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1 第四十三章 败
- 52 第四十四章 疗伤
- 53 第四十五章 声名远扬 上
- 54 第四十六章 声名远扬 中
- 55 第四十七章 声名远扬 下
- 56 第四十八章 抱丹的道路
- 57 第四十九章 道人
- 58 第五十章 点悟
- 59 第五十一章 河洛
- 60 第五十二章 抱丹 上
- 61 第五十三章 抱丹 下
- 62 第五十四章 师徒交流
- 63 第五十五章 千叶枫一
- 64 第五十六章 原来是你
- 65 第五十七章 斩天
- 66 第五十八章 龟蛇盘
- 67 第五十九章 落幕
- 68 第六十章 陈真
- 69 第六十一章 再见张学良
- 70 第六十二章 各方皆动
- 71 第六十三章 反击
- 72 第六十四章 刺杀
- 73 第六十五章 束衣成枪,卷布如棍
- 74 第六十六章 离开和道路传承
- 75 第一章 煌煌武道,可通天人
- 76 第二章 飞天大盗
- 77 第三章 武当弃徒
- 78 第四章 暗中行动
- 79 第五章 前尘往事
- 80 第六章 被注意了
- 81 第七章 国安
- 82 第八章 有剑龙泉
- 83 第九章 道法神通
- 84 第十章 末法?末路?
- 85 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
- 86 第十二章 警告
- 87 第十三章 秘密会议
- 88 第十四章 李家和致公堂的反应
- 89 第十五章 我想见见他
- 90 第十六章 不死不休
- 91 第十七章 太祖长拳里的秘法
- 92 第十八章 五雷拳
- 93 第十九章 大动作
- 94 第二十章 一代奇人的陨落
- 95 第一章 初临贵地
- 96 第二章 惊鸿子
- 97 第三章 南荒道人的选择
- 98 第四章 此方道途
- 99 第五章 黑甲骑兵
- 100 第六章 一枪在手任纵横
- 101 第七章 血手屠夫
- 102 第八章 棋差半招
- 103 第九章 青莲一脉
- 104 第十章 生命元力入己身
- 105 第十一章 人形灵丹
- 106 第十二章 变戏法的老头
- 107 第十三章 内乱
- 108 第十四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109 第十五章 兵家神将
- 110 第十六章 尘埃落定
- 111 第十七章 刀气入体追杀来
- 112 第十八章 生死路
- 113 第十九章 道路终明了
- 114 第二十章 洗髓换血返先天
- 115 第二十一章 先天真气生
- 116 第二十二章 祸从天上来
- 117 第二十三章 恩将仇报
- 118 第二十四章 遗迹宫殿
- 119 第二十五章 七凶七杀阵
- 120 第二十六章 玄武异象,七雄并立
- 121 第二十七章 以一敌四
- 122 第二十八章 一再突破
- 123 第二十九章 诸天星辰
- 124 第三十章 星力淬己身
- 125 第三十一章 东都事起
- 126 第三十二章 示警
- 127 第三十三章 变化 上
- 128 第三十四章 变化 下
- 129 第三十五章 和氏玉璧
- 130 第三十六章 元神出手
- 131 第三十七章 玉璧择主
- 132 第三十八章 炼髓如霜,炼血汞浆
- 133 第三十九章 蜀中
- 134 第四十章 出手相助
- 135 第四十一章 凝气成罡,神意化形
- 136 第四十二章 对抗元神神通
- 137 请假
- 138 第四十三章 废去修为
- 139 第四十四章 盘氏之秘
- 140 第四十五章 蚩尤的刀 元神上门
- 141 第四十六章 大战元神
- 142 第四十七章 元神退去 五行宗
- 143 第四十八章 各方到来 上
- 144 第四十九章 各方到来 下
- 145 第五十章 故人相见
- 146 第五十一章 大杀四方 上
- 147 第五十二章 大杀四方 下
- 148 第五十三章 元神来袭
- 150 第五十四章 指掌之间无人敌
- 151 第五十五章 人劫终过
- 152 第五十六章 长安,我来了
- 153 第五十七章 太子动 农家现
- 154 第五十八章 仙种出 天机乱
- 155 第五十九章 约定
- 156 第六十章 墨家手段 稻麦成熟
- 157 第六十一章 天子驾崩
- 158 第六十二章 圣皇气息
- 159 第六十三章 登基异象
- 160 第六十四章 儒 法 兵
- 161 第六十五章 火中取栗,先乱后治
- 162 第六十六章 坐而论道
- 163 第六十七章 无上天魔大自在法
- 164 第六十八章 炼魂大阵
- 165 第六十九章 相互印证
- 166 第七十章 避而不见
- 167 第七十一章 金刚宗
- 168 第七十二章 四方无敌手
- 169 第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
- 170 第七十四章 最后一战(一)
- 171 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二)
- 172 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战(三)
- 173 第七十七章 最后一战(四)
- 174 第七十八章 最后一战(五)
- 175 第七十九章 最终一战(终)
- 176 第一章 宗教大会的背后
- 177 第二章 禅宗少林和龙门武当
- 178 第三章 诸多传承齐出手
- 179 第四章 一网打尽
- 180 第五章 诀别
- 181 第一章 降临!变形金刚的世界
- 182 第二章 山姆的奇异之处
- 183 第三章 横炮出击
- 184 请进来一观,不是TJ感言~~
- 185 第三章 横炮出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三章 抱丹 下
第五十三章 抱丹 下
除了五脏六腑之外,苏明还“看”到了自己的其余部位,形态各异。每一处都有大大小小的血管,就好似大地上的溪流江河。动脉和静脉的血液颜色,也是不同。甚至还能听到这些血液流淌之间,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音。
练拳的人,功夫到了一定地步,就会在某种情形下产生内视效果,能够看到自己身体内部每一个部位的图像。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没有解剖学和现代科学仪器的条件下,就可以清楚的描述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正是最好的证明。
传闻中,内视到了最高的境界,甚至可以看到人体内部的细胞和寄生虫。在佛经中,就有过释迦牟尼佛谈论人体细胞和寄生虫的事情。
此时的苏明,还未到最高境界,却也和以前的内视并不相同。在心神凝聚之下,整个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紧密联系。除此之外,还看到了遍布人体的经络。
经络在中医的理论里,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是指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的意思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而穴位,则是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分。
经络主要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大体可分为以十二正经为主的经脉和以十五络脉为主的络脉。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人们平常所说的经脉一词,就是来源于此。
即使在后世,科学技术甚为发达,却也对经络的证明颇为无力,但是不能证明不代表不存在。在拳法和中医中,经络都有联系脏腑,运行气血的能力。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很常见的词,那就是气血。在很多人眼里,血就是血液,很容易理解,气就难理解了许多。
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气这个字,并不是单单指人体呼吸之气,指空气、气流,而是指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的概念。所以在古人眼里,气的升降、聚散、运动都会推动或调控天地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
中医学包括拳法,都受到古代这些认知的影响,所以在中医和拳法中,气并不是气流和呼吸之气意思,而是是在体内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精微物质,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对生命活动起着推动和调控作用。
气与血一起,是人体内的两大基本物质。
气运行于经络之间,而血运行于血脉之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说白了其实就是指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气和血的练习十分紧密,所以有外伤导致人大出血之后,也会有大量的气流失,这个人就会元气大伤,气血不足。
所以拳法里经常说运行气血,不单单指血液,也指这种人体之气。道家说精气神为人体三宝,其中气就是指此。
一般的练武之人,能感觉到自己内部的身体,有了内视的境界,已经是少见的高手。但即使是这等高手,对于身体里“气”的感应,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气”的存在,而并不能如观察血液一样观察到它。
正如经络一样,都知道它的存在,可想观察或者证明,却是难上加难。
苏明自广州之时,就受韩化臣的指点,对抱丹之路有了一些认识。后来在武当山,被清一道人点悟,明了拳法之中更为深刻的理念和意蕴。在巩义市两河交汇之处,见到了纯天然的太极图,体会到了河洛的意象。回到罗疃后,又有李书文亲自指点。这种种的一切加在一起,直到今日大雪之后天气放晴,心神放松之下,内视更进一层,才看到这运行于经络之间的“气”。
拳法中的抱丹,正是要将身体的精气神都融合而抱拢归一,化作一个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点。若是连气都不知为何,有怎么能抱丹?
何况抱丹之难,并不仅仅在于此,还与拳法到了上层之后,其更为精深的理念和意蕴等有关。除此之外,还与人生经历和感悟有关。所以拳法中有一句话叫,抱丹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拳法中,金丹一成,就相当于人仙之别。将之比喻为上天,并不为过。
练拳的人,随着拳法的精进,气血会越来越浑厚。到了苏明这等境界,易骨、易筋、易髓,内有练一口气强化五脏六腑,外有哼哈二音和《易筋经》练体,最后震荡骨髓,彻底改善体质,几乎已经是到了顶点。筋骨、皮毛、内脏、经络、神经、血脉,都达到了这方世界的极限。
而他经过武当山和两河交汇之处后,对拳法理念和意蕴的认知,也突破了那一层关卡。
最后,在来到这方世界的几年了,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见识经历了数不清的世道艰难人生百态,整个人就如一块璞玉经历过不断的打磨,终于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苏明彻底的闭上眼睛,身体仍然是呈两仪桩的姿态,心神在浑身经络和血脉之间,仔仔细细彻彻底底感受着身体里气和血这两大基本物质的存在和变化。经络和血脉,则沟通了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使之称为一个整体。
道家所说,丹田有三,为上中下。在拳法之中,丹田则只指下丹田,包括小腹部肚脐周围相当大一部分,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商曲等穴位。因为各门各派的修炼方法不一,抱元归一的时候,精气神凝聚之处也不一样。
苏明就听李书文说过,如武当拳法,抱丹之时,精气神就归于商曲穴,而八极拳的抱丹归一,精气神则归于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恍恍惚惚中,苏明的心神变得异常的沉静,脑海中所有窥视内部的效果全都消散一空,眼前空空荡荡一片。所有的精气神,都尽量内敛,收敛成圆,锋芒自晦,返璞归真。随着腰胯往下一沉,似乎所有的精气神、心意形,在这时候都剧烈收缩,凝聚收敛到了一起,抱拢归一,一至于无,在丹田关元穴之处,化作一个介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点。
在这一刻,就如拳经中所说的“混混沌沌,只剩一点先天灵光”,也如佛门《心经》中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思无感,无外无内,无有六尘。
几乎是在瞬间之后,凝聚在一点的精气神,又散发开来,回归全身,整个人所有的感觉,又重新拥有。
在这一刻,苏明知道,自己苦苦追寻的道路,已经在手中了。
抱丹,抱取抱拢归一之一,丹取自道家金丹之意。
何为金丹?
道家法门之中,历来有内丹外丹之说。放在练气和拳法之中,也绝非像常人想的那样,金丹就是在人体丹田中结出一个金色的丹珠,比常人多处一个部位多出一个器官。而是指修行者练气修身,精气神三宝高度统一,锋芒内敛,内外成圆。
道家传承,极其悠久。古代的大多道人,又好清静,常在人迹罕至之处。道家宗门传承,更是术语极多,晦涩难懂,除了一脉相乘的弟子,换了别的人来是万难看懂。而多数能修成金丹的道人,在留下传承之时又故意以什么丹鼎炉火,勾兑铅汞锻炼外丹的术语,以外丹而喻内丹,还讲得不清不楚。
这却又导致了有世人愚昧,心生羡慕,又不愿耗费心力走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路子,要走捷径,拿了练出的丹药,想要求取长生不老,无异于痴人说梦。
人体就如一个小天地,以外丹而喻内丹,就是说人修炼的过程,就像是把精气神三宝锻炼,抱拢归一,化为金丹的过程。
金性不朽,象征世间最坚固,有永久不坏之意。丹成圆融,就是指大圆满,一切都涵盖容纳之意。
金丹一成,一步由凡而入仙!
金丹一成,精气神圆满,精神气质也开始更进一步的融入周身变化,对于道理的感悟更加真切明了,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一股纯粹的智慧。
苏明睁开双眼,却见天空澄澈,青碧如洗,大日当空,普照世间。不由得一声长啸,清亮悠长,好似能传到九霄之外。一口冰冷的空气吸入,只觉得清凉透体,心旷神怡。
练拳的人,功夫到了一定地步,就会在某种情形下产生内视效果,能够看到自己身体内部每一个部位的图像。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没有解剖学和现代科学仪器的条件下,就可以清楚的描述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正是最好的证明。
传闻中,内视到了最高的境界,甚至可以看到人体内部的细胞和寄生虫。在佛经中,就有过释迦牟尼佛谈论人体细胞和寄生虫的事情。
此时的苏明,还未到最高境界,却也和以前的内视并不相同。在心神凝聚之下,整个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紧密联系。除此之外,还看到了遍布人体的经络。
经络在中医的理论里,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是指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的意思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而穴位,则是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分。
经络主要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大体可分为以十二正经为主的经脉和以十五络脉为主的络脉。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人们平常所说的经脉一词,就是来源于此。
即使在后世,科学技术甚为发达,却也对经络的证明颇为无力,但是不能证明不代表不存在。在拳法和中医中,经络都有联系脏腑,运行气血的能力。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很常见的词,那就是气血。在很多人眼里,血就是血液,很容易理解,气就难理解了许多。
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气这个字,并不是单单指人体呼吸之气,指空气、气流,而是指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的概念。所以在古人眼里,气的升降、聚散、运动都会推动或调控天地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
中医学包括拳法,都受到古代这些认知的影响,所以在中医和拳法中,气并不是气流和呼吸之气意思,而是是在体内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精微物质,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对生命活动起着推动和调控作用。
气与血一起,是人体内的两大基本物质。
气运行于经络之间,而血运行于血脉之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说白了其实就是指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气和血的练习十分紧密,所以有外伤导致人大出血之后,也会有大量的气流失,这个人就会元气大伤,气血不足。
所以拳法里经常说运行气血,不单单指血液,也指这种人体之气。道家说精气神为人体三宝,其中气就是指此。
一般的练武之人,能感觉到自己内部的身体,有了内视的境界,已经是少见的高手。但即使是这等高手,对于身体里“气”的感应,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气”的存在,而并不能如观察血液一样观察到它。
正如经络一样,都知道它的存在,可想观察或者证明,却是难上加难。
苏明自广州之时,就受韩化臣的指点,对抱丹之路有了一些认识。后来在武当山,被清一道人点悟,明了拳法之中更为深刻的理念和意蕴。在巩义市两河交汇之处,见到了纯天然的太极图,体会到了河洛的意象。回到罗疃后,又有李书文亲自指点。这种种的一切加在一起,直到今日大雪之后天气放晴,心神放松之下,内视更进一层,才看到这运行于经络之间的“气”。
拳法中的抱丹,正是要将身体的精气神都融合而抱拢归一,化作一个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点。若是连气都不知为何,有怎么能抱丹?
何况抱丹之难,并不仅仅在于此,还与拳法到了上层之后,其更为精深的理念和意蕴等有关。除此之外,还与人生经历和感悟有关。所以拳法中有一句话叫,抱丹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拳法中,金丹一成,就相当于人仙之别。将之比喻为上天,并不为过。
练拳的人,随着拳法的精进,气血会越来越浑厚。到了苏明这等境界,易骨、易筋、易髓,内有练一口气强化五脏六腑,外有哼哈二音和《易筋经》练体,最后震荡骨髓,彻底改善体质,几乎已经是到了顶点。筋骨、皮毛、内脏、经络、神经、血脉,都达到了这方世界的极限。
而他经过武当山和两河交汇之处后,对拳法理念和意蕴的认知,也突破了那一层关卡。
最后,在来到这方世界的几年了,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见识经历了数不清的世道艰难人生百态,整个人就如一块璞玉经历过不断的打磨,终于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苏明彻底的闭上眼睛,身体仍然是呈两仪桩的姿态,心神在浑身经络和血脉之间,仔仔细细彻彻底底感受着身体里气和血这两大基本物质的存在和变化。经络和血脉,则沟通了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使之称为一个整体。
道家所说,丹田有三,为上中下。在拳法之中,丹田则只指下丹田,包括小腹部肚脐周围相当大一部分,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商曲等穴位。因为各门各派的修炼方法不一,抱元归一的时候,精气神凝聚之处也不一样。
苏明就听李书文说过,如武当拳法,抱丹之时,精气神就归于商曲穴,而八极拳的抱丹归一,精气神则归于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恍恍惚惚中,苏明的心神变得异常的沉静,脑海中所有窥视内部的效果全都消散一空,眼前空空荡荡一片。所有的精气神,都尽量内敛,收敛成圆,锋芒自晦,返璞归真。随着腰胯往下一沉,似乎所有的精气神、心意形,在这时候都剧烈收缩,凝聚收敛到了一起,抱拢归一,一至于无,在丹田关元穴之处,化作一个介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点。
在这一刻,就如拳经中所说的“混混沌沌,只剩一点先天灵光”,也如佛门《心经》中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思无感,无外无内,无有六尘。
几乎是在瞬间之后,凝聚在一点的精气神,又散发开来,回归全身,整个人所有的感觉,又重新拥有。
在这一刻,苏明知道,自己苦苦追寻的道路,已经在手中了。
抱丹,抱取抱拢归一之一,丹取自道家金丹之意。
何为金丹?
道家法门之中,历来有内丹外丹之说。放在练气和拳法之中,也绝非像常人想的那样,金丹就是在人体丹田中结出一个金色的丹珠,比常人多处一个部位多出一个器官。而是指修行者练气修身,精气神三宝高度统一,锋芒内敛,内外成圆。
道家传承,极其悠久。古代的大多道人,又好清静,常在人迹罕至之处。道家宗门传承,更是术语极多,晦涩难懂,除了一脉相乘的弟子,换了别的人来是万难看懂。而多数能修成金丹的道人,在留下传承之时又故意以什么丹鼎炉火,勾兑铅汞锻炼外丹的术语,以外丹而喻内丹,还讲得不清不楚。
这却又导致了有世人愚昧,心生羡慕,又不愿耗费心力走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路子,要走捷径,拿了练出的丹药,想要求取长生不老,无异于痴人说梦。
人体就如一个小天地,以外丹而喻内丹,就是说人修炼的过程,就像是把精气神三宝锻炼,抱拢归一,化为金丹的过程。
金性不朽,象征世间最坚固,有永久不坏之意。丹成圆融,就是指大圆满,一切都涵盖容纳之意。
金丹一成,一步由凡而入仙!
金丹一成,精气神圆满,精神气质也开始更进一步的融入周身变化,对于道理的感悟更加真切明了,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一股纯粹的智慧。
苏明睁开双眼,却见天空澄澈,青碧如洗,大日当空,普照世间。不由得一声长啸,清亮悠长,好似能传到九霄之外。一口冰冷的空气吸入,只觉得清凉透体,心旷神怡。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