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 第二十二章 原来是斗争的牺牲品
- 23 第二十三章 出事了
- 24 第二十四章 老虎不发威
- 25 第二十五章 闹剧一场
- 26 第二十六章 生活的原动力
- 27 第二十七章 倒贴的香雪
- 28 第二十八章 转机来了
- 29 第二十九章 考较
- 30 第三十章 说书的行当
- 31 第三十一章 这账目有问题
- 32 第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
- 33 第三十三章 再添一把火
- 34 第三十四章 三夫人的霸道姿态
- 35 第三十五章 制衡手段
- 36 第三十六章 擢拔
- 37 第三十七章 清河乡的剧变
- 38 第三十六章 擢拔
- 39 第三十八章 晋升先生阶层了
- 40 第三十七章 清河乡的剧变
- 41 第三十九章 离别
- 42 第三十八章 晋升先生阶层了
- 43 第四十章 天凉好个冬
- 44 第四十一章 收了你嫂嫂吧
- 45 第三十九章 离别
- 46 第四十二章 打探老爹的消息
- 47 第四十三章 新任知县的甄试
- 48 第四十四章 攀上高枝哦
- 49 第四十五章 及时雨香雪
- 50 第四十六章 不舍
- 51 第四十七章 再入楚丘
- 52 第四十八章 闭门羹
- 53 第四十九章 仇人太大
- 54 第五十章 送礼是一门艺术
- 55 第六十二章 县学甄试
- 56 第五十二章 巧遇并不巧
- 57 第五十三章 三夫人的烦忧
- 58 第五十四章 让人误会的情信
- 59 第五十五章 留条后路
- 60 第五十六章 冬至吃汤圆
- 61 第五十七章 背后隐藏的东西
- 62 第五十八章 腊月新春
- 63 第五十九章 新春的惊喜
- 64 第六十章 不能给你
- 65 第六十二章 先挣下一份家业
- 66 第六十二章 新装赴甄试
- 67 第六十三章 二面如旧
- 68 第六十四章 咱上面有人
- 69 第六十五章 知县大人的召见
- 70 第六十六章 赏识
- 71 第六十七章 生口牙人
- 72 第六十八章 瘸子和拐子
- 73 第六十九章 心头多了一座山
- 74 第七十章 荣锦回乡
- 75 第七十一章 大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76 第七十二章 我也要去县府
- 77 第七十二章 做个试验
- 78 第七十三章 大宋美食家
- 79 第七十四章 秘制卤肉饭
- 80 第七十五章 香雪是个小富婆
- 81 第七十六章 官途还是吏途
- 82 第七十六章 码头的新鲜吃食
- 83 第七十七章 仁义绝味
- 84 第七十八章 查缺补漏和十八张嘴
- 85 第七十九章 麻烦来了
- 86 第八十章 见血
- 87 第八十一章 真好汉!
- 88 第八十二章 危机四伏
- 89 第八十二章 同学情谊
- 90 第八十三章 小人欺之以活
- 91 第八十四章 楚丘县的纨绔们
- 92 第八十五章 敲骨吸髓
- 93 第八十六章 拦头是个什么东西(感谢妖精的打赏,改天加更感谢)
- 94 第八十七章 送铺子
- 95 第八十八章 王家的人
- 96 第八十九章 赔罪(感谢妖精老铁的又一个500打赏,待会儿还有一更)
- 97 第九十章 老爹的消息
- 98 第九十一章 小别胜新婚
- 99 第九十二章 喜忧参半的消息
- 100 第九十三章 嫂子也要去县城
- 101 第九十四章 凶煞鬼宅
- 102 第九十五章 买下来
- 103 第九十六章 地下传来的嘤嘤声(感谢书友56409的打赏)
- 104 第九十七章 传闻
- 105 第九十八章 冬去春来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
从曹府出来之后,范铭又径直去了村学,这两天家里出了事之后他就没有去龚老夫子那里受过教,今天事情有了转机他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到村学的时候,正好龚老夫子刚用完午膳,和往常一样,没事的时候龚老夫子都喜欢坐在村学院子里的大树下看书,范铭走过去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轻声喊道:“夫子。”
或许是因为范铭一直以来还算有礼节的缘故,见范铭的到来龚老夫子显得很是高兴,“范铭,来了。”
范铭点了点头,“嗯,夫子安康。”
龚老夫子招了招手,指了指旁边树墩做成的凳子,“来,坐下。”
范铭依言坐下。
龚老夫子缓缓开口道:“前日的事我听说了,你做的不错,能以和谈解决,是最好不过的事,若是那胡家再找你的麻烦,我就出面来帮你解决,相信他们还是要给老夫这个薄面的!”
“老师!”范铭恭敬的行了一礼,夫子能够为这种事情帮自己出面,足以说明了他的心中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是他的学生,虽然也不用他真的帮忙,这份情也让他有点感动。
“范铭,这么些时日你也学了不少的经义,我问你,学而优则仕,何解?”
范铭有点不解,老夫子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一整句拆开来让他解分明有训诫的意思,“老师,不外乎说的就是学以致仕!”
“非也,学问源自于万物、人群,学至深处,看似无以为进,实则陷于入桎梏矣,有解乎?”龚老夫子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范铭看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则仕矣,佛家有言出世入世,此为相通之举,佛家讲究修轮回,儒家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
“老师,我明白了,我知道今后要走的路了。”范铭认真的点了点头。
事实上他自己也在考虑以后的道路,这个问题确实有必要将仕途的问题提上日程了,总不能老待在这山村里,或者背着个小白脸打工仔的身份晋升高级家丁什么的,这可不是他的理想。
“嗯,明白了就好!”龚老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这个弟子他很是满意,在发过蒙之后又断了这么久,竟然还能够跟上课业的节奏,资质不算特别突出,但却十分快速能够理会其中的深意,尤其是策论一项,往往有些天马行空的见解,这将来省试殿试中可占很大的优势。
尤其是这几年新皇有意改革科举,意欲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或许……要是在自己的手上能出一个进士,那他的这一生也就知足了。
“只是科考之路漫长,我怕有负老师的期望!”范铭心有戚戚,科举对他来说当前还只是想象中的一张画饼,虽然自唐以来门阀逐渐落寞,寒门取仕大兴,但科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殷实家底的支撑,有足够背景的势力支持,而这两样他都没有。
想了想家中的老母和嫂嫂,还有那远在大名府不知死活的老爹,他不由的叹了口气,难不成这穿越也是要看人品的么!
龚老夫子知道范铭是因为环境困苦而丧气,沉吟道:“读书之道不可惘亦不可殆,当初范文正公于醴泉寺寄读,每日只食一锅粥,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成就不朽功名,你可自知?”
范铭忙躬身回道:“老师,我不怕吃苦,只是家中尚有老母,怕不能俸其善终,心中备受煎熬。”
龚老夫子点了点头,已示对范铭孝心的认可,“此事确为人之伦德,如此,你更要严于律己,不得将学业放下,来日方长!”
范铭又是一礼,“谨遵老师之言!”
在村学中将龚老夫子布置的课业《易官义》通读了一遍之后,天色已经是到了傍晚,范铭也就径直踏上了回家的道路,一路上他还在回想着上午在曹府中那些许的触动和遗憾。
……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范铭蓦然发现一个人站在了他家的院子门口,还不住的踱着步,仿佛是在专门等他。
范铭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嗣良。
心中微微咯噔了一下,再盘算着这个不速之客的来意,一边放缓了脚步往家中走去,而此刻陈嗣良却早已经看到了他的身影,却一声不吭,等着范铭走到跟前,才道:“范五郎,回来了,去村学了吧?”
对于陈嗣良,范铭心里的感觉有些复杂,对于一般的农人来说他高高在上,但在范铭眼里却又是土包子一个,但却又不得不把他当一头蒜,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陈叔,你咋来了,有事啊?”
陈嗣良点了点头,“嗯,走,屋里说话。”
“哎。”屋里没人,范铭知道自家老娘和嫂子估计是去后面的地里忙活去了,撩起帘子给陈嗣良进来,“陈叔,你先请。”
陈嗣良也不客气,直接大步迈了进去,屋里子虽然破旧,但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没有凳子,陈嗣良直接坐到了炕上,看范铭准备倒水,忙道:“范五郎,别忙活了,我不喝,你过来坐下,咱们聊聊。”
范铭应了声也坐了过来,等着陈嗣良开口。
陈嗣良却也不急不忙的从口袋里拿了一片不知道什么叶子在嘴里嚼了起来,这才开口道:“五郎啊,你今天去曹府见着三夫人了?”
范铭心思稍稍顿了一下,点头道:“嗯,见着了。”
陈嗣良的小眼睛在范铭的脸上打量了一下,又问道:“三夫人见着你,你都干啥了?”
范铭脸上浮现一抹笑意,又很快消散不见,道:“也没干啥,就给三夫人说了一段书,后来……”
说到这里范铭故意的停顿了一下,观察陈嗣良的表情,又缓缓道:“后来徐账房又过来递交账目,三夫人就让我看了看。”
“什么,让你看账目了?”陈嗣良猛地从炕上站了起来,脸上变得阴晴不定了起来。
到村学的时候,正好龚老夫子刚用完午膳,和往常一样,没事的时候龚老夫子都喜欢坐在村学院子里的大树下看书,范铭走过去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轻声喊道:“夫子。”
或许是因为范铭一直以来还算有礼节的缘故,见范铭的到来龚老夫子显得很是高兴,“范铭,来了。”
范铭点了点头,“嗯,夫子安康。”
龚老夫子招了招手,指了指旁边树墩做成的凳子,“来,坐下。”
范铭依言坐下。
龚老夫子缓缓开口道:“前日的事我听说了,你做的不错,能以和谈解决,是最好不过的事,若是那胡家再找你的麻烦,我就出面来帮你解决,相信他们还是要给老夫这个薄面的!”
“老师!”范铭恭敬的行了一礼,夫子能够为这种事情帮自己出面,足以说明了他的心中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是他的学生,虽然也不用他真的帮忙,这份情也让他有点感动。
“范铭,这么些时日你也学了不少的经义,我问你,学而优则仕,何解?”
范铭有点不解,老夫子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一整句拆开来让他解分明有训诫的意思,“老师,不外乎说的就是学以致仕!”
“非也,学问源自于万物、人群,学至深处,看似无以为进,实则陷于入桎梏矣,有解乎?”龚老夫子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范铭看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则仕矣,佛家有言出世入世,此为相通之举,佛家讲究修轮回,儒家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
“老师,我明白了,我知道今后要走的路了。”范铭认真的点了点头。
事实上他自己也在考虑以后的道路,这个问题确实有必要将仕途的问题提上日程了,总不能老待在这山村里,或者背着个小白脸打工仔的身份晋升高级家丁什么的,这可不是他的理想。
“嗯,明白了就好!”龚老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这个弟子他很是满意,在发过蒙之后又断了这么久,竟然还能够跟上课业的节奏,资质不算特别突出,但却十分快速能够理会其中的深意,尤其是策论一项,往往有些天马行空的见解,这将来省试殿试中可占很大的优势。
尤其是这几年新皇有意改革科举,意欲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或许……要是在自己的手上能出一个进士,那他的这一生也就知足了。
“只是科考之路漫长,我怕有负老师的期望!”范铭心有戚戚,科举对他来说当前还只是想象中的一张画饼,虽然自唐以来门阀逐渐落寞,寒门取仕大兴,但科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殷实家底的支撑,有足够背景的势力支持,而这两样他都没有。
想了想家中的老母和嫂嫂,还有那远在大名府不知死活的老爹,他不由的叹了口气,难不成这穿越也是要看人品的么!
龚老夫子知道范铭是因为环境困苦而丧气,沉吟道:“读书之道不可惘亦不可殆,当初范文正公于醴泉寺寄读,每日只食一锅粥,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成就不朽功名,你可自知?”
范铭忙躬身回道:“老师,我不怕吃苦,只是家中尚有老母,怕不能俸其善终,心中备受煎熬。”
龚老夫子点了点头,已示对范铭孝心的认可,“此事确为人之伦德,如此,你更要严于律己,不得将学业放下,来日方长!”
范铭又是一礼,“谨遵老师之言!”
在村学中将龚老夫子布置的课业《易官义》通读了一遍之后,天色已经是到了傍晚,范铭也就径直踏上了回家的道路,一路上他还在回想着上午在曹府中那些许的触动和遗憾。
……
等他回到家的时候,范铭蓦然发现一个人站在了他家的院子门口,还不住的踱着步,仿佛是在专门等他。
范铭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嗣良。
心中微微咯噔了一下,再盘算着这个不速之客的来意,一边放缓了脚步往家中走去,而此刻陈嗣良却早已经看到了他的身影,却一声不吭,等着范铭走到跟前,才道:“范五郎,回来了,去村学了吧?”
对于陈嗣良,范铭心里的感觉有些复杂,对于一般的农人来说他高高在上,但在范铭眼里却又是土包子一个,但却又不得不把他当一头蒜,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陈叔,你咋来了,有事啊?”
陈嗣良点了点头,“嗯,走,屋里说话。”
“哎。”屋里没人,范铭知道自家老娘和嫂子估计是去后面的地里忙活去了,撩起帘子给陈嗣良进来,“陈叔,你先请。”
陈嗣良也不客气,直接大步迈了进去,屋里子虽然破旧,但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没有凳子,陈嗣良直接坐到了炕上,看范铭准备倒水,忙道:“范五郎,别忙活了,我不喝,你过来坐下,咱们聊聊。”
范铭应了声也坐了过来,等着陈嗣良开口。
陈嗣良却也不急不忙的从口袋里拿了一片不知道什么叶子在嘴里嚼了起来,这才开口道:“五郎啊,你今天去曹府见着三夫人了?”
范铭心思稍稍顿了一下,点头道:“嗯,见着了。”
陈嗣良的小眼睛在范铭的脸上打量了一下,又问道:“三夫人见着你,你都干啥了?”
范铭脸上浮现一抹笑意,又很快消散不见,道:“也没干啥,就给三夫人说了一段书,后来……”
说到这里范铭故意的停顿了一下,观察陈嗣良的表情,又缓缓道:“后来徐账房又过来递交账目,三夫人就让我看了看。”
“什么,让你看账目了?”陈嗣良猛地从炕上站了起来,脸上变得阴晴不定了起来。
正在加载...