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无用之用
- 2 第2章 武学起源
- 3 第3章 北冥有鱼
- 4 第4章 一剑囚天
- 5 第5章 梦授神拳
- 6 第6章 逸尘真人
- 7 第7章 不速之客
- 8 第8章 牛刀小试
- 9 第9章 神秘老人
- 10 第10章 五年之约
- 11 第11章 负阴抱阳
- 12 第12章 天人感应诀
- 13 第13章 英雄救美
- 14 第14章 林家采薇
- 15 第15章 银狼帮
- 16 第16章 牛头狮兽
- 17 第17章 松山剑派
- 18 第18章 比武招亲
- 19 第19章 采花大盗
- 20 第20章 武技九品论
- 21 第21章 云家少爷
- 22 第22章 势如水火
- 23 第23章 一波又起
- 24 第24章 赴宴前夕
- 25 第25章 银狼帮主
- 26 第26章 林山出马
- 27 第27章 比武前夕
- 28 第28章 惊涛剑法
- 29 第29章 比武赌约
- 30 第30章 天虞刀法
- 31 第31章 天虞三绝
- 32 第32章 云家阴谋
- 33 第33章 活人参
- 34 第34章 三头猛兽
- 35 第35章 竹林女人
- 36 第36章 捉迷藏
- 37 第37章 破音幻阵
- 38 第38章 人心叵测
- 39 第39章 路见不平
- 40 第40章 推经洗脉
- 41 第41章 故友重逢
- 42 第42章 真龙天子
- 43 第43章 联合除妖
- 44 第44章 围剿开始
- 45 第45章 小登堂境
- 46 第46章 智服妖兽
- 47 第47章 侠义心肠
- 48 第48章 骑术箭术
- 49 第49章 初赛开幕
- 50 第50章 老骥伏枥
- 51 第51章 马外有马
- 52 第52章 各自为营
- 53 第53章 感应眼
- 54 第54章 晋级决赛
- 55 第55章 有仇不报
- 56 第56章 赴云家宴
- 57 第57章 决赛开始
- 58 第58章 金丝银龙枪
- 59 第59章 大元丹
- 60 第60章 变故连生
- 61 第61章 黄雀在后
- 62 第62章 决战萧炎
- 63 第63章 疯子醉酒
- 64 第64章 峰回路转
- 65 第65章 滴水之恩
- 66 第66章 赛事落幕
- 67 第67章 十年婚约
- 68 第68章 气道衍化诀
- 69 第69章 三纹常阳果
- 70 第70章 剑灵与游心
- 71 第71章 制胜之法
- 72 第72章 剑灵断痴
- 73 第73章 示敌以弱
- 74 第74章 胜负未分
- 75 第75章 上架前言
- 76 第76章 功败垂成
- 77 第77章 断尘刀之争
- 78 第78章 灵兽孟极
- 79 第79章 走火入魔
- 80 第80章 神秘老人再现
- 81 第81章 惨烈后果
- 82 第82章 风媒李聪明
- 83 第83章 杀神恶酒鬼
- 84 第84章 阮裕焚车
- 85 第85章 怒斩天马
- 86 第86章 杀手追至
- 87 第87章 结义兄弟
- 88 第88章 镇南镖局
- 89 第89章 押镖上路
- 90 第90章 玄女宫现
- 91 第91章 阴阳扇之威
- 92 第92章 金蝉脱壳
- 93 第93章 独苏剑派
- 94 第94章 神髓果
- 95 第95章 天才汇集
- 96 第96章 白鹿神猿
- 97 第97章 方笑柳失算
- 98 第98章 黑龙会现
- 99 第99章 灵兽陆吾
- 100 第100章 顾家山庄
- 101 第101章 加入阴阳宗
- 102 第102章 天武体
- 103 第103章 克己之象
- 104 第104章 九阳真诀
- 105 第105章 火之本源
- 106 第106章 马马虎虎
- 107 第107章 九焰塔
- 108 第108章 天武领域
- 109 第109章 千机老人
- 110 第110章 盗圣的朋友
- 111 第111章 破庙偶遇
- 112 第112章 再见李聪明
- 113 第113章 天武守门人
- 114 第114章 比赛开始
- 115 第115章 对战古凤
- 116 第116章 对战孔方
- 117 第117章 横天霸刀
- 118 第118章 火云焚天
- 119 第119章 九焰塔开启
- 120 第120章 连闯六层
- 121 第121章 硬撼火灵
- 122 第122章 第九层
- 123 第123章 困魔诛仙阵
- 124 第124章 火龙的后手
- 125 第125章 阴阳大道
- 126 第126章 九阴真诀
- 127 第127章 水灵寒潭
- 128 第128章 寒潭修炼
- 129 第129章 关门弟子
- 130 第130章 寒元谷危机
- 131 第131章 决战黑龙会
- 132 第132章 遭人暗算
- 133 第133章 天降救兵
- 134 第134章 寒元灵潭
- 135 第135章 夜凉如水
- 136 第136章 莫愁莫愁
- 137 第137章 小登堂境
- 138 第138章 游仙楼前
- 139 第139章 初试实力
- 140 第140章 强者相逢
- 141 第141章 独臂刀神
- 142 第142章 高手如云
- 143 第143章 行家出手
- 144 第144章 两个天武体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1章 负阴抱阳
第11章 负阴抱阳
一场夜雨过后,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上万座大山烟雾氤氲。这里寥无人烟,兽迹常现,昼无市井喧闹之声,夜有莺啼悦耳之响,加以雨过天晴,云雾缭绕,实乃人间仙境!
风逸尘毕竟非常人可比,无怪乎能选出这般清静、自然的地方安居。
这天早晨,雨早住了,只是草尖上还挂满水滴,泥土松软湿润。风逸尘坐在后山的石台上打坐,双眼微阖,神情自然。他似老僧入定,一动不动,仿佛是一块石像般坚定,又仿佛是一株随风而摆的小树般充满生机。
烟雾停留在他周围,他像一颗小草般挂满了露珠。
阳光渐渐暖和起来,直到他身上的露珠被蒸发干了,他才慢慢睁开眼睛。
天流儿已经站在他跟前恭候多时了,他没有动,天流儿自然不敢动。
直到此时,他睁开眼睛,天流儿才敢动一下,将身子弯得更低。
风逸尘仿佛对天流儿恭敬、耐心的态度很满意,道:“你看我打坐,可有什么领会?”
天流儿认真道:“弟子看师父打坐时神情自若,意态逍遥,想必师父虽然身在此地,但心神已然遨游无边,不知所往了。”
风逸尘笑道:“你果然聪明得很。跟你讲吧,今天我神游之远,不仅仅是超越了空间的限制,甚至还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可是从前不曾达到过的境界啊!”
天流儿心想,师父武功既废,这打坐也不知是为了哪般,还有他所说的境界,显然不是武学的境界,这些恐怕都是大道,说与我听我也听不明白,我只会暗自觉得好笑。但他又不敢拂了师父的意,说道:“弟子聆听师父教诲。”
风逸尘道:“我往常打坐,心神四处遨游,一会儿在北冥境戏水,一会儿在西天境玩火,忽而去中原境赶集,忽而又在东玄境吹风。但这些都只是空间上的穿梭,而今天我却跨越了时间的界限。
“这一次打坐,我的心神在北海无边无际地漫游,忽然平静的海面奔涌出一条水流,那水流之湍急,直冲得我往下游流去。我稳定心神,朝着水流逆流而上,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游到了河流上游,抬头一看,发现自己是在一条狭小的溪流里,已经没法子再往上游去了。
“我从河流中爬起来,见旁边是一座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山,我顺着山路走上山去,见山腰上端坐着一位高人。这人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姿容如女子般柔美,他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吸风饮露。
“我竟看不出他的年龄大小,分不出男女之别。我十分惭愧,心想我妄自修道多年,居然连这人的真容都鉴别不出,正想上前请他指点大道,谁知我尚未开口,那人便说道:‘你能够遨游到一千年以前,已经十分了不起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指点你的。’说罢乘着云气,驾着飞龙消失在了天际。”
他说完神情仍无限向往,仿佛还停留在他讲述的场景中。
天流儿心道:“师父总爱说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来考验我。”思索了一会儿,问道:“师父,您说,这世上真有这样的高人吗?您竟然看不出他多少岁,究竟是男是女?”
风逸尘叹道:“哎!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天流儿道:“师父请讲。”但心里却在犯嘀咕:师父说了今天要教我内功心法,现在却要讲什么荒诞无边的故事,不知师父是何用意。
风逸尘讲道:“从前有一个巫师,叫季咸,能够占算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所预言的年、月、日,准确如神。人们见了他,都惊慌地逃走。”
列御寇见了他为之心醉,回来告诉他的师父壶林说:“弟子原先以为师父的道术是最高深的了,直到现在才知道其实还有更高深的。”
那壶林正是道宗的第三代宗主,他说:“我教给你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没有向你传授内在的实质,你就以为得道了吗?一群雌鸟没有雄鸟,又怎么能生出传代的卵呢!你以表面的道去和世人周旋,偏听妄信,因而被人家窥测到了底细。你把他请来,给我算算命。”
第二天,列御寇邀请季咸去见壶林。季咸出来对列御寇说:“唉,你的师父将要死了!不能活了!我看他气色怪异,生机全无,活不过十天啦!”
列御寇进去痛哭流涕地把季咸的话告诉了他师父壶林。
壶林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阴胜阳之态,隐藏了生机,不动不止,因而他只看见我堵塞了生机。你再请他来给我看看。”
第二天,列御寇又邀请季咸去见壶林。季咸出来对列御寇说:“真是幸运啊!你的师父遇见了我,就全然有生气了,有希望好起来啦!我看见他闭塞的生机开始活动了!”
列御寇进去告诉了师父壶林,壶林对他说:“我刚才给他看的是阳胜阴之态,没有夹杂虚名实利,一线生机从脚跟升起。他大概看到了我这点生机,你再请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御寇又邀季咸去见壶林,季咸出来对列御寇说:“你师父没有斋戒,我没法子给他看相。请他斋戒了,我再来给他看。”
列御寇进去如实对壶林说,壶林道:“我刚才给他看的是阴阳二气调和之态,他大概看到了我阴阳二气的平衡。鲵鱼盘旋之处成为渊,止水之处成为渊,流水之处亦成为渊。渊有九种,我给他看的只是三种。你再请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御寇又去邀季咸来看壶林。季咸进去尚未站定,便惊慌失措地逃走了。壶林说:“追上他!”
列御寇追不上,回来告诉壶林。壶林说:“我刚才给他看的是虚无之态,未曾出乎我的根本大道。我和他随机应变,他摸不着头脑,就像是狂风吹起的草芥,激流中的浮萍一般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就逃走了。”
列御寇这才知道自己没有学到什么,从此专心跟着师父壶林学道,最终接任了道宗第四代宗主。
天流儿惊讶道:“莫非这列御寇便是庄周祖师爷的师父?”
庄周梦蝶,天下闻名,谁人不知?只是他的师父便没他那么有名了。
风逸尘点头道:“前五代祖师爷都各有神通,比如这第四代祖师爷列御寇,喜好乘风游行,从南华境到北冥境,十五天就能跑个来回。轻功就是从他这里开始兴起的。”
天流儿眼珠转了转,恭维道:“那季咸也十分了不起。”听完这个故事,天流儿已经明白,师父是以季咸来比喻自己只明白表面上的道,一遇见道行高深之人,便看不出其深浅了。他夸奖季咸,实际上是夸奖师父风逸尘。
风逸尘叹道:“世上道术高深的大有人在,我还算不了什么啊!真正的高人,随便显示一个象,我也看不出其本来面目,更别说看出他的年龄、性别了!”
天流儿默然。他对修道之事不懂,只对学武感兴趣。如果他要是懂了,便会明白,其实修道就是练武,练武就是修道,只是一个是表面,一个是内质罢了。
风逸尘道:“天地之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成,而维持这些物质运动、变化、静止的能量,便是阴阳二气。”
天流儿细心听着,他知道师父在开始讲内功修炼之法了。
风逸尘继续道:“一块石头,它能一直保持坚硬的形状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就是因为它所吸收的阴阳之气在稳定着它。你和我能够活着,也是因为我们吸收了足够的阴阳之气。但一个没有练过武功的普通人,他吸收的阴阳之气就只够他正常地生活着,要使武功,却是远远不够。”
天流儿不禁插嘴道:“那我也吸收了阴阳之气?”他已经猜到,这阴阳之气便是内力。
风逸尘点了点头,道:“不过你吸收的还很少,远远不够。阴阳二气被我们吸入体内调和,便成了真气,这真气便是内力。内功的修炼分为魂士境、魂师境、魂王境、登堂境、入室境、宗师境、太极境、无极境和天帝境这十大境。我给你讲讲这十大境修炼的步骤,来,你坐上来吧。”
天流儿坐在了石台上,这样使他感觉与师父亲近了许多。
风逸尘道:“人体的丹田是储存真气的地方,丹田是一个八卦阵。除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这八卦宫之外,加上中间的中宫,总共九宫,故称‘九宫八卦’。此九宫便是储存真气的九个地方,相对应的是魂士境初期、中期、后期,魂师境初期、中期、后期,魂王境初期、中期、后期这九个境界。当达到魂王境后期时,丹田就被填满了,这时就需要打通任督二脉,让真气上溯泥丸宫,这样才能继续修炼继续进步,若不能打通任督二脉,那再怎么修炼也只是停留在魂王境后期。”
“泥丸宫?”天流儿不解。
风逸尘道:“丹田在人体的腹部,泥丸宫在人体的脑部,任脉和督脉分别在前胸和后背连贯着这两个地方。只有打通任督二脉,真气才能流通到泥丸宫,真气在泥丸宫会有质的飞跃,变成‘元气’。元气和真气不在一个层次,所以登堂境和魂王境虽只差一个境界,其实乃是天地之别!
“泥丸宫内又有个五行阵,真气上溯泥丸宫后内功修为便是进入了小登堂境,然后凝聚成功第一个行宫就成为大登堂境;凝聚成第二个便是小入室境,第三个是大入室境,第四个是小宗师境,第五个是大宗师境。这凝聚成五行宫的过程叫‘五行归位’,五行归位之后,要将这五行元气聚合为一体,叫做‘五气朝元’。完成五气朝元,就踏入了小太极境,再完成三花聚顶,就踏入了大太极境。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这已经是武学的至高境界了!之后是‘炼神还虚’,踏入无极境,迈过无极境,便到达了天帝境。”
风逸尘毕竟非常人可比,无怪乎能选出这般清静、自然的地方安居。
这天早晨,雨早住了,只是草尖上还挂满水滴,泥土松软湿润。风逸尘坐在后山的石台上打坐,双眼微阖,神情自然。他似老僧入定,一动不动,仿佛是一块石像般坚定,又仿佛是一株随风而摆的小树般充满生机。
烟雾停留在他周围,他像一颗小草般挂满了露珠。
阳光渐渐暖和起来,直到他身上的露珠被蒸发干了,他才慢慢睁开眼睛。
天流儿已经站在他跟前恭候多时了,他没有动,天流儿自然不敢动。
直到此时,他睁开眼睛,天流儿才敢动一下,将身子弯得更低。
风逸尘仿佛对天流儿恭敬、耐心的态度很满意,道:“你看我打坐,可有什么领会?”
天流儿认真道:“弟子看师父打坐时神情自若,意态逍遥,想必师父虽然身在此地,但心神已然遨游无边,不知所往了。”
风逸尘笑道:“你果然聪明得很。跟你讲吧,今天我神游之远,不仅仅是超越了空间的限制,甚至还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可是从前不曾达到过的境界啊!”
天流儿心想,师父武功既废,这打坐也不知是为了哪般,还有他所说的境界,显然不是武学的境界,这些恐怕都是大道,说与我听我也听不明白,我只会暗自觉得好笑。但他又不敢拂了师父的意,说道:“弟子聆听师父教诲。”
风逸尘道:“我往常打坐,心神四处遨游,一会儿在北冥境戏水,一会儿在西天境玩火,忽而去中原境赶集,忽而又在东玄境吹风。但这些都只是空间上的穿梭,而今天我却跨越了时间的界限。
“这一次打坐,我的心神在北海无边无际地漫游,忽然平静的海面奔涌出一条水流,那水流之湍急,直冲得我往下游流去。我稳定心神,朝着水流逆流而上,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游到了河流上游,抬头一看,发现自己是在一条狭小的溪流里,已经没法子再往上游去了。
“我从河流中爬起来,见旁边是一座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山,我顺着山路走上山去,见山腰上端坐着一位高人。这人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姿容如女子般柔美,他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吸风饮露。
“我竟看不出他的年龄大小,分不出男女之别。我十分惭愧,心想我妄自修道多年,居然连这人的真容都鉴别不出,正想上前请他指点大道,谁知我尚未开口,那人便说道:‘你能够遨游到一千年以前,已经十分了不起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指点你的。’说罢乘着云气,驾着飞龙消失在了天际。”
他说完神情仍无限向往,仿佛还停留在他讲述的场景中。
天流儿心道:“师父总爱说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来考验我。”思索了一会儿,问道:“师父,您说,这世上真有这样的高人吗?您竟然看不出他多少岁,究竟是男是女?”
风逸尘叹道:“哎!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天流儿道:“师父请讲。”但心里却在犯嘀咕:师父说了今天要教我内功心法,现在却要讲什么荒诞无边的故事,不知师父是何用意。
风逸尘讲道:“从前有一个巫师,叫季咸,能够占算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所预言的年、月、日,准确如神。人们见了他,都惊慌地逃走。”
列御寇见了他为之心醉,回来告诉他的师父壶林说:“弟子原先以为师父的道术是最高深的了,直到现在才知道其实还有更高深的。”
那壶林正是道宗的第三代宗主,他说:“我教给你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没有向你传授内在的实质,你就以为得道了吗?一群雌鸟没有雄鸟,又怎么能生出传代的卵呢!你以表面的道去和世人周旋,偏听妄信,因而被人家窥测到了底细。你把他请来,给我算算命。”
第二天,列御寇邀请季咸去见壶林。季咸出来对列御寇说:“唉,你的师父将要死了!不能活了!我看他气色怪异,生机全无,活不过十天啦!”
列御寇进去痛哭流涕地把季咸的话告诉了他师父壶林。
壶林说:“刚才我显示给他看的是阴胜阳之态,隐藏了生机,不动不止,因而他只看见我堵塞了生机。你再请他来给我看看。”
第二天,列御寇又邀请季咸去见壶林。季咸出来对列御寇说:“真是幸运啊!你的师父遇见了我,就全然有生气了,有希望好起来啦!我看见他闭塞的生机开始活动了!”
列御寇进去告诉了师父壶林,壶林对他说:“我刚才给他看的是阳胜阴之态,没有夹杂虚名实利,一线生机从脚跟升起。他大概看到了我这点生机,你再请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御寇又邀季咸去见壶林,季咸出来对列御寇说:“你师父没有斋戒,我没法子给他看相。请他斋戒了,我再来给他看。”
列御寇进去如实对壶林说,壶林道:“我刚才给他看的是阴阳二气调和之态,他大概看到了我阴阳二气的平衡。鲵鱼盘旋之处成为渊,止水之处成为渊,流水之处亦成为渊。渊有九种,我给他看的只是三种。你再请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御寇又去邀季咸来看壶林。季咸进去尚未站定,便惊慌失措地逃走了。壶林说:“追上他!”
列御寇追不上,回来告诉壶林。壶林说:“我刚才给他看的是虚无之态,未曾出乎我的根本大道。我和他随机应变,他摸不着头脑,就像是狂风吹起的草芥,激流中的浮萍一般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就逃走了。”
列御寇这才知道自己没有学到什么,从此专心跟着师父壶林学道,最终接任了道宗第四代宗主。
天流儿惊讶道:“莫非这列御寇便是庄周祖师爷的师父?”
庄周梦蝶,天下闻名,谁人不知?只是他的师父便没他那么有名了。
风逸尘点头道:“前五代祖师爷都各有神通,比如这第四代祖师爷列御寇,喜好乘风游行,从南华境到北冥境,十五天就能跑个来回。轻功就是从他这里开始兴起的。”
天流儿眼珠转了转,恭维道:“那季咸也十分了不起。”听完这个故事,天流儿已经明白,师父是以季咸来比喻自己只明白表面上的道,一遇见道行高深之人,便看不出其深浅了。他夸奖季咸,实际上是夸奖师父风逸尘。
风逸尘叹道:“世上道术高深的大有人在,我还算不了什么啊!真正的高人,随便显示一个象,我也看不出其本来面目,更别说看出他的年龄、性别了!”
天流儿默然。他对修道之事不懂,只对学武感兴趣。如果他要是懂了,便会明白,其实修道就是练武,练武就是修道,只是一个是表面,一个是内质罢了。
风逸尘道:“天地之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成,而维持这些物质运动、变化、静止的能量,便是阴阳二气。”
天流儿细心听着,他知道师父在开始讲内功修炼之法了。
风逸尘继续道:“一块石头,它能一直保持坚硬的形状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就是因为它所吸收的阴阳之气在稳定着它。你和我能够活着,也是因为我们吸收了足够的阴阳之气。但一个没有练过武功的普通人,他吸收的阴阳之气就只够他正常地生活着,要使武功,却是远远不够。”
天流儿不禁插嘴道:“那我也吸收了阴阳之气?”他已经猜到,这阴阳之气便是内力。
风逸尘点了点头,道:“不过你吸收的还很少,远远不够。阴阳二气被我们吸入体内调和,便成了真气,这真气便是内力。内功的修炼分为魂士境、魂师境、魂王境、登堂境、入室境、宗师境、太极境、无极境和天帝境这十大境。我给你讲讲这十大境修炼的步骤,来,你坐上来吧。”
天流儿坐在了石台上,这样使他感觉与师父亲近了许多。
风逸尘道:“人体的丹田是储存真气的地方,丹田是一个八卦阵。除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这八卦宫之外,加上中间的中宫,总共九宫,故称‘九宫八卦’。此九宫便是储存真气的九个地方,相对应的是魂士境初期、中期、后期,魂师境初期、中期、后期,魂王境初期、中期、后期这九个境界。当达到魂王境后期时,丹田就被填满了,这时就需要打通任督二脉,让真气上溯泥丸宫,这样才能继续修炼继续进步,若不能打通任督二脉,那再怎么修炼也只是停留在魂王境后期。”
“泥丸宫?”天流儿不解。
风逸尘道:“丹田在人体的腹部,泥丸宫在人体的脑部,任脉和督脉分别在前胸和后背连贯着这两个地方。只有打通任督二脉,真气才能流通到泥丸宫,真气在泥丸宫会有质的飞跃,变成‘元气’。元气和真气不在一个层次,所以登堂境和魂王境虽只差一个境界,其实乃是天地之别!
“泥丸宫内又有个五行阵,真气上溯泥丸宫后内功修为便是进入了小登堂境,然后凝聚成功第一个行宫就成为大登堂境;凝聚成第二个便是小入室境,第三个是大入室境,第四个是小宗师境,第五个是大宗师境。这凝聚成五行宫的过程叫‘五行归位’,五行归位之后,要将这五行元气聚合为一体,叫做‘五气朝元’。完成五气朝元,就踏入了小太极境,再完成三花聚顶,就踏入了大太极境。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这已经是武学的至高境界了!之后是‘炼神还虚’,踏入无极境,迈过无极境,便到达了天帝境。”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