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89 第三千九百七九章 经验教训
- 3990 第三千九百八零章 购买资产?
- 3991 第三千九百八一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
- 3992 第三千九百八二章 增强用户体验
- 3993 第三千九百八三章 浦发广发
- 3994 第三千九百八四章 墨西哥?
- 3995 第三千九百八五章 投资
- 3996 第三千九百八六章 价格
- 3997 第三千九百八七章 利好
- 3998 第三千九百八八章 卢冠秋
- 3999 第三千九百八九章 做人和做企业
- 4000 第三千九百九零章 请求帮助
- 4001 第三千九百九一章 坑?
- 4002 第三千九百九二章 甩锅?
- 4003 第三千九百九三章 管的原因
- 4004 第三千九百九四章 找律师
- 4005 第三千九百九五章 捣毁机器?
- 4006 第三千九百九六章 治标还是治本?
- 4007 第三千九百九七章 面子里子
- 4008 第三千九百九八章 天真奥巴马
- 4009 第三千九百九九章 社会主义者奥巴马
- 4010 第四千章 老章的专访
- 4011 第四千零一章 证据开示
- 4012 第四千零二章 煎饼果子连锁?
- 4013 第四千零三章 感恩
- 4014 第四千零四章 惊讶
- 4015 第四千零五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
- 4016 第四千零六章 保守派
- 4017 第四千零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4018 第四千零八章 建立规则?
- 4019 第四千零九章 蛛丝马迹
- 4020 第四千零十章 探听结果
- 4021 第四千零十一章 抢购奶粉
- 4022 第四千零一二章 黎明之前
- 4023 第四千零一三章 躺着中枪
- 4024 第四千零一四章 祸不单行
- 4025 第四千零一五章 抢工作
- 4026 第四千零一六章 不担心
- 4027 第四千零一七章 贾鸿渐看到的未来
- 4028 第四千零一八章 奥巴马的再工业化
- 4029 第四千零一九章 伐木?
- 4030 第四千零二零章 慈善
- 4031 第四千零二一章 目标
- 4032 第四千零二二章 和解
- 4033 第四千零二三章 全给贾鸿渐?
- 4034 第四千零二四章 大收购?
- 4035 第四千零二五章 收购品牌的背后
- 4036 第四千零二六章 瑞典飞机公司
- 4037 第四千零二七章 市场定位
- 4038 第四千零二八章 类似宝马?
- 4039 第四千零二九章 萨博的问题
- 4040 第四千零三零章 德国的表亲
- 4041 第四千零三一章 突发抗议?
- 4042 第四千零三二章 面谈
- 4043 第四千零三三章 军方黑科技?
- 4044 第四千零三四章 脑补
- 4045 第四千零三五章 营销自己的形象
- 4046 第四千零三三章 军方科黑科技?
- 4047 第四千四零三四章 脑补
- 4048 第四千零三五章 营销自三己的形象
- 4049 第四千零三六章 相见恨晚
- 4050 第四千零三七章 工会代表
- 4051 第四千零三八章 豪车黑幕
- 4052 第四千零三九章 良心价
- 4053 第四千零四零章 沃尔沃
- 4054 第四千零四一章 发布会?
- 4055 第四千零四十二章 改造
- 4056 第四千零四十三章 变速器
- 4057 第四千零四十四章 DSI
- 4058 第四千零四十五章 流程
- 4059 第四千零四十六章 推背感
- 4060 第四千零四七章 推背感的秘密
- 4061 第四千零四八章 一亿美元
- 4062 第四千零四十九章 视频会议
- 4063 第四千零五十章 中国老板
- 4064 第四千零五十一章 电动车
- 4065 第四千零五十二章 双龙
- 4066 第四千零五十三章 僵持
- 4067 第四千零五十四章 警察惊了
- 4068 第四千零五十五章 背后黑幕?
- 4069 第四千零五十六章 庙小妖风大
- 4070 第四千零五七章 失败是必然的?
- 4071 第四千零五十八章 注定悲剧
- 4072 第四千零五十九章 咱们会不会背后有危机?
- 4073 第四千零六零章 只是有准备而已
- 4074 第四千零六十一章 萨博的设计初稿
- 4075 第四千零六十二章 士别三日
- 4076 第四千零六十三章 美女与巫婆
- 4077 第四千零六十四章 平衡是门艺术
- 4078 第四千零六十五章 行车灯与眼线
- 4079 第四千零六十六章 带着镣铐跳舞
- 4080 第四千零六十七章 竹子的优势
- 4081 第四千零六十八章 竹子与会来事儿
- 4082 第四千零六十九章 油田与油价
- 4083 第四千零七十章 油田
- 4084 第四千零七十一章 马拉松石油
- 4085 第四千零七十二章 接盘?
- 4086 第四千零七十三章 美国方式还是苏联方式
- 4087 第四千零七十四章 革命性变化
- 4088 第四千零七十五章 部落的改变
- 4089 第四千零七十六章 德尔惠
- 4090 第四千零七十七章 接盘侠?
- 4091 第四千零七十八章 接盘的目的是
- 4092 第四千零七九章 美国大下岗?
- 4093 第四千零八十章 接受下岗人员?
- 4094 第四千零八十一章 福特和日系厂商
- 4095 第四千零八十二章 计划
- 4096 第四千零八十三章 塔塔集团
- 4097 第四千零八十四章 买路虎?
- 4098 第四千零八十五章 沃尔沃
- 4099 第四千零八十六章 国际平均水平
- 4100 第四千零八十七章 电池防伪
- 4101 第四千零八十八章 阶梯电价
- 4102 第四千零八十九章 无钥匙启动的按钮在哪儿
- 4103 第四千零九零章 指纹辨识
- 4104 第四千零九十一章 碳化竹内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千九百八九章 做人和做企业
第三千九百八九章 做人和做企业
真的说起来,贾鸿渐是知道卢冠秋这老爷子脑袋真心清楚——就在90年代末期一群国企领导者跟当地政府闹各种各样矛盾,甚至弄得好像国企做的越好地方政府越不满意,好像地方政府这婆婆非要把企业弄的分崩离析似的。其实这些事儿表面上看起来貌似都是政府的错,但是真的深究起来,有多少又是企业家的错?企业家受委屈了他们可以出来说话,但是政府会出来说话么?所以最后老百姓听到的一切都只是企业家的一面之词而已!说是地方政府把当地国企当成杀父仇人一样,那怎么不说当初国企的企业家是怎么把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关系闹的那么僵的?这里不说企业家一点没错,但是至少世界上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圆滑的解决吧?至少可以让政府和企业共生共荣吧?
像是卢冠秋这老爷子,那就是在国企那么一帮子领导者各种向社会哭诉之前,早就平平淡淡顺顺利利的做到了一切国企领导者想要做到的事儿,而且低调的还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这卢冠秋就开始玩儿十年后才流行的职工购股,直接领先国内所有公有制企业的就把厂子给股份制了。然后到了1992年的时候,这卢冠秋老爷子已经首先提出来了“花钱买不管”——主动的把一半的股份送给当地政府,来“买”当地政府放权给他们管理层!也就是说通过主动送股份,来让当地政府安心拿分红以及各种税收,然后还不用派官员过来管,一切管理事物交给卢冠秋来搞定。
当然了,真的说起来,这种事儿做起来难度那也是很大的——谁都有下山摘桃子的想法,真的有什么官员“太子-党”看到了这企业好了,想要过来当个头头脑脑的混油水混成绩,那也是很正常。怎么能够说服当地政府不派人过来,这就是水平了!怎么让当地政府这么一个娘家能够乖乖的听自己的话。让政府朝想让谭门走的方向走,这就是做人做事的水平了!真的做企业,那绝对不是说简简单单的知道怎么做产品就行的——哪怕只是工厂也讲究销售,而销售也是跟人打交到啊!而跟政府这么一个娘家打交道。那也是跟人打交道不是?
如果说人家国外怎么怎么样不用打交道,那是纯粹扯淡——假设国外有个公司,比如说就是比尔盖茨的微软好了,当初还是小作坊的时候,某个技术大能加入了这小作坊。帮着比尔盖茨他们弄出来了各种软件,然后比尔盖茨靠着他的关系去销售。当这么一个企业做大了之后,谁说比尔盖茨就要把股份分给这技术大能了?是,这企业能够做大跟这大能是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这大能可能不仅技术好能开发软件,平常还负责企业管理,但是那又怎么样?股份是比尔盖茨的就是比尔盖茨的,人家比尔盖茨不愿意给,那谁也不能抢!
再说了,就算是比尔盖茨给了一些股份。然后大家在微软做大之后组成了董事会,那么以后当比尔盖茨以及很多大能们都离开了一线岗位之后,当都是职业经理人来控制企业的时候,这些职业经理人难道就不需要跟董事会这娘家打交道了?这娘家难道就好说话了?中国的地方政府和微软的董事会之间的差别,就是中国的地方政府想要的更多——除了要赚钱,要帮着当地其他企业发展之外,还不能走要给当地提供税收和收入,而美国的董事会只要赚钱,但是当美国政府入资了之后,那美国公司不也照样要满足美国政府的要求么?
像是卢冠秋这老爷子。那就是人精啊!真是太会做人了!人家老爷子在92年,主动的把乡镇企业的一半股份送给了当地政府——另外的一半则是职工控股会控制。这么一个万向集团那说白了,企业所有制性质是跟海耳一样的集体所有制,并不是完全的公有制。这么一个厂子不是当地政府投资建立的厂子之后派卢冠秋去经营。而是卢冠秋拉着当地的生产队共同投资的!而生产队这么一个东东,在改革开放之后渐渐消失,所以这所有权真的说起来那也是有的扯皮的!但是人家就会做人,就知道直接把一半股份送给政府!这样以来政府是不是开心坏了?是不是把卢冠秋当自己人了?必须的!
之后这卢冠秋的万向集团,那也遇到了很多国企做强之后遇到过的事儿——比如说格里电器,这格里电器做强了之后。因为格里电器是属于当地国资委的公有制企业,所以当地国资委就拍板把格里这么一个品牌授权给当地很多小家电企业来用,弄的格里又没有亲自制造又拿不到利润,然后品牌还被别人用了,甚至还要帮别人背黑锅。这种事儿让格里电器的老总们那跟当地国资委以及当地政府关系闹的非常僵,但是同样的事儿人家卢冠秋老爷子遇到了呢?90年代的时候,万向集团当地的国有企业的确也有不少遭遇到经营困难的,当地政府也想利用万向集团的资源来帮助那些亏损的国企。看到这样的事儿,卢冠秋老爷子选择的并不是直接对抗,不是直接喊叫凭什么要我们帮他们,而是跟政府领导谈心,谈理想谈各自的难处,然后结果呢?结果就是万向集团-派人去帮助当地的国企,甚至直接动用资金给那些亏损国企,然后用这么一种帮助让当地政府心甘情愿的把50%的股份下降到33%!
没错,帮助当地企业可以,政府是不是也要付出点什么?通过这么一种角度来思考,那很多会闹僵的关系就不会闹僵了,甚至像是格里电器的事儿,说起来他们是国有控股,那么他们怎么就不能跟当地国资委讨论一下股份的事儿?或者当地国资委要求他们帮助当地国有小家电工厂,那么格里为什么就不能表示他们直接兼并了那些国有小家电厂子了事?既然不能避免对方利用自己的品牌,为什么不主动的以退为进把对方纳入自己的管理?既然品牌共用不可避免,那么起码要保证质量保证口碑,让自己不至于背黑锅,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处理方式么?甚至兼并了那些小厂子之后,小厂子的领导层都不用动,这样谁的利益都不会影响,然后还顺顺利利的把事儿办成了,还避免了自己吃暗亏,这才是圆滑做人做事儿的风格!
这么一个为人圆滑的卢冠秋,那做事儿也是绝对有贾鸿渐这种重生者风格——人家94年就跑到美国建立了万向集团美国分公司,这事儿当年都没几个人知道。大家知道的就是什么华夏高科跑到了美国打中文广告,知道的就是什么健力宝买了美国的办公楼,从这点就能看出来,卢冠秋这老爷子做事儿低调但是速度真心不慢!而他还跟贾鸿渐重生者作风很像的是什么呢?贾鸿渐跑到美国打了广告,是为了卖保健品。同样为了卖保健品,贾鸿渐还顺便找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打广告——利用送给克林顿礼物的同时,迅速拍照,弄的好像克林顿拿着华夏高科的产品做广告似的,这又省钱又有效果,推广起来真心惊人!
而卢冠秋老爷子那也不逞多让——人家虽然没有免费的拿美国总统打广告,但是人家找了前任美国总统的亲兄弟来当顾问!前任美国总统是谁?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克林顿,前一任的美国总统呢就是之后一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亲爹老布什!所以这卢冠秋老爷子是90年代到了美国开分公司,然后聘用了老布什的亲兄弟、小布什的亲叔叔过来当顾问!要知道老布什他们家族那在美国当地扎根多深啊?跟各种大财团都有紧密的联系啊!然后呢,这么聘用了小布什的亲叔叔之后,到了97年万向正式把产品打入了美国市场,正式的给通用集团开始供货!
这种做法多特么的有中国人做事的风格?而且在美国照样行得通!找总统家族的成员来帮忙做顾问,那是真的做顾问么?根本不是!这就跟在国内开企业,找个什么大领导家族的亲戚过来做“顾问”一样,是为了利用人家的资源啊!找了领导家族的亲戚过来做顾问,那么领导负责的方面可以说很容易开绿灯,然后这领导认识的方面也会帮忙打招呼——至少这亲戚可以出去帮忙跑关系,让一切都顺利起来!而这么一个事儿万向在美国不是同样的做法么?可以说就是因为找了小布什的亲叔叔,所以万向才可能搭上通用的车啊!不然人家通用吃撑了全世界的供应商产品不用,非要用个在中国都不是特别知名的厂商的产品?
然后从2001年开始,这卢冠秋就开始趁着美国股灾等等事儿,不断的收购美国当地的汽车配件企业,这五六年下来光是在美国那就兼并了20多家了!这些企业可以提供的有技术,有销售资源还有人脉等等,可以说弄了这么二十多家企业之后,加上有小布什的亲叔叔的关系人脉在,这才让卢冠秋他们有机会去收购AI公司啊!否则这AI公司要卖股份,多少企业多少财团抢着买啊,哪儿能给机会让中国的万向来买?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很多时候做企业那就是跟做人一样!真心是要圆滑,要讲究一个利益交换!给了小布什亲叔叔大笔的钱,这才能有人脉有机会不是!钱权交易,这在任何国家那都是妥妥的潜规则!甚至可以说在人类社会那就是没办法避免的!(~^~)
像是卢冠秋这老爷子,那就是在国企那么一帮子领导者各种向社会哭诉之前,早就平平淡淡顺顺利利的做到了一切国企领导者想要做到的事儿,而且低调的还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这卢冠秋就开始玩儿十年后才流行的职工购股,直接领先国内所有公有制企业的就把厂子给股份制了。然后到了1992年的时候,这卢冠秋老爷子已经首先提出来了“花钱买不管”——主动的把一半的股份送给当地政府,来“买”当地政府放权给他们管理层!也就是说通过主动送股份,来让当地政府安心拿分红以及各种税收,然后还不用派官员过来管,一切管理事物交给卢冠秋来搞定。
当然了,真的说起来,这种事儿做起来难度那也是很大的——谁都有下山摘桃子的想法,真的有什么官员“太子-党”看到了这企业好了,想要过来当个头头脑脑的混油水混成绩,那也是很正常。怎么能够说服当地政府不派人过来,这就是水平了!怎么让当地政府这么一个娘家能够乖乖的听自己的话。让政府朝想让谭门走的方向走,这就是做人做事的水平了!真的做企业,那绝对不是说简简单单的知道怎么做产品就行的——哪怕只是工厂也讲究销售,而销售也是跟人打交到啊!而跟政府这么一个娘家打交道。那也是跟人打交道不是?
如果说人家国外怎么怎么样不用打交道,那是纯粹扯淡——假设国外有个公司,比如说就是比尔盖茨的微软好了,当初还是小作坊的时候,某个技术大能加入了这小作坊。帮着比尔盖茨他们弄出来了各种软件,然后比尔盖茨靠着他的关系去销售。当这么一个企业做大了之后,谁说比尔盖茨就要把股份分给这技术大能了?是,这企业能够做大跟这大能是有很大的关系,甚至这大能可能不仅技术好能开发软件,平常还负责企业管理,但是那又怎么样?股份是比尔盖茨的就是比尔盖茨的,人家比尔盖茨不愿意给,那谁也不能抢!
再说了,就算是比尔盖茨给了一些股份。然后大家在微软做大之后组成了董事会,那么以后当比尔盖茨以及很多大能们都离开了一线岗位之后,当都是职业经理人来控制企业的时候,这些职业经理人难道就不需要跟董事会这娘家打交道了?这娘家难道就好说话了?中国的地方政府和微软的董事会之间的差别,就是中国的地方政府想要的更多——除了要赚钱,要帮着当地其他企业发展之外,还不能走要给当地提供税收和收入,而美国的董事会只要赚钱,但是当美国政府入资了之后,那美国公司不也照样要满足美国政府的要求么?
像是卢冠秋这老爷子。那就是人精啊!真是太会做人了!人家老爷子在92年,主动的把乡镇企业的一半股份送给了当地政府——另外的一半则是职工控股会控制。这么一个万向集团那说白了,企业所有制性质是跟海耳一样的集体所有制,并不是完全的公有制。这么一个厂子不是当地政府投资建立的厂子之后派卢冠秋去经营。而是卢冠秋拉着当地的生产队共同投资的!而生产队这么一个东东,在改革开放之后渐渐消失,所以这所有权真的说起来那也是有的扯皮的!但是人家就会做人,就知道直接把一半股份送给政府!这样以来政府是不是开心坏了?是不是把卢冠秋当自己人了?必须的!
之后这卢冠秋的万向集团,那也遇到了很多国企做强之后遇到过的事儿——比如说格里电器,这格里电器做强了之后。因为格里电器是属于当地国资委的公有制企业,所以当地国资委就拍板把格里这么一个品牌授权给当地很多小家电企业来用,弄的格里又没有亲自制造又拿不到利润,然后品牌还被别人用了,甚至还要帮别人背黑锅。这种事儿让格里电器的老总们那跟当地国资委以及当地政府关系闹的非常僵,但是同样的事儿人家卢冠秋老爷子遇到了呢?90年代的时候,万向集团当地的国有企业的确也有不少遭遇到经营困难的,当地政府也想利用万向集团的资源来帮助那些亏损的国企。看到这样的事儿,卢冠秋老爷子选择的并不是直接对抗,不是直接喊叫凭什么要我们帮他们,而是跟政府领导谈心,谈理想谈各自的难处,然后结果呢?结果就是万向集团-派人去帮助当地的国企,甚至直接动用资金给那些亏损国企,然后用这么一种帮助让当地政府心甘情愿的把50%的股份下降到33%!
没错,帮助当地企业可以,政府是不是也要付出点什么?通过这么一种角度来思考,那很多会闹僵的关系就不会闹僵了,甚至像是格里电器的事儿,说起来他们是国有控股,那么他们怎么就不能跟当地国资委讨论一下股份的事儿?或者当地国资委要求他们帮助当地国有小家电工厂,那么格里为什么就不能表示他们直接兼并了那些国有小家电厂子了事?既然不能避免对方利用自己的品牌,为什么不主动的以退为进把对方纳入自己的管理?既然品牌共用不可避免,那么起码要保证质量保证口碑,让自己不至于背黑锅,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处理方式么?甚至兼并了那些小厂子之后,小厂子的领导层都不用动,这样谁的利益都不会影响,然后还顺顺利利的把事儿办成了,还避免了自己吃暗亏,这才是圆滑做人做事儿的风格!
这么一个为人圆滑的卢冠秋,那做事儿也是绝对有贾鸿渐这种重生者风格——人家94年就跑到美国建立了万向集团美国分公司,这事儿当年都没几个人知道。大家知道的就是什么华夏高科跑到了美国打中文广告,知道的就是什么健力宝买了美国的办公楼,从这点就能看出来,卢冠秋这老爷子做事儿低调但是速度真心不慢!而他还跟贾鸿渐重生者作风很像的是什么呢?贾鸿渐跑到美国打了广告,是为了卖保健品。同样为了卖保健品,贾鸿渐还顺便找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打广告——利用送给克林顿礼物的同时,迅速拍照,弄的好像克林顿拿着华夏高科的产品做广告似的,这又省钱又有效果,推广起来真心惊人!
而卢冠秋老爷子那也不逞多让——人家虽然没有免费的拿美国总统打广告,但是人家找了前任美国总统的亲兄弟来当顾问!前任美国总统是谁?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克林顿,前一任的美国总统呢就是之后一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亲爹老布什!所以这卢冠秋老爷子是90年代到了美国开分公司,然后聘用了老布什的亲兄弟、小布什的亲叔叔过来当顾问!要知道老布什他们家族那在美国当地扎根多深啊?跟各种大财团都有紧密的联系啊!然后呢,这么聘用了小布什的亲叔叔之后,到了97年万向正式把产品打入了美国市场,正式的给通用集团开始供货!
这种做法多特么的有中国人做事的风格?而且在美国照样行得通!找总统家族的成员来帮忙做顾问,那是真的做顾问么?根本不是!这就跟在国内开企业,找个什么大领导家族的亲戚过来做“顾问”一样,是为了利用人家的资源啊!找了领导家族的亲戚过来做顾问,那么领导负责的方面可以说很容易开绿灯,然后这领导认识的方面也会帮忙打招呼——至少这亲戚可以出去帮忙跑关系,让一切都顺利起来!而这么一个事儿万向在美国不是同样的做法么?可以说就是因为找了小布什的亲叔叔,所以万向才可能搭上通用的车啊!不然人家通用吃撑了全世界的供应商产品不用,非要用个在中国都不是特别知名的厂商的产品?
然后从2001年开始,这卢冠秋就开始趁着美国股灾等等事儿,不断的收购美国当地的汽车配件企业,这五六年下来光是在美国那就兼并了20多家了!这些企业可以提供的有技术,有销售资源还有人脉等等,可以说弄了这么二十多家企业之后,加上有小布什的亲叔叔的关系人脉在,这才让卢冠秋他们有机会去收购AI公司啊!否则这AI公司要卖股份,多少企业多少财团抢着买啊,哪儿能给机会让中国的万向来买?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很多时候做企业那就是跟做人一样!真心是要圆滑,要讲究一个利益交换!给了小布什亲叔叔大笔的钱,这才能有人脉有机会不是!钱权交易,这在任何国家那都是妥妥的潜规则!甚至可以说在人类社会那就是没办法避免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