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 第四十章 俄国格斗家?
- 49 第四十一章 武当拳法与醍醐灌顶
- 50 第四十二章 龙争虎斗
- 51 第四十三章 败
- 52 第四十四章 疗伤
- 53 第四十五章 声名远扬 上
- 54 第四十六章 声名远扬 中
- 55 第四十七章 声名远扬 下
- 56 第四十八章 抱丹的道路
- 57 第四十九章 道人
- 58 第五十章 点悟
- 59 第五十一章 河洛
- 60 第五十二章 抱丹 上
- 61 第五十三章 抱丹 下
- 62 第五十四章 师徒交流
- 63 第五十五章 千叶枫一
- 64 第五十六章 原来是你
- 65 第五十七章 斩天
- 66 第五十八章 龟蛇盘
- 67 第五十九章 落幕
- 68 第六十章 陈真
- 69 第六十一章 再见张学良
- 70 第六十二章 各方皆动
- 71 第六十三章 反击
- 72 第六十四章 刺杀
- 73 第六十五章 束衣成枪,卷布如棍
- 74 第六十六章 离开和道路传承
- 75 第一章 煌煌武道,可通天人
- 76 第二章 飞天大盗
- 77 第三章 武当弃徒
- 78 第四章 暗中行动
- 79 第五章 前尘往事
- 80 第六章 被注意了
- 81 第七章 国安
- 82 第八章 有剑龙泉
- 83 第九章 道法神通
- 84 第十章 末法?末路?
- 85 第十一章 新的任务
- 86 第十二章 警告
- 87 第十三章 秘密会议
- 88 第十四章 李家和致公堂的反应
- 89 第十五章 我想见见他
- 90 第十六章 不死不休
- 91 第十七章 太祖长拳里的秘法
- 92 第十八章 五雷拳
- 93 第十九章 大动作
- 94 第二十章 一代奇人的陨落
- 95 第一章 初临贵地
- 96 第二章 惊鸿子
- 97 第三章 南荒道人的选择
- 98 第四章 此方道途
- 99 第五章 黑甲骑兵
- 100 第六章 一枪在手任纵横
- 101 第七章 血手屠夫
- 102 第八章 棋差半招
- 103 第九章 青莲一脉
- 104 第十章 生命元力入己身
- 105 第十一章 人形灵丹
- 106 第十二章 变戏法的老头
- 107 第十三章 内乱
- 108 第十四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 109 第十五章 兵家神将
- 110 第十六章 尘埃落定
- 111 第十七章 刀气入体追杀来
- 112 第十八章 生死路
- 113 第十九章 道路终明了
- 114 第二十章 洗髓换血返先天
- 115 第二十一章 先天真气生
- 116 第二十二章 祸从天上来
- 117 第二十三章 恩将仇报
- 118 第二十四章 遗迹宫殿
- 119 第二十五章 七凶七杀阵
- 120 第二十六章 玄武异象,七雄并立
- 121 第二十七章 以一敌四
- 122 第二十八章 一再突破
- 123 第二十九章 诸天星辰
- 124 第三十章 星力淬己身
- 125 第三十一章 东都事起
- 126 第三十二章 示警
- 127 第三十三章 变化 上
- 128 第三十四章 变化 下
- 129 第三十五章 和氏玉璧
- 130 第三十六章 元神出手
- 131 第三十七章 玉璧择主
- 132 第三十八章 炼髓如霜,炼血汞浆
- 133 第三十九章 蜀中
- 134 第四十章 出手相助
- 135 第四十一章 凝气成罡,神意化形
- 136 第四十二章 对抗元神神通
- 137 请假
- 138 第四十三章 废去修为
- 139 第四十四章 盘氏之秘
- 140 第四十五章 蚩尤的刀 元神上门
- 141 第四十六章 大战元神
- 142 第四十七章 元神退去 五行宗
- 143 第四十八章 各方到来 上
- 144 第四十九章 各方到来 下
- 145 第五十章 故人相见
- 146 第五十一章 大杀四方 上
- 147 第五十二章 大杀四方 下
- 148 第五十三章 元神来袭
- 150 第五十四章 指掌之间无人敌
- 151 第五十五章 人劫终过
- 152 第五十六章 长安,我来了
- 153 第五十七章 太子动 农家现
- 154 第五十八章 仙种出 天机乱
- 155 第五十九章 约定
- 156 第六十章 墨家手段 稻麦成熟
- 157 第六十一章 天子驾崩
- 158 第六十二章 圣皇气息
- 159 第六十三章 登基异象
- 160 第六十四章 儒 法 兵
- 161 第六十五章 火中取栗,先乱后治
- 162 第六十六章 坐而论道
- 163 第六十七章 无上天魔大自在法
- 164 第六十八章 炼魂大阵
- 165 第六十九章 相互印证
- 166 第七十章 避而不见
- 167 第七十一章 金刚宗
- 168 第七十二章 四方无敌手
- 169 第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
- 170 第七十四章 最后一战(一)
- 171 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二)
- 172 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战(三)
- 173 第七十七章 最后一战(四)
- 174 第七十八章 最后一战(五)
- 175 第七十九章 最终一战(终)
- 176 第一章 宗教大会的背后
- 177 第二章 禅宗少林和龙门武当
- 178 第三章 诸多传承齐出手
- 179 第四章 一网打尽
- 180 第五章 诀别
- 181 第一章 降临!变形金刚的世界
- 182 第二章 山姆的奇异之处
- 183 第三章 横炮出击
- 184 请进来一观,不是TJ感言~~
- 185 第三章 横炮出击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章 点悟
第五十章 点悟
这道人看上去不过四五十岁,但眉宇之间,又似有许多沧桑之色。?? 站在清月银辉之下,衣袖翩翩随风舞动,就给人一种清幽淡然静虚高远的感觉,像极了传说中雾不沾衣的云中仙人。落入苏明眼中,只觉得这道人只是站在这里,竟然就好像和身后的巨大的武当山好似融为了一体。
那情形,就好似一滴水落入了汪洋大海中。而这道人站在这里,就好像他本身就是武当山的一部分,仿似一草一木,一山一涧,无比的和谐。
苏明心中,忽然就生出四个字。
天人合一。
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体外是一个大天地。想要两个天地浑然一体,不分彼此,其难度可想而知。眼前这道人,竟然就展现出了这样的境界。
道人看着苏明,点头道:“你年纪轻轻,拳法不错,心性也不错,倒也不易。”
苏明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他堂堂一个化劲高手,落在这道人嘴里,也只得了个不错的评价。不过想到这道人恐怖的修为和境界,也只得道:“前辈过奖了了。”
道人又道:“拳法通神入化之后,就走在了金丹的道路上。历来金丹之难,有如登天。你虽有师门教导,但前路也是艰难。不见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化劲高手,最后抱丹失败,走火身亡?”
苏明闻言,自然也是点头。民国已然是拳法国术最鼎盛的时期,抱丹高手也很少见。苏明也曾听过,有许多化劲巅峰的高手,在抱丹时候失败,损伤身体,最后都难以治愈。
抱丹所在,是肚脐下一寸半的位置。一旦抱丹失败,精气血液乱走,就是走火,影响五脏六腑,根本就治不好。
自忖虽然有师父李书文、师叔韩化臣的经验教训,但是抱丹之路,依旧漫长,不知在何方。
道人眼睛看向夜空中高悬的明月,声音幽幽传来:“我且问你,你习武是为了什么?”
这道人一声轻问,却好似洪钟大吕,铿然作响,人深省。
苏明被他的气势和境界所感染,听到这一声问,所经历过一切,在电光火石间,在脑海里如海上浪潮,铺天盖地汹涌而来。
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站桩,每一天都花很长的时间来练拳。依稀记得年幼的自己有很多次想要放弃,都是父亲苏长星拿着棍棒吓唬自己,才让自己坚持下来。后来慢慢地好像成了一种习惯,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了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再之后,在父亲去世之后,拳法更成了自己的一种念想和一种执着。
除此之外,那许许多多在影视或者小说中的场景,也出现在眼前。金老爷子那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至今仍觉得振聋聩。古龙大师那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道尽了人生悲凉。那一个个飞檐走壁,劫富济贫,惩奸除恶的场景,如一幅幅画面,在眼前连续闪过。
想起了李青莲“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潇洒飘逸,想起了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坚定执着,想起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与悲壮。
还有来到这方世界,这几年里所经历的一切。
无数的场景闪过,最后定格在了自己脑海中第一次出现无尽星空和脱系统的那一幕。
苏明蓦地睁眼,眼神晶亮,仿佛有星辰点点,闪耀其中。
“别人为何,我不知道。但我习武,一为强身健体,长生久视,脱诸天;二为仗剑锄奸,惩恶扬善,得一个念头通达!”
在这一刻,苏明的心神上的灰尘,好似被一下子擦拭干净,绽放出了晶莹剔透的光芒。
道人哈哈大笑,拍手道:“好!好一个脱诸天!好一个念头通达!”然后又道:“这世间百态,芸芸众生,不管走哪条道路,都要有个念头,有个梦想,然后才能坚定心念,无论碰到什么,都能一路走下去。成与不成,或未可知,但如果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梦想,却是必定不成的。”
“习武也是如此。虽说通达暗劲的时候,就要求心与意合,但是大部分的人,心和意有力量,却没有这个念头和梦想。”
简单来说,就是空有力量,心和意也得到了锻炼,却没有目标和方向。
苏明心中细细咀嚼,只觉得有如醍醐灌顶。
道人又问道:“你可知拳意拳理?”
苏明张口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道人悠然道:“意,是神意,是意蕴。就像象形拳中,打虎拳有虎的神意,打熊拳由熊的神意,就是初步得了神意。再高一层,拳法中就有自己的风骨和意蕴。”
“理,是道理,是理念。不论哪家拳法,都有最基本的道理和理念在其中。太极拳以太极为名,其理念就是太极。八卦掌以八卦为名,其理念就是八卦。形意拳虽名形意,但是其拳法之中,也有五行的理念,三体式更是蕴含了天地人三才的道理。”
“你的根本在八极拳,其实也充满了道家的理念和思想。比如八极小架就是以两仪桩为架子,以八卦图为理论基础思路形成的练法。”
“两仪定乾坤,乾坤动而又左顾右盼生‘四象’之态。乾为父、坤为母,生六子,得乾爻生艮、坎、震,得坤爻生兑、离、巽。两仪变化生六大开:顶、抱、单、提、胯、缠。”
苏明闻言,心中顿时明朗。其实中国大多内家拳,都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为理念。到了高深的境界,不但打法,就是意蕴和理法上,都有相通之处。
《八极拳术秘诀之谱》载:“混沌无极,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内批四朗宽拳一套。冲天炮、闭地肘、合手者**也,批六大开拳一套,**枪、**刀也。跪膝者,南北二极也。摞手者天转也。腰步盼前顾后也。八极者无极归原也”。
八极拳练到极致,讲究有招有式都是假,无招无式才是真,万法归一,至于无形。又说“无形是我门中宝,阴阳变化显奥妙”,其理都为太极归于无极。
说道这里,见苏明似有所得,道人笑道:“不错!不错!”当下再次拧身转腰,缓缓打起拳来。
苏明凝神观看,只见这道人的拳法快慢相兼、刚柔并济,行如龙、坐如虎、闪如电、如雷。观其拳法意蕴理念,仿佛会两仪阴阳于一身,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宗法自然,招法奇特,疾如暴风,迅若闪电,至刚至柔,变化莫测。
片刻之后,心中忽然明了:“这是武当龙门秘传的两仪拳!”
这道人一路两仪拳三十六式打完,身形不停,又打起另外一路拳法。这路拳法与苏明所学过的太极拳有几分相像之处,却又更加的古老朴实。演练之中,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辗转之间,有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十三种大势,足下有五步八法,内里沟通五脏八脉。
正是武当名震天下,甚至被称为太极拳之母的“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之后,道人仍然不停,又是一路拳法演练开来,共计十八诀。这路拳法的寓意,仿佛更深了一层,有太极生于无极,无极生于道的意蕴和理念。以天人合一为观,以无极为义,把地球自转看成是人体百骸机能,拳诀中包含风、寒、暑、湿、燥、火、雾等十六种自然景象,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等二十七种脉象,以及头颈、肩肘、腕胯、膝腿、指掌、足踩、腰胸等三十种人体形骸,以天炼人,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人一路演练下来,从两仪拳,到太极十三式,最后到无极拳,其意蕴理念都不断提升。三者合一,竟然是一套完整到了极点的拳法。苏明看得是如痴如醉,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武当拳法,精深奥妙,竟至于斯!
恍恍惚惚中,也不知过了多久,苏明忽然醒来,却见天色已然大亮。东方的天边,一轮红日,自地平线下,猛然一跃,就跳出了地平线,光芒遍洒大地,普照世间。
一时之间,苏明只觉得天高地阔,蓝天白云,大日普照,身心都是一片光明,晶莹澄澈,没有半分杂质。左右四周都一看,哪里还有道人的影子。抬头看时,那一座武当山,依旧是云雾缭绕,清静自然,缥缈出尘,令人难以忘怀。
苏明向武当山躬身行了三礼,心怀畅快之下,不由得仰天大笑。
那情形,就好似一滴水落入了汪洋大海中。而这道人站在这里,就好像他本身就是武当山的一部分,仿似一草一木,一山一涧,无比的和谐。
苏明心中,忽然就生出四个字。
天人合一。
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体外是一个大天地。想要两个天地浑然一体,不分彼此,其难度可想而知。眼前这道人,竟然就展现出了这样的境界。
道人看着苏明,点头道:“你年纪轻轻,拳法不错,心性也不错,倒也不易。”
苏明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他堂堂一个化劲高手,落在这道人嘴里,也只得了个不错的评价。不过想到这道人恐怖的修为和境界,也只得道:“前辈过奖了了。”
道人又道:“拳法通神入化之后,就走在了金丹的道路上。历来金丹之难,有如登天。你虽有师门教导,但前路也是艰难。不见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化劲高手,最后抱丹失败,走火身亡?”
苏明闻言,自然也是点头。民国已然是拳法国术最鼎盛的时期,抱丹高手也很少见。苏明也曾听过,有许多化劲巅峰的高手,在抱丹时候失败,损伤身体,最后都难以治愈。
抱丹所在,是肚脐下一寸半的位置。一旦抱丹失败,精气血液乱走,就是走火,影响五脏六腑,根本就治不好。
自忖虽然有师父李书文、师叔韩化臣的经验教训,但是抱丹之路,依旧漫长,不知在何方。
道人眼睛看向夜空中高悬的明月,声音幽幽传来:“我且问你,你习武是为了什么?”
这道人一声轻问,却好似洪钟大吕,铿然作响,人深省。
苏明被他的气势和境界所感染,听到这一声问,所经历过一切,在电光火石间,在脑海里如海上浪潮,铺天盖地汹涌而来。
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站桩,每一天都花很长的时间来练拳。依稀记得年幼的自己有很多次想要放弃,都是父亲苏长星拿着棍棒吓唬自己,才让自己坚持下来。后来慢慢地好像成了一种习惯,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了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再之后,在父亲去世之后,拳法更成了自己的一种念想和一种执着。
除此之外,那许许多多在影视或者小说中的场景,也出现在眼前。金老爷子那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至今仍觉得振聋聩。古龙大师那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道尽了人生悲凉。那一个个飞檐走壁,劫富济贫,惩奸除恶的场景,如一幅幅画面,在眼前连续闪过。
想起了李青莲“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潇洒飘逸,想起了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坚定执着,想起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与悲壮。
还有来到这方世界,这几年里所经历的一切。
无数的场景闪过,最后定格在了自己脑海中第一次出现无尽星空和脱系统的那一幕。
苏明蓦地睁眼,眼神晶亮,仿佛有星辰点点,闪耀其中。
“别人为何,我不知道。但我习武,一为强身健体,长生久视,脱诸天;二为仗剑锄奸,惩恶扬善,得一个念头通达!”
在这一刻,苏明的心神上的灰尘,好似被一下子擦拭干净,绽放出了晶莹剔透的光芒。
道人哈哈大笑,拍手道:“好!好一个脱诸天!好一个念头通达!”然后又道:“这世间百态,芸芸众生,不管走哪条道路,都要有个念头,有个梦想,然后才能坚定心念,无论碰到什么,都能一路走下去。成与不成,或未可知,但如果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梦想,却是必定不成的。”
“习武也是如此。虽说通达暗劲的时候,就要求心与意合,但是大部分的人,心和意有力量,却没有这个念头和梦想。”
简单来说,就是空有力量,心和意也得到了锻炼,却没有目标和方向。
苏明心中细细咀嚼,只觉得有如醍醐灌顶。
道人又问道:“你可知拳意拳理?”
苏明张口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道人悠然道:“意,是神意,是意蕴。就像象形拳中,打虎拳有虎的神意,打熊拳由熊的神意,就是初步得了神意。再高一层,拳法中就有自己的风骨和意蕴。”
“理,是道理,是理念。不论哪家拳法,都有最基本的道理和理念在其中。太极拳以太极为名,其理念就是太极。八卦掌以八卦为名,其理念就是八卦。形意拳虽名形意,但是其拳法之中,也有五行的理念,三体式更是蕴含了天地人三才的道理。”
“你的根本在八极拳,其实也充满了道家的理念和思想。比如八极小架就是以两仪桩为架子,以八卦图为理论基础思路形成的练法。”
“两仪定乾坤,乾坤动而又左顾右盼生‘四象’之态。乾为父、坤为母,生六子,得乾爻生艮、坎、震,得坤爻生兑、离、巽。两仪变化生六大开:顶、抱、单、提、胯、缠。”
苏明闻言,心中顿时明朗。其实中国大多内家拳,都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为理念。到了高深的境界,不但打法,就是意蕴和理法上,都有相通之处。
《八极拳术秘诀之谱》载:“混沌无极,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内批四朗宽拳一套。冲天炮、闭地肘、合手者**也,批六大开拳一套,**枪、**刀也。跪膝者,南北二极也。摞手者天转也。腰步盼前顾后也。八极者无极归原也”。
八极拳练到极致,讲究有招有式都是假,无招无式才是真,万法归一,至于无形。又说“无形是我门中宝,阴阳变化显奥妙”,其理都为太极归于无极。
说道这里,见苏明似有所得,道人笑道:“不错!不错!”当下再次拧身转腰,缓缓打起拳来。
苏明凝神观看,只见这道人的拳法快慢相兼、刚柔并济,行如龙、坐如虎、闪如电、如雷。观其拳法意蕴理念,仿佛会两仪阴阳于一身,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宗法自然,招法奇特,疾如暴风,迅若闪电,至刚至柔,变化莫测。
片刻之后,心中忽然明了:“这是武当龙门秘传的两仪拳!”
这道人一路两仪拳三十六式打完,身形不停,又打起另外一路拳法。这路拳法与苏明所学过的太极拳有几分相像之处,却又更加的古老朴实。演练之中,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辗转之间,有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十三种大势,足下有五步八法,内里沟通五脏八脉。
正是武当名震天下,甚至被称为太极拳之母的“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之后,道人仍然不停,又是一路拳法演练开来,共计十八诀。这路拳法的寓意,仿佛更深了一层,有太极生于无极,无极生于道的意蕴和理念。以天人合一为观,以无极为义,把地球自转看成是人体百骸机能,拳诀中包含风、寒、暑、湿、燥、火、雾等十六种自然景象,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等二十七种脉象,以及头颈、肩肘、腕胯、膝腿、指掌、足踩、腰胸等三十种人体形骸,以天炼人,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人一路演练下来,从两仪拳,到太极十三式,最后到无极拳,其意蕴理念都不断提升。三者合一,竟然是一套完整到了极点的拳法。苏明看得是如痴如醉,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武当拳法,精深奥妙,竟至于斯!
恍恍惚惚中,也不知过了多久,苏明忽然醒来,却见天色已然大亮。东方的天边,一轮红日,自地平线下,猛然一跃,就跳出了地平线,光芒遍洒大地,普照世间。
一时之间,苏明只觉得天高地阔,蓝天白云,大日普照,身心都是一片光明,晶莹澄澈,没有半分杂质。左右四周都一看,哪里还有道人的影子。抬头看时,那一座武当山,依旧是云雾缭绕,清静自然,缥缈出尘,令人难以忘怀。
苏明向武当山躬身行了三礼,心怀畅快之下,不由得仰天大笑。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