
- 176 第四十一回 悲惨红颜 (二)
- 177 第四十一回 悲惨红颜 (三)
- 178 第四十一回 悲惨红颜 (四)
- 179 第四十一回 悲惨红颜 (五)
- 180 第四十一回 悲惨红颜 (六)
- 181 第四十二回 作壁上观 (一)
- 182 第四十二回 作壁上观 (二)
- 183 第四十二回 作壁上观 (三)
- 184 第四十三回 居心叵测(一)
- 185 第四十三回 居心叵测 (二)
- 186 第四十三回 居心叵测 (三)
- 187 第四十三回 居心叵测 (四)
- 188 第四十四回 恶有恶报 (一)
- 189 第四十四回 恶有恶报 (二)
- 190 第四十四回 恶有恶报 (三)
- 191 第四十五回 苦命伊人 (一)
- 192 第四十五回 苦命伊人 (二)
- 193 第四十六回 喋血鏖战 ﹙一﹚
- 194 第四十六回 喋血鏖战 ﹙二﹚
- 195 第四十六回 喋血鏖战 (三)
- 196 第四十六回 喋血鏖战 (四)
- 197 第四十六回 喋血鏖战 (五)
- 198 第四十七回 塞外孤狼 (一)
- 199 第四十七回 塞外孤狼 (二)
- 200 第四十七回 塞外孤狼 (三)
- 201 第四十七回 塞外孤狼 (四)
- 202 第四十七回 塞外孤狼 (五)
- 203 第四十八回 不速之客 (一)
- 204 第四十八回 不速之客 (二)
- 205 第四十八回 不速之客 (三)
- 206 第四十九回 金钱美人 (一)
- 207 第四十九回 金钱美人 (二)
- 208 第五十回 司空大人 (一)
- 209 故事时间轴及主线梳理
- 210 第五十回 司空大人 (二)
- 211 第五十一回 慕容雯月 (一)
- 212 第五十一回 慕容雯月 (二)
- 213 第五十回 司空大人 (二)
- 214 第五十二回 真相大白 (二)
- 215 第五十一回 慕容雯月 (三)
- 216 第五十二回 真相大白 (三)
- 217 第五十二回 真相大白 (四)
- 218 第五十二回 真相大白 (五)
- 219 第五十二回 真相大白 (六)
- 220 第五十二回 真相大白 (七)
- 221 第五十二回 真相大白 (八)
- 222 第五十三回 大结局 (上)
- 223 第五十三回 大结局 (下)
- 224 结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一回 论辽东 (一)
第二十一回 论辽东 (一)
第二十一回 梁庆之驿站遇知己 冯学士杯酒谈逐鹿
驿站:古代为了更方便的传递信件公文而专门设置的中途补给机构,通常给递送信件人员准备马匹和粮食。
公元1606年,即大明朝万历三十四年。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关外辽东之地千里冰封,银装素裹。
虽然是阳光明媚的冬日,却依然寒风凛冽。
一辆马车缓慢的行走在满是积雪的驿路上,梁横凭借着驿路上的车辙,两边的树木还有自己的经验赶着马车向南方前进。
棉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马车里,和外面是两个世界,显得暖意融融,车里坐着梁庆之和梁夫人,还有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年纪,长得很结实,戴着一顶小棉帽,身上裹得更加厚重,他依偎在梁夫人的怀里。孩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着梁庆之问:“爷爷,我们为什么要离开辽东啊?”
梁庆之长叹一声:“辽东没有咱们家好啊!咱们回到京城你就又可以见到你父母,见到你的那些小伙伴了”。
看着梁庆之慈祥的面庞,孩子天真的笑着说:“回去我会告诉他们,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我叫梁景武,这三个字是爷爷教我写的。”然后他依偎在梁夫人的怀抱里,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之中,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梁夫人和梁庆之看到孙子可爱的睡着了,他们相视而笑,他抬起头来,眉头紧锁,目光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许久,他一挑门帘问梁横:“离驿站还有多远?
梁横回过头用胳膊一比划说:“前面就是了!”
梁庆之放下门帘,轻轻唤醒孙子说:“孙儿,快醒醒啊,到驿站了,早点穿好了,小心下车着凉,我们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小孙子揉揉眼睛,甜甜的笑了。梁庆之看到他红扑扑的小脸和挂在脸上的喜悦,顿时感觉心中一阵豁然,好像所有的忧愁和郁闷一下子消减到没有了一样。梁夫人抱着梁庆之下了车。她环顾四周,原来马车来到驿站前,这是个大院子,里面是前后三进的大房子,后院是养马场,院子里拴着一条黄狗,见马车来,早早的就叫起来。驿站的正厅门帘一挑,出来几个穿着厚厚的棉装的明军士兵,为首的一个长得一张圆脸,三十岁上下的年纪,他见到这辆马车停在驿站门口,忙迎出门问车夫:“请问这车上坐的可是梁庆之将军吗?”
梁横点头说:“正是”。
圆脸士兵忙说:“快请到驿站里暖暖身子,有贵客在此恭候梁将军多时了”。
梁庆之和梁夫人拉着孙子在几个士兵的指引下进了驿站。他的小孙子也不怕生人,连忙主动说:“我五岁了。”众人闻言大笑。
正在这时,驿站大厅的门帘一挑,出来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这人衣着华贵,身披黑色大氅,头戴万字方巾,浓眉大眼鼻直口阔,看起来就让人感觉正气凛然的样子。
这人赶忙迎上前去,深施一礼说:“梁大哥在上,小弟有礼了”。
梁庆之一愣,情不自禁的问道:“冯安,怎么是你啊?”。
冯安拱手施礼,连连摇头一脸苦笑说:“一言难尽,大哥,快随我进屋”。
说罢,冯安引领梁庆之和他的孙子来到驿站大厅门前,这时驿站总管,一个五十多岁的,身着厚厚的棉衣的男人也迎了出来,他和梁庆之打过招呼后,忙和冯安一起引领梁庆之进屋,大厅很宽阔,摆着桌椅。冯安和驿站总管告诉梁庆之,里屋暖和,可以一边饮酒暖身,一边详谈。梁夫人主动不参与,梁庆之点头授意,梁夫人和驿站总管夫人领着梁庆之的孙子到另外的侧厅去吃饭,于是里屋只剩下梁庆之,梁横驿站总管和冯安四人。
冯安和驿站总管二人再三相让,让梁庆之和梁夫人坐了上座,二人也坐下,驿站总管抱拳说:“小老儿我姓张,张乾。先前在梁庆之帐下效力过,十五年前和将军在朝鲜讨伐倭寇(公元1592年,明军抗日援朝),后来伤了肩膀,就回来了。一直在这管理这个驿站,一晃十五年了,想不到今日还能和梁庆之共坐一桌,来人啊,上酒菜!”
梁庆之闻听此言,颇为感慨,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咱们这批当年在朝鲜同生共死的弟兄们呢,如今也剩不下多少了,这些年间北方没少打仗,先前是和蒙古,打了几百年,现在北方也没平定,反倒是越来越乱,嗨!”
张乾说:“大哥你觉得,以后辽东会怎么样?”
驿站:古代为了更方便的传递信件公文而专门设置的中途补给机构,通常给递送信件人员准备马匹和粮食。
公元1606年,即大明朝万历三十四年。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关外辽东之地千里冰封,银装素裹。
虽然是阳光明媚的冬日,却依然寒风凛冽。
一辆马车缓慢的行走在满是积雪的驿路上,梁横凭借着驿路上的车辙,两边的树木还有自己的经验赶着马车向南方前进。
棉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马车里,和外面是两个世界,显得暖意融融,车里坐着梁庆之和梁夫人,还有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年纪,长得很结实,戴着一顶小棉帽,身上裹得更加厚重,他依偎在梁夫人的怀里。孩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着梁庆之问:“爷爷,我们为什么要离开辽东啊?”
梁庆之长叹一声:“辽东没有咱们家好啊!咱们回到京城你就又可以见到你父母,见到你的那些小伙伴了”。
看着梁庆之慈祥的面庞,孩子天真的笑着说:“回去我会告诉他们,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我叫梁景武,这三个字是爷爷教我写的。”然后他依偎在梁夫人的怀抱里,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之中,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梁夫人和梁庆之看到孙子可爱的睡着了,他们相视而笑,他抬起头来,眉头紧锁,目光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许久,他一挑门帘问梁横:“离驿站还有多远?
梁横回过头用胳膊一比划说:“前面就是了!”
梁庆之放下门帘,轻轻唤醒孙子说:“孙儿,快醒醒啊,到驿站了,早点穿好了,小心下车着凉,我们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小孙子揉揉眼睛,甜甜的笑了。梁庆之看到他红扑扑的小脸和挂在脸上的喜悦,顿时感觉心中一阵豁然,好像所有的忧愁和郁闷一下子消减到没有了一样。梁夫人抱着梁庆之下了车。她环顾四周,原来马车来到驿站前,这是个大院子,里面是前后三进的大房子,后院是养马场,院子里拴着一条黄狗,见马车来,早早的就叫起来。驿站的正厅门帘一挑,出来几个穿着厚厚的棉装的明军士兵,为首的一个长得一张圆脸,三十岁上下的年纪,他见到这辆马车停在驿站门口,忙迎出门问车夫:“请问这车上坐的可是梁庆之将军吗?”
梁横点头说:“正是”。
圆脸士兵忙说:“快请到驿站里暖暖身子,有贵客在此恭候梁将军多时了”。
梁庆之和梁夫人拉着孙子在几个士兵的指引下进了驿站。他的小孙子也不怕生人,连忙主动说:“我五岁了。”众人闻言大笑。
正在这时,驿站大厅的门帘一挑,出来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这人衣着华贵,身披黑色大氅,头戴万字方巾,浓眉大眼鼻直口阔,看起来就让人感觉正气凛然的样子。
这人赶忙迎上前去,深施一礼说:“梁大哥在上,小弟有礼了”。
梁庆之一愣,情不自禁的问道:“冯安,怎么是你啊?”。
冯安拱手施礼,连连摇头一脸苦笑说:“一言难尽,大哥,快随我进屋”。
说罢,冯安引领梁庆之和他的孙子来到驿站大厅门前,这时驿站总管,一个五十多岁的,身着厚厚的棉衣的男人也迎了出来,他和梁庆之打过招呼后,忙和冯安一起引领梁庆之进屋,大厅很宽阔,摆着桌椅。冯安和驿站总管告诉梁庆之,里屋暖和,可以一边饮酒暖身,一边详谈。梁夫人主动不参与,梁庆之点头授意,梁夫人和驿站总管夫人领着梁庆之的孙子到另外的侧厅去吃饭,于是里屋只剩下梁庆之,梁横驿站总管和冯安四人。
冯安和驿站总管二人再三相让,让梁庆之和梁夫人坐了上座,二人也坐下,驿站总管抱拳说:“小老儿我姓张,张乾。先前在梁庆之帐下效力过,十五年前和将军在朝鲜讨伐倭寇(公元1592年,明军抗日援朝),后来伤了肩膀,就回来了。一直在这管理这个驿站,一晃十五年了,想不到今日还能和梁庆之共坐一桌,来人啊,上酒菜!”
梁庆之闻听此言,颇为感慨,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咱们这批当年在朝鲜同生共死的弟兄们呢,如今也剩不下多少了,这些年间北方没少打仗,先前是和蒙古,打了几百年,现在北方也没平定,反倒是越来越乱,嗨!”
张乾说:“大哥你觉得,以后辽东会怎么样?”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